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椎间融合装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疗效,腰椎,颈椎,装置,前路,动态,间盘。
椎间融合装置论文文献综述
崔旭东[1](2018)在《腰椎微创椎间填充融合装置的研制及基础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1目的:本研究旨在设计一种适用于腰椎微创内窥镜技术的椎间融合装置,可单独应用不需要附加后路螺钉内固定系统亦可达到术后即刻稳定作用。通过对腰椎椎间隙解剖参数进行测量,尤其是终板的形态测量,为腰椎微创椎间填充融合装置的设计提供准确的解剖学参数。提出腰椎微创椎间填充融合装置的初步设想,采用ABAQUS/Standard模块建立腰椎微创椎间填充融合内固定有限元模型,模拟分析腰椎微创椎间填充融合术后腰椎日常生理活动下的应力分布情况,并通过与箱形PEEK(poly-ether-ether-ketone)椎间融合器内固定模型进行分析比较评估其生物力学稳定性,优化并指导腰椎微创椎间填充融合装置的改进,同时也为进一步体内外研究提供参考。根据腰椎间隙解剖学测量结果和有限元模拟分析结果,结合椎间融合器的设计理念,设计腰椎微创椎间填充融合装置。本实验选取小牛腰椎为测试生物力学实验标本,利用腰椎微创椎间填充融合装置进行体外模拟腰椎微创椎间填充融合内固定手术,并通过与目前临床常用的箱形PEEK腰椎后路椎间融合器进行对比,检验该装置的可行性和有效性。2方法:2.1检索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5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门诊影像存档与通信系统(PACS)中计算机断层扫描(CT)的影像资料,对腰椎CT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资料。共有67例病例入选,其中27名男性和40名女性,平均年龄37岁(20岁-50岁),利用Mimics 10.0软件为测量工具。腰椎被分为上腰椎(L1上终板到L3上终板)和下腰椎(L3下终板到S1上终板),测量指标包括腰椎终板表面参数(终板矢状径(Sagittal Diameter of endplate,SD)、终板横径(Transverse Diameter of endplate,TD)和终板深度(Endplate Depth,EPD))和椎间隙解剖参数(椎间盘高度(Intervertebral Height,IH)和椎间楔形角度(Intervertebral Wedge Angle,IWA))2.2选取健康男性志愿者进行腰椎CT扫描,利用Mimics 10.01将CT影像数据进行叁维重建,生成L3-4节段椎体模型,再以STL格式导入正向工程软件3-Matic中进行模型后处理,生成L3-4节段实体模型并导入Abaqus软件中,经过经过赋予材料属性、装配、分析布设定、定义接触面、定义载荷及边界条件、划分网格建立L3-4节段叁维有限元模型。通过施加800N垂直压力、7.5Nm扭矩模拟腰椎日常生理活动,计算L3-4节段刚度,验证模型的有效性。以完整L3-4模型为基础,模拟腰椎微创椎间填充融合内固定模型(PMMA组)和盒形PEEK融合器内固定模型(PEEK组),其中腰椎微创椎间填充融合内固定模型组分为2.5mmPMMA组和5mmPMMA组。L3椎体上表面施加400N垂直,加载7.5Nm的扭矩模拟前屈、后伸、侧弯、旋转运动。通过计算L3-4节段的应变及应力分布情况,验证腰椎微创椎间填充融合装置的有效性。2.3基于腰椎椎间解剖学测量结果和有限元分析结果,设计并制作腰椎微创椎间填充融合装置。2.4选取20具小牛腰椎为实验标本,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样本:(1)正常组(完整标本,NC组);(2)开窗髓核摘除组(DC组);(3)腰椎微创椎间填充融合骨水泥内固定组(PMMA组);(4)箱形PEEK椎间融合内固定组(PEEK组)。采用7.5Nm扭矩模拟前屈、后伸、侧弯、扭转运动,计算不同工况下椎间活动度、节段刚度和中性区刚度。3结果:3.1由L1到S1,腰椎终板表面呈凹形,同一椎体上终板EPD小于下终板,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L1除外(P>0.05)。上终板EPD值最小值位于S1上终板(0.57±0.42mm),最大值位于L3上终板(1.72±0.68mm),下终板EPD值最小值位于L1下终板(1.47±0.46mm),最大值位于L4下终板(2.33±0.71mm)。由L1上终板至S1上终板,各终板TD大于终板SD,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由L1-2到L5-S1,各节段AIH显着大于PIH(P<0.01),AIH由L1-2(7.55±1.34mm)增加到L5-S1(12.06±2.34mm);PIH从L1-2(5.43±1.13mm)降低到L4-5(7.70±1.19mm),小幅下降至L5-S1(6.71±1.29mm)。IWA由L1-2(2.52±2.13°)到L5-S1(12.60±4.55°)呈逐渐增加趋势,上腰椎IWA(L1-2和L2-3)明显大于下腰椎(L3-4至L5-S1)(P<0.01)。3.2各种工况下腰椎微创椎间填充融合内固定组、盒形PEEK椎间融合器组的L3-4节段形变量均较正常组模型减少,后伸运动除外。与骨水泥环组相比,PEEK融合器组应力集中更加明显,直立位最大应力为27.99Mpa、前屈位最大应力为107.40Mpa。2.5mm骨水泥环组与5mm骨水泥环组相比,在前屈、后伸、侧弯、扭转活动中承担更多的应力。3.3新型腰椎微创椎间填充融合装置设计成功并制造出产品。腰椎微创椎间填充融合装置的手术器械主要由叁部分组成:可撑开的球囊扩张导管、骨水泥填充网袋和匹配的微创手术器械。3.4与完整组相比,腰椎微创椎间填充融合内固定组与箱形PEEK融合器内固定组都明显降低了手术节段的角位移变化,但只有侧弯运动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完整组相比,PMMA组明显降低了手术节段各个方向的活动度,在7.5Nm扭矩下,前屈活动度减少了85.7%,后伸58.3%,侧弯75.0%,扭转39.3%。相比之下,PEEK组在后伸和扭转运动中与完整组没有统计学差异。PMMA组中性区刚度在各个方向活动下都高于PEEK组。4结论:4.1腰椎微创椎间填充融合装置是一种可行、有效的微创椎间融合手术器械,可作为腰椎椎间融合内固定的一种选择。4.2腰椎微创椎间填充融合装置设计符合腰椎解剖结构特点,基于“牵张-压缩”原则,通过8mm内窥镜工作通道建立骨水泥环形支撑结构和中央植骨区域,符合腰椎生物力学特点。4.3与箱形PEEK椎间融合器内固定模型相比,腰椎微创椎间填充融合装置可有效提高手术节段的稳定性,尤其后伸和扭转运动。(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18-05-01)
