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孩子的性格源于准妈妈的态度(论文文献综述)
马欢[1](2021)在《父职中的情感表达 ——情感社会学视角》文中认为随着社会变迁,男性父职建构发生变化。但在现实社会中,大家提到父亲角色时总会使用严肃、内敛、沉默等词汇。而父子互动中男性的父职情感表达正是父子双方建构父亲形象的重要途径。因此,本研究主要针对父职中的情感表达展开研究。本研究属于质性研究,以情感社会学为理论分析视角,将父亲情感置于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下,通过3对祖、父的叙事故事和父子互动中父职身份建构的形成路径对父职情感表达展开分析。本研究主要使用叙事研究方法,自2020年7月到2021年1月,先后进入三组祖、父、子三代完整的家庭,从生活故事开启叙事收集。针对在研究现场收集的现场文本,研究者主要通过两个途径将其转化为研究文本,其一,将6位叙事对象的叙事故事整理成叙事文本,并从关系性、时间性、地理位置变化三个角度对每位叙事对象的故事进行分析,了解他们的生活经验及其对这种生活经验的理解与其父职情感表达的逻辑。其二,将进入每组家庭开启共同生活后观察到的父子互动故事转化为父子互动案例。并借助情感社会学对情感发生机制的界定,从父职身份建构、情感唤醒条件、情感体验、情感表达四个维度对这些父子互动案例进行分析,了解当前父代父职情感表达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因素。最后,对比祖、父两代人父职情感表达的联系,并从情感社会学视角对这种联系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本研究有以下发现:(1)祖代的父职身份建构围绕“责任”、“父亲主体”展开,其父职积极情感的表达具有“克制”、“转移”、“物质化”的特点,其父职消极情感的表达具有“直接”、“权威”的特点。(2)父代父职身份建构围绕“养家人”、“全方位”展开,其父职积极情感的表达呈现“矛盾”的特点,体现为父职积极情感的表达中“克制”与“逐渐直接”的交替。其父职消极情感的表达呈现“压抑”和“协商”的特点。(3)两代人父职情感表达呈现“传递”和“适变”的特点。(4)文化和社会结构限制父子关系性质和男性父职身份建构,父子关系中父亲的权力和地位变化、儿童权利和地位的崛起对父职情感表达的“传递”和“适变”形成具有重要影响。(5)本研究结合儿童视角,选取15位儿童为访谈对象,分析儿童理想中的父职情感表达。通过分析发现,儿童理想中的父职积极情感表达为“陪伴”、“直接”、“减少条件性”,儿童理想中的父职消极情感表达为“克制”、“理解”、“包容”。结合儿童对父职情感表达的期望,本研究对我国建构理想父职情感表达提出以下建议:(1)以代际平等为父职建构的核心,男性在父职建构中要减少权利,增加责任和义务;(2)通过提高父职履行积极性、主动性和完善育儿能力来协调母职,从而完善父职建构;(3)需要在父子互动中关注儿童的情感体验、情感表达及相应的需求,从儿童视角审视自己父职建构的状况;(4)担任“竞争性”育儿环境与儿童之间的“缓冲者”。综上,本研究属于质性研究,主要采用叙事研究方法,从情感社会学视角对父职情感表达进行分析,在分析父职情感表达的现状时缺乏不同家庭类型的大数据参考,使得研究结果的可推广性受到一定限制。
李宁[2](2021)在《汉语女性新词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女性在社会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女性新词语的数量逐渐增多。本文将女性新词语作为研究对象,在明确其概念的前提下对特点进行考查,并从内部和外部两个角度讨论其产生动因,为了考察女性新词语不同于新词语的特点,本文将其与女性词语和男性新词语分别作了历时和共时的对比研究,最后,本文在问卷调查数据的支撑下落脚于女性新词语的规范性问题,并对女性新词语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该部分首先介绍了选题缘由、研究价值,接着从新词语、女性词语、女性新词语三个角度对目前学界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归纳和总结,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本文研究女性新词语奠定了理论基础,提供了考察方向,最后对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进行了说明。第二部分考察了女性新词语的特点。该部分首先对女性新词语的概念从时间、语义、语素、语法和流行度五个方面进行了界定,接着从来源上和结构上分析了女性新词语的特点,女性新词语可以分为由单一方式构成的和由综合方式生成的两种类型,并且在语音、语义和语法上都呈现出一定的特点。第三部分对女性新词语的产生动因进行了探究。该部分主要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方面入手,内部因素包括称谓语的类词缀化倾向、类推机制和不同语言之间的接触;外部因素包括经济影响、网络影响、心理影响、文化影响和思想影响,其中,除了经济影响外,其他因素又可以细化为不同的情况。总之,女性新词语的产生是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第四部分是女性新词语的对比研究,一是与辞书中女性词语的历时对比,考察女性词语在词义上的变化以及部分女性词语消失和女性新词语出现的情况;二是与男性新词语的共时对比研究,将收集的语料进行对比发现,女性新词语和男性新词语存在对称和不对称的现象,而这种现象的存在是由于语言本身具有不对称性和经济性,除此之外还与人们的认知有关。第五部分探究了女性新词语的规范和发展。该部分首先对女性新词语规范的必要性进行了梳理,从多角度对规范的措施提出了建议;其次,为了了解公众对女性新词语的知晓程度,笔者展开了问卷调查,并在问卷调查数据的支撑下对女性新词语的生命力作了客观分析,最终得出结论,女性新词语的生命力受其纵向生命力和横向生命力的共同影响。第六部分是结语。该部分对文章主体内容进行了总结,并且反思了本文的不足之处。
