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声定位叫声论文_刘森,戴文涛,冷海霞,朱越,顾浩

导读:本文包含了回声定位叫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回声,蝙蝠,叫声,声波,小波,金丝燕,生境。

回声定位叫声论文文献综述

刘森,戴文涛,冷海霞,朱越,顾浩[1](2018)在《大菊头蝠回声定位声波与激进叫声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大菊头蝠是一种大型的菊头蝠科蝙蝠,经常独居或成对生活,数量稀少,不易捕获,其声学信息十分缺乏。2016年5月于河南省内乡县七里坪乡北湾村一人工隧道(N33°22',E111°55')内采集到1只雄性大菊头蝠(前臂长69.24 mm,体重13.1 g),采用超声波监听仪Sound Gate 116录制其回声定位叫声和激进叫声声波,并采用声谱分析软件Avisoft-SASLab Pro version 5.1进行声波分析。大菊头蝠回声定位声波主频约为31.8 k Hz,激进叫声包括两种简单音节(BNBl、bUFM)和一种组合音节(NB-UFM)。这3种音节组合成6种短语,一般以BNBl音节开头,BNBl音节或NB-UFM音节作为中间音节,最后以NB-UFM音节或bUFM音节结尾。短语多以双音节、叁音节、四音节短语为主,而多音节短语的数量比较少,可能有利于节省能量,且符合Morton动机-结构规则。大菊头蝠回声定位声波和激进叫声的报道,为该物种的声通讯行为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基础数据。(本文来源于《生物学杂志》期刊2018年06期)

罗波[2](2017)在《蝙蝠回声定位声波与激进叫声的进化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动物声信号介导资源竞争、配偶选择及抗捕食防御等系列生活史事件,是维持动物社群稳定与群落平衡的重要信息载体。发声动物为何进化出多样声信号,是生态学与进化生物学热门主题,是阐明动物表型响应环境适应性进化关键所在,亦为解密物种形成提供全新视角。回声定位蝙蝠占据夜空生态位,不仅发出回声定位声波导航空间、追踪猎物,而且利用激进叫声防御食物和空间资源,一直作为声学研究模式生物。本论文选择蝙蝠最具代表性的回声定位声波与激进叫声,系统阐明其进化机制。论文以世界19科(鞘尾蝠科、凹脸蝠科、鼠尾蝠科、假吸血蝠科、夜凹脸蝠科、菊头蝠科、蹄蝠科、吸足蝠科、盘翼蝠科、烟蝠科、长腿蝠科、短尾蝠科、兔唇蝠科、髯蝠科、叶口蝠科、犬吻蝠科、长翼蝠科、蝙蝠科及翼腺蝠科)438种蝙蝠为研究对象,揭示蝙蝠回声定位声波的进化机制。系统发育比较分析发现,回声定位声波持续时间受到前臂长与系统发育影响,未受到觅食生态位与气候因子作用。回声定位声波峰频受到前臂长、觅食生态位及系统发育影响,未受到食性与气候因子作用。回声定位声波结构受到觅食生态位与系统发育影响,未受到前臂长、食性及气候因子作用。随机森林回归模型显示,前臂长解释回声定位声波参数13.68%~35.47%变异,生态因子解释回声定位声波参数32.31%~50.70%变异,系统发育成分解释回声定位声波参数47.17%~68.02%变异。路径分析证实系统发育成分影响回声定位声波参数、前臂长及觅食生态位。修正体型效应、删除缺失值、使用声波参数估计值及备择系统发育树,重复分析,结果一致。论文以我国5科(鞘尾蝠科、菊头蝠科、蹄蝠科、长翼蝠科及蝙蝠科)31种蝙蝠为研究对象,探究蝙蝠激进叫声的进化机制。蝙蝠普遍发出低频宽带激进叫声。系统发育比较分析和线性混合模型发现,激进叫声持续时间受到前臂长与系统发育影响,未受到觅食生态位与气候因子作用。激进叫声峰频、最大频率和最小频率受到前臂长、集群大小及系统发育影响,未受到觅食生态位与气候因子作用。激进叫声带宽受到集群大小与系统发育影响,未受到前臂长、觅食生态位及气候因子作用。分级划分算法显示,前臂长解释激进叫声参数18.46%~40.90%变异,集群大小解释激进叫声参数9.85%~33.56%变异,系统发育成分解释激进叫声参数4.54%~22.94%变异。修正体型效应、采用备择系统发育成分,重复分析,结果相似。基于我国5科31种蝙蝠声波数据,我们在相同研究框架,比较蝙蝠回声定位声波与激进叫声的进化机制。系统发育比较分析和线性混合模型发现,回声定位声波主成分受到前臂长、觅食生态位及系统发育影响,未受到气候因子与集群大小作用。激进叫声主成分受到前臂长、集群大小及系统发育影响,未受到觅食生态位与气候因子作用。分级划分算法显示,前臂长解释回声定位声波主成分10.40%~16.22%变异,觅食生态位解释回声定位声波主成分15.33%~33.27%变异,系统发育成分解释回声定位声波主成分38.90%~50.02%变异。前臂长解释激进叫声主成分30.49%变异,集群大小解释激进叫声主成分21.54%变异,系统发育成分解释激进叫声主成分8.11%变异。修正体型效应、采用备择系统发育成分,重复分析,结果类似。综上,研究表明:(1)生态选择、系统发育束缚及形态束缚塑造蝙蝠回声定位声波进化;(2)系统发育通过多重路径,直接、间接影响蝙蝠回声定位声波进化;(3)社会选择、系统发育束缚及形态束缚塑造蝙蝠激进叫声进化。论文明确蝙蝠声信号响应觅食生态位与社会选择压力的适应性进化,是理解夜行性哺乳类声信号多样性产生的关键。论文率先量化系统发育对蝙蝠回声定位声波的直接与间接效应,首次揭示蝙蝠激进叫声的进化机制。论文构建一个动物声信号进化机制诊断框架,有利于后续研究进一步解密其它动物声信号进化。论文整理的大数据能够为蝙蝠响应环境变化的敏感性评估提供参考,为都市化进程下蝙蝠物种优先保护规划提供理论指导。(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7-05-01)

