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皮质,动脉,脑病,硬化性,白质,认知,疏松。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论文文献综述
周洁[1](2019)在《仿生脑电刺激神门、耳后乳突穴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仿生脑电刺激神门、耳后乳突穴联合脑心通胶囊对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认知功能干预效应的疗效。方法:选取该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各20例。A组常规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加用脑心通胶囊口服治疗;C组在B组基础上加用脑电仿生物电刺激。结果:治疗前各组患者H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治疗后患者HDS评分高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叁组患者治疗后血糖、血脂、血压、D2聚体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电仿生电刺激应用于老年性认知障碍患者可以改善脑循环和脑代谢,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神经功能。(本文来源于《山西中医》期刊2019年08期)
周洁,朱益幡,史艳艳[2](2019)在《脑电仿生电刺激神门穴、乳突穴对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患者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脑电仿生电刺激神门穴、乳突穴对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6月苏州市吴江区中医医院内科收治的SAE患者12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脑电仿生电刺激神门穴、乳突穴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文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长谷川痴呆量表(HDS)评分、脑部血流速度、同型半胱氨酸(Hcy)、D-二聚体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前两组患者中文版MoCA评分、H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中文版MoCA评分、HD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前两组患者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快于对照组(P<0.05)。(4)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浆Hcy、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浆Hcy、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5)两组患者治疗前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6)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脑电仿生电刺激神门穴、乳突穴可有效减轻SAE患者痴呆程度,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加快脑部血流速度,降低血液黏稠度,且安全性较高。(本文来源于《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期刊2019年02期)
赵丙坤[3](2019)在《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与脑白质疏松症的CT鉴别诊断和临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分析CT鉴别和诊断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与脑白质疏松症的具体情况。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120例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与脑白质疏松症患者的CT诊断资料,对比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与脑白质疏松症的不同影像学特征。结果使用CT扫描检查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与脑白质疏松症,能够清晰反应患者病灶的部位、大小以及分布情况,便于医师作出较为准确的诊断。结论 CT可以作为临床上该诊断鉴别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与脑白质疏松症的工具,但在诊断过程中需要对影像结果进行细致的对比分析,必要时推荐使用磁共振成像作为进一步确诊的工具。(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指南》期刊2019年06期)
孙远征,姚嘉,张倩,许娜[4](2018)在《针刺四神聪穴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轻度认知障碍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针刺四神聪穴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所致轻度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每组24例。治疗组采用针刺四神聪穴和口服盐酸多奈哌齐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口服盐酸多奈哌齐治疗。通过比较两组之间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及总体疗效的差异,对两组治疗方法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MMSE、ADL均较同组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针刺四神聪穴联合口服盐酸多奈哌齐治疗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所导致的轻度认知障碍有较好的疗效。(本文来源于《上海针灸杂志》期刊2018年10期)
李建华[5](2017)在《脑白质疏松症与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认知功能障碍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比脑白质疏松症与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单纯脑白质疏松症组(LA组)患者40例,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BD组)患者40例,均结合临床表现与CT检查确诊,统计2组生活质量评分(诺丁汉健康调查问卷)及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结果 LA组诺丁汉健康调查问卷得分显着优于BD组(P<0.05),LA组MMSE评分高于BD组(P<0.05)。结论脑白质疏松症者其生活质量及认知功能均优于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者。(本文来源于《基层医学论坛》期刊2017年10期)
冬梅[6](2016)在《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护理干预效果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护理干预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近年我院接受治疗的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患者6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每组患者32例。参照组患者入院后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入院后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MMSE评分为(25.6±3.5)分,显着优于参照组的(18.2±3.0)分;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88%(31/32),对比参照组的81.25%(26/32)更高,均P<0.05。结论:在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中,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其认知功能恢复,还可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外女性健康研究》期刊2016年16期)
