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发展方向及建议

我国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发展方向及建议

张梅

(泾阳县环境监测站陕西咸阳713700)

摘要:随着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经济的高速增长,环境污染变得日趋严重,要对环境污染进行保护治理,就需要科学先进的环境监测手段。随着环境监测工作负荷日益增加,先进的监测技术应用与旧的传统工作方式、信息管理模式之间的矛盾频繁出现。目前,自动化、在线化等现代监测技术正在形成,实现环境监测业务和统筹管理的双重信息化是新时期环境监测工作的迫切需要。

关键词: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问题;措施;建议

环境监测在我国的环保事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是环境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环境监测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一项不可以缺少的工作,在环境保护工作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环境监测不仅能够为环境质量的状况的评价提供一定的基拙,还能够为环保部门进行管理制度以及法律制定提供一定的依据,还能够促进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

环境监测的历史较长,已经发展了20余年的历史。进入21世纪后,实验室管理系统的概念被引入,开始实行信息化的环境监测,改变了我国整体的管理模式,彻底改变了环境监测方式。

信息管理模式的一个特点是机械化,再用制度约束这种工作方式,就会使工作的规范性增强,这种规范化操作可以使岗位工作效率提升,最终会规模化的处理各种复杂的任务,这样可以快速处理繁重的工作量。在环境监测中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其中,可以使工作中各种信息的传递方式发生改变,也会使员工之间的工作关系,审核流程和联络方式发生改变。计算机信息自动处理技术使计算机的信息处理方式发生了改变,可以使复杂的信息处理技术变得更加简单。国家检测的信息化程度在不断加强,领导和监测人员同步阅读使用环境信息。信息化的表现形式是无纸化,不需要纸质的报告和报表,在完整的管理信息系统中存着批复,文件和通知,能通过电子文档的形式储存并处理这些信息。

2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环境监测信息系统没有形成网络

随着信息化的深入,环境监测部门越来越多的业务需要信息系统的支持。比如对于一个市级环境监测站来讲,应用系统就包括办公自动化系统、财务管理系统、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信息管理系统以及数据上报系统等等。而各系统往往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彼此之间存在数据上的共享和交换。如果在建设这些系统之前,没有经过整体的规划,只是基于某块业务自身的需求建设了相应的信息系统,那么就可能导致“信息孤岛”产生,造成一系列的问题。首先,不同应用系统之间不能实时共享数据,数据需要人工的导出、导入或者另外做接口,不仅容易产生错误,而且增加了工作量。其次,同一数据往往保存在不同的数据库中,导致数据的统一性较差。最后,很多分析决策工具不能应用或是应用的效果不理想。

2.2项目需求难确定

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监测部门对梳理业务需求的重视程度不高,很多情况下不是在基于对单位未来整体业务需求明晰的基础上实行信息化。这样,由于业务需求了解不全面,信息系统很快跟不上业务发展需要,因此不得不建设很多信息系统,然后通过各种转换实现一些数据交换,这不仅导致重复投资,而且使得整个信息系统的结构失衡,维护成本高并且稳定性差,难以建设基于整个业务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系统。而且,环境监测信息化项目在实施时,项目需求的确定难度很大,随着业务人员对信息系统认识的加深和环保事业自身的快速发展,需求随时会发生变化,导致实施过程中需求一改再改,难以把握。

2.3关键性信息化技术面临应用瓶颈

目前,我国的环境监测信息系统大多是借鉴国外的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基本思路和框架,但在实际运用中发现国外的很多思路与方法与国内的实际情况并不相符,可目前很多地方一哄而上的运用实验室管理系统,只注重系统模块而不下功夫解决国际先进理念与国内实际结合的关键性技术,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浪费。与此类似的还有环境监测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状况。很多地方只注重该系统的视觉演示效果,而忽视系统本身的数据分析管理功能,使得具备强大功能的环境监测地理信息系统因为缺乏有效的维护使用环境和技术支持而变成了简单的汇报演示道具。

3环境监测站信息化建设的对策探析

3.1将科学定位作为环境监测的基础

在环境监测过程中,需要构建框架思路。在设计和规划过程中,要对现有业务的需求进行考虑,还要对过去业务进行归总和整合,对以后可能发生的业务需求进行考虑,要站在本部门工作要求的基础上考虑,不仅要对本部门的工作要求进行考虑,还要兼顾主管机关和同级业务部门的工作要求。不仅要对本单位的运行与发展进行考虑,还要兼顾监测部门的总体要求。技术人员对本行业的技术范围要精通,还要兼顾到信息化等行业的技术要求。

3.2坚持标准化建设

标准化建设是保证环境监测的基本要求,环境监测机构需要对多年来的环境数据进行持续的收集与整合,并且将数据和编码的规则进行梳理,从而通过与不同的数据信息的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规范的环境监测信息化标准管理体系,并且在此基础上实现对环境监测数据标准的管理,以此提升环境监测信息的质量,并且将其融入到不同的监测业务中,获得更精确的监测结果。

3.3坚持科学技术为根本

在进行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的初级阶段,需要根据设计和规划的具体要求,从当前监测业务的实际情况出发,对以往的数据进行汇总与整合,对长远的发展计划进行全面的考虑,才能保证监测信息化系统建设的科学性。需要注意的是,在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要从全局的角度出发,除了环境部门本身,要对其他的部门和机关的工作需求有充分的考虑,始终坚持以科学技术为主导,兼顾不同部门的信息使用需求,促进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性不断提升。

3.4以数据流为主

在环境监测机构建设和运行中,必须要严格按照环境监测的行业标准和信息化标准为依据,建立多维化和立体化的思维模式,从数据库架构升级、数据结构改善、数据字典规范化、数据内容核准与筛选4个方面人手,对原有数据库架构和数据结构进行升级改造,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唯一性,全力打造出科学完善的监测数据模型体系,为监测信息化的高级应用提供根本的数据保障和技术支持。

3.5抓住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的各个细节

在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中,可以通过数据报表自动计算生成,这样可以使实验室的工作效率大大提升。同时提高仪器校正管理水平,库存管理水平和员工上岗管理水平。这样可以使环境监测作业的规范程度提高,同时也能使质控管理水平大大提升。同时要加强数据授权发布等安全因素的考虑,在开发过程中要抓住任何一个细微的业务细节。技术人员在开展常规采样业务时,因为环境监测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出现的频率比较高。因此会产生很多数据信息。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

3.6以应用促发展

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的根本是为了实现环境监测信息系统的有效开发,促进监测信息的有效运用,因此,必须要在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并且在运行实践中促进各项技术的完善,而不能将其视为摆设或者是面子工程,只有保证其能够顺利的投入运行,并且对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处理,促进环境监测技术的完善与成熟,才能充分发挥环境监测信息化的作用,推动环境监测工作的持续开展。

4结束语

环境监测对于社会环境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必须加强对目前环境监测信息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根据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促进环境监测工作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为环境保护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孙慧芳.环境监测工作质量问题与对策[J].绿色科技,2011(08):199-200.

[2]郭恺.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思路与实践[J].科技信息.2011(33)

[3]]解辉.对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中软件项目管理的思考[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5(6):5-9.

标签:;  ;  ;  

我国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发展方向及建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