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电位电位法论文-张望平,郑丰,郝良收,杨跃辉,葛梦昕

恒电位电位法论文-张望平,郑丰,郝良收,杨跃辉,葛梦昕

导读:本文包含了恒电位电位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铝散热器,腐蚀机理,恒电位法,极化曲线

恒电位电位法论文文献综述

张望平,郑丰,郝良收,杨跃辉,葛梦昕[1](2019)在《基于恒电位法的阀冷却系统铝散热器腐蚀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高压直流输电阀冷却系统普遍存在均压电极结垢问题,严重的甚至影响高压直流系统的正常运行。从均压电极结垢的源头即散热器的腐蚀出发,以安顺换流站的换流阀的内冷水系统为对象,基于电化学原理、恒电位法和测试技术,分析铝散热器的腐蚀机理,从温度、悬浮树脂浓度、水流速、溶解氧浓度和PH值5个方面讨论铝散热器腐蚀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得出了抑制铝散热器腐蚀的各因素最佳值,并建设性地提出了改善阀冷系统限制其腐蚀结垢的方法,为解决南方电网其他换流站内冷却水系统的腐蚀结垢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高压电器》期刊2019年05期)

刘小勤,黄凤祥,曾冬铭,黄发军,刘中兴[2](2014)在《恒电位法电沉积聚8-羟基喹啉薄膜》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恒电位法在镀镍工件表面制备聚8-羟基喹啉薄膜。研究了沉积电位、8-羟基喹啉浓度、Na OH浓度、沉积时间等工艺条件对薄膜耐蚀性的影响。分别采用盐水周浸泡试验、叁氯化铁缝隙试验和Tafel极化曲线法对比研究了恒电位法电沉积试样、循环伏安法电沉积试样和空白工件的耐蚀性。采用扫描电镜表征了聚8-羟基喹啉薄膜的表面形貌。恒电位法沉积的最佳工艺条件为:8-羟基喹啉2 mmol/L,Na OH 0.4 mol/L,电位0.5 V,时间300 s,室温。采用最佳工艺所得薄膜的耐蚀性略优于循环伏安法试样,远优于空白工件。(本文来源于《电镀与涂饰》期刊2014年24期)

董乐,冯珍鸽,王力,陈发河[3](2010)在《离子色谱与恒电位法检测饮料中有机酸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离子色谱与恒电位法联用方法对苹果汁中有机酸进行检测。采用硝酸为流动相,以IonPac AS11-HC阴离子交换柱分离后以恒电位仪为检测器进行安培检测,进样量为25μL时有机酸离子的检出限(以3倍信噪比计)可降至0.2μg/L,痕量有机酸离子标准溶液平行9次进样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3%,经过几百组测试,稳定性好、线性、重现性及灵敏度均令人满意。(本文来源于《食品研究与开发》期刊2010年01期)

董乐,冯珍鸽,王力[4](2009)在《离子色谱分离-恒电位法联用检测菠菜中硝酸盐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离子色谱与恒电位法联用方法对菠菜中硝酸盐进行检测.采用硝酸为流动相,以IonPacAS11-HC阴离子交换柱分离后以恒电位仪为检测器进行安培检测,进样量为25μL时NO3-离子的检出限(以3倍信噪比计)可降至0.2μg/L,痕量NO3-离子标准溶液平行9次进样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5%,经过几百组测试,稳定性好、线性、重现性及灵敏度均令人满意.(本文来源于《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9年03期)

刘婷婷[5](2007)在《恒电位法对氨基酸的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生命科学是二十一世纪一项最为重要的研究,而氨基酸分析是生命科学研究中最重要的技术之一。目前氨基酸分析方法主要有离子交换色谱(IEC)、高效液相色谱(HPLC)、气相色谱(GC)或毛细管电泳(CE)等,而以恒电位滴定法对氨基酸进行分析研究尚不多见。恒电位滴定法的原理在于滴定曲线上的每一电位(或pH值)处滴定剂消耗的量与待测物的浓度成比例关系。本文以氢离子选择性电极为工作电极,以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为滴定剂(根据需要可加入一定量的盐酸调节pH在较大范围内变化),采用恒电位滴定法对单组分谷氨酸、丝氨酸、组氨酸、丙氨酸、赖氨酸溶液及其两组分混合溶液进行研究,做了以下工作:(1)测定了谷氨酸、丝氨酸、组氨酸、丙氨酸、赖氨酸溶液的含量,实验结果良好,实验误差基本控制在3%以内。(2)测定了谷氨酸和丝氨酸、组氨酸和谷氨酸、丝氨酸和组氨酸、谷氨酸和丙氨酸、组氨酸和赖氨酸的混合溶液的含量,实验误差一般不超过5%,体现了较好的实验效果。其中,丝氨酸和组氨酸混合溶液测定时采用分段电位区间选取,从而增加了累积误差,因此此组实验误差相对较大。(3)探讨了上述五种氨基酸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式、混合溶液中的反应顺序等理论问题,并且进一步讨论了两种氨基酸在滴定方向上的电离平衡常数的相关规律及不同类别氨基酸水溶液所呈现pH的规律。(4)分析和讨论了谷氨酸和丝氨酸、组氨酸和谷氨酸、丝氨酸和组氨酸混合溶液的滴定曲线,从而进一步探讨了混合氨基酸溶液中的反应情况。在此基础上,对恒电位滴定时工作电位的选择方法进行了一定的总结。(5)讨论了实验误差及造成误差的各种影响因素。(6)总结了恒电位滴定法测定氨基酸的优点及局限性。(本文来源于《同济大学》期刊2007-03-01)

