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孝道的家庭功能与多元社会

传统孝道的家庭功能与多元社会

冯建章[1]2003年在《传统孝道的家庭功能与多元社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统中国的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称为孝的文化,传统中国社会是建基于孝道之上的社会,因而,孝道乃是中华文明区别于古希腊、罗马文明和印度文明的重要文化现象之一。随着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和后工业社会的转变,孝道所具有的宗教性日渐消失,一个日趋多元化的社会正在形成,在这样一个社会里有融合基督教文明的可能性。 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梳理了传统孝道的几种形态,阐述了理学对孝道的影响;第二部分分析了传统孝道在家庭中的五种基本功能;第叁部分通过对孝道逐步消解的分析,得出了多元社会发展趋势的必然性;第四部分对多元社会的新型孝道进行了重构,强调了对基督教开放的可能性。

肖群忠[2]2013年在《“传统孝道的当代意义与多元对话”国际学术会议论文述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孝道是儒家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与首要道德,随着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进步,民族文化的自信心进一步增强,从民间到官方,传统孝道文化都非常受重视。2013年7月19日至20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联合湖北工程学院中华孝文化研究中心、韩国圣山孝大学院大学孝文化研究所、韩国孝学会,共同主办了以"传统孝道的当代意义与多元对话"国际学术会议。

孙志勇[3]2017年在《当代中国乡村孝文化建设研究》文中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们的精神家园。乡村作为中国文化的“根”,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孝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凝聚着中国人特有的民族特质。乡村孝文化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所在。论文以当代中国的乡村为根基,以加强孝文化建设为基点,旨在传承乡村文明,彰显孝道文化的时代责任与历史使命。论文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将乡村孝文化的研究置于马克思主义的人学、哲学、伦理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等理论视域之中,在分析和综合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基于孝文化的研究,对当代乡村孝文化的内涵、特质、理论基础及变迁规律等基础理论进行全面、系统地阐释,并在此基础上将理论研究的触角转至乡村社会实践领域,以当前中国社会发展面临的乡村孝文化建设问题为切入点,在实践层面进一步探讨当代乡村孝文化建设的前提和基础,进而探索当代乡村孝文化建设的现实路径,确立当代乡村孝文化建设研究的整体框架。论文首要的主旨是揭示核心命题的内涵和本质。孝文化是以孝道为核心的伦理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孝”不仅用来协调家庭中父母与子女的关系,还进一步延伸到社会领域,主要体现为“孝悌”、“孝忠”。当代乡村孝文化是指在当代具体乡村社会中,以农民为主体、以当代农村社会生产方式为基础的关于孝的观念、规范以及孝的行为方式的一种文化形态。乡村孝文化既有丰厚的思想资源,又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的“孝”、“仁”理论,为乡村孝文化的生成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马克思主义文化发展观、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家庭伦理思想等为当代乡村孝文化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处于中国社会转型关键期,以乡村孝文化建设为着力点和主要抓手,深挖乡村孝文化的内涵意蕴,大力弘扬优秀传统孝文化,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化解乡村养老难问题、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构建和谐乡村社会等都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随着社会的发展,“孝”观念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产生、发展,形成了内涵丰富的孝伦理体系,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孝文化。孝文化源于人们的社会生活生产实践,与社会发展具有一致性。在着重研究传统孝文化在乡村社会嬗变的基础上,厘清乡村孝文化在中国的历史演进脉络,进而对乡村孝文化的演进原因和演进状态进行系统总结分析,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乡村孝文化,实现其现代性转化。当代乡村孝文化建设既是一个理论性很强的论题,更是一个极具现实感的实践性论题。随着乡村社会的转型变迁,乡村社会结构从“乡土”向“离土”转变,不仅改变了乡村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引发了乡村伦理关系和农民道德观念的变化,乡村伦理秩序不断被解构,传统孝亲伦理走向断裂,行进中的乡村出现了家庭“空巢化”、村庄“空心化”等现象,使得一些深层次的文化、精神层面的问题日益凸现。当代乡村孝文化建面临着不孝与“倒孝”、“异地行孝”难、孝文化建设内外交困的问题,已成为制约美丽乡村建设的瓶颈。把脉当代中国乡村孝文化建设问题的症结,反思当代中国乡村孝文化建设问题的成因,在解构传统乡村孝文化的基础上,建构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当代乡村孝文化,进而在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原则下,进行当代乡村孝文化建设的主体实践,探求当代中国乡村孝文化建设新的生长点和有效路径。乡村孝文化论题的研究,旨在探寻问题的原因,求解对策方案。制约当代中国乡村孝文化建设瓶颈能否得到有效地突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代乡村孝文化的养成与主体培育。因此,探索当前乡村孝文化建设的现实路径就显得尤为重要与紧迫。当代乡村孝文化的建设应该是多维的,应运用系统思维的方式,重点突出,统筹兼顾。对传统乡村孝文化的传承,一方面要全力营造一个家庭、学校和社会良好浓厚的孝文化氛围;另一方面,也要从制度建设的角度,加强对孝文化的制度支撑。浓厚的文化氛围、良好的社会风气,再加上制度的规导支撑,是进行当代乡村孝文化建设的有效路径。总之,当代乡村孝文化建设既是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美丽乡村文化建设的驱动力。它是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倡扬时代新风、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关键所在,是乡村和谐与文明进步的根基。培育当代乡村孝文化建设路径是当前乡村社会发展的重要实践议题,也是时代发展赋予的神圣职责。

