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箱模型论文_包世刚,姜翠香,丁俊琰

导读:本文包含了水箱模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水箱,模型,新安江,在线,线性规划,系统,屋面。

水箱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包世刚,姜翠香,丁俊琰[1](2019)在《基于响应面模型和多目标遗传算法的动车组水箱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获取动车组水箱最佳结构参数组合为目的,结合双向流固耦合分析,采用拉丁超立方抽样生成试验设计样本点,构建了动车组水箱的响应面近似模型,通过拟合优度验证了该响应面的准确性。最后运用多目标遗传算法寻找水箱结构参数优化设计的Pareto最优解前沿,以此提出优化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响应面模型和多目标遗传算法的动车组水箱优化方法,有效克服了水箱结构总体性能方案设计时重复性和经验依赖的缺点,可为决策者进行目标权衡提供充分依据,为其他复杂模型的设计优化问题提供设计参考及解决方案。(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9年27期)

董哲,方弟,刘媛媛[2](2019)在《基于无模型自适应的四容水箱液位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四容液位控制系统是一种典型的非线性、大滞后、强耦合的控制实验系统。工业上许多被控对象的都可以被抽象成为四容水箱的数学模型。采用无模型自适应控制MFAC(Model Free Adaptive Control)算法,针对离散时间非线性系统使用了一种新的动态线性化方法以及一个伪偏导数PPD(Pseudo Partial Derivative),在闭环系统的每个动态工作点处建立一个等价的动态线性化数据模型,然后基于此等价的虚拟数据模型设计控制器,进行控制系统的理论分析进而实现四容水箱非线性系统的无模型自适应控制。(本文来源于《工业控制计算机》期刊2019年07期)

纪振平,胡孙燚[3](2018)在《基于多模型IMC-PID的叁水箱液位控制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具有非线性、大惯性、时滞性的叁容水箱液位过程系统,通过建立多个模型和设计对应的IMC-PID控制器来获取更好的系统性能指标。根据系统的非线性程度,在不同液位高度分别建立多个局部线性系统模型来拟合全局非线性系统模型;采用最小二乘算法和粒子群算法分别对模型参数进行辨识;采用内模算法对所辨识的多个局部线性系统模型分别设计相应的局部控制器,并转化为PID形式。通过Matlab软件仿真可以看出,基于多模型IMC-PID的叁水箱液位过程控制算法改善了系统的性能指标。(本文来源于《沈阳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孙娜,周建中,张海荣,葛乐壮[4](2018)在《新安江模型与水箱模型在柘溪流域适用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柘溪流域洪水预报精度,充分合理利用洪水资源,缓解该流域下游的防洪压力,同时为水库防洪调度以及经济运行提供科学合理的决策依据,研究了集总式概念性水文模型新安江模型及水箱模型在该湿润流域的适用性。选取该流域2004~2015年实测数据,应用叁目标MOSCDE算法分别优选叁水源新安江模型以及水箱模型参数,从而对该流域划分的多个子流域单元进行了场次洪水模拟计算,并对比分析不同流域单元两种模型的模拟结果,探究不同模型结构在柘溪流域场次洪水模拟中的差异,分析总结这两种模型在该流域的适用性。结果表明:两种模型模拟效果比较接近,均可以达到《水文情报预报规范》规定的作业预报精度要求,且对于流域内的大洪水的模拟效果也比较理想。从洪量以及洪水过程方面分析,两个模型的模拟效果比较接近;从洪峰拟合角度分析,新安江模型比水箱模型更适合该流域。(本文来源于《水文》期刊2018年03期)

朱培元,傅春[5](2018)在《基于线性规划法的屋面雨水箱容积优化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屋面雨水收集系统中最重要的可变参数是水箱容积,影响水箱优化容积的因素包括降雨数据、屋顶汇水面积、居民人数以及用水量等。采用线性规划法构建了对屋面雨水收集系统水箱体积的优化模型,以整个雨水系统寿命周期内的可变经济收益最大化作为目标函数,确定约束条件,并以南昌市为例进行模拟。模拟结果表明:不受市场调控的过低水价会使系统没有经济效益;屋顶汇水面积和月用水量是水箱优化容积的限制因素,在住宅楼中一般是屋顶汇水面积;在高层建筑和商业建筑上设置屋面雨水收集系统的经济效益会更高。(本文来源于《人民长江》期刊2018年04期)

