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女性作家小说创作论

五四女性作家小说创作论

汪雨涛[1]2003年在《五四女性作家小说创作论》文中提出五四女性作家群体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代女性作家。她们承继晚清以来现代化转型所带来的妇女解放运动的成果,在五四启蒙思潮推动下登上文坛,揭开了中国现代女性小说创作的序幕。对于中国女性文学而言,她们的小说创作不仅开辟和丰富了女性书写的题材空间与主题领域,而且树立了女性叙事的崭新文体范式与写作风格。 本文通过对五四女性作家小说的具体文本分析,展示了她们小说创作的叁个维度:冯沅君、冰心对五四“新女性”神话的建构,庐隐、石评梅等神话的焦虑以及凌叔华的神话消解。由此勾勒出五四女性作家小说创作由幼稚热情走向成熟平静、由理想人生走向现实人生的总体历程。本文还从历史文化语境的角度,梳理了晚清至五四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转型给中国女性写作带来的历史契机,分析了五四女性作家随五四时代的结束从文坛消隐的原因,并充分肯定了五四女性作家对于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而言不可抹杀的拓荒者意义。 五四女性作家的小说创作,作为中国现代女性小说的初始形态难免有种种局限,但它对一个时代的女性生命体验与情感历程的书写、对中国现代女性小说传统的创立却永远值得铭记。

方华[2]2007年在《冯沅君小说创作论》文中研究指明“女性”被认识并逐步形成的“女性意识”,标志着人类文化的一大进步,随之,有关女性的自我书写亦成为文学在现代时空中的重要的审美构成。“五四”运动的发生,促使五四女作家在历史与现实的双重困境中开始了艰难的跋涉和探索,女作家们在当时多关注的是恋爱、婚姻、家庭等与个性解放相关的话题。女性性爱意识的现代觉醒是“五四”女性主体性觉醒的一个重要内容。冯沅君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的女作家之一,其创作风格与思想内容都有别于同期其他作家,被称为“新女性作家之先锋”。情爱主题的写作既是对五四时代个性解放主题的呼应,同时又是女性性别体验的真实表达。她的小说创作是其自我追求、自我生存的心灵记录。她敢于把男女间的情爱心理健康而真实地表现出来。在她笔下第一次出现了与传统大胆叛逆的知识女性形象,在对婚恋的自由追求中实现着女性自我的主体性,构建起自己的现代性爱意识和性爱道德观。冯沅君在其创作中所表呈的“觉醒而又困惑”的特点,既含纳着她在思想上的价值取向,又是一种审美的表现形态。

蔡春婕[3]2005年在《政治意识与女性意识的纠结》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丁玲及其文本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独特而典型的存在。丁玲是中国女性文学的代表,同时也是政治意识的体现者。本文从政治意识和女性意识的纠结切入丁玲及其小说创作。首先结合丁玲的经历分析其人格的形成及对文本的影响。丁玲独特的女性气质底色是其女性意识形成的内因,男性气质是政治意识形成的内因,独特的女性气质底色和男性气质共同构成丁玲与众不同的“两性化人格”。在大的历史语境下,丁玲人格的两个方面呈现相互交错状,这是其文本中呈现出政治意识和女性意识纠结的原因。其次进入丁玲文本内部,丁玲不同的创作阶段政治意识和女性意识有不同的纠结点,在这个点的基础上,丁玲小说文本蕴含多重深刻的含义。政治意识和女性意识呈螺旋型,相互交错,不断上升,最终丁玲的小说得以不断创新,超越单一的性别或政治视角,蕴含关注全人类存在的意义。丁玲的小说创作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创作道路的典型,本文最后就此展开思考。

刘凤艳[4]1994年在《新文学开创期的重要女作家──冯沅君小说创作论》文中研究说明冯沅君是我国五四新文学开创时期的重要女作家。她的作品真实地描写了觉醒的女性对纯真爱情的追求,写出了女性挣脱旧礼教束缚,追求婚姻自主、个性自由的率真心理。冯沅君小说创作在艺术上受创造社作家影响,具有较明显的浪漫主义的艺术个性。

