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干扰素受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血清诱骗受体3γ-干扰素,抗环瓜氨酸肽抗体,风湿性关节炎
干扰素受体论文文献综述
郑伟[1](2019)在《诱骗受体3γ-干扰素和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在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中的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在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抗环瓜氨酸肽抗体、血清诱骗受体3γ-干扰素检验有效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风湿性关节炎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体检健康人群4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血清诱骗受体3γ-干扰素水平。结果观察组抗环瓜氨酸肽抗体、风湿因子检测结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单一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检测阳性率、单一风湿因子检测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抗环瓜氨酸肽抗体联合风湿因子检测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抗环瓜氨酸肽抗体、血清诱骗受体3γ-干扰素含量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抗环瓜氨酸肽抗体、血清诱骗受体3γ-干扰素检验,能够明确患者临床指标情况,对于临床治疗有参考价值,值得应用。(本文来源于《医学信息》期刊2019年19期)
朱名洁,李国均,贾国泉,张权[2](2019)在《苗药防感香囊对小鼠肺组织中Toll样受体7和干扰素α/β表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苗药防感香囊对小鼠肺组织Toll样受体7(TLR7)、干扰素α(IFNα)、干扰素β(IFNβ)的表达影响,从Ⅰ型干扰素信号通路角度探讨苗药防感香囊调节呼吸道免疫功能的作用机制,同时为苗药防感香囊有效预防呼吸道病毒感染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 48只昆明种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香囊组、冷刺激组、香囊+冷刺激组,每组12只。香囊组、香囊+冷刺激组持续吸入苗药防感香囊30 d,第31天在已有干预基础之上给予冷刺激组、香囊+冷刺激组持续1周的冷刺激制造免疫低下模型,其后处死小鼠,留取标本检测。采用HE染色观察造模后肺组织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实时荧光PCR(Real time-PCR)、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肺组织中TLR7、IFNα、IFNβ的基因/蛋白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小鼠血清中IFNα、IFNβ分泌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香囊组、香囊+冷刺激组小鼠肺组织中TLR7、IFNα/β的蛋白及mRNA表达增加(P<0.05),冷刺激组小鼠肺组织中TLR7、IFNα/β的蛋白及mRNA表达相对减少(P<0.05);与冷刺激组比较,香囊+冷刺激组小鼠肺组织中TLR7、IFNα/β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增加(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仅香囊+冷刺激组中小鼠血清IFNα、IFNβ分泌水平升高(P<0.05),其他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苗药防感香囊能够良性调节小鼠肺组织TLR7、IFNα、IFNβ基因和(或)蛋白表达水平;寒冷刺激能抑制小鼠肺组织TLR7、IFNα、IFNβ的转录与表达;苗药防感香囊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寒冷对小鼠肺组织TLR7、IFNα、IFNβ表达的抑制状态;苗药香囊可通过TLR7介导的通路中IFNα、IFNβ起到有效预防呼吸道感染,增强机体非特异免疫的作用。(本文来源于《东南国防医药》期刊2019年05期)
张中兴[3](2019)在《人干扰素诱导蛋白10及趋化因子受体3在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人干扰素诱导蛋白10 (IP-10)及趋化因子受体3 (CXCR3)在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16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依据诊断标准分为支原体肺炎组(MPP组),共120例;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组(RMPP组),共40例。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两组患儿IP-10及CXCR3 mRNA水平,肺功能检测仪检测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最大呼气流量(PEF)水平,观察RMPP组患儿治疗后IP-10、 CXCR3 mRNA以及FVC、 FEV1、 PEF水平,分析IP-10及CXCR3 mRNA水平与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RMPP组患儿的FVC、FEV1及PEF水平明显低于MPP组(P <0.05),IP-10及CXCR3 mRNA水平明显高于MPP组(P <0.05)。治疗后,患儿的FVC、FEV1及PEF水平明显升高,而IP-10及CXCR3 mRNA水平明显降低(P <0.05)。IP-10与FVC、FEV1及PEF水平呈现负相关(r=-0.512、-0.473、-0.439);CXCR3与FVC、FEV1及PEF水平呈现负相关(r=-0.409、-0.398、-0.432)。结论 IP-10及CXCR3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患儿的炎症程度,并进一步展现肺功能,可以将其作为反映患儿炎症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工程》期刊2019年08期)
陈亚坤,孙婧,蒋亚君,王昕昉,刘晓宇[4](2019)在《Ⅰ型干扰素受体(Ifnar)基因敲除小鼠的繁育及基因型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Ifnar基因敲除小鼠繁育及鉴定方法进行分析,为多种病毒研究提供理想的动物模型。方法将引进的纯合Ifnar基因敲除小鼠,以1雄2雌的合笼方式进行饲养繁殖,从仔鼠中提取鼠尾基因组DNA,PCR法扩增目的基因片段,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基因型结果判定。结果 Ifnar基因敲除小鼠繁育成功,获得了一批基因敲除鼠,使用PCR方法成功鉴定出Ifnar基因敲除纯合子小鼠。(本文来源于《实验动物科学》期刊2019年04期)