孙淙南,郭熊,黄晓宾,江廷磊,冯江[3](2016)在《环境噪声对蝙蝠回声定位叫声及飞行活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环境噪声影响动物的活动及其叫声特性,已成为动物面对的一种重要选择压力。为应对噪声的干扰,多数动物类群会远离噪声区域和改变其叫声的频谱时间结构,如延长叫声持续时间、提高叫声频率等,但有些动物的活动和叫声频谱时间结构并不受环境噪声的影响。本研究在自然条件下,研究不同环境噪声强度对蝙蝠活动和回声定位声波的影响。选取噪声强度有差异的12个样点,分别录制各样点大卫鼠耳蝠、西南鼠耳蝠、亚洲长翼蝠及未知蝙蝠的回声定位声波,分析其持续时间、起始频率、峰频、终止频率和带宽,统计蝙蝠通过次数。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环境噪声强度与大卫鼠耳蝠、西南鼠耳蝠、亚洲长翼蝠及未知蝙蝠的活动无显着相关性(P>0.05),与回声定位声波的脉冲持续时间、起始频率、峰频、终止频率及带宽均不显着相关(P>0.05)。暗示低频低强度(<20 k Hz,<67.5 d B)的环境噪声可能对高频回声定位蝙蝠的叫声及活动没有显着影响。(本文来源于《兽类学报》期刊2016年04期)

