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金属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金属,等离子体,大马士革,纳米,痕量,海泡石,金属膜。
金属镍论文文献综述
郑圆圆,张凯宇,周成双,张林[1](2019)在《晶界结构与氢的耦合作用对金属镍塑性变形行为及力学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多晶金属中晶界(GB)界面的性质和分布在许多金属材料性能中起着重要作用。对金属多晶试样的实验研究表明,晶界结构对界面迁移率、腐蚀性能、裂纹成核抗力和材料韧性都有很大影响。大量的氢脆(HE)现象是由于H引起的界面凝聚力的丧失(如晶粒、第二相、夹杂物等)导致的。此外,某些低能晶界(LEGB),如:重合点阵(CSL)的出现与材料力学性能的改变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然而,仅通过实验条件来了解材料微观变形机理仍然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为了克服实验方法的局限性,本报告采用基于分子动力学(MD)的原子模拟技术研究了与多类型晶界有关的面心立方镍氢脆(HE)现象的机理。在原子水平上分析了GB与H的耦合作用对镍拉伸响应的影响,探讨了GB在H致变形行为中的作用以及GB结构、变形演化与HE性质之间的关联机制。本工作建立了一种新的圆柱模型,消除了计算晶界能(GBE)时自由表面的影响,并对一系列包含不同类型<110>对称倾斜晶界的Ni双晶模型进行了晶界结构分析和虚拟拉伸计算。研究表明:1)与Ni单晶相比,H提高了含LGHB双晶的屈服强度,而降低了含高能晶界(HEGB)双晶的屈服强度。2) H抑制位错成核,位错优先与LEGB在双晶的晶内成核;不同的是在包含HEGB的双晶中H促进位错成核,位错由HEGB释放出来。3) LEGB结构倾向于强局域原子弛豫。原子弛豫使局域原子密度更加均匀,抑制了边界空洞的形成。因此,没有足够的自由体积使原子在LEGB处移动和重新排列,因此位错优先在晶粒内部成核。与之不同的是,GBE越高,H在GB处的偏聚越明显,过量H聚集导致HEGB具有更加开放的结构,其特点即为过量的自由体积促进原子的重新排序。以上研究表明H和GB结构在位错成核中都扮演重要的角色。通过晶界工程,提高特殊晶界的比例,可以显着增强了金属材料对HE的抵抗能力。该技术在强度、延性、应力腐蚀开裂、高温蠕变、高循环疲劳性能等方面均有提高。(本文来源于《第十届全国腐蚀大会摘要集》期刊2019-10-24)
陈敏敏,张年亨,刘立尧[2](2019)在《金属镍污染对大马士革刻蚀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集成电路线宽的不断减小,气体纯度、金属等因素都会影响半导体制造工艺。本文着眼于金属Ni污染对大马士革刻蚀影响的研究,实验结果显示腔体中过量的金属Ni损害大马士革刻蚀,造成刻蚀后产生大量的聚合物残留。这是由于过量的金属Ni降低了光刻胶刻蚀率,在刻蚀过程中产生了光刻胶残留,而残留的光刻胶与其他物质反应生成了聚合物。本文进一步推断了聚合物生成的原因及建立了相关分析模型,对金属离子污染的管控也提出了改善措施。(本文来源于《中国集成电路》期刊2019年09期)
于瀛,高佳,喻生洁,赵全民[3](2019)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金属镍中11种痕量杂质元素》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纯镍中痕量杂质元素Mg、Al、Mn、Co、Cu、Zn、Cd、Sn、Sb、Pb、Bi含量的方法。考察了镍基体对待测元素的干扰情况,并对标准样品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标准模式下选则适宜的分析条件,采用内标法测定各杂质元素,方法的检出限范围为0.03~0.15 ng/mL,样品分析RSD为5.4%~14.6%,加标回收率为91.0%~113.4%,与其他方法的对照结果一致,标准样品结果与推荐值吻合,满足纯镍中11种杂质元素的测定要求。(本文来源于《检验检疫学刊》期刊2019年04期)
史健泽,曲凤娇,曹阳,张宇霆,陈奕霖[4](2019)在《基于分光光度法对污水中金属镍含量的检测方法分析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痕量镍的测定方法很多,文章通过分光光度法进行污水中镍离子的光谱分析和检测研究,根据各类检测试验和数据验证改进水质镍含量的测定方法。并通过对溶剂及掩蔽剂的筛选探究显色过程中其对于稳定性的影响,通过数据与谱图形式对比分析方法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有色金属加工》期刊2019年04期)
