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昌芹
有意注意,指的是具有明确的目的,需要用一定的意志力去努力维持的一种注意;而无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做意志努力的注意。低年级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短,很难较长时间地去关注一件事情,因此,尽可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教师的自身专业素质、教师的技能决定着教师对课堂活动的掌控能力,是灵活地把握课堂的关键。当然,如果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之间的有机转化,可以较长时间的保持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把握起课堂节奏来,也得心应手。在促进这两种注意的转化,把握课堂教学的探索和实践中,在这里为大家提供一种较为灵活且行之有效的策略,供各位同行朋友参考。
在课堂教学中,不必过于关注“一城一池”的得失。假如孩子注意力已经发生转移,即使这节课的某些内容还没有完全讲完,也应该顺应学生注意力的变化规律,做一些适时的调整,让课堂教学的节奏稳定下来,使得学生能够在这个问题上得到暂时的休息和适应。有时候,老师也可以跟同学们一起,走进他们的世界,去关注他们感兴趣的事,“走一下神”,“绕个弯”,再回到课堂教学中去。
例如,有一次学校因为国庆节放假调休,一连上了七天课。最后一节又正好是英语课,按照教学进度的安排,讲的是用如何英语做加减法的内容。刚开始上课时,同学们对用英语做加减法充满好奇,课堂气氛较为井然有序,一会儿用英语进行口头问答,一会儿边听边用数字记下算式,但因为这一周以来已经连续上了这么多天的课,英语又是放假前的最后一节,学生很快就感到疲惫了。渐渐地,有的同学开始窃窃私语,有的同学开始做小动作,有的同学趴在桌子上随手涂画,说英语的同学也变得越来越少。
这时候,我看到有个同学在玩弄自己的篮球,就问:
“What'sthis?”
学生回答:“It'sabasketball.”
我又问:“Isthisyourbasketball?”
学生:“Yes.”
我提议说:“Let'splaybasketballinclass!”
同学们都愕然地看着我,我大声地向所有同学说:“Let'splaybasketballinclass!”见全班同学鸦雀无声地看着我,我又接着说:“我拍球,你们用英语给我数数,好不好?”这一出其不意的举动果然调动了全班同学的积极性,全班同学异口同声说:“好!”
于是,我故意拍拍掉掉,让学生用英语计数,最后加起来,看看在一分钟时间里,我一共拍了多少下。我一边拍,他们一边用英语数,谁数得最好,声音最洪亮,算得最正确,就接替我到讲台上面来拍球,以此类推,还可以算在一分钟内谁比谁多拍了几下。同学们马上来了精神,争先恐后地想到讲台上面来拍球。
于是,课堂“绕了个小弯”,最后又回到了这节课的主题——用英语来做加减法。这种小插曲的例子还有很多,让课堂“绕个弯”,看似会占用一部分课堂时间,但实际上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从长时间较为疲劳的有意注意中暂时“解放”出来,促进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之间的有机转化。同时,借用这种小小的课堂插曲,也能有效拉近教师和同学之间的距离,使学生爱学习,从而愿意主动地去投入学习。
有效的实际教学活动,必然是两种形式的注意共同参与、相互配合和交替的过程。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虽然存在着区别,但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不可能只有无意注意或只有有意注意参与。因为只有有意注意伴随的课堂教学过程,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和疲劳,投入的程度不高;反之,只有无意注意,也难以使课堂教学持久、深入地进行下去。只有两种注意相互配合、互相交替,才能使同学们自觉地、有兴趣地投入到活动中去,使得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作者单位:徐州市矿大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