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医院重点医学专科中心(研究所)水平综合评价指标系统的研究

军队医院重点医学专科中心(研究所)水平综合评价指标系统的研究

李燕[1]2004年在《军队医院重点医学专科中心(研究所)水平综合评价指标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重点医学专科中心(研究所)是军队医院综合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它可以有效地促进医院医教研的协调发展;它的辐射效应可以带动全院医教研整体水平的提高。重点医学专科中心(研究所)的建设越来越受到医院管理工作者的重视,而如何客观、公正、可靠、有效的评估重点医学专科中心(研究所)的水平是医院管理研究的重要课题内容。本文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系统回顾军队医院重点医学专科中心(研究所)水平评估的经验,运用文献调研、现场调查、专家咨询、数理统计、FHW模糊灰色物元空间决策系统等方法,试图建立一套符合军队医院实际而又科学合理易于操作的重点医学专科中心(研究所)水平评估的指标系统。本文的第一部分讲述了军队医院重点医学专科中心(研究所)水平综合评估指标系统框架构建的基本技术途径。第二部分对本研究咨询专家从专家的权威质量、专家的知识广度、专家的智力激发度、专家对指标的熟悉程度、专家打分的把握度、专家意见的偏离度六个方面进行了评估。第叁部分对专家咨询的结果进行分析,确立军队医院重点医学专科中心(研究所)水平综合评估指标系统,指标体系由5项一级指标、12项二级指标、37项叁级指标组成,并对叁级指标判断标准要素内涵作了明确的要求。第四部分对本课题 第四军医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结果及当前军队医院重点医学专科中心(研究所)建设评估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初步应用结果表明,该指标系统具有实用性和易操作性。

李燕, 王正洪, 高建宏, 李维国, 李希明[2]2004年在《军队医院重点专科水平综合评价指标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们采用Delphi专家咨询法对军队医院重点专科(中心)水平的综合评价作为专题研究,研究结果经现场拟合评判,应用效果良好。1 对象与方法

陈博[3]2013年在《军队研究型医院学科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创新型国家战略的确立和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深入,科技密集型产业在改革创新中的驱动作用越来越明显。医院作为技术密集型单位,随着战略布局调整及科技飞速发展,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新时期,研究型医院作为医院创新发展的重要理论,已被列入国家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创建研究型医院已经成为国家指导医院发展的重大战略,更是军队医院“十二五”建设发展的战略举措。学科作为医院的基本单位,从根本上体现了医院的办院水平、特色与核心竞争力。推动医院建设研究型发展转型,就必须配套抓好学科建设模式转型。本课题旨在建立一套适合军队研究型医院学科建设的评价体系,为军队研究型医院学科建设发展提供决策参考。研究型医院作为医院管理的新理论,本研究首先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阐明研究型医院中关于研究型学科的基本概念,并结合当前军内及国内学科建设的现状,系统分析研究型医院学科建设的内涵特征,把握当前研究型学科建设的重点及趋势。其次,对学科评估的情况进行系统分析,掌握学科评估的最新动态,结合研究型学科的内涵特征,组织临床医学和公共卫生管理等领域的8位专家进行了头脑风暴,初步构建一套具有研究型学科内涵实质的学科评价体系,经两轮专家咨询,并运用层析分析法确立了评价指标权重,初步建立了军队研究型医院学科评价指标体系。第叁,对研究型医院学科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实证研究,以西南医院为研究对象,结合医院研究型学科建设工作,运用该体系对17个学科进行系统评价,验证该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及可行性,为军队研究型医院学科建设提供参考依据。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点:1.本研究全面系统的阐明了研究型学科的内涵特征,即研究型学科是能够创新和引领技术进步和发展的学科。2.构建了研究型学科建设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学科人才建设、医疗水平、姓军为兵等6个一级指标,下含14个二级指标和39个叁级指标,与其他学科评价指标体系相比,该体系更加注重“规模效益”向“质量内涵”转变,更加注重“经验医学”向“转化医学”转变,更加注重对临床技术创新的要求。3.通过实证研究证明,该指标体系科学可行,且具有较好的辨识度,能够较好的指导学科分类分层建设。同时该指标体系得到总后卫生部的充分评价,在全军研究型医院建设标准(征求意见稿)中得到充分体现。本研究是在军队全面开展研究型医院建设的大背景下,从研究型学科建设的角度入手,对研究型医院建设的评价机制进行思考,初步构建了具有鲜明军队特色和反应研究型学科内涵特色的评价体系。通过实证研究,该体系能够较好的把握研究型医院建设的内涵特征,对军队医院加强研究型学科建设具有积极推动作用。下一步,将结合研究型医院建设整体工作的推进和学科发展的新特点及评价方法的新趋势,不断完善评价手段和方法,同时结合学科建设的新趋势,探索研究型学科建设的新模式,为推动军队研究型医院建设工作不断做出新的有益尝试。

