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DO YOU KNOW?(论文文献综述)
金秀英,李光华[1](2021)在《“知道”格式的语法化》文中提出本文主要对"知道"格式的"你知道吗"进行研究。本文从历时层面的角度首先对"知道"这一词的由来进行了阐述。"知道"一般与人称代词"你"和语气词"吗/吧"的组合,即"你知道吗/吧"。其次本文根据前人的研究对"知道"格式的"你知道吗/吧"演化过程进行详细的分析。再次本文对"你知道吗"语用功能进行探讨。
陈婷婷[2](2021)在《话语标记“你知道”研究综述》文中指出在我们日常对话交际中,"你知道"等话语标记常常不表示命题的真意,其所起的作用是对会话等互动性言语交际进行监察、管理及保持对话顺利进行等。国内外很多学者对"youknow"进行了大量不同角度的研究,而对其相应格式"你知道"在汉语中的应用情况,在我国却鲜有学者关注。本文就几位国内学者对"你知道"的使用模式及语用功能等方面的研究进行归纳、比较和综合整理。
鲍晓树,丁海林[3](2021)在《关于“你知道吗”的新旧教材对比分析》文中指出根据《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修订的2014年版修订教材中关于"你知道吗"有了较大幅度的改动。新旧教材中的"你知道吗"栏目各具特色,笔者试图通过新旧教材的对比分析,寻求不同时期教材编排的特点,以期更好地厘清和解构文本,力求对"你知道吗"的课堂教学有所启示。一、新旧教材关于"你知道吗"的对比1.教学年级与教学内容的比较。新旧教材关于"你知道吗"这一内容在年级编排、内容设计上有着比较大的变动,详见下表。
克雷格·拉塞尔,周建川[4](2021)在《魔鬼藏身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35年,捷克。刚刚由荣格博士训练出师的精神病医生维克多·科萨雷克来到臭名昭着的奥卢城堡。这座中世纪城堡位于布拉格城外的山顶,关押着东欧最可怕的精神病犯人,号称"六大魔王":"小丑""食草动物""玻璃收藏家""伐木工""通灵师""鬼畜"。这些病人的罪行太过严重,必须与其他人隔离。城堡内设备先进,但据说埋藏着绵延几代的黑暗秘密。维克多希望采用全新的医疗技术来证明这些病人身上存在一种奇怪的共性,即他所谓的"心魔假说"。在了解这五个男病人和一个女病人的过去时,维克多必须面对的是,这六人身上也许另有一层不为人知的真相。与此同时,恐惧正笼罩着布拉格整座城市,一个隐形连环杀手出没在黑暗的街头巷尾。刑事科的卢卡斯·斯莫莱克队长急于揪出这个在报道里被称为"皮围裙"的真凶,他慢慢意识到,这个杀手是在模仿一个世纪前最恶劣的连环杀手:伦敦的"开膛手杰克"。斯莫莱克向奥卢城堡深谙精神病犯罪心理的专家求助,尽管他担心"皮围裙"也许正和城堡内关押的六个犯人有关……
王广金[5](2021)在《“你知道吗”在数学课堂上的穿插应用》文中认为在核心素养理念下,引导学生对数学文化进行感知与理解十分重要,这是数学教学中"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编排了"你知道吗"这一栏目,是学生进行数学阅读的有效载体,也是学生感受数学文化的有效载体。对于"你知道吗"栏目内容,教师不能单一化地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进行运用,要善于在导入、探究、练习、结课、作业环节进行穿插应用,以此达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吕铮[6](2020)在《纵横四海》文中指出写这个故事的时候,我已经四十岁了。都说四十岁是道坎儿,该人生不惑,但我迎来的却是四六不靠的中年危机。自己的警察生涯已经进行了二十年,往前似乎踮着脚就能瞄到终点,但回望却充满了遗憾和不安。每当这时我就会想起他们,那几个老警察。
徐芬[7](2020)在《“你知道”类话语标记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主要介绍以“你知道”为原型的一类话语标记,研究对象包括:“你知道”“你知道吗/吧”“你不知道”。利用“三个平面”分析法详细描述每个话语标记的共时表现,并借助比较法将其他三个话语标记与“你知道”进行比较。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话语标记“你知道”类的相关研究。借鉴了以往话语标记的研究理论,总结目前的研究状况。并找出“你知道”类符合话语标记的条件,以及介绍了它们的研究现状、理论依据、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等。