赵娇,刘奇,陈毅,沈琪琦,彭兴文[4](2015)在《广东省翼手目新纪录——宽耳犬吻蝠及其回声定位叫声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2013年6月和9月在广东省英德市郊碧落洞(24°06'56.9''N,113°21'10.0''E,海拔88 m)分别捕捉到5号和1号蝙蝠标本(均为雌性)。上述蝙蝠体型较大,前臂长60.4~63.3 mm,胫骨长18.0 mm,颅全长24.8 mm,颅基长23.9 mm;耳大,双耳前基部在额部相联,上唇肥厚且具24~26个硬瘤,尾从尾膜后缘伸出一半,毛色土褐,双色;颅骨大,腭缘缺刻深,长大于宽。经鉴定为宽耳犬吻蝠Tadarida insignis,为广东省翼手目新纪录。本文给出了宽耳犬吻蝠的外形和头骨特征,并与来自安徽、山东和日本的标本进行了对比;同时对其回声定位信号进行了分析。标本保存于广东省昆虫研究所。(本文来源于《四川动物》期刊2015年05期)

李艳丽,邵永刚,刘志霄,刘奇,陈毅[5](2014)在《在不同状态和生境复杂度中大蹄蝠回声定位叫声的可塑性》一文中研究指出蝙蝠回声定位声波的可塑性对其适应不同状态、生境以及捕食和社会交流具有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大蹄蝠的回声定位声波在不同状态和生境下的可塑性,通过室内行为实验,对大蹄蝠在4种不同状态(室内飞行、静息、布袋内和手持)和4种不同生境复杂度(室外、室内0棵树、室内1棵树、室内5棵树)条件下飞行的回声定位声波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蹄蝠的回声定位声波为CF-FM型,通常连续发出2-4个脉冲组成一个脉冲组。对比大蹄蝠在4种不同状态下的回声定位叫声发现,主频按静息、布袋内、手持、飞行的顺序依次降低,后端FM频宽则按手持、布袋内、飞行和静息的顺序依次变短;而脉冲间隔和脉冲时程则均按静息、飞行、布袋内、手持的顺序依次增加。对比大蹄蝠在4种不同生境复杂度中飞行的回声定位叫声发现,主频按室外、室内0棵树、室内1棵树、室内5棵树依次提高,而脉冲时程及脉冲间隔则依次缩短;室外放飞条件下的后端FM频宽比室内飞行的短。研究结果说明,大蹄蝠在不同状态、不同生境复杂度条件下的回声定位叫声具有明显的可塑性和生境适应性。(本文来源于《兽类学报》期刊2014年03期)

王斌,马建章,陈毅,谭梁静,刘奇[6](2013)在《短嘴金丝燕回声定位叫声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2012年6月,对湖南省石门县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神景洞短嘴金丝燕的回声定位叫声进行研究,在黑暗山洞内使用录音仪器录制其自由飞行状态的声音后使用声音软件进行分析。短嘴金丝燕捕食归巢时,快速飞入洞口,在洞内有光区域不发声,到达洞内黑暗区域后开始发出回声定位叫声,且飞行速度减慢。声音分析结果表明其回声定位叫声为双脉冲组的噪声脉冲串型(noiseburst),组内脉冲间隔很短[(6.6±0.42)ms],组间脉冲间隔较长[(99.3±3.86)ms],两者差异显着(P<0.01)。对比第一、第二脉冲声音参数发现,主频和脉冲时程差异不显着,第一、第二脉冲主频分别为(6.2±0.08)kHz和(6.2±0.10)kHz(P>0.05);脉冲时程分别为(2.9±0.12)ms和(3.2±0.17)ms(P>0.05);最高和最低频率差异显着,第一、第二脉冲最高频率分别为(20.1±1.10)kHz和(15.4±0.98)kHz(P<0.01),最低频率分别为(3.7±0.12)kHz和(4.0±0.09)kHz(P<0.05);第一脉冲频宽((16.5±1.17)kHz)宽于第二脉冲((11.4±1.01)kHz)(P<0.01);且第一脉冲能量[(32.5±0.60)dB]高于第二脉冲[(35.2±0.94)dB](P<0.05)。另外,短嘴金丝燕在黑暗山洞内的回声定位叫声还包含了部分超声波,最高频率可达33.2kHz。(本文来源于《动物学研究》期刊2013年01期)

