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家庭生态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生态系统,家庭,儿童,社会工作,双职工,孤残,理论。
家庭生态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林惊羽,柏源[1](2019)在《剑指世界级生态品牌 “海尔智家”衣联网升级智慧家庭战略提速》一文中研究指出布局智慧家庭战略已初见成效的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尔智家”600690.SH),仍在加速推进一系列规划落地生根,剑指世界级生态品牌。近日,海尔于物联网之城江苏无锡发布“衣联网生态云平台”,落地厂、店、家场景生态。据介绍,该衣联网生态云(本文来源于《中国经营报》期刊2019-09-23)
林楠,蒋小平,雷若冰[2](2019)在《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白血病患儿家庭管理干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评价以生态系统理论为框架的家庭管理干预在白血病患儿家庭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便利选取某叁级甲等儿童医院99例白血病患儿家长为研究对象,实验组(n=47)接受为期8周的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家庭管理干预,对照组(n=52)采取常规护理。分别在干预前、干预第4周和第8周评估家长的疾病管理能力、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正负性情绪和社会支持状况。结果 :实验组在干预第4周和干预第8周疾病管理能力、正性情绪、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社会支持总得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支持利用度和负性情绪得分随时间变化而有所改善(P<0.01);干预后两组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家庭管理干预能有效提高白血病患儿家长疾病管理能力,正向调节家长情绪,改善白血病患儿家庭的社会支持,帮助家庭更好地应对疾病,但对改善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作用不明显。(本文来源于《中国护理管理》期刊2019年07期)
孙文中,孙玉杰[3](2019)在《家庭生态系统: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建构路径》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性别、年龄、留守经历、外出务工父母、监护人和学校教师等视角考察及分析留守儿童的生活史,发现农村留守儿童面临关爱服务理念偏差、家庭监护能力匮乏、学校关爱服务缺位、社会协调机制失调的生存环境。基于家庭生态系统理论,通过保障留守儿童权利的增权系统、实现家庭抚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支持系统、完善留守儿童"叁社联动"机制及支持家庭为本的政策取向,从时间系统上保证留守儿童家庭抚育与教育的统一,建构农村留守儿童以家庭为本的关爱服务体系。(本文来源于《社会工作与管理》期刊2019年04期)
张燕[4](2019)在《全面二孩政策下的城市双职工家庭托育困境分析——基于生态系统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看护难""托育难"成为影响育龄女性生育的重要原因,本研究基于生态系统理论,从家庭内环境到社会大环境的微观、中观、外观和宏观系统对家庭托育困境进行深入分析,并就托育服务难问题从家庭、社会、国家层面提出相应建议,希望多措并举缓解家庭托育的后顾之忧,促进全面二孩政策的顺利实施。(本文来源于《河南教育(幼教)》期刊2019年07期)
罗良针,刘越,陈新利[5](2019)在《家庭对初中生学业压力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家庭生态系统理论》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中学生学习压力问卷、家庭生态系统问卷对2072名初中生进行调查,探究家庭生态系统(包含个人子系统、父母子系统和家庭互动子系统)对初中生学业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学业压力各维度在个人系统上的差异显着;(2)学业压力各维度在父母系统上的差异显着;(3)学业压力和家庭互动系统存在显着的相关关系;(4)回归分析显示,家庭生态系统可以解释38.3%的学业压力。因此,在从家庭环境方面缓解初中生学业压力时,既要注重个人子系统的建设、培养以及父母子系统对学业压力产生的外溢效应,也不能忽视家庭互动系统作用的发挥。(本文来源于《南昌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桂培峰[6](2019)在《社会工作介入家庭暴力的路径探索——基于社会生态系统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家庭暴力在我国发生的频率很高,破坏家庭和谐、扰乱社会治安严重影响着受害者的身心健康。为了更好地介入家庭暴力,本文从社会生态系统视角出发,对家庭暴力施暴者和受害者的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外部系统、宏观系统进行综合分析。