胞质基因组论文_陈遥

导读:本文包含了胞质基因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基因组,线粒体,杂种,雄性,叶绿体,细胞质,质体。

胞质基因组论文文献综述

陈遥[1](2013)在《辣椒9704A胞质雄性不育的比较基因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湖南省蔬菜研究所培育的辣椒雄性不育系9704A与其对应的保持系9704B为实验材料,对不育系9704A线粒体DNA (mtDNA)进行Solexa测序,获得了其大部分基因组信息,同时获得了136kb9704A叶绿体DNA(cpDNA)序列。此外,对9704A与9704B的花蕾进行转录组的测序,挖掘差异表达基因,针对其中显着性差异表达的查尔酮合成酶CHS基因进行了克隆,并对其转录进行了不同组织的定量RT-PCR分析。主要结果有:1.分析mtDNA基因序列。通过基因同源比对,分析得到引起基因重组的“热点”基因区域rpl5-rps14,尽管该区域有高频重组的几率,但没有明显的分子证据表明其与CMS直接相关。2.分析9704A叶绿体基因组。与雄性不育辣椒FS4401叶绿体全基因进行了基因组比较分析,差异比较分析发现两者存在13个差异迭连群。基因本体分析结果显示9704A在分子转运相关的基因中多了1个分子。但是都无证据表明这些存在差异的基因区域与胞质雄性不育CMS相关。3.对9704A与9704B花蕾转录组进行分析。分析得到了1203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521个基因在不育系中表达较高,682个基因在保持系中表达较高。这些大量差异表达的基因说明9704A CMS系统可能存在较复杂的分子机制。4.选取差异表达在16倍的基因进行克隆和分析。克隆到1个CHS基因,该基因表达的蛋白是1种查尔酮合酶,是形成黄酮类物质起始第一步的催化酶,而黄酮醇的生物合成及代谢在花粉的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表明9704A中CHS基因可能与其CMS直接相关。5.对9704A与9704B不同组织进行的CHS基因荧光定量表达分析也表明,这一花药特异表达的基因在不育系中表达异常,在其营养组织根和叶中都有较高水平的表达。因此进一步推测CHS基因是导致9704A不育的关键。但具体的分子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揭示!(本文来源于《湖南农业大学》期刊2013-06-17)

徐建堂,祁建民,陈涛,陈美霞,方平平[2](2013)在《适合于胞质基因组扩增的红麻成熟叶片DNA提取改良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从成熟红麻叶片中提取高质量、高产量的基因组DNA,针对红麻成熟叶片中多糖、多酚含量较高的特性,利用改良CTAB法及改良SDS法分别提取红麻品种福红952成熟叶基因组DNA,并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和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进行DNA质量检测。结果表明:改良CTAB法提取的基因组DNA电泳时点样孔干净,条带整齐无拖带,OD260/OD280为1.9左右,产率可达1.84μg/g,其质量、产量都高于改良SDS法,所提取的DNA可用于红麻RAPD分子标记、线粒体DNA、叶绿体DNA通用引物PCR扩增。改良CTAB法是提取成熟红麻叶片DNA的有效方法,并且可用于红麻分子标记及胞质基因组学研究。(本文来源于《植物遗传资源学报》期刊2013年02期)

张晓,张锐,史计,孟志刚,孙国清[3](2012)在《陆地棉胞质雄性不育系与保持系线粒体基因组RFLP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CMS)系与保持系线粒体基因组的差异,为克隆棉花CMS基因奠定基础。【方法】以atpA,atp6,atp9,ccmB,ccmC,ccmFN1,cob,coxI,coxII,coxIII,matR,nad1bc,nad2,nad4,nad5,nad6,nad7c,nad9,rpl5,rrn18等20个线粒体基因保守序列为探针,利用Southern blot方法对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保持系线粒体基因组进行RFLP分析。【结果】发现atpA、atp9、ccmB、nad1bc、nad6、nad7c、rrn18等基因在棉花不育系和保持系间存在明显RFLP多态性,其中atpA的差异最明显。【结论】atpA是棉花CMS系和保持系线粒体基因组间的一个明显差异位点。CMS系比保持系缺失一个rrn18拷贝。(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期刊2012年02期)

