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彩色混凝土高级地面砖(论文文献综述)
王一惟[1](2020)在《巴中市玉女村山地聚落康养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关于如何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及发展农村经济的话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此情势下,国家相继出台了“乡村振兴”、“美丽乡村”等一系列支持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宏观政策;另一方面,随着城镇化快速发展,居民亚健康化和人口老龄化等社会问题日益严重,国家又提出了“健康中国”的战略要求,把满足人们健康生活的需要作为一件迫在眉睫的任务,这些政策的出台标志着乡村旅游和康养产业的结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一直以来,乡村旅游都被认为有利于人们缓解压力和放松身心,尤其是以山地地区的乡村为目的地的旅游方式更是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由于山地聚落中的大部分旅游资源都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因此山地聚落在发展康养旅游方面具备较大的潜力。本文从“山地聚落”和“康养旅游”的基本概念入手,以有机更新理论、园艺疗法理论为依据,查找了国内外典型案例并进行经验总结,之后以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玉井乡玉女村为研究对象展开论题,通过实地调研对该村的自然、人文、空间三个方面的环境概况进行综合研究;以问卷形式从原住村民和城镇居民对该地区乡村康养旅游的开发意愿进行收集;再通过旅游资源调查、场地现存问题的调研、康养旅游开发SWOT分析法等相关的定性定量的方法,总结出玉女村康养旅游开发条件是优势大于劣势、机会大于威胁的结论。本文通过对玉女村的实际情况进行归纳,并根据“发扬优势,改善劣势,抓住机会,规避威胁”的发展思路,提出了玉女村宏观规划、旅游资源保护规划、旅游发展规划等三个方面的山地聚落康养旅游打造策略。再通过合理规划,精准施策的办法,量身定制出了带有创新思维的康养度假村景观设计方案。希望以“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证理论”的研究思路来验证该课题的可行性,并且达到促进玉女村产业配置优化和加强人们健康旅游理念的根本目的。
蔡卫群[2](2020)在《彩色透水混凝土配制技术及其性能研究》文中认为彩色透水混凝土(Colour Pervious Concrete,简称CPC)是当今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所主导的一种新型地面建筑材料,具有透气、透水、净化水体、保护地下水资源、减少城市噪声污染,减轻城市热岛效应等诸多优异性能,对我国“海绵城市”建设以及:“两型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CPC由于使用功能和实际服役环境的不同,人们对CPC优化人居环境、装饰景观效果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因此进一步拓展和优化CPC的颜色甄选和配制技术,并开展其耐久性能研究,不仅可拓展CPC的研究思路和研究领域,而且为城市美化、亮化提供可靠的实现途径,将充分发挥CPC装饰和美观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工程应用实践价值。本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探讨了不同颜料的性能和使用方法,基于颜料选用应满足无毒、无污染、无放射性且稳定性较强的原则,并结合环境和经济性指标的考量,优选出了六种制备CPC的颜料,分别为氧化铁红、大红粉、氧化铁黄、锌铁黄、氧化铁蓝、群青蓝;(2)采用了颜料单掺和复配两种方法,并基于价格、色度、流动度三个评价指标,通过设计基准组(白、灰水泥)分别与六种颜料单掺、复配,成功研制出CPC的最佳掺量比方案;(3)根据CPC的配合比设计原则及其制备技术,开展了红、黄、蓝三种主色调CPC配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配制的CPC满足标准养护条件下28d抗压强度值大于15MPa、开口孔隙率大于10%、透水系数大于0.5cm/s、吸声系数,降噪系数均在0.3以上等性能指标要求;(4)选择外观状况、质量变化、力学性能、色差变化作为参数指标,研究了酸雨、碳化两种不同类型侵蚀对CPC耐久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制备出的混色系CPC试件经过酸雨、碳化双重侵蚀,其耐久性能均优于单掺各颜料时的指标,故优选出复配红、黄、蓝三种主色调。
董梦茜[3](2019)在《基于旅游体验的湖库旅游度假区规划设计优化研究》文中提出伴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和假日制度不断完善,休闲度假旅游已日渐为百姓所接受,中国正迈入大众旅游时代。然而旅游发展现状与大众旅游需求的矛盾明显。以湖库旅游度假区为例,我国拥有发展湖库旅游的先天优势,不仅水库数量庞大,同时大众对于亲水旅游接受度较高。但目前,已得到相当规模旅游开发的水库,不仅数量十分有限,还存在一系列问题,这与缺少湖库型旅游度假区的系统研究指导有直接关系。体验性是旅游的基本属性,是理解“旅游者”这个复杂主体的有效工具,是联系旅游者、旅游业和社会的重要中介。但却是传统旅游规划设计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因此,在旅游的转型期,需要充分重视旅游相关规划设计的体验性。本文通过文献整理和资料查阅,首先,了解湖库旅游度假区的发展特点,理解体验与旅游、体验与规划设计的关联原理;其次,总结与体验需要关联的物质空间环境设计要素及其优化途径;然后,推导出基于旅游体验的湖库旅游度假区规划设计工作框架;最后,以此工作框架指导千峡湖旅游度假区青田段一期规划设计的实操。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理清旅游体验与物质空间环境规划设计的关系;通过查阅旅游体验本质、旅游动机、旅游体验实现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研究及目的地印象影响因素等文献,了解到旅游体验贯穿于旅游全过程,影响因素多且复杂。前期阶段的旅游动机和旅游期望,主要与外部环境因素和个体内在因素关联;过程阶段,笔者将与体验需求关联的物质空间环境设计要素按照与安全感需求关联的、与舒适感需求关联的、与交往需求关联的和与审美需求关联的进行分解和优化,并将其优化途径归纳为“空间结构”、“空间序列”、“空间容量”、“游线活动”、“夜景照明”五大类。(2)形成基于旅游体验的湖库旅游度假区规划设计工作框架;根据旅游体验与物质空间环境规划设计的关系,导出基于旅游体验的湖库旅游度假区规划设计工作框架,即形成设计前期以外部环境因素和个体内在因素的调查分析为基础,设计阶段以五大类优化途径为设计优化依据的工作框架;(3)以千峡湖旅游度假区青田段一期的实操为例,探究并检验基于旅游体验的湖库旅游度假区规划设计优化策略;