并以此作为切入点,结合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从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行政四个层面出发,围绕家庭暴力事件中的施暴者和受害者的心理辅导、认知改变、行为纠正、社区环境、社会支持网络等方面,分别提出针对性的介入策略和措施,从而推动家庭暴力的预防和治理工作,为社会工作介入家庭暴力提供有益的启示。(本文来源于《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卢伟丽[7](2019)在《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模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中国约有888万孤残儿童,身体健全孤儿约71万,残疾儿童将近817万。通过资料可知,中国的残疾障碍儿以八十万至一百二十万人次出生,并且存在被遗弃的现象。其中,政府儿童福利院养育孤儿约有10万人次。同时,在福利院照料压力、西方福利思想以及“以人为本”的理念影响下,传统院舍集中养育模式已经不能够中国国情的发展。中国由传统福利院养育模式向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模式探索,在实施过程中逐渐被我国认可,各地不断建立“本土化”孤残儿童养育模式,例如,在农村模式发展中,以北京发展为首;在城市模式发展中,以上海发展为首。在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模式发展过程中,全国寄养模式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家庭寄养模式自身问题以及外界社会资源支持问题也相继产生,如社工科对申请家庭的挑选,申请家庭与院内儿童匹配问题,反馈以及奖励机制,还有外在社会支持等问题有待改进模式的发展建议。本研究以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为研究视角,以X市L村寄养基地为研究对象,具体从微观工作人员系统,中观儿童福利院系统,外观社会组织系统,宏观政府系统进行分析。从实地研究中,总结出X市儿童福利院养育模式所取得的成就,并对福利院养育模式的发展进行了探索。进一步对L村家庭寄养模式整体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发现L村家庭寄养模式儿童退回率较高的问题,经研究发现家庭寄养模式自身存在问题。对此,基于社会生态视角成因分析可知,主要原因是家庭寄养模式设计层面以及社会支持层面存在问题。本研究基于社会生态系统视角对家庭寄养模式设计及社会支持层面提出了相应优化策略:在培训阶段,应对微观系统寄养工作人员提出培训前评估需求等策略;在评估,试养,正式寄养阶段,应对中观系统制定科学全面的寄养家庭评估标准,做到挑选精确化,延长儿童福利院试养时间,完善中观系统管理制度,建立专业评估小组,制定合理评估标准;在社会支持层面,应提高外观系统社会组织参与度,加强社会资源整理力度;应制定宏观系统相关法律以及政策及配套政策。对此本文得出结论:家庭家养模式寄养成功率低是由于家庭寄养模式设计以及社会支持层面出现了问题。基于社会生态系统从整体性及系统性为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模式指出完善的发展策略。本文就家庭寄模式的优化设计实施过程进行了系统整理。总体来讲,本文对家庭寄养模式的研究仍存在许多不足,例如:自身在家庭寄养层面服务极少,缺乏系统性的认识。应主动实践,对不同地区的农村家庭寄养模式深入研究。(本文来源于《新疆大学》期刊2019-05-18)
李洁[8](2019)在《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儿童家庭早期教育的社会工作介入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重视婴幼儿教育”。2012年教育部部署开展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试点工作。天津市政府将儿童早教问题列入2016年20项民生工程之一。目前正逢婴幼儿出生高峰期,儿童以家庭为主要生活场所,家庭成员理所当然成为婴幼儿养育的第一人。国内各界人士已经开始关注儿童的早期教育,但是针对出现的相关问题国家仍然缺乏对应的解决措施,儿童家庭早期教育成为儿保常规工作依旧路途漫漫。因此,要推动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就迫切需要提升家庭的教育水平,大力发展家庭教育为儿童的发展保驾护航。社会工作作为一门专业的学科,其助人自助的理念符合家庭教育的发展要求,探索社会工作介入儿童家庭早期教育的优势与不足并提出社会工作介入儿童家庭早期教育进一步发展的建议是本研究的目的所在。本文综合运用访谈法、文献研究法和问卷调查法进行研究,并贯穿使用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从微观、中观、宏观叁个方面分析了儿童家庭教育目前在个人、家庭、社区和政策中分别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困境,同时结合E项目的社会工作实务,探索社会工作介入儿童家庭早期教育领域的优势和潜在问题。实务部分依据生态系统理论对介入层次的划分,节选不同主题的社工介入活动进行实务过程描述,总结反思过程中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社会工作介入过程的经验和当前儿童家庭早期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对社会工作介入儿童家庭早期教育的优势和不足进行了总结与反思。归纳总结出以下几点介入优势和不足:首先,社会工作对儿童家庭早期教育的介入有其独特的优势;其次,社会工作综合运用多种专业方法与儿童家庭早期教育问题的解决具有内在契合性;最后,社会工作的介入有利于促进家庭和谐。但通过本次介入发现存在以下不足:第一服务深度不够;第二社工整合资源能力不足,服务效果受影响。据此提出两点进一步发展的建议:一是扩大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范围,二是提升社会工作者的统筹能力。(本文来源于《天津理工大学》期刊2019-03-01)