胡秀丽[7](2008)在《基于蝙蝠回声定位叫声的LVQ神经网络种类识别》一文中研究指出不同地域、不同种类的蝙蝠对捕食生境的选择是不同的。因此,明确不同种类蝙蝠的捕食生境对有效地开展蝙蝠保护工作十分重要。但在对蝙蝠的保护和研究中,由于蝙蝠活动习性和行为的特殊性,捕捉和种类鉴别都具有一定的难度。目前主要通过蝙蝠形态特征观察鉴定蝙蝠的种类,对形态特征相近的种类很难进行准确地鉴别和归类,且鉴定的准确度依赖于研究者的经验和能力。研究发现蝙蝠的回声定位声波虽然能够随着所发出的声波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但总体趋势固定不变。种内每只蝙蝠个体的回声定位声波能够根据不同的环境和目的进行显着的变化,但每个种类整体的声波为回声定位声波基本形式中的一种。因此,不同种类蝙蝠的回声定位声波间有很大的差别。所以,我们可以根据回声定位声波的差异并引入神经网络对不同种类的蝙蝠进行分类识别。这样不仅可以减少人为因素,最重要的是将蝙蝠种类鉴别工作系统化、理论化、自动化。为建立蝙蝠声学数据库奠定基础。学习向量量化(LVQ)神经网络是在有教师状态下对竞争层进行训练的一种学习网络,其网络结构简单,在有效性和鲁棒性方面优于前向反馈(BP)神经网络。在对网络进行训练时发现,至少在相同输入维度前提下,其训练速度要比BP网络快。本文利用小波包分析方法,对实际采集的飞行状态下短翼菊头蝠(Rhinolophus lepidus)、鲁氏菊头蝠(Rhinolophus rouxi)、中菊头蝠(Rhinolophus affinis)和马铁菊头蝠(Rhinolophus ferrumequinum)四种蝙蝠的回声定位声波进行叁层小波包分解,提取不同频带范围内的能量值作为特征参数,然后应用LVQ神经网络进行模式识别,并与张新娜所做的BP神经网络识别结果进行比较。为了更充分的体现本研究的生物学意义,并结合LVQ神经网络的输入向量可以不归一化的特点,本文尝试了将八种蝙蝠回声定位声波的基本特征参数(主频率、声脉冲宽度、声脉冲时间间隔、能率环)作为特征向量,输入到LVQ神经网络进行种类识别,得到了比较理想的结果。(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08-05-01)

曾庚鑫,张龙,赖国忠[8](2007)在《蝙蝠回声定位叫声的时频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多蝙蝠回声定位叫声属于非平稳信号,目前大多专用商业软件采用短时傅立叶变换(STFT:ShortTime Fourier Transform)对其进行分析。STFT存在时频分辨率不高的缺点,因此研究其它时频分析方法在蝙蝠回声定位叫声分析中的应用很有意义。以一大棕蝠(Eptesicus fuscus)回声定位叫声为例比较了几种时频分析方法的应用效果,为编写蝙蝠回声定位叫声信号分析软件选择一种合适的时频分析方法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龙岩学院学报》期刊2007年06期)

王双维,秦琴,冯江,陈敏,刘颖[9](2005)在《蝙蝠回声定位叫声的连续小波时频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连续小波变换用于分析蝙蝠回声定位叫声,通过对小波尺度的适当选取,解决了传统语谱分析的分辨率固定、计算量大、信息冗余量大的缺点.MATLAB仿真证明,小波变换分析结果并未丢失原有信息,是分析蝙蝠回声定位叫声的一种有效新途径.(本文来源于《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5年02期)

