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喹诺酮类抗菌药加替沙星随机对照治疗呼吸系统感染临床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薛梅苓,李梅[1](2019)在《喹诺酮类抗菌药的应用效果、临床合理应用及不良反应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喹诺酮类抗菌药的应用效果、临床合理应用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喹诺酮类抗菌药治疗且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100例(100张处方)为试验组,同期选择应用其他抗菌药物治疗出现相同适应证的100例患者(100张处方)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分析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不合理使用情况。结果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按照不同给药途径统计,静脉滴注占比最高,其次为口服;按不同系统发生的不良反应统计,胃肠道不良反应占比最高,其次为中枢神经系统;按不同药物统计,左氧氟沙星的不良反应占比最高,其次为加替沙星。试验组中>60岁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时间最短,18~30岁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时间最长;>60岁患者不良反应恢复时间最长,18~30岁患者不良反应恢复时间最短,不同年龄阶段的不良反应发生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中,喹诺酮类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以用法不合理为主。结论临床应加强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相关知识的培训力度,使医务人员充分了解其药理作用,且静脉注射给药前必须皮试,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性。
李婷婷,孙吉,李慧[2](2018)在《3种喹诺酮类药治疗尿路感染效果的Meta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系统评价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治疗尿路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利用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库(自建库至2017年2月28日)检索符合要求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按照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工具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运用Rev Man 5.3软件计算合并效应及95%CI,并按照不同药物种类和给药方式进行分层分析。结果共纳入8篇符合标准的文献(包括1 039例研究对象),入选病例的治疗药物有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及加替沙星。Meta分析显示,莫西沙星治疗尿路感染的总有效率低于左氧氟沙星和加替沙星(P <0.05),但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层分析显示,莫西沙星治疗尿路感染总有效率低于左氧氟沙星(P <0.05),而与加替沙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通过口服给药治疗尿路感染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相比,莫西沙星治疗尿路感染的临床疗效并无优势。
贾美楠[3](2018)在《540例呼吸系统感染患者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析》文中提出目的:调查分析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的基本现状和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等,了解呼吸系统感染患者的感染菌的种类和分布,分析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和不合理之处,并对病原菌的类型、不良反应的发生等进行探究,为呼吸系统感染患者的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选取某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被诊断为呼吸系统感染患者540例,统计患者的年龄、职业、性别、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基础疾病、入院前后抗菌药物的使用、在住院期间使用的抗菌药物类别、名称、给药途径、药品的更换、联合使用等,分析呼吸系统感染患者的现状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取所有患者的支气管灌洗液标本、下消化道分泌物和痰样标本依照NCCLS标准和《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的标准分离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分析病原菌的分布、种类、耐药性等特点。