周彬[4](2018)在《彩色透水混凝土的性能研究》文中认为在城市建设中,对于城市路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城市路面从原来的泥路,已逐渐被水泥沥青路面取代,这种沥青路面往往都是阻水材料组成,由于路面的不透水性就导致了城市内涝的出现。透水混凝土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环保材料,主要通过水泥、粗骨料和拌合水形成贯通孔径的混凝土。在具备一定强度的基础上,可以保证具备透水性,但是由于透水混凝土的强度不高,使用的场景也多数只是一些人行道路和自行车道中。然而由于其具有良好的透水性能,可以有效缓解城市内涝的问题,在实际的城市化建设当中得到了非常好的应用。因此,如何更好推进透水混凝土在城市道路建设中的良好运用就需要对这种新型材料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本文主要针对彩色透水混凝土的性能进行分析和研究,总结了彩色透水混凝土的基本概念、结构模型以及配合比设计的基本理论,探讨了透水混凝土宏观结构模型及透水混凝土的破坏理论。在此基础上,分别设计相关的试验对彩色透水混凝土的各种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原材料对彩色透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得出:四种不同的着色剂对透水混凝土的基本性能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中黄色着色剂会提高透水混凝土力学性能,掺量为20%时对应的抗压和抗折强度达到了28.2MPa、6.5MPa;增加黄色着色剂的掺量会降低彩色透水混凝土的透水系数,掺量20%时对应的透水系数为1.82mm/s;红色着色剂对透水混凝土透水系数的影响较小,掺入蓝色着色剂混凝土的透水系数达到2.38mm/s;在浸水条件下,四种颜色混凝土具有良好的颜色抗衰老性能,在自然阳光照射条件作用下,蓝色和绿色混凝土的抗颜色衰退性能较差,红色混凝土次之,黄色混凝土最佳;施工工艺对彩色透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中发现,施工工艺方法对其性能有较大的影响,搅拌制度采用浆体裹石法,成型方式需要采用手工插捣与振捣相结合,洒水养护的混凝土28d最大抗压强度值达到26.3MPa,并且透水系数相对最大,达到了2.86mm/s。
李弋飞[5](2016)在《基于翻译目的论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翻译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对外经济活动的深入,更多的企业有了对翻译的迫切需求。建筑工程领域的合作也日渐增多。为了更好的实现中外工程领域的发展,需要这类翻译人员来协助双方的交流。此类文件专业性较强,最重要的是翻译的准确性。此类型翻译以中小型团体翻译任务居多,而翻译此类文章的质量将影响到中国企业形象、翻译团队气氛和对外贸易项目的顺利进行。笔者通过对自身参与的翻译项目的研究和反思,根据对应的翻译目的论,提出了相应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本报告讨论的是2013年某市某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翻译项目。该项目的规模是3万8千个汉字,时限是10天,由笔者带领的研究生小型翻译团队完成。通过对项目过程和译文案例的分析,报告重点探讨此类文案小型翻译项目中译者应重视的三个方面的问题:1.如何通过译前准备和流程管理保证翻译的质量及进度;2.如何通过目的论指导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翻译;3.如何通过本次案例分析找出可行性研究报告翻译的难点从而提高此类文本的翻译质量。在报告中,笔者首先通过对译文的功能、目的和译文的语言定位的分析提出翻译的基本目标,并根据小型项目的特点来安排人员,设计翻译流程。并对翻译人员所具备的职业素养和翻译水平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在翻译的过程中,笔者总结了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翻译特点以及翻译可能出现的问题、难点,探讨了解决此类翻译文本的问题的办法以及如何提高译文准确性。报告表明,可行性研究报告涵盖范围广泛,专业性极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翻译是跨学科翻译的结合,针对其中不同的领域和研究对象,应有相对应的翻译原则和方法,因此在翻译此类型文本时需要译者广泛查阅文章资料,结合多种翻译方法,可研翻译依然是一个困难重重的挑战。译者不仅需要很深的翻译功底,还要对此类涉及多个领域的跨学科翻译项目要有全面的了解,重视团队合作及翻译的各个环节,在翻译的目的和功能、原文意义的再现、客户利益和要求、目标读者的感受等多个方面综合平衡。此报告希望可以为此类文本的团队翻译方面提供一些借鉴。
徐东旭[6](2015)在《基于混凝土碳汇的建筑设计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地球环境恶化愈演愈烈,全球的碳排放与碳吸收的研究成为当今核心的环境问题之一。在近20多年来大气碳源与碳汇的研究中,已知的碳源量高于已知的碳汇量,两者的不同导致了大气碳收支不平衡的产生。因此,大气应该存在着一种未知的碳汇未被发觉,这种未知的碳汇即为“碳失汇”。水泥中可碳化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水化硅酸钙、硅酸三钙及硅酸二钙。美国硅酸盐水泥协会已经证实水泥能够与大气中的CO2发生碳化反应,吸收CO2并生成碳酸钙沉淀。水泥材料通常以混凝土的形式在建筑中被大量使用,因此建筑中的混凝土具有吸收CO2的能力。水泥在材料的生产加工、建筑的建设施工、运营使用及拆除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能源并排放一定的CO2。随着新技术的革新发展,水泥的碳排放量已经被减弱,废弃混凝土的污染问题也得到了相应的解决。混凝土虽然具有吸收CO2的能力,但为了增大建筑的碳汇量而将整个城市变为混凝土的森林这一观点是错误的。混凝土的碳排放量要远高于碳汇量,在这种“源>汇”的条件下,如何通过增加建筑中混凝土的碳汇量来弥补建筑碳排放的缺陷是本文的研究重点。建筑中混凝土的碳汇量有大多?如何揭示和量化这些碳汇?如何通过建筑设计的优化来增加建筑的碳汇量?建筑碳汇在城市中有什么意义?这些问题都是本文围绕建筑碳汇所做的系统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分析混凝土的碳汇原理与碳汇价值。对混凝土碳汇的相关概念进行概述;采用文献分析与数据统计,分析混凝土、石灰砂浆及水玻璃的碳汇原理;比较建筑中混凝土材料、钢材、木材的碳排放与碳吸收,突出混凝土碳汇价值的重要性及混凝土作为建筑材料的可行性。其次,分析混凝土碳汇过程的影响因素并确立碳汇量核算方法,计算不同类型建筑的单位面积碳汇量。对混凝土碳汇的科学依据进行分析,找出相关的碳汇影响因子,确定不同阶段、不同条件下混凝土碳化速率参数,以及各个阶段参数选取原则;将混凝土碳汇量核算分为四个阶段(建设阶段、使用阶段、拆除阶段、垃圾处理及二次使用阶段),分别建立混凝土碳汇量的核算方法;选取190栋沈阳地区不同类型的建筑进行碳汇量核算,得出不同类型建筑单位面积的碳汇量。再次,通过设计的优化增加建筑的碳汇量。结合碳汇影响因素、碳汇规律及相应理论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分别从建筑的立面设计(材料的运用及形式的变化)、混凝土与其他材料的混合运用、混凝土结构构件的完善、混凝土建筑的细部处理及混凝土室外景观的营造,五个方面针对建筑提出设计优化建议,对混凝土建筑的新形式进行剖析。然后,对建筑实例进行优化与评价。选取建筑数量最大且单位面积碳汇量最小的居住建筑为实例,运用已提出的建筑优化策略对实例的优化与评价,将优化后的结果与优化前的碳汇量进行对比分析,结合施工与造价,验证建筑设计优化建议的可行性。最后,建筑碳汇数据在城市中的应用分析。选取沈北地区蒲河新城为研究对象,对蒲河新城的建筑空间分布进行分析;运用已总结的不同类型建筑的碳汇系数,结合方精云等人陆地生态系统碳汇系数的研究成果,得出蒲河新城的碳汇空间分布情况。本文的研究旨在了解混凝土在排放CO2的同时还具有碳汇的作用,明晰了碳失汇的去向;通过建筑设计的优化,增加建筑的碳汇量以弥补建筑碳排放的缺陷这一观点是可行的;建筑碳汇与陆地生态系统碳汇的结合能够形成完整的城市碳汇空间,为城市区域的规划提供碳汇的空间分布数据支持。综合以上三点,这就是混凝土建筑材料的生态价值。
