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山东省育龄妇女缺铁性贫血抽样调查

1998年山东省育龄妇女缺铁性贫血抽样调查

一、1998年山东省育龄妇女缺铁性贫血情况抽样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冯爱华[1](2013)在《孕产妇母婴健康素养现况调查及其妊娠结局相关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健康素养强调个体运用自身知识、技能,参与健康相关事务的能力。目前,我国剖宫产率、巨大儿出生率居高不下,以及不适宜的婴幼儿喂养等问题非常突出。我国的健康素养研究目前主要集中于健康素养的评估,很少涉及孕产妇健康素养的专科领域。更为重要的是,目前我国的孕产妇健康素养研究缺乏对其影响因素的深入分析,特别是产前、产时、产后三个重要时期的结合。对孕产妇的健康素养水平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研究更是鲜见。研究目的了解孕产妇健康素养水平及其妊娠结局现状,分析其相关性,并探讨和分析影响孕产妇健康素养水平的相关因素。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为增进母婴健康水平提供参考依据。资料与方法本次调查是对在妊娠晚期来济南市某“三甲”教学医院门诊就诊的孕妇,按照既定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采用整体抽样方法确定调查对象300名,进行横断面调查。问卷是通过孕妇基本信息、母婴健康素养测评和产后母婴状况三个方面来描述健康素养的分布特征、分析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及其相关影响因素。运用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主要结果1.263名孕产妇具备基本健康素养的比例为1.52%。基本知识知晓率、健康生活方式及行为和健康技能掌握率分别为50.67%、46.39%、48.41%。具备基本健康知识的孕妇的人口特征:25~29岁、大专以上、以从事行政管理为主。具备健康生活方式及行为的人口特征:35岁以上、大专、农村务工人员。具备健康技能人群特征:25~29岁、本科及行政管理。经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孕妇文化程度、职业、支付方式、收入水平及产检次数是健康素养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2.对孕产妇健康素养得分与妊娠结局相关性调查表明:健康素养总得分与孕末期增重超过20Kg、巨大儿、剖宫产、产后出血、合并贫血发生率均呈负相关(p<0.01,p<0.05);与希望自然分娩率和实际自然分娩率呈正相关(p<0.01);与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没有统计学意义,但随着得分的降低有增高趋势。35岁以上孕产妇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最高(58.3%),不同年龄组间有统计学意义。健康生活方式及行为得分与希望自然分娩率、实际自然分娩率、阴道助产率呈正相关(p<0.01);与巨大儿、剖宫产及合并贫血发生率呈显着呈负相关(p<0.01)。健康技能得分与产前检查次数、自然分娩率及产后半小时内哺乳成功率均呈正相关;与阴道助产率、剖宫产率及合并贫血发生率呈负相关(p<0.01)。结论与建议结论:1.孕产妇健康素养总体水平普遍较低。基本知识知晓率好于健康生活方式及行为和健康技能掌握率。具备基本健康知识和技能的人群集中在25-29岁、大专以上及从事行政管理等脑力劳动为主人群。具备健康生活方式及行为人群以35岁以上、大专及农村务工人员为主。2.文化程度、职业、支付方式、收入水平及产检次数是健康素养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3.高健康素养水平的孕产妇妊娠结局良好。卫生服务利用及自然分娩率高,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发生率低。4.确定低健康素养的重点人群:25岁以下和35岁以上、受教育程度较低、以体力劳动为主的人群。尤其是健康知识及技能的培训需要重点加强。建议:1.首先应继续加大政府的主导作用。以多种形式开展孕期健康知识普及宣传。2.发挥社区门诊的母婴保健作用。医院与社区之间实行双向转诊。3.突出健康教育内容的可读性。通过降低阅读材料的难度,来提高孕产妇的积极性,从而增加遵医行为的依从性。4.强调健康技能在提高母婴健康素养水平中的重要作用,给孕妇提供个体化的孕期保健指标。在产前培训和示范母婴必备的健康技能。5.做好重点人群的母婴健康素养干预。