付庆敏[4]2014年在《先秦儒家孝道观及其现代审视》文中研究指明孝是中国伦理思想史的重要范畴,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理念。在中国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孝道作为传统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对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治理、民众生活以及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论文从文本出发,对先秦儒家的代表人物及其文本,进行研读和分析,从理论层面大致勾勒出先秦儒家孝道观的基本轮廓,并对其现代意义进行阐释。本论文分为四章。主要观点有:第一,与其他传统伦理规范一样,孝道在发展的过程中遵循着历史的逻辑和自身演进的逻辑。第二,先秦儒家孝道观在历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于当今社会的经济社会发展和道德建设也必将产生重要影响。第叁,孝道的产生除了现实的基础之外,源于道德主体对于人自身的追问和思考,这是孝道产生的哲学基础。第四,要进行传统孝道的创造性转换,摒弃糟粕,推陈出新,使之成为增强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自信心的重要精神源泉。

孙祺宇[5]2017年在《可持续发展视阈下老年人长期照护保障研究》文中提出全球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了不可逆转的趋势,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预测,自2005年起全球老年人口快速增长,至2050年,60岁以上(含60岁)人口占全球总人口的比例将超过50%,发达国家和地区60岁及以上人口将从2005年的2.45亿增至2050年的4.06亿。联合国在2001年发布的世界人口报告中指出,2002年有大约4亿60岁以上人口生活在发展中国家,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上升到8.4亿,占全球老年人口总数的70%,而到了 2050年,约有800%、总人数约20亿的60岁以上老人生活在发展中国家。随着全球老年人口数量的持续增加,尤其是高龄人口的增速加剧,失能老年人口的总量也在飞速增长。预计在未来20年之内,65岁以上失能老人数量将翻倍,同时85岁以上的高龄失能老人口增幅更加显着。可以预见,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日益加深,失能和半失能老人数量的增多将会使老年人的长期照护需求成为不能忽视的社会问题,也使得政府在老年人长期照护保障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如何在老龄化日趋严峻的情况下实现老年人长期照护保障的可持续发展,是任何一个国家和社会都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尽管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实施了长期照护制度,但在其实施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就目前而言,全球各国在老年人长期照护方面的财政支出日益攀升,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不断增长的财政支出必将成为一项沉重的负担。然而财政经济并非制约老年人长期照护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唯一因素,政治、文化、服务资源供给等其他因素也会对长期照护保障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近些年来我国政府开始重视老年人的长期照护问题,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制度和法规以发展养老服务体系及推动长期照护保险政策的试点,并反复强调老年人照料和护理问题的重要性、紧迫性,明确提出了要鼓励和支持发展老年照护事业,并根据实际情况对开展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的机构给予政策支持。但由于起步晚、时间短、发展慢的问题,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未形成完整的老年人长期照护体系,且老年人长期照护的政策支持和管理主体呈现碎片化,从而制约了我国长期照护保障的进一步发展。同时现有的居家照护、社区照护和机构照护等长期照护模式也普遍存在着资源供给和服务需求的矛盾,无法满足未来老年人日益增长的长期照护需才基于以上背景,如何实现老年人长期照护保障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不仅国在公共政策领域关注的焦点,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政府养老事业的成败鉴于此,本文以探究老年人长期照护保障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从宏观和微方面着手,研究了实现老年人长期照护保障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和方法。宏观通过梳理发达国家老年人长期照护保障的历史演变和发展沿革,分析了各国照护制度在构建、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以及如何通过政策的修正,确保长期照护制度发展的可持续性,再结合路径依赖理论,解释了不家长期照护制度发展道路的内在驱动力。