李刚[4]2004年在《口腔卫生服务现况评价与口腔卫生人力预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 对世界部分国家、全国和全军口腔卫生服务资源及其利用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价,对全国不同地区居民和军队人员口腔健康水平、口腔卫生服务的需要进行调查和分析,探讨统计学方法在口腔卫生服务现况评价与人力资源预测研究中的应用。 方法 采用从国内外公开出版的期刊论文、网站获取和调查世界部分国家的口腔卫生服务现况,采用世界卫生组织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修改美国海军牙科标准分类法和自己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全国进行家庭口腔健康询问调查,对全军进行军队人员口腔健康捷径调查,以及对全国和全军进行口腔卫生资源状况通信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对全国居民与全军人员口腔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采用特尔斐法设计“牙科人力指数”和“口腔医疗时间需要指数”,引入TOPSIS法、主成份分析法、岭回归法、新兴的支持向量机和组合评价法对世界部分国家口腔卫生人力进行综合评价研究。采用随机前沿成本函数方法对全国和全军口腔医疗机构口腔卫生服务的经济效益和军事效益进行综合评价,采用时间序列模型对全国口腔卫生人力资源进行预测。 结果 全国家庭口腔健康询问调查共调查6个样本县/区587户1558人,其中发达地区193户501人、中等地区194户494人、发展中地区200户563人。全军口腔健康捷径调查共调查总人数为1269人,其中陆军419人、海军437人、空军413人。建立了世界部分国家口腔卫生资源和口腔健康状况、全国家庭口腔健康询问调查和全军口腔健康调查、全国和全军口腔卫生服务资源现况数据厍。全国家庭成员患龋率为52.05%,龋齿均数为1.76,牙龈炎患病率为16.05%,牙结石检出率为39.35%,早期牙周病患病率为4.43%,晚期牙周病患病率为1.73%,2002年曾经到口腔医疗机构就诊过的人员占35.88%。全军现役人员患龋率为26.71%,龋齿均数为0.49,牙龈炎患病率为21.12%,牙结石检出率为44.05%,早期牙周病患病率为2.75%,晚期牙周病患病率为0.39%,第叁磨牙阻生率为27.02%,入伍后曾到口腔科看过口腔病的人员占25.7%,共有48.62%人需要按期后送口腔医疗,有45.63%人需要及早后送口腔医疗,有2.13%人需要紧急后送口腔医疗,有28.61%人不需要任何后送口腔医疗。分析了影响全国家庭和全军人员口腔医疗服务利用的主要影响因素。设计了“牙科人力指数”,设