王昕,姚凝[5](2019)在《干扰素α上调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早期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oll样受体9表达与治疗12周患者病毒学应答相关》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干扰素α(IFN-α)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有效药物之一。然而其抗病毒机制和相关应答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未完全澄清。前期研究表明,体外IFN-α直接刺激可上调CHB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中Toll样受体9(TLR9)信号通路的表达和功能;本研究旨在阐明IFN-α是否动态调节CHB患者TLR9表达,并且分析其变化与机体早期病毒学应答的相关性。(本文来源于《第十届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大会论文汇编》期刊2019-05-16)
邓秋萍,莫巧璇,简少珍,张间霞[6](2019)在《血清诱骗受体3γ-干扰素和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在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血清诱骗受体3、γ-干扰素、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在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接诊的70例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择我院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65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采集所有受试者入组后第2天清晨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诱骗受体3、γ-干扰素、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的表达,分析血清诱骗受体3、γ-干扰素、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在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结果:观察组血清诱骗受体3、γ-干扰素、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分别为(4631.05±3180.24) pg/m L、(1341.23±482.94) pg/m L、(86.51±6.38) U/m L,对照组分别为(481.53±150.07) pg/m L、(248.79±62.63) pg/m L、(45.41±8.35) U/m 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诱骗受体3、γ-干扰素和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水平呈正相关(r=0.658、0.744,P <0.05)。结论: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血清诱骗受体3、γ-干扰素、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均明显升高,且血清诱骗受体3、γ-干扰素和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水平均呈正相关,可辅助诊断风湿性关节炎。(本文来源于《河北医学》期刊2019年04期)
张伟利[7](2019)在《白叁烯受体拮抗剂联合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对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症状改善及血清LTE_4、ECP水平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采用白叁烯受体拮抗剂联合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2014年1月~2018年1月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的82例患儿分为两组,A组采用孟鲁司特钠治疗,B组在A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LTE_4、ECP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B组治疗后LTE_4、ECP水平、复发率明显低于A组,发热、咳嗽、憋喘、哮鸣音等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短于A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采用白叁烯受体拮抗剂联合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能有效改善炎症反应,降低复发率,有利于早日康复。(本文来源于《北方药学》期刊2019年04期)
陈邦涛,王誉雅,彭宜红[8](2019)在《病毒靶向人Ⅰ型干扰素受体1的负调控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人Ⅰ型干扰素(type Ⅰ interferon,IFN-Ⅰ)的诱生和应答在机体抗病毒固有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但病毒多可逃逸宿主此类抗病毒免疫,导致感染和致病。Ⅰ型干扰素受体(interferon alpha receptor,IFNAR)是识别及结合IFN-I的一种跨细胞膜蛋白受体,其IFNAR1亚型在干扰素发挥抗病毒效应的启动阶段发挥关键作用;本文从IFNAR1蛋白质的表达、降解及其功能等方面,概述病毒以IFNAR1为靶点负调控IFN-I的抗病毒机制,以期为该领域基础研究和临床抗病毒策略提供有益的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王棋,王心正,韩秋影,樊浩,李亭亭[9](2019)在《小鼠干扰素γ受体β基因启动子荧光报告载体构建及转录活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克隆小鼠干扰素γ受体β(Ifngr2)基因启动子,并应用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对其进行功能分析。方法首先应用欧洲启动子在线数据库(EPD)获得小鼠Ifngr2基因的启动子区域,包含转录起始位点在内的-1344~+48的DNA序列。然后以小鼠MEF细胞基因组DNA为模板,利用PCR扩增调取该序列,并进一步插入pGL4.19-luc2CP荧光素酶报告载体。通过PCR扩增获得启动子系列截短体并分别插入pGL4.19-luc2CP载体,共获得包含6个不同长度启动子序列的荧光素酶报告载体。进一步通过双荧光报告实验检测不同截短体对Ifngr2基因转录活性影响,确定其影响转录活性的关键区域。通过点突变探究潜在转录因子对Ifngr2基因转录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小鼠Ifngr2基因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载体,获得有转录活性的启动子报告基因载体。启动子系列截短分析显示,-132~-97和-1059~-727包含启动子重要元件。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在-132~-97区域内存在潜在的NF-κB结合位点,进而通过点突变实验得到验证。结论通过构建小鼠Ifngr2基因启动子报告载体并对Ifngr2启动子进行功能分析,发现小鼠Ifngr2基因启动子中的转录因子NF-κB结合区域,提示NF-κB在Ifngr2基因表达调控中起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期刊2019年01期)
