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康德问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康德,历史终结,纯粹理性,现象界,道德形而上学,道德法则,末日审判,万物,生命个体,时间意义
康德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刘凤娟[1](2019)在《康德论历史终结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类历史无限绵延的过程同时也是其终结的过程。这就好像说,生命个体在其出生的那一刻就开始了死亡。死亡不是一个瞬间事件,而是一个时间过程。康德也是在这种生死一体的统一性视域中理解人类历史的。《万物的终结》(The End of All Things)(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9-11-19)
李秋零[2](2019)在《康德与宗教问题相关的往来书信总辑》一文中研究指出编译说明:1.蒙本刊主编青睐,遵约将康德与友人之间凡涉及宗教问题的往来书信摘出提前发表,以飨读者。这些书信全部译自科学院版《康德全集》第Ⅹ-Ⅻ卷(Kant’ s gesammelte Schriften,herausgegeben von der K9niglich Preuischen Akademie der Wissenschften,BndeⅩ-Ⅻ,),第2版,1922年。2.标题前的序号为该书信在《康德全集》中的序号。(本文来源于《宗教与哲学》期刊2019年00期)
邓晓芒[3](2019)在《也谈康德宗教哲学的问题意识和基本概念——回应谢文郁先生》一文中研究指出谢文郁先生在《康德宗教哲学的问题意识和基本概念》一文中对我的文章《论康德哲学对儒家伦理的救赎》提出了商榷:一是认为我对康德的主体理性主义和恩典之间的"张力"缺乏"问题意识";二是认为我没有注意到康德对"天生的"(angeboren)和"自然"(Natur)作了区别于日常含义的"正解",以至于产生了对康德的人的本性(自然)的"误读";叁是我未能看到康德的时间上最初的"原始禀赋"(Anlage)才是人的生存的"真正起点",因而误将人的"第二位"的自由本质冒充了第一位的原始禀赋,谢先生则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了康德的"性善质恶论"。我的回应为:(1)康德哲学中的上述所谓"张力"纯属子虚乌有,如果是指康德面对的当时德国意识形态中的张力,则我在20年前就已经有这种"问题意识"了;(2)康德对"自然"的超验理解只是针对人选择道德善恶的能力,并非泛指人的本性就只能是超验的,所以误读的是谢先生自己;(3)"原始禀赋"和"自然"一样,在康德那里都具有经验的和超验的双重含义,谢先生看不到这一点,也就无法理解康德的自由意志在超验彼岸中的根据,以及人性中的"根本恶"的真实所指;(4)最后,对谢先生引为文章的最重要根据的两段康德的文字,我对照德文原文以及英译文、李秋零中译文,分析出了谢先生的一系列严重误译,为谢先生误读康德找到了翻译上的根源。(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评价》期刊2019年03期)
王嘉新[4](2019)在《第叁条道路:再思康德理论哲学中的共同根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普豪斯通过对"点"与"延展"关系的重新界定,继承并且优化了康德理论哲学的立场。从普豪斯的"先验几何学"出发,感性与知性的共同根问题可以获得进一步思考。本文将借助普豪斯的思考,解释认识主体如何必然地呈现为感性与知性的区分,以及这两种不同类型的能力如何必然地属于一体。如果这一尝试有说服力,那么它完全可以被看作理解感性与知性共同根问题的第叁条道路:既不同于海德格尔从形而上学奠基的诉求出发对共同根的解读,也不同于亨利希通过"主体内目的论"这一概念对共同根问题进行的解释。这条道路是对康德理论哲学的新发展。(本文来源于《世界哲学》期刊2019年05期)
残雪[5](2018)在《关于胡塞尔对康德哲学认识论的批判中的几个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一名中国艺术家的创新的立场境界出发,阐述了胡塞尔和康德的哲学的原理与构架,在对比中分析了两种哲学思想对于当今思想界的意义。并通过这种分析与阐述尤其是通过对于胡塞尔的现象学,从而对于西方理性主义哲学的独断认识论的批判,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世界观和认识论——这就是以物质与精神为终极辩证矛盾设定的自然观和立足于实践的、交融分裂的、互动的认识论。(本文来源于《德国哲学》期刊2018年02期)
郝燕[6](2019)在《关于道德培育问题的探讨——基于康德的道德哲学观》一文中研究指出学校将德行的体征混同为道德本身进行衡量与评价,导致当前道德教育流于形式、浮于表面。本文以康德的哲学观:道德是源自善的意志、自由是意志自律为基点,提出学校道德培育应当提供适宜环境,以学校师生为主体,生活实践为阵地,审美活动为手段转换培育理念与方式,促使道德由心而发,由行而成。(本文来源于《教育现代化》期刊2019年67期)
李远华[7](2019)在《当代中国特色审美诠释法学问题初探——以康德审美判断力批判理论为参照》一文中研究指出法诠释学是当代法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的领域,中国法治现代化的进程离不开法诠释学的理论创新和范式转换。在法诠释学的框架内,审美诠释问题往往为当代法学研究学人遗漏和忽略,即便有学者作尝试,但研究的理论深度还不够。审美诠释法学是审美诠释在法学领域的体现和应用,是以审美诠释的视角,对现有的法制度、法思想、法文化以及与法有关的其他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和阐释。文章首先参照康德审美批判理论,对审美诠释法学概论进行了厘清;其次,阐述了审美诠释在当代法诠释学话语中的缺位及影响;最后,文章提出以审美诠释来拓展法诠释学研究的主要路径。发一管之见,以求教于方家。(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家》期刊2019年07期)