勉闻光[5]2010年在《某军区军队医院军人门诊服务保障模式及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部队服务是军队医院的根本宗旨。军队医院开展对外有偿服务以来,军地患者混合就医,给军队伤病员带来就医流程不顺畅、服务质量难保证、就医患者之间发生矛盾等问题,影响了军队医院为部队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虽然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部分医院通过完善制度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上述问题,但如何改进和创新门诊工作机制,使伤病员在军队医院真正享受到高水平的门诊服务,是当前亟待有效解决的问题。某军区位于军事斗争准备前沿,军区医院担负着繁重的卫勤保障任务。同时,军区所属大部分医院处于改革开放、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社会支撑条件好,医院发展较快,对外有偿医疗服务工作量大,“为军”与“为民”服务的矛盾较为突出。本课题选取某军区军队医院的军人门诊服务保障模式进行研究,目的是通过建立符合军区医院实际、能够较好满足部队官兵健康需求的门诊服务保障模式,以及与之配套的评价指标体系,起到指导和推动军队医院门诊建设的导向作用,确保军队医院在对外有偿服务的条件下为广大官兵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门诊服务。课题通过文献研究,了解了当前医院门诊服务研究进展情况,掌握了门诊服务领域较新的理念和做法,对军队医院军人门诊服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有了深刻认识。参照门诊服务问卷调查的一般方法,结合军队伤病员特点和军区医院实际,对曾在军区医院门诊就医的军队伤病员进行服务问卷调查,进一步了解部队官兵对军区医院门诊服务的满意度和期望与要求。在此基础上,贯彻“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参照人性化标准,确立了某军区军队医院军人门诊服务保障模式结构,对各部分内涵进行了界定。采用德尔菲法确定了门诊服务保障模式的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课题研究建立的门诊服务保障模式,符合该军区军队医院特点和部队官兵医疗需求,对于推动该军区军队医院门诊规范化建设、确保为部队服务质量具有积极意义,对促进全军医院门诊为部队服务工作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结构合理、覆盖面全、可操作性强,可以起到客观评价军队医院门诊为部队服务质量的作用。

吕世伟[6]2005年在《病例分型医疗质量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医疗质量评价是医院管理的中心工作之一,以病种病例分型管理实施医疗质量评价是医院管理学界的一次重要创新性研究。由于过去对病例病情轻重程度的判断不够标准、规范和明确,传统的医疗质量评价方法往往没有考虑到收治病例病情的危重程度,将普通病例与疑难复杂病例混在一起笼统地进行分析评价,其结果往往难以客观反映医疗工作的实际情况,也难以使医疗质量管理发挥正面引导作用。因此,病例分型管理立足于我国国情,吸取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成功经验,依据病例的病情和相应的医疗行为特征,将每个病例划分为A、B、C和D四个类型,再将各群体医疗质量指标加以比较,从而为科学评价医疗质量、规范诊疗行为、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和降低医疗成本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新模式。 本课题运用病例分型理论与方法,在专家咨询的基础上,按照“设立指标较少,包含信息较多”的原则,以病例分型评价指标为核心,结合总后卫生部“军队医院医疗质量主要评价指标”,构建病例分型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收集我校某所附属医院2000年1月1日至2004年12月31日收治的134613份出院病案资料作为研究样本,将ICD-9疾病分类和病例分型相结合,构建病种病例分型组合,制订各医疗质量评价指标的标准值,并根据《全面责任制管理质量考评标准》,对附属医院临床科室的医疗质量进行量化考评。研究结果表明:应用病例分型理论建立的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可比性、可操作性和系统性,可以公正、客观和全面的评价临床科室医疗质量,从而进一步完善了病例分型的应用研究。同时,本课题研究对病种病例分型理论应用于医疗质量评价的前景做了叁个方面的前瞻性展望。 本课题部分研究成果已在上海市卫生局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的推动下贯彻实施。