李莉[3](2021)在《代际理论视域下乡村中学教师身份认同研究 ——基于对T镇中学的田野调查》文中研究说明从2015年《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颁布以来,党和国家不断在为打造一支“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乡村教师队伍而努力。但实际上,物质资源的倾斜并没有让乡村教师扎根乡村场域,向往进城的逃离倾向成为当下大部分乡村教师的真实写照。密切关注乡村教师群体内部的生存状况俨然已经成为研究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的重要抓手。然而,处于同一学校场域内的不同年龄阶段、不同职称的乡村教师展现出的生活态度与工作诉求难免会存在差异从而形成不同的身份认同现状。鉴于此,应采取针对性措施,提升不同年龄阶段乡村教师的身份认同,让乡村教师安心从教、幸福生活。这将对提升乡村教育质量、实现乡村振兴产生重大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在代际理论视域下,以家乡T镇中学的教师群体为研究对象,对其工作生活世界展开深入细致的田野调查,之后按照“年代世代”的划分方法,将乡村教师划分为“60后”“70后”“80后”“90后”四个微群体。通过剖析四代乡村教师的生命历程及思想流变,挖掘其背后隐藏的“身份认知”“身份情感”“身份职责”和“身份关系”,以此展示四代乡村教师多元复杂的身份认知与情感价值体验,打破了对乡村教师的泛化性与刻板性概述。对本研究而言,首先,厘清代际理论的内涵及发展是研究的重要前提,是剖析不同代际乡村教师观念迥殊和代际差异的理论依据。其次,田野调查的性质决定了本研究需要对T镇中学教师们的工作生活场域,包括当地的自然地理、人文历史和社会经济变迁以及T镇中学的发展面貌等会对身份认同产生影响的地域因素做出介绍。研究通过记叙和分析教师们的成长经历、职业态度、同事关系及其流露出的情感表达全方位呈现了四代教师的身份认同状况。总体来看,在网络时代中成长起来的“90后”乡村教师开始进入了职业早期,他们工作认真但又对未来的职业发展充满迷茫;经历了改革开放新观念冲洗的“80后”乡村教师开始重新审自我身份,他们希望被公平对待,力争取得更多的成就;处于教学攻坚期的“70后”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程度较低,他们一部分处于热情消散求稳定的状态,一部分力图抓住机遇评上高级职称。以上三代教师均表示只要有机会,一定会选择考进县城。迈过艰苦岁月,如今面临退休的“60后”乡村教师对于自己的身份认同及职业评价则给出了“满意”、“还不错”的答案。此外,访谈中还暴露出了职称评选不公、乡村教师人际关系冷淡,同事相处出现代内倾向性与代际间隔阂性等问题。来自社会外部变迁造成的代际差异、学校场域的人文环境及教师个人的性格特征无不影响着四代乡村教师对自我身份的认知。研究指出,社会应注重价值引领与相关政策的导向作用;乡村学校应聚焦人文环境建设,关心不同代际教师的诉求;乡村教师个人应探寻提高自我身份认同的内生力,以此增强乡村教师群体的身份认同进而促进乡村教育的发展。
朱晓玉[4](2021)在《精神分析视域下的《温柔之歌》分析》文中认为蕾拉·斯利玛尼凭借小说《温柔之歌》获得2016年法国龚古尔文学奖,作者的写作灵感不仅源自于她的成长环境,也受到记者职业经历的影响,因此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文学笔风和写作视角。本文以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和霍妮的神经症理论为框架,通过解读路易丝的行为和小说故事情节探究其精神世界坍塌的内部原因,并透过路易丝的多种焦虑冲突探究其心理扭曲的社会因素。论文由三个章节构成,第一章简要概述了精神分析理论的发展过程,对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和霍妮的神经症理论进行详细地阐述。第二章结合弗洛伊德人格结构中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要素详细解读路易丝的行为和内部心理活动,深入探究路易丝人格扭曲的表现。第三章以霍妮神经症理论为基础分析路易丝焦虑产生的社会客观因素以及最终对她精神所产生的严重后果。通过对《温柔之歌》中路易丝的精神分析,希望读者能够对蕾拉·斯利玛尼笔下的路易丝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和理解。也希望本文可以启发更多的现代人关注自己的精神世界,直面情绪和心理问题,从而培育健全的人格和精神世界。
贾斌[5](2020)在《大学生生命观现状及其教育研究 ——以山西省高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学习新思想,争做新青年,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给北京大学90后援鄂医疗队的回信中写道:“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学子一向热情勉励,从国家民族发展的战略高度看待青年。总书记对青年学子的殷切期盼切切在心、引人深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和担当在召唤着当代大学生,他们是这个时代最富有朝气和创造性的群体之一,也是国家建设、民族复兴的后备军,作为青年中的佼佼者,他们的生命态度关乎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然而,当下部分大学生生命观在一定程度上却呈现出一种消极的态势,漠视生命、价值迷茫、虚度生命、伤害生命等现象时有发生。大学生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践行者,他们的生命观直接关系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对大学生生命观的养成施以正确的教育和引导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论文对当代大学生生命观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问卷发放和访谈询问等多种形式,总结出当代大学生在生命观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对其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教育视角下改善大学生生命观问题的对策,力图激发社会、高校、家庭以及大学生个人自身对生命观问题的关心与重视,共同引导大学生树立健康、阳光、积极向上的生命观。本论文主要包括了五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以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从不同角度对大学生生命观的相关理论进行概述,为论文后续的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采取问卷调查和个人访谈的方式对大学生生命观现状进行调查,通过收集数据和典型案例分析,总结出当今大学生生命观总体上是积极、健康的。但仍有个别大学生生命观存在生命认知狭隘、生命态度消极、生命价值迷茫等问题,给社会、高校、家庭、个人发展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第四部分,基于之前调查研究总结出的结论,从社会、高校、家庭及个人四方面出发,对大学生生命观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第五部分,在剖析原因的基础上,找出与之对应的、切实可行的生命观教育对策。