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基本矛盾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基本矛盾,主要矛盾,社会,改革开放,马克思,金融,公有制。
基本矛盾论文文献综述
彭银春[1](2019)在《新中国成立70年来社会主要矛盾的演变及解决途径——基于社会基本矛盾》一文中研究指出人是构成社会生产中最活跃的因素,人们需要的改变导致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社会主要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外在表现,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必须从社会基本矛盾入手。当前,社会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需要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的解决,需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即解决基本矛盾来实现,主要途径就是协调发展和创新发展。不但要通过创新继续推动生产力进一步发展,还要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本文来源于《兵团党校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张作云[2](2019)在《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及其当代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生产方式是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社会联系、社会结合方式,是生产的社会组织形式;生产方式无论在人类社会基本矛盾中,还是在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中,都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考察人类社会基本矛盾时,有必要把生产方式纳入其中,把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表述为生产力与生产方式、生产方式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人类社会基本矛盾不仅是一个层次化、系统化的有机整体和矛盾体系,而且其运动规律,也具有层次性、系统性和整体性的特征。研究人类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必须以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为指导,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尤其是改革开放的实际,坚持唯物论,反对唯心论,坚持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观察和分析问题。(本文来源于《当代经济研究》期刊2019年10期)
刘青青[3](2019)在《改革开放40年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巨大成就的逻辑演进——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视角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1978年十一届叁中全会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帷幕,40年来我国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社会主义基本矛盾是改革开放的推动力,新时期我国社会基本矛盾仍然存在。本文立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视角,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逻辑演进,进一步认识改革开放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力及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伟大成就。(本文来源于《中国商论》期刊2019年19期)
王向清,杨真真[4](2019)在《我国社会基本矛盾展开过程中的适应、激化及其调适》一文中研究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对社会基本矛盾的展开,呈现从相互适应到不适应再到经过自我调整回归适应的过程。社会基本矛盾对立面之间的相互适应体现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生产关系确保了工人、农民的主人翁地位、从多方面改善了生产条件、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了资金积累和原材料,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基本矛盾对立面之间的不适应体现在:将生产资料集体所有误解为集体统一经营和生产,难以满足劳动者的个性自由发展的需求,上层建筑对纯粹公有制经济基础的维护,计划经济伴生的行政干预、政府机构膨胀和条块分割等。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自我调适体现为:自下而上的个别调适和自上而下的全面调适两个阶段。社会基本矛盾的调适促使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推进我国社会迈入了新时代。(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李路[5](2019)在《近代以来海外中国东北边疆研究的主流脉络与基本矛盾——以“民族国家”语境下的相关研究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代以来海外中国东北边疆研究的主流话语脉络有叁:其一为"民族国家"语境下的20世纪初期日本"满洲"研究,表现为非正义性与非理性;其二为由拉铁摩尔"农牧对立"观引发的"征服王朝"研究及其在战后日本学界的发展,其核心观念是将辽、金、元、清等王朝视为独立于中国史之外的游牧政权史;其叁为"内亚史"与"新清史"研究,其特征是以"内亚"视角观察中国东北边疆,认为边疆影响中国。此叁类研究,其本质特征都是以近代西方"民族国家"话语解释中国古代东北边疆,甚至直接割裂了中国与东北边疆的关系。从根本上看,这些海外中国东北边疆研究面临着两个基本矛盾:"民族国家"话语的普适性危机与西方"边疆"观念在中国的不确性。(本文来源于《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景星维[6](2019)在《论扶志的科学内涵、基本矛盾与实践创新》一文中研究指出扶志是对精神贫困的全方位治理,包括提升贫困人群思想道德水平、重塑贫困人群思维方式、改善贫困人群生活模式、在贫困社会中传播先进文化的实践。扶志活动有主导性、协同性、动态性、长期性的基本特征。社会客观要求与扶志对象精神文明状况之间的矛盾是贯穿扶志过程的基本矛盾,有其具体矛盾的表现。精准识别精神贫困、拓宽自然和社会生活空间、采用协同参与的方式,是扶志实践创新的路径。(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葛传宇,尹鸿[7](2019)在《中国社会基本矛盾变迁的政治学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建国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其中社会基本矛盾判断是居于中心地位的,它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了中国共产党各个历史时期的理论创新,基本矛盾判断成为党执政的出发点和立足点。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更离不开对新时期社会基本矛盾的准确把握。中国共产党随着时代的变化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转化为自身执政的终极目标,向着人的全面解放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迈进。