祁正航[5](2019)在《过渡金属镍与铜催化的碳—碳、碳—氮成键反应的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3d过渡金属,如镍、铜等,由于其廉价易得,有关其催化反应的研究越来越多受到全世界科研工作者的关注。尤其是近些年,3d过渡金属在催化碳-碳、碳-杂成键反应中取得的巨大成功,显示出了极具潜力的发展前景与应用价值。镍、铜等3d过渡金属在催化反应中,也表现出与钯、铑等传统贵金属相异的实验现象。因此,有必要通过理论计算,研究过渡金属催化反应的机理,力图从微观的角度进一步研究重要反应中间体与过渡态的几何构型、电荷分布、金属价态变化等,进而为新的催化剂与反应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本论文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系统地研究了镍/光氧化还原催化的碳-氮交叉偶联反应的机理,和铜-氢催化的二氧化碳还原转化的反应机理,揭示了光催化剂对活性零价镍催化剂的生成与其在催化反应中价态的改变,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铜-氢催化剂在二氧化碳经多次催化循环,最终被原为硅醚化合物的反应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一、镍/光氧化还原催化的碳-氮交叉偶联反应的理论研究对于镍/光氧化还原催化碳-氮交叉偶联反应,我们的计算结果表明,光催化剂以单电子转移(SET)的形式调节镍催化剂的氧化态,从而促进反应的进行。零价镍活性催化剂通过类芳香亲核取代(SNAr)的离子对机理活化芳基溴代物,启动该碳-氮交叉偶联反应。光催化剂*[Ir(Ⅲ)]+以SET的形式将镍(Ⅱ)络合物中间体氧化为镍(Ⅲ)络合物,从而促进随后的脱质子与碳-氮还原消除过程。作为对比,我们也考虑了一价镍对芳基溴代物的活化,但是由于相对较高的氧化加成能垒与热力学不稳定的氧化加成中间体,一价镍作为活性催化剂催化反应的路径受到抑制。此外,我们的计算也表明,镍(Ⅱ)盐被含α-氢的胺还原为零价镍活性催化剂是通过光氧化还原催化的氢原子转移(HAT)机理完成的。叁重态光催化剂*[Ir(Ⅲ)]+首先以SET的形式将DABCO氧化为自由基阳离子DABCO·+,随后DABCO·+从吡咯烷分子上攫取一个α-氢原子,生成α-氨基自由基。在α-氨基自由基加成至镍(Ⅱ)络合物生成镍(Ⅲ)络合物之后,DABCO对其脱质子生成η2-亚胺配位的镍(Ⅰ)络合物。最后,光催化剂[Ir(Ⅱ)]与镍(Ⅰ)络合物之间的SET过程可生成镍(0)催化活性物种,并完成光催化剂的循环。此外,我们也考虑能量转移的机理。由于能级的不匹配,光催化剂与镍(Ⅱ)络合物中间体之间的叁重态-叁重态能量转移过程也是不可行的。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镍催化反应体系中,光催化剂*[Ir(Ⅲ)]+的引入可以改变过渡金属的氧化态,从而促进催化反应的进行。二、铜-氢催化的二氧化碳还原转化的理论研究对于铜-氢催化的二氧化碳还原转化的反应,我们的计算结果表明,在没有烯烃底物参与反应时,二氧化碳可插入铜-氢催化剂的Cu-H键之间,生成含甲酸根配体的铜(Ⅰ)络合物。催化量的羧酸根物种可以活化硅烷试剂,促进其转移一个负氢离子至催化剂的铜原子上,实现铜-氢催化剂的再生。当苯乙烯参与反应时,其插入铜-氢催化剂的Cu-H键之间会产生了一个手性碳中心,其手性结构将保持至最终生成手性醇产物。二氧化碳以四元环过渡态插入至Cu-C键之间,为整个反应的决速步。经催化量羧酸根物种活化的硅烷试剂转移一个负氢离子至催化剂的铜原子上,实现铜-氢催化剂的再生。生成的羧酸硅酯中间体经铜-氢催化剂催化,被羧酸根活化的硅烷还原为醛中间体。醛中间体可再次经催化还原为硅醚,即为最终手性醇产物的前体。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从初始底物苯乙烯与二氧化碳出发,至生成硅醚产物,铜-氢催化剂在此期间经历了叁次催化循环,第一次将苯乙烯与二氧化碳转化为羧酸硅酯中间体,第二次将羧酸硅酯中间体转化为醛中间体,第叁次将醛中间体转化为硅醚产物。决定整个反应对映选择性与区域选择性的基元反应为烯烃插入铜-氢催化剂的Cu-H键之间的反应过程。我们也通过计算研究了甲酸硅酯与苯乙烯竞争与铜-氢催化剂的插入反应过程。由于甲酸硅酯插入铜-氢催化剂的Cu-H键之间的能垒较苯乙烯低,因此,当体系中用甲酸硅酯代替二氧化碳时,会抑制苯乙烯插入催化剂的Cu-H键之间,从而导致实验上无最终手性醇产物的生成。此外,我们也研究了 1,3-二烯作底物时,与二氧化碳发生碳-碳成键的机理过程。通过计算,我们发现二氧化碳可与烯丙基铜(Ⅰ)络合物经六元环过渡态,发生碳-碳成键。(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9-06-20)
