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蒙古农牧业自然灾害问题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闫博[1](2021)在《元代阴山地区的社会经济研究》文中指出阴山地区自古以来都是民族交流往来的重要地区。元朝建立后,大一统的格局为阴山地区的社会经济建设提供了政治保障,阴山地区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可以说它是元朝政治中心的重要支柱。元代在阴山地区的行政建制承袭金制,以路、府、州、县进行划分,它为阴山地区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但同时,阴山地区的一部分土地被划分给了蒙古诸王,这体现了蒙元王朝政治制度中“二元制”的特点。而阴山地区外来人口的迁入,也促进了该地区的经济繁荣。阴山地区一直以来就是农牧业交汇区,半农半牧的生活方式是这一地区的主要生产特点,忽必烈实行的“重农”政策,为阴山地区开辟了一定数量的屯田,促进了农业生产,尤其是阴山西部地区在战后的农业恢复,使该地区的农牧业整体得到了发展。阴山地区由于自然环境复杂,自然灾害频发,使得元朝政府经常对这一地区加以赈济。阴山地区交通位置十分重要,当地以陆路运输和黄河漕运为主,元朝政府在这一地区的交通建设主要是为了保证京师粮草供应,同时也是为了加强对漠北草原与西北边疆的控制。交通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进步,阴山地区作为沟通两都的重要区域,商业十分繁荣。阴山地区的发展与两都密切相关,它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大都与上都的政治需求和经济需求,阴山地区的经济发展也为两都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支撑,这也是各民族交流融合的重要体现。
邓彩霞[2](2021)在《基于情景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建设研究》文中指出自然灾害风险一直以来威胁着人类生存与安全,也一直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和政府治理的重要内容。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灾害治理经验的积累,人类的减灾能力得到较大的提升,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以及人类社会生活对自然环境干预范围和深度的增加,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日益变得紧张,灾害风险日益加剧。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是一个集西部地区、民族地区、高原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所有特点于一体的省份,各种传统和非传统、自然和社会的安全风险时刻威胁着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青海特定的环境条件决定了当地灾害频发,同时也是全国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具有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等特点。社区作为社会构成的基本单元,是防灾减灾的前沿阵地和基础。青海农牧社区基础设施落后,生态系统脆弱,受到自然灾害损害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程度较高,被认为是防灾减灾工作的最薄弱地区。青海气象灾害多发,雪灾是青海省畜牧业的主要灾害,全省牧业区每年冬春期间不同程度遭受雪灾,“十年一大灾,五年一中灾,年年有小灾”已成为规律。在全球气候变暖以及极端天气现象的影响下,“黑天鹅”型雪灾不但对农牧民安全生产生活造成威胁,对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等形成挑战,而且还考验着地方政府的自然灾害的综合治理能力,思考如何提升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刻不容缓。随着情景分析法在危机管理领域的应用,情景分析和构建被认为是提升应急能力的有效工具,对于农牧社区雪灾的减灾而言,在情景构建基础上所形成的实践分析结果对于现实问题的解决具有一定的战略指导意义。本研究聚焦于提升青海农牧社区减灾能力这一核心问题,以情景分析理论、危机管理理论、极值理论、复杂系统理论为研究的理论基础,运用实地调查法、情景分析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等具体的研究方法,以“情景—任务—能力”分析框架为理论分析工具,首先从致灾因子的分析着手,对青海省农牧社区典型灾害进行识别;其次通过情景要素分析、关键要素选择、情景描述等方面着手对识别的典型灾害进行“最坏可信”情景构建,然后基于典型灾害的情景构建梳理出相应减灾任务,总结归纳出农牧社区不同减灾主体完成减灾任务所应该具备的能力条件,并结合现实对农牧社区减灾能力进行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估,最终分别从规则准备、资源准备、组织准备、知识准备、行动规划等方面提出农牧社区减灾能力提升的策略。本研究认为随着应急管理体系从“以体系建构”向“以能力建设”为重点的转变,着眼于全方位的能力建设,提升灾害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社会化水平是农牧社区减灾的必由之路。作为一种支撑应急全过程,以及应急管理中基础性行动的应急准备是能力建设的抓手。意识是行动的先导,要做好这一基础性行动其关键在于一个具备战略能力、拥有良好灾害价值观的领导体系,运用情景构建做好全面应急准备。完善的规则体系是应急准备、乃至采取应急行动所应遵循的的法定依据和行为准则;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危机应急法规建设是做好农牧社区减灾工作的前提;良好的组织架构是提升农牧社区减灾能力的关键,加强各级政府部门在农牧区减灾中的核心地位和主导责任,坚持村社本位,实现以农牧民群众为主体,多元主体有效整合,形成灾害治理的协同格局。完备的知识准备是激发农牧社区减灾能力提升的内在动力,通过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渠道获取和累积灾害知识,形成正确的灾害价值观,占据减灾的主动地位;有针对性的借助信息技术,培养专门人才推动减灾专业化,助推农牧社区减灾能力提升。资源准备是农牧社区的减灾保障,构建合理的社区公共应急资源体系关键在于资源结构的优化。优先准备风险级别较高的减灾资源,优化资源存储数量和公共应急资源存储点,做好潜在资源共享平台,从而实现有限资源效用最大化。农牧社区减灾,规划先行,一套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减灾指标体系是青海农牧区减灾管理的“指挥棒”,一项科学周密的专项减灾规划,是农牧区减灾任务实施的“路线图”和“控制表”。总之,在青海农牧社区灾害治理中,灾害情景构建与分析为灾害治理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和发展方向。通过构建典型灾害具象化的“最坏可信情景”,让应急决策者、社区及其成员通过了解当前灾害态势,明确自身管理薄弱点,掌握可控干预节点,做好工作安排和充分的应急准备,预防灾害风险或者遏制灾后事态走向最坏局面。基于情景分析的农牧社区减灾能力的研究对于改进和完善现行农牧社区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对于实现区域社会平安建设具有重大的实践和指导意义。
阿斯汉夫[3](2021)在《内蒙古牧区自然灾害群分布特征研究》文中认为内蒙古自治区牧区是中国重要的绿色畜产品生产基地。近年来,气候变化导致自然灾害发生频率急剧增加。自然灾害有空间上的群聚性和时间上的群发性特点,由此产生的灾害损失远远超过发生单一灾害的损失。关于内蒙古牧区自然灾害的研究大多数都是以单灾种为研究对象,对于多灾种灾害群的长时间序列研究较少。因此,通过分析内蒙古牧区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及其受灾情况,研究不同孕灾环境、不同承灾体、不同灾情、不同防灾能力的情况下,不同灾害类型程度的耦合方式,可为内蒙古牧区各旗市根据各自的不同情况开展防灾减灾活动提供参考。本文根据自然灾害系统理论,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利用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基础数据、2000-2019年内蒙古牧区统计年鉴社会经济数据、1900-2010年内蒙古历史自然灾害灾情数据,采用统计分析法、聚类分析法、专家打分法等从自然灾害灾情、孕灾环境、承灾体、防灾能力4个方面建立指标体系作为内蒙古牧区自然灾害群子系统,对内蒙古牧区自然灾害群子系统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计算自然灾害群类型,并建立耦合协调性模型对内蒙古牧区自然灾害群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对不同地区针对性的提出防灾减灾对策。得出结论有:1.