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食管癌外科治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食管癌,手术,外科,并发症,胸腹,肝硬化,肺部。
食管癌外科治疗论文文献综述
冷雪峰,郭旭峰,大幸宏幸[1](2019)在《第74回日本消化器外科学会总会食管癌治疗内容拔萃》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食管癌多学科综合治疗发展迅速,新辅助同步放化疗和新辅助化疗在局部晚期食管癌的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然而,仍有部分患者即使接受了新辅助治疗和根治性手术,仍然面临较高的复发转移风险,预后不佳。如何寻找该组人群的预后相关危险因素,以指导术后辅助治疗策略的选择亟待解决。同时,微创食管切除术在技术层面日趋成熟,随着4K超高清腔镜和da Vinci机器人Xi和SP操作系统的逐步应用,其在持续关注外科学和肿瘤学效果的同时,已悄然转向器官功能学及术后生活质量提升。此外,食管癌切除术所包含的消化道重建内容仍旧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且结合部上消化道癌的治疗作为一个相对较新的领域,更值得广大食管外科医生去深入研习。(本文来源于《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张楷悦,王璐,修艳丽,王晴,廖蕾[2](2019)在《不同外科治疗方案在T1b期食管癌患者中的疗效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不同外科治疗方案对T1b期食管癌患者近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 2012年5月~2015年5月选取本院收治的128例T1b期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手术方式将其分为食管癌根治术组(开胸组,n=62)及胸腔镜辅助经右胸食管癌根治组(腔镜组,n=66),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3年总生存率(OS)、无瘤生存(DFS)、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LRFS)、无远处转移生存(DMFS)。结果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少于开胸组(P <0.05),术后疼痛评分(VAS)、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胸组(P<0.05),而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个数、带管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 0.05)。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63%,低于开胸组34.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腔镜组3年OS、DFS、LRFS、DMFS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全胸镜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T1b期食管癌具有相同的疗效及安全性,且具有明显的微创优势。(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科学》期刊2019年15期)
董文亚[3](2019)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胸腔镜治疗食管癌患者恢复进程及并发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食管癌患者胸腔镜手术围术期实施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对其恢复进程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接受胸腔镜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对比两组恢复进程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留置胸引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接受胸腔镜手术治疗围术期实施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患者术后康复进程加快,住院时间缩短,且术后并发症发生少,临床护理效果显着。(本文来源于《医学理论与实践》期刊2019年09期)
董晓颖,刘曦光,熊刚,任鹏飞,卢笛[4](2019)在《食管癌合并肝硬化的外科治疗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食管癌合并肝硬化的外科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本中心2012-2018年,29例食管癌合并肝硬化患者的治疗情况,观测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中失血量,术后放置胸管时间,胸腔引流液量,血清白蛋白,肝脏相关并发症,肺相关并发症,吻合口瘘,术后90 d死亡率等指标,使用Child-Turcotte-Pugh(CTP)评分及Model for End Stage Liver Disease(MELD)评分,分析术后相关并发症、吻合口瘘和死亡患者与血清白蛋白浓度变化之间的关系及死亡患者与术前评分的关系。结果在18例接受手术的食管癌合并肝硬化患者中,有8例术后出现了肝脏相关并发症;6例发生肺相关并发症;4例吻合口瘘;4例死亡。65.3%的患者术前血清白蛋白<35 g/L。食管癌合并肝硬化术后死亡患者组和发生吻合口瘘组较未死亡组,术后血清白蛋白水平均有显着降低(P <0.05)。食管癌合并肝硬化死亡组患者的MELD评分显着高于未死亡组(P <0.001)。结论对食管癌合并肝硬化患者采用Child分级与MELD评分相结合的方式预测患者面对手术的风险,可以更加优化手术患者的选择,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肝硬化不是食管癌手术的绝对禁忌症,精准的评估以及合理的并发症治疗是最大限度提高患者生存获益的关键。(本文来源于《实用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曾贵青[5](2019)在《食管癌的加速康复外科治疗》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析加速康复外科在食管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76例食管癌患者,根据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胸腹腔镜下经右胸腹食管大部分切除、管状胃食管左颈吻合术。对照组实施常规食管癌围术期管理,观察组实施加速康复外科治疗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引流管留置时间、经口进食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5.26%、7.8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食管癌治疗中应用加速康复外科治疗理念更有利于患者身体的康复,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期刊2019年05期)
杨祥宝[6](2019)在《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和肺癌双源发癌的外科治疗》一文中研究指出食管癌和肺癌是胸心外科常见的疾病,但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食管癌较为少见,同时合并有肺癌则更为少见,文献中未见有报道。本文通过回顾一例因胃部良性疾病行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和肺癌双原发癌的病例,以增加临床上对复杂多发癌的认识。本文从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食管癌和肺癌双原发癌与胸外科术后肺部感染叁个问题进行分析讨论。主要讨论了食管替代物的选择、各种术式的优缺点;双原发癌的治疗手段、手术入路的选择、肺部手术的切除范围,相互转移瘤的治疗;肺部感染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发现重症监护室同时采取了镇痛镇静、面罩吸氧与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序贯疗法、应用抗氧化药物等治疗。笔者认为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的治疗首选手术治疗,次选保守治疗。手术方式可以行残胃代食管吻合术、结肠或空肠代食管间置术,应根据临床实际情况选取最合适患者的食管替代物;食管癌和肺癌的双原发癌首选同期手术治疗,次选保守治疗;对于复杂的食管癌仍主张以手术治疗为主。(本文来源于《南京医科大学》期刊2019-03-01)