陈培材[7](2015)在《不同病变程度下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患者ADL评分与社会功能评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不同病变程度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患者ADL评分及社会功能评分情况。方法以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就诊的100例SAE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病变程度将其分为轻型、中型及重型,分别通过ADL(日常生活活动量表)评分、SDS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评分、SDS(抑郁自评量表)及SAS(焦虑自评量表)评分评定并比较不同病变程度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社会功能及心理情况。结果轻型SAE患者ADL评分(52.8±5.4)分,中型患者ADL评分(40.5±3.5)分,重型患者ADL评分(28.9±4.1)分,ADL评分与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P<0.05);轻型患者SDSS评分(2.1±0.4)分,中型患者SDSS评分(4.6±0.5)分,重型患者SDSS评分(6.8±1.2)分,SDSS评分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另外SDS评分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而不同分型SAE患者SAS评分均在50分以下。结论 SAE患者病情越严重,日常生活能力越低下,社会功能缺陷越严重,抑郁症状亦越明显。(本文来源于《现代诊断与治疗》期刊2015年16期)
周小溪[8](2015)在《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认知障碍与腔隙性脑梗死认知障碍的差异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分析比较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患者(SAE)与腔隙性脑梗死(CLI)伴认知障碍的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以助于了解两者的临床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纳入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165例,其中SAE患者76例,CLI患者89例。记录两组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对研究对象进行MoCA测验,记录每位患者七个认知域的分别得分及总分,对SAE组与CLI各组各项分值及总分分别进行比较,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1)SAE组与CLI各组MoCA总分均低于正常值;(2)SAE组与CLI各组患者七个认知域评分均低于正常值。SAE患者在视空间与执行力、命名方面比额叶CLI患者表现差;SAE患者在命名方面比顶叶CLI患者表现差,MoCA总分更低;SAE患者在延迟回忆、定向方面比颞叶CLI患者表现差;SAE患者在命名方面比枕叶CLI患者表现差,MoCA总分更低,而枕叶CLI患者的注意计算能力更差;SAE患者在定向方面比基底节CLI患者表现差;SAE患者在命名方面比丘脑CLI患者组表现差,而丘脑CLI患者的语言能力更差;SAE在命名、抽象、定向、总分方面比小脑CLI患者表现差,而小脑CLI患者的语言能力更差;SAE患者在视空间与执行力、命名方面比脑干CLI患者表现差;SAE患者在命名方面比侧脑室旁CLI患者表现差;SAE患者在视空间与执行力、命名、抽象、延迟回忆方面比半卵圆中心CLI患者表现差。结论:本研究发现,与CLI比较SAE患者在视空间执行功能、命名、抽象、记忆、定向力方面损害更为严重(P<0.05),其中视空间执行功能尤为明显(P<0.000);在注意计算方面,枕叶CLI损害较SAE重;在语言方面,丘脑CLI和小脑CLI损害较SAE重;与顶叶CLI、枕叶CLI比较,SAE总体认知功能损害严重。(本文来源于《昆明医科大学》期刊2015-05-01)
靳跃[9](2015)在《皮质下动脉硬化脑病与脑白质疏松症的CT鉴别诊断和临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1898年Alzheimer又称这种疾病为Binswanger病(BD)而定名。其临床特点为伴有较长期高血压的中、老年人合并进行性痴呆。病理基础表现为大片脑白质脱髓鞘而弓状纤维保留及明显血管壁的动脉硬化。并且在中、老年人中占较大比例[1]。脑白质疏松症(LA)是由多种不同病因引起用影像学描述的临床综合征。加拿大神经学家Hachinski于1987年提出(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物与临床》期刊2015年02期)
周小溪,杨昆胜[10](2014)在《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一文中研究指出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是一种较常见的小血管病变,其可对老年人的认知功能造成严重损害。本文就SAE的病理改变、危险因素、影像学改变及SAE对认知功能的影响、诊断、治疗作一综述。(本文来源于《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期刊2014年23期)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脑电仿生电刺激神门穴、乳突穴对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6月苏州市吴江区中医医院内科收治的SAE患者12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脑电仿生电刺激神门穴、乳突穴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文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长谷川痴呆量表(HDS)评分、脑部血流速度、同型半胱氨酸(Hcy)、D-二聚体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前两组患者中文版MoCA评分、H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中文版MoCA评分、HD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前两组患者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快于对照组(P<0.05)。(4)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浆Hcy、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浆Hcy、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5)两组患者治疗前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6)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脑电仿生电刺激神门穴、乳突穴可有效减轻SAE患者痴呆程度,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加快脑部血流速度,降低血液黏稠度,且安全性较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论文参考文献
[1].周洁.仿生脑电刺激神门、耳后乳突穴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疗效观察[J].山西中医.2019
[2].周洁,朱益幡,史艳艳.脑电仿生电刺激神门穴、乳突穴对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患者的影响[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9
[3].赵丙坤.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与脑白质疏松症的CT鉴别诊断和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
[4].孙远征,姚嘉,张倩,许娜.针刺四神聪穴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轻度认知障碍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8
[5].李建华.脑白质疏松症与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认知功能障碍对比[J].基层医学论坛.2017
[6].冬梅.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护理干预效果探讨[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
[7].陈培材.不同病变程度下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患者ADL评分与社会功能评分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
[8].周小溪.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认知障碍与腔隙性脑梗死认知障碍的差异性分析[D].昆明医科大学.2015
[9].靳跃.皮质下动脉硬化脑病与脑白质疏松症的CT鉴别诊断和临床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5
[10].周小溪,杨昆胜.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