结果:1、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现,540例患者中呼吸系统感染类型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占到95.4%(515/540),其中最为常见的为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其比例分别为24.1%(130/540)、22.4%(121/540)和32.0%(173/540)。2、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检查依据主要通过血细胞分析、影像学检查、细菌培养、血清降钙素原检查等。3、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率在99.1%(535/540),共使用了8类14种抗菌药物,主要的用药种类为头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类,其占比在30.8%(213/691)、36.2%(250/691)和20.1(139/691)。从药物品名来看,主要以头孢米诺、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头孢吡肟和头孢替唑钠使用次数最高,分别占到30.8%、19.4%、16.4%和15.6%。4、患者住院后的抗菌药物使用主要以单药为主,占全部患者的72.0%(385/535)。治疗过程中存在药物更换的共计194次。抗菌药物的联合使用主要以两种药物联合使用为主,占到总药物使用的28.0%,无3种及以上药物联合使用的情况。所有患者抗菌药物的给药方式以静脉滴注为主,占到96.9%(518/535),口服给药占4.1%(22/535)。5、通过支气管灌洗液标本和痰样标本共分离出致病菌33株,其中29株为革兰式阴性杆菌。其中主要的革兰氏阴性菌为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氏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和阴沟肠杆菌。其余为革兰氏阳性球菌(肠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和真菌(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革兰氏阴性杆菌对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美罗培南、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和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敏感性较高,对于头孢唑林、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复方新诺明和头孢西丁的耐药性较高。革兰氏阳性菌进行药敏试验发现,其对克林霉素、青霉素、氨苄西林、红霉素等耐药性较高,对于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和复方新诺明的敏感性较高。真菌对氟康唑、伏立康唑的敏感性都较高。540例患者中,有92例患者出现耐药。耐药主要对1-2两种抗菌药物耐药为主,共60.9%,泛耐药和多重耐药占39.1%。6、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时间最长为6d,最短时间为10min,平均为2.2h。其中,540例患者中有66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占比12.2%;有9例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占比13.6%。其中患者发生过敏反应的人数最多,有30例,占总不良反应发生率的45.5%。
张楠[4](2017)在《五种抗菌药物对鸡毒支原体的药动学和药效学研究》文中提出鸡毒支原体是一种能导致鸡慢性呼吸道疾病的重要病原体。感染鸡会出现死亡率增加、增重率减少和产蛋率下降,对畜禽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虽然现在有多种抗生素被用于治疗和预防鸡毒支原体感染,例如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和截短侧耳素类药物,但是长期滥用或者错用抗生素会促进鸡毒支原体对抗生素耐药性的产生。因为鸡毒支原体的体积小并且没有细胞壁,只能在特制的培养基中生长,成功培养鸡毒支原体较为困难,因此关于鸡毒支原体的研究很少。突变选择窗理论假设存在这样一个危险的浓度范围,使得耐药突变菌可以被选择性地富集。首先挑选了添加到培养基中最适合鸡毒支原体在平板上生长的动物血清,并且在体外测定了达氟沙星、多西环素、替米考星、泰乐菌素和沃尼妙林对鸡毒支原体S6株株的突变选择窗。液体培养基中以MIC99和MPC为添加药物浓度,测定了这五种药物对鸡毒支原体S6株株的杀菌效果。综合考虑形态学和鸡毒支原体在琼脂平板上的数量这两个因素,四种血清添加后对鸡毒支原体生长的促进能力进行排序分别为猪血清>马血清>牛血清>混合血清。MPC/MIC99大小分别为:达氟沙星>替米考星>泰乐菌素>多西环素>沃尼妙林。在培养基中添加药物浓度为MPC时,药物的杀菌效果比添加浓度为MIC99的杀菌效果明显。当培养基中添加药物浓度为MPC、接菌量为105109 CFU/mL时,沃尼妙林的杀菌效果最差,达氟沙星的杀菌效果最强。研究了多西环素对鸡毒支原体S6株的杀菌效果。在体外静态杀菌曲线中,药物浓度是固定不变的(064 MIC),测定了细菌数量的变化,并且通过计算杀菌速率来评价药效。