第二部分主要介绍话语标记“你知道”。通过对语料的搜集与整理,我们主要从句法位置、使用模式、会话语义、元语用功能以及演化过程等方面进行详细地描写与分析。第三部分主要介绍话语标记“你知道吗/吧”。因为“你知道吗”与“你知道吧”结构类似,所以将二者放在一起讨论。二者在句法位置、使用模式上基本相同,会话语义、元语用功能既存在相同又带有各自的特色。此外,“你知道吗/吧”还经历了句法演化,动词不断地去范畴化,句子成分的隐显置换以及语义的虚化、语用的主观化与交互主观性等过程。我们还将“你知道吗/吧”与“你知道”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三者既带有该类话语标记的共性特征,也展现各自的特色。第四部分主要对话语标记“你不知道”进行详细的共时描写。“你不知道”作为“你知道”再范畴化的产物,有其特殊性。句法上,讨论了它的句法位置、使用模式以及相应的变体形式;语义上,讨论了它独特的会话语义;元语用功能上,从语篇连贯功能和人际交往功能进行描写;重点讨论它的演化过程与演化路径,并借助比较法,详细分析它与“你知道”之间存在的异同。第五部分为结论。主要通过对前文的分析与比较,总结出“你知道”类话语标记的共性特征以及该类成员的个性差异。
陈碧瑶[8](2020)在《小学数学教材“你知道吗”板块教学现状及效果的调查研究》文中指出“你知道吗”板块是小学数学教材的组成部分,可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充实课堂,具有一定的教学价值。通过对人教版数学教材的文本分析发现该板块在内容上以纯文字和图文结合的形式呈现出数学史、数学与生活、知识延伸三方面的内容。本文利用教师访谈和学生问卷了解到教师主要对“你知道吗”板块中知识延伸方面的内容展开教学,且该板块课前预习和课后作业的布置以及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不理想,同时“你知道吗”板块在情感态度价值观领域的教学效果较好,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领域的教学效果较差。在对影响“你知道吗”板块教学现状的原因进行分析以及“你知道吗”板块教学效果的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后,为改善“你知道吗”板块的教学现状及效果提出:第一,加强交流与培训,提高教师数学专业素养;第二,教师要明确预习任务,发挥课前预习的作用;第三,教师要优化课堂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第四,教师要合理增设课后作业,展开复习与巩固;第五,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第六,家长要转变态度,为学生学习提供支持与帮助。
林敏婷[9](2019)在《小学数学教材“你知道吗?”栏目数学文化的比较——以人教版、苏教版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厘清数学文化的内涵和教育价值,对人教版、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你知道吗?"栏目中数学文化的栏目、内容、课程内容等分布及数量以及呈现形式数量分布进行统计与分析;以这两个版本为例,提出针对小学数学教材"你知道吗?"栏目中数学文化的编写建议。
Nattanon Teerapanyawatt(许源海)[10](2019)在《泰国留学生对中国饮食文化的认知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由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国际地位的迅速提高,很多外国人开始重视汉语,开始学习汉语,泰国来华留学生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来华泰国留学生要在中国生活较长一段时间,在生活中不可避免地要接触中国饮食文化。本文以广州高校泰国留学生为研究对象,深入了解泰国留学生对中国饮食文化的认知情况。本文使用定性访谈法来进行研究,访谈种类为一对一半结构式访谈。访谈从三个方面来进行,包括对中国菜的认知、对中国饮食观念的认知和对中国饮食礼仪的认知。