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彩霞(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邗江实验学校225009)
[摘要]中国古代文学具有悠久的历史价值与深厚的文化内涵,因此,在初中语文课文中选录的古代文学作品,都是承载中我国优秀文化与先进文明的作品,是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最灵动最丰富的内容。本文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从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方面,来探讨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代文学作品;教学策略
教学古文的时候,既要解决字词句和有关常识的问题,又要进行文学欣赏教育。与现代文的文学欣赏教育相比,古文的赏析教学显得更为深刻与细腻,而在很多方面又没有现成的分析模式可以依循。特别是文言文诗词的教学,其欣赏的角度更是千变万化莫衷一是。这样就使大面积教学古文的赏析教学显得水平不高,讲析、点拨、指导不到位。解决的策略如下:
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逐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古文的能力
古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应该落实到掌握常用的实词和虚词,理解古文中的特殊句式等,扫清学生的阅读障碍,从而真正理解作品的主旨大意及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训练学生的独立阅读古文的能力。我们都知道中国的古代文学博大精深,在实际的教学仅仅注重教师的“讲”,那么往往是学生理解了这篇课文,但是面对课外古文的时候又是一头雾水。因此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实际的教学中,要突出传授阅读的策略,逐步提高学生独立阅读古文的能力才是教学的关键所在。
例如,在教学九年级教材中的《捕蛇者说》,教师可以采取从内容到形式再到内容的学习模式,让学生从部分到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然后采取中间突破的方法,扣住“我”与蒋氏的对话,尤其是蒋氏的哭诉,以此了解蒋氏的悲惨遭遇,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此基础上,纵观全文,引导学生从表达形式上认识文章开头叙写蛇毒的目的以及“永之人争奔走焉”的原因,并且抓住文章主体部分的几组对比,进而认识蒋氏冒死捕蛇的痛苦经历,以及为下文主旨的揭示的铺垫作用至此,学生对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产生了感性认识最后,再引导学生回到文章内容中去,从阅读与写作的相结合的角度,探究内容决定形式的思维轨迹,文章由蛇毒特殊的医药功能引出“永之人争奔走焉”的原因,由蒋氏一家的不幸遭遇引出作者的感慨,由“更役复税”的设想引出蒋氏的哭诉,由蒋氏的哭诉联想到孔子所言“苛政猛于虎也”的论断,并以“赋敛之毒甚于蛇毒”的事实来佐证“苛政猛于虎也”的判断的确凿性,最后,作者寄希望于统治者,能从这篇“说”中得到一点信息。这次的教学中,教学实践是从内容——形式——内容,这样学生也就会初步了解到阅读古文的一般方法是内容——形式——内容,也就体现了从现象到本质,再由本质到现象的领悟过程。
二、利用教材的优势,激发学生的想像能力和迁移能力,提高学习兴趣
教材中所选的古文都是文质兼美,学生在阅读这些古文的时候,不仅可以陶冶情操,激发学生学习古汉语的兴趣,最重要的是能激发学生的想像能力和迁移能力。因此在实际的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材的优势,通过文中的美的因素,诱导学生展开想像,亲身去体验、感悟。这样的教学策略有很多,就像是朗读的教学策略。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声情并茂的朗读,唤起学生的想像,把课文中的情境再现。
例如,在教学柳宗元的《小石潭记》这类写景散文时,就可培养学生根据文本进行再造性想像,把握其整体的美。作者在文中描写出了特有的情景,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意境,该文是前景后情,有近景:潭中鱼戏;有中景:闻水声、伐竹道、见全石为底,翠蔓飘拂的小潭;有远景:斗折蛇行、不知其源的小溪。近、中、远景共同组合成一幅整体画面,画面的背景给人以僻远、幽静、孤冷、凄清的感觉,而在这一背景上突现的则是坐在潭上感到“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人——柳宗元。此情此景不正突出了作者本人的情感之特殊吗?教师在学生再造性想像后插入作者贬谪永州的遭遇,学生也就不难理解作者为什么通篇表现一种“凄”情,一种“冷”境,对字、词及修辞材料的掌握也将更加准确,体会更加深刻,对于此类的文章,学生也已具备了迁移理解的基础。
三、结束语
总之,文学作品的教学是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最灵动最丰富的内容。这部分的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促进学生情感的丰富和发展;还能陶冶情性,让学生感受和品位美的语言,从而深化热爱语文的感情,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文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从现代文和古文两个方面浅谈初中语文文学作品的教学策略。在初中语文的古代文学阅读教学中,要紧跟新课改的改革要求,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的实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复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甘其勋.运用文章科技引领学生阅读[J].中学语文教学,2008年第9期.
[2]周晔.学习策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的探索[J].中学语文教学,1996年第11期.
[3]何兆一《语文美育散论》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
[4]陆志平《新课程教学案例与评析》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刘向华《语文教学应注重艺术化》《语文学刊》2005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