建立了体外动态模型(药物浓度是变化的),模拟药物的两个半衰期6.78和12 h,采集样品测定多西环素的药物浓度和细菌数量。在体外静态杀菌曲线中,多西环素产生的最大杀菌效果是使得细菌数量下降了5.62 Log10 CFU/mL,并且最大杀菌速率为0.11 h-1。在体外动态模型所模拟的两个半衰期中,多西环素产生的最大杀菌效果是使得细菌数量分别减少了4.1(6.78 h)和4.75 Log10 CFU/mL(12 h)。此外,%T>MIC是最适合的PK-PD参数,相关系数R2为0.986(Cmax/MIC的R2为0.897,AUC 0-48 h的R2为0.953)。当给药间隔为48 h时,细菌数量下降0、2和3 Log10CFU/mL所对应的%T>MIC分别为32.48%、45.68%和54.36%。因此在体外模型中,多西环素对鸡毒支原体S6株的杀菌效果强,且呈时间依赖性。在体外动态模型中模拟达氟沙星的药物浓度变化,使其在MIC99以下,MIC99和MPC之间,以及MPC之上。从不同的给药剂量中阐述PK-PD参数与鸡毒支原体S6株对达氟沙星耐药性产生的相互关系。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检测达氟沙星药物浓度、细菌数量和敏感性变化。又测定了耐药菌株在gyrA、gyrB、parC和parE基因上的突变情况以及是否包含有外排泵耐药机制。当药物浓度处于突变选择窗的下部时,鸡毒支原体对达氟沙星的敏感性降低。用PK-PD参数来表示,就是当0.37 h<AUC24 h/MPC<14.47 h时,会出现耐药菌株的富集。在所有的耐药突变株中都检测到相对于大肠杆菌gyrA基因的83位发生氨基酸的替代(Ser83→Arg)。但是在MIC最高的耐药菌株中发现了gyr A基因的83位和parC 64位(Ala64→Ser)的突变。此外,测定耐药菌株的MIC时添加利血平和CCCP后,敏感性不变。结果说明鸡毒支原体对达氟沙星耐药的外排泵系统可能并没有被激活。建立鸡毒支原体体内感染模型。给感染雏鸡达氟沙星灌胃给药,一天一次,连续3天。不仅测定了达氟沙星在血浆和肺组织中的药物浓度,还监测了气囊和肺组织中细菌的数量和敏感性变化,并鉴定了耐药菌株在gyrA、gyrB、parC和parE基因上的靶位突变情况。此外,还检测了耐药菌株对恩诺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和诺氟沙星的MIC。药动学结果显示达氟沙星在肺组织中的药物浓度比血浆中的高,当给药剂量超过2.5 mg/kg时,达氟沙星对鸡毒支原体的抗菌效果显示出杀菌性。细菌数量下降2和3 Log10 CFU/mL所对应的AUC24 h/MIC的值分别为31.97和97.98L·h/kg。在1和2.5 mg/kg剂量下筛选出的耐药突变菌株的gyrA基因的83或者87位发生氨基酸的替代(Ser83→Arg,Glu87→Gly),在parC基因的84位发生氨基酸的替代(Glu84→Lys)。在gyrA的83位发生突变的鸡毒支原体耐药菌株对达氟沙星、恩诺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和诺氟沙星的MIC比在gyr A的87位发生突变的耐药菌株要高。经过推到计算,连续三天以5.5 mg/kg剂量的达氟沙星对治疗鸡毒支原体病的感染是有效的。
梁业飞[5](2015)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多应用于由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厌氧菌、支原体等引起的各类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口服吸收好、与其他抗菌药物无交叉耐药等特点。同时,随着其应用范围的扩大,不良反应也逐年增多。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胃肠道反应、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心血管系统反应、变态反应等。因此,正确选择与合理应用此类药物,才能减少毒副反应和不良反应的发生,对提高其临床应用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发展简史、化学结构与抗菌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不良反应情况综述如下。
陈愉,崔俊昌,佘丹阳,施毅,赵铁梅,王明贵,王睿[6](2015)在《抗菌药物超说明书用法专家共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前言药品说明书是临床医师处方的最重要依据,但因药物在临床应用中不断有新的发现与经验积累,再加上药物临床注册试验周期长、药品说明书更新相对滞后,因此,超说明书用药有其科学性与合理性,在临床中往往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有时也会成为挽救生命的唯一手段。与其他类药物相比,抗菌药物用于敏感细菌的超适应证用法或用于不够敏感细菌的超剂量用法更普遍、更常见。文献报道,在25个研究共7亿2千余万处方中,成人重症患者抗菌药物超说明书用法处方占19%43%,普通门诊也占23%[1]。可见抗菌药物
高忠明[7](2014)在《加替沙星的临床应用进展》文中提出加替沙星是新型广谱氟喹诺酮类的抗生素药物,是一种高效、低毒、无交叉耐药性的广谱抗菌药。有多种剂型,易吸收,而且具有较高的生物利用度,临床应用非常广泛。本文对加替沙星的临床应用进行了综述,以期能为临床治疗提供支持。