通过分析得出,泰国留学生对中国饮食文化认知情况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泰国留学生对中国饮食文化的认知停留在非常浅表的层次;二是中国人请客吃饭时非常热情、好客;三是中国饭店呈现出负面印象;四是中国人不注重饮食卫生与安全;五是中国人食用奇怪的食材。泰国留学生对中国饮食文化的认知变化有以下两个:一是泰国留学生对中国菜的印象由负面转为正面;二是泰国留学生对中国饮食文化的认知过程按照时间和认知变化可以分为来华之前、在华期间和毕业回国之后三个时间段。泰国留学生对中国饮食文化认知的成因有以下几个:一是在泰国的中国菜已本土化,留学生对中国菜的认知主要来自媒体、书本和口传;二是接触中国饮食文化的机会很少,使用频率更低;三是小饭店就餐经历导致中国饭店呈现负面印象。中国饮食文化对泰国留学生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继续使用中国的待客之道;二是选择性使用中国饮食礼仪;三是回国之后喜欢做或者吃中国菜。对此,本文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来华前泰国留学生可通过多种途径力求对中国饮食文化有初步的了解;二是增加饮食文化体验活动;三是提高中国饭店的用餐环境及卫生状况。泰国学生只有多接触中国社会及中国饮食文化,才能提升对中国饮食文化认知,也才能更快地适应中国饮食文化。
二、DO YOU KNOW?(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DO YOU KNOW?(论文提纲范文)
(1)“知道”格式的语法化(论文提纲范文)
一、前言 |
二、“知道”的语法化 |
(一)“知道”的由来 |
(二)在话语中“知道”的用法 |
三、“知道”演化为话语标记 |
(一)话语标记的判定 |
(二)演化过程 |
(三)语用功能 |
1、自满得意的性质 |
2、监督的性质 |
3、强调对方认知自己的苦衷 |
4、具有担心对方的性质 |
5、争取时间 |
四、结语 |
(2)话语标记“你知道”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话语标记“你知道”的界定 |
二、话语标记“你知道”的使用模式及语用功能 |
三、话语标记“你知道”的形成动因 |
四、结语 |
(4)魔鬼藏身处(论文提纲范文)
序言 |
第一部分魔鬼受缚之处 |
第二部分“小丑”与“食草动物” |
第三部分“玻璃收藏家”与“伐木工” |
第四部分“通灵师”与藏骨堂 |
第五部分蝴蝶和石太阳 |
第六部分霍布斯先生 |
后记 |
(5)“你知道吗”在数学课堂上的穿插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导入环节“铺垫”,激发学习热情 |
二、探究环节“导学”,推进学习进程 |
三、练习环节“链接”,体验数学价值 |
四、结课环节“延伸”,预留学习空间 |
五、作业环节“迁移”,引导课后实践 |
(6)纵横四海(论文提纲范文)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7)“你知道”类话语标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话语标记的相关研究 |
(一)国外话语标记研究现状 |
(二)国内话语标记研究现状 |
二、“你知道”类话语标记的界定 |
(一)话语标记的定义以及特征 |
(二)“你知道”类成员做话语标记的具体表现 |
三、“你知道”类话语标记的研究现状 |
(一)“知道”类话语标记的分类研究 |
(二)话语标记“你知道”研究 |
(三)话语标记“你知道吗”/“你知道吧”/“你不知道”研究 |
四、“你知道”类话语标记的理论依据、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 |
(一)理论依据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五、语料来源及相关说明 |
(一)语料来源 |
(二)相关说明 |
第一章 话语标记“你知道” |
一、话语标记“你知道”的句法分布及使用模式 |
(一)话语标记“你知道”的句法分布 |
(二)话语标记“你知道”的使用模式 |
二、话语标记“你知道”的会话语义 |
(一)激活 |
(二)求认同 |
(三)告知 |
(四)强调 |
三、话语标记“你知道”的元语用功能 |
(一)语篇组织功能 |
(二)人际交往功能 |
(三)语境顺应—关联功能 |
四、话语标记“你知道”形成的机制与动因 |
(一)形成机制 |
(二)演化动因 |
五、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话语标记“你知道吗/吧”及与“你知道”的比较 |