严子心[6](2019)在《红土镍矿酸浸净化液电沉积制备高纯金属镍的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镍是一种近银白色、硬且延展性并具的金属元素,它具有很好的可塑性、耐腐蚀性和磁性等性能,主要被应用于钢铁、高温合金、电镀及电池等领域。镍是高温合金的主要元素,高端领域高温合金中镍含量一般大于60%,到2020年,我国高温合金需求约为4万吨,对应市场空间90.5亿元,而目前我国高温合金实际产量2万吨左右,高温合金未来7年的需求复合增长率有望超过20%。镍主要来源于硫化镍矿与红土镍矿,随着硫化镍矿资源逐渐减少,氧化镍矿使用量逐渐增加。硫化镍矿中杂质元素种类多达20几种,其中Pb,As,Sb,Sn都是比较难除去的杂质元素,高性能的高温合金对杂质元素的控制非常严格,相比之下元素组成比较简单的红土镍矿更适合制备高温合金用高纯镍。因此,开发由红土镍矿制备高纯镍的新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作者所在课题组研发的红土镍矿常压盐酸浸出新工艺得到的初步除杂浸出液为原料,开展了溶液的深度净化除杂、高纯镍电沉积、高纯硫酸镍溶液及高纯金属镍中杂质元素的分析方法筛选及建立等相关研究工作。主要结论如下:(1)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分析高纯镍溶液和高纯金属镍中杂质元素的方法,实现了 ICP-AES对高纯镍溶液和高纯镍中痕量杂质元素的准确测定。通过实验确定了最优仪器参数:射频功率为1350W,雾化器流速为0.5L/min,观测距离为15mm,蠕动泵泵速为1.0mL/min。应用基体匹配、标准加入和多谱线拟合(MSF)叁种校正方法分别测定了加标高纯镍溶液,当加标浓度为0.10,0.20mg/L,镍浓度5g/L时,叁种方法均得到很好的回收率,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6,回收率95.0~102%,RSD在2.09~4.63%之间,其中MSF法的线性范围最广(0.02~0.5mg/L),检出限最低(0.002mg/L);当加标浓度为0.02,0.06mg/L,镍浓度15g/L时,实验结果表明只有MSF法能够得到准确的结果,其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9,线性范围0.02~0.lmg/L,检出限为0.002mg/L,回收率为95.0~105%,RSD在3.92~4.60%之间。采用MSF法测试实际样品,分析结果与辉光放电质谱(GD-MS)法基本一致,进一步验证了方法的准确性和精密性。新方法不仅抗干扰能力强,操作简便,经济实用,且精密度高,检出限低,测量下限(0.0001%)和范围均优于国标原子吸收光谱法(0.001%),对高纯样品中痕量杂质元素的测定提供了重要的方法手段。(2)通过采用溶剂萃取方法对初步除杂浸出溶液进行深度净化除杂研究,镍钴比高于5000,得到了可制备99.99%金属镍的高纯镍溶液。其中有机相的最佳组成为:10%Cyanex272,5%TBP,85%磺化煤油。最佳萃取条件为:皂化率60%;初始pH为3.5;萃取后水相pH控制在5.10~5.70;最佳相比为1.5:1(O/A);混合震荡时间为5min。通过萃取等温线及McCabe-Thiele图计算理论萃取级数,当相比为1:1(O/A)时,理论萃取级数为4级,当相比为1.5:1(O/A),理论萃取级数为3级,后通过分别模拟3、4级逆流萃取,其结果与理论级数相符。有机相反萃采用稀硫酸溶液,最佳反萃条件为:硫酸浓度,50g/L;相比:2:1(O/A)。(3)通过对高纯镍溶液的电沉积过程进行研究,制备出了99.99%的高纯金属镍。实验考察了硼酸浓度、pH、镍离子浓度、电流密度、极矩、电解时间、电解温度、钠离子浓度以及镁离子浓度对电解槽电压、阴极电流效率及能耗的影响。实验表明当硼酸浓度为3g/L,初始pH为3,镍离子浓度为60g/L,电流密度为200A/m2,极矩30mm,电解时间1.5h,电解温度40℃,钠离子浓度小于20g/L时,镁离子浓度小于1.5g/L时,槽电压可低至2.82V,电流效率达到95.7%,能耗低至2690kW·h/t,在该条件下得到的电解镍,表面光滑平整,经过检测符合国标GB/T 6516牌号Ni9999的要求。(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期刊2019-06-01)