张晓[4](2011)在《棉花胞质雄性不育系与保持系线粒体基因组差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CMS)是母性遗传性状,在杂交棉制种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的“叁系”配套,以及“叁系法”制种,可实现杂交棉种子规模化生产。目前,国内外已育成哈克尼西棉、叁裂棉、陆地棉、海岛棉等胞质的不育系,并实现叁系配套,其中陆地棉胞质不育系P30A(来源于104-7A)为核心的叁系配套已应用于生产实践。导致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基因被认为是位于线粒体基因组上,但是关于棉花CMS相关基因的研究报道很少。本文以P30A及其保持系P30B、恢复系Y18R为主要实验材料,对其线粒体基因组进行了Southern blot分析,克隆了不育胞质和可育胞质之间的差异序列,获得了胞质特异的RFLP、SCAR、SSR分子标记,并对差异序列进行了表达分析,为进一步克隆不育基因奠定了基础。本研究通过同源克隆的方法,获得了棉花31个线粒体基因的保守序列,从中选取20个基因做探针对不育系P30A、保持系P30B、恢复系Y18R的线粒体基因组(mtDNA)进行Southern blot分析,发现atpA、atp9、ccmB、nad1bc、nad6、nad7c、rrn18等7个基因在不育胞质和可育胞质间存在RFLP多态性。其中atpA基因的差异最明显,它在可育胞质和不育胞质中的两个RFLP片段均不相同。利用反向PCR(IPCR)方法,克隆到了可育胞质和不育胞质中atpA基因的所有EcoRI限制片段。在此基础上,应用TAIL-PCR方法,获得了可育胞质和不育胞质中atpA基因的所有HindIII限制片段。在可育胞质中,EcoRI限制片段长度分别是2225 bp和5083 bp,HindIII限制片段的长度分别是11689 bp和8501 bp;不育胞质中,EcoRI限制片段长度分别是2194 bp和3297 bp,HindIII限制片段的长度分别是11658 bp和9139 bp。序列分析发现,棉花atpA基因在可育胞质和不育胞质中各有两个拷贝:一个完整拷贝和一个3’截短型拷贝。完整atpA基因全长1524 bp;而可育胞质和不育胞质中的截短型atpA编码序列分别在1352 bp和1336 bp处截断。在完整atpA拷贝RFLP片段的3’端,即atpA基因下游第161-212 bp处,可育胞质(P30B)和不育胞质(P30A)存在差异,是一个SSR位点,该位点在P30B可育胞质中是(TAA)7(TA)6,在哈克尼西棉CMS系(CMS-D2)、P30A、晋A、湘远A不育胞质中是(TAA)3(TA)2,而在叁裂棉CMS系(CMS-D8)胞质中是(TAA)4(TA)3,我们将其开发成SSR标记:SSR160。在atpA截短型拷贝RFLP片段上,即atpA编码序列截断位点(“断点”)后,可育胞质和不育胞质中分别存在一段515 bp(“N515”)和555 bp(“S555”)的差异序列,这两条差异序列完全不同,我们将其开发成SCAR515和SCAR555标记。这叁个标记可用于鉴定棉花可育胞质和不育胞质。根据以上结果,对国内外的几种不同CMS系棉花的mtDNA进行了RFLP分析和差异片段的序列分析,发现在atpA基因位点,CMS-D2、P30A、晋A、湘远A这四种CMS系的RFLP图谱相同,而CMS-D8与CMS-D2、P30A、晋A、湘远A、P30B都不同。通过TAIL-PCR方法,克隆到了CMS-D8的差异EcoRI限制片段(4540 bp),发现其中的序列与P30A相比存在5处SNP位点,根据SNP位点,开发出CMS-D8特异分子标记:SCARD8,该标记可将CMS-D8与其他CMS系进行区分。应用RT-PCR方法对atpA进行表达分析,发现棉花可育胞质和不育胞质中全长atpA基因和截短型atpA基因均转录。分析atpA基因的RNA编辑情况时发现,棉花atpA基因全长拷贝(1524bp)中存在6处RNA编辑位点,且不育胞质与可育胞质的RNA编辑率基本相同;在截短型拷贝中存在4处RNA编辑位点,不育胞质的RNA编辑率明显高于可育胞质,说明不育胞质截短型拷贝可能仍承受较高选择压,很可能具有新功能。同时,利用环化RT-PCR (cRT-PCR)法克隆到不育胞质atpA全长拷贝和截短型拷贝的转录本全长,发现atpA全长拷贝转录本中包含完整SSR160位点;atpA截短型拷贝转录本中包含完整“S555”序列。在atpA基因3’侧翼区,存在一些短重复序列,这些序列来自于nad6基因3’部分编码序列。在不育胞质中,这些短重复序列位于关键的“断点”位置,推测其在不育胞质线粒体基因组重排中发挥重要的介导作用。根据短重复序列在两种胞质中的位置和拷贝数不同开发出一个SCAR标记:SCARN6,可用于鉴别棉花可育胞质和不育胞质。Northern blot分析显示,nad6基因在棉花“叁系”及F1代中都只有一个转录本(850 bp),且丰度基本一致。利用cRT-PCR法克隆到nad6基因的转录本全长,发现其mRNA在基因组终止密码子之前-14和-15 bp处提前终止,即该基因无终止密码子。在atpA基因5’上游存在rrn18-rrn5基因簇,并且不育胞质比可育胞质缺失一个rrn18拷贝,推测rrn18基因与棉花CMS可能相关。本研究首次克隆到了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胞质和可育胞质线粒体基因组中atpA基因的所有EcoRI和HindIII限制片段,获得两种胞质在atpA基因3’下游存在的差异序列,开发出用于鉴定可育胞质和不育胞质的SCAR和SSR标记,确定了CMS-D8胞质与其它CMS系之间的差异序列,开发出CMS-D8胞质特异SCAR分子标记。同时发现nad6基因3’部分编码序列成为短重复序列,并在CMS系线粒体基因组重排中发挥重要介导作用;发现不育胞质比可育胞质缺失一个rrn18基因拷贝;获得不育胞质中atpA全长拷贝和截短型拷贝以及nad6基因的转录本全长,并发现截短型atpA基因的编辑率在两种胞质间存在明显差异。这些结果为进一步克隆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基因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期刊2011-06-01)