周敏[7]2013年在《军队医院优势学科建设模式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目的:中国军队医院肩负着为军队官兵服务和人民群众服务的双重服务功能,医院全面建设的成果,直接关系到为军队和人民群众服务的质量。学科建设的好坏是重中之重,学科建设的模式,不仅关系当前学科的生存,而且关系到学科的长远发展。本研究拟对近30年军队医院学科建设的成功做法进行调研,探索军队医院优势学科建设的主要模式及其影响因素,指导军队学科建设科学健康顺利发展。方法:1、根据研究需要,调阅总部主管部门关于重点学科建设管理的有关文件,查阅《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等有关学科建设的文章,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2.采用现场调研法和座谈法,全面考察重点学科的建设发展情况;3.运用专家咨询法和演绎法,对军队医院重点学科的发展史进行回顾,对现状进行分析,并建立了军队医院优势学科建设的影响因素体系。结果:本论文对中国军队医院学科建设模式与发展趋势,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首次提出了学科建设的10种模式,即理工医结合模式、“院中院”模式、联合体模式、“哑铃”模式、“一体化”模式、“差异化”模式、中西医结合模式、“生态型”模式、技术纽带模式、专病模式,并通过具体的论证揭示了其影响因素。讨论:本研究通过大量例证揭示了军队医院学科创新正迈向模式多样化、学科队伍团队化、设备设施配套化的发展道路。选择适宜的学科建设模式、制定切实可行的学科建设规划、选择适宜的发展路径等举措是军队医院学科建设创新尤其要重视的。指导学科建设科学健康顺利发展,提高医疗质量和医院工作效益,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程红群[8]2007年在《医院应急医学救援能力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研究了医院应急医学救援能力的理论、评估指标、仿真分析模型及建设对策。提出应急医学救援是对突发公共事件引发的批量伤病员,按时效救治理论、原则,组织并实施医疗救治的活动;医院应急医学救援评估指标体系由5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组成;通过基于Agent的仿真模型进行能力分析,发现医院的应急医学救援能力并不与医院等级大小、业务水平完全成正比,军队医院以及担负特殊任务的医院具有一定优势;各医院资源及实力状况不同,担负的救治任务也不同,把应急医学救援能力建设到自身的极致,是建设的目标;目前,医院应急医学救援各项能力指标在不同程度上均存在不足,有加强建设的空间,其中较为薄弱的10个能力指标是:“信息通讯”、“安全防卫”、“防疫防护”、“运输转送”、“知识技能”、“人员素质"、“专业救援”、“经费投入”、“培训演练”及“预案制度”。医院应急医学救援能力是保证救援成功的关键。它不仅是医疗业务的组合,更是救援相关能力的组合,是一个独特的知识体系;它具有层次结构,蕴藏于医院的各个层面;它是动态发展的,通过能力识别、选择、培育可以实现大幅提升;它是一种储备能力,需要建立长期战略规划。医院应急医学救援能力建设的策略包括:制定战略规划、健全组织机构、优化人才队伍、建立运行机制、加强后勤保障、强化教育培训、增加经费投入与能力储备及完善预案制度等。各医院应针对应急能力评估中发现的问题,在系统建设的基础上加强薄弱能力的建设。