根据内蒙古33个牧业旗旱灾、雪灾、风灾、洪涝灾害发生的频次以及灾度进行聚类分析,并将内蒙古33个牧业旗灾情分成5个类型,第一类型为旱灾雪灾为主轻灾区,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地区;第二类型为旱灾洪灾为主中灾区,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地区以及中东部地区;第三类型为雪灾旱灾风灾为主中灾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中部地区;第四类型为旱灾风灾雪灾为主重灾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的中西部地区;第五类型为旱灾风灾为主重灾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的西部地区以及西北部地区。2.选取内蒙古牧业旗地貌、土壤、植被等要素计算内蒙古牧业旗自然灾害孕灾环境敏感度。孕灾环境综合敏感度低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的西部地区以及中东部地区;孕灾环境敏感度中等地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中南部地区以及中西部地区;孕灾环境综合敏感度较高地区分布在内蒙古东部地区、中南部地区以及中西部地区;孕灾环境综合敏感度高地区分布在内蒙古中部地区以及东北部地区。3.根据内蒙古自治区2000-2019年统计年鉴数据,计算内蒙古牧业旗防灾能力,并分为4个等级,总体上,防灾能力弱地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以及中东部地区;防灾能力中等地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东南部地区以及东北部地区;防灾能力较强、强地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以及东北部地区。4.根据内蒙古自治区2000-2019年统计年鉴数据,选取人口数量、大小牲畜等指标计算承灾体脆弱性;总体上,内蒙古牧业旗自然灾害承灾体脆弱性由西向东逐渐增加的趋势,东部地区属于农牧交错带地区,人口、牲畜数量大于西部纯牧业地区。5.将内蒙古33个牧业旗分成5个主要灾害类型的基础上,以灾情、孕灾环境、承灾体、防灾能力等四个指标作为自然灾害系统的子系统根据灾害类型和4个子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并分析自然灾害子系统的特征,对各牧业旗提出针对性、有效性的防灾对策。
李文龙[4](2019)在《北方农牧交错区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研究 ——以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区是阻挡西北部沙漠向东南入侵的重要生态屏障;近年来,该地区受气候暖干化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自然灾害频发,已成为一个生态环境脆弱区。在乡村衰退已是全球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背景下,集干旱灾害频发、贫困集聚、多民族聚集、生态脆弱的北方农牧交错区乡村人地系统变化表现更加剧烈,成为乡村人地关系深刻变革的典型区,也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点与难点地区。北方农牧交错区乡村人地系统具有哪些特征?系统可持续发展受哪些因素影响?系统发展过程呈现哪些规律?怎样在减缓乡村人地系统外部干扰的同时,通过调整系统内部结构和功能以提高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实现北方农牧交错区乡村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适应性、体制转换、适应性循环等概念、内涵及理论,为量化北方农牧交错区乡村人地系统,表征乡村人地系统结构与功能演化过程,剖析乡村人地系统演化机制提供了分析工具与理论基础,为乡村人地系统结构与功能的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成为乡村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重要的研究新范式。本文基于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适应性、体制转换、适应性循环等理论,构建了“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演变与农牧户适应行为分异”的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分析框架,以内蒙古达尔罕茂名安联合旗为案例区,按照“气候变化、城镇化与政策实施扰动—乡村社会、经济、生态环境要素变迁—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农牧户适应行为分异特征—乡村人地系统结构、功能及稳态变化规律—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机制—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管理对策与建议”的逻辑思路,运用综合指数、变异系数、障碍度等方法,分析与总结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过程与机制,解决以上北方农牧交错区乡村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全文研究结论如下:(1)达尔罕茂名安联合旗自1952年建旗以来,乡村经历了重组阶段(1952-1978):人口快速发展,经济发展缓慢,生态环境逐步恶化;快速发展阶段(1979-2002):经济快速发展,人口稳步增长,生态环境恶化加剧;稳步发展阶段(2003-2016):生态环境逐步治理,社会、经济发展方式逐步转型,乡村人地系统演化呈现稳步、协调的发展态势;在此过程中,乡村人地系统演化阶段性特征显着;气候暖干化是制约乡村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政策引导下的社会、经济活动,深刻影响着乡村人地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变化;乡村人地系统结构趋于复杂,功能不断完善;现阶段形成了由农业主导型、畜牧业主导型、旅游主导型、综合型乡村复合的乡村人地系统,乡村人地系统空间异质性特征显着。(2)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时间上经历了急速下降、缓慢上升、缓慢下降的变化过程;空间上呈现“南部高脆弱、中部低脆弱、北部中度脆弱”的空间格局,但脆弱性空间碎片化趋势显着;从脆弱性变异特征来看:农业主导型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变化幅度呈现低幅度变化态势,畜牧业主导型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变化幅度呈现随着纬度提高脆弱性变化幅度减小的趋势,旅游业主导型、综合型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变化幅度呈现高幅度变化发展过程;在脆弱性时空演变过程中,乡村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子系统间结构与功能的协调程度波动变化,系统稳定性差;不同类型农牧户生计活动对系统适应能力差异、系统结构与功能变化、系统稳定状态以及脆弱性时空演化产生重要影响,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过程中尺度效应显着。(3)在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时空格局演变的过程中,系统结构与功能变化是农牧户适应的起因;气候暖干化导致的农牧业投入增加,政策实施导致的自然资本缺失,成为农牧户适应发生的推力,草原旅游开发、快速城镇化是农牧户适应发生的拉力;农牧户基于自身家庭生计资本特征与偏好,追求良好的适应效果,是农牧户适应发生与适应行为选择差异化的内在动因,其中,农牧兼型、务工主导型、旅游参与型适应行为是在生存、经济、社会理性的内在动因下,从纯农户与纯牧户适应行为分异而来,最终形成了现阶段不同适应行为的农牧户;适应能力是农牧户适应行为分化的根本原因,直接影响着农牧户适应结果;农牧户适应性是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的关键影响因子,深刻影响着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路径。(4)气候暖干化、城镇化与政策实施构成的外部扰动力与系统结构、功能演化产生的系统自组织能力,是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的主要动力,其中,系统自组织力主要来源于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调节能力),其关键因素是农牧户适应性;外部扰动力对系统给予压力,系统通过自组织来缓冲、适应外部压力对系统产生的负面影响,从而形成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的动力机制。随着系统脆弱性演变,乡村人地系统结构与功能始终趋于“协调—不协调—协调……”循环往复的发展态势中1,在此过程中乡村人地系统呈现出快速增长(r)、稳定守恒(k)、释放(Ω)、重组(α)的阶段性适应性演化特征,系统状态始终处于“稳定—不稳定—稳定……”循环往复的发展过程之中。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过程中,政策作用凸显,导致系统尺度关联作用首先是自宏观乡村到微观农牧户,由乡村人地系统结构与功能转变胁迫农牧户生计转型,形成“大齿轮驱动小齿轮”现象,尔后,农牧户生计转型状态反作用于乡村人地系统结构与功能的演化,成为系统演化的关键影响因素,甚至决定着乡村人地系统是否能可持续发展。从系统演化尺度效应来看,政策引导下的乡村结构与功能演化对农牧户生计转型的促进作用较小,而小尺度农牧户生计转型发展对于大尺度乡村人地系统结构与功能演变作用较大。(5)提高农牧户适应性,降低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优化乡村人地系统结构与功能,促进乡村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是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研究的最终目标,乡村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实质是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问题;但在具体制定适应性管理措施时,应该重点考虑乡村人地系统演化中乡村人地系统与农牧户之间的尺度效应问题、制度与协调问题等,因此,本文从宏观乡镇尺度降低系统脆弱性,微观农牧户尺度提高其适应性两个视角提出对策与建议。