周跃宽[6](2017)在《新型相变蓄热保温水箱性能测试及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已有研究中将相变材料放入生活水箱内部会导致占用水箱储水容积的不足,本文设计了一种在水箱侧壁添加相变材料作为蓄热保温层的新型结构生活水箱。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验测试了其充放热水温响应特性并与未使用相变材料的传统结构水箱进行了对比,针对两种结构水箱充放热过程分别建立了二维数值传热模型并进行了验证,基于所建模型对水箱运行性能进行分析和优化,结合无锡地区峰谷电价进行了水箱经济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3kW功率的电加热器将生活水箱出口处水温由15℃加热至67℃,新型相变蓄热水箱比传统对照水箱延迟2.5h;自然冷却放热过程表明新型相变蓄热水箱出口处水温由65℃降至41.5℃需要99h,期间传统对照水箱由69:4℃降至40.8℃。新型相变蓄热水箱的温降为23.5℃,比传统对照水箱低5.1℃,新型相变蓄热水箱降温过程中石蜡凝固可以维持9h出口水温恒定在58℃;同时,新型相变蓄热水箱的热损失系数为0.118 W/(m2℃),传统对照水箱的热损失系数为0.197 W/(m2℃)。(2).采用二维数值模型所模拟的两种水箱充放热过程不同测点水温与实际水温之间均方根误差较小,可达到使用精度要求。(3).新型相变蓄热水箱的垂直水温分层及电加热能耗受诸多因素影响,如电加热器功率及其安装位置,水箱高径比和相变材料的质量及其位置等。基于所建模型进行参数分析的结果表明:与其他所选参数值比较,高径比取值为3,相变石蜡厚度为30mm,电加热器安装在水箱上部的工况下,新型相变蓄热水箱的垂直水温分层最大。(4).通过综合考虑水箱制造成本及年运行费用,水箱成本由2 200元(无相变材料)分别增至2 758元(相变材料质量为79 kg)、2 812元(相变材料质量为106kg)及2 870元(相变材料质量为135kg)。水箱年运行费用最多由901元(无相变材料)降低745元(相变材料质量为135 kg),水箱运行费用降低了 156元(相变材料质量为135 kg),且相变材料的保温蓄热可以维持水箱内水温较长时间内满足用户需求。综合考虑水箱成本及年运行费用后可计算出水箱的项目回收期分别为7.9年(相变材料质量为79 kg)、4.7年(相变材料质量为106 kg)和4.3年(相变材料质量为135 kg)。本文所设计的新型相变蓄热水箱可进一步地推广到其他类型的太阳能利用系统中,如太阳能光伏/光热系统。考虑到水箱垂直温度分层对太阳能光伏/光热系统的热电性能具有显着影响,而其影响大小目前尚不明确,未来研究的重点应集中在新型相变蓄热水箱与太阳能光伏/光热耦合系统的热电性能评估上。(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17-05-11)

龚洛[7](2016)在《基于T-S模型的故障诊断研究及在双容水箱上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定量模型的故障诊断方法在线性系统已经取得了非常丰硕的成果,其前提是可以用合理的数学模型描述诊断对象,而实际的控制系统表现多为非线性,其结构相对复杂使得很多时候无法得到准确的数学模型,因此基于定量模型的故障诊断方法在非线性系统领域受到了一定的局限。针对这一问题,学者们提出了非线性系统的T-S模型表示方法。本文以双容水箱液位控制系统为对象,已有文献对其故障诊断的研究多是对水箱故障的定性研究,侧重于判断故障发生的类型和部位,而对故障的定量估计不能够给出充足的仿真验证。基于以上讨论,本文研究了THPFSY-2型双容水箱系统的T-S模糊建模及基于所建T-S模型的多类型故障诊断问题,并讨论了如何实现对故障的定量估计。论文的主要工作与研究成果如下:基于T-S模型对THPFSY-2型双容水箱系统进行故障分析的前提要能够得到其准确的T-S模型,因此论文首先研究了非线性系统进行T-S模糊建模的方法步骤,根据提出的建模步骤分别建立了2条模糊规则、4条模糊规则及7条模糊规则下水箱的T-S模糊模型。通过将不同规则数下得到的模型与水箱机理模型对比,印证了T-S模型只要选取足够多的模型规则数,即可以任一给定精度逼近任意非线性系统。研究了基于Kalman滤波器的故障诊断方法推广到T-S模型上的一般形式。经过推导分析给出了运用该方法时传感器故障检测及故障可分离的充分条件。同时,该方法可以实现对单个传感器故障的粗略估计。最后以4条规则下的THPFSY-2型双容水箱系统T-S模型进行仿真,验证了分析推导的正确性。研究了鲁棒滤波器故障诊断方法推广到T-S模型上的一般形式。该类方法兼顾了故障诊断的鲁棒性及灵敏性,通过引入参考模型并建立广义残差误差的状态方程,将故障诊断的鲁棒残差生成器设计问题转化成了H_?控制问题,结合有界实引理给出了求取参数最优解的线性矩阵不等式条件。该类方法可同时实现对执行器故障及传感器故障的诊断并求其H_?估计。最后简单讨论了利用故障的估计值对水箱系统失效前时间(TTF)进行实时预测的方法。(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期刊2016-12-12)