陈浩贤,王卫东,昝中学,唐华,陈思历[2](2017)在《DCI颈椎动态装置植入术与椎间融合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疗效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比较颈椎动态装置植入术(Dynamic cervical Inplant,DCI)与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y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疗效。方法 2010年10月至201 1年2月,4例患者行DCI(A组),7例患者行ACDF(B组),于术前、出院前、术后6周、3月随访,通过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评分、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评分)、颈椎残障功能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评定治疗效果,同期摄X线片,检测病变节段的稳定性和活动度。结果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均获随访,平均2.2月。A组术后无假体移位、脱落等并发症发生,1例发生自发融合,DCI置入节段活动度与置入前活动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满8月患者X线片及CT示植骨全部达骨性融合。两组患者术后随访时临床症状均明显缓解,疗效满意,两组患者的JOA评分及SF-36评分、NDI,术后随访时均较术前有明显提高(P<0.05)。B组活动度较术前明显减小(P<O.01),而A组手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活动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I疗效良好,同时还可保留颈椎病变节段活动度,减少轴性症状,且操作简单,对患者的损伤小,既不需要取自体髂骨植骨,技术操作上比人工椎间盘更为简单,为颈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方法,但应注意适应证的选择,同时因本组病例样本较少且随访时间较短,尚有待进一步收集资料加以论证。(本文来源于《第二十四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期刊2017-09-21)
陈浩贤,昝中学,唐学军,唐华,陈思历[3](2013)在《DCI颈椎动态装置植入术与椎间融合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疗效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比较颈椎动态装置植入术(Dynamic cervical Inplant,DCI)与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y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疗效。方法 2010年10月至2011年2月,4例患者行DCI(A组),7例患者行ACDF(B组),于术前、出院前、术后6周、3月随访,通过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评分、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评分)、颈椎残障功能指数(neckdisability index,NDI)评定治疗效果,同期摄X线片,检测病变节段的稳定性和活动度。结果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均获随访,平均2.2月。A组术后无假体移位、脱落等并发症发生,1例发生自发融合,DCI置入节段活动度与置入前活动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满8月患者X线片及CT示植骨全部达骨性融合。两组患者术后随访时临床症状均明显缓解,疗效满意,两组患者的JOA评分及SF-36评分、NDI,术后随访时均较术前有明显提高(P<0.05)。B组活动度较术前明显减小(P<0.01),而A组手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活动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I疗效良好,同时还可保留颈椎病变节段活动度,减少轴性症状,且操作简单,对患者的损伤小,既不需要取自体髂骨植骨,技术操作上比人工椎间盘更为简单,为颈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方法,但应注意适应证的选择,同时因本组病例样本较少且随访时间较短,尚有待进一步收集资料加以论证。(本文来源于《第二十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第二届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骨伤科学术年会、第十九届浙江省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汇编》期刊2013-06-21)
陈浩贤,王卫东,昝中学,唐学军,唐华[4](2012)在《DCI颈椎动态装置植入术与椎间融合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疗效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比较颈椎动态装置植人术(Dynamic cervical Inplant,DCI)与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y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疗效。方法:2010年10月至2011年2月,4例患者行DCI(A组),7例患者行ACDF(B组),于术前、出院前、术后6周、3个月随访,通过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评分、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评分)、颈椎残障功能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评定治疗效果,同期摄X线片,检测病变节段的稳定性和活动度。