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热力学参数试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声速,吸收光谱,风洞,热力学,半导体,参数,冻土。
热力学参数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姜宏亮,刘坤伟,金熠,朱雨建,杨基明[1](2015)在《污染组分对高超声速试验热力学参数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燃烧加热风洞中进行的地面模拟试验,高焓气流成分有别于纯净空气,这种污染现象给试验结果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为了考察污染组分对高超声速模型试验流场的影响,在激波风洞中通过调节激波强度以及添加一定量的污染组分(H2O和CO2)来模拟燃烧加热风洞的来流条件,采用简化的不同角度斜劈来模拟飞行器试验模型对来流的压缩作用,结合近红外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技术(TDLAS)测量系统获取模型流场的静温,综合多组数据对比分析和研究污染组分对试验模型流场影响的特征和规律。结果表明,污染气体所产生的影响程度不仅与污染气体组分含量有关,而且与模型构型对来流的压缩程度以及来流自身的热力学参数状态都有密切的关系;对于压缩量不大的飞行器构型和来流静温不高的风洞试验而言,不同含量的CO2污染组分对流场静温影响不明显;但随着来流静温的提高或模型压缩量的增加,一旦二者的共同作用使得压缩后温升达到一定程度,污染效应的显现则渐趋明显。(本文来源于《实验流体力学》期刊2015年01期)
姜宏亮[2](2014)在《基于TDLAS的污染组分对高超声速试验热力学参数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地面模拟试验是认识高超声速飞行复杂流动机理,预测和考核高超声速飞行性能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然而,在迄今为止的几乎所有的地面试验设备中,尤其是燃烧加热风洞地面试验设备中,所产生的高焓试验气流的组分都难以复现真实飞行完全相同的条件,即地面模拟试验气流中不可避免地存在某种程度的“污染”。污染问题导致地面试验中的气流条件与实际飞行条件不一致,使得地面试验数据外推到飞行条件时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本文在激波风洞中通过调节激波强度以及添加一定量的污染组分(H2O和CO2)来模拟燃烧加热风洞的来流条件,结合近红外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吸收光谱(TDLAS)测量系统获取试验流场的静温,研究主要污染组分H2O和CO2对激波风洞不同马赫数(Ma6和Ma2.5)喷管出口流场以及风洞试验模型流场热力学参数的影响规律。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针对污染影响研究中静温和静压较低的流场条件,以H2O为示踪,搭建了一套适用于流场温度T=200K-400K,流场压力P=0.05atm-0.1atm,H20摩尔含量XH2O=5%-10%,吸收长度L=20cm条件下的TDLAS低温测量系统,室温及冰柜内的标定实验表明静态流场条件下该系统温度测量误差不超过3%;2、利用该系统获取不同来流条件下直联试验台隔离段内的流场静温,结果表明在激波风洞驱动段与被驱动段压力比以及喷管固定的条件下,CO2摩尔含量小于30%时,污染组分对直联试验台Ma2.5喷管出口的静温的影响趋势不明显,CO2摩尔含量大于30%后,喷管出口静温随CO2含量增加而略有升高;3、利用该系统获取不同来流条件下自由射流喷管出口的流场静温:总温1200K时,喷管出口静温测量值明显高于未考虑凝结条件下的理论计算值,而总温1800K时则符合较好,这一结果表明总温1200K时流场中的H2O可能发生了凝结。进一步的数值模拟结果显示,H2O还可能造成Ma6喷管出口的马赫数降低,若H2O发生凝结现象时,喷管出口的马赫数会进一步降低;4、利用该系统获取不同来流条件下简单试验模型流场的静温,结果表明CO2污染气体对试验模型流场所产生的影响程度不仅与污染气体组分含量有关,而且与模型构型对来流的压缩程度以及来流自身的热力学参数状态有密切的关系;对于压缩量不大的飞行器构型和来流静温不高的风洞试验而言,不同含量的CO2污染组分对模型流场静温影响不明显;但随着来流静温的提高或模型压缩量的增加,一旦二者的共同作用使得压缩后温升达到一定程度后,污染效应的显现则渐趋明显。(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4-05-01)