王洪贞,卢美,李平[2](2010)在《莱芜市836例孕妇缺铁性贫血调查结果分析》文中研究表明

万爱华[3](2009)在《青岛市城区育龄妇女缺铁性贫血与膳食因素关系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了解青岛市城区育龄妇女营养状况及膳食结构,分析缺铁性贫血(IronDeficiency Anemia,IDA)与非缺铁性贫血妇女的膳食摄入状况的差异,探讨影响IDA的膳食因素。方法从参加健康体检的妇女中,选择了200例确诊为IDA的育龄妇女(中晚期孕妇120例,非孕妇80例)(以下称为贫血组),同时选择200例非IDA妇女作为对照(以下称为对照组),利用24h回顾法对其膳食状况进行调查。比较两类妇女的膳食各种营养素摄入水平和食物结构,分析了IDA与非IDA妇女膳食营养的差异。结果1、铁的摄入量:中孕期及非孕期妇女铁的摄入量达到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适宜摄入量(AI)水平;晚孕贫血妇女铁的摄入量未达AI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与对照组相比,贫血妇女蛋白质、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视黄醇当量的摄入及非孕贫血妇女能量、锌、维生素E的摄入偏低(P<0.05)。3、与RNI或AI相比,贫血妇女蛋白质、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的摄入及非孕贫血妇女能量、维生素E、锌、视黄醇当量的摄入不足。4、膳食结构:与对照组相比,贫血孕妇水产品、蔬菜摄入偏低,水果摄入过多(P<0.05);非孕贫血组水产品、肉类摄入偏低(P<0.05)。贫血妇女蛋白质供热比偏低,非孕贫血组植物性食品比例过高,晚餐热比偏高(P<0.05)。结论:1、铁摄入不足是晚孕期妇女缺铁性贫血的膳食因素;中孕期及非孕期IDA妇女的膳食铁含量充足,铁的生物利用率低可能是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2、能量、蛋白质、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视黄醇当量等营养素的缺乏与IDA的发生有关。3、IDA育龄妇女膳食构成以植物性食品为主,水产品、肉类摄入偏少;三餐结构不合理。

苏冬,论军,孔晓风,王艳[4](2007)在《山东某大型纺织企业1468名女工贫血状况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芮东升[5](2006)在《母亲孕期贫血患病状况及其对后代体格发育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描述1993-1996年我国南方16县市孕期贫血患病状况,分析母亲孕期贫血与后代出生体重、身长及学龄前期体格发育的关系。方法以1993年至1996年参加北京大学与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合作在中国进行的“中美预防神经管畸形合作项目”之妇女所生育的,2000年3~7月又追访到的,浙江、江苏两省16县市的10 2343名妇女及其所生育的后代为研究对象,以历史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分别观察孕期是否贫血及其后代体格发育的状况。以t检验或方差分析进行均数的比较;以χ2检验进行率的比较;以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控制混杂因素的影响,使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资料的整理和分析,检验水准为0.05,P值为双侧。结果(1)数据代表性好,即使是监测变量,缺失率也较低,完整性好;(2)孕产妇总人数10 2343名,浙江省和江苏省各分别占63.0%和37.0%;孕早、中、晚三期血红蛋白测量值平均水平逐渐降低;1993-1996年妇女孕期贫血患病率逐年下降,但仍处于较高水平,而且存在地区差异,文化程度低、职业为农民、多孕、多产的妇女贫血患病率较高;(3)在这些妇女生育的孩子中,男性52648人(51.44%),女性49695人(48.56%)男性新生儿出生体重、出生身长分别为3353.01±429.23g和49.7±2.1cm;女性新生儿出生体重、出生身长分别为3242.25±411.01g和49.4±2.1cm;2000年3-7月随访到的儿童平均年龄为4.65±0.66岁;(4)孕中期、孕晚期贫血妇女其后代出生体重、身长均高于不贫血妇女生育的后代;(5)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均表明,母亲孕中期贫血,其后代学龄前期身高、体重测量值低于不贫血妇女的后代;(6)儿童体格发育与遗传因素(母亲BMI)和后天的环境因素(母亲文化程度、职业等)关联密切。结论(1)19931996年江苏和浙江地区的妇女孕期贫血患病率处于较高水平,但有逐年下降的趋势,其分布与经济条件和妇女生育史有关;(2)孕晚期贫血的妇女后代出生体重、出生身长较不贫血母亲生育的新生儿高;(3)孕中期贫血的妇女后代学龄前期身高、体重均较不贫血母亲的后代低;(4)身材小、分娩年龄大、家庭经济条件差、生育次数多的妇女,后代学龄前期儿童体格发育不良率较高。