曹晓君,夏云川[9](2019)在《家庭生态系统下幼儿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干预方案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现代教育科学》2018年第11期中撰文指出:个体水平中父母心理健康水平、敏感性和受教育程度与整体水平中家庭经济地位、环境氛围和家庭结构并不独立作用于幼儿的攻击行为,而是通过消极的亲子互动刺激幼儿内部认知加工过程而间接产生攻击行为。因此在预防幼儿攻击行为方面,大多干预方案以家庭因素研究结果为依据提出适用于不同对象的有效家(本文来源于《教育探究》期刊2019年01期)
陶嘉欣,夏梦,张晋[10](2018)在《家庭生态系统对幼儿情绪发展的影响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通过梳理相关文献,从家庭环境子系统、父母子系统和幼儿子系统叁个方面探讨家庭生态系统对幼儿情绪发展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者提出了相关建议。(本文来源于《幼儿教育》期刊2018年36期)
家庭生态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 :评价以生态系统理论为框架的家庭管理干预在白血病患儿家庭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便利选取某叁级甲等儿童医院99例白血病患儿家长为研究对象,实验组(n=47)接受为期8周的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家庭管理干预,对照组(n=52)采取常规护理。分别在干预前、干预第4周和第8周评估家长的疾病管理能力、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正负性情绪和社会支持状况。结果 :实验组在干预第4周和干预第8周疾病管理能力、正性情绪、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社会支持总得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支持利用度和负性情绪得分随时间变化而有所改善(P<0.01);干预后两组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家庭管理干预能有效提高白血病患儿家长疾病管理能力,正向调节家长情绪,改善白血病患儿家庭的社会支持,帮助家庭更好地应对疾病,但对改善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作用不明显。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家庭生态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林惊羽,柏源.剑指世界级生态品牌“海尔智家”衣联网升级智慧家庭战略提速[N].中国经营报.2019
[2].林楠,蒋小平,雷若冰.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白血病患儿家庭管理干预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9
[3].孙文中,孙玉杰.家庭生态系统: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建构路径[J].社会工作与管理.2019
[4].张燕.全面二孩政策下的城市双职工家庭托育困境分析——基于生态系统视角[J].河南教育(幼教).2019
[5].罗良针,刘越,陈新利.家庭对初中生学业压力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家庭生态系统理论[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9
[6].桂培峰.社会工作介入家庭暴力的路径探索——基于社会生态系统视角[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
[7].卢伟丽.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模式研究[D].新疆大学.2019
[8].李洁.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儿童家庭早期教育的社会工作介入探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9
[9].曹晓君,夏云川.家庭生态系统下幼儿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干预方案启示[J].教育探究.2019
[10].陶嘉欣,夏梦,张晋.家庭生态系统对幼儿情绪发展的影响研究综述[J].幼儿教育.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