微观层面,本论文以发达国家为例了长期照护项目和机构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估的实施方法,应用模糊德尔和AHP层次分析法笔者构造了针对美国密歇根地区长期照护项目可持续发力评估模型,并采用模糊TOPSIS方法对模型进行了实证应用,旨在通过这究为其他国家和地区长期照护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提供方法和思路借鉴与启发。最后,本文通过总结我国长期照护保障发展的特点和存在的问进而对我国长期照护保障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构建进行了探讨,并结合福利多义理论,从政策供给、财政经济、产业发展、照护体系和服务供应等几个方尝试构建了多元主体参与、资源有效配置且可持续发展的长期照护保障的可径。本文的主要成果和结论可以归纳为以下五点:第一,发达国家在发展老年人长期照护保障过程中始终围绕着“可持续一原则进行调整。发达国家由于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社会福利较为完善,展老年人长期照护保障的过程中普遍面临着照护保障支出攀升、制度设置不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照护服务供给不足的问题。因而各国在不断迭代其长护保障制度的过程中,始终围绕着实现长期照护的财政可持续、确保制度设学性以及加大长期照护的服务供给这几个问题进行修正。同时通过将长期照成法律制度,为长期照护保障制度的良好持续运行提供充分的制度保障。第二,社会文化和思想意识对各国老年人长期照护制度的选择和发展演到了十分重要的影响。文化和思想对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国不管是在采取相应的老年人长期照护模式时,还是在发展老年人长期照护体系及确立老年人长期照护保障制度的过程中,都受到了社会文化和公民意影响。在中国,孝文化及孝道思想经历了百年的发展已深深植入了每个人中,并对中国的老年人赡养和照护制度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孝行思想在社会中蔚然成风时期,老年人的家庭赡养和社会供养就相应完善。而孝道思想崩坏时代,老年人的赡养和照护支持就十分赢弱。因而在发展我国老年人长期照护保障的过程中,必须紧紧围绕“孝文化”的基础,深刻阐述这一问题的文化本源性,并在弘扬新孝道的社会氛围中,由国家、市场、非政府组织和家庭共同编织起老年人长期照护的保障体系。第叁,要通过建立科学的监督评价体系,引导长期照护项目和服务机构走向可持续发展。长期照护项目是构成长期照护体系的细胞,也是长期照护服务的终端,作为长期照护制度落实的载体,其可持续发展能力直接关乎社会资源是否得到有效配置和利用、政府的相关政策是否有效实施以及被照护的老人能否获得高质量的服务。长期照护项目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体系构建应遵循科学性、可操作性、发展性和适用性的原则,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从经济、组织设置、社区环境以及政策支持等多个维度进行系统性的考评。政府和管理部门应设立奖励措施和淘汰机制,鼓励和表彰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项目和机构,对运营效率低下、服务能力堪忧的项目和机构要坚决淘汰,提高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第四,建国后我国老年人长期照护保障的发展特征和路径依赖体现在“长期照护社会化”、“与孝文化协同发展”和“政府主导下的制度变迁”。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结构、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对老年人赡养的思想也发生变化,传统的家庭养老在老年人长期照护的功能上日渐式微,寻求社会化的老年人长期照护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孝文化在中国社会具有极强的文化张力和道德约束性,它不仅规范了子女对父母赡养的决策,也对中国的老年人长期照护制度具有极强的能动作用,在孝文化式微的时代,国家对老年人照护制度也出现了制度的真空期;在新孝道思想开始构筑并弘扬的时代,老年人长期照护制度也相应迎来发展的机遇。政府主导长期照护制度的强制变迁是我国长期照护发展的一项重要特征,通过先试点再逐步推广这种“以点到面“的渐进演绎式发展,中国的老年人长期照护不断在探索中寻找科学可持续的发展模式。第五,我国老年人长期照护保障需要从政策供给、财政经济、产业发展、照护体系和服务供应等多方着手,努力探索以政府为主导,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家庭和个人共同参与的社会各方资源相互协同的可持续发展环境。在发展的过程中要以孝为核心价值取向,坚持关爱弱者,注重公平与效率的结合,并遵循福利多元主义的基本原则。在政策供给方面,要建立综合性的发展策略,打通长护的制度障碍;完善长期照护保障的法律供给,为长期照护保障夯实发展的基础。财政经济方面,要探索可持续的多元筹资模式,并大力发展照护经济我国老年人长期照护事业形成一个多元化主体参与的朝阳产业,通过大力发老产业,创造更多社会价值。从产业发展层面看,要健全长期照护服务管理并通过科学地引导和设置监督机制,确保长期照护机构的可持续发展。要健期照护支持体系,保障家庭照护和机构照护的平衡,通过医养结合等方式促期照护与医疗服务的协同整合。要加大对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供给的培育发,一方面要推动护理人员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另一方面要对家庭非正式照供支持和补助,以应对老龄化日趋加深下人们对长期照护需求的增加。