郑一[7](2012)在《基于平面镶嵌理论的公园铺装图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公园铺装是公园景观空间中与人们接触最直接、使用频率最高的公园底界面元素,铺装图式发挥着引导功能、艺术功能等一系列重要功能。铺装图式的设计都是基于特定的平面镶嵌理论。研究选择公园铺装图式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与实际公园铺装调查分析的方法,将平面镶嵌理论引入公园铺装设计中,用数学中平面镶嵌的视角分析公园中的铺装图式,以求为公园铺装图式设计提供理论支持,增强公园铺装的技术合理性和艺术表现力。研究的主要内容有:首先,简述平面镶嵌的相关理论,从景观铺装的条件出发,提出适用于景观铺装设计中的平面镶嵌形式。其次,根据公园的空间特点与公园铺装设计的要求,提出适用于公园铺装的平面镶嵌形式。再次,对上海市综合性公园的铺装镶嵌形式进行调查分析,调查分析不同空间场地的铺装镶嵌形式,并对各个空间铺装的镶嵌形式进行总结。研究的主要结论和创新点为:1)提出了适用于景观铺装中的平面镶嵌形式。首次将平面镶嵌理论引入景观铺装设计中,提出平面镶嵌理论应用于景观铺装设计中时,应满足铺装的艺术表现力和技术合理性要求。按铺装适用性的要求,将平面镶嵌形式分为规则周期性镶嵌、规则非周期性镶嵌、不规则周期性镶嵌、不规则非周期性镶嵌和准周期性镶嵌,并提出了各个类型平面镶嵌中具体适用的镶嵌形式。2)提出了适用于公园不同空间场地铺装的平面镶嵌形式。论文根据铺装承载的游憩活动类型、场地铺装的功能、场地在公园中所处的位置等因素,将公园的空间分为入口空间、园路空间、安静休息空间、集会活动空间以及儿童活动空间等五种不同的类型。在提出适用于景观铺装的镶嵌形式基础上,提出符合公园中各种空间特点的铺装镶嵌形式。3)调查归纳了上海综合性公园铺装中镶嵌形式的应用情况,并阐述其不足之处与原因。论文对上海市的8个综合性公园铺装图式进行调查,并按照公园空间特点的不同,对不同空间的铺装图式进行调查分析,为平面镶嵌理论在公园铺装中的应用提供实践支持。总结出上海市综合性公园铺装常用的平面镶嵌形式,以及公园中各种空间特点的场地铺装常用的镶嵌类型。将调查结果与公园铺装中适用的平面镶嵌形式进行比较,验证各个空间中适用的铺装镶嵌形式。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平面镶嵌与铺装结合的理论研究涉及学科的交叉,论文对平面镶嵌在公园铺装中的研究深度有待进一步挖掘。论文对平面镶嵌在铺装中应用的适用性进行研究,主要从施工以及铺装图案两方面考量,对适用条件与适用于景观铺装中的镶嵌形式有待更为具体、详细的研究;论文提出公园中不同空间场地适用的镶嵌类型,但由于相关的理论研究处于开始阶段,对具体的镶嵌形式有待做出更为全面、深入、透彻的分析研究。
王功成[8](2010)在《城市园林空间景观铺地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在于从设计者的角度出发分析归纳出园林空间中景观铺地设计的方法,为我国景观铺地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建议以及相关指导。首先,文章通过对景观铺地材料的详细研究并进行了综合性的分类,将景观铺地材料从总体上归纳为天然材料铺地及人造材料铺地,并依据各铺地材料的特点从铺地材料的色彩、肌理、适用范围等进行了详尽的说明。景观铺地材料是园林空间铺地实体界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景观铺地材料的详细研究有助于促进景观铺地设计向更加科学性、规范性的方向上发展提供最基本的资料。其次,本文将景观铺地的各要素归纳为景观铺地设计的艺术层面及工程技术层面两大层面,分别从铺地的色彩搭配、铺地的平面构形以及铺地的肌理等景观铺地的艺术层面,以及铺地的结构设计、铺地边界处理和相关附属设施等铺地的工程技术层面出发进行研究,将景观铺地的设计内容一一进行拆分、归纳得出一般性的处理手法及原则。最后,本文对园林空间中的景观铺地进行设计研究。从园林空间分类入手,由于不同的园林空间中人的游憩活动行为不同和使用性质不同将园林空间分为体育运动型空间、娱乐游戏型空间、集会活动型空间、安静休闲型空间、观景空间及交通空间六大类,依据不同空间的人的活动特点结合铺地材料的属性、空间特点、景观铺地设计的艺术层面及工程技术层面来进行景观铺地设计研究,从而得出不同类型园林空间的景观铺地设计方法。全文对铺装设计在不同空间类型中的不同的设计方法加以总结,以期对今后的城市建设提供参考。
马水静[9](2009)在《基于中心地理论的北京城市街道活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城市的“以人为本”及“可持续发展”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在以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为目的的城市设计中,往往注重在城市的物质环境上;对于营造怎样的人文环境则关注甚少。本文通过对北京城市中“街道活力”这一因素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试图揭示国内城市中街道活力形成和变化的规律。本文首先对城市、街道、活力这三个核心概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城市街道活力的实质是城市中人的活动,并借鉴了中心地理论的“中心地”概念,提出城市中的“活力点”概念,以解析城市街道活力的形成因素。然后,论文对城市中“人的活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找到城市中人活动的特性与街道中人的活动之间的关系,并调研及分析了部分数据,从而得出城市街道中“活力点”的特性。在此基础上分析归纳出城市街道活力的初始原型,进而又扩展出城市街道活力的原型体系和街道的活力状态。城市街道的活力状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论文利用街道活力的原型,在分析了北京城市街道中存在的活力状态的更替情况后,找到了城市街道活力状态变更的可控因素。同时论文认为,城市街道活力原型的存在与否只是街道产生活力的先决条件,还需要与街道的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相互作用,才能营造出高品质的城市街道的活力,这为在城市设计中控制城市及街道的活力状态可提供指导意义,以利于我们的城市为市民创造更加宜居的环境。此外,论文还对北京城市街道活力的总体情况进行了概述。最后,论文介绍了以街道活力原型作为分析基础所进行的西单北大街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方案