苏春[8](2014)在《国产与进口加替沙星治疗泌尿生殖道感染的疗效比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究加替沙星治疗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的临床疗效,并将国产与进口加替沙星药物进行对比,观察疗效差异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选取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患者96例,采用随机开放对照试验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44例,分别使用国产与进口加替沙星进行治疗,以临床总有效率、细菌清除率、体外药敏试验及及不良反应的发生作为比较指标。结果治疗组针对泌尿系统感染痊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90.0%、100.0%,对照组分别为93.2%、100.0%,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35、0.81,均P>0.05)。两组细菌培养阳性率均为100.0%,细菌培养清除率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8.9%和9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2,P>0.05)。两组患者均为出现未严重的不良反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5,P>0.05)。本研究共分离出病原菌89株,对加替沙星纸片法均敏感。结论加替沙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菌药物,其对生殖泌尿系统感染疗效和安全性国产与进口加替沙星相当。由于其价格较进口药低廉,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张月琴[9](2013)在《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药理特点及研究概况》文中研究指明氟喹诺酮类是在喹诺酮结构的6位上添加氟原子,7位上引入哌嗪环或其他衍生物后,构成的新一代喹诺酮类药物,其性状优于第一、二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目前喹诺酮类药物已发展到第四代。本文主要阐述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药理特点,以第四代氟喹诺酮类药物莫西沙星和加替沙星为重点,综述该类药物的临床应用现状
彭园园[10](2013)在《眼科抗菌药物诺氟沙星和加替沙星对人角膜内皮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眼表炎症的日益增多,抗菌消炎类眼药在眼表感染中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诺氟沙星和加替沙星分别属于第三代和第四代喹诺酮类药物,具有抗菌作用强、抗菌谱广等优点,已在临床眼科细菌性感染治疗中广泛应用,但其引起的毒副作用也日益凸显,该药物对角膜的毒副作用也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而角膜内皮层作为角膜基质和前房间的屏障,对维持角膜的透明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哺乳动物角膜内皮细胞(除兔外)在成年后即失去再生能力,一旦损伤就无法修复,而目前关于诺氟沙星和加替沙星对角膜内皮细胞影响作用的研究主要是以动物或临床应用为研究对象,耗资大周期长,具有一定的风险,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研究的范围及进程,且至今仍未见有关该类药物对体外培养的角膜内皮细胞毒性作用机理的研究报道,因此本文研究诺氟沙星和加替沙星对角膜内皮细胞的毒性作用及其机理。本文选用诺氟沙星和加替沙星两种喹诺酮类药物为实验药物,利用本实验室自建的非转染、无致瘤性人角膜内皮(Human Corneal Endothelium,HCE)细胞系细胞为材料,通过光镜观察、AO/EB荧光双染色、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透射电镜观察研究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对体外培养的HCE细胞的影响,并以家猫作为实验动物进行在体检测和离体鉴定。根据体外和体内实验的研究结果准确评价两种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对HCE细胞的毒性作用,进一步为诺氟沙星和加替沙星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体外实验表明诺氟沙星和加替沙星分别在0.753g/L和0.3753g/L的浓度范围内能诱导体外培养的HCE细胞发生凋亡,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皱缩、空泡化、变圆、质膜通透性提高、DNA断片化、产生凋亡小体等变化,且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家猫在体检测结果表明临床浓度(3g/L)的诺氟沙星和加替沙星对家猫给药20天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降低,平均面积增大,与第0天时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面积变异系数和六角形细胞比率分别有所上升和下降,但与第0天相比无显着差异(P>0.05)。此外,与诺氟沙星给药组相比加替沙星给药后家猫角膜内皮细胞各项指标变化较小。离体鉴定结果显示与对照眼相比家猫实验眼的角膜内皮细胞出现皱缩、六角形比率明显下降、大小不均一等现象。本文通过体外实验和活体实验,证实了临床使用浓度的诺氟沙星和加替沙星对角膜内皮细胞均具有毒性作用,同时验证了体外培养的HCE细胞可以作为评价眼科抗菌药物毒性的有效工具,为眼科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也为新型眼科抗菌药物的开发提供理想的体外研究模型。
