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压力论文_陶家辉,顾伯勤,陈立立,周剑锋

导读:本文包含了拉压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玄武岩,力学,液压,层状,斜拉桥,压力,支座。

拉压力论文文献综述

陶家辉,顾伯勤,陈立立,周剑锋[1](2019)在《TA2拉压力学性能不对称性及应变速率敏感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不同应变速率下工业纯钛TA2室温拉伸和压缩力学行为。结果发现,TA2具有明显的拉压屈服不对称性和拉压应变硬化不对称性;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加,拉压不对称性有明显增加。采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分析了拉伸和压缩时TA2微观变形机制及微观组织演化规律。结果表明,TA2压缩时以孪晶变形机制为主,拉伸时以位错滑移为主;TA2微观变形行为的载荷敏感性导致了宏观力学性能的不对称性。(本文来源于《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期刊2019年11期)

王富伟,朱书桓,韦明帝,罗天身[2](2018)在《3D打印PLA杆件的拉压力学性能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实验方法,研究了熔融沉积3D打印PLA杆件的材料力学性能,对填充率为15%、填充形式为方形网格填充的3D打印杆件进行了拉伸和压缩试验,分析了载荷与变形、应力与应变间的关系,并计算相应长度时的弹性模量、强度极限、拉压刚度及近似泊松比。结果表明,3D打印PLA杆件在拉伸时存在较为明显的蠕变现象,在压缩时也存在类似的现象;杆件抗压极限约为抗拉极限的7倍左右,其承压能力远高于抗拉能力。(本文来源于《中阿科技论坛(中英阿文)》期刊2018年04期)

陈宝有,杨思凡,刘志超,赵兴亮,陈岩[3](2017)在《一种液压式拉、压力输出器具校准装置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一种液压式拉、压力输出器具校准装置,利用牛顿第叁定律的基本原理,研究并设计了新型校准装置对液压拉伸器和液压千斤顶进行校准,通过与其它计量机构校准数据或出厂对照表数据的对比,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表明该校准装置具有很好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能够利用该装置实现对液压拉伸器和液压千斤顶的校准。同时还可以通过更换校准装置内的标准测力仪扩展装置的测量范围,具有很好的市场应用和推广价值。(本文来源于《计量技术》期刊2017年08期)

万亚玲[4](2017)在《空位点缺陷的单层二硫化钼拉压力学特性的分子动力学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单层二硫化钼因其约1.8 eV的直接带隙而具有卓越的物理化学性能,在纳光电子器件、能量存储、化学催化和纳米级过滤膜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由于材料在制备、表征和加工处理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极易引入各类缺陷或晶界,对其电特性、磁特性、热特性和力学特性存在着重大的影响。力学性能是材料的决定性影响参数之一,在单层二硫化钼的实际工程应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开展缺陷对单层二硫化钼力学特性的影响效应的研究具有实际的工程应用价值和科学研究意义。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主要研究空位点缺陷对单层二硫化钼力学特性影响规律和机理。针对模拟含缺陷单层二硫化钼时原子间势函数的有效性问题,分别从几何结构参数、缺陷晶格畸变、缺陷形成能、晶格扭曲、热膨胀系数、熔融温度和拉伸力学行为等方面探讨两类常用势函数的差异。结果表明,REBO势函数可以更好地描述含空穴缺陷单层二硫化钼的力学特性。采用REBO势函数,分别对4种含空位缺陷的单层二硫化钼进行单轴拉伸模拟,研究缺陷浓度、缺陷有序无序排布、手性和温度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缺陷浓度的增加使得材料的拉伸弹性模量逐渐减小,且该减小趋势与缺陷排布方式无关;但当缺陷有序分布时,其拉伸强度随缺陷浓度的增加变化不大;对于缺陷无序分布时,材料拉伸力学特性均表现出轻微的手性效应。此外,研究发现4种含空位缺陷材料,其拉伸弹性模量随着温度的升高呈现出异常的先衰减后缓慢增加的现象;但其拉伸强度则随温度升高而减弱。针对有序排布的5种VMoS3空穴缺陷模型,研究缺陷排布方向、排布间距对其拉伸力学特性和断裂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缺陷排布方向与拉伸方向平行时拉伸强度最大,而与拉伸方向垂直时其强度最小;5种模型因缺陷浓度偏小而具有大致相当的弹性模量;低浓度下材料拉伸断裂的裂纹扩展方向与缺陷排布方向关系不大,大致沿锯齿形方向扩展;高浓度下,沿锯齿形方向拉伸时,缺陷排布间距的减小和浓度的增加使得材料裂纹扩展方向大致沿缺陷排布方向扩展。本文最后研究完美单层二硫化钼的单轴受压屈曲行为,并与石墨烯屈曲行为进行对比分析。基于连续力学欧拉理论,获得完美单层二硫化钼和石墨烯的等效厚度和弯曲刚度,所获数值与现有文献报道一致。此外,还研究了应变速率和模型尺寸对屈曲行为的影响、卸载行为和晶格相变等现象。(本文来源于《福州大学》期刊2017-06-01)