结果: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均获随访,平均2.2月。A组术后无假体移位、脱落等并发症发生,1例发生自发融合,DCI置入节段活动度与置入前活动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满8月患者X线片及CT示植骨全部达骨性融合。两组患者术后随访时临床症状均明显缓解,疗效满意,两组患者的JOA评分及SF-36评分、NDI,术后随访时均较术前有明显提高(P<0.05)。B组活动度较术前明显减小(P<0.01),而A组手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活动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CI疗效良好,同时还可保留颈椎病变节段活动度,减少轴性症状,且操作简单,对患者的损伤小,既不需要取自体髂骨植骨,技术操作上比人工椎间盘更为简单,为颈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方法,但应注意适应证的选择,同时因本组病例样本较少且随访时间较短,尚有待进一步收集资料加以论证。(本文来源于《第十九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期刊2012-08-24)
张国威[5](2010)在《棘突间Coflex装置与后路椎间融合治疗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的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1.探讨单节段棘突间Coflex装置植入治疗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2.探讨棘突间Coflex装置应用于腰椎融合上邻节段治疗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确定入选和剔除标准,收集自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行单节段棘突间Coflex装置植入术(以下称Coflex组)或单节段后路椎间Cage植骨融合术(以下称PLIF组)病例。统计各病例住院日、手术时间、失血量和并发症情况;术前和末次随访分别按VAS腰痛评分、VAS腿痛评分和Oswestry功能(ODI)评分;摄腰椎动力位片以测量手术节段和上邻节段活动度(ROM)。比较Coflex组与PLIF组住院日、手术时间、失血量;比较两组内及组间术前及末次随访的VAS腰痛评分、VAS腿痛评分、ODI功能评分、手术节段和上邻节段ROM。2.确定入选和剔除标准,自2008年6月至2009年12月,收集行单节段后路椎间Cage植骨融合+上邻节段棘突间Coflex装置植入术(以下称Coflex+融合组)或双节段后路椎间Cage植骨融合术(以下称双节段融合组)病例。统计各病例住院日、手术时间、失血量和并发症情况;术前和末次随访时分别按VAS腰痛评分、VAS腿痛评分和ODI功能评分;摄腰椎动力位片以测量手术节段和上邻节段ROM。比较Coflex+融合组与双节段融合组住院日、手术时间、失血量;比较两组内及组间术前及末次随访的VAS腰痛评分、VAS腿痛评分、ODI功能评分、上下手术节段和上邻节段ROM。结果:1.收集Coflex组病例21例,PLIF组71例。Coflex组年龄、性别构成、疾病构成、手术部位分布与PLIF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差异。Coflex组平均住院日、手术时间、手术失血量少于PLIF组(P<0.01);末次随访两组VAS腰痛评分、VAS腿痛评分、ODI功能评分均小于术前(P<0.01),术前、末次随访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Coflex组手术节段ROM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0),末次随访PLIF组达到骨性融合,两组术前手术节段RO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 Coflex组末次随访ROM明显大于PLIF组(P<0.01);末次随访Coflex组上邻节段ROM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3),末次随访PLIF组ROM明显大于术前(P=0.02),术前两组上邻节段RO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1),末次随访PLIF组ROM明显大于Coflex组(P=0.02)。2.收集Coflex+融合组12例,双节段融合组11例。Coflex+融合组年龄、性别构成、疾病构成、手术部位分布与双节段融合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差异。Coflex+融合组住院日、手术时间与双节段融合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住院日P=0.21,手术时间P=0.24), Coflex+融合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双节段融合组(P=0.03);末次随访两组VAS腰痛评分、VAS腿痛评分、ODI功能评分均少于术前(P<0.01),术前及末次随访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两组下手术节段ROM值均达到骨性融合,术前及末次随访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前P=0.81,末次随访P=0.38);末次随访Coflex+融合组上手术节段ROM小于术前(P=0.04),末次随访双节段融合组上手术节段ROM小于术前(P<0.01),术前上手术节段ROM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9),末次随访Coflex+融合组上手术节段ROM大于双节段融合组(P<0.01);末次随访Coflex+融合组上邻节段ROM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末次随访双节段融合组上邻节段ROM大于术前(P<0.01),术前上邻节段ROM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末次随访双节段融合组上邻节段ROM大于Coflex+融合组(P<0.01)。结论:1.单节段棘突间Coflex装置治疗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与后路椎间融合术无明显差异,但平均住院日、手术时间和术中失血量较少。2.棘突间Coflex装置应用于融合上邻节段治疗双节段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在临床疗效上与双节段后路椎间融合术无明显差异,但手术失血量较少。3.棘突间Coflex装置能保留可控制的手术节段椎间隙活动度,并有效减少上邻节段腰椎间隙活动度。(本文来源于《暨南大学》期刊2010-05-04)
