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有限元协同分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有限元,混凝土,刚体,变异性,静力,作用,体系。
有限元协同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高德峰,马志国[1](2019)在《基于协同优化自卸车卸料装置有限元优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自卸车卸料装置的布置不但涉及整车前后桥负荷分配,还影响液压油缸结构参数选择及车架强度设计,现有设计忽略叁者之间设计变量耦合关系,也没有考虑卸料装置对整车前后桥负荷分配的影响,优化结果具有片面性,将协同优化应用到自卸车卸料装置设计中,实现协同优化设计。根据车架和举升机构的结构参数,设计单独优化数学模型;将改进协同优化方法应用到自卸车卸料装置协同优化设计中,搭建自卸车卸料装置协同优化数学模型;在iSIGHT多学科设计优化软件中实现CAD/FEA分析工具集成和优化求解。在构造协同优化的系统级优化器时,针对卸料装置优化数学模型的特点,将卸料机构优化模块集成到系统级优化器中,减少整个协同优化模型中并行子系统的数目,降低系统级优化问题的非线性程度,提高协同优化的鲁棒性和可靠性。另外,还比较了各子系统单独优化结果和协同优化结果,通过比较结果可以看出,协同优化设计更符合实际工程情况。(本文来源于《机械设计与制造》期刊2019年06期)
高伟,李秀凤,崔巍[2](2019)在《基于多板协同受力的前嫩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应力有限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的侧面存在着叁边约束、四边约束等多板协同受力情况,为此采用有接缝水泥混凝土路面叁维有限元分析程序EverFE构建9块板的有限元验算模型,对前嫩(前锋农场—嫩江)公路嫩江支线一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多板协同受力条件下的应力分析。结果表明:在多板协同受力时,面层板的最大弯拉应力与协同受力作用的强弱有关。当横缝设置传力杆后,板块之间的协同受力作用增强,横缝中部加载时,最大弯拉应力下降;纵向自由边中部加载时,最大弯拉应力有小幅度增长,验算条件下其增长幅度为1.3%以下。负温度梯度下,最大弯拉应力出现在面层板的表面,小于正温度梯度时的弯拉应力,同时其发生位置与正温度梯度情况不同,在加载板的荷载位置、面层板的中部都可能出现,且可能同时出现在多块板上;协同受力作用越强,其表现愈明显。板中加载时,协同受力强弱对面层板最大弯拉应力的影响较小。在零温度梯度情况下,基层刚度的下降将导致面层板最大弯拉应力的增大,此规律不受板块之间协同受力强弱的影响;非零温度梯度情况下,适当降低基层刚度对减小面层板的最大弯拉应力有利,且正、负温度梯度下的情况均相同。(本文来源于《公路交通科技》期刊2019年04期)
武永珍,宋享桦,陆瑶[3](2017)在《基于协同响应的微型桩复合土钉合理桩间距的有限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微型桩复合土钉是一种常用的基坑支护形式,微型桩间距是控制变形的关键,但是目前设计理论的研究并不成熟,通过Flac3D数值模拟,研究微型桩复合土钉的协同作用机理,通过研究不同的微型桩间距,分析土体位移场和应力场的分布规律,以微型桩和土钉协同响应为根本,分析微型桩的合理间距。研究表明,微型桩间距2D(D为微型桩桩径)时,土钉的支护作用尚未发挥,桩间的土拱尚未形成;在桩间距4D~6D时,微型桩与土钉的复合作用最好,桩间的摩擦土拱首先形成;在6D时桩后端承拱发挥作用,且土钉之间的水平鞍型拱初步形成,此时钉头压区与微型桩压区开始出现迭交;在微型桩间距为9D时,桩后端承拱失效,土体发生绕流,但是土钉之间的鞍型拱转化为圆弧拱,土钉的支护作用增强;在微型桩间距12D时,钉间拱矢高变小,土体初步形成滑裂面。根据以上研究,建议微型桩与土钉复合支护中微型桩合理间距在控制在2D~9D,4D~6D协同效应最好。研究结论可为微型桩复合土钉支护设计及施工提供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施工技术》期刊2017年S2期)