二、新喹诺酮类抗菌药加替沙星随机对照治疗呼吸系统感染临床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喹诺酮类抗菌药加替沙星随机对照治疗呼吸系统感染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喹诺酮类抗菌药的应用效果、临床合理应用及不良反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
2.2 试验组患者不同给药途径、不同系统及不同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
2.3 试验组不同年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及恢复时间比较 |
2.4 试验组患者喹诺酮类抗菌药不合理使用情况分析 |
3 讨论 |
3.1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 |
3.2 临床中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 |
3.3 合理使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措施 |
3.4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注意事项 |
(2)3种喹诺酮类药治疗尿路感染效果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文献检索方法 |
1.2 文献筛选 |
1.2.1 文献纳入标准 |
1.2.2 文献排除标准 |
1.3 文献信息提取 |
1.4 文献质量评价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一般情况 |
2.2 文献方法学质量评价 |
2.3 效应合并和分层分析 |
2.4 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识别 |
3 讨论 |
(3)540例呼吸系统感染患者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1 抗菌药物应用现状 |
1.1.1 抗菌药物的研究进展 |
1.1.2 抗菌药物应用常见的不良反应 |
1.1.3 抗菌药物滥用的现状 |
1.1.3.1 微生物送检率低 |
1.1.3.2 抗菌药物使用比例过高 |
1.1.3.3 抗菌药物选择不当 |
1.1.3.4 抗菌药物联合用药不当 |
1.1.3.5 预防用药不规范 |
1.2 细菌耐药流行现状 |
1.3 呼吸系统感染患者病原体构成 |
1.4 抗菌药物滥用危害 |
1.4.1 ADRs增加 |
1.4.2 医疗纠纷增加 |
1.4.3 细菌耐药性增加 |
1.5 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策略 |
1.5.1 根据病原体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
1.5.2 临床抗菌药物合理联用 |
1.5.3 抗菌药物合理选用 |
1.5.4 抗菌药物用药频次与疗程 |
1.5.5 抗菌药物用法用量 |
1.5.6 其他特殊人群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
第2章 材料及方法 |
2.1 临床资料及标本 |
2.2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
2.3 方法及内容 |
2.3.1 抽样方法 |
2.3.2 研究内容 |
2.4 统计学分析 |
第3章 分析结果 |
3.1 呼吸系统感染患者一般资料分析 |
3.2 呼吸系统感染患者临床诊断分析 |
3.2.1 患者临床检查结果分析 |
3.2.2 呼吸系统感染患者临床疾病类型 |
3.2.3 呼吸系统感染患者病原菌种类及分布 |
3.3 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情况分析 |
3.3.1 患者入院前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
3.3.2 用抗菌药物前皮肤敏感试验结果情况 |
3.3.3 不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
3.3.4 抗菌药物使用次数分析 |
3.3.5 抗菌药物更换情况及给药途径分析 |
3.4 病原菌情况分析 |
3.4.1 病原菌药敏情况 |
3.4.2 耐药类型 |
3.5 患者经过抗菌药物治疗后实验室检查分析结果 |
3.6 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
第4章 讨论 |
4.1 呼吸系统感染患者的现状 |
4.2 临床检查对感染疾病治疗的意义 |
4.3 呼吸系统感染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
4.4 病原菌分布 |
4.5 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
4.6 抗菌药物使用的建议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五种抗菌药物对鸡毒支原体的药动学和药效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鸡毒支原体的研究进展 |
1.1.1.1 鸡毒支原体简介 |
1.1.1.2 鸡毒支原体的形态及培养特性 |
1.1.1.3 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
1.1.1.4 流行特点 |
1.1.1.5 防治措施 |