刘瑞锋,胡向东,皮爱如[3](2008)在《人工二次冻融土热力学参数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上海软土某工程3种不同的土样进行不同状态下(原状土、一次冻融土、二次冻融土)进行土工力学及人工冻土试验和结果分析,得到土体在二次冻融循环作用下主要热力学参数的变化规律:与一次冻结相比,二次冻结时土的冻结温度、导热系数、冻胀力和冻胀率略有降低,而融沉率则变大.(本文来源于《煤炭学报》期刊2008年05期)
任学平,王先进,王尔德,霍文灿[4](1992)在《用简单拉伸试验测量材料热力学参数的一种尝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根据变形功与熔化热能的关系,将简单拉伸实验方法推广应用到了熔化热能和变形热效应的测量上。按简单拉伸实验方法测得的熔化热能与热力学的测量结果吻合较好。该研究实现了力学实验方法与物理实验方法的互换,因此,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实验力学》期刊1992年01期)
热力学参数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地面模拟试验是认识高超声速飞行复杂流动机理,预测和考核高超声速飞行性能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然而,在迄今为止的几乎所有的地面试验设备中,尤其是燃烧加热风洞地面试验设备中,所产生的高焓试验气流的组分都难以复现真实飞行完全相同的条件,即地面模拟试验气流中不可避免地存在某种程度的“污染”。污染问题导致地面试验中的气流条件与实际飞行条件不一致,使得地面试验数据外推到飞行条件时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本文在激波风洞中通过调节激波强度以及添加一定量的污染组分(H2O和CO2)来模拟燃烧加热风洞的来流条件,结合近红外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吸收光谱(TDLAS)测量系统获取试验流场的静温,研究主要污染组分H2O和CO2对激波风洞不同马赫数(Ma6和Ma2.5)喷管出口流场以及风洞试验模型流场热力学参数的影响规律。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针对污染影响研究中静温和静压较低的流场条件,以H2O为示踪,搭建了一套适用于流场温度T=200K-400K,流场压力P=0.05atm-0.1atm,H20摩尔含量XH2O=5%-10%,吸收长度L=20cm条件下的TDLAS低温测量系统,室温及冰柜内的标定实验表明静态流场条件下该系统温度测量误差不超过3%;2、利用该系统获取不同来流条件下直联试验台隔离段内的流场静温,结果表明在激波风洞驱动段与被驱动段压力比以及喷管固定的条件下,CO2摩尔含量小于30%时,污染组分对直联试验台Ma2.5喷管出口的静温的影响趋势不明显,CO2摩尔含量大于30%后,喷管出口静温随CO2含量增加而略有升高;3、利用该系统获取不同来流条件下自由射流喷管出口的流场静温:总温1200K时,喷管出口静温测量值明显高于未考虑凝结条件下的理论计算值,而总温1800K时则符合较好,这一结果表明总温1200K时流场中的H2O可能发生了凝结。进一步的数值模拟结果显示,H2O还可能造成Ma6喷管出口的马赫数降低,若H2O发生凝结现象时,喷管出口的马赫数会进一步降低;4、利用该系统获取不同来流条件下简单试验模型流场的静温,结果表明CO2污染气体对试验模型流场所产生的影响程度不仅与污染气体组分含量有关,而且与模型构型对来流的压缩程度以及来流自身的热力学参数状态有密切的关系;对于压缩量不大的飞行器构型和来流静温不高的风洞试验而言,不同含量的CO2污染组分对模型流场静温影响不明显;但随着来流静温的提高或模型压缩量的增加,一旦二者的共同作用使得压缩后温升达到一定程度后,污染效应的显现则渐趋明显。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热力学参数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1].姜宏亮,刘坤伟,金熠,朱雨建,杨基明.污染组分对高超声速试验热力学参数影响研究[J].实验流体力学.2015
[2].姜宏亮.基于TDLAS的污染组分对高超声速试验热力学参数的影响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
[3].刘瑞锋,胡向东,皮爱如.人工二次冻融土热力学参数试验[J].煤炭学报.2008
[4].任学平,王先进,王尔德,霍文灿.用简单拉伸试验测量材料热力学参数的一种尝试[J].实验力学.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