洪亮[5]2013年在《1984—2012年中国现代文学博士论文题名一览表》文中提出说明:一、本表借鉴了赵献涛于2007年整理的《中国现代文学博士论文题名一览表》,该表共收入1984—2007年间论文778篇,经笔者校订,删除了重复篇目以及误收入的其他专业论文篇目共53篇,并补遗374篇;笔者另辑录了2008年以来的博士论文664篇,最终本表共收入1984年至2012年的论文1763篇。

宋珊[6]2012年在《闺阁中舞动的精灵》文中指出凌叔华作为同样诞生于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初期的女作家,为何在中国现代文学的专业研究领域里并没有获得像冰心,林徽因,陈蘅哲她们那样高的关注度。究其原因可简单归为两方面:一是因为凌叔华自一九二四年的《女儿身世太凄凉》开始到一九八四年最后一篇评论的发表为止,其整个文学创作生涯长达将近六十年时间,但全部的作品数量并不多;二是凌叔华的文学作品大都创作及发表于十九世纪二叁十年代距今时间已久远,在研究时不易择取原始文本资料。综上所述这就令许多现代文学研究资料中对凌叔华往往是简单提及并无深入展开的研究论述,由此也形成了对现代作家凌叔华在专业文学研究领域中的不足之处。本研究的写作是在希望填补此项不足的基础上,选取现代作家凌叔华作品中的小说部分作为对其创作研究的切入点,并将凌叔华的小说作品进行分类、整合、举例、论证。从凌叔华文学创作的现代思想视域、女性意识关照、儿童形象视角以及叙事艺术构想这四方面对其小说创作进行专项研究,试图达到论证现代作家凌叔华在整个现代文坛中所具有的个人创作魅力,重塑其应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所具有的真正价值。

方越[7]2017年在《姚鄂梅小说创作论》文中提出中国现代女性写作发展至今已有80余年,在最初写作时,如冰心一辈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写作者们便已天然具备了社会人的自觉性与责任感,《斯人独憔悴》《两个家庭》中饱含的社会关怀引领了"五四"时期"问题小说"的写作潮流,这给后来的女性写作者们树立了良好的借鉴与典范。经历新时期、九十年代以来的私人写作、身体写作之后,新世纪以来,姚鄂梅一代的女作家们秉持"五四"文学传

张迎军[8]2004年在《迟子建小说创作论》文中提出在迟子建的小说世界中,“自然”与“想象”是两个至为重要的索引关键词,分别指向于人的外部空间与内在生存。二者互为表里,共同服务于作家对“人”的书写。围绕这两个关键词进行的细致解读,将有助于为我们理解迟子建在创作中所表露出的入世情怀和人性变革努力,促使我们接受一种偏于感性的写作方式。 上篇:“自然”。探讨迟子建笔下独特的自然呈现和作家的自然观。这其中既有作家对于自然之美的诗意发现,有对自然生灵的讴歌赞颂和对贴近生命本色人类生存的体认感悟;也有作家对于现代科技理性遮蔽下的大自然深深眷恋和对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思考。因此,本篇将主要从叙事学、空间诗学的角度具体论述作家如何通过书写“自然”,通过立足于一种乡土文化价值立场,通过发现美善,揭露丑恶,表露出悲天悯人的入世情怀,对人性异化的担忧和对纯净人性、和谐生活的向往。 下篇:“想象”。与上篇主要关涉人的外部环境(自然的和社会的)不同,“想象”中作家主要关注的是人的内在生存。本篇将主要从“记忆”与“想象”两个心理层面就这一问题展开论述。在“记忆”层面,我们将主要探讨作家针对两种记忆形式——个体记忆与集体记忆所做的技术化处理,深入分析这种技术处理与隐藏在背后的作家审美价值取向之间所存在的映射关系;在“想象”层面,主要探讨作家如何利用创造性想象融会东方传统文化的先验内涵与西方灵的文学传统,直至在文字中超越现实生活甚至死亡,引导人们关注“灵”的生活。