协调以上各方面积极因素,构建完整、系统的大学生生命观教育合力机制,从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鹿森[6](2020)在《父职参与幼儿教养研究》文中提出在我国传统观念中,“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性别分工深入人心,男性被社会推崇为“养家者”,女性则是“照顾者”。长此以往,男性的家庭照顾责任和义务被社会忽视。伴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传统社会分工模式逐渐被打破,父亲“养家者”的单一角色不再能满足社会和家庭的需要,父亲也逐渐由经济支持转向对孩子各个方面的支持。本研究主要以0-7岁的幼儿父亲为研究对象,辅以部分母亲为佐证材料,在查阅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围绕父亲的角色认知、参与内容、参与方式、参与效果的现状对幼儿父亲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发现,父亲由单一角色认同开始向多元角色认同转变,父亲们认为自己除了经济担当之外,还有照顾、玩伴、榜样的作用,因此,父亲开始积极参与到子女的生活照料、关怀陪伴、教育引导和教导沟通上来。由于工作时间和其他因素的影响,父亲在实际的参与中突出表现为持续性、间歇性和边缘性这三种参与方式,但不可否认大多数父亲仍积极履行父职。父亲积极的育儿态度和行动对孩子成长、夫妻关系、自身发展和代际关系都具有促进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父母双亲逐渐脱离传统性别分工意识,母亲逐渐抛弃“母职天赋”的思想,鼓励父亲参与子女的抚养,父亲开始正视自己的教养责任,积极履行父职义务。但是传统思想根深蒂固,仍然造成了父亲对“养家者”角色的遵从,在履行父职的过程中亦出现“选择性”的特点。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父职参与程度,不仅要鼓励父亲自身积极转变观念,还要家庭、社会文化环境以及国家政策方面的支持,共同促进父职参与。
何英为[7](2020)在《怀孕对损失型跨期决策的影响》文中认为随着国家二胎政策的放开,孕妇群体的心理及行为变化也逐渐受到研究领域的重视。以往关于长计远虑的系列研究打破了人们对孕妇“一孕傻三年”的传统观念,我们发现孕妇面临收益时能够更加“远见”,为了子孙后代的利益而偏好选择长期的较大收益。在本研究中,我们将对孕妇的长计远虑思维继续深挖,结合问卷调查和实验室研究等方法探讨了怀孕对损失型跨期决策的影响,以及长计远虑的中介作用。本文通过4个研究层层逐步推进:研究1是准实验研究,通过对生活中的真实孕妇和未孕女性进行问卷调查,以此来初步初步检验怀孕、长计远虑和跨期决策的关系;研究2是实验室研究,通过怀孕启动的方式进一步探讨在损失情境中怀孕状态对跨期决策的影响以及长计远虑的影响机制,有效地避免了生理因素等方面的干扰;研究3为了探讨长计远虑是如何影响跨期决策过程的,操纵个体的长计远虑水平进一步检验长计远虑思维对跨期决策的影响;研究4是基于研究1和研究2得出的结果,从现实生活中的跨期还款行为入手,对真实孕妇与未孕女性的还款方式和意愿进行研究,并支持了研究1和研究2的研究结果。本文得出的研究结果主要有以下几点:(1)孕妇的长计远虑水平显着高于未孕女性;(2)在损失情境中,个体的时间折扣率与获益情境的时间折扣率存在不对称性;在损失型跨期决策任务中,孕妇比一般女性更加偏好远期的损失;(3)怀孕是通过长计远虑这一中介变量改变损失型跨期决策的时间折扣率;(4)长计远虑思维会改变个体的还款方式,使其更加偏好延迟还款。最后,本研究的创新之处有三点:(1)相比于以往研究探讨了损失情境下长计远虑效应的方向,并在不同损失框架下验证了这一效应的稳定性,拓展了应用范围;(2)本文将怀孕女性的长计远虑思维分别使用怀孕启动和情景式未来思维进行启动,在一般群体中得到了验证。(3)在实际还款问题中进一步验证了怀孕女性的个体偏好,与现实生活中的损失型跨期决策问题联系起来。提高生态效度。
高越[8](2020)在《“好孩子”成长的个案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采用质的研究方法,在对“好孩子”相关问题进行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深入到小学校园,选取一个小学班级里典型的“好孩子”群体进行个案研究。通过对取样班级里的“好孩子”群体进行观察与深度访谈,考察塑造“好孩子”的相关因素,分析这些因素是以怎样的机制塑造了“好孩子”,思考这样的“好孩子”有着怎样的特点以及真正的好孩子应该是什么样的。文章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在呈现我确定研究对象的过程。通过对同学的标准、老师的标准的分析找到班级中真正的“好”的标准,并按照这个标准确定了本文的研究对象。第二部分主要是在讲述四名被访对象的成长故事。在这部分,我会展示所谓的“好孩子”的成长经历,或者说是一些成长事件,并在探索“他”内心世界的过程中,尝试理解“他”周围的世界是如何影响“他”的、“他”是怎么成为学校中的“好孩子”的。第三部分是在对故事进行进一步的梳理与分析。我先对这四名学生的特点做了归纳与总结,找到他们的共性与差异性;随后,以共性与差异性作为出发点,尝试追踪是什么力量、如何建构出了这些“好孩子”。第四部分是在前一部分的基础上去反思我们的“好孩子”所具有的的特点,并分析了这种特点对“好孩子”的人格起了怎样的道德影响。之后,思考了我们的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并对此给出了一定的建议。
邓思晗[9](2020)在《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管理文化差异》(第五、六章)英译汉实践报告》文中指出跨国企业是世界全球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参与者,跨国企业中的管理者如何在跨文化环境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也成为学者关注的课题。《管理文化差异》(第九版)是一本传授跨文化管理经验的经管类着作,同时也作为一些MBA课程的教材使用。本文是一篇英译汉翻译实践报告,以《管理文化差异》(第九版)中第五章和第六章为研究对象。在翻译过程中,笔者以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结合原文本特点,采用了相应的翻译方法,力求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再现源语的信息,实现原文和译文间的功能对等。