张菁芳[9]2016年在《叁甲医院财务信息化的绩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形成了丰富多样的信息化产业,其触角延伸到各行各业。而教育、医疗等国计民生,是维护国民生活水平的基本行业,其信息化水平体现着国家的软实力。从医疗看,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近年来连续发布一系列推行卫生行业信息化相关文件,涵盖58项卫生行业标准,涉及到电子病历共享文档、电子病历与医院信息平台、电子健康档案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2016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强调,医改需要在完善人口健康信息服务体系的基础上,推进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应用,这表明对医疗信息化的重视程度已经上升到顶层设计。而具体到医院管理维度,医院的管理核心即人、财、物的统筹管控,尤其需要借助信息化手段来实现科学管理。以某叁甲医院为样本进行医院财务信息化的绩效评价研究对正确认识财务信息化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和推动医院信息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某叁甲医院财务信息化的绩效评价进行研究,分别用7个章节的内容来逐步探索,从而构建一个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并针对评价的结果提出了相应的策略方案。第一部分为引言。提出研究的内容、目的及意义。根据研究的实践背景和理论背景,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评述。通过查阅资料和专家访谈,针对目前已有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医院绩效评价体系、信息化绩效评价体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表述和对比总结。提出目前国内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相对企业以实现经济效益为目的,医院更强调社会效益,所以采用企业的信息化绩效评估是不合理的。(2)目前的研究注重宏观绩效,落实到具体的财务信息化研究还很欠缺。(3)指标权重一般采用专家咨询法,主观意向差别较大。(4)定量研究不足。以上问题对研究提供了同业及同性质的参照,从而设计出该研究的内容及技术路线:综述叁甲医院财务信息化理论基础;利用平衡计分卡、德尔菲法进行指标设计;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后形成叁甲医院财务信息化的绩效评价数学模型,用一致性检验对数学模型进行验证;最后通过数学模型对叁甲医院财务信息化进行绩效评价;在了解叁甲医院财务信息化绩效情况下提出提升叁甲医院财务信息化绩效的策略。第二部分主要诠释了研究所涉及到的主要概念和相关理论。具体包括:叁甲医院财务信息化、叁甲医院、财务信息化、绩效管理、绩效管理的内涵、绩效管理的流程、绩效管理的目的及意义、评价方式、平衡计分卡的主要内容和理论渊源、平衡计分卡的发展历程、平衡计分卡的产生背景、战略记分卡、战略管理模式与平衡计分卡的战略管理框架。第叁部分主要分析了财务信息化在叁甲医院的具体体现。包括内容体现和战略举例两个方面。其中的内容体现,对由大到小、由远及近的一家医院财务信息化绩效评价样本选取及战略的优劣势分析,采用了SWOT分析方法,科学地提出了研究的战略选择。第四部分通过举例的方式,说明医院在信息化,尤其是财务信息化对医疗效益的直接影响。分别列举了:(1)通过数学模型对几种疾病的费用预测案例;(2)财务信息化中的自助机项目——门诊收费信息化对提升患者就医体验、提高医院财务效率等方面的影响分析;(3)医院信息化投入对医疗效益的影响。在方法学上对样本的选取、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等方面加以确认。第五部分主要通过重点介绍专家咨询法来构建出研究体系指标。专家咨询法是该研究的主要方法,也是贯穿整个研究步骤的重点研究手段。在业界专家方面对样本选取、研究思路以及研究方法上都得到了专业的确认。通过德尔菲法的3轮咨询,从开放式问题逐步转向具体的指标确定,逐渐得出可靠的结果。最终得出数据采集表、平衡计分卡方案以及在清楚梳理研究思路的基础上,形成评价数学模型的目标层内容、4个准则层、10个子准则层和31个方案层。第六部分是叁甲医院财务信息化绩效研究数学模型的构建主体。提出了叁甲医院―四维度‖财务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综合11位专家对各指标的打分结果,并对专家权重打分进行一致性检验,最后通过计算机模拟对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评价。一方面比较层次分析法与均值法的差异,通过计算机模拟产生31个指标的打分(1-10分),检验得出两种方法的总评分分别为7.858,5.903;另一方面比较排序前5位指标对评标体系的影响,通过计算机随机模拟产生3所叁甲医院对前5位指标的打分按优、良、差3个等级进行打分,不区分其他指标打分等级,得到3所医院的打分分别为7.858,6.486,4.769。因此通过层次分析法构建的叁甲医院―四维度‖财务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可信度和实用性,从而为医院财务信息化建设提供理论依据。第七部分是提升财务信息化绩效的策略及展望。一方面根据第七部分得到的权重结果,应该着重加大叁甲医院安全可靠性测评、财务信息化投入力度两个主要方面的建设,并提出可以通过加强安全可靠性测评、提高财务信息化投入占全院信息化投入和医疗毛收入百分比、加强兼容性测评、关注信息资料管理等方面提高医院信息化建设水平;另一方面对提升财务信息化绩效提出从财务管理系统规划至构建医院财务信息化标准体系等一系列策略及展望。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叁甲医院——西南地区某大学附属医院为样本,以时间为节点,纵向比较近7年财务信息化的变化,在实施调查研究的方法上,主要采用的是德尔菲法,通过对专家的多轮采访调查,对数据采集表的反复修改,同时还对财务软件用户、医院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最终得出准确的与财务信息化紧密相关的数据。使用平衡计分卡对数据采集表进行分层概括,建立数学模型,并对数据采集表进行权重分析,清晰地反映出数据与主题的联系。通过对样本医院财务信息化的评价,可以发现随着医院财务信息化的不断更新变化,提高了医院的整体工作效率,为医院的绩效管理提供了依据,也为完善和丰富医院信息化绩效研究作出一定贡献。