李渊,周亚林,王明明,张明智,谭小耀[7](2019)在《金属镍中空纤维膜表面处理及其透氢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金属镍中空纤维膜的氢气渗透性能,利用干湿纺丝法和高温烧结工艺制备致密的金属镍中空纤维膜,并采用物理打磨、硝酸刻蚀以及化学镀钯的方法对其外表面进行处理。结果表明:物理打磨外表面后,镍膜壁厚由初始的0.09 mm减小到0.04 mm,减小了渗透阻力,渗透通量在1 000℃下达到20.48 mmol/(m~2·s);采用10%硝酸刻蚀40 min后,镍膜的厚度减小到0.05 mm,加快了氢气的扩散过程,氢气通量提高56.36%,增加至24.11 mmol/(m~2·s);化学镀钯后镍膜表面负载了钯层,使得氢气的溶解速度加快,氢气渗透通量高达23.15 mmol/(m~2·s)。(本文来源于《天津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陈康[8](2019)在《金属镍、氧化镍复合石墨烯催化材料的制备及其在葡萄糖检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快速精确地测定血糖浓度对于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此外,葡萄糖的检测在生物工程、食品检测方面也有重要应用。电化学检测葡萄糖浓度具有快速、准确和高效的特点而被广泛关注,而电极材料是决定电化学检测葡萄糖性能的关键因素。非贵金属及其氧化物纳米材料作为电极材料为非酶葡萄糖电化学传感器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过渡金属及其氧化物纳米材料因成本低和良好的氧化还原性能被广泛用于非酶葡萄糖电化学传感器。石墨烯作为二维纳米碳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导电性好等优点,是电活性催化剂理想的载体材料。本文首先采用水热法和液相沉淀法制备出纳米氧化镍前驱体,经高温热处理得到纳米氧化镍,并探究了制备方法、碱源、反应溶剂组成和分散剂在水热过程中对合成氧化镍结构和形貌以及葡萄糖检测性能的影响。其次,采用改进的Hummers方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然后将氧化石墨烯从源头加入到制备氧化镍前驱物的水热釜中,再经高温处理获得石墨烯负载的纳米氧化镍复合材料NiO/rGO。另外,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了纳米镍,并探究了溶剂和还原剂用量对纳米镍电极材料检测葡萄糖性能的影响。然后,从源头加入还原氧化石墨烯,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了石墨烯负载纳米镍的复合材料Ni/rGO。运用XRD、SEM、FT-IR、CV和I-t等方法对上述材料的结构、组成、形貌和葡萄糖检测性能进行了表征和测试,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以尿素为碱源水热制备的NiO-urea-HT呈现出由微小颗粒和纳米纤维共存的形貌,颗粒尺寸在100 nm以下,纳米纤维直径在25 nm左右;以乌洛托品为碱源制备的NiO-urotropine-HT呈现出纳米片层结构(片层厚度在10 nm以下),纳米薄片又进一步无序堆迭形成了表面多孔的球状结构,其直径在10μm左右。采用不同溶剂组成制备的纳米氧化镍NiO-80%DMF-HT、NiO-50%DMF-HT和NiO-20%DMF-HT均呈现出不规则球状形貌,其尺寸分别为在160 nm、100 nm和120 nm左右。在分散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和聚乙二醇PEG)存在下制备的纳米氧化镍,其中NiO-SDS-HT和以石墨烯载体制备的NiO/rGO复合材料均显示薄壁多孔叁维立体结构,孔壁厚度100 nm左右。总之,以尿素为碱源、SDS分散剂存在下、180℃水热制备得到的氧化镍和石墨烯负载氧化镍为具有纳米孔壁的多孔材料。