陈家明[10](2007)在《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中生态意义的铺地环境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建设在创造人类生活空间的同时也改变着大自然原有的生态环境。城市中的建筑、广场、道路等大面积增加,下垫面的透水性、渗透性等能力相应减弱,城市化地区的热岛效应、雨岛效应也逐步显露出来。城市排水管网负担过重,自然生态系统平衡失调,资源浪费、植物和土壤等微生物的生活环境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城市中生态环境的恶化使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到生态系统的设计问题。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中的众多硬质铺地环境对生态建设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铺地环境本身并不应该是增加城市生态环境负担的因素,它应该是作为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改善和维护城市生态系统而存在的。因此具有生态效应的铺地环境设计被应用到城市的建设中来。透水性铺装的生态效应经过了多年的研究已经得到了证实。它可缓解城市的小气候问题,透过自身材料和构造的透水性改善路面的积水问题、解决雨水等自然资源循环再利用等问题。但只使用透水性铺装是不够的,因为其路用性能指标决定着它在空间范围内的局限性。所以在设计之前要根据空间的属性选择适宜的铺装材料和构造。而且还可以通过其他的设计方法和手段研究生态意义的铺地环境设计。例如从使用面积上研究铺地与绿地系统的比重,测算面积的大小对地表径流的使用情况;通过竖向设计使雨水回流到路边植被、树池等地,提高微生物的生存条件、加强自然资源的循环再生;改变铺装方式的形式促进地面雨水的渗透等方法。本文从生态的角度对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中的铺地环境设计方法进行了探讨和尝试,结合国内外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中生态铺地环境设计的实例进行分析,研究生态铺地带给人类生存环境的设计方法和手段。
二、彩色混凝土高级地面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彩色混凝土高级地面砖(论文提纲范文)
(1)巴中市玉女村山地聚落康养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快速城市化迫使山地传统聚落加速衰落 |
1.1.2 我国居民健康问题日益突出 |
1.1.3 山地环境发展康养旅游的优势 |
1.2 研究对象、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目的 |
1.2.3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文献综述 |
1.4.1 国内研究 |
1.4.2 国外研究 |
1.5 研究框架 |
1.6 本章小结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研究 |
2.1 相关概念界定与辨析 |
2.1.1 山地聚落 |
2.1.2 康养旅游 |
2.2 相关理论基础研究 |
2.2.1 有机更新理论 |
2.2.2 园艺疗法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关于乡村康养旅游的案例分析 |
3.1 浙江德清莫干山裸心系列度假村 |
3.2 日本FUFU山梨保健森林康养农园 |
3.3 本章小结 |
4 玉女村山地聚落整体概况 |
4.1 自然环境 |
4.1.1 地理区位 |
4.1.2 气候特征 |
4.1.3 地形地貌 |
4.1.4 物种资源 |
4.2 人文环境 |
4.2.1 社会经济 |
4.2.2 历史沿革 |
4.2.3 多元文化 |
4.3 空间环境 |
4.3.1 山水格局 |
4.3.2 空间布局 |
4.3.3 道路系统 |
4.3.4 生产景观 |
4.3.5 建筑特色 |
4.4 本章小结 |
5 玉女村康养旅游开发条件调查及评价 |
5.1 玉女村康养旅游开发意愿调查分析 |
5.1.1 关于玉女村原住村民的调查情况 |
5.1.2 关于城镇居民的调查情况 |
5.2 玉女村康养旅游开发条件调查分析 |
5.2.1 生态环境资源 |
5.2.2 物质文化资源 |
5.2.3 非物质文化资源 |
5.2.4 民居建筑现状调查分析 |
5.2.5 基础设施现状条件 |
5.2.6 公共服务设施现状条件 |
5.3 玉女村康养旅游开发SWOT分析 |
5.3.1 优势(STRENGTH) |
5.3.2 劣势(WEAKNESS) |
5.3.3 机会(OPPORTUNITY) |
5.3.4 威胁(THREAT) |
5.4 SWOT总结 |
5.5 本章小结 |
6 玉女村康养旅游规划策略研究 |
6.1 宏观规划 |
6.1.1 指导思想 |
6.1.2 规划原则 |
6.1.3 规划范围 |
6.1.4 规划目标 |
6.2 玉女村康养旅游资源保护规划策略 |
6.2.1 坚持保护原则 |
6.2.2 确立受保护对象 |
6.2.3 合理引导建筑风貌协调 |
6.3 玉女村康养旅游发展规划策略 |
6.3.1 产业发展规划 |
6.3.2 开发模式定位 |
6.3.3 客源市场定位 |
6.3.4 康养旅游产品策划 |
6.3.5 旅游线路规划 |
6.3.6 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
6.4 本章小结 |
7 玉女村山地聚落康养旅游景观方案设计研究 |
7.1 康养旅游方案设计策略 |
7.1.1 设计定位 |
7.1.2 设计理念 |
7.1.3 设计方法 |
7.2 康养旅游景观方案设计 |
7.2.1 功能性分区 |
7.2.2 总体布局 |
7.2.3 道路交通系统设计 |
7.3 康养旅游景观节点设计 |
7.3.1 中心景观节点设计 |
7.3.2 次要活动节点设计 |
7.4 康养旅游景观专项设计 |
7.4.1 地面铺装设计 |
7.4.2 照明系统设计 |
7.4.3 景观小品设计 |
7.4.4 植物设计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语 |
8.1 论文主要成果 |
8.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2)彩色透水混凝土配制技术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城市环境现状 |
1.1.2 彩色透水混凝土的生态功能 |
1.1.3 研究彩色透水混凝土的意义 |
1.2 彩色透水混凝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CPC专用颜色的比选 |
1.2.2 CPC配制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3 CPC开口孔隙率研究现状 |
1.2.4 CPC透水性能研究现状 |
1.2.5 CPC吸声系数研究现状 |
1.2.6 CPC力学性能研究现状 |
1.2.7 CPC耐久性能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技术路线图 |
2 原材料性能及试验方法 |
2.1 试验原材料及其基本性能 |
2.1.1 普通硅酸盐水泥、白色硅酸盐水泥 |
2.1.2 粗骨料 |
2.1.3 外加剂和拌和水 |
2.1.4 颜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流动性能测试 |
2.2.2 抗压强度性能测试 |
2.2.3 孔隙特征测试 |
2.2.4 吸声性能测试 |
2.2.5 色差测试 |
2.2.6 抗酸雨侵蚀测试 |
2.2.7 抗碳化侵蚀测试 |
2.3 小结 |
3 彩色水泥净浆的制备 |
3.1 颜料的优选 |
3.1.1 颜料品种的遴选 |
3.1.2 颜料掺量的确定 |
3.2 彩色水泥净浆的配合比设计 |
3.3 灰、白系基准组水泥净浆的制备 |
3.4 彩色系水泥净浆的制备 |
3.5 小结 |
4 CPC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4.1 CPC配合比设计参数的确定 |
4.2 CPC的制备技术 |