李典庆,肖特,曹子君,唐小松,方国光[4](2016)在《基于极限平衡法和有限元法的边坡协同式可靠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极限平衡法和有限元法是两种常用的边坡稳定分析方法。基于极限平衡法的边坡可靠度分析计算效率较高,但需要假定失效模式,从而导致计算结果不准;与之相反,基于有限元法的边坡可靠度分析更为严格,但计算效率较低。为此,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随机模拟的边坡可靠度分析方法——边坡协同式可靠度分析方法。该方法包括初步可靠度分析和精细可靠度分析两步,可以同时利用极限平衡法和有限元法的优势,实现既高效又准确的边坡可靠度分析。通过一个考虑空间变异性的两层土坡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协同式可靠度分析方法与基于有限元法的蒙特卡洛模拟或子集模拟相比,不仅具有一致的可靠度分析结果,而且显着提高了小概率水平下的计算效率,促进了基于有限元法的边坡可靠度分析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该方法可以将基于极限平衡法的边坡可靠度分析成果合理纳入到基于有限元法的边坡可靠度分析中,从而获得大量的失效样本,以制定合理的边坡防治措施。该方法非常适用于高维可靠度问题,如考虑空间变异性的边坡可靠度问题。(本文来源于《岩土工程学报》期刊2016年06期)
朱建柳[5](2015)在《基于网络驱动协同设计理论的汽车桥壳有限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决传统汽车桥壳设计与分析对象空间分布性广、协同设计难度大和交互性能差等问题,采用以离散子波变换算法为主的多解析编码方法对桥壳分析数据进行压缩,然后建立网络驱动协同混合式共享系统结构对压缩的桥壳分析数据进行共享及保护,最后将JSP.Servlet技术与有限元及数值计算系统的二次开发技术相结合,构建网络驱动协同汽车桥壳有限元分析系统,并以东风大力神系列自卸车桥壳作为研究对象,对模型强度、变形及寿命特性进行研究。分析研究表明,所构建的基于网络驱动协同设计理论汽车桥壳有限元方法及技术路线具有一定可行性,能够克服设计研发力量分布性广,协同设计难度大以及交互性能差等问题,提高桥壳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本文来源于《机械传动》期刊2015年05期)
李力,温荣耀,陈铭,张卫东[6](2014)在《新型出铝车机电液协同仿真与有限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用于冶炼生产中自动运输与装卸电解铝的新型出铝车为研究对象,基于多刚体理论,利用ADAMS仿真软件,建立出铝车多刚体动力学模型,采用AMESIM仿真软件,构建其液压系统与控制模型,突破ADAMS与AMESIM软件的接口技术,建立起出铝车机电液协同仿真模型,并开展爬10%坡的协同仿真。同时,基于有限元理论,利用ANSYS软件,建立新型出铝车车架和门架的有限元模型,并以出铝车爬坡动力学仿真结果为基础,开展车架和门架的有限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出铝车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结果反映了车体的实际行驶状况;铝车车架和门架的强度和刚度满足设计要求。(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4年07期)
何源源[7](2014)在《基于向量式有限元的拉索摩擦滑移分析和索膜杆协同找形》一文中研究指出索膜杆结构是一种新型的空间结构形式。不同于传统刚性结构,索膜杆结构需要预应力来提供结构的刚度。而在施加预应力的过程中,节点的摩擦而导致的预应力损失,各构件之间的协同作用,施工张拉的顺序等都影响结构的张拉结果。由于结构的大变形,边界条件的非线性等,传统有限元方法在分析此类问题时受到诸多局限。向量式有限元作为一种新的计算方法,回归到力学的原始理论,用点值作为结构行为的描述方式,引用牛顿第二定律作为点的运动准则,质点间的约束关系采用有限元的方法表达。在计算中不需建立结构的刚度矩阵,因此避免了传统有限元中因刚度矩阵奇异而求解失败的情况,适合解决于索膜杆结构的施工及使用过程中的高度非线性问题。本文将向量式有限元引入张力结构的施工分析中,主要研究工作包括:(1)基于向量式有限元法,通过由运动方程控制的质点描述结构行为;并结合离散元素法,利用线性弹簧阻尼系统计算索与节点的接触力,分析了施工和使用状态中的拉索在节点处的摩擦接触问题,并通过算例验证其可行性和准确性;(2)基于此分析方法,编写MATLAB程序模拟逐层双环索穹顶结构中环索通过节点滑移,结构张拉成形的施工过程,并列出了各张拉阶段的环索内力,证明了逐层双环索穹顶的结构形式合理,施工方便;(3)基于向量式有限元的叁角形膜单元,编制Fortran计算程序,通过算例进行验证,并将其应用于索膜杆结构的协同找形分析。并北较协同找形与非协同找形的不同,考察两种方法对最终的结构形态和各构件内力影响。本文研究表明,向量式有限元不同于传统有限元的特点使得它在索膜杆结构这类柔性体系的分析中具有独特优势。最后对研究进行了总结,提出了以后的研究方向。(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4-06-01)
