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坳陷论文-蔡来星,卢双舫,张训华,肖国林,吴志强

中央坳陷论文-蔡来星,卢双舫,张训华,肖国林,吴志强

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央坳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孔喉结构,评价方案,致密砂岩储层,泉四段

中央坳陷论文文献综述

蔡来星,卢双舫,张训华,肖国林,吴志强[1](2017)在《基于孔喉结构建立致密砂岩储层评价方案——以松南中央坳陷泉四段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致密砂岩储层评价方案是识别储层"甜点"的基础,也是致密油勘探的重点和难点,但目前国内对此尚无统一认识。为此,以松南中央坳陷区泉四段致密砂岩为例,综合常规压汞、恒速压汞、高压压汞等多种资料对致密储层微观孔喉结构进行了精细表征,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致密砂岩储层评价方案。结果表明:研究区致密砂岩孔喉小、物性差,储集空间以次生溶孔为主;储层渗透性主要由占小部分体积的最大孔喉半径所控制,喉道半径越大、大喉道所占比例越高,致密储层的渗透率(K)就越高、品质就越好。在此基础上,由孔喉结构的差异性出发,将松南中央坳陷区泉四段致密砂岩储层分类4类,其中,石油能够充注至Ⅰ—Ⅲ类致密储层,且Ⅰ类致密储层(K为(0.1~1.0)×10~(-3)μm~2)品质最高,可视为储层"甜点"。(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期刊2017年06期)

薛纯琦,胡明毅,孙春燕,刘圣鹏,王丹玲[2](2017)在《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区头台油田扶余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松辽盆地头台油田扶余油层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区42口取芯井的分析,利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原理,结合岩性、电性资料,进行层序地层的划分,识别该地区短期基准面旋回类型,建立层序地层格架并分析沉积相类型及展布。得出该地区发育浅水叁角洲沉积和湖泊相沉积,进而识别出其多种沉积微相类型。扶余油层泉四段发育两种短期基准面旋回类型,并细分出6种亚类。划分出Q4MSC1~Q4MSC3叁个四级层序,Q4SSC1~Q4SSC7七个五级层序,并建立层序地层格架,绘制细分层单元沉积微相图,为寻找有利砂体展布提供预测。(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7年30期)

孙靖,吴爱成,王然,曾德龙,王峰[3](2017)在《准噶尔盆地中央坳陷莫索湾地区侏罗系叁工河组深层致密砂岩气储集层特征及成因》一文中研究指出综合利用岩心、薄片、扫描电镜以及测井资料,对准噶尔盆地中央坳陷莫索湾地区侏罗系叁工河组一段致密砂岩气储集层特征及致密化成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叁工河组一段储集层平均埋深超过4500m,具低—特低孔、低—特低渗特征,属于典型深层致密砂岩气储集层;(2)沉积类型为浅水叁角洲—湖泊相沉积,叁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岩为主要储集层;(3)岩石类型以细砂岩、粉—细砂岩为主,主要为低成分成熟度的岩屑砂岩,具有岩屑和塑性岩屑含量高及胶结物含量低的"两高一低"特征;(4)储集层孔隙类型以混合孔为主,孔隙-孔喉组合类型以中细孔-细喉型为主,孔喉分选性、连通性和渗流能力相对较差,微观孔隙结构总体较差;物质成分、压实作用及胶结物充填是3个导致储集层致密化的因素,从而形成叁工河组一段深层致密砂岩气储集层。(本文来源于《古地理学报》期刊2017年05期)

蔡来星,卢双舫,张训华,黄文彪,肖国林[4](2016)在《松南中央坳陷泉四段上生下储式致密砂岩油成藏主控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优质源岩控藏"理论和"储层甜点找油"思想,应用测、录井、试油、薄片等资料,系统总结松南中央坳陷区泉四段致密油的分布规律,剖析不同类型致密砂岩油成藏的主控因素。研究表明:致密砂岩油藏集中分布在长岭凹陷内及其周边斜坡区,具有"满坳含油、宏观连片"的特征和"东富西贫、南富北贫"的差异性;青一段下段烃源岩残余有机碳含量(TOC)大于2.0%的优质源岩展布范围控制致密油藏分布格局;异常高压与源储断层的空间配置关系控制下部砂组含油性,剖面上油气下排深度最大为140 m;平面上超压大于10 MPa、与断层距离小于2 500 m的区域是Ⅱ~Ⅳ砂组的致密油藏富集区;优质储层物性"甜点"控制致密油富集程度及产量;坳陷型湖盆上生下储式致密砂岩油藏的形成主要存在凹陷区"源内直排倒灌"和斜坡区"源边反转断层遮挡"两种成藏模式。(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6期)