程树英,陈岩清,钟南保,黄赐昌,陈国南[6](2006)在《阴极恒电位法电沉积SnS薄膜的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溶液的pH=2.7,离子浓度比[Sn2+]/[S2O32-]=1/5的条件下,通过调节沉积电位在-0.60~1.10V(vsSCE),在ITO导电玻璃基片上电沉积SnS膜层。实验表明:沉积电位在-0.72~-0.75V(vs SCE)范围内时,制备出的SnS薄膜的Sn和S的化学配比非常接近1∶1的理想值。用X射线衍射分析其物相结构,结果表明它是具有正交结构的SnS多晶薄膜。用扫描电镜观察该薄膜的表面形貌,发现该薄膜颗粒较细,均匀性较好。通过测量薄膜样品的透射光谱和反射光谱,计算得到其直接禁带宽度Eg=1.31eV,与SnS体材的带隙(1.3eV)非常接近。该薄膜的导电类型为p型,电阻率的数量级为10-3Ω.cm。(本文来源于《太阳能学报》期刊2006年07期)

张居生,彭东辉[7](2000)在《恒电位法电解抛光及其耐蚀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恒电位法电解抛光中,电位、温度、时间、电解液流速、试样前处理等诸因素对电解抛光效果的影响作用,以及电解抛光前后试样的耐蚀性。结果表明,电解抛光试样的效果与抛光的电位、温度、时间、电解液流速、试样前处理等诸因素有关,而且电解抛光后的试样,其耐蚀性有显着提高。(本文来源于《化工设备与防腐蚀》期刊2000年03期)

张居生,彭东辉[8](1999)在《恒电位法电解抛光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恒电位法电解抛光中电位、温度、时间、电解液流速、试样前处理等诸因素对电解抛光效果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电解抛光试样的效果与抛光的电位、温度、时间、电解液流速、试样前处理等诸因素有关。(本文来源于《'99中国国际腐蚀控制大会论文集》期刊1999-10-01)

卢美德[9](1996)在《恒电位法金相试样抛光》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叁电极腐蚀法测定10CrMo910钢在珠光体和铁素体状态下的各种极化曲线,比较分析了电解液浓度、温度对极化曲线的影响。选择合适的抛光电位来进行恒电位抛光,消除拜尔贝层抛光得到了良好的效果。(本文来源于《广西机械》期刊1996年03期)

王根忠,朱阿林,丁秋兰[10](1996)在《恒电位法大气一氧化碳测定仪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的有毒气体,对人体有强烈的窒息作用。一氧化碳中毒时,红血球的血红蛋白不能与氧结合,妨碍了机体各组织的输氧功能,造成缺氧症,严重时会致人死亡。我国大气环境质量标准规定允许的一氧化碳浓度值为4.0~6.0mg/m~3(1—3级标准)。因此,一氧化碳是大气污染监测的最常用指标之一。测定一氧化碳的方法有红外法,色谱法和电化学法等,电化学法中尤以库仑法和恒电(本文来源于《化学传感器》期刊1996年02期)

恒电位电位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恒电位法在镀镍工件表面制备聚8-羟基喹啉薄膜。研究了沉积电位、8-羟基喹啉浓度、Na OH浓度、沉积时间等工艺条件对薄膜耐蚀性的影响。分别采用盐水周浸泡试验、叁氯化铁缝隙试验和Tafel极化曲线法对比研究了恒电位法电沉积试样、循环伏安法电沉积试样和空白工件的耐蚀性。采用扫描电镜表征了聚8-羟基喹啉薄膜的表面形貌。恒电位法沉积的最佳工艺条件为:8-羟基喹啉2 mmol/L,Na OH 0.4 mol/L,电位0.5 V,时间300 s,室温。采用最佳工艺所得薄膜的耐蚀性略优于循环伏安法试样,远优于空白工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恒电位电位法论文参考文献

[1].张望平,郑丰,郝良收,杨跃辉,葛梦昕.基于恒电位法的阀冷却系统铝散热器腐蚀特性研究[J].高压电器.2019

[2].刘小勤,黄凤祥,曾冬铭,黄发军,刘中兴.恒电位法电沉积聚8-羟基喹啉薄膜[J].电镀与涂饰.2014

[3].董乐,冯珍鸽,王力,陈发河.离子色谱与恒电位法检测饮料中有机酸含量[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0

[4].董乐,冯珍鸽,王力.离子色谱分离-恒电位法联用检测菠菜中硝酸盐含量[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5].刘婷婷.恒电位法对氨基酸的测定[D].同济大学.2007

[6].程树英,陈岩清,钟南保,黄赐昌,陈国南.阴极恒电位法电沉积SnS薄膜的性能研究[J].太阳能学报.2006

[7].张居生,彭东辉.恒电位法电解抛光及其耐蚀性的研究[J].化工设备与防腐蚀.2000

[8].张居生,彭东辉.恒电位法电解抛光的研究[C].'99中国国际腐蚀控制大会论文集.1999

[9].卢美德.恒电位法金相试样抛光[J].广西机械.1996

[10].王根忠,朱阿林,丁秋兰.恒电位法大气一氧化碳测定仪的研制[J].化学传感器.1996

标签:;  ;  ;  ;  

恒电位电位法论文-张望平,郑丰,郝良收,杨跃辉,葛梦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