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贵春(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布德中小学四川攀枝花617000)
课标里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指导的好与坏直接影响获取知识的质与量,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在教学中,作为教师,我们要尽可能的引导学生使用正确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兴趣,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些呢?
一、要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代从孟子开始就主张读书“自得”:“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而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各种活动都由一定动机引起,并指向于一定的目的。动机是激励人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的因素,是一种心理需要。学习动机就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而兴趣又可直接转化为动机。对于阅读,学生有了兴趣,才会有“自得”的动机,才更有可能提高理解的能力。
所以,在“语文阅读课”上,我们老师最要紧的是千方百计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那么怎样才能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呢?如:我在教《冬眠》一课时,板书完课题,问:"眠"是什么意思?生回答是睡觉。又问:"那么冬眠呢?"生说是冬天睡觉。我若有所思地说:"那我们冬天睡觉就是冬眠了。"学生一阵哄笑,有的急忙纠正说:"冬眠是动物冬天不吃不喝躲起来过冬,就像睡觉一样。"我风趣地说:"解放战争中,我们的骑兵部队的战马到了冬天都不吃不喝睡觉去了,敌人来了怎么办?"又是一阵开怀大笑。学生在笑声中发现了自己思维和知识的缺陷。于是就产生了究竟什么是冬眠的探究心理。这时我才意味深长地说:"关于冬眠,有很多有趣的知识,学了这一课,我们才能明白。"这一短暂的教学谈话,不但涉及了有关科学知识,进行了语言和思维训练,而且寓知识和能力培养于生动活泼的教学之中。这样,不但使学生兴趣盎然,而且激发他们继续求知的欲望。
二、要培养学生喜爱阅读的良好习惯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毫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这句话启迪我们,教师教书应该以“教会学生学会学习”为目的,这个目的放在学生的阅读方面讲就是教给学生一些阅读的方法和习惯,让学生掌握好之后能够终身受益。如:在阅读过程中,首先让学生养成勤动笔的习惯,要督促学生养成做各种类型的读书笔记的习惯,如圈点批划、摘抄要点、制作卡片、写读书笔记等。其次让学生养成勤查工具书的习惯。再就是让学生阅读时养成正确的坐姿,与外界干扰作斗争的好习惯。
三、交给学生有效的阅读技巧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阅读效率,获取丰富的知识就要交给学生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如:新教一篇课文时,让学生(1)初读课文,利用工具书,结合上、下文自学生字词,读通课文;(2)再读课文,从整体上初步把握文章的内容,同时对文章的语言、结构、写作目的有一个大致了解。(3)精读。按自然段边读边想,弄清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的联系,要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疑难,深入思考,解惑释疑。(4)熟读。让学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多读,达到熟能成诵,消化,使课文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尤其对那些词句优美、文质兼优的课文或段落,应让学生熟读成诵。以便在自己的写作中能恰如其分地套用仿写。
四、要指导学生提高阅读速度
训练学生的阅读速度也是新课标要求我们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小学生注意力尚不十分成熟时,我们可以采取如下方法:1、老师设计计时卡、记分表,并将规定阅读的短文交给学生,老师以统一口令让学生读,然后老师用教鞭在记分卡上显示时间,学生读完后,记下自己所用的时间,这样也可以制造一种氛围。2、闪现式训练法。即把若干语词、语句或语段用幻灯片或硬纸片在学生面前迅速闪过,让学生立即记下所见的内容。3、字群训练,即让学生一次看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一群字,而不是像过去一样的逐字阅读,这种阅读使眼睛投射到书页上的范围从一个字扩大到一行字,乃至数行字,从而使一目十行成为可能。
五、要学生知道阅读还要勤于思考
阅读的核心是理解,而理解要依靠思考。有许多知识需要记忆储存内容,但都不能代替思考,目前,有的学生错误地认为语文就是背记,有的教师的阅读指导也有过渡偏重记忆的现象;也有的老师精心设计了阅读训练,但由于混淆了理解和记忆,使那些本应成为思考训练的设计仍然变成了知识记忆,这是不行的,应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如我在讲《林海》一课时,为了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和写作特点的理解和掌握,给"岭""林""花"各层意思都设计了填空练习,用幻灯投影,让学生口答笔记,如"岭"一层课文的练习是这样的:先让学生认真默读这一段,并布置了思考题:①这段话有几个句子组成,是分几层意思来讲的(用序号标出);②这几层意思之间是什么关系?与第一自然段的内容由什么关系?经过一段时间默读、思考,教师组织讨论发言,最后一致认为:本自然段四句话各为一层意思:第1句话是总述,2、3两句是分述岭式样,最后一句照应第一句进行总结。点明岭的特点。本段讲兴安岭的温柔与第1自然段说的"亲切舒服"也形成照应。最后教师让学生有情感的朗读课文,从而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到了句子的拟人意味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学生学起来兴趣盎然。
总之,知识来源于实践,学习方法的指导也是在实践中形成的。阅读方法的掌握与否,是检验阅读教学成功与否的试金石。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决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还应"授人以渔",这样才能真正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