本报告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介绍选题的背景,翻译实践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二章分析了原文本的主要语言特征:在词汇层面有大量俚语和名词化结构,句法层面上有丰富的复合句和被动句,篇章层面上有明显的替代手段和平行结构的使用;第三章为理论基础,介绍了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发展和重要概念,并说明了功能对等理论用于指导原文本翻译的可行性;第四章为案例分析,根据实例探讨意译、增译、拆分、重组、语态转换、重复替代部分和保留平行结构等具体翻译方法的运用,以实现词汇、句法和语篇层面的功能对等;最后一部分是对此次翻译项目的总结,包括作者所得到的收获,并指出该报告仍未解决的问题。本报告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探讨了在经管类文本翻译中如何运用翻译方法实现功能对等,希望对翻译和研究这一类型文本的学者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魏海潮[10](2020)在《农村小学教师培训动力生成机制研究 ——以H省Y县8位农村教师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农村教师质量是制约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农村教师培训是国家提高农村教师专业水平、发展农村教育的有力措施。农村教师培训的效果却尚存争议,农村小学教师作为参加培训的主体之一,其参加培训的动力是取得良好培训效果的前提。但受限农村教师个体和场域规则多种因素制约,农村小学教师参加培训的动力较低甚至较难生成。因此深入了解农村教师参与培训的态度、探究培训动力生成机制十分重要。本研究以场动力理论和成人学习理论为基点,选择华北平原的八位农村小学教师,采用叙事探究的方式深入了解农村小学教师参与培训的动力表现,通过访谈和观察等研究方法,从培训动力生成的条件、诱发动力生成的关键以及培训动力变化的情况等维度进行探究。研究获得农村教师参与培训动力的语料后,进一步探究农村小学教师参加培训的深层动力源,厘清不同动力源的关系以及内在的逻辑,尝试构建农村小学教师培训动力生成的解释框架。研究得出农村小学教师培训动力的生成是由情感、需要、目标以及与规则互动的结果,并构建了动力系统解释框架;农村小学教师培训动力的生成是场域通过惯习、规则、文化影响下的行为选择过程;农村小学教师培训动力生成随教师职业成熟度的提升由外在规则逐渐转为内在需求。研究提出了培养机构与农村学校联动增强农村教师职业体验;农村教师个体依托所处场域明晰发展需求,合理规划发展目标;教育行政机构与农村学校应确保教师享有同等培训权利,促进身份认同等反思建议。研究最后从样本选择和方法运用等方面反思研究局限和后续改进设想。
二、孩子的性格源于准妈妈的态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孩子的性格源于准妈妈的态度(论文提纲范文)
(1)父职中的情感表达 ——情感社会学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理论层面——权威与情感对立 |
1.1.2 实践层面——完善父职建构的需要 |
1.1.3 个体层面——自身在父子相处中的疑惑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关于父职的相关研究综述 |
1.3.2 关于情感社会学的研究综述 |
1.3.3 关于情感社会学外情感表达的研究综述 |
1.4 相关概念说明 |
1.4.1 父职 |
1.4.2 情感表达 |
1.5 研究设计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对象选择 |
2 祖、父故事呈现与分析 |
2.1 第一对祖、父故事——权威与安全感 |
2.1.1 父亲故事呈现与分析 |
2.1.2 祖父故事呈现与分析 |
2.2 第二对祖、父故事——父职缺失与矛盾突起 |
2.2.1 父亲故事呈现与分析 |
2.2.2 祖父故事呈现与分析 |
2.3 第三对祖、父故事——“逃避与自证”的无声对抗 |
2.3.1 父亲故事呈现与分析 |
2.3.2 祖父故事呈现与分析 |
3 祖代的父职情感表达 |
3.1 祖代的父职情感表达特点 |
3.1.1 积极情感的表达——“克制”、“转移”、“物质化” |
3.1.2 消极情感的表达——“直接”、“权威” |
3.2 祖代父职情感表达的影响因素 |
3.2.1 “责任”、“父亲主体”的父职身份建构 |
3.2.2 祖、父两代经验链接的两种情况 |
4 父代的父职情感表达 |
4.1 父代父职情感表达的特点 |
4.1.1 情感唤醒——“一边倒”现象 |
4.1.2 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差异性” |
4.1.3 积极情感的表达——“矛盾” |
4.1.4 消极情感的表达——“压抑”、“协商” |
4.2 父代父职情感表达的影响因素 |
4.2.1 “养家人”的父职身份建构 |
4.2.2 “全方位”父职建构需要 |
4.2.3 女性家长对男性父职身份建构的监督 |
4.2.4 儿童需求下的父职“主动性觉醒” |
5 父职情感表达——“传递”与“适变” |
5.1 祖、父两代父职情感表达的“传递”和“适变”分析 |
5.1.1 祖、父两代“传递”与“适变”的父职建构 |
5.1.2 祖、父两代“传递”和“适变”的父职情感表达 |
5.1.3 祖、父两代父职情感表达“传递”和“适变”的形成因素分析 |
5.2 父职情感表达的“传递”和“适变”溯源 |
5.2.1 男性家长的权力和地位变迁与父职情感表达 |
5.2.2 从“祖先崇拜”到“子孙崇拜”中的父职情感表达 |
6 建构理想父职情感表达 |
6.1 儿童对理想父职情感表达的期待 |
6.1.1 积极情感的表达——“陪伴”、“直接”、“减少条件性” |
6.1.2 消极情感的表达——“压抑”、“包容”、“理解” |
6.2 对完善当前父职情感表达的建议 |
6.2.1 以代际平等为父职建构核心 |
6.2.2 在协调母职的基础上完善父职建构 |
6.2.3 从儿童视角审视和完善父职建构 |
6.2.4 担任竞争环境与儿童之间的“缓冲者”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汉语女性新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价值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价值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新词语研究综述 |
(一)新词语的定义 |
(二)新词语出现的原因及产生方式 |
(三)新词语的结构特点 |
(四)新词语的规范和发展 |
(五)对新词语词典的研究 |
二、女性词语研究综述 |
(一)本体研究 |
(二)女性词语与文化研究 |
三、女性新词语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五节 语料来源 |
第一章 女性新词语界定及其特点 |
第一节 女性新词语的界定 |
一、从时间上界定 |