徐小勇,刘继红[5](2008)在《柑橘非对称体细胞杂种的胞质基因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CAPS(cleaved amplified polymorphic sequence)分子标记对通过非对称原生质体融合获得的2个组合体细胞杂种植株进行了胞质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在伏令夏甜橙(Citrus sinensis)+默科特橘橙(C.reticulata×C.sinensis)组合中,分析的2棵植株胞质DNA都来自伏令夏甜橙(供体);在丹西红橘(C.retic-ulata)+佩琦橘柚(C.reticulata×C.paradisi)组合中,分析的3棵植株胞质DNA都来自来源于佩琦橘柚(受体)。(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08年06期)

康传红,王淑春,陈胜勇,李彩凤[6](2008)在《甜菜胞质型谷氨酰胺合成酶基因组DNA的克隆》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甜菜叶片为材料,用CTAB法提取基因组DNA。以分段PCR法扩增得到了完整的甜菜胞质型谷氨酰胺合成酶(GS1)基因组DNA。采用RT-PCR法扩增此GS1基因(GS1)的cDNA序列应用于对照。获得了长度为9606bp的完整的GS1DNA序列和长度为1068bp的GS1cDNA序列。分析GS1基因组DNA序列表明,它包含13个外显子,被12个内含子分隔开。其外显子区与已公布的GS1mRNA序列的相似性达99.5%。RT-PCR法获得的cDNA序列与已知的GS1mRNA序列相似性达99.6%。而2次实验中GS1基因组DNA外显子区与GS1cDNA序列的相似性达99.9%。GenBank登录号为EU370974。(本文来源于《植物生理学通讯》期刊2008年04期)