黄新明,赖敏芝[5](2016)在《PC斜拉桥拉压力支座病害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某PC斜拉桥为例,针对其辅助墩上拉压力支座在运营阶段拉力螺杆失效的情况,结合该桥的实测数据对拉压支座的病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维修建议。(本文来源于《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高宁[6](2016)在《5083铝合金宽应变率下拉压力学性能及其本构模型描述》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5083铝合金在制造业中广泛的应用,尤其高速列车和船舶行业的发展,要求对其在高速碰撞、大塑性变形等条件下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同时,材料的屈服应力、加工硬化率等参数也必然会在不同加载速率、温度等条件下发生改变。因此,研究分析5083铝合金在动态载荷下相关力学性能,对工程结构的设计和碰撞问题的数值计算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通过MTS材料试验机、INSTRON动态材料试验机和分离式霍普金森试验系统,针对5083铝合金材料进行准静态实验以及中、高应变率加载下的力学拉伸和压缩实验,实验得到了在较宽应变率(2×10-/s-7×103/s)下的5083铝合金应力应变曲线。实验结果表明:该材料在同一实验条件下所得到的应力应变曲线,其强化阶段的拉伸曲线总是低于压缩曲线。不同应变率下的拉伸和压缩在不同加载情况下的屈服应力基本相同,并且屈服应力随着应变率不同而有所变化,当加载应变率低于10/s时,材料的屈服应力呈现出负应变率效应,之后随着应变率的升高,屈服应力呈现出正应变率效应。进入屈服阶段之后有着较明显的幂率形式的应变硬化规律,加工硬化率随着应变率有所降低,呈典型的FCC金属特征。基于以上实验结论,本文归纳总结了近年来各种可用于描述5083铝合金冲击实验本构关系的模型,针对描述5083铝合金的动态本构关系最常用的Johnson-Cook模型(JC模型)进行改进,由于该模型并没有考虑到细观层面的损伤机理,通过分析了该类材料的动态损伤机理,并结合延性金属的损伤理论和微观断裂机理方面的研究,对5083铝合金动态软化现象在理论机理上进行了合理解释,并引入本构方程。通过实验曲线与所得模型曲线的对比,拟合良好,表明该模拟具有很好的适用性。该研究能够对该材料的工程应用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分析模型和必要的参考。研究过程中发现,原有的Johnson-Cook本构模型虽然形式简单,物理参数较少,但由于此模型属于半经验半物理型的本构模型,缺点在于对加工硬化率随应变和应变率增加或者减少的力学行为描述不足。因此,本文对多晶FCC材料在宽应变率下的塑性流动行为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讨论5083铝合金在宽应变率下的反常屈服行为和加工硬化率降低的实验现象,产生以上现象的变形机制为两相合金元素在不同应变率下的竞争结果。基于位错动力学概念及热激活理论,并结合合金元素对金属的强化机制,引入Copley和Kear的强化模型,重构了Zerilli-Armstrong本构模型,通过对实验曲线和拟合结果的比较,证实该模型较Johnson-Cook本构模型有着更好的拟合效果。通过实验曲线和模型所得曲线的对比,该模型拟合良好,表明此模型具有更好的预测此类材料的塑性流动应力的能力。(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16-05-01)