裴健翔,陈杨,郝德峰,张道军,何小胡[5](2016)在《莺歌海盆地中央坳陷中新世海底扇识别及其形成控制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岩石矿物学特征、粒度分析、沉积构造及叁维地震等资料,分析中新世莺歌海盆地中央坳陷海底扇的沉积特征及控制因素。结果表明:中新世中央坳陷海底扇主要发育水道砂、水道间、天然堤和浅海滩坝等微相,具有非典型鲍玛序列AB段;海底扇由内部分支水道频繁迁移摆动形成的多个朵叶体组成;与东方区海底扇相比,乐东区海底扇具有物源供应更充足、规模更大的优势。中新世中央坳陷海底扇沉积体系的发育主要受海平面升降、物源及古地貌的控制,可以作为该区下一步勘探的重点。(本文来源于《东北石油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5期)

张金友[6](2016)在《陆相坳陷盆地烃源岩内致密砂岩储层含油性主控因素——以松辽盆地北部中央坳陷区齐家凹陷高台子油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松辽盆地北部中央坳陷区齐家凹陷青山口组高台子油层是典型的烃源岩内致密砂岩油。通过对储层宏观、微观含油性分析及含油性主控因素的深入研究,表明高台子油层储层含油性主要受沉积微相、成岩作用及烃源岩质量的综合控制,表现为有利沉积微相控制储层含油富集程度,河口坝、远砂坝微相砂体内大喉道发育,物性好,为致密油运移提供优势通道,同时储集空间相对发育,为致密油提供更广泛的聚集场所,油气最富集,沉积微相是控制高台子油层"甜点区"发育的关键地质条件。成岩作用控制石油差异分布,机械压实和胶结作用导致储层在油气大规模运聚之前普遍进入致密化,局部胶结作用弱的砂岩及溶蚀作用强烈的砂岩,大孔隙及大喉道发育,后期石油充注储层发生差异聚集,砂岩呈现不同的含油级别。烃源岩质量控制储层含油的普遍程度,好—最好烃源岩区油源充足、充注动力强,且就近运聚,虽然砂体薄,物性差,但砂体含油更普遍,含油物性下限低,差—中等烃源岩区砂体厚度大,物性总体较好,但受烃源岩质量及沉积、成岩作用综合控制,砂体含油普遍性差,主要以砂体中部物性好的层段含油为主,干砂层增多。甜点区主要分布在成熟烃源岩内部,纵向多套含油层系错迭形成甜点区连片分布,中北部含油砂体累计厚度大,物性好,向南部变差,计算甜点区资源1.5×10~8t,勘探前景良好。(本文来源于《沉积学报》期刊2016年05期)

倪金龙,张红,唐小玲,韩帅[7](2016)在《济阳坳陷惠民凹陷中央隆起带与邻区黏土矿物成岩演化及古地温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惠民凹陷中央隆起带是胜利油田重要的油气富集带,对其成岩演化及古地温研究有助于进一步弄清该构造带的地质作用过程。选取了中央隆起带及临南洼陷带沙河街组大量样品,通过X-射线衍射、电子探针等进行黏土矿物成分分析及古地温计算,结果表明:该区沙河街组黏土矿物主要为高岭石、伊/蒙混层、伊利石和绿泥石,总体反映黏土矿物演化程度不高,盆地热演化程度较低的特点;成岩作用基本处于中成岩阶段,可进一步划分为早期和晚期2个阶段,早期主要是无序伊/蒙混层矿物(伊利石含量=38.2%~60.3%);晚期是有序伊/蒙混层矿物(伊利石含量=60.3%~82.4%)。在中央隆起带,早期和晚期的转换深度界线大致为1 700m,而在临南洼陷带该界线大致为2 600m;中央隆起带沙二段(Es_2)矿物热演化程度明显低于洼陷带,表明中央隆起带可能在沙二段沉积期开始了快速抬升,形成了与洼陷带不同的成岩环境;洼陷带沙河街组古地温梯度为40.8℃/km,中央隆起带的古地温梯度计算结果明显异常(76.72℃/km),表明该构造带遭受了强烈抬升与剥蚀作用,剥蚀量大约为880m。(本文来源于《天然气地球科学》期刊2016年10期)