二、从语义上界定 |
三、从语素上界定 |
四、从语法上界定 |
五、从流行度上界定 |
第二节 女性新词语的特点 |
一、从来源上看女性新词语的特点 |
(一)由单一方式构成的女性新词语 |
(二)由综合方式形成的女性新词语 |
二、从结构上看女性新词语的特点 |
(一)语音结构 |
(二)语义结构 |
(三)语法结构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女性新词语的产生动因 |
第一节 内部因素 |
一、称谓语的类词缀化倾向 |
二、类推机制 |
三、语言接触 |
第二节 外部因素 |
一、经济发展影响 |
二、网络影响 |
三、心理影响 |
(一)求异心理 |
(二)从众心理 |
(三)从简心理 |
四、文化影响 |
(一)传统文化影响 |
(二)现代文化影响 |
五、思想影响 |
(一)描述女性性格 |
(二)描述女性追求 |
(三)描述女性观念 |
(四)综合描述女性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女性新词语的对比研究 |
第一节 女性新词语与女性词语的历时对比 |
一、女性词语的语义变化 |
(一)未发生变化 |
(二)词义扩大 |
(三)词义缩小 |
二、女性词语消失 |
三、女性新词语出现 |
第二节 女性新词语与男性新词语的共时对比 |
一、对称现象 |
(一)性别标记对称,构词语素相同 |
(二)性别标记对称,构词语素不同 |
(三)无性别标记,构词语素不同或不完全相同 |
二、不对称现象 |
(一)形式标记的不对称 |
(二)数量的不对称 |
(三)空位现象 |
三、不完全对称 |
四、对称、不对称与不完全对称现象存在的原因 |
(一)语言本身具有不对称性 |
(二)语言具有经济性 |
(三)与人们的认知有关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女性新词语的规范与发展 |
第一节 女性新词语的规范 |
一、规范的必要性 |
(一)使用不规范的女性新词语会影响交际 |
(二)使用不规范的女性新词语会影响词汇的长期发展 |
(三)使用不规范的女性新词语会扩大女性歧视 |
二、规范的措施 |
(一)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宏观调控 |
(二)媒体起带头作用 |
(三)学校教育严格要求 |
(四)个人增强自觉性和道德修养 |
第二节 女性新词语的生命力 |
一、公众对女性新词语知晓程度的调查 |
二、影响女性新词语生命力的因素 |
(一)纵向生命力的影响因素 |
(二)横向生命力的影响因素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代际理论视域下乡村中学教师身份认同研究 ——基于对T镇中学的田野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1.代际 |
2.乡村教师 |
3.身份认同 |
(四)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六)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七)研究方法 |
1.文献法 |
2.田野调查法 |
(八)研究过程 |
一、代际理论的内涵及其发展 |
(一)卡尔·曼海姆对“代”问题的最初洞察与深思 |
1.代际理论提出的文化背景 |
2.从社会学视角分析代问题 |
3.层层涵括的代际定义 |
(二)玛格丽特·米德对代际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
1.“地球母亲”——玛格丽特·米德的传奇人生 |
2.代沟理论——玛格丽特·米德的思想精髓 |
3.跨越时空的交汇——米德与曼海姆代际思想的碰撞 |
(三)张永杰、程远忠关于代际理论的本土化研究 |
1.《第四代人》——我国代际研究的瑰宝之作 |
2.代的双重属性——代的内涵与释义 |
3.“跨代与滞代”——代的复杂性 |
4.“代”的文化表征 |
二、田野调查区域的背景介绍 |
(一)T镇及周边的自然地理 |
1.自然环境情况 |
2.自然灾害 |
(二)T镇及周边的人文历史 |
1.T镇延续的风土人情 |
2.T镇乡村生活的发展变迁 |
(三)T镇的经济社会发展变迁 |
1.新世纪以前,以农为本与固守乡土 |
2.新世纪以来,土地承包与外出打工 |
(四)T镇中学的发展历程 |
1.回溯小镇中学的历史轨迹 |
2.T镇中学的当下面貌 |
3.教师们的在校生活 |
三、不同“代”的乡村中学教师身份认同现状 |
(一)“上好最后一堂课”的“60 后”教师 |
1.迈过艰苦岁月、马上退休的T1M老师 |
2.洒脱淡然、自豪满足的T2M教师 |
3.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外来媳妇T3F老师 |
(二)处于教学“攻坚期”的“70 后”教师 |
1.得过且过的T5M老师 |
2.无欲无求,认真工作的T7F老师 |
3.苦闷无奈的T8F老师 |
(三)成为教学主力军的“80 后”教师 |
1.愤懑不平、想去县城的T10M老师 |
2.既来之,则安之的二胎准妈妈T11F老师 |
3.对生活充满希望的中层教干T12F老师 |
(四)挑起教育新担的“90 后”教师 |
1.“乐天派”的异乡姑娘T13F老师 |
2.“压力山大”的T14M老师 |
四、不同代际乡村中学教师身份认同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源自社会代际变迁的影响 |
1.生物年龄及成长背景的差异 |
2.社会文化的变迁 |
3.教育政策的变化 |
(二)源自乡村场域下的特殊影响 |
1.乡村文化的特殊性 |
2.乡村学校组织文化相对淡薄 |
3.乡村教师共同体松散 |
(三)源自乡村教师个人的独有影响 |
1.家庭因素导致的个人经验意识的分层化 |
2.关键性人物对乡村教师职业选择的引导 |
3.乡村教师的整合性态度在教育观念上的体现 |
4.性别之差导致乡村教师身份认同之异 |
五、增强不同代际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的对策分析 |
(一)社会应注重价值引领与相关政策的导向作用 |
1.注重政策倾斜,“留住”乡村教师 |
2.保障乡村教师权利,关注其现实诉求 |
3.引导大众理解乡村教师的不同代际特征 |
(二)乡村学校应聚焦人文环境建设 |
1.提倡民主治校,共筑和谐校园 |
2.关注职称问题,遵循评选公平机制 |
3.构建和谐办公室,增强不同代际教师的凝聚力 |
(三)乡村教师应探寻提高自我身份认同的内生力 |
1.树立积极向上的职业理念 |
2.提升自我发展的职业能力 |
3.参与构建包容和谐的同事关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致谢 |
(4)精神分析视域下的《温柔之歌》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Résumé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精神分析理论 |