徐小勇,刘继红,邓秀新[7](2008)在《柑橘非对称体细胞杂种组合胞质基因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自获得首例柑橘体细胞杂种以来,柑橘原生质体融合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研究涉及的类型不断增多,研究的范围也不断扩大,研究的手段也得到了提高。2000年以前绝大多数获得的柑橘体细胞杂种,由于研究手段限制或花费较高仅采用同工酶或RAPD分析来确定其杂种性,而没有分析其核质来源。随着分子标记的增多(如AFLP、SSR和CAPS等),柑橘体细胞杂种核质遗传研究也趋于简单。本研究使用Cleaved amplified polymorphic sequence(CAPS)分子标记对本实验室以前通过非对称原生质体融合获得的2个组合的体细胞杂种植株进行了胞质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在伏令夏甜橙(Citrus sinensis)+默科特橘橙(C.reticulata C.sinensis)组合中,分析的2棵植株的胞质DNA都来自伏令夏甜橙(供本);在丹西红橘(C.reticulata)+佩琦橘柚(C.reticulata C.paradisi)组合中,分析的3棵植株的胞质DNA都来源于佩琦橘柚(受体)。该研究有利于从遗传本质上认识柑橘体细胞杂种杂交过程中的遗传规律,可以研究柑橘体细胞杂种核质互作,了解柑橘核质组成对体细胞杂种田间表现的影响,为选配融合亲本提供理论指导,为柑橘体细胞杂种应用于育种实践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2008园艺学进展(第八辑)——中国园艺学会第八届青年学术讨论会暨现代园艺论坛论文集》期刊2008-05-01)

仪治本[8](2004)在《高粱、玉米基因组甲基化水平变化与杂种优势关系的初步探讨及高梁异胞质雄性不育性的遗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DNA 甲基化在真核生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本研究用改良AFLP(MSAP)方法分析了3 个高粱杂交种和2 个玉米杂交种及其相应亲本总DNA 5’-CCGG位点胞嘧啶的甲基化水平和杂交种与相应亲本甲基化的模式差异,探索F1 代杂种优势形成的分子基础。研究发现:1.高粱4 个亲本,V4A、1383、Tx622A 和晋粱5 号,和3 个高粱杂交组合,V4A×1383、Tx622A×晋粱5 号和V4A×晋梁5 号, F1 的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SAP)比率即扩增的总甲基化位点数占总扩增位点数的比率,分别为48.7%、47.6% 和41.8%。2个玉米杂交组合(MO17×Suwan5 和Suwan×太3221)F1 的MSAP 比率分别为39.1%和40.1%。高粱和玉米F1 的MSAP 比率均低于双亲。高粱和玉米亲本的MSAP 比率分别为51.4%-63.0%和39.7% -44.2%。高粱3 个组合F1 的全甲基化(双链5’-CmCGG)率分别为27.7%、25.4%和28.0%,也均低于双亲值,表明杂交种比相应的亲本在形成杂合体时某些位点发生了去甲基化作用。玉米2 个组合的F1 全甲基化率分别为24.4%和23.3%,介于双亲之间或接近高亲值,高粱和玉米亲本的全甲基化率分别为28.3-29.1%和17.1-24.6%。2.杂交种与其相应亲本比较,有4 种类型的变化:A 型,F1 与其亲本甲基化模式相同;B 型,去甲基化,双亲或亲本之一甲基化,但在F1 该位点无甲基化;C 型,超甲基化,F1 甲基化程度高于双亲;D 型,次甲基化,F1 甲基化程度低于双亲。3.双亲杂交形成杂交种,其F1 代DNA 甲基化模式经历了较大的改变与调整,以协调来源于双亲的异质基因的协同表达,使某些基因高效转录,而有些基因转录受到抑制。杂交种F1 代的甲基化水平低于双亲,是由于F1 代相对于其亲本甲基化模式经过重新调整,在F1 代基因组中甲基化水平的总体变化。杂种优势的产生与杂交种F1 代基因组DNA 甲基化模式的改变和重新调整有关。雄性不育性的利用是高粱杂种优势利用的基础。在高粱中已发现有7 种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类型(A1、A2、A3、A4、A5、A6、9E),但应用于生产的几乎都是A1(milo)型,本研究对A2、A3 胞质雄性不育的发生进行了花药的细胞解剖学观察,研究了小孢子减(本文来源于《山西农业大学》期刊2004-06-01)