第一节 话语标记“你知道吗/吧” |
一、话语标记“你知道吗/吧”的句法分布及使用模式 |
二、话语标记“你知道吗/吧”的会话语义 |
三、话语标记“你知道吗/吧”的元语用功能 |
四、话语标记“你知道吗/吧”的演化过程 |
第二节 “你知道吗/吧”与“你知道”之间的比较 |
一、句法位置与使用模式方面的异同 |
二、三者在会话语义构成方面的异同 |
三、三者元语用功能的异同 |
四、三者在演变过程上的异同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话语标记“你不知道”及与“你知道”的比较 |
第一节 话语标记“你不知道”的整体考察 |
一、话语标记“你不知道”的句法分布及使用模式 |
二、话语标记“你不知道”的会话语义 |
三、话语标记“你不知道”的元语用功能 |
四、话语标记“你不知道”的再范畴化过程 |
第二节 话语标记“你不知道”与“你知道”的异同 |
一、句法上的异同 |
二、会话语义构成上的异同 |
三、二者元语用功能及演化过程的异同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小学数学教材“你知道吗”板块教学现状及效果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由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你知道吗”板块的设计研究 |
二、“你知道吗”板块的教学实践研究 |
第四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你知道吗”板块 |
二、教学效果 |
第五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法 |
二、文本分析法 |
三、问卷调查法 |
四、访谈法 |
第二章 “你知道吗”板块的文本分析 |
第一节 数量统计 |
第二节 呈现形式 |
第三节 内容类型 |
第三章 “你知道吗”板块教学现状及效果的调查分析 |
第一节 “你知道吗”板块教学现状及效果的调查设计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对象 |
三、问卷内容设计 |
四、问卷信效度 |
第二节 “你知道吗”板块教学现状及效果的调查 |
一、“你知道吗”板块的教学现状 |
二、“你知道吗”板块的教学效果 |
第四章 “你知道吗”板块教学现状及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影响“你知道吗”板块教学现状的因素分析 |
第二节 影响“你知道吗”板块教学效果的因素分析 |
一、“你知道吗”板块的教学实施与教学效果的相关分析 |
二、学生对“你知道吗”板块的认识与教学效果的相关分析 |
三、学生对“你知道吗”板块的学习态度与教学效果的相关分析 |
四、家长对“你知道吗”板块的态度与教学效果的相关分析 |
五、“你知道吗”板块教学效果的回归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改善“你知道吗”板块教学现状及效果的有效策略 |
第一节 加强交流与培训,提高教师数学专业素养 |
第二节 教师要明确预习任务,发挥课前预习的作用 |
第三节 教师要优化课堂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
一、明确“你知道吗”板块的教学切入点 |
二、组织“你知道吗”板块的分享环节 |
三、有针对性的设计“你知道吗”板块的课堂提问 |
第四节 教师要合理增设课后作业,展开复习与巩固 |
第五节 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 |
一、帮助学生组建“你知道吗”兴趣小组 |
二、组织“你知道吗”板块的竞赛活动 |
第六节 家长要转变态度,为学生学习提供支持与帮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你知道吗”板块教学现状及效果的调查问卷 |
附录2 教师访谈提纲 |
致谢 |
(9)小学数学教材“你知道吗?”栏目数学文化的比较——以人教版、苏教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数学文化的内涵及教育价值 |
(一)数学文化的内涵 |
(二)数学文化的教育价值 |
1. 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感受数学知识下的文化气息 |