于滨生,刘少喻,ABUMI,Kuniyoshi,李佛保,梁春祥[6](2006)在《椎体间融合器的单节段植入对腰椎多节段椎弓根固定装置中螺钉应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体外生物力学实验评价椎体间融合器(cage)的单节段植入对腰椎多节段固定装置中椎弓根钉应力的影响。方法10具牛新鲜尸体腰骶椎标本L2-S1用于实验。经后方行L3-L4、L4-L5和L5-L6椎板和椎间盘部分切除,用椎弓根钉和一对碳纤维cage行以下3种叁节段固定:①无cage植入;②L4-L5cage植入;③L5-L6cage植入。每组分别行载荷量为600N的轴向压缩试验,记录各节段椎弓根钉的折曲应变量,并加以比较。结果在无cage植入组中,L3和L6椎弓根钉的折曲应变量显着高于L4和L5;在L4-L5cage植入组中,L4和L5椎弓根钉的折曲应变量显着低于L3和L6;在L5-L6cage植入组中,L5和L6椎弓根钉的折曲应变量显着低于L3和L4。结论多节段椎弓根固定结构可导致上下两端椎弓根钉的应力增大;Cage的植入可降低上下相邻椎弓根钉的应力,但使相邻以远的椎弓根钉的应力增大。(本文来源于《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期刊2006年01期)
傅一山[7](2004)在《颈前路减压椎间固定融合的新装置》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有症状的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如果非手术治疗无效,可能需要手术行前路颈椎间盘切除和椎体间融合。为了克服术后发生不融合、植骨移位、植骨塌陷所致后凸,以及供骨区疼痛、感染等并发症,椎问融合器应运而生。理想的融合器应当具备支撑并维持椎间盘高度的力学功能和促进骨融合的生物功能。为了防止术后融合(本文来源于《国外医学.骨科学分册》期刊2004年02期)
椎间融合装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分析比较颈椎动态装置植入术(Dynamic cervical Inplant,DCI)与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y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疗效。方法 2010年10月至201 1年2月,4例患者行DCI(A组),7例患者行ACDF(B组),于术前、出院前、术后6周、3月随访,通过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评分、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评分)、颈椎残障功能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评定治疗效果,同期摄X线片,检测病变节段的稳定性和活动度。结果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均获随访,平均2.2月。A组术后无假体移位、脱落等并发症发生,1例发生自发融合,DCI置入节段活动度与置入前活动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满8月患者X线片及CT示植骨全部达骨性融合。两组患者术后随访时临床症状均明显缓解,疗效满意,两组患者的JOA评分及SF-36评分、NDI,术后随访时均较术前有明显提高(P<0.05)。B组活动度较术前明显减小(P<O.01),而A组手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活动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I疗效良好,同时还可保留颈椎病变节段活动度,减少轴性症状,且操作简单,对患者的损伤小,既不需要取自体髂骨植骨,技术操作上比人工椎间盘更为简单,为颈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方法,但应注意适应证的选择,同时因本组病例样本较少且随访时间较短,尚有待进一步收集资料加以论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椎间融合装置论文参考文献
[1].崔旭东.腰椎微创椎间填充融合装置的研制及基础研究[D].苏州大学.2018
[2].陈浩贤,王卫东,昝中学,唐华,陈思历.DCI颈椎动态装置植入术与椎间融合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疗效比较[C].第二十四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17
[3].陈浩贤,昝中学,唐学军,唐华,陈思历.DCI颈椎动态装置植入术与椎间融合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疗效比较[C].第二十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第二届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骨伤科学术年会、第十九届浙江省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13
[4].陈浩贤,王卫东,昝中学,唐学军,唐华.DCI颈椎动态装置植入术与椎间融合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疗效比较[C].第十九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2012
[5].张国威.棘突间Coflex装置与后路椎间融合治疗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的对比研究[D].暨南大学.2010
[6].于滨生,刘少喻,ABUMI,Kuniyoshi,李佛保,梁春祥.椎体间融合器的单节段植入对腰椎多节段椎弓根固定装置中螺钉应力的影响[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6
[7].傅一山.颈前路减压椎间固定融合的新装置[J].国外医学.骨科学分册.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