熊文娟[9]2011年在《当代少年小说创作论》文中指出少年小说作为八十年代才得以确立的新文体,它的产生和发展过程都与新启蒙思潮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刚刚结束了文革动乱的八十年代初期,新时期的意识形态赋予了文学“启蒙”的历史任务,于是诞生了一批以回归“五四”为己任、以鲁迅为榜样、以建立自由民主的社会与文化为使命的启蒙知识分子,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新启蒙运动”。以启蒙为己任的知识分子们自然而然地将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少年这个特殊又重要的团体,用文学作品打开少年的心扉,使得他们按照成人安排好的“正确”路线成长,是启蒙知识分子的目的所在。这种思想观念上的重视,促使少年文学从儿童文学中独立出来走向文体的自觉,而青少年群体所独具的特性及小说所具有的题材优势,使得少年小说迅猛发展且在整个少年文学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文革十年对儿童文学创作的破坏也为少年小说作家们提供了无穷动力。担当着启蒙重任的八十年代少年小说创作多被打上了“精英文化”的烙印,作家多以“干预”的姿态出现在文学作品中,为读者指明发展的方向被认为是作家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作品整体则流露出类型化的倾向。进入90年代以后,大众文化的来袭使得“新启蒙”的路线被消解,消解崇高、让孩子自由的成长、只引导不干预的创作思想得到普遍认可。随着“新启蒙”的潮起潮落和人们对青少年群体认识的不断深入与完善,少年小说的创作也在不断的变化着,逐步由热闹的沸腾期进入到平稳的成熟期。这种转变表现在描写对象以普通学生和普通琐事为主、作家们更为隐性的表述方式、作家队伍的大幅度扩张、以凸显“成长”为主的长篇热等方面。个人独立进行“个性化”的创作成为九十年代少年小说作家们的追求,他们以合而不同的叙述姿态为“人”的内涵做出了更加深入的诠释。经历了坎坷发展历程的少年小说在进入新世纪以后,更加注重贴近青少年的本性,“幻想天性”与幽默品格的确立、大量丛书的出版,真正地体现了“少年小说创作为青少年服务”的主旨,显示出了少年小说独特的无穷魅力。

徐阿兵[10]2006年在《本土中国的现代书写》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新时期文学的版图上,李锐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作为一个有着无法消解的本土情怀的作家,他始终如一地书写着他所观察和理解到的“本土中国”,表现出自觉的坚守意识和深刻的反思精神。这一“本土中国”由“政治中国”、“乡土中国”和“汉语中国”这样叁个部分构成,分别对应于其在创作中表现出来的历史和现实反思、文化反思、文学语言的反思。其中又融注着对民族和国家现代命运的深切关注、对当今汉语写作“双向煎熬”处境的深入体察。凭借其特有的语言方式和叙述风格,李锐为现代汉语写作提供了有意义的探索。

参考文献:

[1]. 五四女性作家小说创作论[D]. 汪雨涛. 江西师范大学. 2003

[2]. 冯沅君小说创作论[D]. 方华. 福建师范大学. 2007

[3]. 政治意识与女性意识的纠结[D]. 蔡春婕. 河北大学. 2005

[4]. 新文学开创期的重要女作家──冯沅君小说创作论[J]. 刘凤艳.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

[5]. 1984—2012年中国现代文学博士论文题名一览表[J]. 洪亮.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3

[6]. 闺阁中舞动的精灵[D]. 宋珊. 渤海大学. 2012

[7]. 姚鄂梅小说创作论[J]. 方越. 小说评论. 2017

[8]. 迟子建小说创作论[D]. 张迎军. 扬州大学. 2004

[9]. 当代少年小说创作论[D]. 熊文娟. 华中师范大学. 2011

[10]. 本土中国的现代书写[D]. 徐阿兵. 江西师范大学. 2006

标签:;  ;  ;  ;  ;  ;  ;  ;  ;  ;  

五四女性作家小说创作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