(本文来源于《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匡宁,王习胜[8](2019)在《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矛盾与主要矛盾的差异和关联》一文中研究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矛盾与主要矛盾之表现特征差异在于,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矛盾具有全程性、相对稳定性特征,需要长期协调,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矛盾具有阶段性、易变性特质,会不断转化;其地位与作用差异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矛盾在全程均处于基础性地位,起着长期的、根源性的制约作用,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矛盾在特定过程、特定阶段处于主导地位、发挥阶段性的决定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矛盾与主要矛盾之关联在于二者皆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动力,皆是矛盾发展不平衡的体现。在特定时期,二者还会出现视域融合。辩证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矛盾与主要矛盾对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思想理论教育》期刊2019年08期)
陆岷峰,马经纬,汪祖刚[9](2019)在《金融科技背景下普惠金融基本矛盾图谱与解决路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普惠金融概念一提出就天然地形成了商业性与政策性这一对基本矛盾,并且构成普惠金融发展过程中其他各种矛盾的根源。基于对普惠金融基本矛盾图谱的解读,偏重政策性普惠金融发展难以持续,偏重商业性普惠金融发展则会陷入"普"而不"惠"或"惠"而不"普"的死胡同,解决这一基本矛盾成为发展普惠金融的关键。近年来,金融科技的创新发展重新定义了普惠金融发展的逻辑,提升了普惠金融的覆盖面和获得感,为普惠金融基本矛盾的化解提供了技术支持。充分发挥金融科技的技术优势,通过构建"政策+普惠"模式、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金融科技产业发展、重视复合型金融科技人才等促进金融科技与普惠金融的耦合发展,使商业性与政策性在对立中寻求统一,以实现普惠金融在推动新时期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本文来源于《金融理论与实践》期刊2019年08期)
王朝科[10](2019)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论》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矛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基础性理论问题。自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理论、毛泽东创立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学说以后,理论界对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讨论就没有停止过,但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始终没有获得像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那样公认、统一的学理化表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建设过程中的社会主义,与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社会主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与资本主义更有本质区别,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形态。构建关于社会主义的叁个基本范畴——经典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社会主义和实践形态社会主义,从学理上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是作为结果的单一公有制与作为过程的多种所有制之间的矛盾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基本矛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生产方式是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社会联系、社会结合方式,是生产的社会组织形式;生产方式无论在人类社会基本矛盾中,还是在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中,都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考察人类社会基本矛盾时,有必要把生产方式纳入其中,把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表述为生产力与生产方式、生产方式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人类社会基本矛盾不仅是一个层次化、系统化的有机整体和矛盾体系,而且其运动规律,也具有层次性、系统性和整体性的特征。研究人类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必须以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为指导,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尤其是改革开放的实际,坚持唯物论,反对唯心论,坚持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观察和分析问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基本矛盾论文参考文献
[1].彭银春.新中国成立70年来社会主要矛盾的演变及解决途径——基于社会基本矛盾[J].兵团党校学报.2019
[2].张作云.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及其当代意义[J].当代经济研究.2019
[3].刘青青.改革开放40年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巨大成就的逻辑演进——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视角分析[J].中国商论.2019
[4].王向清,杨真真.我国社会基本矛盾展开过程中的适应、激化及其调适[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5].李路.近代以来海外中国东北边疆研究的主流脉络与基本矛盾——以“民族国家”语境下的相关研究为中心[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6].景星维.论扶志的科学内涵、基本矛盾与实践创新[J].社会科学研究.2019
[7].葛传宇,尹鸿.中国社会基本矛盾变迁的政治学解读[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8].匡宁,王习胜.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矛盾与主要矛盾的差异和关联[J].思想理论教育.2019
[9].陆岷峰,马经纬,汪祖刚.金融科技背景下普惠金融基本矛盾图谱与解决路径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9
[10].王朝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论[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