尹学峰[7](2016)在《低功耗转轴功率及拉压力一体化测试装置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转轴广泛存在于各种动力机械和机械加工装备中,是动力传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系统的动力特性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转轴的工作特性参数直接反映了系统的动力特性、工作稳定性和能效特性。转轴的正常运转对机械设备运转的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智造和工业4.0概念的提出,对动力机械和机械加工装备的智能化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转轴运行状况各项参数的准确测量一方面有助于实现动力源和动力设备之间的精确闭环控制,达到运行平稳和降低能耗的效果,也可以确保系统工作的安全性。同时,借助互联网技术,可实现远程监控及运行数据的云记录,为大数据分析及优化生产工艺提供指导或参考。因此本文结合实际需要,开展转轴转速、扭矩、拉压力等参数一体化低功耗测试技术和装置的研究,以提高我国动力机械及其装备的智能化水平。本文在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工程的实际工况和测试目的,对扭矩和拉压力之间的耦合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给出了解耦方法;对于转速测量,阐述了脉宽计时法和脉冲计数法二种测试方法,提出了结合二者优点的转速自适应测速方案,解决了在实际转速测试中转速未知情况下,测速方法难以选择的问题。为解决转轴的供电问题,采用基于ICPT技术的无线供电方案,同时转子上的测试电路着重于低功耗设计。论文采用了“转子(?)定子(?)PC(?)web”的四级架构设计了转轴功率及拉压力的测量、传输、显示、存储平台。转子负责测试扭矩及拉压力测量,其以ATmega单片机为核心结合nRF24L01模块实现与同样配有该模块的定子部分无线通讯,ATmega依据收到的测试命令中包含的配置参数,通过控制DAC与数字电位器配置信号调理放大电路的硬件参数,实现测量范围可调,增强了适应性。基于ICPT技术对转子无线供电,经过整流稳压后驱动转子电路正常工作;定子以STM32核心使用uCOS-II嵌入式操作系统实现多任务,在转速测量的同时,通过定子侧的nRF24L01模块接收来自转子的扭矩及拉压力数据,为尽可能降低误码数据采用曼彻斯特编码。STM32对数据解码处理后实时发送到PC端的上位机;上位机软件使用C#编写,根据扭矩及转速值计算出功率,在软件面板上以文本形式显示四个测量结果的值,并更新到数据库中,数据库在提供数据存储作用的同时也是基于web的网络化实时监控的数据源。为了验证测试装置的实际性能,于实验室环境设计了数种试验方案,完成了低功耗分析及无线供电能力实验、无线信号传输实验、扭矩标定实验、转速测量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测试装置可以实现预期的对转轴功率及拉压力的低功耗一体化测试,达到了设计的测试精度。(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期刊2016-01-01)

李地元,邱加冬,李夕兵[8](2015)在《冲击载荷作用下层状砂岩动态拉压力学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层理面倾角对层状岩体动态拉压力学特性的影响,加工制备含5组不同层理面倾角的层状砂岩试样,在50 mm杆径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试验平台上进行冲击压缩和冲击劈裂拉伸试验,利用高速摄像仪实时记录试样动态裂纹扩展及破坏过程,分析层理面倾角θ或β对层状砂岩动态应力–应变、动态抗压和抗拉强度、破坏模式及能量吸收特性的影响规律。该层状砂岩层理面之间的差异主要来源于层间矿物组成成分含量的不同。研究表明:(1)冲击压缩载荷作用下,层状砂岩主要表现为5种典型破坏模式,随倾角θ增大,层状砂岩动态抗压强度呈倒U型变化;(2)冲击拉伸载荷作用下,巴西劈裂试样均表现为沿加载方向的劈裂拉伸破坏,随倾角β增大,层状砂岩动态抗拉强度增大。层状砂岩的能量吸收率随层理面倾角的不同而不同,选择与层理面合适的加载角(如θ=90°或β=0°),可以有效提高岩石破岩的能量利用率。(本文来源于《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15年10期)