曹小勇[10]2007年在《CQ地区军队医院聘用专业技术人员绩效管理的研究》文中指出在军队体制编制调整背景下,军队医院人力资源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聘用人员日益成为军队医院的一支重要力量。聘用人员人力资源管理也已成为军队医院管理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关注这一问题既是新时期军队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保证聘用人员职业生涯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它关系到军队医院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应该引起管理层的高度重视。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员工工作绩效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组织的整体效率和效益。要充分调动聘用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提升其工作绩效,就要求管理者谙熟绩效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国内外研究者围绕着绩效管理的内涵与外延、方法和内容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相关研究多集中在企业领域,研究成果在医院管理领域的适应性尚需探讨。同时,由于绩效管理的复杂性,医院领域内现有绩效管理的研究多属理论思辨和一般调查,缺乏深层次的理论分析和系统的实证研究,更缺乏对军队医院聘用人员绩效管理的专门研究。本研究从综合化研究取向出发,采用理论分析、人员访谈、问卷调查、现场调研、探索性因素分析、多样本比较等方法,对军队医院聘用人员绩效管理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讨。整个研究分为6个部分,主要有9项研究构成,依次是研究背景与研究方法分析、绩效管理理论辨析、绩效管理现状研究、绩效管理关键环节研究、绩效管理关键环节应用特征研究、工作满意研究、工作绩效研究、工作满意与工作绩效关系研究、全面绩效管理的理论研究。综合以上研究的结果,得出了如下结论:1.自编的《绩效管理关键环节量表》、《工作满意量表》和《工作绩效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测量工作使用。2.强化军队医院聘用人员绩效管理是军队医院内外环境所要求的,是军队医院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3.各界对绩效管理的解读尚不统一。基于对绩效管理的理论辨析,界定了军队医院聘用人员绩效及绩效管理的内涵,在军队医院管理中引入了绩效管理理念和方法。4.现行军队医院聘用人员的绩效管理只是有了绩效管理的形式,尚不是完整意义上的绩效管理。聘用人员对绩效管理目的、作用的认识尚有偏差,对现行绩效管理系统各层面的满意度均较低。现行军队医院聘用人员的绩效管理系统是不完整的,绩效管理的各个环节均存在基础性的弊端,绩效管理流程存在明显的局限性。5.军队医院聘用人员绩效管理的关键环节包括目标计划、行为监控、考核评估、反馈互动和结果使用五个环节,这五个环节能够解释变异的59.026%。6.在绩效管理关键环节的应用特征上,不同医院聘用人员对绩效管理“目标计划”和“考核评估”两个环节重要性的认知上存在显着差异,而在“行为监控”、“反馈互动”和“结果使用”叁个环节上的重要性认知上不同医院聘用人员间无显着差异。不同个人背景(性别、毕业时间、学历)的聘用人员在五个关键环节重要性认知上没有显着差异。从整体上讲,在绩效管理的五个关键环节上,聘用人员的看法与医院的实际重视程度之间均存在显着差异。不同医院内部聘用人员对关键环节重要性的看法与医院实际运作之间在某些环节上存在显着差异。7.军队医院聘用人员在高工作满意、普通工作满意及低工作满意叁个层面相互间均有显着差异,总体满意度的每题平均分为3.3198,处于普通满意程度水平。在工作满意各构面上,内在满意显着高于外在满意和一般满意,外在满意和一般满意无显着差异。