朱小明[6]2014年在《关系视域下的儒耶对话及其现代阐释》文中研究表明在全球一体化与世界多元化的时代语境下,人类已经迈入了“第二个轴心时代”,全球意识、跨文化意识、多元文化意识、对话意识成为时代的必然要求。随着世界范围内文化交流和宗教对话运动的兴起,儒学与基督教作为中西文化对话的核心主体,二者之间的对话也终于能够拨开历史的重重迷雾,进入了一个“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历程。儒耶对话中,独断论、排他论的对话模式渐趋被包容论、多元论、融合论所取代,儒耶之间从彼此之间的碰撞、冲突、对抗、甚至仇视逐渐走向了理解、对话、沟通、甚至融会。在这样一个全新的历史契机下,对于儒耶对话的研究和探讨显得尤为重要。在一个现代化或者后现代的时代背景下,儒学与基督教之间的对话有何意义可言?儒学与基督教之间有何异同会通之处?儒耶之间如何实现更为深刻、更为广泛的对话和融合?以人文、道德为主要特色的儒学对于基督教有何意义可言?它又可以从基督教的真理中学习到什么?以神学、启示为主要基调的基督教对于儒学有何价值可言?它又能够从儒学的智慧中借鉴什么?如何在儒耶对话中实现彼此理论体系的更新和完善?儒耶之间的对话和融合可以对现代社会的信仰危机、精神危机、道德危机以及生态危机起到何种启迪意义?诸如此类的问题,既是本选题产生的缘由,同时又是本论文的主要论旨所在。本论文在充分吸纳前人优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了宗教学、伦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生态学等多种领域的相关知识,积极借鉴了经典文化诠释学、存在主义哲学和宗教比较学等研究方法,并充分采用了古今对照与中外比较彼此对照的论证方式,尝试对于以上论旨进行条贯而系统的论释。追本溯源,本文主要以孟子和保罗作为儒耶对话的核心代表人物,以中国历史上的诸子百家时期和西方历史上的罗马和平年代作为历史脉络,以原始儒学和早期基督教的哲学突破为主要文本依据,以马丁·布伯的关系哲学作为基本理论框架,既紧扣经典着作,遵守原始含义,又充分吸纳多种参考文献,挖掘时代新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阐幽表微地论述了儒耶哲学各自的思想优越性和历史局限性,多视角、多维度地阐述了彼此之间的异同和融会之处,并积极探讨了儒耶对话对于现代社会的积极启示。就论文架构而言,本文是由引言、正文和结语叁大部分组成。引言部分是本论文的提纲性介绍和概括性说明,以及相关学术背景的介绍,具体阐述了论文的选题理由及其意义和论文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同时简要论述了孟子和保罗各自的时代背景、生平简历、思想来源和思想架构。正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人与神圣者之关系”,本章主要涉及宗教学,是整篇论文的本体论,也是论文其他部分的神圣来源和根本根据。详细分析了孟子言下之天和保罗笔下之上帝,解读出二者神圣者的共性以及各自的不同特质;细致论证了天和上帝与人性之间的关系,总结出孟子的人禽之辨和保罗的神人之辩所体现的人性观的不同视角;结合儒耶对话的热点话题,深入探讨了天和上帝的超越性与内在性之间的关系,指出儒耶哲学对于神圣者的超越性与内在性的不同侧重;结合宗教学的相关理论,仔细辨析出儒学与基督教各自不同的宗教特质以及彼此之间的相互参照之处。第二章“人与自我之关系”,这一章重在探讨人自身的身心、灵肉之间的关系,即人的内圣部分。详细解读了孟子的大体、小体之别以及保罗的灵肉之争,总结出二者对于生命本真的共同诉求;深入阐释了孟子的性命之辨和保罗的德福关系,解读出二者对于自由与必然的关系的哲学思考;详细比较了孟子的仁与礼和保罗的信心与行为,总结出二者思想中外在规范与内在精神之间的关系;深入探讨了孟子的成圣观和保罗的成圣观,论析出二者对于自我实现的共同关注以及实现自我超越的不同路径。第叁章“人与社群之关系”,这一章主要探讨人与人之间的伦理道德关系问题,即内圣之后的外王部分。具体解读了孟子思想中“仁”的观念与保罗思想中的“爱”的观念及其各自的宗教性来源,解读出这两个概念所共同蕴含的关系内涵;从政治关系的视角详细阐述了孟子的王霸之辨和保罗的“罗马和平”与“基督和平”所蕴含了政治理念,总结出孟子的道德政治与保罗的神学政治各自的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性,以及二者的政治理念对于现实政治的借鉴意义;从家庭关系的视角具体解读了孟子之孝与保罗之孝,分析出孟子之孝的亲情性、血缘性和道德性含义以及保罗之孝的启示性、契约性和神学性特征,并积极探讨了二者孝道观之间的相互对照与借鉴之处;从经济关系的视角详细阐述了孟子的义利之辨和保罗的上帝与玛门之别,总结出孟子经济思想中表现出的重义轻利特征以及保罗经济思想中所隐含的出世性、禁欲主义倾向,并且指出各自的经济思想和价值倾向对于各种传统的不同影响。第四章“人与自然之关系”,这一章主要探析人与自然之问的相互关系,即外王之中的生态伦理部分。本章深入解读了孟子的生态思想以及保罗的生态神学,解读出孟子生态思想对于道德、政治的附属性以及保罗生态思想对于神学的依赖性,并指出各自生态思想对于各自传统的生态观、消费观、科技观的不同影响,进-步通过梳理和判析当今学术界对于儒家和基督教生态伦理观的不同程度的误读和偏见,指出儒家和基督教的生态伦理观之间的异同与融合之处。第五章“理想国度”,这一章主要阐述了孟子和保罗思想中关于理想国度的一种终极图景。详细解读了孟子理想中的“大同之世”与保罗盼望中的“新天新地”,分析出孟子大同之世中所体现出的尚古传统以及一治一乱的历史观与保罗末世论天国的末世论传统以及直线型的历史观,并藉此指出孟子理想国度的道德性、政治性特色以及保罗理想国度的神学性、启示性特征,总结出二者之间的相互参照和互补之处。论文的结语部分是对于仝篇论文的归纳性总结以及对于儒耶对话的未来远景的展望。结语总结道,儒耶之间的异同是客观存在的,二者之间的会通是可能的。因为二者之间的差异,不是精神内容的差异,而是描述精神的语言的差异。儒学是一种伦理的言说,而基督教则是一种神学的言说。二者都是真理之言的聆听者,彼此之间应该透过象征性语言的差异去领略精神深处的会通,二者应该在自我肯定和自我否定中积极建立起一种“你——我”的相互关系,在与对方的相互见证、启迪、激发中实现自我体系的创造性转化,在彼此的相遇、开放和会通中共同追求终极真理的奥秘。