董军宝[5](2019)在《新疆政策性农业保险财政补贴问题研究》文中指出2007年,中央将新疆部分地区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险种试点,由中央财政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财政补贴试点险种的保费。新疆针对农牧业生产的有效需求,有序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相关工作。新疆养殖业分布广泛、种类繁多,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频发,有必要将部分种植业和养殖业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保障品种。同时鼓励各地州、市、县自主选择迫切需要参保的险种,根据当地农牧业生产特点和地方财政,适时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有关险种。2010年,在棉花、小麦、玉米等原有基础上,新疆在阿克苏开展了苹果、梨、枣等林果业产业试点工作。2012年,玛纳斯、吉木乃、察布查尔三县将地方肉羊保险纳入地方财政补贴品种试点。立足地方的现实需要,扩大奶牛保险的保险责任范围,把狼灾、毒草害列入自然灾害范围内。2013年,结合农业发展的需求,新疆选取设施农业为保险标的在乌鲁木齐、吐鲁番、和田、哈密、阿勒泰等地区开始政策性农业保险财政补贴试点。2017年,新疆为了规范政策性农业保险财政补贴资金的管理,出台了财政补贴一系列相关细则。这些年来,为了分散农牧业生产的自然风险、保证农村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新疆充分考虑区情,不断探索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模式。新疆对政策性农业保险不同的保险标的给予差异化补贴政策,取得了阶段性的补贴效果,助力解决“三农”问题,但在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的过程中,也暴露了一系列问题,阻碍了一部分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工作的进程,还需要不断健全新疆政策性农业保险财政补贴体系。本文依托于新疆政策性农业保险财政补贴实施的具体情况,引入市场失灵、农业弱质产业、福利经济学等相关理论,运用文献研究法、规范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新疆政策性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国内外政策性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的经验与启示进行研究,并提出了健全新疆政策性农业保险财政补贴体系的对策建议。首先,本文对相关概念明确界定,阐述了市场失灵、农业弱质产业、福利经济学等相关理论基础,介绍新疆政策性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的发展历程与现状。然后,从财政补贴运行机制待完善、政府财政补贴支持力度不够、农户对财政补贴的认可度不高、保险保障标准与农户需求存在差距、政府、农户和经办机构之间的利益难以均衡、农户和经办人员违规套取财政补贴资金等六个问题进行分析,并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原因包括财政补贴法律法规不健全、政府财政实力不足、农户风险意识淡薄、农户对财政补贴缺乏正确认识、农业保险市场作用未得以有效发挥和合规性监管不到位。再次,总结了浙江省、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的经验与启示,也总结了美国、日本和西班牙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的经验与启示。最后,立足新疆区情,本人提出了健全新疆政策性农业保险财政补贴体系的对策建议,具体包括优化财政补贴运行机制、多方筹集财政补贴资金、提高农牧民对财政补贴的认可度、政府应转变对财政补贴的价值取向、理顺政府、农户和经办机构之间的关系、加强对财政补贴的合规性监管。
白林[6](2019)在《中国赴蒙援建工人研究(1949-1964)》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要利用蒙古国对外关系中央档案馆、蒙古国中央档案馆、蒙古人民革命党档案馆以及中国外交部档案馆、地方省档案馆解密的档案资料,以1949年至1964年间中华人民共和国派遣工人援助蒙古人民共和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过程为研究主线,重点探讨中国援建工人历年在蒙古工作和生活状况及其演变过程,力图借此反映出作为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兄弟国家,中蒙在建交后双方外交及经济关系的发展脉络。文章主体共分五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章叙述中国派遣援建工人赴蒙的历史过程。1949年中蒙建交后,只因首任中国驻蒙古大使吉雅泰误解周恩来的语意,与蒙方交涉在蒙华侨问题时主动提出派遣中国工人赴蒙的问题。由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内经济百废待兴和朝鲜战争爆发以及中国派兵参战等原因,中蒙双方派遣工人的交涉暂停。直到1955年,中蒙两国签订协定,中国派遣大批工人赴蒙参加生产建设。受中蒙关系变化的影响,1963年中国停止派遣援建工人,1964年中国在蒙援建工人全部回国。第二章主要考察中国援建工人在蒙古的工作和生活的基本情况。蒙古领导人既需要大批中国工人赴蒙援建,又对他们持有“猜忌”、“警惕”的矛盾心理。而这种矛盾心理均表现在蒙方分配中国工人工作及其生活条件等方面。例如,给中国工人过于分散分配工作;与苏联工人和蒙古工人比较起来看,中国工人工作待遇和生活条件有明显的差距。但是,中国工人在中国政府的宣传和教育下,援建工作没有受到太大影响。第三章分析中蒙双方如何处理两国工人之间的矛盾及其处理方针的演变过程。针对中国工人违法乱纪的行为与两国工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在中国政府主动要求之下,经中蒙双方协商决定,按照蒙古法律处理工人之间的司法问题。由于历史和地缘政治等原因,蒙古司法机关和警察处理这些事情的时候,经常出现偏袒或袒护本国人的现象。因此,在中方要求下,中蒙双方进行商讨并调整为共同协商解决司法问题。中蒙关系恶化后,蒙方不顾中方的反对,单方面强行处理工人之间的司法问题。其中最典型的案例是“窦海玉、于深水事件”。第四章探讨中蒙两国关系的变化及其中国援建工人回国的过程。1955年中国援建工人抵达蒙古后,因各种原因及其3年工作期满等原因,部分中国工人提前陆续回国。中苏关系恶化后,由于蒙古采取“等距离”外交政策,在1959年至1961年初期间,期满和提前回国的工人很少。受中苏关系的影响,中蒙关系恶化后,中国工人期满和提前回国人数剧增。特别是1962年访华期间,泽登巴尔与周恩来发生意识形态争论,加剧了中蒙两党和两国关系。蒙古政府全面调整对华政策,1964年单方面宣布运送中国工人全部回国。第五章讨论中国援建工人在蒙古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五年计划中的影响。1955年开始,蒙方引进大批中国工人,使其参加国民经济建设当中。与此同时,针对蒙古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中蒙双方签订经济援助协定,中国向蒙古提供了大量的经济援助。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蒙古领导人不顾苏联反对,不仅学习中国“大跃进”运动,而且1959年在全国范围内也开展了“大跃进”运动。中国工人积极参加其中创造出了很多成果。直到1964年,中国工人全部回国而中国提供的援建项目被迫暂停。中国对蒙古派遣劳动力和提供经济援助的行为,与对其他国家提供的援助有较大的区别。中国对蒙古援助行为不仅输出自身经济发展模式,它还具有排除或消减苏联在蒙古的影响力的这一政治任务。中国通过提供经济援助,扩大在蒙古的政治影响,以此将来与苏联角逐蒙古问题。但是,中国派遣劳动力援蒙的行为,不仅影响中蒙双方领导人做出有关两国关系的决策,而且在1960年代初期促进了中蒙两国关系恶化的进程。
