导读:本文包含了宿主鱼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宿主,绢丝,幼虫,平舆,肝吸虫,吸虫,鱼种。
宿主鱼论文文献综述
高攀[1](2004)在《绢丝丽蚌钩介幼虫对3种宿主鱼高密度规模化寄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绢丝丽蚌钩介幼虫对3种宿主鱼高密度规模化的寄生,并通过组织切片观察钩介幼虫寄生对宿主鱼鳃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在使用刺激方法时,采取较强刺激对亲蚌排放有更好的促进,但是当较强刺激时间过长时反而会起抑制作用。 2.在高密度寄生过程中寄生次数对钩介幼虫寄生数量有极显着影响。寄生过程中过滤寄生用水可以提高寄生时的寄生数量,但是是否过滤对寄生数量并没有显着的影响。 3.排放亲蚌的壳长主要集中分布于7.50cm-8.50cm范围内,壳高集中于5.00cm-6.50cm范围内,壳宽集中分布于3.75 cm-4.25cm范围内。 4.3种宿主鱼鳃部的刚形成的包囊平均直径在256μm-257μm之间。虽然包囊平均直径随着钩介幼虫寄生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在前60d增大速度较平缓而在60d至90d内有所加速,但是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宿主鱼和不同寄生时间这2个因素对钩介幼虫包囊直径均无显着性影响。 5.稚蚌从草鱼鳃上脱落高峰为3月31日至4月7日,持续8d;鳙鱼为4月2日至4月7日,持续6d;黄颡鱼为3月26日至3月31日,持续6d。 6.高密度寄生条件下宿主鱼全长(L)与寄生数量(N)之间呈幂函数相关。草鱼:N=4.7106L~(2.2638)(r=0.9110);鳙鱼:N=4.6979L~(2.1506)(r=0.8963);黄颡鱼:N=3.8688L~(1.8557)(r=0.9048)。 7.3种宿主鱼不同寄生时间各对鳃上的幼虫分布具有相同的规律。中间的2对鳃上幼虫分布数量在大部分时间内较多,第4对鳃的分布数量最低,但鳃的不同对幼虫分布数量无显着影响。 8.3种宿主鱼鳃上的钩介幼虫数量随着寄生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不同寄生时间时的鳃上钩介幼虫数量有显着差异。 9.在冬季低水温的条件下大量钩介幼虫的寄生对宿主鱼存活率的影响不大,随着水温的上升和寄生时间的延长,钩介幼虫寄生对部分体质较弱的宿主鱼的影响加大。(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04-05-01)
胡艾国[2](2003)在《绢丝丽蚌钩介幼虫对五种宿主鱼寄生能力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水簇箱作为寄生后培育用具,从钩介幼虫存活时间、活动能力、对宿主鱼鳃上寄生数量、中途夭折率、稚蚌脱落数量和脱落率等方面综合研究了绢丝丽蚌钩介幼虫的寄生能力。结果表明:在10±1℃时,自然存放于水簇箱中的钩介幼虫最长能存活31d;搅动下,最长能存活29d。随排放天数增加,钩介幼虫存活率下降。排放1-2d,存活率均为100%。从第3d起,自然存放的存活率比搅动下高,搅动下的存活率至第9d下降为48.9%,自然存放的存活率直至第20d仍为53%。成熟排放的钩介幼虫双壳张开,能启闭自如,3min平均启闭壳次数和最高启闭壳次数随排放天数增加呈逐渐减少的趋势:第1d平均启闭壳12.75次,最高启闭壳达25次;至第7d平均启闭壳1.80次,最高启闭壳次数仅为4次;至第8d,检测的活钩介幼虫启闭壳次数为0。随排放天数的增加,5种鱼鳃上钩介幼虫的寄生数量呈逐渐减少的趋势,同一天排放的钩介幼虫对5种鱼鳃上寄生数量差异较大。第1d寄生数量大小依次为草鱼、鳙、鲫、黄颡鱼、鲢;第2-7d寄生数量大小依次为:草鱼、鲫、鳙、黄颡鱼、鲢;自第8d起,寄生数量大小依次为:鲫、草鱼、鳙、黄颡鱼、鲢。钩介幼虫能寄生到5种鱼鳃上的最长时间为:鲫17d,鳙、草鱼、黄颡鱼11d,鲢8d。钩介幼虫寄生30d、60d、90d后的夭折率均随钩介幼虫排放天数的增加呈逐渐增大的趋势。同一天寄生的同一种鱼,寄生后经30d、60d、90d,夭折率也逐渐增大,但30d夭折率约占90d夭折率的80%。同一天寄生的5种鱼经30d、60d、90d夭折率也不同。 钩介幼虫寄生后约经90d开始变态发育成稚蚌,稚蚌脱落时水温10±1℃,约持续22d全部脱落完毕,各箱开始脱落及脱落完毕时间基本一致。第1d寄生的稚蚌脱落数量高峰出现在稚蚌出现后的第5d,第2d寄生的高峰出现在第6d,第3-7d寄生的高峰依次顺延1-2d。