1.1.2 PK-PD同步关系的合理应用 |
1.1.2.1 体外PK-PD同步模型的应用 |
1.1.2.2 半体内PK-PD学同步模型的应用 |
1.1.2.3 体内PK-PD学同步模型的应用 |
1.1.3 结合突变选择窗的药动药效同步模型 |
1.1.3.1 突变选择窗理论 |
1.1.3.2 突变选择窗与药动药效同步模型的结合 |
1.1.3.3 突变选择窗的临床应用 |
1.1.4 鸡毒支原体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问题 |
1.1.4.1 大环内酯类药物的研究 |
1.1.4.2 四环素类药物的研究 |
1.1.4.3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研究 |
1.1.4.4 截短侧耳素类药物的研究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技术路线 |
第2章 五种抗菌药物对鸡毒支原体的体外药效学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方法 |
2.2.1 菌种 |
2.2.2 药品与试剂 |
2.2.3 仪器与设备 |
2.2.4 药物的配制 |
2.2.5 鸡毒支原体培养基的配制 |
2.2.6 鸡毒支原体固体培养基中添加动物血清的选择 |
2.2.7 最低抑菌浓度的测定 |
2.2.8 测定药物对鸡毒支原体S6株的MIC99 |
2.2.9 测定药物对支原体的防突变浓度 |
2.2.10 抗菌药物对鸡毒支原体的杀菌曲线。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固体培养基中添加动物血清的选择 |
2.3.2 MIC的测定结果 |
2.3.3 鸡毒支原体的富集方法结果 |
2.3.4 MIC99,MPC和SI |
2.3.5 体外杀菌曲线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3章 多西环素在体外动态模型中对鸡毒支原体的PK-PD学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菌种 |
3.2.2 药品与试剂 |
3.2.3 仪器与设备 |
3.2.4 药物的配制 |
3.2.5 鸡毒支原体培养基的配制 |
3.2.6 最低抑菌浓度的测定 |
3.2.7 体外杀菌曲线 |
3.2.8 体外静态杀菌曲线的拟合和分析 |
3.2.9 体外动态杀菌曲线 |
3.2.10 药动学分析 |
3.2.10.1 样品的前处理 |
3.2.10.2 样品中药物浓度的测定 |
3.2.11 PK-PD拟合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最低抑菌浓度 |
3.3.2 体外静态杀菌曲线 |
3.3.3 体外静态杀菌曲线的拟合和分析 |
3.3.4 体外动态模型的药动学分析 |
3.3.5 体外动态模型中的杀菌曲线 |
3.3.6 PK-PD拟合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4章 体外模型中达氟沙星对鸡毒支原体的突变选择窗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方法 |
4.2.1 菌种 |
4.2.2 药品与试剂 |
4.2.3 仪器与设备 |
4.2.4 药液配制 |
4.2.5 MIC99,MIC和MPC的测定 |
4.2.6 体外动态模型和给药方案 |
4.2.7 药动学分析 |
4.2.8 杀菌曲线和鸡毒支原体敏感性变化的测定 |
4.2.9 菌液中鸡毒支原体DNA的提取方法 |
4.2.10 引物设计 |
4.2.11 DNA的扩增 |
4.2.12 排外泵耐药机制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敏感性试验 |
4.3.2 达氟沙星在体外模型中的药动学 |
4.3.3 PK-PD参数与耐药菌富集的相互关系 |
4.3.4 gyrA、gyrB、parC和parE的突变位点 |
4.3.5 外排泵耐药机制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5章 达氟沙星对鸡毒支原体体内PK-PD模型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动物及菌种 |
5.2.2 药品与试剂 |
5.2.3 仪器与设备 |
5.2.4 药液与培养基的准备 |
5.2.5 建立鸡毒支原体感染模型 |
5.2.5.1 鸡毒支原体的复壮 |
5.2.5.2 RT-PCR鉴定鸡毒支原体 |
5.2.6 鸡毒支原体诊断 |
5.2.6.1 病理解剖 |
5.2.6.2 鸡毒支原体的分离鉴定 |
5.2.6.3 鸡毒支原体抗体的检测 |
5.2.7 感染雏鸡的方法 |
5.2.8 达氟沙星在鸡毒支原体感染雏鸡中的药动学研究 |
5.2.9 样品中达氟沙星药物浓度的测定 |
5.2.10 达氟沙星的杀菌效果鸡毒支原体的敏感性变化 |
5.2.11 PK-PD分析 |
5.2.12 剂量计算 |
5.2.13 达氟沙星耐药菌株DNA提取和扩增 |
5.2.14 耐药菌株对喹诺酮类药物的敏感性试验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荧光定量PCR对鸡毒支原体S6株的鉴定结果 |
5.3.2 鸡毒支原体诊断 |
5.3.2.1 病理解剖 |
5.3.2.2 菌株的分离鉴定 |
5.3.2.3 感染雏鸡中鸡毒支原体抗体的鉴定 |
5.3.3 鸡毒支原体感染模型 |
5.3.4 达氟沙星在感染雏鸡体内的药动学 |
5.3.5 达氟沙星的杀菌效果和鸡毒支原体的敏感性变化 |
5.3.6 PK-PD分析 |
5.3.7 剂量计算 |
5.3.8 达氟沙星耐药菌株的靶位基因突变 |
5.3.9 突变菌株对喹诺酮类药物的体外敏感性测定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6章 全文讨论与结论 |
