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能源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能源,系统,模型,互联,电力,不确定性,算法。
能源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刘丽莹,居发礼,余晓平,董秀坤[1](2019)在《建筑能源系统自动化课程知识重构与教学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探讨了如何以工程应用案例为主线重构建筑能源系统自动化课程的知识模块,并从案例库建设、可视化资料库建设、实验系统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初步效果等方面介绍了以知识模块为中心的教学改革情况。通过课程改革与实践可以提高学生工程思维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为同类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提供一些参考。(本文来源于《山西建筑》期刊2019年22期)
王旭强,张鑫,刘红昌,刘怡,刘乙召[2](2019)在《考虑源荷双重不确定性的电-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分布鲁棒优化调度》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电-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中不确定因素对运行调度带来的风险问题,提出一种考虑新能源-负荷双重不确定性的电-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分布鲁棒优化调度模型。以系统运行总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电-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随机规划模型,采用矩不确定分布鲁棒优化方法(DROMU),构建风电出力和电力负荷的矩不确定集合,在源荷双重不确定集合下将随机规划模型转化为矩不确定分布鲁棒优化模型,通过拉格朗日对偶原理将鲁棒模型转化为确定性的半正定规划模型进行求解。仿真结果表明,与不考虑或仅考虑新能源、负荷不确定性相比,考虑源荷双重不确定性的DRO-MU模型运行成本有所增加,但方案降低了不确定性因素给系统运行带来的风险,且更加符合实际。与随机优化方法和传统鲁棒方法相比,DRO-MU方法既保证了调度策略的鲁棒性,又克服了其过于保守的问题;随着源-荷矩不确定集范围的增大,系统运行成本增加,通过合理设置二者矩不确定集范围,实现系统经济性与鲁棒性的平衡。(本文来源于《现代电力》期刊2019年06期)
苏南[3](2019)在《可再生能源将快速渗透全球能源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清洁低碳+电气化’是全球能源转型、应对气候变化的现实路径和必然选择。为此,各国还需在能源政策、能效提升、技术创新等方面加大力度并综合施策。”国网能源研究院副总经济师兼经济与能源供需研究所所长单葆国在日前举办的“能源转型:‘十四五’电力发展之路”论坛上(本文来源于《中国能源报》期刊2019-12-09)
王成山,吕超贤,李鹏,李树泉,赵鲲鹏[4](2019)在《园区型综合能源系统多时间尺度模型预测优化调度》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冷/热/电综合能源系统中,协调多种设备使其优化运行,经济可靠地满足系统用能需求十分重要,制定合理有效的调度策略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该文针对一个实际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冬季运行优化调度问题进行研究。在对设备进行详细建模基础上,建立包含滚动优化环节和动态调整环节的两阶段多时间尺度模型预测控制调度策略:滚动优化阶段以系统运行费用和机组启停罚金最小为目标,结合分时电价并考虑多系统互补运行,通过多步滚动求解制定系统大时间尺度调度计划;动态调整阶段以滚动优化阶段调控计划为基准,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调整,应对可再生能源及负荷小时间尺度的不确定性变化。分析结果表明,该文调度方法可协调供能、蓄热装置的运行,发挥多种设备互补运行的优越性,有效降低运行成本,减少主机启停次数;动态调整阶段的引入可快速响应可再生能源和系统负荷小时间尺度变化,经济可靠地满足系统用能需求。(本文来源于《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23期)
于壮状,曾鸣,刘英新,李静立,甘嘉田[5](2019)在《基于分层次DBSCAN-VBSO算法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两阶段调度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构建了一种面向园区级区域综合能源系统的日前-实时两阶段经济性调度优化模型。建立了综合考虑系统各类运行成本的日前经济性调度模型;在日前调度基础上通过修正各个微源机组、储能的运行状态并考虑柔性负荷的需求响应,构建了实时调度优化模型;为求解上述调度优化模型,提出了一种分层次密度聚类的变异头脑风暴优化(DBSCAN-VBSO)算法,通过保持种群多样性以增强算法的优化性能和计算效率;对综合能源系统两阶段调度模型和求解算法进行仿真计算。算例结果表明:采用两阶段调度优化模型能够有效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降低系统运行成本。并且算例结果验证了分层次DBSCAN-VBSO算法在求解此类优化问题时的有效性和优越性。(本文来源于《电力自动化设备》期刊2019年12期)
陆雨林[6](2019)在《决策者如何应对全球能源系统严重失衡》一文中研究指出核心阅读国际能源署2019年的《世界能源展望》深入探讨了当今世界能源系统的深度失衡,也试图预测今天的决策对明天能源系统的影响,并寻求一条既能满足世界能源需求,又能很好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途径。天然气被视为解决全球能源市场深度失衡的最佳方案,可再生能(本文来源于《中国石化报》期刊2019-11-29)