第一节 精神分析理论的发展 |
第二节 人格结构理论和神经症理论 |
一、人格结构理论 |
二、神经症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路易丝人格结构解读 |
第一节 本我的爆发 |
一、对亲人的淡漠 |
二、对现实的逃避 |
第二节 自我与超我的失控 |
一、尽职的自我 |
二、失职的自我 |
三、超我的徒劳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路易丝焦虑的霍妮式解读 |
第一节 焦虑的来源 |
一、紧张的家庭关系 |
二、社会矛盾的共同作用 |
第二节 神经症人格的表现 |
一、亲近他人 |
二、对抗他人 |
三、回避他人 |
第三节 自我防御失败的后果 |
一、内心的恐惧 |
二、生活的绝望 |
三、人格的扭曲 |
本章小结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大学生生命观现状及其教育研究 ——以山西省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分析法 |
1.4.2 实证分析法 |
1.4.3 调查研究法 |
2 生命观的基本理论概述 |
2.1 生命的内涵 |
2.2 生命观的概念 |
2.2.1 生命认知观 |
2.2.2 生命态度观 |
2.2.3 生命价值观 |
2.3 关于生命观的基本理论 |
2.3.1 马克思主义生命观 |
2.3.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命思想 |
2.3.3 现代西方生命观 |
3 大学生生命观的现状 |
3.1 大学生生命观现状的基本调研 |
3.2 大多数大学生拥有正确的生命观 |
3.2.1 懂得珍惜与热爱生命 |
3.2.2 理解与追求生命价值 |
3.2.3 正确看待生命的结束 |
3.3 个别大学生生命观存在问题 |
3.3.1 生命认知狭隘,缺乏生命责任感 |
3.3.2 生命态度消极,缺乏耐挫能力 |
3.3.3 生命价值观迷茫,虚度时光 |
3.4 个别对象访谈记录 |
3.5 大学生生命观问题造成的负面影响 |
3.5.1 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
3.5.2 加剧高校中不良风气和消极文化的蔓延 |
3.5.3 损害家庭关系的和谐 |
3.5.4 不利于大学生个人身心健康发展 |
4 大学生生命观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1 社会和网络环境的消极影响 |
4.1.1 社会环境中的消极影响 |
4.1.2 网络负能量信息泛滥 |
4.2 应试教育的压力和局限性 |
4.2.1 高校过度偏重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 |
4.2.2 高校生命观教育课程体系实效性差 |
4.2.3 生命观教育人员的专业素质不够高 |
4.3 家庭教育的偏差与误区 |
4.3.1 家长自身缺乏对生命的正确认知 |
4.3.2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不当 |
4.3.3 家长对孩子缺乏必要的挫折教育 |
4.4 大学生自身因素 |
4.4.1 大学生面临多重的压力 |
4.4.2 部分大学生缺少对生命的尊重与关怀 |
4.4.3 部分大学生心理抗压能力不足 |
5 加强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对策 |
5.1 加大社会传媒和网络的宣传力度 |
5.1.1 发挥广播、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介的舆论宣传作用 |
5.1.2 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论坛等新媒体进行正面引导 |
5.1.3 净化网络环境,健全网络监督机制,严禁校园网贷 |
5.2 充分发挥高校教育对大学生的引导和培养作用 |
5.2.1 增设系统的生命观教育课程 |
5.2.2 加强生命观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 |
5.2.3 构建充满“生命气息”校园文化环境 |
5.3 重视家庭教育在生命观教育中的作用 |
5.3.1 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
5.3.2 家长做珍爱生命的榜样 |
5.3.3 父母应学会倾听子女的想法 |
5.3.4 改善家庭教育方式 |
5.4 通过实践活动增强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 |
5.4.1 参加爱心公益活动 |
5.4.2 积极参加户外生存训练活动 |
5.4.3 参加“生死体验馆”切身感受生死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父职参与幼儿教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父职参与幼儿教养的重要性研究 |
2.1.1 父职参与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 |
2.1.2 父职参与对父亲自身的重要性 |
2.1.3 父职参与对婚姻关系的重要性 |
2.2 父职参与的内涵研究 |
2.2.1 国外父职参与内涵的相关研究 |
2.2.2 国内父职参与内涵的相关研究 |
2.3 父职参与幼儿教养的影响因素研究 |
2.3.1 父亲自身因素 |
2.3.2 婚姻关系因素 |
2.3.3 社会文化因素 |
2.4 对已有文献的评述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概念界定 |
3.1.1 父职参与 |
3.1.2 幼儿教养 |
3.2 理论基础 |
3.2.1 性别角色理论 |
3.2.2 生态系统理论 |
3.3 研究方法 |
3.4 研究思路 |
第四章 访谈对象家庭关系概览 |
4.1 幼儿照料的主要类型 |
4.2 访谈对象家庭关系图谱 |
4.3 小结 |
第五章 父职参与幼儿教养的现状 |
5.1 父亲的角色认知 |
5.1.1 家庭经济的担当 |
5.1.2 日常照护的助手 |
5.1.3 孩子娱乐的玩伴 |
5.1.4 子女人生的榜样 |
5.1.5 小结 |
5.2 父亲的参与内容 |
5.2.1 生活照料 |
5.2.2 关怀陪伴 |
5.2.3 教育引导 |
5.2.4 教导沟通 |
5.2.5 小结 |
5.3 父亲的参与方式 |
5.3.1 辅助性参与 |
5.3.2 间歇性参与 |
5.3.3 边缘性参与 |
5.3.4 小结 |
第六章 父职参与幼儿教养的效果 |
6.1 促进孩子身心成长 |
6.1.1 提高幼儿性别角色认知 |
6.1.2 促进幼儿社会化 |
6.1.3 提升幼儿道德品质 |
6.2 促进父亲自身发展 |