刘壮壮[7](2018)在《二十世纪以来的辽金农牧业史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表明二十世纪以来,学界对辽金时期农牧业的研究涌现出了丰富的成果,涉及农牧业发展的动因、发展脉络、管理政策、区域农业开发、农业生产工具、土地制度、赋税制度、耕作制度、农牧关系、自然灾害、屯田水利等诸多方面。这些成果为开展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也存在一些明显的薄弱环节,如辽金时期农牧思想史、粮食生产、农业环境的利用与技术选择等方面的研究涉及甚少,再如对草原地带民族农牧经济结构转型与社会演进之间的相互关系亦缺乏深入研究。
史志林[8](2017)在《历史时期黑河流域环境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黑河流域是丝绸之路河西走廊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西北干旱区第二大内陆河。随着近2000年以来的强度开发和利用,出现了许多严重的生态问题,直接威胁着流域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探讨流域历史时期环境演变的过程、表现和原因,分析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对本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文章综合借鉴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利用历史文献学和历史地理学方法,在文献考证、实地考察和遥感分析的基础上对黑河流域历史时期的环境演变过程、主要表现和演变的原因进行研究。文章主要结论有:就流域的整体气候状况而言,西汉时期和唐朝中后期属于温暖湿润期,东汉时期、隋朝初期、五代十国时期及明朝前、后期属于温暖干旱期,东汉末三国时期、南北朝前期、唐朝前期及清朝初期、末期属寒冷湿润期,两晋时期、南北朝后期、隋朝后期、宋元时期、明朝中期及清朝中期属寒冷干旱期。在这样的气候黑河流域环境演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其一,汉代后期、唐代中后期和明清时期是典型的沙漠化时段,流域中典型的五块沙漠化绿洲民乐李寨菊花地、张掖“黑水国”、古居延绿洲、马营河、摆浪河下游、金塔东沙窝都是在这些时间段形成的。其二,黑河流域的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洪涝、冰雹、霜冻、风暴、虫鼠害、地震等类型,其中以旱涝和地震最为严重。自然灾害时空分布呈现出时间上分布不均衡、不同阶段灾害的构成状况有较大差异和同一种灾害持续连年发生等特征。其三,黑河流域历史时期的城市选址与城市兴衰,都与地理环境及其演变有着密切关系,交通线路的走向也与地理环境关系密切。其四,黑河流域的气候变化还对流域内的野马、野骆驼等分布及变迁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黑河下游古遗址出土植物的种类和数量也与气候的好坏有明显的对应关系。关于黑河流域环境演变的研究,文章从农牧业开发、水利建设,人口数量与结构等角度进行了分析。但是黑河流域环境演变的驱动机制在空间上由于人类活动的强弱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上游水环境以气候变化为主要驱动力,人类活动效应也已初步显现;中游水环境以与人类活动相关的土地利用为主要驱动力,人类活动已经完全掩盖了气候变化的影响;下游则受到气候变化和中下游人类活动共同影响,人类活动影响逐步上升为主导驱动力。
柳颖[9](2015)在《积极福利视角下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研究 ——以内蒙古兴安盟为例》文中提出长期以来,囿于农牧民的理念、能力等多重因素,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制度体系沿袭了一种消极型“救济式”、“输血式”的工作模式。这种扶贫模式固然保障了贫困者的基本生活不受威胁,但难以使其从根本上摆脱贫困,甚至会陷入贫困循环、贫困“依赖”的怪圈。21世纪以来,受世界范围内现代积极型反贫困理论和政策范式的影响,我国农村反贫困议题进入了一个理念转变与模式转型的时期。在此背景下,国务院实施与推进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将少数民族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视为反贫困的主战场,使我国民族地区农村扶贫开发工作进入了新阶段。毋庸讳言,当前民族地区反贫困制度设计处于“新老问题交织、内外矛盾重重”的交困境地,已经无法推动下一步民族地区反贫困工作的正常运行。基于此,参照国外经验教训并结合本土实践,研究、设计并推行具有适用性的新型民族地区农村贫困治理体系成为当务之急。积极福利是当前社会福利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理论视角之一,这一理论兴起于对以物质救助和生活维持为核心的消极福利理念的批判和反思。其所提出的“投资性福利”、“工作福利”着眼于对福利政策客体个人能力的开发与重塑,从而构建了一种具有积极性和现代性的政策视角。积极福利的理论内涵对于急于摆脱传统制度的负面效应,走出制度建设困境的我国民族地区农村来说具有较好的切入性与适用性。在反贫困议题中,积极福利理论的分析框架可以从主体、客体和方式三个维度展开:分别是多元、协作、整合的福利政策实施主体维度;瞄准、精确、补缺的福利政策实施客体维度;赋权、增能、就业的福利政策实施方式维度。建立三者平衡循环且良性互动的渠道,最终帮助贫困者摆脱贫困。当然,任何一项复杂制度的更新或重构都需要对其所处的时间逻辑和空间领域进行全面客观的研判,前者提供依据,而后者提供经验。因此,本研究从制度变迁的视角,对我国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历程进行了梳理,阐述了不同时期下制度发展的空间特征、政策理念嬗变和建设轨迹。研究以内蒙古兴安盟为例,对当前民族地区反贫困政策的运行现状与内在矛盾进行有针对性的剖析,进而对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主体责任、客体瞄准和方式选择的制度缺陷进行了分析。具体包括政府做为单一主体的局限性以及企业、社会组织的参与缺位,民族地区农村普遍式反贫困目标瞄准机制的低效以及民族地区农牧民福利依赖的政策缺陷。吸收并借鉴与我国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具有相似情境和问题的国际先进经验和失败教训对于建立具有适用性的反贫困制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在世界范围内,巴西的反贫困制度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责任主体关系均衡,印度在瞄准客体上体现了针对性和选择性,而澳大利亚政府的反贫困资源投放方式却使土着居民形成福利依赖。上述国家在解决各自少数族群的贫困问题时,所采用的理念与政策思路较为典型的体现了积极型和消极型两种反贫困模式,所以福利效应截然相反,这就给予我国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制度体系重构以思考和启示。在此基础上,本研究从宏观、整体的角度定位了反贫困的战略模式,为民族地区农村提供了反贫困的方案与步骤。即通过协调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均衡反贫困责任主体关系;重构目标瞄准机制,实现反贫困客体对象精准;激发反贫困对象增能与就业,促使反贫困方式由普惠向补缺转变。在政策层面,进一步细化了民族地区反贫困的实施路径。包括通过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反贫困体系来均衡反贫困主体责任;通过资金瞄准、项目瞄准及过程瞄准来实现反贫困目标客体精准;通过提高农牧民健康素质、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促进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发展特色农牧产业和自主创业以及完善农牧民就业福利制度,来促进反贫困方式转变。