孙泊[7]2016年在《道德榜样论》文中研究表明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道德国度的美誉。中国传统文化以道德为内核,道德建设从古至今,走过几千年的求索之旅,依然在路上。中国传统社会,崇拜道德理性,道德人格盈满理想主义色调。但中华传统道德榜样,彰显道德理想,自成独特体系,塑造核心价值,成就中华民族道德的整体性、连贯性和发展性,对于现代性道德建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深远的理论参照意义和实践示范价值。无论是道德批判基础上的道德解构重建论调还是唯物史观基石上的道德转型升级逻辑,都可以从中华传统道德榜样思想史的长河中找寻到认识问题的理念、解决问题的路径。超越传统,映照现实,继往开来,这或许就是中华传统道德榜样思想史的真正价值所在。道德榜样研究既要传承历史宝贵的精神财富,更要直面现实道德领域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历史的终极意蕴是为了推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创造人类的文明和幸福。现代性意义上的道德建设,就是以社会转型为特定生态语境,以榜样疏离为问题境域,以榜样认同提升、彰显道德力量为价值旨归,以建构中华民族道德信仰、构建国家道德共同体为发展愿景。研究坚持“一个指导观”研究始终坚持唯物史观为指导,全文贯穿“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以唯物史观全面梳理中华传统道德榜样演进史,全面分析中华传统道德榜样的价值观念和实践指向,努力探寻中华传统道德榜样观与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机制;以唯物史观科学探析现代道德榜样观建构与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规律契合机制,有力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最终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研究秉承“两大方法论”一是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围绕“塑造人、提升人、发展人”的教育理念,整体上采用多学科视域交融,加强文献查阅与实证调研相结合,把研究从现象上升为本质,从理论分析延伸到实践运用,秉持强烈厚重的人文精神。全面梳理古代道德榜样思想精华,深层思考社会转型的道德困境,多维剖析榜样疏离的动因机制,努力建构榜样认同的实践路径。二是坚持以整体发展观为研究视野,拓展道德榜样的研究论域。将道德榜样理论研究置身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之中,探讨道德榜样的演进逻辑和文化特性;将道德榜样实践研究择取在社会转型期的特定形态之中,探索道德榜样的现代意义和时代困惑;将道德榜样承接传统道德修养,探析传统道德修养模式的文化特质和现代转型;将道德榜样契合社会转型,探望社会整体道德秩序的建构和完善。研究抓住“叁大着力点”一是基本厘清了中华传统道德榜样的演进谱系,提炼了中华传统道德榜样的价值观念,明晰了中华传统道德榜样的实践导向,梳理了中华传统道德榜样的现实关照。二是多维描述了现代意义道德榜样的出场境域,洞察了社会转型道德榜样的疏离困境,建构了社会转型道德榜样的认同路径。叁是科学阐释了传统道德修养模式的逻辑进路,推动了传统道德修养模式的现代转型,展望了社会转型道德秩序的全面建构。研究凸显“四个问题域”一是对道德榜样疏离与认同从道德动因视域探究,有利于夯实道德榜样问题的理论之基,从根本上解决道德榜样认同问题;有利于厘清道德榜样问题与社会转型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社会转型期道德榜样应肯定的内容、应防止的倾向、应消解的问题,梳理出社会转型期道德榜样生成和培育的着力点。二是对道德动因的多元透析和解读,可以为道德榜样认同提升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实践准则、实践路向提供有针对性的理性支撑;更是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路径的有益探索。叁是全面系统深入挖掘社会转型期道德榜样疏离的时代困境,探析道德榜样疏离的时代表征、原因机理、影响危害、矫正对策,为进一步提升和彰显道德榜样影响力和作用力提供参照和路径;有利于彰显道德榜样的“叁个自信”即道德榜样研究的理论自信,道德榜样示范的道路自信,道德榜样教育的制度自信。四是运用科学理论指导研究道德榜样论,坚持问题导向,寻求治理之道,实现时代转换和社会转型,以整体研究逻辑架构道德榜样学的立论之基,全面总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道德榜样的历史演进和理论体系,系统整体研究马克思主义道德思想史,深入挖掘中国共产党人道德榜样文化资源,形成道德榜样思想理论体系,用科学的理论有力指导和不断推动当代道德实践的良性发展。总之,现代性道德建构,面对的是人类生存的意义危机,关怀的是人类发展的终极价值,唤醒的是被欲望遮蔽的人文情怀。在道德信仰建构的争论和反思中,我们既不能无限迷恋自身的道德文化传统,又不能彻底否定我们的时代精神而加以深刻批判,而应该始终秉承中华民族道德文化的一贯性、连续性、发展性和超越性姿态,以传承创新发展的科学理念进入一个全新的道德天地,建构一种以感性生命和人文精神的现代性道德,在厚重深邃的历史传统道德基础之上,不断彰显榜样的道德力,提升公民的道德感,塑造社会的道德风尚,建构国家的道德意识,培育民族的道德信仰,努力开发人的本真精神世界,弘扬人性的完整和丰富;全面建构社会优美和谐的道德秩序,助推社会的文明和进步;积极培育民族的共同道德信仰,实现国家的繁荣与昌盛。这就是我们的道德理想,也是我们的价值追求。