4.3 CPC的基本性能 |
4.3.1 CPC的抗压强度 |
4.3.2 CPC的孔隙率 |
4.3.3 CPC的透水系数 |
4.3.4 CPC的吸声降噪性能 |
4.3.5 CPC的抗酸雨侵蚀性能 |
4.3.6 CPC抗碳化侵蚀性能 |
4.4 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基于旅游体验的湖库旅游度假区规划设计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对象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2 相关研究综述 |
2.1 湖库旅游度假区 |
2.2 旅游体验的基础研究 |
2.3 基于旅游体验的旅游开发和产品设计 |
2.4 体验与规划设计 |
2.5 相关研究对设计的启发 |
3 与旅游体验需求关联的物质空间环境设计要素及其优化途径 |
3.1 与安全感关联的物质空间环境设计要素及其优化途径 |
3.2 与舒适感关联的物质空间环境设计要素及其优化途径 |
3.3 与社交需求关联的物质空间环境设计要素及其优化途径 |
3.4 与审美需求关联的物质空环境设计要素及其优化途径 |
3.5 与旅游体验需求关联的物质空间环境设计要素及优化途径 |
4 基于旅游体验的湖库旅游度假区规划设计优化 |
4.1 工作框架和思路 |
4.2 前期阶段重点问题分析 |
4.2.1 自然环境调查 |
4.2.2 人文特色调查 |
4.2.3 旅游资源总体评价 |
4.2.4 旅游资源体验价值梳理 |
4.2.5 旅游区位格局分析 |
4.2.6 客源调查分析 |
4.2.7 旅游空间环境容量预测 |
4.3 实证案例:千峡湖旅游度假区青田段一期规划设计优化 |
4.3.1 策略一 空间结构优化 |
4.3.2 策略二 空间序列优化 |
4.3.3 策略三 游线活动组织 |
4.3.4 策略四 夜景设计导控 |
5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一 |
附件二 |
作者简历 |
(4)彩色透水混凝土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及应用现状 |
1.3.1 国外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
1.3.2 国内研究及应用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及应用评述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主要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主要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
2.1 透水混凝土的基本概念 |
2.2 透水混凝土的特点 |
2.2.1 透水混凝土结构模型 |
2.2.2 影响透水混凝土性能的的主要因素 |
2.3 透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理论 |
2.4 彩色透水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原材料及试验方法 |
3.1 试验原材料 |
3.2 性能测试方法 |
3.3 试验设计 |
3.3.1 原材料对彩色透水混凝土性能影响的设计 |
3.3.2 施工工艺对彩色透水混凝土性能影响设计 |
第4章 原材料对彩色透水混凝土的性能影响 |
4.1 着色剂对透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
4.1.1 对工作性能的影响 |
4.1.2 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
4.1.3 对抗冻性能的影响 |
4.2 着色剂对透水混凝土透水性能的影响 |
4.3 着色剂对彩色透水混凝土颜色的影响 |
4.3.1 着色剂掺量对彩色透水混凝土颜色的影响 |
4.3.2 彩色透水混凝土抗衰退能力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施工工艺对彩色透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
5.1 搅拌制度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
5.2 成型方法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
5.3 养护方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
5.4 封闭剂喷涂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基于翻译目的论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翻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Introduction |
1.2 The Project Background |
1.3 Report Structure |
Chapter Two:Theoretical Foundation |
2.1 Functionalist Theory |
2.2 Skopos Theory |
2.3 Three Rules of Skopos Theory |
2.3.1 Skopos Rule |
2.3.2 Coherence Rule |
2.3.3 Fidelity Rule |
2.3.4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Rules |
Chapter Three:Translation Process |
3.1 Preparation before Translation |
3.2 Translation Requirement |
3.2.1 Requirements for Task |
3.2.2 Requirements for Translators |
3.3 Translation Process |
3.4 Translators Arrangement |
Chapter Four: Text Analysis |
4.1 The Features of FSR Translation |
4.1.1 Feature One: Extensive Coverage |
4.1.2 Feature Two: Strong Professional |
4.1.3 Feature Three: Accuracy |
4.2 Terms Analysis |
4.3 The Translation of Nominalization Structure |
4.4 Sentence Analysis |
4.4.1 Wide Use of Long Sentences |
4.4.2 Wide Use of“it”Sentences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
5.1 Findings |
5.2 Limitations |
5.3 Suggestions |
BIBLIOGRAPHY |
APPENDIX |
ACKNOWLEDGEMENTS |
PUBLISHED PAPERS |
(6)基于混凝土碳汇的建筑设计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地球温暖化 |
1.1.2 建筑碳排放 |
1.1.3 水泥生产碳排放大 |
1.1.4 全球碳失汇 |
1.2 研究相关概念 |
1.2.1 碳源 |
1.2.2 碳汇 |
1.2.3 碳失汇 |
1.2.4 混凝土碳汇 |