稚蚌脱落数量和脱落率随钩介幼虫排放天数增加呈逐渐减少的趋势。在第1-3d,鲫鳃上钩介幼虫的脱落数量分别为1.1只,0.8只,0.5只,脱落率分别为0.36%,0.27%,0.20%;鲢鳃上钩介幼虫的脱落数量分别为18.3只,2.6只,1.6只,脱落率分别为17.26%,13.00%,10.00%;鳙鳃上钩介幼虫的脱落数量分别为27.1只,18.5只,12.9只,脱落率分别为7.13%,6.56%,5.33%;草鱼鳃上钩介幼虫的脱落数量分别为190.3只,136.9只,57.6只,脱落率分别为30.11%,26.33%,18.11%;黄颡鱼鳃上钩介幼虫的脱落数量分别为101.6只,70.8只,37.2只,脱落率分别为61.21%,55.31%,32.07%。钩介幼虫排放第7d仍能寄生到鲫、鳙、草鱼、黄颡鱼鳃上并发育为稚蚌,但脱落数量和脱落率均较小。鲢自寄生第7d、鲫自第8d就不能发育为稚蚌。(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03-05-01)
刘传凤[3](2001)在《绢丝丽蚌钩介幼虫优良宿主鱼选择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寄生在每尾鱼鳃上的钩介幼虫的数量为基础,分析了钩介幼虫寄生密度与寄生时间对宿主鱼鳃上寄生数量的影响;用水族箱和网箱作为两种实验用培育寄生后宿主鱼的用具,分析了不同生态条件对寄生后宿主鱼的影响以及不同生态条件对钩介幼虫寄生变态发育的影响;用随机抽样法计算水族箱宿主鱼的稚蚌脱落数和脱落率。结果表明:在同一寄生时间同一寄生密度时,各种宿主鱼鳃上的钩介幼虫寄生数量具有显着的差异,并且鳙鳃上的钩介幼虫寄生数量最多,其次是鲫、草鱼、鲢、黄颡鱼。在较低密度1.72×10~6只/米~3和7×10~6只/米~3以及较高密度75×10~6只/米~3和85×10~6只/米~3时,寄生时间与寄生数量的关系呈相同的趋势,即寄生数量在一定时间内随寄生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但到一定时间后,寄生数量的增加量逐渐变缓;而在中间密度16.92×10~6只/米~3、30.3×10~6只/米~3和41.6×10~6只/米~3时,寄生时间与寄生数量呈线性关系,即寄生时间越长,寄生数量越多。在各种宿主鱼中,寄生时间一定时,寄生密度与寄生数量之间也呈线性关系,即随寄生密度增加,寄生数量也增加。 水族箱内培育寄生后宿主鱼时,投饵水族箱和不投饵水族箱的培育情况均较好,但投饵水族箱内宿主鱼的存活率、稚蚌脱落数和脱落率都要稍高于不投饵水族箱。投饵水族箱内,宿主鱼的存活率、稚蚌脱落数和脱落率的平均值分别是:寄生密度为11×10~6只/米~3,寄生时间为1~3分钟时,鲢:50%、16.31只/尾、11.26%;寄生密度为11×10~6只/米~3,寄生时间为0.5~1.5分钟时,鳙:70%、21.7只/尾、6.72%;寄生密度为17.85×10~6只/米~3,寄生时间为0.5~3分钟时,黄颡鱼:94.4%、136.43只/尾、61.62%;寄生密度为34.4×10~6只/米~3,寄生时间为1~3.5分钟时,鲫和草鱼的分别是:100%和92.6%、4.84只/尾和256.46只/尾、0.35%和31.19%。不投饵水族箱内(寄生时间和寄生密度与投饵水族箱内的对应),宿主鱼的存活率、稚蚌脱落数和脱落率的平均值分别是:鲢:43.3%、12.67只/尾、8.35%;鳙:56.7%、14.5只/尾和5.47%;黄颡鱼:88.9%、刘传凤:绢丝丽蚌钩介幼虫优良宿主鱼选择试验研究107.8只/尾和57.13%:螂:88.9%、161只/尾和0.13%;草鱼:66.7%、258.53只/尾和29.31%。水族箱内投饵和不投饵对钩介幼虫的变态发育无显着影响,网箱和水族箱内钩介幼虫变态发育情况基本一致。网箱内寄生密度和寄生时间与水族箱内对应时宿主鱼的存活率的平均值分别为:鲍:81%;缩:93%;黄颗鱼:99%;卿:100%;草鱼:94%。网箱内宿主鱼存活率要高于水族箱,因此网箱更适宜于培育寄生后的宿主鱼。 由宿主鱼鳃上寄生钩介幼虫的数量、宿主鱼的存活率、宿主鱼的稚蚌脱落数和脱落率等综合因素表明,绢丝丽蚌钩介幼虫的优良宿主鱼为鲍、缩、黄颖鱼和草鱼。(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01-05-01)
张加法,王林如,刘元勋[4](1980)在《用黄颡鱼作人工繁殖叁角帆蚌的宿主鱼》一文中研究指出人工繁殖叁角帆蚌是多、快、好、省地解决淡水养殖珍珠蚌源的一项重要措施。用人工繁殖的叁角帆蚌作手术蚌,是提高珍珠质量的一项主要因素。叁角帆蚌以往各地一般都是采用家鱼鱼种作宿主鱼进行人工繁殖。此法附苗率低,死亡率高,需要鱼种数量多,操作管理繁杂。因此成本高,收效小。为此,从1976年开始,改用野生鱼——(本文来源于《淡水渔业》期刊1980年04期)