张淑珍[8]2017年在《社会转型期青年孝道观念的变迁、困境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孝在中国传统社会被看作是中国文化精神之源,它不仅是两千多年来中华民族代代传承的基因和社会结构维持稳定的基础,更是今天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源泉。但随着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老龄化社会步伐的加快,特别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的影响,传统孝文化面临着极大的冲击。青年作为未来社会的主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创新者,代表着中国的未来。因此,对青年的孝道观念进行研究,对其面临的孝道困境进行分析,探讨超越孝道困境的途径,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国优良文化传统、打造中国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传统孝道文化自产生以来,随中国社会的发展经历了不同发展阶段,历经汉代“以孝治天下”的推崇、魏晋隋唐时期孝道的变异,到宋元明清孝道的登峰造极与愚孝的出现,再到近现代对传统孝道的怀疑批判与弘扬重建,呈现出跌宕起伏的发展脉络,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既产生了和睦家族、促进社会稳定的积极作用,也有着压抑人性、阻碍社会进步的消极作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今天,亟待以科学的精神批判地继承。新中国成立以来,出生于50、60年代“改革开放时期成长的一代”、出生于70、80年代的“独生子女”、出生于90年代的“新人类”由于社会环境、知识背景、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不同,他们的孝道观念以及个人的孝道行为存在着明显差异。特别是在社会转型期,在社会环境因素、文化环境因素、青年自身因素的多重影响下,传统孝道观念受到强烈冲击,孝道观念淡薄,甚至出现重小轻老、孝养无力等困境。这些都迫切地要求传统孝道的当代转型。为此,应该在全面分析孝道的当代价值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育的促进作用、新媒体的引导作用、法律的护航作用、政府和社会的保障作用,构建以平等性、民主性、仁爱性为核心的新的孝道文化。