1.2.5 建筑全生命周期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全球碳失汇的研究进展 |
1.4.2 混凝土碳汇的研究进展 |
1.5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5.1 混凝土的碳汇分析 |
1.5.2 混凝土碳汇的影响因素及碳汇量核算方法 |
1.5.3 基于混凝土碳汇的建筑设计优化 |
1.5.4 混凝土建筑碳汇数据在城市空间的分布 |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1 文献研究与数据分析 |
1.6.2 调查实践与实验测试 |
第二章 建筑的碳源与碳汇分析 |
2.1 建筑的碳汇分析 |
2.1.1 碳元素的源和汇 |
2.1.2 碳收支不平衡 |
2.1.3 混凝土的碳汇 |
2.1.4 石灰砂浆的碳汇 |
2.1.5 水玻璃的碳汇 |
2.2 混凝土的碳排放分析 |
2.2.1 水泥生产碳排放大 |
2.2.2 混凝土碳排放量大 |
2.2.3 石灰碳排放量大 |
2.2.4 混凝土的污染与能耗 |
2.3 混凝土的碳源与碳汇对比 |
2.4 混凝土与其他建材的碳源与碳汇对比 |
2.4.1 混凝土与木材 |
2.4.2 混凝土与钢材 |
2.5 混凝土与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汇对比 |
2.5.1 混凝土与森林 |
2.5.2 混凝土与草地 |
2.5.3 混凝土与灌草丛 |
2.5.4 混凝土与农田 |
2.5.5 混凝土与水体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混凝土碳汇影响因素及碳汇量计算方法 |
3.1 混凝土碳汇过程分析 |
3.1.1 混凝土碳汇的科学依据 |
3.1.2 混凝土碳汇的进展模式 |
3.2 混凝土碳汇的影响因素 |
3.2.1 抗压强度(K_(CS)) |
3.2.2 暴露条件(K_(EC)) |
3.2.3 温度及相对湿度(RH) |
3.2.4 外表面裂缝 |
3.2.5 外表面覆盖(K_(CC)) |
3.2.6 周边CO_2浓度 |
3.3 生命周期内各阶段的混凝土碳汇量计算方法 |
3.3.1 建设阶段混凝土碳汇量计算 |
3.3.2 使用阶段混凝土碳汇量计算 |
3.3.3 拆除阶段混凝土碳汇量计算 |
3.3.4 二次使用阶段混凝土碳汇量计算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混凝土碳汇的建筑设计优化 |
4.1 建筑的立面设计 |
4.1.1 建筑表面材料的运用 |
4.1.2 建筑表面形式的优化 |
4.2 混凝土与其他材料的混合应用 |
4.2.1 混凝土与木材的结合 |
4.2.2 混凝土与砖石的结合 |
4.2.3 混凝土与玻璃的结合 |
4.2.4 混凝土与金属的结合 |
4.3 建筑结构构件的完善 |
4.3.1 混凝土墙体的优化完善 |
4.3.2 混凝土楼屋面的优化完善 |
4.3.3 混凝土地面的优化完善 |
4.3.4 混凝土楼梯及室外台阶的优化完善 |
4.4 建筑的细部处理 |
4.4.1 建筑细部形态处理 |
4.4.2 建筑细部技术与功能处理 |
4.4.3 建筑细部人性化处理 |
4.5 混凝土室外景观的营造 |
4.5.1 清水混凝土景观墙 |
4.5.2 清水混凝土台阶、平台及坡道 |
4.5.3 清水混凝土水池 |
4.5.4 清水混凝土花坛及树池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建筑实例的设计优化与评价 |
5.1 建筑的碳汇比较 |
5.1.1 建筑类型划分 |
5.1.2 建筑碳汇量计算结果 |
5.1.3 不同类型建筑的碳汇分析 |
5.1.4 同种类型建筑的碳汇分析 |
5.1.5 建筑单体到建筑群体的碳汇分析 |
5.2 建筑实例的选取 |
5.3 建筑实例的碳汇分析 |
5.3.1 建筑实例概况 |
5.3.2 建筑实例的碳汇分析 |
5.4 建筑实例的设计优化与评价 |
5.4.1 建筑立面的设计优化 |
5.4.2 建筑结构构件的设计优化 |
5.4.3 建筑的细部处理 |
5.4.4 建筑实例的优化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混凝土碳汇数据在城市中的应用与分析 |
6.1 蒲河新城概况 |
6.2 蒲城新城的建筑碳汇空间分布 |
6.2.1 用地性质 |
6.2.2 建筑用地分类 |
6.2.3 建筑容量空间分布 |
6.2.4 建筑碳汇空间分布 |
6.3 蒲城新城的建筑碳排放空间分布 |
6.3.1 建筑碳排放系数 |
6.3.2 建筑碳排放空间分布 |
6.3.3 蒲河新城实际碳排放量的空间分布 |
6.4 蒲城新城的碳汇与碳排放比较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语混凝土建筑材料的发展前景 |
7.1 混凝土建筑材料的效益评价 |
7.1.1 表现力的提升 |
7.1.2 混凝土技术的提升 |
7.1.3 混凝土生态效益的提升 |
7.2 混凝土建筑材料的发展前景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致谢 |
(7)基于平面镶嵌理论的公园铺装图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铺装设计研究综述 |
1.3.1 国外铺装设计研究综述 |
1.3.2 国内铺装设计研究综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平面镶嵌理论及其在景观铺装中的应用 |
2.1 平面镶嵌理论概述 |
2.1.1 平面镶嵌的概念与其在艺术中的应用 |
2.1.2 对称概述 |
2.1.3 平面镶嵌分类 |
2.1.4 平面镶嵌的其他问题 |
2.2 平面镶嵌理论应用于景观铺装中的条件 |
2.2.1 铺装镶嵌形式的艺术表现力 |
2.2.2 铺装镶嵌形式的技术合理性 |
2.3 适用于景观铺装中的平面镶嵌形式 |
2.3.1 规则铺砌单元的周期性镶嵌 |
2.3.2 规则铺砌单元的非周期性镶嵌 |
2.3.3 不规则铺砌单元的周期性镶嵌 |
2.3.4 不规则铺砌单元的非周期性镶嵌 |
2.3.5 准周期性镶嵌 |
2.4 中外古典园林中铺装的平面镶嵌形式 |
2.4.1 中国古典园林中铺装的平面镶嵌形式 |
2.4.2 西方古典园林中铺装的平面镶嵌形式 |
2.5 小结 |
第三章 公园铺装的基本要求与镶嵌形式分析 |
3.1 公园铺装的特性与图式应用的基本要求 |
3.1.1 公园铺装的功能特性 |
3.1.2 公园铺装的基本形式设计与设计的个性化 |
3.2 影响公园铺装镶嵌图式的因素 |
3.2.1 公园铺装的功能与场地的空间特点 |
3.2.2 主要服务目标人群的差异 |
3.2.3 公园场地的尺度与形状 |
3.2.4 其他因素 |
3.3 适用于公园不同空间场地铺装的镶嵌形式 |
3.3.1 入口空间铺装镶嵌形式 |
3.3.2 园路空间的铺装镶嵌形式 |
3.3.3 安静休息空间的镶嵌形式 |
3.3.4 集会活动空间的镶嵌形 |
3.3.5 儿童活动空间的镶嵌形式 |
3.4 小结 |
第四章 平面镶嵌在公园铺装中应用的调查与分析——以上海市综合性公园为例 |
4.1 调查对象与调查分析方法 |
4.1.1 调查对象 |
4.1.2 调查分析方法 |
4.2 入口空间铺装平面镶嵌形式 |
4.2.1 上海市公园入口空间铺装镶嵌形式调查 |
4.2.2 上海市公园入口空间铺装镶嵌形式小结 |
4.3 园路空间铺装铺装平面镶嵌形式 |
4.3.1 上海市公园园路空间铺装镶嵌形式调查 |
4.3.2 上海市公园园路铺装镶嵌形式调查小结 |
4.4 安静休息空间铺装平面镶嵌形式 |
4.4.1 上海市安静休息空间铺装镶嵌形式调查 |
4.4.2 上海市公园安静休息空间铺装镶嵌形式小结 |
4.5 集会活动空间铺装平面镶嵌形式 |
4.5.1 上海市公园集会活动空间铺装镶嵌形式调查 |