马云祥,韩灿然,顾昌栋[5](1977)在《国内证实肝吸虫(华枝睾吸虫)第二中间宿主(鱼、虾)的种类的补充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肝吸虫病是我国重要寄生虫病之一。在毛主席革命卫生路线的指引下,经各地调查证实该病在我国北自黑龙江,南到海南岛,西至四川,东到台湾省均有发生或流行。本病的感染主要是由于吃了含有肝吸虫(本文来源于《河南预防医学杂志》期刊1977年01期)
宿主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水簇箱作为寄生后培育用具,从钩介幼虫存活时间、活动能力、对宿主鱼鳃上寄生数量、中途夭折率、稚蚌脱落数量和脱落率等方面综合研究了绢丝丽蚌钩介幼虫的寄生能力。结果表明:在10±1℃时,自然存放于水簇箱中的钩介幼虫最长能存活31d;搅动下,最长能存活29d。随排放天数增加,钩介幼虫存活率下降。排放1-2d,存活率均为100%。从第3d起,自然存放的存活率比搅动下高,搅动下的存活率至第9d下降为48.9%,自然存放的存活率直至第20d仍为53%。成熟排放的钩介幼虫双壳张开,能启闭自如,3min平均启闭壳次数和最高启闭壳次数随排放天数增加呈逐渐减少的趋势:第1d平均启闭壳12.75次,最高启闭壳达25次;至第7d平均启闭壳1.80次,最高启闭壳次数仅为4次;至第8d,检测的活钩介幼虫启闭壳次数为0。随排放天数的增加,5种鱼鳃上钩介幼虫的寄生数量呈逐渐减少的趋势,同一天排放的钩介幼虫对5种鱼鳃上寄生数量差异较大。第1d寄生数量大小依次为草鱼、鳙、鲫、黄颡鱼、鲢;第2-7d寄生数量大小依次为:草鱼、鲫、鳙、黄颡鱼、鲢;自第8d起,寄生数量大小依次为:鲫、草鱼、鳙、黄颡鱼、鲢。钩介幼虫能寄生到5种鱼鳃上的最长时间为:鲫17d,鳙、草鱼、黄颡鱼11d,鲢8d。钩介幼虫寄生30d、60d、90d后的夭折率均随钩介幼虫排放天数的增加呈逐渐增大的趋势。同一天寄生的同一种鱼,寄生后经30d、60d、90d,夭折率也逐渐增大,但30d夭折率约占90d夭折率的80%。同一天寄生的5种鱼经30d、60d、90d夭折率也不同。 钩介幼虫寄生后约经90d开始变态发育成稚蚌,稚蚌脱落时水温10±1℃,约持续22d全部脱落完毕,各箱开始脱落及脱落完毕时间基本一致。第1d寄生的稚蚌脱落数量高峰出现在稚蚌出现后的第5d,第2d寄生的高峰出现在第6d,第3-7d寄生的高峰依次顺延1-2d。稚蚌脱落数量和脱落率随钩介幼虫排放天数增加呈逐渐减少的趋势。在第1-3d,鲫鳃上钩介幼虫的脱落数量分别为1.1只,0.8只,0.5只,脱落率分别为0.36%,0.27%,0.20%;鲢鳃上钩介幼虫的脱落数量分别为18.3只,2.6只,1.6只,脱落率分别为17.26%,13.00%,10.00%;鳙鳃上钩介幼虫的脱落数量分别为27.1只,18.5只,12.9只,脱落率分别为7.13%,6.56%,5.33%;草鱼鳃上钩介幼虫的脱落数量分别为190.3只,136.9只,57.6只,脱落率分别为30.11%,26.33%,18.11%;黄颡鱼鳃上钩介幼虫的脱落数量分别为101.6只,70.8只,37.2只,脱落率分别为61.21%,55.31%,32.07%。钩介幼虫排放第7d仍能寄生到鲫、鳙、草鱼、黄颡鱼鳃上并发育为稚蚌,但脱落数量和脱落率均较小。鲢自寄生第7d、鲫自第8d就不能发育为稚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宿主鱼论文参考文献
[1].高攀.绢丝丽蚌钩介幼虫对3种宿主鱼高密度规模化寄生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4
[2].胡艾国.绢丝丽蚌钩介幼虫对五种宿主鱼寄生能力试验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3
[3].刘传凤.绢丝丽蚌钩介幼虫优良宿主鱼选择试验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1
[4].张加法,王林如,刘元勋.用黄颡鱼作人工繁殖叁角帆蚌的宿主鱼[J].淡水渔业.1980
[5].马云祥,韩灿然,顾昌栋.国内证实肝吸虫(华枝睾吸虫)第二中间宿主(鱼、虾)的种类的补充报告[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1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