田光书,刘大治,王宪东[7](2018)在《普胸外科电视胸腹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食管癌的疗效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普胸外科手术治疗食管癌的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66例食管癌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传统开胸手术,观察组给予电视胸腹腔镜,对比不同手术方法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多于对照组,而引流管置管时间、住院时间、总引流量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6%,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3.3%,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对照组总生存率为96.7%,观察组总生存率为94.4%,两组患者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视胸腹腔镜手术治疗食管癌疗效确切。(本文来源于《中国疗养医学》期刊2018年09期)
付伸伸,郑于臻[8](2018)在《可切除性食管癌的外科治疗疗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可切除性食管癌(EC)经过激进手术治疗的远期疗效。方法分析317例接受颈、胸、腹叁切口外科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模型进行预后风险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生存率。结果在末次随访时,有149例(47.0%)患者死亡,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59.7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3.6%、61.2%、49.8%。在单因素Cox模型中,辅助治疗、T分期和N分期均展现出潜在的预后价值(P<0.05);在多因素回归模型中,被确定为独立预后风险因素的有T分期[校正风险系数=1.451;95%CI:(1.099,1.916)]和N分期[校正风险系数=1.950;95%CI:(1.654,2.301)]。结论尽管放疗、化疗技术不断发展,可切除性食管癌的治疗仍然是以手术治疗为基础,颈、胸、腹叁切口食管癌切除搭配积极的淋巴结清扫有助于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期刊2018年15期)
何海权,林万里,张海,吴波猛,陈颖[9](2018)在《加速康复模式在食管癌外科治疗中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管理模式在食管癌围手术期应用的可行性、安全性、有效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高州市人民医院胸外科施行胸腹腔镜联合下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84例,采用平行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围手术期采用加速康复治疗管理模式,n=46)与对照组(采用常规食管癌围手术期管理措施,n=38),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术后第3天补液量、术后胸引流量、术后胸管引流时间、经口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胃管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总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清扫淋巴结数及总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3天补液量、术后胸引流量少于对照组,术后胸管引流时间、经口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胃管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吻合口瘘、肺部并发症(肺不张、肺水肿、肺部感染)、乳糜胸、声嘶、心律失常、腹胀等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加速康复治疗管理是一项多学科协作的综合治疗模式,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康复,且未增加严重并发症发生风险,安全可行。(本文来源于《安徽医学》期刊2018年07期)
刘旭,谢玲莉[10](2018)在《综合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应用于外科手术治疗食管癌患者中的效果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应用于外科手术治疗食管癌患者中的效果。方法:收治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结果:研究组住院时间显着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显着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外科手术治疗食管癌患者中应用可显着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本文来源于《中国社区医师》期刊2018年21期)
食管癌外科治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不同外科治疗方案对T1b期食管癌患者近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 2012年5月~2015年5月选取本院收治的128例T1b期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手术方式将其分为食管癌根治术组(开胸组,n=62)及胸腔镜辅助经右胸食管癌根治组(腔镜组,n=66),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3年总生存率(OS)、无瘤生存(DFS)、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LRFS)、无远处转移生存(DMFS)。结果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少于开胸组(P <0.05),术后疼痛评分(VAS)、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胸组(P<0.05),而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个数、带管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 0.05)。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63%,低于开胸组34.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腔镜组3年OS、DFS、LRFS、DMFS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全胸镜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T1b期食管癌具有相同的疗效及安全性,且具有明显的微创优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食管癌外科治疗论文参考文献
[1].冷雪峰,郭旭峰,大幸宏幸.第74回日本消化器外科学会总会食管癌治疗内容拔萃[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19
[2].张楷悦,王璐,修艳丽,王晴,廖蕾.不同外科治疗方案在T1b期食管癌患者中的疗效对比[J].中国医药科学.2019
[3].董文亚.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胸腔镜治疗食管癌患者恢复进程及并发症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
[4].董晓颖,刘曦光,熊刚,任鹏飞,卢笛.食管癌合并肝硬化的外科治疗策略[J].实用医学杂志.2019
[5].曾贵青.食管癌的加速康复外科治疗[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
[6].杨祥宝.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和肺癌双源发癌的外科治疗[D].南京医科大学.2019
[7].田光书,刘大治,王宪东.普胸外科电视胸腹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食管癌的疗效对比[J].中国疗养医学.2018
[8].付伸伸,郑于臻.可切除性食管癌的外科治疗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
[9].何海权,林万里,张海,吴波猛,陈颖.加速康复模式在食管癌外科治疗中应用[J].安徽医学.2018
[10].刘旭,谢玲莉.综合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应用于外科手术治疗食管癌患者中的效果对比[J].中国社区医师.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