2. 改变学生的数学观,体会数学与其他学科内容的密切联系 |
3. 提供教学素材,丰富课堂教学方式 |
二、两版教材“你知道吗?”栏目中数学文化的比较 |
(一)栏目分布及数量 |
(二)内容分布 |
1. 数学史 |
2. 数学与现实生活 |
3. 数学与科学技术 |
4. 数学与人文艺术 |
(三)课程内容分布 |
(四)呈现形式 |
三、“你知道吗?”栏目中数学文化的编写建议 |
(一)合理均衡各个年级的数量分布 |
(二)适当增加“数学与科学技术”“数学与人文艺术”相关内容 |
(三)提升对“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的重视 |
(四)丰富以图片、连环画为主的呈现形式 |
(五)巧妙设计小问题与查阅资料提示语 |
(10)泰国留学生对中国饮食文化的认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关于中国饮食文化内涵及特点的研究 |
2.2 关于中国饮食文化观念的研究 |
2.3 关于中国饮食礼仪的研究 |
2.3.1 中国与外国饮食礼仪文化差异对比研究 |
2.3.2 宴会及家庭礼仪 |
2.3.3 筷子礼仪禁忌 |
2.3.4 饮酒礼仪 |
2.4 关于中国菜系及烹饪文化研究 |
2.5 关于饮食文化历史及发展研究 |
2.6 关于中国饮食文化教学研究 |
2.7 关于跨文化适应的研究 |
2.7.1 关于跨文化适应阶段的研究 |
2.7.2 关于跨文化适应的影响因素及问题研究 |
2.7.3 关于刻板印象的研究 |
2.8 研究评述与展望 |
第三章 研究方法及过程 |
3.1 研究方法 |
3.1.1 访谈对象 |
3.1.2 访谈提纲 |
3.2 研究过程 |
第四章 研究结果分析 |
4.1 泰国留学生对中国饮食文化的认知情况 |
4.1.1 对中国饮食文化的认知停留在非常浅表的层次 |
4.1.2 中国人请客吃饭时非常热情、好客 |
4.1.3 中国饭店整体呈现负面印象 |
4.1.4 中国人不注重饮食卫生与安全 |
4.1.5 中国食用奇怪的食材 |
4.2 泰国留学生对中国饮食文化的认知变化 |
4.2.1 泰国留学生对中国菜的认知变化 |
4.2.2 泰国留学生对中国饮食文化的认知变化 |
4.3 泰国留学生对中国饮食文化认知的成因 |
4.3.1 对中国菜的认知主要来自媒体、书本和口传 |
4.3.2 接触中国饮食文化的机会很少,使用频率更低 |
4.3.3 小饭店就餐经历导致中国饭店呈现负面印象 |
4.4 中国饮食文化对泰国留学生的影响 |
4.4.1 继续使用中国的待客之道 |
4.4.2 选择性使用中国饮食礼仪 |
4.4.3 回国之后喜欢做或者吃中国菜 |
第五章 建议 |
5.1 来华前可通过多种途径初步了解中国饮食文化 |
5.2 增加饮食文化体验活动 |
5.3 中国饭店提高用餐环境及卫生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访谈转写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DO YOU KNOW?(论文参考文献)
- [1]“知道”格式的语法化[J]. 金秀英,李光华. 作家天地, 2021(33)
- [2]话语标记“你知道”研究综述[J]. 陈婷婷. 汉字文化, 2021(19)
- [3]关于“你知道吗”的新旧教材对比分析[J]. 鲍晓树,丁海林. 中小学数学(小学版), 2021(10)
- [4]魔鬼藏身处[J]. 克雷格·拉塞尔,周建川. 译林, 2021(03)
- [5]“你知道吗”在数学课堂上的穿插应用[J]. 王广金. 数学教学通讯, 2021(01)
- [6]纵横四海[J]. 吕铮.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20(06)
- [7]“你知道”类话语标记研究[D]. 徐芬.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 [8]小学数学教材“你知道吗”板块教学现状及效果的调查研究[D]. 陈碧瑶.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20(02)
- [9]小学数学教材“你知道吗?”栏目数学文化的比较——以人教版、苏教版为例[J]. 林敏婷. 课程教学研究, 2019(08)
- [10]泰国留学生对中国饮食文化的认知研究[D]. Nattanon Teerapanyawatt(许源海).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