冯江,陈敏,刘颖,李振新,张喜臣[10](2003)在《五种蝙蝠形态与回声定位叫声的性别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角菊头蝠 (Rhinolophuscornutus)、叁叶蹄蝠 (Aselliscuswheeleri)、大蹄蝠 (Hipposiderosarmiger)、大鼠耳蝠 (Myotismyotis)和大足鼠耳蝠 (M .ricketti)的形态和回声定位叫声的性别差异性 ,明确同种蝙蝠雌雄个体对食物、栖息地等资源利用的细微差异 ,我们利用超声波探测仪、Batsound分析软件及SPSS11 0统计软件对 5种 95只蝙蝠进行了录音、声波分析和统计分析。 5种蝙蝠形态性别差异性不显着 ,角菊头蝠、叁叶蹄蝠、大蹄蝠和大足鼠耳蝠叫声频率性别差异性显着 ,大鼠耳蝠叫声频率性别差异性不显着。角菊头蝠雌性叫声的基频、分音、主频率高于雄性 ,声脉冲时间、间隔时间大于雄性 ,调频 (FM)带宽小于雄性 ;叁叶蹄蝠、大蹄蝠叫声的基频、主频率雄性高于雌性 ,调频带宽雌性小于雄性 ;大足鼠耳蝠叫声的主频率雄性高于雌性 ,FM带宽雌性大于雄性(本文来源于《动物学报》期刊2003年06期)

回声定位叫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动物声信号介导资源竞争、配偶选择及抗捕食防御等系列生活史事件,是维持动物社群稳定与群落平衡的重要信息载体。发声动物为何进化出多样声信号,是生态学与进化生物学热门主题,是阐明动物表型响应环境适应性进化关键所在,亦为解密物种形成提供全新视角。回声定位蝙蝠占据夜空生态位,不仅发出回声定位声波导航空间、追踪猎物,而且利用激进叫声防御食物和空间资源,一直作为声学研究模式生物。本论文选择蝙蝠最具代表性的回声定位声波与激进叫声,系统阐明其进化机制。论文以世界19科(鞘尾蝠科、凹脸蝠科、鼠尾蝠科、假吸血蝠科、夜凹脸蝠科、菊头蝠科、蹄蝠科、吸足蝠科、盘翼蝠科、烟蝠科、长腿蝠科、短尾蝠科、兔唇蝠科、髯蝠科、叶口蝠科、犬吻蝠科、长翼蝠科、蝙蝠科及翼腺蝠科)438种蝙蝠为研究对象,揭示蝙蝠回声定位声波的进化机制。系统发育比较分析发现,回声定位声波持续时间受到前臂长与系统发育影响,未受到觅食生态位与气候因子作用。回声定位声波峰频受到前臂长、觅食生态位及系统发育影响,未受到食性与气候因子作用。回声定位声波结构受到觅食生态位与系统发育影响,未受到前臂长、食性及气候因子作用。随机森林回归模型显示,前臂长解释回声定位声波参数13.68%~35.47%变异,生态因子解释回声定位声波参数32.31%~50.70%变异,系统发育成分解释回声定位声波参数47.17%~68.02%变异。路径分析证实系统发育成分影响回声定位声波参数、前臂长及觅食生态位。修正体型效应、删除缺失值、使用声波参数估计值及备择系统发育树,重复分析,结果一致。论文以我国5科(鞘尾蝠科、菊头蝠科、蹄蝠科、长翼蝠科及蝙蝠科)31种蝙蝠为研究对象,探究蝙蝠激进叫声的进化机制。蝙蝠普遍发出低频宽带激进叫声。系统发育比较分析和线性混合模型发现,激进叫声持续时间受到前臂长与系统发育影响,未受到觅食生态位与气候因子作用。激进叫声峰频、最大频率和最小频率受到前臂长、集群大小及系统发育影响,未受到觅食生态位与气候因子作用。激进叫声带宽受到集群大小与系统发育影响,未受到前臂长、觅食生态位及气候因子作用。分级划分算法显示,前臂长解释激进叫声参数18.46%~40.90%变异,集群大小解释激进叫声参数9.85%~33.56%变异,系统发育成分解释激进叫声参数4.54%~22.94%变异。修正体型效应、采用备择系统发育成分,重复分析,结果相似。基于我国5科31种蝙蝠声波数据,我们在相同研究框架,比较蝙蝠回声定位声波与激进叫声的进化机制。系统发育比较分析和线性混合模型发现,回声定位声波主成分受到前臂长、觅食生态位及系统发育影响,未受到气候因子与集群大小作用。激进叫声主成分受到前臂长、集群大小及系统发育影响,未受到觅食生态位与气候因子作用。分级划分算法显示,前臂长解释回声定位声波主成分10.40%~16.22%变异,觅食生态位解释回声定位声波主成分15.33%~33.27%变异,系统发育成分解释回声定位声波主成分38.90%~50.02%变异。前臂长解释激进叫声主成分30.49%变异,集群大小解释激进叫声主成分21.54%变异,系统发育成分解释激进叫声主成分8.11%变异。修正体型效应、采用备择系统发育成分,重复分析,结果类似。综上,研究表明:(1)生态选择、系统发育束缚及形态束缚塑造蝙蝠回声定位声波进化;(2)系统发育通过多重路径,直接、间接影响蝙蝠回声定位声波进化;(3)社会选择、系统发育束缚及形态束缚塑造蝙蝠激进叫声进化。论文明确蝙蝠声信号响应觅食生态位与社会选择压力的适应性进化,是理解夜行性哺乳类声信号多样性产生的关键。论文率先量化系统发育对蝙蝠回声定位声波的直接与间接效应,首次揭示蝙蝠激进叫声的进化机制。论文构建一个动物声信号进化机制诊断框架,有利于后续研究进一步解密其它动物声信号进化。论文整理的大数据能够为蝙蝠响应环境变化的敏感性评估提供参考,为都市化进程下蝙蝠物种优先保护规划提供理论指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回声定位叫声论文参考文献