刘继红,邓秀新[9](2000)在《粗柠檬与哈姆林甜橙二倍体体细胞杂种胞质基因组初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RFLP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was employed to analyze cytoplasmic genome of diploid somatic hybrid plant, morphologically similar to rough lemon which was leaf parent, that was produced via protoplast fusion between rough lemon ( Citrus jambhiri Lush) and Hamlin sweet orange ( C. sinensis Osb.), the embryogenic parent. Three enzyme_mitocondrial probe combinations and one enzyme_chloroplast probe combination demonstrated that the plant had identical band profiles to Hamlin sweet orange as far as mtDNA and cpDNA were concerned.(本文来源于《植物学报》期刊2000年01期)

鲍智娟,邢秀琴[10](1997)在《原生质体融合与高等植物胞质基因组的改良》一文中研究指出细胞质中能自我复制的遗传物质称胞质基因。现已证明,植物细胞质中的叶绿体和线粒体都含有自己的DNA及整套的转录和翻译系统,能够合成蛋白质。有关胞质基因组传递遗传信息方面的一些研究表明,大多数高等植物的叶绿体和线粒体基因组,在有性杂交过程中都表现为母性遗传。(本文来源于《生物学教学》期刊1997年05期)

胞质基因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从成熟红麻叶片中提取高质量、高产量的基因组DNA,针对红麻成熟叶片中多糖、多酚含量较高的特性,利用改良CTAB法及改良SDS法分别提取红麻品种福红952成熟叶基因组DNA,并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和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进行DNA质量检测。结果表明:改良CTAB法提取的基因组DNA电泳时点样孔干净,条带整齐无拖带,OD260/OD280为1.9左右,产率可达1.84μg/g,其质量、产量都高于改良SDS法,所提取的DNA可用于红麻RAPD分子标记、线粒体DNA、叶绿体DNA通用引物PCR扩增。改良CTAB法是提取成熟红麻叶片DNA的有效方法,并且可用于红麻分子标记及胞质基因组学研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胞质基因组论文参考文献

[1].陈遥.辣椒9704A胞质雄性不育的比较基因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3

[2].徐建堂,祁建民,陈涛,陈美霞,方平平.适合于胞质基因组扩增的红麻成熟叶片DNA提取改良方法[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3

[3].张晓,张锐,史计,孟志刚,孙国清.陆地棉胞质雄性不育系与保持系线粒体基因组RFLP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12

[4].张晓.棉花胞质雄性不育系与保持系线粒体基因组差异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

[5].徐小勇,刘继红.柑橘非对称体细胞杂种的胞质基因组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8

[6].康传红,王淑春,陈胜勇,李彩凤.甜菜胞质型谷氨酰胺合成酶基因组DNA的克隆[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8

[7].徐小勇,刘继红,邓秀新.柑橘非对称体细胞杂种组合胞质基因组分析[C].2008园艺学进展(第八辑)——中国园艺学会第八届青年学术讨论会暨现代园艺论坛论文集.2008

[8].仪治本.高粱、玉米基因组甲基化水平变化与杂种优势关系的初步探讨及高梁异胞质雄性不育性的遗传分析[D].山西农业大学.2004

[9].刘继红,邓秀新.粗柠檬与哈姆林甜橙二倍体体细胞杂种胞质基因组初步分析[J].植物学报.2000

[10].鲍智娟,邢秀琴.原生质体融合与高等植物胞质基因组的改良[J].生物学教学.1997

论文知识图

一19杂种及双亲胞质基因组的RFLP...融合亲本和融合后原生质体再生植株的...国庆1号+沙田袖组合再生植株核基因组的...多态性引物/酶切组合产生的cPDNA和m...尸昌心多玉姿夺玉叁万,女比z山尸昌盛田...基因组的组成和结构

标签:;  ;  ;  ;  ;  ;  ;  

胞质基因组论文_陈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