靳翠玲[10](2015)在《20世纪50年代内蒙古自然灾害救助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50年代,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发展的起步阶段。受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的影响,频发的水、旱等自然灾害每年都对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发展造成损失,直接影响到自治区人民生活、农牧业生产以及社会主义建设。面对灾情,内蒙古自治区各级人民政府以及各民政、交通等相关机构采取相应措施、互相配合,积极领导人民群众进行防灾、救灾等救助工作。该文从五个方面研究20世纪50年代内蒙古自然灾害的救助工作。第一部分从20世纪50年代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区划、人口、农牧业发展状况、政治组织形式等社会概况和农牧业遭受自然灾害的灾情概况两方面交代了20世纪50年代内蒙古自然灾害救助工作开展的背景。第二部分概述了面对灾情,自治区各级政府设立民政部门、生产救灾委员会等多级救助机构,制定了救助工作的方针政策,实施发放救灾款、以工代赈、副业生产、生产自救、节约互助等多种救助措施。从救助工作方针、政策、救助工作的机构、救助措施三个方面表述20世纪50年代内蒙古自然灾害救助工作的具体开展状况。第三部分总结了20世纪50年代内蒙古自然灾害救助工作以政府为主导,组织一切力量、充分发挥集体经济优势的救助特点。第四部分说明了20世纪50年代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灾害救助工作在降低自然灾害损失、提高农牧业抗灾能力、加强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然而在救助工作的具体实施中也出现了如救灾粮款的发放与利用、副业生产等具体问题。总结了20世纪50年代内蒙古自然灾害救助工作的成绩与问题。最后一部分,20世纪50年代内蒙古自然灾害救助工作采取的防灾救灾并重、生产和救济相结合、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力量等做法,仍然适用于当今社会的自然灾害救助工作,并对以后的灾害救助工作影响深远。并在此基础上,结合20世纪50年代的我国的社会政治背景,从我国在政治领域发布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与自然灾害救助工作之间的关系作初步探讨。自然灾害的救助工作历来是政府工作的一个关注点。通过对20世纪50年代内蒙古自然灾害救助工作的研究,仍然对今后自然灾害救助工作的开展有所借鉴和启示。
二、内蒙古农牧业自然灾害问题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内蒙古农牧业自然灾害问题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元代阴山地区的社会经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元代阴山地区的行政建制与人口状况 |
一、元朝政府在阴山地区的行政建制 |
二、元代阴山地区的人口状况 |
三、小结 |
第二章 元代阴山地区的农牧业 |
一、元代阴山地区的农业状况 |
二、元代阴山地区的牧业状况 |
三、元代阴山地区的的自然灾害 |
四、小结 |
第三章 元代阴山地区的驿路交通与商业 |
一、元代阴山地区的驿路交通状况 |
二、元代阴山地区商业的发展 |
三、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基于情景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问题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社区减灾能力研究 |
1.2.2 情景分析法相关研究 |
1.2.3 情景分析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应用研究 |
1.2.4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内容、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设计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灾害情景分析 |
2.1.2 农牧社区 |
2.1.3 社区减灾能力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情景分析理论 |
2.2.2 危机管理理论 |
2.2.3 极值理论 |
2.2.4 复杂系统理论 |
2.3 研究设计 |
2.3.1 基于“情境—任务—能力”的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分析框架 |
2.3.2 研究方法 |
第三章 基于致灾因子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典型灾害识别 |
3.1 农牧社区孕灾环境分析 |
3.1.1 农牧社区自然环境 |
3.1.2 农牧区社会经济状况 |
3.2 农牧社区致灾因子分析 |
3.2.1 气象致灾因子 |
3.2.2 地质致灾因子 |
3.2.3 生物致灾因子 |
3.3 农牧社区灾害脆弱性分析 |
3.3.1 农牧社区灾害脆弱性表现 |
3.3.2 农牧社区灾害脆弱性 |
3.3.3 农牧社区灾情分析 |
3.3.4 农牧社区典型灾害识别 |
3.4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情景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典型灾害情景构建 |
4.1 农牧社区的雪灾情况 |
4.1.1 雪灾的成因及影响 |
4.1.2 近年来青海雪灾事件 |
4.1.3 雪灾区域选择 |
4.2 农牧社区特大雪灾情景构建 |
4.2.1 农牧社区雪灾情景构建的参数分析 |
4.2.2 基于极值理论的关键情景参数选择 |
4.2.3 .农牧社区雪灾情景描述 |
4.2.4 雪灾演化过程分析 |
4.3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灾害情景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任务与能力分析 |
5.1 农牧社区多元减灾主体 |
5.1.1 政府组织 |
5.1.2 社区组织 |
5.1.3 居民个体 |
5.1.4 社会力量 |
5.2 基于雪灾情景的农牧社区雪灾减灾任务分析 |
5.2.1 基于公共危机管理过程的社区常规减灾任务 |
5.2.2 农牧社区雪灾常规减灾任务识别 |
5.2.3 雪灾情景下的农牧社区雪灾减灾任务 |
5.2.4 基层政府雪灾减灾任务归属 |
5.3 基于任务的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分析 |
5.3.1 农牧社区雪灾常规减灾能力分析 |
5.3.2 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评估方案设计 |
5.3.3 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评估模型 |
5.3.4 农牧社区雪灾能力矩阵分析 |
5.3.5 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实践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面向能力构建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对策 |
6.1 规则准备:提升制度运行能力 |
6.2 组织准备:提升应对协调联动能力 |
6.3 资源准备:提升持续保障能力 |
6.4 知识准备:激发农牧社区减灾动力 |
6.5 行动规划:增强行动执行能力 |
6.6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和学术贡献 |
7.1.1 研究结论 |
7.1.2 学术贡献 |
7.2 研究不足和研究展望 |
7.2.1 研究不足 |
7.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1 第一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表 |
附录2 第二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表 |
附录3 第三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表 |
附录4 青海省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评估 |
附录5 |
附录6 青海农牧区雪灾减灾能力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7 青海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公众评判 |
(3)内蒙古牧区自然灾害群分布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数据方法与研究区概况 |
2.1 数据来源及处理 |
2.2 研究方法 |
2.3 研究区概况 |
第3章 内蒙古牧区自然灾害系统组成要素区域差异分析 |
3.1 自然灾害灾情区域差异 |
3.1.1 指标体系建立与信息获取处理 |
3.1.2 旱灾灾情区域差异分析 |
3.1.3 雪灾灾情区域差异分析 |
3.1.4 风灾灾情区域差异分析 |
3.1.5 洪涝灾害灾情区域差异分析 |
3.1.6 自然灾害群灾情区域差异分析 |
3.2 孕灾环境敏感度区域差异分析 |
3.2.1 指标体系建立与信息获取处理 |
3.2.2 孕灾环境要素水平上的敏感度区域差异 |
3.2.3 灾害类型水平上的敏感度区域差异 |
3.3 承灾体脆弱性区域差异分析 |
3.3.1 指标体系建立与信息获取处理 |
3.3.2 人口区域差异分析 |
3.3.3 牲畜区域差异分析 |
3.3.4 承灾体脆弱性区域差异分析 |
3.4 防灾能力区域差异分析 |
3.4.1 指标体系建立与信息获取处理 |
3.4.2 防灾能力区域差异 |
第4章 内蒙古牧区自然灾害系统区域特征研究 |
4.1 自然灾害系统灾害群耦合协调性模型建立 |
4.2 自然灾害群空间分布特征 |
4.3 自然灾害防灾减灾对策 |
第5章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北方农牧交错区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研究 ——以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理论背景 |