(2)电化学测试结果显示以硝酸镍为镍源、尿素为碱源、水为溶剂、SDS为分散剂制备的薄壁多孔叁维立体状氧化镍NiO-SDS-HT对葡萄糖的检测性能最优,灵敏度为665.4μA·mM~(-1)·cm~(-2),检测范围为0.004-4.27 mM,最低检测限为1.10μM。复合材料NiO/rGO对葡萄糖的检测性能进一步提高,灵敏度为983.5μA·mM~(-1)·cm~(-2),检测范围为0.004-6 mM,最低检测限为2.40μM。石墨烯大的比表面积和良好的导电性能为催化反应提供更多的反应位点。此外,NiO/rGO复合材料对抗坏血酸、尿酸和多巴胺等物质具有良好抗干扰性能,对葡萄糖有良好的选择性。(3)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金属镍电极材料时,乙醇作溶剂制备的纳米镍Ni-Et-N_2H_4-4(200 nm直径的小球)比水作溶剂制备的金属镍Ni-H_2O-N_2H_4-4(2μm左右的球体且有团聚)有更小的尺寸;随着还原剂水合肼量的从4 mL增加到12 mL时,金属的形貌从光滑的小球变成粗糙的大球,最后变成纳米级无序多孔叁维片层结构。此外,加入石墨烯载体制备的Ni/rGO复合材料呈现出无序多孔形貌。(4)电化学测试结果显示,以乙醇为溶剂、水合肼用量为12 mL制备的叁维片层纳米镍Ni-Et-N_2H_4-12对葡萄糖检测性能最优,其灵敏度在0.01-1.10 mM范围为791.4μA·mM~(-1)·cm~(-2),在1.10-4.40 mM范围为387.8μA·mM~(-1)·cm~(-2),最低检测限为2.52μM;复合材料Ni/rGO对葡萄糖检测的灵敏度在0.004-1.87mM范围为1129.2μA·mM~(-1)·cm~(-2),在1.87-3.37 mM范围为660.6μA·mM~(-1)·cm~(-2),最低检测限为4.44μM。复合材料Ni/rGO表现出对葡萄糖良好的选择性和对多巴胺、抗坏血酸和尿酸等其它物质的良好抗干扰性能。(本文来源于《太原理工大学》期刊2019-05-01)
莫昕欣,苟文贤,李伟[9](2019)在《XAFS研究纳米凹凸棒石吸附金属镍离子的分子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表生环境中,矿物-水溶液界面的吸附反应控制着土壤体系微量金属元素的形态、迁移、转化和生物有效性。不论从地球化学过程还是环境修复的角度,准确理解金属吸附反应的机制都是必不可少的。而同步辐射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光谱(X-ray absorption fine structure spectroscopy,XAFS)技术的发展实现了元素原位形态的表征,将土壤界面化学的机理研究提升到了分子水平。关于重金属在矿物-水溶液界面的吸附机理研究,绝大部分研究对象为(本文来源于《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04-19)
刘彦华[10](2019)在《廉价金属镍、铜、钴催化的碳氢键区域及立体选择性官能团化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C-H键普遍存在于有机分子当中,然而由于C-H的活性差(键能高,酸度低),实现C-H的高度区域选择性以及立体选择性的活化/官能团化一直以来都是合成领域中的一大难题。近年来,基于导向策略的过渡金属催化的碳氢键官能团化反应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强有力的方法,然而过去十几年这一领域的发展主要依赖4d和Sd周期的Pd,Rh,Ir等贵金属催化剂,这类过渡金属地壳储量低,价格高,毒性更大,因此发展地壳储量丰富、价格低廉、毒性更小的3d过渡金属如Ni,Cu,Co等催化的区域选择性,尤其是立体选择性的C-H活化/官能团化就显得尤为必要。基于此,本论文围绕廉价金属催化的导向C-H区域选择性及立体选择性官能团化展开,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镍(Ⅱ)催化,O_2氧化的C(sp2)-H键炔基化反应研究我们以2-吡啶基异丙胺(PIP)为导向基团发展了一种廉价金属Ni(Ⅱ)催化的惰性C(sp2)-H键的炔基化反应。这一反应以O_2为唯一氧化剂,实现了简单芳香酸衍生物中惰性C-H与末端炔烃的氧化偶联,副产物为H2O。该方法对各种苯甲酸类衍生物以及吡啶甲酸、噻吩甲酸等杂环芳香酸类衍生物均可兼容,是对传统Sonogashira偶联反应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同时因PIP导向基团易于脱除使得该方法在合成众多邻炔基芳香酸衍生物上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2.