李松涛,魏闽和,戴立芳,王瑞明[6](2005)在《福州市育龄妇女铁缺乏症流行病学调查》文中研究指明[目的] 对530名育龄妇女(孕妇405人、未孕妇125人)的营养性贫血状况进行调查提出干预措施。[方法] 分别从不同孕期及未孕育龄妇女中采血测定血红蛋白(Hb)、血锌原卟啉(ZPP)和血清铁蛋白(SF)水平,并进行有关影响因素问卷调查。[结果] 530名育龄妇女中,贫血患病率为23 8%(其中孕妇25 9%,未孕妇16 8%),孕妇贫血患病率明显高于未孕妇,孕妇的血红蛋白随孕周的增加而下降,孕妇的血锌原卟啉与未孕妇相比差异有显着性,不同孕期的血清铁蛋白随孕周的增加而逐渐减少。[结论] 缺铁性贫血是妇女最常见的营养性疾患之一,必须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积极预防。

修新红,万爱华,任志伊,解美清[7](2003)在《1314例育龄妇女缺铁性贫血发病现状调查》文中认为目的 :研究育龄妇女缺铁性贫血 (IDA)的发病现状及营养状况与IDA的关系。方法 :检测青岛市城市及农村 1314例妊娠期和非妊娠期育龄妇女的外周血红蛋白浓度 (Hb)、平均红细胞体积 (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 (MCH)、血清铁蛋白 (SF) ,并进行个人问卷调查 ,应用营养计算软件评价膳食营养。结果 :1314例育龄妇女IDA发病率为 2 0 .4 0 % ,其中非孕妇的发病率高于孕妇。农村育龄妇女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城市。孕妇中孕≥ 2 8周组发病率最高 (4 0 % ) ,与其他孕周组相比差异有高度显着性 (P <0 .0 1)。营养评价结果显示非孕妇组热量、维生素A、E、B1、B2 、PP、C的缺乏率高于孕妇组(P <0 .0 0 1)。结论 :农村育龄妇女及孕 2 8周以上的孕妇为IDA高发人群。应加强对农村育龄妇女的膳食营养宣教及指导 ,对孕晚期的孕妇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修新红,解美清,李进军[8](2003)在《育龄妇女缺铁性贫血发病现状》文中研究表明

陈志欣,刘秀君,孟兰华[9](2001)在《1998年山东省育龄妇女缺铁性贫血情况抽样调查》文中提出

二、1998年山东省育龄妇女缺铁性贫血情况抽样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998年山东省育龄妇女缺铁性贫血情况抽样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孕产妇母婴健康素养现况调查及其妊娠结局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资料与方法
四、结果与分析
五、讨论
六、结论与建议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附件

(2)莱芜市836例孕妇缺铁性贫血调查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1.3 诊断标准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2.2 城市、农村之间孕妇缺铁性贫血患病率情况
    2.3 不同家庭收入之间孕妇缺铁性贫血患病率情况
    2.4 孕早、中、晚期缺铁性贫血患病率情况
3 讨论
    3.1 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
    3.2 城乡差异的影响
    3.3 家庭收入差异的影响
    3.4 不同孕周孕妇贫血发生率间的差异
    3.5 多方参与共同做好孕妇缺铁性贫血防治工作

