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民康医院江苏省苏州市215000
摘要:目的:评价心理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方面的改善价值。方法:选择2015-2016年收治的8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联合心理护理的实验组。对比两组精神分裂症患者HAM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指标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HAMD指标评分差异对比,P>0.05。护理干预后HAMD指标再次进行对比,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利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改善,提高患者病情改善效果,具有实施价值。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状;心理护理干预;病情改善
引言:
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感觉等障碍明显,其中抑郁、焦虑情感障碍是常见类型[1]。针对此类患者除药物治疗外,护理干预工作价值明显,直接影响治疗效果[2]。我院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进行药物治疗以及常规护理的同时,加行心理护理干预,在改善患者抑郁症状方面价值突出。本文就此展开实验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实验对象均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病例选自2015年9月-2016年6月,总计86例,均进行药物对症治疗。随机将86例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对照组精神分裂症患者各43例。实验组: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在20-48岁之间,均值(42.50±2.50)岁;病程2-8年之间,均值(5.50±2.30)年;分型:偏执型患者10例,单纯型患者13例,未分化型患者17例,紧张型3例;HMDA评分:均值(16.50±2.20)分。对照组: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在18-49岁之间,均值(41.30±2.60)岁;病程2-9年之间,均值(5.30±2.60)年;分型:偏执型患者10例,单纯型患者15例,未分化型患者16例,紧张型2例;HMDA评分:均值(16.20±2.10)分。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组间年龄、性别、病程以及HMDA评分、疾病分型等基本资料对比,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即用药指导、基础生活护理等。
实验组——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干预。(1)和谐护患关系创建。和入院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详细介绍医院环境、规章制度,强调正规治疗的价值,疏导患者负性情绪。和家属沟通,说明家属配合的重要性,叮嘱家属给予患者更多的鼓励。(2)阶段性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属普及不同阶段相对应的健康知识,初期侧重病因以及预防方案讲解,建立患者及家属疾病认知度的基础上以探视以及聊天等形式鼓励患者主诉并进行心理干预。另外,鼓励和指导患者参与社会、娱乐活动,分散注意力的同时缓解负性情绪。(3)个性化心理护理。每一个患者均有不同的心理特征、问题,护理人员需要观察其心理情况进行针对性、个性化心理疏导,建立患者治疗信心以及早日回归社会生活的勇气。
1.3观察指标
记录精神分类症患者护理干预期间HMDA量表相关指标评分变化情况,包括体重变化、日夜变化、认知障碍以及迟缓等[3]。
1.4统计学方法
86例精神分类症患者实验观察指标经SPSS21.0计算。HMDA量表计量观察指标以形式展开,t检验。P<0.05情况下,证明对比指标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HMDA量表观察指标结果护理干预前后评分见表1。经统计学软件计算,实验组患者各项HMDA量表观察指标评分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明显,影响治疗工作以及康复效果,所以药物治疗的同时必须配合有效护理,以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改善患者负性情绪[4]。心理护理干预的配合,可以明显改善患者日夜变化、绝望感以及睡眠障碍等HMDA量表指标评分,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治疗效果的提高[5]。
本文结果显示,护理后对比护理前,实验组患者HMDA量表指标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计算P<0.05。由此说明,精神分裂症治疗期间心理护理干预价值突出,具有实施价值。
参考文献:
[1]金凤仙,赵建利.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的效果观察[J].广东医学,2013,34(20):3217-3219.
[2]陈群.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5,21(z1):393-394.
[3]吴姜梅.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的效果观察[J].医学信息,2016,29(26):170-171.
[4]杨琳.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的影响[J].心理医生,2017,23(3):231-232.
[5]曲立新.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6):273-274.
作者简介:张海杰,女,1992年1月14日,江苏无锡,本科,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