1.1.2 现实背景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数据与搜集 |
1.4.1 自然基础数据与遥感影像 |
1.4.2 社会统计数据与历史资料 |
1.4.3 实地调查数据与调研样点 |
1.5 研究目标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1 研究目标 |
1.5.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二章 研究综述与理论框架 |
2.1 相关概念辨析 |
2.1.1 乡村人地系统 |
2.1.2 乡村人地系统发展转型 |
2.1.3 乡村人地系统体制转换 |
2.1.4 乡村农牧户生计适应能力 |
2.2 理论研究综述 |
2.2.1 社会-生态系统 |
2.2.2 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 |
2.2.3 社会-生态系统适应性 |
2.2.4 研究述评 |
2.3 基础理论与方法 |
2.3.1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
2.3.2 适应性循环理论 |
2.3.3 可持续生计框架 |
2.3.4 可持续性科学理论 |
2.4 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分析框架的构建 |
2.4.1 脆弱性、适应性、体制转换和适应性循环关系 |
2.4.2 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演化与农户适应性的框架联系 |
2.4.3 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分析框架的构建 |
第三章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乡村人地系统发展阶段划分与特征 |
3.1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概况 |
3.1.1 自然环境概况 |
3.1.2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3.1.3 农牧业发展概况 |
3.1.4 生态建设与保护概况 |
3.1.5 研究区典型性 |
3.2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乡村人地系统发展过程 |
3.2.1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乡村人地系统发展过程阶段划分 |
3.2.2 乡村人地系统重组阶段(1952-1978 年) |
3.2.3 乡村人地系统快速发展阶段(1979-2002 年) |
3.2.4 乡村人地系统稳步发展阶段(2003-2016 年) |
3.3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乡村人地系统发展特征 |
3.3.1 乡村人地系统发展阶段性特征显着 |
3.3.2 气候暖干化在乡村人地系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
3.3.3 人类活动深刻影响着乡村人地系统发展动力与稳定状态 |
3.3.4 乡村人地系统结构趋于复杂,功能不断完善 |
第四章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时空格局演变 |
4.1 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演变评价框架 |
4.1.1 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演变评价意义 |
4.1.2 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演变评价过程 |
4.1.3 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演变评价内容 |
4.2 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演变评价 |
4.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2 数据处理与确定权重 |
4.2.3 脆弱性演变评价模型 |
4.2.4 脆弱性各维度时空分异评价结果 |
4.3 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时空格局演化特征 |
4.3.1 不同产业主导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演化特征 |
4.3.2 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演变总体特征 |
4.4 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时空变异特征 |
4.4.1 不同产业主导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变异特征分析 |
4.4.2 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变异总体特征 |
4.5 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演变中系统结构与功能变化特征 |
第五章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农牧户适应行为分异 |
5.1 适应结果分析 |
5.1.1 生活满意度 |
5.1.2 生活满意度分析 |
5.2 适应行为分析 |
5.2.1 适应行为 |
5.2.2 适应主体类型划分 |
5.2.3 不同类型适应主体家庭基本特征 |
5.3 适应能力评价 |
5.3.1 理论框架与指标体系构建 |
5.3.2 权重计算与指标科学性检验 |
5.3.3 农牧户生计资本指数计算 |
5.3.4 评价结果分析 |
5.4 适应能力对适应行为选择的影响 |
5.4.1 数据分析模型 |
5.4.2 数据分析结果 |
5.5 适应能力对适应结果的影响 |
5.5.1 模型检验及相关变量说明 |
5.5.2 实证结果分析 |
5.6 适应机制分析 |
5.6.1 适应障碍分析 |
5.6.2 适应机制分析 |
第六章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机制 |
6.1 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内涵与分析方法 |
6.1.1 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内涵界定 |
6.1.2 乡村人地系统演化主控因素识别与方法 |
6.2 典型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路径分析 |
6.2.1 农业主导型乡村人地系统演化路径分析 |
6.2.2 畜牧业主导型乡村人地系统演化路径分析 |
6.2.3 旅游业主导型乡村人地系统演化路径分析 |
6.2.4 综合型乡村人地系统演化路径分析 |
6.3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机制分析 |
6.3.1 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影响因素分析 |
6.3.2 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特征分析 |
6.3.3 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路径分析 |
6.3.4 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机制分析 |
第七章 北方农牧交错区乡村可持续发展政策启示 |
7.1 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管理的内涵 |
7.1.1 适应性管理的过程与目标 |
7.1.2 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管理框架 |
7.1.3 乡村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
7.2 乡镇层面的适应性管理政策启示 |
7.2.1 生态功能保持约束下乡村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定位 |
7.2.2 制定动态管理体系,实现不同类型乡村差异化管理 |
7.2.3 重视乡村异质性特征,寻求效益与生态兼顾的复合型发展模式 |
7.3 农牧户层面适应性管理政策启示 |
7.3.1 针对不同类型农牧户,制定差异化补偿政策 |
7.3.2 针对不同类型农牧户,制定差异化生态保护与农牧户利益联结机制 |
7.3.3 针对不同类型农牧户适应障碍,提供不同的扶持政策与行动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特色与创新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新疆政策性农业保险财政补贴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1.1 农业保险 |
2.1.2 政策性农业保险 |
2.1.3 政策性农业保险财政补贴 |
2.2 相关理论 |
2.2.1 市场失灵理论 |