詹翔燕,郑徐跃,朱兴仪,孟超,赵英汝[7](2019)在《以生物质气化多联产为核心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数学优化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生物质多联产的综合能源系统(biomass polygeneration integrated energy system,BPIES)将生物质气化多联产与区域BPIES相结合,不但可提高物质与能量综合梯级转换利用效率,同时还兼具节约能源、提高供能质量、增加经济效益等综合效益,体现了生物质能源技术与区域能源规划的深度融合,有望成为最有效、最洁净的生物质能综合利用技术.基于通用数学建模(the general algebraic modeling system,GAMS)软件,在构建生物质气化多联产各模块机理模型基础上,建立了耦合多种可再生与不可再生能源系统的多层次、高维度数学优化模型,在满足区域能源需求的前提下,从经济、环境、技术及能耗等多方面对系统进行综合评估,并结合案例分析验证模型的可靠性与有效性.结果表明,耦合了化学合成单元的BPIES在满足区域负荷与生产化学产品上起到良好的互补作用,不仅能够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还能同时提高系统经济效益.BPIES在4个典型区域的适用性为大连>上海≈广州>昆明.(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孟冰冰,郭丰慧,胡林献,白雪峰,刘超[8](2019)在《考虑天然气-电力耦合的多能源系统风电消纳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将电热冷气等多种能源系统耦合成多能源系统,电转气(P2G)技术应用于消纳弃风,进一步加强了电力与天然气2个系统间的耦合。文中探讨了P2G的消纳弃风原理,研究了P2G设备的启停控制策略,并建立了基于P2G的气电耦合模型和天然气管网储气模型,构建了考虑天然气-电力耦合运行的多能源系统协同优化调度模型。最后通过算例仿真,分析了计及天然气-电力耦合的多能源系统的消纳弃风效果,以及天然气管网储气能力与P2G配置容量的关系。研究表明,充分利用天然气管网的储气能力可进一步消纳弃风,且管网储气能力越强,系统配置的P2G容量可越小。(本文来源于《电力工程技术》期刊2019年06期)
赵长伟,张慧颖,刘春玲,高嘉欣,刘泽宇[9](2019)在《面向综合能源系统可靠性评估的最优负荷削减量分层解耦计算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能源安全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综合能源系统是未来能源系统的核心环节,其基础任务是保证安全可靠的能源供应。针对最优负荷削减量统一求解法难以收敛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综合能源系统可靠性评估的最优负荷削减量分层解耦计算方法。基于分层解耦的最优负荷削减模型分别计算能源集线器优化调度和电/气/热子系统最优潮流问题,得到综合能源系统在各种故障状态下的最优负荷削减量。算例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运用于电气热综合能源系统的可靠性评估,合理反映故障状态下电气热互补转化过程对系统可靠性的影响,也可用于系统薄弱环节分析和可靠性提升计划制定。(本文来源于《全球能源互联网》期刊2019年06期)
孙伟男,倪靖猛,滕松[10](2019)在《综合能源系统中的综合需求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需求响应是刺激需求侧资源参与调度的关键措施。综合能源系统可集成多种形式的能源,为需求响应带来了新的发展。文章研究了综合能源系统中的综合需求响应项目,介绍了综合需求响应的基本概念和推广价值,并以典型电力-天然气耦合的能量系统为例,分析了综合需求响应的工作原理。然后阐述了欧洲、美国、中国的典型综合需求响应的工程项目概况。最后,提出了目前综合需求响应项目发展的一些建议,以期为今后的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电工技术》期刊2019年22期)
能源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电-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中不确定因素对运行调度带来的风险问题,提出一种考虑新能源-负荷双重不确定性的电-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分布鲁棒优化调度模型。以系统运行总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电-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随机规划模型,采用矩不确定分布鲁棒优化方法(DROMU),构建风电出力和电力负荷的矩不确定集合,在源荷双重不确定集合下将随机规划模型转化为矩不确定分布鲁棒优化模型,通过拉格朗日对偶原理将鲁棒模型转化为确定性的半正定规划模型进行求解。仿真结果表明,与不考虑或仅考虑新能源、负荷不确定性相比,考虑源荷双重不确定性的DRO-MU模型运行成本有所增加,但方案降低了不确定性因素给系统运行带来的风险,且更加符合实际。与随机优化方法和传统鲁棒方法相比,DRO-MU方法既保证了调度策略的鲁棒性,又克服了其过于保守的问题;随着源-荷矩不确定集范围的增大,系统运行成本增加,通过合理设置二者矩不确定集范围,实现系统经济性与鲁棒性的平衡。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能源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刘丽莹,居发礼,余晓平,董秀坤.建筑能源系统自动化课程知识重构与教学实践[J].山西建筑.2019
[2].王旭强,张鑫,刘红昌,刘怡,刘乙召.考虑源荷双重不确定性的电-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分布鲁棒优化调度[J].现代电力.2019
[3].苏南.可再生能源将快速渗透全球能源系统[N].中国能源报.2019
[4].王成山,吕超贤,李鹏,李树泉,赵鲲鹏.园区型综合能源系统多时间尺度模型预测优化调度[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9
[5].于壮状,曾鸣,刘英新,李静立,甘嘉田.基于分层次DBSCAN-VBSO算法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两阶段调度优化[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9
[6].陆雨林.决策者如何应对全球能源系统严重失衡[N].中国石化报.2019
[7].詹翔燕,郑徐跃,朱兴仪,孟超,赵英汝.以生物质气化多联产为核心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数学优化模型[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8].孟冰冰,郭丰慧,胡林献,白雪峰,刘超.考虑天然气-电力耦合的多能源系统风电消纳分析[J].电力工程技术.2019
[9].赵长伟,张慧颖,刘春玲,高嘉欣,刘泽宇.面向综合能源系统可靠性评估的最优负荷削减量分层解耦计算方法[J].全球能源互联网.2019
[10].孙伟男,倪靖猛,滕松.综合能源系统中的综合需求响应研究[J].电工技术.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