徐欢欢,李晨,古兴瑾[9](2014)在《多向GF/CF混杂复合材料拉压力学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工程上常用的铺层角度,设计7组不同的铺层方式,通过拉伸与压缩实验研究了多向玻璃纤维(GF)/碳纤维(CF)混杂复合材料的拉伸和压缩性能,得到了拉伸与压缩过程中力–位移曲线图及相应的破坏形貌。提出了铺层角度混杂比(CF相对体积分数)的概念,研究了不同铺层角度的混杂比对复合材料拉伸和压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多向纤维混杂复合材料的拉伸与压缩性能与总混杂比无明显关系,而与不同铺层角度各自的混杂比有关。其中,0°铺层混杂比对其影响最大,90°铺层混杂比影响最小,±45°铺层混杂比的影响介于两者之间。当0°铺层混杂比为100%时,复合材料的拉伸与压缩性能最高,拉伸破坏表现为一次破坏,破坏时层间分离的程度最低;当0°铺层混杂比低于100%时,复合材料的拉伸破坏表现为二次破坏。复合材料的压缩破坏大多表现为一次破坏,且在破坏时GF的破坏大多表现为"屈曲失稳"的形式,从而减缓了CF的脆性断裂程度。(本文来源于《工程塑料应用》期刊2014年12期)

肖同亮,邱洪兴,孙兰香[10](2014)在《钢-玄武岩纤维复合筋拉压力学性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钢-玄武岩纤维复合筋的基本力学特性,开展了不同纤维含量钢-玄武岩纤维复合筋的拉伸试验、压缩试验及其机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纤维含量对筋材强屈比有较大影响,内芯钢筋在屈服前能够较好地与外包纤维共同工作,屈服后与外包纤维产生局部滑移,出现应变滞后现象,卸载后存在内芯钢筋受压与纤维受拉的自平衡现象,且随着塑性变形的增大,卸载刚度逐渐减小;受压荷载主要由内芯钢筋承担,纤维胶层对受压影响较小.针对钢-玄武岩纤维复合筋拉压不对称的特性,提出了钢-玄武岩纤维复合筋骨架曲线与滞回规则,并给出了卸载模量退化系数的建议值,为该类筋材在混凝土结构中的设计及有限元数值模拟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4年04期)

拉压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通过实验方法,研究了熔融沉积3D打印PLA杆件的材料力学性能,对填充率为15%、填充形式为方形网格填充的3D打印杆件进行了拉伸和压缩试验,分析了载荷与变形、应力与应变间的关系,并计算相应长度时的弹性模量、强度极限、拉压刚度及近似泊松比。结果表明,3D打印PLA杆件在拉伸时存在较为明显的蠕变现象,在压缩时也存在类似的现象;杆件抗压极限约为抗拉极限的7倍左右,其承压能力远高于抗拉能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拉压力论文参考文献

[1].陶家辉,顾伯勤,陈立立,周剑锋.TA2拉压力学性能不对称性及应变速率敏感性[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9

[2].王富伟,朱书桓,韦明帝,罗天身.3D打印PLA杆件的拉压力学性能实验研究[J].中阿科技论坛(中英阿文).2018

[3].陈宝有,杨思凡,刘志超,赵兴亮,陈岩.一种液压式拉、压力输出器具校准装置的研究[J].计量技术.2017

[4].万亚玲.空位点缺陷的单层二硫化钼拉压力学特性的分子动力学模拟[D].福州大学.2017

[5].黄新明,赖敏芝.PC斜拉桥拉压力支座病害分析[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

[6].高宁.5083铝合金宽应变率下拉压力学性能及其本构模型描述[D].西南交通大学.2016

[7].尹学峰.低功耗转轴功率及拉压力一体化测试装置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6

[8].李地元,邱加冬,李夕兵.冲击载荷作用下层状砂岩动态拉压力学特性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5

[9].徐欢欢,李晨,古兴瑾.多向GF/CF混杂复合材料拉压力学性能研究[J].工程塑料应用.2014

[10].肖同亮,邱洪兴,孙兰香.钢-玄武岩纤维复合筋拉压力学性能试验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论文知识图

设备原理图),分布的特点非常明显典型的单一裂纹宏观断裂形式混凝土基体与裂缝扩散路径Fig5.2Concretematrixandcra...冲孔周边的径向裂隙和脆性断口Fig4....

标签:;  ;  ;  ;  ;  ;  ;  

拉压力论文_陶家辉,顾伯勤,陈立立,周剑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