6.2.1 成熟的心理状态 |
6.2.2 稳定的脾气性格 |
6.2.3 积极的职业发展 |
6.3 促进夫妻关系 |
6.3.1 宽容体谅妻子 |
6.3.2 积极沟通问题 |
6.4 促进代际关系 |
6.4.1 主动达成共识 |
6.4.2 包容理解父母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传统亲职的转变 |
7.1.1 “守门人”——角色淡化 |
7.1.2 “养家者”——角色遵从 |
7.1.3 “奶爸”——选择性父职 |
7.2 促进父职参与的策略 |
7.2.1 父亲自身和家庭层面 |
7.2.2 社会环境层面 |
7.2.3 国家政策层面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
附录二 |
(7)怀孕对损失型跨期决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怀孕相关研究 |
2.2 长计远虑 |
2.3 跨期决策 |
2.4 长计远虑的中介假说 |
3 研究内容与整体设计 |
3.1 以往研究小结 |
3.2 研究框架和假设 |
3.3 研究的总体设计 |
4 研究一:怀孕对跨期决策的影响—损失和获益情景的对比分析 |
4.1 研究目的与假设 |
4.2 研究方法 |
4.3 结果 |
4.4 讨论 |
5 研究二:怀孕启动对损失型跨期决策偏好的影响及其机制 |
5.1 研究目的与假设 |
5.2 研究方法 |
5.3 结果 |
5.4 讨论 |
6 研究三:长计远虑思维对损失型跨期选择偏好的影响机制 |
6.1 研究目的与假设 |
6.2 研究方法 |
6.3 结果 |
6.4 讨论 |
7 研究4:怀孕对女性跨期还款方式的影响—以花呗为例 |
7.1 研究目的与假设 |
7.2 研究设计 |
7.3 研究结果 |
7.4 讨论 |
8 总讨论与结论 |
8.1 偏好远期的孕妇 |
8.2 长计远虑的中介机制 |
8.3 研究局限 |
8.4 研究展望 |
8.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跨期决策任务 |
附录2 :长计远虑量表 |
附录3 :怀孕启动及操纵检验材料 |
附录4 :长计远虑情景性任务 |
附录5 :PANAS正性负性情绪评定量表 |
附录6 :花呗还款方式问卷 |
附录7 :人口统计量表 |
附录8 :选择偏好量表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好孩子”成长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阅读引发的思考 |
(二)自身的反思 |
二、文献综述 |
(一)“好孩子”的相关研究 |
(二)“三好学生”的相关研究 |
(三)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
三、研究设计 |
(一)研究方法的选择 |
(二)研究个案的选择 |
(三)材料的收集 |
(四)研究历程 |
(五)伦理道德 |
第一章 谁是“好孩子”? |
一、同学们心中“好孩子”的标准 |
二、同学们心中老师的“好孩子”标准 |
三、真正管用的标准——老师的“好孩子”标准 |
四、老师的“好孩子”标准到底是什么 |
第二章 “好孩子”的故事 |
第一节 孙巧巧的故事 |
一、幼儿园:被老师喜欢的滋味 |
二、一年级:幼儿园习惯的“删”“存”“加” |
三、二年级:管理班级“情感和管理两不误嘛” |
四、三上:我当上了班长 |
五、三下及四五年级:梦寐以求的大队委 |
第二节 姚晓松的故事 |
一、幼儿园:“感觉自己很独特” |
二、一二年级:继续证明自己 |
三、三年级:没什么变化 |
四、四、五年级:来自外界的评价 |
第三节 叶真的故事 |
一、爱发火的妈妈 |
二、幼儿园:“老师让做什么就做” |
三、一、二年级:“当时选的学生都是成绩比较好的、比较听话的” |
四、三上:“普通学生”与“好学生” |
五、三下及四、五年级 |
第四节 路航的故事 |
一、幼儿园:不是被骂就是被拎 |
二、一二年级:成为老师、父母眼中的“好孩子” |
三、三上:分数的意义 |
四、三下及四、五年级:“在有的人面前表现好没意义” |
第三章 形成机制及其背后 |
一、共性与差异性 |
(一)共性 |
(二)差异性 |
二、形成机制 |
(一)班级群体形成的过程:“好孩子”生活环境的建成 |
(二)班级结构与适应:“好孩子”身份的获得 |
(三)符号互动:“好孩子”观念的养成 |
第四章 反思与建议 |
一、关于“好孩子”的道德反思 |
(一)自主性的丧失 |
(二)功利思维的形成 |
(三)平等和尊重的退场 |
二、培养真正的好孩子 |
(一)真正的好孩子应该是什么样的 |
(二)教育应该朝什么方向努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9)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管理文化差异》(第五、六章)英译汉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1 Project Description |
1.1 Background Introduction |
1.2 Project Objective and Significance |
Chapter 2 Source Text Analysis |
2.1 Lexical Features |
2.1.1 Several Slang Expressions |
2.1.2 Many Nominalization Structures |
2.2 Syntactic Features |
2.2.1 A Number of Complex Sentences |
2.2.2 Abundant Passive Voice Sentences |
2.3 Discourse Features |
2.3.1 The Usage of Substitution |
2.3.2 The Usage of Parallel Structures |
Chapter 3 Theoretical Basis |
3.1 Overview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
3.2 Applicability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to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
Chapter 4 Case Analysis |
4.1 Functional Equivalence at Lexical Level |
4.1.1 Liberal Translation |
4.1.2 Conversion |
4.1.3 Amplification |
4.2 Functional Equivalence at Syntactic Level |
4.2.1 Division |
4.2.2 Recombination |
4.2.3 Voice Conversion |
