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题材小说论文_牟佳,周桂君

导读:本文包含了历史题材小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历史,题材,小说,文学,历史小说,西域,文本。

历史题材小说论文文献综述

牟佳,周桂君[1](2019)在《历史认知与文学建构——以“慰安妇”题材小说群像为切入点》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学承载的历史,折射的是创作主体的思想认知。"慰安妇"群体作为特殊的历史存在,既是个人和民族受害的证据,也是全人类集体记忆的一部分。通过对不同类型的"慰安妇"群像在英语文学作品中的重现与重构进行研究,进而揭示文本背后隐匿的作者的历史认知,意在从文学层面为反思苦难和历史认知提供新的阐释途径。(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何晶[2](2019)在《催生新时代岭南文学精品力作》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广州讯10月27日,广东重大现实与历史题材扶持项目签约仪式暨全省长篇小说创作推进会在广州举行。这是广东文学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广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一大举措,旨在以此为动力,促进广东省长篇小说创作,催生新时代岭南文学的(本文来源于《文学报》期刊2019-10-31)

潘文峰[3](2019)在《广西革命历史题材小说创作的一些思考——兼谈赵先平的《穿过密林》》一文中研究指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几代广西作家站在社会现代化的角度来回望、省察广西各地在现代革命时期涌现的革命运动与活动,从而创作出一系列颇具影响的作品。2018年《穿过密林》的出版,进一步丰富了这一领域的创作,其成功与不足对后来者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王云杉[4](2019)在《遗忘与铭记之间的张力》一文中研究指出90年代以来,方方先后创作《祖父在父亲心中》《乌泥湖年谱》《水在时间之下》《民的1911》《武昌城》《软埋》等多部中长篇历史题材的小说。在这里,本文把方方以重大政治历史事件为表现对象,而非叙述背景的作品称为“历史题材小说”,并且对这部分作品进行重点阐述。方方部分作品仅仅以历史为故事的发生场景,如《风景》《花满月》等,则作为本文的参照对象。目前,不少论者对方方历史题材作品的认识,尚未完全突破知识分子命运书写的角度。人们尽管发现这部分小说的思想价值,但是却忽视了它们的审美价值。同时,论者对方方历史题材的小说的研究局限在单个文本的细读批评,指出作家的历史叙述方式及其形成原因,但是几乎没有将这些小说视为一个完整的历史叙述系列,考察作家在文本背后,表达怎样的历史意识。事实上,这部分小说存在一以贯之的主题,并且表现方方比较复杂矛盾的历史观念。在方方小说中,一些重复出现的自然天气意象可以作为阅读的切入点。米勒等理论家认为,小说中重复出现的要素能够产生意义,被作家多次描写意象指向作品的思想观念,这个结论可以用于解读方方作品。作家在《乌泥湖年谱》《水在时间之下》中,把雪意象和水意象与人物命运连接起来,表达独特的历史观念。在小说中,人物的经历和命运体现丰富的社会历史进程,蕴含着丰富的历史记忆。方方给自己笔下的人物安排被时间无情埋没的命运,意味着复杂的历史难逃被人遗忘的宿命。在这里,历史似乎成为不可知的客体,再现历史发展演变的过程也就成为不可能的事情。不过,方方对历史的认知态度并非一成不变。作者在认识到历史被遗忘的宿命之后,认为还原历史的真相,铭记历史的发生过程,这些都是有意义和有必要的。作者认为,历史是可以被认识的客体。小说《民的1911》和《武昌城》的基本主题是铭记历史。由于历史与文学属于不同的话语体系,二者之间的微妙差别,决定作家需要以小说的方式再现历史真实。在作品中,方方将真实的历史记载自然地融于情节和人物中。作者描写偶然性因素对历史事件的影响,思考民众在历史进程中的存在意义。同时,作者不断变换叙述视角,并且对同一事件、人物、场景进行重复叙述,尽可能从客观公正的立场,对历史事实进行再现。作家通过独特的艺术表现方式,展现历史本身的复杂面貌。最后,在人们怎样做出历史选择的问题上,方方陷入两难。作为反映土改历史的小说,《软埋》描写暴力因素与人性恶的关系。由于身体暴力给历史亲历者带来巨大的精神创伤,作者通过叙述不同人物对于同一事件的对话过程,展现人们在遗忘历史和铭记历史之间的矛盾态度。最后,作者从形而上的哲理层面,对历史本身进行严肃地思考。由于“历史”一词的含混性、多义性,作家描写亲历者与非亲历者围绕同一个事件,展开的对话活动,展现历史的复杂面貌。遗忘历史或是铭记历史,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之间存在巨大的“张力”,体现出方方复杂的历史意识。方方以史学意义上的真实为根基,对历史事件进行再现,形成一套独特的历史叙述风格。我们将方方放置到新历史主义的历史语境中,能够清晰地发现方方的文学贡献所在。通过对比方方与格非、苏童等人的部分代表作品,我们发现方方历史小说与新历史主义小说形成对话关系。对于历史不可知论,解构革命的崇高性与庄严性,表达时代批判的主题,方方作品亦有相应的体现。在新历史主义小说中,作家充分发挥创作主观性,以丰富的艺术形式展现历史的多种理解可能,突破人们对于历史的既有观念。方方与新历史主义小说的代表作家之间,存在诸多相似点。总而言之,历史具有多种想象和叙述的方法。西方新历史主义的一些观念为国内作家表达自身对历史的多元化理解,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在小说中,作家应该使用多种艺术技巧,表达丰富的历史观念,给读者带来新的经验和启示。需要值得的是,历史并非任人随意打扮的“小丑”,作家如果完全抛弃史学意义上的真实,文学亦有陷入虚无主义的危险。经典的文学作品往往具有历史真实与文学真实。方方给人们的启示在于,作家在展现历史复杂性的过程中,如何把文学虚构与史料典籍相结合,在其中取得一个平衡点,表达自身对于历史的深邃思考。(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1)