严田田[9]2012年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当代大学生孝道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百善孝为先”。孝道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切道德的起点,是传统伦理的元德,是家庭伦理的基础,是家庭和谐的精神支柱。多元文化是改革开放的必然产物。它一方面为大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和孝道的养成提供了坚实的文化基础、丰富的文化内容、多样的文化形式、开放的思维模式;另一方面多元文化也给大学生的价值选择和正确的世界观的形成增加难度,使得部分大学生价值观多元、价值取向扭曲、社会责任感缺乏,给大学生孝道养成带来束缚、阻碍。面对多元文化,认真分析其对大学生孝道养成的影响,针对性地开展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孝道教育的相关问题研究是一个十分重要和紧迫的时代课题。本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概述了多元文化与大学生孝道教育的相关内容。首先分析了孝道、孝道教育和大学生孝道教育的内涵;进而阐述了多元文化的涵义和特征;指出了中国当代多元文化的基本形态。在此基础之上从正方两方面论述了多元文化给当代大学生孝道养成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第二,全面阐述了多元文化背景下加强当代大学生孝道教育对民族传统文化继承、对大学生道德素质养成和对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意义。第叁,客观分析了多元文化背景下当代大学生孝道的现状。通过问卷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对孝道现状进行了反思。第四,系统论述了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构建大学生孝道教育的路径选择,强调大学生孝道教育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要坚持科学的大学生孝道教育原则,要继承和借鉴优秀的孝道教育经验,并且整合大学生孝道教育的环境资源和完善大学生孝道教育的载体系统,共同推进大学生孝道教育顺利开展。