铜(Ⅰ)催化分子内N-H/C-H与炔烃的环化反应:多环吲哚类结构模块化合成研究我们发展了一种廉价金属Cu(Ⅰ)催化的分子内芳香胺类衍生物氨基N-H键及氨基邻位C-H键与炔烃的氧化环化反应。运用该反可以快速、模块化合成一系列高度官能团化的(杂)多环吲哚类化合物,这类产物的结构可以通过对底物中芳香胺部分、链接基团部分以及炔烃部分的改变进行方便的设计。此外,通过对体系中所用氧化剂的改变可以方便地从同一底物出发可控的得到多种杂环结构。系统的控制实验表明,该反应可能经由酰胺自由基引发的自由基串联环化历程发生。3.Cp*Co(Ⅲ)/MPAA催化的二茂铁硫代甲酰胺C-H键不对称氮基化反应我们以廉价金属Co(Ⅲ)为催化剂,以苯甲酰基保护的对羟基苯甘氨酸为手性羧酸(CCAs)配体,实现了 Cp*Co(Ⅲ)/MPAA催化的二茂铁硫代甲酰胺类底物的不对称胺基化反应。该反应条件温和,溶剂廉价,底物普适性广,官能团容忍性高,为合成手性2-胺基二茂铁衍生物提供了一种高效的方法。通过重结晶操作我们能以中等的产率和大于99%的ee值得到光学纯的产物,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基础。4.Cp*Co(Ⅲ)/CAAs催化的吲哚C2位C-H键不对称烷基化反应研究我们以廉价金属Co(Ⅲ)为催化剂,以简单廉价的α-烯烃为烷基化试剂,以人工改造的大位阻氨基酸为手性羧酸(CCAs)配体,实现了 Cp*Co(Ⅲ)/CCAs催化的吲哚类底物C2位的不对称烷基化反应,该反应是对简单烯烃的不对称氢芳基化反应的重要发展。该反应手性诱导强,为合成含C2位叔碳手性中心的吲哚衍生物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研究发现,氨基酸配体的侧链位阻对该反应具有非常显着的影响,为以后手性羧酸的设计及其在不对称C-H键活化中的应用提高了借鉴。(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9-04-15)
金属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集成电路线宽的不断减小,气体纯度、金属等因素都会影响半导体制造工艺。本文着眼于金属Ni污染对大马士革刻蚀影响的研究,实验结果显示腔体中过量的金属Ni损害大马士革刻蚀,造成刻蚀后产生大量的聚合物残留。这是由于过量的金属Ni降低了光刻胶刻蚀率,在刻蚀过程中产生了光刻胶残留,而残留的光刻胶与其他物质反应生成了聚合物。本文进一步推断了聚合物生成的原因及建立了相关分析模型,对金属离子污染的管控也提出了改善措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金属镍论文参考文献
[1].郑圆圆,张凯宇,周成双,张林.晶界结构与氢的耦合作用对金属镍塑性变形行为及力学性能的影响[C].第十届全国腐蚀大会摘要集.2019
[2].陈敏敏,张年亨,刘立尧.金属镍污染对大马士革刻蚀的影响[J].中国集成电路.2019
[3].于瀛,高佳,喻生洁,赵全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金属镍中11种痕量杂质元素[J].检验检疫学刊.2019
[4].史健泽,曲凤娇,曹阳,张宇霆,陈奕霖.基于分光光度法对污水中金属镍含量的检测方法分析与研究[J].有色金属加工.2019
[5].祁正航.过渡金属镍与铜催化的碳—碳、碳—氮成键反应的理论研究[D].南京大学.2019
[6].严子心.红土镍矿酸浸净化液电沉积制备高纯金属镍的工艺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2019
[7].李渊,周亚林,王明明,张明智,谭小耀.金属镍中空纤维膜表面处理及其透氢性能[J].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19
[8].陈康.金属镍、氧化镍复合石墨烯催化材料的制备及其在葡萄糖检测中的应用[D].太原理工大学.2019
[9].莫昕欣,苟文贤,李伟.XAFS研究纳米凹凸棒石吸附金属镍离子的分子机制[C].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9
[10].刘彦华.廉价金属镍、铜、钴催化的碳氢键区域及立体选择性官能团化反应研究[D].浙江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