王婷[5](2019)在《历史题材小说《王在相爱2》第十章翻译实践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告以历史题材小说《王在相爱2》第十章翻译实践为基础,具体分析了笔者在翻译该文本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翻译实践报告总体分为以下五部分:第一部分是任务介绍。主要介绍了文本内容和翻译意义。第二部分介绍了翻译过程。主要对文本特点、翻译难点、翻译工具、参考文献以及译文校对进行了介绍。第叁部分是翻译理论。主要介绍了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功能对等理论的核心是读者反映论,其目的就是让译文读者对译文的反应最大程度地接近原文读者对原文所产生的反应。第四部分是案例分析。笔者在这一部分将列举例句,具体分析翻译难点及翻译方法。翻译难点总共有两大类,第一,人物形象再现。人物是小说的叁要素,能否树立一个典型的人物形象是评价文学作品成功与否的关键,而能否在不同的语言文化环境中再现原作的人物形象是评价译者翻译好坏的关键。第二,语言风格再现。原作是历史小说,使用的是古代的语言风格,译者在翻译时应该考虑如何保留原作的古语风格,如何传达出原作的历史氛围。第五部分为实践总结。此部分概述了在进行整个翻译任务及撰写实践报告中的收获与不足,并简述了笔者对于本次翻译实践活动的感悟以及未来的努力方向。(本文来源于《大连外国语大学》期刊2019-05-01)

姚广[6](2019)在《军事题材小说的英雄塑造与历史叙事——评刘长庆中篇小说《九百码》》一文中研究指出《九百码》是内蒙古文坛难得的一篇纯粹的军事题材小说。刘长庆作为大兴安岭森林地域的文学创作者,他的中篇小说《草原狼》《山隼金羽》《最后的老熊》等动物题材小说令人印象颇深,一直以来成为他的创作标签。尽管他以往也涉及了一些军事和历史题材,包括小说《兴安山巅》和纪实文学《兴安老六团》等,但单纯军事题材的小说创作还是一个新突破。小说布局严密、(本文来源于《骏马》期刊2019年04期)