2.2.2 农业弱质产业理论 |
2.2.3 福利经济学理论 |
3 新疆政策性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
3.1 新疆政策性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的发展历程 |
3.1.1 起步阶段 |
3.1.2 快速发展阶段 |
3.2 新疆政策性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的发展现状 |
3.2.1 新疆政策性农业保险融合的经营模式 |
3.2.2 财政补贴品种 |
3.2.3 财政补贴险种保险责任 |
3.2.4 财政补贴比例 |
3.2.5 财政补贴保险金额、费率、保险费 |
3.2.6 财政补贴险种保险期限 |
4 新疆政策性农业保险财政补贴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新疆政策性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的问题 |
4.1.1 财政补贴运行机制待完善 |
4.1.2 政府财政补贴支持力度不足 |
4.1.3 农户对财政补贴的认可度不高 |
4.1.4 保险保障标准与农户需求存在差距 |
4.1.5 政府、农户和经办机构之间的利益难以均衡 |
4.1.6 农户和经办人员违规套取财政补贴资金 |
4.2 新疆政策性农业保险财政补贴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
4.2.1 财政补贴法律法规不健全 |
4.2.2 政府财政实力不足 |
4.2.3 农户风险意识淡薄 |
4.2.4 农户对财政补贴缺乏正确认识 |
4.2.5 农业保险市场作用未得以有效发挥 |
4.2.6 合规性监管不到位 |
5 国内外政策性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的经验与启示 |
5.1 部分省区政策性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经验 |
5.1.1 浙江省政策性农业保险财政补贴 |
5.1.2 黑龙江省政策性农业保险财政补贴 |
5.1.3 内蒙古自治区政策性农业保险财政补贴 |
5.2 发达国家政策性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经验 |
5.2.1 美国政策性农业保险财政补贴 |
5.2.2 日本政策性农业保险财政补贴 |
5.2.3 西班牙政策性农业保险财政补贴 |
5.3 启示 |
5.3.1 国内启示 |
5.3.2 国外启示 |
6 健全新疆政策性农业保险财政补贴体系的对策建议 |
6.1 优化财政补贴运行机制 |
6.1.1 强化组织与协调 |
6.1.2 完善财政补贴立法 |
6.2 多方筹集财政补贴资金 |
6.2.1 财政补贴 |
6.2.2 运用救灾援助资金 |
6.3 提高农牧民对财政补贴的认可度 |
6.4 政府应转变对财政补贴的价值取向 |
6.4.1 明确政策性农业保险准公共物品属性 |
6.4.2 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的积极作用 |
6.5 理顺政府、农户和经办机构之间的关系 |
6.5.1 继续强化政府的引导 |
6.5.2 提升经办机构经营管理水平 |
6.5.3 建立健全农户满意度调查机制 |
6.6 加强对财政补贴的合规性监管 |
6.6.1 探索政策性农业保险综合监管体系 |
6.6.2 建立健全财政补贴资金动态监管机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中国赴蒙援建工人研究(1949-1964)(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一、问题的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综述 |
三、史料来源 |
四、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本文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国援建工人的交涉派遣经过 |
第一节 中蒙两国关系的历史背景 |
一、20世纪20年代中蒙两党关系 |
二、中共对蒙古独立态度之转变 |
三、中蒙两国建交与互派大使 |
第二节 中国援建工人问题的缘起 |
一、派遣援建工人的初步交涉 |
二、援建工人交涉中断的原因 |
三、重启派遣援建工人的交涉 |
第三节 中国援建工人的派遣过程 |
一、派遣和引进工人的前期工作 |
二、第一批援建工人赴蒙古 |
三、援建工人陆续来到蒙古 |
四、派遣援建工人逐渐减少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援建工人的工作和生活状况 |
第一节 对中国援建工人的管理和分配 |
一、对中国援建工人的管理 |
二、中国援建工人的工作分配 |
第二节 中国援建工人在蒙古的工作状况 |
一、援建工人工作基本步入正轨 |
二、援建工人超额完成生产任务 |
三、援建工人生产工作量的减少 |
第三节 中国援建工人在蒙古的生活状况 |
一、援建工人抵达蒙古后的生活 |
二、蒙古对中国援建工人的福利政策 |
三、中蒙关系恶化与对援建工人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援建工人在蒙司法问题及其处理 |
第一节 早期援建工人的“违法乱纪”及处理 |
一、早期援建工人违法乱纪行为及其原因 |
二、援建工人违法乱纪行为的处理方针 |
三、中蒙两国工人之间的友谊及其冲突 |
第二节 中蒙关系恶化与司法纠纷的加剧 |
一、蒙古民众对援建工人的态度 |
二、中、蒙两国工人之间矛盾的加剧 |
三、援建工人生存环境恶化与双方谈判 |
第三节 “窦海玉、于深水事件”的发酵及其解决 |
一、双方在援建工人问题上的矛盾激化 |
二、“窦海玉、于深水事件”发生的经过 |
三、双方对“窦海玉、于深水事件”的交涉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赴蒙援建工人的回国过程 |
第一节 蒙古外交政策的变化及对援建工人的影响 |
一、中苏分裂与蒙古“等距离”外交政策 |
二、蒙古公开攻击中共与泽登巴尔访华 |
三、蒙古外交政策变化及其对援建工人的影响 |
第二节 援建工人回国的决策及过程 |
一、援建工人提前回国及其原因 |
二、双方动员援建工人期满后继续留蒙 |
三、援建工人期满回国的谈判及工人回国 |
第三节 援建工人全部回国及其双方的争论 |
一、援建工人全部回国的交涉 |
二、援建工人全部回国的过程 |
三、援建工人全部回国的余波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经济援助与中国援建工人的成效 |
第一节 蒙古第二个五年计划与中国的援助 |
一、二五计划与经济援助的初步交涉 |
二、双方经济援助谈判及协定的签订 |
三、二五计划中援建工人的建设成就 |
第二节 蒙古三年计划与中国的援助 |
一、三年计划的制定与中国的经济援助 |
二、蒙古政府对中国“大跃进”的态度 |
三、全面开展“大跃进”与援建工人 |
第三节 蒙古第三个五年计划与中国的援助 |
一、三五计划的拟定与周恩来访问蒙古 |
二、对“大跃进”态度转变与苏联的经援 |
三、援建工人建设状况及其援建项目中断 |
本章小结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7)二十世纪以来的辽金农牧业史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农业史研究 |
(一) 辽、金农业的基本概况与政策 |
1. 概况辽、金两代是历史时期我国北方农耕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 |
2. 基本政策辽和金作为草原民族建立的政权, 其农业政策最大的特点是实行“因俗而治”。 |
(二) 区域农业史 |
(三) 种植与耕作制度 |
(四) 屯田、水利制度 |
(五) 农业生产工具 |
二、土地、赋税与户籍问题 |
三、畜牧、狩猎与渔猎 |
四、农牧兼营的经济结构 |
五、农业自然灾害及其应对机制 |
(8)历史时期黑河流域环境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
第三节 研究思路、材料与方法 |
第四节 黑河流域水系概况 |
第二章 黑河流域历代行政建置与人口规模 |
第一节 两汉时期的行政建置与人口规模 |
第二节 魏晋北朝时期的行政建置与人口规模 |
第三节 隋唐时期的建置与人口规模 |
第四节 西夏元时期黑河流域的行政建置与人口规模 |
第五节 明清时期黑河流域的行政建置与人口 |
第六节 中华民国时期的行政建置与人口 |
第三章 历史时期黑河流域环境演变的过程与特征 |
第一节 过去2000年黑河流域的气候状况 |
第二节 历史时期黑河流域环境演变的过程 |
第三节 历史时期黑河流域环境演变的特征 |
第四章 历史时期黑河流域环境演变的具体体现 |
第一节 典型区域的沙漠化和盐碱化 |
第二节 历史时期黑河流域的自然灾害 |
第三节 历史时期黑河流域尾闾湖的变化 |
第四节 环境演变对野生动物的影响——以野马、野骆驼为例 |
第五节 地理环境及其演变对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
第六节 气候变化对黑河下游植物种类的影响 |
第五章 历史时期黑河流域环境演变的原因 |
第一节 农业开发与环境演变 |
第二节 黑河流域历代时期的水利建设 |
第三节 黑河流域历史时期的畜牧业发展状况 |
第四节 人口结构、数量与环境演变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黑河流域年表(BC202——AD2014) |
附录二 黑河流域古遗址统计表 |
附录三 黑河下游地区植物种子鉴定图录 |