王菲菲,马小星[10](2018)在《乙肝表面抗原和乙肝e抗原均阳性产妇乙肝病毒宫内感染情况及与Toll样受体4和干扰素-γ的相关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探讨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s,HBs Ag)和乙型肝炎e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s,HBe Ag)均阳性产妇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宫内感染情况及与Toll样受体4 (Tolllike receptor 4,TLR 4)和干扰素-γ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延安市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198例HBs Ag和HBe Ag均阳性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产妇是否出现HBV宫内感染将其分为甲乙两组,有HBV宫内感染的100例为甲组,无HBV宫内感染的98例为乙组。分别测定两组产妇分娩前的外周血HBV DNA含量和外周血干扰素-γ水平,分娩后脐带血中HBe Ag和HBs Ag水平,利用免疫组化测定两组产妇胎盘TLR 4和干扰素-γ等的表达情况。结果分娩前甲组产妇干扰素-γ水平[(212. 38±35. 49) pg/m L]低于乙组产妇[(1 279. 39±126. 38) pg/m L](P <0. 05);甲组产妇的HBV DNA水平[(6. 36±0. 36)×10~3copies/m L]高于乙组产妇[(0. 18±0. 03)×10~3copies/m L](P <0. 05)。甲组产妇分娩后脐带血中的HBe Ag和HBs Ag水平分别为(2. 23±0. 31) PEI U/m L和(3. 41±0. 32) ng/m L,均高于乙组产妇的(0. 32±0. 12) PEI U/m L和(0. 30±0. 09) ng/m L(P <0. 05)。甲组产妇分娩后的脐带血中TLR 4和相应m RNA以及干扰素-γ水平分别为(36. 49±6. 12) pg/m L、(0. 71±0. 13) pg/m L、(79. 17±10. 98) pg/m L,均低于乙组产妇的(49. 32±7. 18) pg/m L、(0. 97±0. 12) pg/m L、(114. 38±18. 92) pg/m L(P <0. 05)。结论干扰素-γ和TLR4在抑制HBs Ag和HBe Ag均阳性产妇HBV宫内感染中起重要作用,对于预防和控制HBV孕产妇宫内感染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期刊2018年10期)
干扰素受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苗药防感香囊对小鼠肺组织Toll样受体7(TLR7)、干扰素α(IFNα)、干扰素β(IFNβ)的表达影响,从Ⅰ型干扰素信号通路角度探讨苗药防感香囊调节呼吸道免疫功能的作用机制,同时为苗药防感香囊有效预防呼吸道病毒感染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 48只昆明种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香囊组、冷刺激组、香囊+冷刺激组,每组12只。香囊组、香囊+冷刺激组持续吸入苗药防感香囊30 d,第31天在已有干预基础之上给予冷刺激组、香囊+冷刺激组持续1周的冷刺激制造免疫低下模型,其后处死小鼠,留取标本检测。采用HE染色观察造模后肺组织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实时荧光PCR(Real time-PCR)、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肺组织中TLR7、IFNα、IFNβ的基因/蛋白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小鼠血清中IFNα、IFNβ分泌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香囊组、香囊+冷刺激组小鼠肺组织中TLR7、IFNα/β的蛋白及mRNA表达增加(P<0.05),冷刺激组小鼠肺组织中TLR7、IFNα/β的蛋白及mRNA表达相对减少(P<0.05);与冷刺激组比较,香囊+冷刺激组小鼠肺组织中TLR7、IFNα/β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增加(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仅香囊+冷刺激组中小鼠血清IFNα、IFNβ分泌水平升高(P<0.05),其他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苗药防感香囊能够良性调节小鼠肺组织TLR7、IFNα、IFNβ基因和(或)蛋白表达水平;寒冷刺激能抑制小鼠肺组织TLR7、IFNα、IFNβ的转录与表达;苗药防感香囊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寒冷对小鼠肺组织TLR7、IFNα、IFNβ表达的抑制状态;苗药香囊可通过TLR7介导的通路中IFNα、IFNβ起到有效预防呼吸道感染,增强机体非特异免疫的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干扰素受体论文参考文献
[1].郑伟.诱骗受体3γ-干扰素和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在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中的表达[J].医学信息.2019
[2].朱名洁,李国均,贾国泉,张权.苗药防感香囊对小鼠肺组织中Toll样受体7和干扰素α/β表达的影响[J].东南国防医药.2019
[3].张中兴.人干扰素诱导蛋白10及趋化因子受体3在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J].中国医学工程.2019
[4].陈亚坤,孙婧,蒋亚君,王昕昉,刘晓宇.Ⅰ型干扰素受体(Ifnar)基因敲除小鼠的繁育及基因型鉴定[J].实验动物科学.2019
[5].王昕,姚凝.干扰素α上调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早期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oll样受体9表达与治疗12周患者病毒学应答相关[C].第十届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大会论文汇编.2019
[6].邓秋萍,莫巧璇,简少珍,张间霞.血清诱骗受体3γ-干扰素和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在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J].河北医学.2019
[7].张伟利.白叁烯受体拮抗剂联合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对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症状改善及血清LTE_4、ECP水平的影响[J].北方药学.2019
[8].陈邦涛,王誉雅,彭宜红.病毒靶向人Ⅰ型干扰素受体1的负调控机制[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19
[9].王棋,王心正,韩秋影,樊浩,李亭亭.小鼠干扰素γ受体β基因启动子荧光报告载体构建及转录活性分析[J].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19
[10].王菲菲,马小星.乙肝表面抗原和乙肝e抗原均阳性产妇乙肝病毒宫内感染情况及与Toll样受体4和干扰素-γ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8
标签:血清诱骗受体3γ-干扰素;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风湿性关节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