熊杰,樊烛,侯钢领,段锟,周国良[8](2016)在《AP1000核电工程PCS水箱振动台试验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储液罐结构振动包括流体运动、结构运动以及流固耦合作用,因此该类结构的缩比模型及影响因素是研究的难点。本文从流固耦合作用相似比出发,给出了考虑流固耦合作用、不考虑流固耦合作用两种试验模型及其试验参数。以AP1000核电工程屏蔽厂房PCS水箱为研究对象,通过相似比分析和有限元模拟,比较了原型结构、考虑流固耦合作用模型、不考虑流固耦合作用模型等模型的动力响应。研究表明了刚性储液罐结构在进行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时,若要测定位移、加速度、晃动波高、应力等动力响应参数时,建议采用考虑流固耦合试验模型进行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本文来源于《第25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期刊2016-08-13)

杨璞,王宇红[9](2016)在《高效显式模型预测控制在两容水箱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一类具有分段仿射形式的混杂系统模型的控制方法问题,提出了一种高效显式模型预测控制算法;该算法通过将最优控制问题转化为多参数规划问题,离线求得具有分段仿射形式的显式控制器;在线过程,应用一种新的搜索算法,它能够快速准确地对系统状态点进行定位,确定其所属的控制器分区,再根据该分区所对应的子控制率,进行简单的线性运算,即可得到系统的输入;该控制方法避免了反复的在线优化计算,大大减少了计算量,并且,在线计算的速度更快,控制的实时性更好;将该算法应用到具有典型混杂特性的两容水箱系统中,仿真结果表明:水箱的液位从初始液位能够快速平稳的达到期望的液位,且与其它的控制算法相比较,该算法更加高效。(本文来源于《计算机测量与控制》期刊2016年04期)

吴广皓,陆道纲,王忠毅,张钰浩,傅孝良[10](2016)在《基于缩比模型的AP1000自动泄压系统泄压工况下内置换料水箱过冷水流动特性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AP1000为原型,搭建整体缩比实验台架,模拟内置换料水箱(IRWST)中自动泄压系统(ADS)泄压工况下,高温高压蒸汽在水下的喷放、冷凝过程,主要利用热电偶点阵、粒子图像测速(PIV)等技术监测喷洒器附近蒸汽喷放过程中的行为以及池内叁维温度场、速度场分布。通过对喷放情况下内置换料水箱内过冷水的热分层及自然循环现象的研究,提出优化方案,从而提高内置换料水箱中水的利用率。(本文来源于《核动力工程》期刊2016年02期)

水箱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四容液位控制系统是一种典型的非线性、大滞后、强耦合的控制实验系统。工业上许多被控对象的都可以被抽象成为四容水箱的数学模型。采用无模型自适应控制MFAC(Model Free Adaptive Control)算法,针对离散时间非线性系统使用了一种新的动态线性化方法以及一个伪偏导数PPD(Pseudo Partial Derivative),在闭环系统的每个动态工作点处建立一个等价的动态线性化数据模型,然后基于此等价的虚拟数据模型设计控制器,进行控制系统的理论分析进而实现四容水箱非线性系统的无模型自适应控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水箱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1].包世刚,姜翠香,丁俊琰.基于响应面模型和多目标遗传算法的动车组水箱优化设计[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9

[2].董哲,方弟,刘媛媛.基于无模型自适应的四容水箱液位控制[J].工业控制计算机.2019

[3].纪振平,胡孙燚.基于多模型IMC-PID的叁水箱液位控制算法研究[J].沈阳理工大学学报.2018

[4].孙娜,周建中,张海荣,葛乐壮.新安江模型与水箱模型在柘溪流域适用性研究[J].水文.2018

[5].朱培元,傅春.基于线性规划法的屋面雨水箱容积优化模型[J].人民长江.2018

[6].周跃宽.新型相变蓄热保温水箱性能测试及模型研究[D].湖南大学.2017

[7].龚洛.基于T-S模型的故障诊断研究及在双容水箱上的应用[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6

[8].熊杰,樊烛,侯钢领,段锟,周国良.AP1000核电工程PCS水箱振动台试验模型研究[C].第25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2016

[9].杨璞,王宇红.高效显式模型预测控制在两容水箱中的应用[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6

[10].吴广皓,陆道纲,王忠毅,张钰浩,傅孝良.基于缩比模型的AP1000自动泄压系统泄压工况下内置换料水箱过冷水流动特性实验研究[J].核动力工程.2016

论文知识图

水箱混杂系统仿真模型蓄热水箱仿真模型非线性水箱模型在Matlab中的阶跃...植保无人机水箱模型非线性水箱模型在Matlab中的阶跃...百龙滩库区地苏地下河系水箱模型...

标签:;  ;  ;  ;  ;  ;  ;  

水箱模型论文_包世刚,姜翠香,丁俊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