4.3 Functional Equivalence at Discourse Level |
4.3.1 Repetition of Substitution Parts |
4.3.2 Retention of Parallel Structures |
Chapter 5 Conclusion |
Acknowledgements |
References |
Appendix ⅠSource Text |
Appendix Ⅱ Target Text |
Appendix Ⅲ Glossary |
(10)农村小学教师培训动力生成机制研究 ——以H省Y县8位农村教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研究背景与问题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问题 |
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三、 相关文献综述 |
(一) 核心概念界定 |
(二) 文献综述 |
四、 研究理论基础 |
(一) 场动力学理论 |
(二) 成人学习理论 |
(三) 教师职业生涯理论 |
第一章 研究设计 |
一、 研究方法 |
(一) 访谈研究法 |
(二) 参与式观察法 |
(三) 实物分析法 |
二、 研究过程 |
(一) 确定选题及准备阶段 |
(二) 确定调研地点及研究对象 |
(三) 研究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
三、 研究者身份的反思 |
(一) 研究者的自然身份 |
(二) 研究者的专业身份 |
四、 质化研究的相关问题 |
(一) 研究的效度问题 |
(二) 研究的信度问题 |
(三) 研究的推广度问题 |
(四) 研究的伦理性问题 |
第二章 环境土壤:农村小学教师生活、工作场景的速写 |
一、 学校所在地Y县的历史与社会:一个地处华北平原“悠闲”的乡村 |
(一) Y县概况 |
(二) Z村简描 |
二、 学校的渊源与发展:一个处于逐渐开放下“自强”的农村学校 |
(一) Z校的渊源 |
(二) Z校的发展 |
三、 八名农村教师的初印象 |
(一) 培训动力较强的代课老师:薛兰老师 |
(二) 培训学习积极的新入编教师:魏宇老师 |
(三) 积极参加培训学习的转岗教师:沈敏老师 |
(四) 培训挣脱现实的专家型教师:杨艳老师 |
(五) 抵制培训学习的新入编教师:马争老师 |
(六) 恪守传统就是经典的成熟老师:沈慧老师 |
(七) 培训受现实制约的成熟教师:郭红老师 |
(八) 培训意愿较低的被调离主科队伍的教师:魏礼老师 |
小结 |
第三章 情感积淀:农村小学教师培训动力生成的基础 |
一、 职业身份的情感烙印 |
(一) 职前身份选择的好奇与兴趣内化培训付出 |
(二) 职后身份认知的热爱促进教师积极参训 |
二、 培训机会的情感展现 |
(一) 培训动机与结果匹配一致的情感 |
(二) 培训动机与结果匹配不一致的情感 |
三、 培训结果的情感预期 |
(一) 自我效能的情感预期 |
(二) 培训结果的情感强化 |
小结 |
第四章 需要源泉:农村小学教师培训动力生成的核心 |
一、 农村小学教师专业知识的需要 |
(一) 专业知识胜任的需要 |
(二) 专业知识自主的需要 |
二、 农村小学教师专业能力的需要 |
(一) 多学科教学能力的需要 |
(二) 心理辅导能力的需要 |
三、 农村小学教师群体关系的需要 |
(一) 农村教师合作的需要:老带新—新带老 |
(二) 农村教师竞争的需要:调岗后的“反抗” |
小结 |
第五章 目标牵引:农村小学教师培训动力生成的方向 |
一、 培训目标的类别 |
(一) 个人目标的达成—直接动力 |
(二) 组织目标的达成—间接动力 |
二、 培训目标的作用方式 |
(一) 目标—动力的来源组合 |
(二) 目标—动力的设置距离 |
三、 培训目标的作用特点 |
(一) 分化与泛化—动力的牵引 |
(二) 反馈—动力的明确 |
小结 |
第六章 规则刺激:农村小学教师培训动力生成的条件 |
一、 农村学校培训时间规则的使动 |
(一) 政策规定下的培训时间 |
(二) 学校规章下的培训时间 |
二、 农村学校空间规则的使动 |
(一) 对政策的不同取向影响培训意愿 |
(二) 空间关系的平衡影响培训动力生成 |
三、 农村小学教师与时空规则的冲突 |
(一) 培训时间的冲突阻碍培训动力的生成 |
(二) 空间规则的冲突阻碍培训动力的生成 |
小结 |
第七章 农村小学教师培训动力生成机制的反思 |
一、 研究发现 |
(一) 情感、需要、目标、规则的互动促进培训动力的生成 |
(二) 场域通过惯习、规则、文化影响教师培训的行为选择 |
(三) 培训动力随职业成熟度提升由外在规约转为内在需求 |
二、 促进教师培训动力生成的研究建议 |
(一) 培养机构与农村学校联动,增强农村教师职业体验 |
(二) 农村小学教师依托不同场域,明晰培训需求与目标 |
(三) 教育行政机构确保教师享有同等培训权利,促进身份认同 |
三、 研究局限及改进 |
(一) 主体样本选择的局限及改进 |
(二) 方法运用的不纯熟及改进 |
(三) 理论基础选择的宽泛及改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访谈提纲 |
(一) 教师的基本信息 |
(二) 教师的基本情况 |
(三) 主体访谈 |
附录 B 调研照片 |
后记 |
四、孩子的性格源于准妈妈的态度(论文参考文献)
- [1]父职中的情感表达 ——情感社会学视角[D]. 马欢.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汉语女性新词语研究[D]. 李宁.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3]代际理论视域下乡村中学教师身份认同研究 ——基于对T镇中学的田野调查[D]. 李莉. 曲阜师范大学, 2021
- [4]精神分析视域下的《温柔之歌》分析[D]. 朱晓玉.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5]大学生生命观现状及其教育研究 ——以山西省高校为例[D]. 贾斌. 中北大学, 2020(09)
- [6]父职参与幼儿教养研究[D]. 鹿森. 济南大学, 2020(01)
- [7]怀孕对损失型跨期决策的影响[D]. 何英为. 暨南大学, 2020(07)
- [8]“好孩子”成长的个案研究[D]. 高越.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8)
- [9]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管理文化差异》(第五、六章)英译汉实践报告[D]. 邓思晗.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8)
- [10]农村小学教师培训动力生成机制研究 ——以H省Y县8位农村教师为例[D]. 魏海潮.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