(3)青岛市城区育龄妇女缺铁性贫血与膳食因素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论文
    引言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4)山东某大型纺织企业1468名女工贫血状况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1.2 仪器与试剂
    1.3 Hb的测定方法
    1.4 统计处理
2 结果
3 讨论

(5)母亲孕期贫血患病状况及其对后代体格发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主要符号表
研究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研究对象
    1.3 主要测量指标及其定义
    1.4 数据质量及其评价
    1.5 分组方法
    1.6 统计分析方法
研究结果
    2.1 数据质量评价结果
    2.2 孕产妇贫血患病状况
    2.3 出生体重和身长分布
    2.4 学龄前期体格发育状况
    2.5 母亲孕期贫血与后代体格发育的相关性分析
讨论
    3.1 数据质量评价
    3.2 妇女孕期贫血流行特征
    3.3 学龄前儿童体格发育状况
    3.4 妇女孕期贫血与后代体格发育的关系
    3.5 本研究的优势与不足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附件
    附件1-围产保健册(部分)
    附件2-儿童身高测量标准
    附件3-儿童体重测量标准
    附件-4 质量控制(部分)

(6)福州市育龄妇女铁缺乏症流行病学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 方法与内容
    1.1 调查对象
    1.2 检测指标及方法
    1.3 问卷调查
2 结果
    2.1 育龄妇女贫血相关因素分析
    2.2 血红蛋白检测
    2.3 血锌原卟啉检测
    2.4 血清铁蛋白检测
    2.5 育龄妇女贫血率的地区差异
3 讨论

(7)1314例育龄妇女缺铁性贫血发病现状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调查内容
        1.2.2 检测方法及诊断标准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IDA的发病率
    2.2 IDA与孕周、年龄及职业的关系
    2.3 营养状况与IDA发病率
3 讨 论
    3.1 IDA的发病率
    3.2 IDA的发病特点
    3.3 营养状况与IDA的发病率

(8)育龄妇女缺铁性贫血发病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因及诊断标准
2 育龄妇女贫血现状
3 IDA相关因素
    3.1 育龄妇女发生IDA的相关因素
    3.2 妊娠期妇女IDA的相关因素
4 干预措施的研究进展

(9)1998年山东省育龄妇女缺铁性贫血情况抽样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2.1 合计检测1 964人, 贫血者591人, 贫血患病率为30.09%。
    2.2 城市妇女检测
3 讨论

四、1998年山东省育龄妇女缺铁性贫血情况抽样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孕产妇母婴健康素养现况调查及其妊娠结局相关研究[D]. 冯爱华. 山东大学, 2013(05)
  • [2]莱芜市836例孕妇缺铁性贫血调查结果分析[J]. 王洪贞,卢美,李平.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0(02)
  • [3]青岛市城区育龄妇女缺铁性贫血与膳食因素关系的研究[D]. 万爱华. 青岛大学, 2009(11)
  • [4]山东某大型纺织企业1468名女工贫血状况调查[J]. 苏冬,论军,孔晓风,王艳. 中国厂矿医学, 2007(06)
  • [5]母亲孕期贫血患病状况及其对后代体格发育的影响[D]. 芮东升. 石河子大学, 2006(11)
  • [6]福州市育龄妇女铁缺乏症流行病学调查[J]. 李松涛,魏闽和,戴立芳,王瑞明.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2005(02)
  • [7]1314例育龄妇女缺铁性贫血发病现状调查[J]. 修新红,万爱华,任志伊,解美清.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03(06)
  • [8]育龄妇女缺铁性贫血发病现状[J]. 修新红,解美清,李进军. 齐鲁医学杂志, 2003(04)
  • [9]1998年山东省育龄妇女缺铁性贫血情况抽样调查[J]. 陈志欣,刘秀君,孟兰华. 预防医学文献信息, 2001(06)

标签:;  ;  ;  ;  ;  

1998年山东省育龄妇女缺铁性贫血抽样调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