男性在内在满意、外在满意、一般满意及总体满意各层面上均显着高于女性。应届毕业生在内在满意、外在满意、一般满意及总体满意各层面上均显着高于往届毕业生。中专、大专、本科学历的聘用人员的内在满意、外在满意、一般满意和总体满意水平依次降低,且均相互间有显着差异。8.军队医院聘用人员在高工作绩效、普通工作绩效及低工作绩效叁个层面相互间均有显着差异,总体工作绩效的每题平均分为3.8802,处于中、高绩效水平。在工作绩效各构面上,周边绩效显着高于任务绩效。男性在任务绩效、周边绩效和总体绩效方面显着低于女性。应届毕业生在任务绩效、周边绩效和总体绩效上显着低于往届毕业生。在任务绩效方面,本科学历显着高于中专学历。在周边绩效方面,不同学历无显着差异。在总体绩效方面,本科学历显着高于中专学历。大专学历在任务绩效、周边绩效和总体绩效方面与其他学历无显着差异。9.内在满意与任务绩效、周边绩效和总体绩效无显着相关。外在满意与总体工作绩效及其各构面成正相关。一般满意与周边绩效及总体工作绩效成正相关。一般满意与任务绩无显着相关。总体工作满意与周边绩效和总体工作绩效成正相关。外在满意对任务绩效、周边绩效和总体绩效均有显着的回归效应。10.提出“全面绩效管理”理论设想,界定了“全面绩效管理”的概念、核心理念及管理流程,探讨了军队医院聘用人员全面绩效管理的实施策略。综上所述,本研究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发展和创新:(1)在理论上首次提出了“全面绩效管理”的理论设想,第一次较为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全面绩效管理”的理论架构及内涵,在一定程度是对绩效管理理论发展的新探索;(2)比较系统、全面地将绩效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引入到了军队医院聘用人员人力资源管理中;(3)较为完整地揭示了军队医院聘用人员绩效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4)确定了军队医院聘用人员绩效管理的关键环节,并分析了其应用特征,为管理实践提供了参考依据;(5)编制了符合测量学要求的《绩效管理关键环节量表》、《工作满意量表》、《工作绩效量表》,初步解决了军队医院聘用人员绩效管理关键环节、工作满意与工作绩效的测量工具问题;(6)阐述了基于全面绩效管理理论的军队医院聘用人员绩效管理实施策略;(7)整合的研究取向和多种方法、手段的综合运用,为军队医院聘用人员绩效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 军队医院重点医学专科中心(研究所)水平综合评价指标系统的研究[D]. 李燕. 第四军医大学. 2004

[2]. 军队医院重点专科水平综合评价指标系统研究[J]. 李燕, 王正洪, 高建宏, 李维国, 李希明. 中国医院管理. 2004

[3]. 军队研究型医院学科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陈博. 第叁军医大学. 2013

[4]. 口腔卫生服务现况评价与口腔卫生人力预测研究[D]. 李刚. 四川大学. 2004

[5]. 某军区军队医院军人门诊服务保障模式及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D]. 勉闻光. 第叁军医大学. 2010

[6]. 病例分型医疗质量评价研究[D]. 吕世伟. 第二军医大学. 2005

[7]. 军队医院优势学科建设模式及影响因素研究[D]. 周敏. 第四军医大学. 2013

[8]. 医院应急医学救援能力建设研究[D]. 程红群.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07

[9]. 叁甲医院财务信息化的绩效评价研究[D]. 张菁芳. 第叁军医大学. 2016

[10]. CQ地区军队医院聘用专业技术人员绩效管理的研究[D]. 曹小勇. 第叁军医大学. 2007

标签:;  ;  ;  ;  ;  ;  ;  ;  ;  ;  ;  ;  ;  ;  

军队医院重点医学专科中心(研究所)水平综合评价指标系统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