李长伟[8](2019)在《谁是最初的教育者——康德教育逻辑起点问题之追问》一文中研究指出"谁是最初的教育者"涉及教育成为可能的逻辑起点,是教育哲学的根本问题。康德的教育哲学关注了这一难题,但否认了神圣的存在者,以及能够自我教化的"第一个人"。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康德走向了历史哲学,走向了历史中的"天意"。康德认为,天意是最初的教育者。不过天意教育的出现,意味着人的教育的终结。若要走出康德的解题思路所导致的困境,一条可行的道路就是走向将教育者与学习者关联在一起的真正的"教育实践"。(本文来源于《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06期)
庄威[9](2019)在《论康德美学中的“共通感”思想及其理论效应——兼及中国思想中“情”的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康德的道德律有着明显的形式逻辑意义上的诉求,近乎不矛盾律;判断力批判中的"共通感"思想也在谋求审美活动(也可以说是感性活动)诉诸的形式规律。在共通感思想中可以看到针对感性领域的知性判断在逻辑意义上对于普遍性和规范性的寻求,实践理性可以看作是判断力所做的一种朝向意志和道德决断的变形,在这个意义上,康德的共通感具有经得住考验的沟通感性和理性、个人和公共性的理论作用,从汉娜·阿伦特到哈贝马斯都发挥了康德的这一理论,但这一理论的丰富性似乎还可以再拓展。借助康德的先验哲学视角,能够发现中国传统思想中的"情"恰好具有事实和情感的二重性,也具有沟通感性和思维、个人和公共性的同等效力,尤其戴震提出的"情理相洁"的思想,可视为在中国思想里沟通实践、审美、伦理和政治诸领域的先验公理,这也提供了对康德共通感思想的一种更为彻底的推进作用,反过来也是对中国思想的一种刺激和发挥。(本文来源于《文艺研究》期刊2019年06期)
杨丹丹[10](2019)在《论康德的意志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康德的先验哲学以一种先天性与纯粹性而区别于一般的哲学理论,他通过《道德形而上学奠基》、《实践理性批判》与《道德形而上学》等着作建立起来的道德哲学也是以这种形式性的能够普遍化的必然性为先导基础的。康德言明《奠基》的目的是阐明道德性的至上条件,而《实践理性批判》则是要揭示意志机能的使用条件、范围及其界限,这两个目的都能归结到纯粹意志是如何可能的这个问题上。因此本文的叙述结构就是诠释康德如何将一般意志发展成为一种纯粹意志。第二章的内容是揭示一种遵循自然原则的在经验意义上的一般意志——即决意——的内容,并在文本框架内证明这种意志是不能作为揭示道德性的至上条件的意志的,否则只会消解道德的纯粹性。只有当其上升为能够被义务、定言命令与实践理性规定的意志时才能体现一种自由,这就是第叁章的内容。第四章讲了两个内容:第一是在文本基础上说明了自由意志、自律与法则等的关系,这两节表明了只有作为完满的理性存在者才能完全拥有自由意志及做到自我立法,有限的理性存在者是需要通过理知世界的视角去设想自己拥有自由的,而这个自由是通过对道德法则的认识确证到的。第二个内容是关于论证自由与道德法则的实在性。这个对自由的实在性的证明是为了揭示有限的理性存在者能够通过一种不愿被否认的“理性的事实”认识到自己能凭借一种道德律的意识而宣称自己能够是自由的,即使人类历史上我们从未有过自由的行动也不能否认这种“应当”。决意到纯粹意志的发展解释了建立一种道德形而上学的可能性,这种自由所凸显的人格与尊严则是讲明了建立道德形而上学的必要性。本人希望通过康德在意志问题上的诠释表明,只有一种自由意志的客观实在性被证明了,那么道德形而上学的纯粹性与先天性也就能被确认,而作为有限的理性存在者的我们依旧能够从一种有限性中体会到本性的崇高与尊严。(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康德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编译说明:1.蒙本刊主编青睐,遵约将康德与友人之间凡涉及宗教问题的往来书信摘出提前发表,以飨读者。这些书信全部译自科学院版《康德全集》第Ⅹ-Ⅻ卷(Kant’ s gesammelte Schriften,herausgegeben von der K9niglich Preuischen Akademie der Wissenschften,BndeⅩ-Ⅻ,),第2版,1922年。2.标题前的序号为该书信在《康德全集》中的序号。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康德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1].刘凤娟.康德论历史终结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
[2].李秋零.康德与宗教问题相关的往来书信总辑[J].宗教与哲学.2019
[3].邓晓芒.也谈康德宗教哲学的问题意识和基本概念——回应谢文郁先生[J].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19
[4].王嘉新.第叁条道路:再思康德理论哲学中的共同根问题[J].世界哲学.2019
[5].残雪.关于胡塞尔对康德哲学认识论的批判中的几个问题[J].德国哲学.2018
[6].郝燕.关于道德培育问题的探讨——基于康德的道德哲学观[J].教育现代化.2019
[7].李远华.当代中国特色审美诠释法学问题初探——以康德审美判断力批判理论为参照[J].社会科学家.2019
[8].李长伟.谁是最初的教育者——康德教育逻辑起点问题之追问[J].教育研究.2019
[9].庄威.论康德美学中的“共通感”思想及其理论效应——兼及中国思想中“情”的问题[J].文艺研究.2019
[10].杨丹丹.论康德的意志问题[D].上海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