[1].刘森,戴文涛,冷海霞,朱越,顾浩.大菊头蝠回声定位声波与激进叫声特征[J].生物学杂志.2018

[2].罗波.蝙蝠回声定位声波与激进叫声的进化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7

[3].孙淙南,郭熊,黄晓宾,江廷磊,冯江.环境噪声对蝙蝠回声定位叫声及飞行活动的影响[J].兽类学报.2016

[4].赵娇,刘奇,陈毅,沈琪琦,彭兴文.广东省翼手目新纪录——宽耳犬吻蝠及其回声定位叫声特征[J].四川动物.2015

[5].李艳丽,邵永刚,刘志霄,刘奇,陈毅.在不同状态和生境复杂度中大蹄蝠回声定位叫声的可塑性[J].兽类学报.2014

[6].王斌,马建章,陈毅,谭梁静,刘奇.短嘴金丝燕回声定位叫声特征[J].动物学研究.2013

[7].胡秀丽.基于蝙蝠回声定位叫声的LVQ神经网络种类识别[D].东北师范大学.2008

[8].曾庚鑫,张龙,赖国忠.蝙蝠回声定位叫声的时频分析[J].龙岩学院学报.2007

[9].王双维,秦琴,冯江,陈敏,刘颖.蝙蝠回声定位叫声的连续小波时频分析[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

[10].冯江,陈敏,刘颖,李振新,张喜臣.五种蝙蝠形态与回声定位叫声的性别差异[J].动物学报.2003

论文知识图

澳门蝙蝠(除了犬蝠和黑髯墓蝠)回声定5种蝙蝠回声定位叫声声谱图比较5种蝙蝠回声定位叫声声谱图比较南蝠(雄)的回声定位叫声语谱图鲁氏菊头蝠悬挂状态和飞行状态下回五种蝙蝠飞行状态下回声定位叫声...

标签:;  ;  ;  ;  ;  ;  ;  

回声定位叫声论文_刘森,戴文涛,冷海霞,朱越,顾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