6.1 全文讨论与结论 |
6.2 研究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达氟沙星在感染鸡毒支原体雏鸡血浆和肺组织中的药物浓度 |
附录B:发表文章 |
(5)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喹诺酮类药物的发展简史 |
2 喹诺酮类药物的化学结构与抗菌作用机制 |
3 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应用 |
3.1 泌尿生殖道感染 |
3.2 胃肠道感染 |
3.3 呼吸道感染 |
3.4 皮肤与软组织感染 |
3.5 其他感染 |
4 不良反应 |
4.1 消化系统反应 |
4.2 中枢神经系统反应 |
4.3 心血管性反应 |
4.4 变态反应 |
4.5 肝、肾毒性 |
4.6 其他反应 |
5 安全合理用药 |
(7)加替沙星的临床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呼吸系统感染 |
2 消化系统感染 |
3 泌尿生殖系统感染 |
4 皮肤软组织感染 |
5 不良反应 |
6 结语 |
(9)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药理特点及研究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 氟喹诺酮类药物药理特点 |
1.1 抗菌谱广 |
1.1.1 革兰阳性球菌 |
1.1.2 革兰阴性杆菌 |
1.1.3 其他菌属 |
1.2 抗菌作用机制 |
1.3 耐药机制 |
1.3.1 拓扑异构酶Ⅱ |
1.3.2 主动泵出系统 |
1.3.3 拓扑异构酶Ⅳ |
1.4 药物代谢动力学特点 |
1.5 不良反应 |
1.5.1 消化系统反应 |
1.5.2 中枢神经系统反应 |
2 几种常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 |
2.1 莫西沙星 (moxflxacin) |
2.2 加替沙星 (gatifloxacin) |
2.3 吉米沙星 (genifloxacin) |
2.4 其他 |
3 结论 |
(10)眼科抗菌药物诺氟沙星和加替沙星对人角膜内皮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眼部感染疾病 |
1.1 细菌性眼部疾病 |
1.1.1 细菌性角膜炎 |
1.1.2 细菌性结膜炎 |
1.2 细菌性眼部疾病的治疗方法 |
2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
2.1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分类 |
2.1.1 第一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
2.1.2 第二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
2.1.3 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
2.1.4 第四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
2.2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作用机理 |
2.2.1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进入细菌内的途径 |
2.2.2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作用机制 |
2.3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药代动力学 |
2.4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 |
2.4.1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在眼科临床的应用 |
2.4.2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在其它临床上的应用 |
2.5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在临床应用中出现的毒副作用 |
2.5.1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在眼科临床中出现的毒副作用 |
2.5.2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在其他临床中出现的毒副作用 |
3 角膜内皮简述 |
3.1 角膜内皮结构和功能 |
3.2 角膜内皮细胞研究概况 |
4 细胞凋亡概述 |
4.1 细胞凋亡的特征 |
4.1.1 细胞凋亡的阶段 |
4.1.2 细胞凋亡与程序性细胞死亡 |
4.2 细胞凋亡的途径 |
4.2.1 外源途径 |
4.2.2 内源途径 |
4.2.3 内质网途径 |
4.2.4 Caspase 非依赖性途径 |
4.3 细胞凋亡的检测方法 |
4.3.1 形态学检测 |
4.3.2 琼脂糖凝胶电泳 |
4.3.3 彗星电泳法 |
4.3.4 流式细胞分析法 |
4.3.5 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 |
4.3.6 酶联免疫吸附法 |
4.3.7 细胞色素 C 的定位检测 |
4.4 细胞凋亡的生理意义 |
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诺氟沙星对体外培养的人角膜内皮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研究 |