孔文龙[10]2013年在《当代大学生孝道现状与问题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孝道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百善孝为先”,孝道是公民道德的出发点,是家庭美满的根源,社会和谐进步的精神支柱,孝道教育对于培养当今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促进其道德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的日益深入,受到多元思想的影响,一些大学生的自身价值观发生变化,出现不敬老爱老,孝道意识薄弱的现象。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转型重塑期,社会对其思想的影响极为重要。孝道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不仅有利于促进家庭和谐、社会稳定,更有利于国家的发展。对大学生进行孝道教育更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大学生自身原因中,文章认为主要有大学生心理发育还未成熟,大学生对自身修养的忽视,大学生学业、就业压力过大等叁方面内容。在家庭因素中,主要包括家长教育方式不当,家庭教育内容不科学,父母同子女存在认识上的差异叁个方面。学校因素主要包括高校孝道教育缺失,高校孝道教育忽视社会实践等原因。文章认为在社会因素方面,主要包括多元价值取向的负面影响,市场经济对大学生孝道观的冲击。文章的最后一部分针对前文所发现的状况及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主要包括,第一,大学生应加强对自我孝道教育的重视;第二,应为大学生孝道意识的提高提供良好的家庭孝道教育;第叁,加强高校的孝道教育;第四,加强孝道教育中的社会参与。笔者在每一个解决措施中都提出了几点自己对于改善大学生孝道缺失状况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 传统孝道的家庭功能与多元社会[D]. 冯建章. 安徽师范大学. 2003

[2]. “传统孝道的当代意义与多元对话”国际学术会议论文述评[J]. 肖群忠. 道德与文明. 2013

[3]. 当代中国乡村孝文化建设研究[D]. 孙志勇. 河北师范大学. 2017

[4]. 先秦儒家孝道观及其现代审视[D]. 付庆敏. 黑龙江大学. 2014

[5]. 可持续发展视阈下老年人长期照护保障研究[D]. 孙祺宇. 吉林大学. 2017

[6]. 关系视域下的儒耶对话及其现代阐释[D]. 朱小明. 武汉大学. 2014

[7]. 道德榜样论[D]. 孙泊. 苏州大学. 2016

[8]. 社会转型期青年孝道观念的变迁、困境及对策研究[D]. 张淑珍. 郑州轻工业学院. 2017

[9]. 多元文化背景下当代大学生孝道教育研究[D]. 严田田. 苏州大学. 2012

[10]. 当代大学生孝道现状与问题分析[D]. 孔文龙. 中北大学. 2013

标签:;  ;  ;  ;  ;  ;  ;  ;  ;  ;  ;  

传统孝道的家庭功能与多元社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