宋玉勤[8](2016)在《松辽盆地南部中央坳陷区扶余油层致密油成藏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扶余油层致密油成藏特征,对指导该区目的层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石化技术》期刊2016年08期)

刘晓芳[9](2016)在《松辽盆地南部中央坳陷扶余油层中成岩作用对致密砂岩储集性能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研究了松辽盆地南部中央坳陷扶余油层中成岩作用对致密砂岩储集性能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石化技术》期刊2016年03期)

王朋岩,李耀华[10](2016)在《松辽盆地中央坳陷朝84-6井区泉头组四段沉积期双物源体系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松辽盆地朝84-6井区在白垩系泉头组四段沉积时期位于盆地西南通榆-保康水系和南部长春-怀德水系的交汇处,交汇水系内沉积物来源、古水流走向等仍属未知。通过对岩心、分析化验资料和区域砂体厚度预测结果的综合研究,根据重矿物组合特征、ZTR指数变化特征和地层砂体展布规律,发现研究区的沉积特征具明显物源分带性,将其划分为保康物源体系主控I区、怀德物源体系主控III区和双物源体系混合控制II区。结合研究区沉积相模式研究成果,对比分析各分区的碎屑岩组分、砂岩厚度、岩石粒度和泥岩颜色等沉积特征的相似性和差异性,验证了物源体系主控区域划分的合理性。(本文来源于《沉积与特提斯地质》期刊2016年01期)

中央坳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松辽盆地头台油田扶余油层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区42口取芯井的分析,利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原理,结合岩性、电性资料,进行层序地层的划分,识别该地区短期基准面旋回类型,建立层序地层格架并分析沉积相类型及展布。得出该地区发育浅水叁角洲沉积和湖泊相沉积,进而识别出其多种沉积微相类型。扶余油层泉四段发育两种短期基准面旋回类型,并细分出6种亚类。划分出Q4MSC1~Q4MSC3叁个四级层序,Q4SSC1~Q4SSC7七个五级层序,并建立层序地层格架,绘制细分层单元沉积微相图,为寻找有利砂体展布提供预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央坳陷论文参考文献

[1].蔡来星,卢双舫,张训华,肖国林,吴志强.基于孔喉结构建立致密砂岩储层评价方案——以松南中央坳陷泉四段为例[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7

[2].薛纯琦,胡明毅,孙春燕,刘圣鹏,王丹玲.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区头台油田扶余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7

[3].孙靖,吴爱成,王然,曾德龙,王峰.准噶尔盆地中央坳陷莫索湾地区侏罗系叁工河组深层致密砂岩气储集层特征及成因[J].古地理学报.2017

[4].蔡来星,卢双舫,张训华,黄文彪,肖国林.松南中央坳陷泉四段上生下储式致密砂岩油成藏主控因素[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5].裴健翔,陈杨,郝德峰,张道军,何小胡.莺歌海盆地中央坳陷中新世海底扇识别及其形成控制因素[J].东北石油大学学报.2016

[6].张金友.陆相坳陷盆地烃源岩内致密砂岩储层含油性主控因素——以松辽盆地北部中央坳陷区齐家凹陷高台子油层为例[J].沉积学报.2016

[7].倪金龙,张红,唐小玲,韩帅.济阳坳陷惠民凹陷中央隆起带与邻区黏土矿物成岩演化及古地温变化[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6

[8].宋玉勤.松辽盆地南部中央坳陷区扶余油层致密油成藏特征分析[J].石化技术.2016

[9].刘晓芳.松辽盆地南部中央坳陷扶余油层中成岩作用对致密砂岩储集性能影响[J].石化技术.2016

[10].王朋岩,李耀华.松辽盆地中央坳陷朝84-6井区泉头组四段沉积期双物源体系分析[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16

标签:;  ;  ;  ;  

中央坳陷论文-蔡来星,卢双舫,张训华,肖国林,吴志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