1 实验用品与材料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仪器 |
1.3 实验药品 |
1.4 几种主要溶液的配方 |
2 实验方法 |
2.1 不同浓度诺氟沙星处理人角膜内皮细胞的形态学观察 |
2.2 不同浓度诺氟沙星处理的人角膜内皮细胞的质膜通透性检测 |
2.3 不同浓度诺氟沙星处理的人角膜内皮细胞细胞的 DNA 断片化检测 |
2.4 诺氟沙星处理的人角膜内皮细胞的超微结构观察 |
3 实验结果 |
3.1 不同浓度诺氟沙星处理人角膜内皮细胞的形态学观察 |
3.2 不同浓度诺氟沙星处理的人角膜内皮细胞的质膜通透性检测 |
3.3 不同浓度诺氟沙星处理的人角膜内皮细胞的 DNA 断片化检测 |
3.4 诺氟沙星处理的人角膜内皮细胞的超微结构观察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三章 加替沙星对体外培养的人角膜内皮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研究 |
1 实验用品与材料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仪器 |
1.3 实验药品 |
1.4 几种主要溶液的配方 |
2 实验方法 |
2.1 不同浓度加替沙星处理的人角膜内皮细胞的形态学观察 |
2.2 不同浓度加替沙星处理的人角膜内皮细胞的质膜通透性检测 |
2.3 不同浓度加替沙星处理的人角膜内皮细胞的 DNA 断片化检测 |
2.4 加替沙星处理的人角膜内皮细胞的超微结构观察 |
3 实验结果 |
3.1 不同浓度加替沙星处理的人角膜内皮细胞的形态学观察 |
3.2 不同浓度加替沙星处理的人角膜内皮细胞的质膜通透性检测 |
3.3 不同浓度加替沙星处理的人角膜内皮细胞的 DNA 断片化检测 |
3.4 加替沙星处理的人角膜内皮细胞的超微结构观察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四章 诺氟沙星对家猫角膜内皮细胞影响的活体实验研究 |
1 实验用品与材料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药品 |
1.3 实验仪器 |
1.4 几种主要溶液的配方 |
2 实验方法 |
2.1 家猫选择及给药 |
2.2 家猫角膜内皮细胞的在体检测 |
2.3 家猫角膜取材 |
2.4 家猫角膜内皮细胞形态结构的离体鉴定 |
2.4.1 茜素红染色 |
2.4.2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 |
3 实验结果 |
3.1 诺氟沙星对家猫角膜内皮细胞影响在体检测 |
3.2 诺氟沙星对家猫角膜内皮细胞影响的离体鉴定 |
3.2.1 茜素红染色 |
3.2.2 扫描电镜检测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五章 加替沙星对家猫角膜内皮细胞影响的活体实验研究 |
1 实验用品与材料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药品 |
1.3 实验仪器 |
1.4 几种主要溶液的配方 |
2 实验方法 |
2.1 家猫选取及给药 |
2.2 家猫角膜的在体检测 |
2.3 家猫角膜取材 |
2.4 家猫角膜内皮细胞形态结构的离体鉴定 |
3 实验结果 |
3.1 加替沙星对家猫角膜内皮细胞影响在体检测 |
3.2 加替沙星对家猫角膜内皮细胞影响的离体鉴定 |
3.2.1 茜素红染色 |
3.2.2 扫描电镜检测 |
4 讨论 |
5 结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专利 |
四、新喹诺酮类抗菌药加替沙星随机对照治疗呼吸系统感染临床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喹诺酮类抗菌药的应用效果、临床合理应用及不良反应分析[J]. 薛梅苓,李梅.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02)
- [2]3种喹诺酮类药治疗尿路感染效果的Meta分析[J]. 李婷婷,孙吉,李慧.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8(33)
- [3]540例呼吸系统感染患者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析[D]. 贾美楠. 吉林大学, 2018(01)
- [4]五种抗菌药物对鸡毒支原体的药动学和药效学研究[D]. 张楠.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5]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 梁业飞. 中国现代医生, 2015(33)
- [6]抗菌药物超说明书用法专家共识[J]. 陈愉,崔俊昌,佘丹阳,施毅,赵铁梅,王明贵,王睿.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5(06)
- [7]加替沙星的临床应用进展[J]. 高忠明. 中国处方药, 2014(07)
- [8]国产与进口加替沙星治疗泌尿生殖道感染的疗效比较[J]. 苏春. 中国基层医药, 2014(10)
- [9]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药理特点及研究概况[J]. 张月琴.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3(24)
- [10]眼科抗菌药物诺氟沙星和加替沙星对人角膜内皮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研究[D]. 彭园园. 中国海洋大学, 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