4.5.2 上海市公园集会活动空间铺装镶嵌形式小结 |
4.6 儿童活动空间铺装平面镶嵌形式 |
4.6.1 上海市公园儿童活动空间铺装镶嵌形式调查 |
4.6.2 上海市公园儿童活动空间铺装镶嵌形式小结 |
4.7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1.1 提出了适用于景观铺装中的平面镶嵌形式 |
5.1.2 提出了适用于公园不同空间场地铺装的平面镶嵌形式 |
5.1.3 调查归纳了上海综合性公园铺装镶嵌形式的应用情况,并阐述其不足之处与原因 |
5.1.4 平面镶嵌在公园铺装设计中的应用展望 |
5.2 创新点 |
5.3 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8)城市园林空间景观铺地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课题起源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课题研究的目的 |
1.2.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课题的理论研究及现状分析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论文研究内容 |
1.4.2 论文研究方法 |
1.4.3 论文研究框架 |
2 城市园林空间景观铺地设计的相关概念 |
2.1 城市园林空间概念 |
2.1.1 园林的概念 |
2.1.2 空间的概念 |
2.1.3 园林空间的特质 |
2.1.4 城市园林空间的概念及特征 |
2.2 景观铺地概述 |
2.2.1 铺地的概念 |
2.2.2 园林铺地的发展历程 |
2.2.3 景观铺地的特性 |
2.3 本章小结 |
3 景观铺地材料分类及属性研究 |
3.1 分类简述 |
3.2 天然材料铺地 |
3.2.1 软性铺地 |
3.2.2 硬性铺地 |
3.3 人造材料铺地 |
3.3.1 软性铺地 |
3.3.2 硬性铺地 |
3.4 本章小结 |
4 景观铺地的设计层面分析 |
4.1 景观铺地的艺术层面 |
4.1.1 铺地的色彩搭配 |
4.1.2 铺地的平面构形 |
4.1.3 铺地的肌理 |
4.2 景观铺地的工程技术层面 |
4.2.1 铺地的结构设计 |
4.2.2 铺地的边界处理 |
4.2.3 其他相关设施附属铺地 |
4.3 本章小结 |
5 城市不同园林空间景观铺地设计方法 |
5.1 基于人的游憩行为模式的城市园林空间分类 |
5.1.1 行为模式与园林空间的相互作用 |
5.1.2 基于游憩行为模式的园林空间分类 |
5.2 体育运动型空间的铺地设计 |
5.2.1 体育运动型空间的特点 |
5.2.2 体育运动型空间的铺地设计内容及方法 |
5.2.3 实例研析:北京大屯文化广场球类运动空间 |
5.2.4 小结 |
5.3 娱乐游戏型空间的铺地设计 |
5.3.1 娱乐游戏型空间的特点 |
5.3.2 娱乐游戏型空间的铺地设计内容及方法 |
5.3.3 实例研析:青岛市黄岛区人民政府前广场少年儿童游戏场地 |
5.3.4 小结 |
5.4 集会活动型空间的铺地设计 |
5.4.1 集会活动型空间的特点 |
5.4.2 集会活动型空间的铺地设计内容及方法 |
5.4.3 实例研析:北京宣武艺园奥运文化广场 |
5.4.4 小结 |
5.5 安静休闲型空间的铺地设计 |
5.5.1 安静休闲型空间的特点 |
5.5.2 安静休闲型空间的铺地设计内容及方法 |
5.5.3 实例研析:北京宣武艺园老年人活动场地 |
5.5.4 小结 |
5.6 观景空间的铺地设计 |
5.6.1 观景空间的特点 |
5.6.2 观景空间的铺地设计内容及方法 |
5.6.3 实例研析 (一):国家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天境"观景平台 |
5.6.4 实例研析 (二):国家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天元"湖心观景平台 |
5.6.5 小结 |
5.7 交通空间的铺地设计 |
5.7.1 交通空间的特点 |
5.7.2 交通空间的铺地设计内容及方法 |
5.7.3 实例研析 (一) ——沈阳中山公园园路 |
5.7.4 实例研析 (二) ——国家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主入口空间 |
5.7.5 小结 |
5.8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基于中心地理论的北京城市街道活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活力研究的时代背景 |
1.1.2 城市街道研究的时代背景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的内容 |
1.4.2 研究的方法 |
1.5 研究的框架 |
1.6 关键词的解读 |
1.6.1 活力·街道·城市 |
1.6.2 城市街道与城市道路 |
1.6.3 城市活力与街道活力 |
第2章 中心地理论与新概念的提出 |
2.1 中心地理论 |
2.1.1 理论简介 |
2.1.2 中心地理论的运用概况 |
2.1.3 北京城市商业网点布局的中心地理论研究 |
2.1.4 城市街道活力与中心地 |
2.2 城市内部组织的中心地——活力点 |
2.2.1 新概念的提出 |
2.2.2 活力点的等级性和复合性 |
2.2.3 活力点概念的细分 |
2.2.4 真实活力点和逻辑活力点 |
2.2.5 活力点的间歇性与持久性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城市中人的街道活动分析 |
3.1 城市中人的活动表现的三个层面 |
3.1.1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人活动的微观层面 |
3.1.2 城市的四大功能——城市中人活动的中观层面 |
3.1.3 室外和室内活动——人活动的宏观层面 |
3.2 室外活动三种类型 |
3.2.1 三种活动的概念 |
3.2.2 人往人处走的原则 |
3.3 街道活力的组织 |
3.3.1 如何组织活力——如何促发人的活动 |
3.3.2 以必要性活动为组织基础 |
3.3.3 以自发性和社会性活动为品质 |
3.4 人的街道步行活动情况的调研资料及问卷分析 |
3.4.1 环境心理学中关于人在空间中的流动特性 |
3.4.2 交通规划中关于行人交通特征及相关因素的分析 |
3.4.3 本文中关于人步行活动的调研及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城市中的活力街道原型 |
4.1 活力点的磁场特性 |
4.1.1 城市中人的聚集特性 |
4.1.2 活力点散发的磁场——活力场 |
4.1.3 活力场的特性 |
4.2 街道活力的原型 |
4.2.1 街道活力产生的初始原型 |
4.2.2 扩展原型Ⅰ——多点联合的活性街道 |
4.2.3 扩展原型Ⅱ、Ⅲ——惰性街道和单点辐射活性街道 |
4.2.4 扩展原型Ⅳ——聚集性街道 |
4.2.5 有活力的街道及泛活性街道 |
4.3 活力街道原型间的变更 |
4.3.1 以王府井商业步行街为例的街道状态的变更 |
4.3.2 街道的活力状态变更与街道更新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城市街道活力与城市设计 |
5.1 城市街道活力的营造 |
5.1.1 人行为要素的把握 |
5.1.2 物质要素的营造 |
5.1.3 精神要素的营造 |
5.2 城市设计与街道活力 |
5.2.1 城市设计的定义和目的 |
5.2.2 街道活力原型为城市设计提供的支持 |
5.3 北京城市街道活力的概况 |
5.3.1 商业街道的活力状况 |
5.3.2 社区附近街道的活力状况 |