附录四 黑河流域农田水利文献辑录 |
附录五 张掖水利设施遗迹 |
附录六 张掖地区山谷水库调节供水渠道、河流、泉水引水渠道一览表 |
附录七 西夏国的水利灌溉 |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积极福利视角下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研究 ——以内蒙古兴安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三、总结与评价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相关概念和理论工具 |
第一节 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民族地区 |
二、贫困、贫困线 |
三、民族地区农村贫困 |
四、反贫困、积极型反贫困 |
第二节 积极福利理论概述 |
一、积极福利思想提出背景 |
二、积极福利的概念与特征 |
第三节 积极福利理论介入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的意义及分析框架 |
一、积极福利理论对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议题的意义 |
二、积极福利理论的分析维度 |
第三章 传统福利背景下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的历史与现状 |
第一节 传统福利背景下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的历史变迁 |
一、救济式反贫困的起步阶段 |
二、体制改革推动的反贫困阶段 |
三、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开发式反贫困阶段 |
四、反贫困攻坚阶段 |
五、综合扶贫阶段 |
六、彻底解决贫困问题的深化发展阶段 |
第二节 民族地区反贫困的现行政策——以内蒙古兴安盟为例 |
一、案例选择 |
二、资料获取 |
三、内蒙古兴安盟地区反贫困政策现状 |
第三节 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的政策效应与存在问题 |
一、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的政策效应 |
二、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实践中的问题反思 |
第四章 民族地区农村传统型反贫困的制度缺陷分析 |
第一节 反贫困制度中的主体缺陷分析 |
一、政府在反贫困中的局限 |
二、企业、社会组织反贫困参与的缺位 |
第二节 反贫困制度中的客体缺陷分析 |
一、民族地区农村普遍式反贫困目标瞄准范围 |
二、民族地区农村普遍式反贫困目标瞄准的困境 |
三、民族地区农村普遍式反贫困目标瞄准机制缺陷分析 |
第三节 反贫困制度中的方式缺陷分析 |
一、民族地区农牧民“福利依赖”的表现 |
二、民族地区农牧民福利依赖的政策缺陷分析 |
第五章 两种扶贫范式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
第一节 巴西印第安人反贫困主体责任关系的均衡 |
一、巴西经验借鉴的背景与依据 |
二、巴西反贫困责任主体采取的积极措施及其成效 |
三、巴西印第安反贫困责任主体关系均衡对我国的启示 |
第二节 印度农村反贫困计划的选择性与精准性 |
一、印度经验借鉴的背景与依据 |
二、印度农村贫困的制度分析 |
三、印度农村反贫困项目的精准实施 |
四、印度农村反贫困对我国的启示 |
第三节 澳大利亚土着民普遍式福利的依赖性 |
一、澳大利亚反贫困教训反思的背景与依据 |
二、澳大利亚土着民普遍式福利现状 |
三、澳大利亚土着民贫困的原因分析 |
四、澳大利亚土着民普遍式福利的教训及对我国的启示 |
第六章 积极福利视角下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战略模式设计 |
第一节 参与与均衡:反贫困主体责任架构 |
一、政府主导: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的责任主体 |
二、多元架构: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责任主体关系 |
第二节 补缺与瞄准:反贫困客体目标选择 |
一、普惠式福利向补缺式福利的转变 |
二、反贫困目标瞄准机制的重构 |
第三节 增能与就业:反贫困政策方式转变 |
一、回应西方语境中的“福利依赖”:破除“中国式福利依赖” |
二、事前干预社会风险 |
三、推动民族地区农村“从福利到工作”的转变 |
第七章 积极福利视角下民族地区反贫困路径选择 |
第一节 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反贫困体系” |
一、政府在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中的主导角色 |
二、建立企业扶贫的新格局 |
三、社会扶贫的适应与兴起 |
第二节 反贫困目标瞄准路径 |
一、资金瞄准:扶贫贴息制度的完善 |
二、项目瞄准:简政放权为贫困户“量身定制” |
三、过程瞄准:对贫困户动态管理和考核评估 |
第三节 民族地区农牧民增能与就业 |
一、农牧民健康素质与劳动力素质提高 |
二、农牧民就业福利制度完善与农牧区劳动力转移 |
三、发展特色农牧产业保障农牧民高效就业 |
四、农牧民自主创业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着作 |
二、学术论文 |
三、外文文献 |
四、学位论文 |
五、中文报纸 |
致谢 |
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20世纪50年代内蒙古自然灾害救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言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研究内容 |
2、文章的创新点 |
二、20世纪50年代内蒙古自然灾害救助工作的背景 |
(一)20世纪50年代内蒙古自治区的社会概况 |
(二)20世纪50年代内蒙古农牧业遭受自然灾害概况 |
1、遭受旱、水、雪灾等多种自然灾害 |
2、自然灾害所致灾情严重,损失巨大 |
三、20世纪50年代内蒙古自然灾害的救助工作 |
(一)设立自然灾害救助的机构 |
(二)制定自然灾害救助的方针政策 |
(三)实施具体的救助工作措施 |
1、党和人民政府对灾区群众给予救济 |
2、领导和组织灾区群众进行生产自救 |
3、以工代赈帮助灾区群众渡过难关 |
4、广泛开展节约粮食、互助互济工作 |
四、20世纪50年代内蒙古自然灾害救助工作的特点 |
(一)以政府为主导,组织一切力量 |
(二)开展互助合作,发挥集体经济优势 |
1、互助合作与副业生产相结合 |
2、互助合作与贫困户救济相结合 |
五、20世纪50年代内蒙古自然灾害救助工作的成绩与问题 |
(一)20世纪50年代内蒙古自然灾害救助工作取得的成绩 |
1、降低自然灾害损失 |
2、提高农牧业防灾、抗灾能力 |
3、加强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 |
(二)20世纪50年代内蒙古自然灾害救助工作的问题 |
1、救济粮款的发放与利用问题 |
2、副业生产中的问题 |
六、20世纪50年代内蒙古自然灾害救助工作的经验 |
(一)防灾、救灾并重 |
(二)生产和救济相结合 |
(三)从实际出发 |
(四)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 |
七、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内蒙古农牧业自然灾害问题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元代阴山地区的社会经济研究[D]. 闫博. 西北民族大学, 2021(09)
- [2]基于情景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建设研究[D]. 邓彩霞. 兰州大学, 2021(09)
- [3]内蒙古牧区自然灾害群分布特征研究[D]. 阿斯汉夫.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4]北方农牧交错区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研究 ——以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为例[D]. 李文龙. 西北大学, 2019(07)
- [5]新疆政策性农业保险财政补贴问题研究[D]. 董军宝. 新疆财经大学, 2019(01)
- [6]中国赴蒙援建工人研究(1949-1964)[D]. 白林.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8)
- [7]二十世纪以来的辽金农牧业史研究综述[J]. 刘壮壮.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2018(02)
- [8]历史时期黑河流域环境演变研究[D]. 史志林. 兰州大学, 2017(12)
- [9]积极福利视角下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研究 ——以内蒙古兴安盟为例[D]. 柳颖. 南京大学, 2015(07)
- [10]20世纪50年代内蒙古自然灾害救助研究[D]. 靳翠玲.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