胡杰[7](2018)在《民族性格范式下的美国革命——霍桑革命题材短篇小说的新历史主义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19世纪叁四十年代,美国历史学家构建了理想化和神圣化的美国革命话语体系,体现了历史的文本性。但霍桑在民族性格范式下重塑了美国革命的意义:既歌颂了果敢、坚强、抗争等古老清教徒品格的复苏,又哀叹了革命时期优雅传统的丢失和人性的扭曲;既为革命带来的新时代和新秩序感到欣慰,又为抛弃历史、激进盲目的新一代深感忧虑。霍桑革命题材的短篇小说对话了主流历史话语,补充了人们对革命的多维认知,参与了历史话语的构建,体现了文本的历史性。(本文来源于《外国语言与文化》期刊2018年04期)

曹亚明[8](2018)在《历史记忆的书写与契约精神的重建——评郭小东侨批题材小说《铜钵盂——侨批局演义》》一文中研究指出《铜钵盂——侨批局演义》是一部以侨批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也是广东作家郭小东的心血之作。他以口述历史的方式,书写了铜钵盂这个广东潮汕侨乡的家族传奇与历史记忆。通过《铜钵盂》的写作,郭小东完成了一次深情款款的精神返乡之旅,实现了他魂牵梦萦的对于乡土历史的记忆重构,通过对侨批业中传承百年的契约精神的书写,提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重建的一种可能。(本文来源于《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12期)

房莹[9](2018)在《“历史题材”网络小说影视改编的类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网络小说的影视改编对历史题材尤为关注。近些年来,网络小说改编的影视剧涉及的历史题材更是层出不穷。本文从当下热门的影视作品分析入手,对"历史题材"网络小说影视改编的类型进行探究。(本文来源于《采写编》期刊2018年06期)

于平[10](2018)在《在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一文中研究指出作家陈玉福的最新长篇历史小说《西凉马超》(作家出版社),用诗一样的语言表述、画一般的场景描绘、扣人心弦的动人情节,为我们描绘出了大约1800多年前发生在祁连山下、河西走廊、古丝绸之路上一段可歌可泣、英勇悲壮的故事,展现了一卷包罗万象的西部风情录,同时也为(本文来源于《解放军报》期刊2018-12-15)

历史题材小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报广州讯10月27日,广东重大现实与历史题材扶持项目签约仪式暨全省长篇小说创作推进会在广州举行。这是广东文学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广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一大举措,旨在以此为动力,促进广东省长篇小说创作,催生新时代岭南文学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历史题材小说论文参考文献

[1].牟佳,周桂君.历史认知与文学建构——以“慰安妇”题材小说群像为切入点[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2].何晶.催生新时代岭南文学精品力作[N].文学报.2019

[3].潘文峰.广西革命历史题材小说创作的一些思考——兼谈赵先平的《穿过密林》[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9

[4].王云杉.遗忘与铭记之间的张力[D].广西师范大学.2019

[5].王婷.历史题材小说《王在相爱2》第十章翻译实践报告[D].大连外国语大学.2019

[6].姚广.军事题材小说的英雄塑造与历史叙事——评刘长庆中篇小说《九百码》[J].骏马.2019

[7].胡杰.民族性格范式下的美国革命——霍桑革命题材短篇小说的新历史主义研究[J].外国语言与文化.2018

[8].曹亚明.历史记忆的书写与契约精神的重建——评郭小东侨批题材小说《铜钵盂——侨批局演义》[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

[9].房莹.“历史题材”网络小说影视改编的类型研究[J].采写编.2018

[10].于平.在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N].解放军报.2018

论文知识图

文学综述列夫·托尔斯泰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度中央民族大学社科研究...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度中央民族大学社科研究...传统窗饰艺术中的雄花裙板一一五子登...教化题材彩绘的理解及分布(彰化梨春...

标签:;  ;  ;  ;  ;  ;  ;  

历史题材小说论文_牟佳,周桂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