5.3.3 城市管理与街道活力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以活力原型为基础的街道整治方案 |
6.1 项目现状条件 |
6.1.1 活力状态分析 |
6.1.2 街道周围的历史文化资源分析 |
6.1.3 街道界面与空间分析 |
6.2 街道整治设计目标 |
6.3 整治设计理念 |
6.4 设计内容 |
6.4.1 作为城市特色活力点的街段定位 |
6.4.2 街道活力品质的塑造 |
6.4.3 街道界面及空间结构整治 |
6.4.4 环境设施设计 |
6.4.5 夜景照明规划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本文发放的调研问卷 |
附录二:本文与其他相关的硕士论文研究内容对比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论着 |
致谢 |
(10)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中生态意义的铺地环境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课题的起源 |
1.2 研究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4 相关概念研究 |
1.4.1 生态设计的相关概念 |
1.4.2 中西方生态设计的研究成果 |
2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与生态设计的理论研究 |
2.1 起源与发展 |
2.1.1 西方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发展历程 |
2.1.2 中国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发展历程 |
2.2 概念阐述 |
2.2.1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相关概念 |
2.2.2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概念 |
2.3 分类 |
2.3.1 按照自然和人工性质分类 |
2.3.2 按功能类型分类 |
2.4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
2.4.1 提供休息场所提高公共空间的利用率 |
2.4.2 促进经济发展 |
2.4.3 增加城市的活力和动力 |
2.4.4 改善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均衡发展 |
2.5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中的生态设计研究 |
2.5.1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中生态现状问题 |
2.5.2 解决生态问题的办法 |
3 铺地环境设计研究 |
3.1 铺地的概述 |
3.1.1 铺地的概念 |
3.1.2 铺地的相关概念 |
3.1.3 我国铺地的发展历程 |
3.1.4 国外铺地的特点 |
3.2 铺地的分类 |
3.2.1 依照材质分类 |
3.2.2 依照铺装方式分类 |
3.2.3 依照强度分类 |
3.2.4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中铺地的分类 |
3.3 铺地设计的相关要素 |
3.3.1 实用功能 |
3.3.2 设计者设计角度 |
3.3.3 铺装材料的选择标准 |
3.3.4 铺地构造 |
3.4 铺地环境的生态意义探讨 |
3.4.1 铺地环境设计在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应用 |
3.4.2 铺地环境与生态之间的关系及问题 |
4 生态意义的铺地环境设计在城市开放公共空间中的应用 |
4.1 城市公共空间中铺地环境的现状问题 |
4.1.1 不透水路面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4.1.2 不合理的设计方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4.1.3 非生态铺地环境的解决方法 |
4.2 生态铺地环境设计在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中的意义 |
4.3 国内外生态铺地环境设计的研究成果 |
4.3.1 透水性铺装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4.3.2 透水性铺装的使用 |
4.3.3 生态铺地的各项指标及要求 |
5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中生态铺地的设计方法研究 |
5.1 生态铺地环境的空间分析 |
5.1.1 城市绿地 |
5.1.2 广场 |
5.1.3 街道空间 |
5.1.4 公共建筑外部空间 |
5.2 从构造性能划分生态铺地设计的方法 |
5.2.1 耐久性 |
5.2.2 防冻性 |
5.2.3 抗磨损性 |
5.2.4 防滑性 |
5.2.5 颜色的耐久性和均匀度 |
5.3 从材料方面研究生态铺地的设计的方法 |
5.3.1 软地面材料的生态铺地设计 |
5.3.2 柔性地面的生态铺地设计 |
5.3.3 硬地面的生态铺地设计 |
5.3.4 其他材料铺面 |
5.3.5 材铺面 |
5.3.6 树池面层铺地 |
5.4 从经济的角度研究生态铺地设计的方法 |
5.5 从铺地的规模形态上研究生态铺地设计的方法 |
5.6 从道理边界和竖向设计方面研究生态铺地设计的方法 |
5.7 从铺地的铺装方式研究生态设计的方法 |
5.7.1 现场施工型地面铺装 |
5.7.2 二次制品材料铺装 |
5.7.3 植被型施工法铺装 |
5.8 实例分析 |
5.8.1 深圳华侨城内生态广场分析 |
5.8.2 德国巴伐利亚洲环保部新楼整体设计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书目 |
附录 |
四、彩色混凝土高级地面砖(论文参考文献)
- [1]巴中市玉女村山地聚落康养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 王一惟.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2]彩色透水混凝土配制技术及其性能研究[D]. 蔡卫群.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1)
- [3]基于旅游体验的湖库旅游度假区规划设计优化研究[D]. 董梦茜. 浙江大学, 2019(01)
- [4]彩色透水混凝土的性能研究[D]. 周彬.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2)
- [5]基于翻译目的论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翻译报告[D]. 李弋飞. 太原理工大学, 2016(08)
- [6]基于混凝土碳汇的建筑设计优化研究[D]. 徐东旭. 沈阳建筑大学, 2015(10)
- [7]基于平面镶嵌理论的公园铺装图式研究[D]. 郑一. 上海交通大学, 2012(07)
- [8]城市园林空间景观铺地设计研究[D]. 王功成. 东北林业大学, 2010(03)
- [9]基于中心地理论的北京城市街道活力研究[D]. 马水静. 北京工业大学, 2009(09)
- [10]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中生态意义的铺地环境设计研究[D]. 陈家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