胡长明,赵云波,汪杰,刘凤云[8](2014)在《模板支撑体系与混凝土楼板协同作用的有限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模板支撑体系的分析大多是以其空间的整体稳定性为核心,而通常忽略了模板支撑体系与板体的协同承重作用对结构可靠度的贡献。通过对某地铁换乘站顶板施工时其下部板体与模板支撑体系的协同作用,进行二重非线性状态的数值分析,确定结构顶板在施工时中板下部模板支撑体系存在的必要性,并通过有限元分析得出,模板支撑体系在双向荷载作用下所反映出的水平位移变化趋势为平卧的抛物面形式,且抛物面开口方向与力的指向相反,这与单向受力的模板支撑体系所体现出的从上到下逐渐减小的水平位移变化趋势完全不同。(本文来源于《工业建筑》期刊2014年05期)
焦安源,李宗泽,白宁山[9](2014)在《基于协同仿真环境的货车驱动桥壳有限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工程图纸,利用SolidWorks软件创建某轻型载货汽车驱动桥的实体模型,适当简化对有限元分析结果影响较小的部分特征。基于SolidWorks与ANSYS Workbench的协同仿真环境对某汽车驱动桥装配体模型以及单一桥壳模型进行了有限元分析,求得驱动桥壳在静止满载、冲击满载、最大牵引力、紧急制动以及最大侧向力工况时的应力等效云图及变形等效云图。对比两者的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带有钢板弹簧和主减速器壳的驱动桥壳装配体模型进行协同仿真分析,其结果更加符合驱动桥壳的实际工作状况。(本文来源于《制造业自动化》期刊2014年04期)
房明[10](2013)在《墙板-钢框架协同体系拟静力试验及有限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围护墙体在钢结构住宅体系中不仅起到保温、隔热等围护作用,对结构的抗侧力性能也有一定的影响,但目前国内外缺乏相关的试验及理论研究,基于此本文针对墙板-钢框架体系开展拟静力试验和相应模型验证有限元分析,并在试验的基础上针对四点连接内嵌和外挂墙板钢框架进行参数分析,具体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针对钢框架和内嵌ALC(Autoclaved Lightweight Concrete)墙板钢框架的1:2缩尺模型开展拟静力试验和相应模型验证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内嵌ALC墙板钢框架受力初期,ALC墙板即参与受力,随着荷载增加,ALC墙板对角顶紧现象越发明显,裂缝集中在墙板节点周围,最终ALC墙板在墙板节点附近开始剥落,退出工作,由钢框架继续承载;内嵌ALC墙板钢框架的初始刚度较钢框架提高了1.64倍,极限承载力提高了1.17倍,能量耗散系数提高了1.16倍,而且ALC墙板在受力初期可以有效防止钢框架刚度过快下降,在地震时为建筑物提供多道抗震防线,对抗震十分有利;(2)针对跨高比、墙板宽度和墙板厚度叁个参数对四点连接内嵌和外挂ALC墙板钢框架进行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四点连接内嵌ALC墙板钢框架的初始刚度和极限承载力随着跨高比、单块墙板的宽度和厚度的增加近似呈线性增长趋势;四点连接外挂ALC墙板钢框架的侧向刚度主要由柱刚度决定,外挂墙板基本无贡献;跨高比,墙板宽度和墙板厚度等参数的变化对外挂墙板钢框架的抗侧能力基本没有影响;(3)针对一榀内嵌轻钢龙骨钢框架的1:2缩尺模型进行开展拟静力试验和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轻钢龙骨基本没有参与工作,随着层间位移增加,轻钢龙骨逐渐开始受力,但应力主要集中在轻钢龙骨与钢框架连接部位;轻钢龙骨对墙板-钢框架体系的抗侧性能没有影响,只对建筑物起到围护作用,在设计时可以不考虑轻钢龙骨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3-06-01)
有限元协同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的侧面存在着叁边约束、四边约束等多板协同受力情况,为此采用有接缝水泥混凝土路面叁维有限元分析程序EverFE构建9块板的有限元验算模型,对前嫩(前锋农场—嫩江)公路嫩江支线一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多板协同受力条件下的应力分析。结果表明:在多板协同受力时,面层板的最大弯拉应力与协同受力作用的强弱有关。当横缝设置传力杆后,板块之间的协同受力作用增强,横缝中部加载时,最大弯拉应力下降;纵向自由边中部加载时,最大弯拉应力有小幅度增长,验算条件下其增长幅度为1.3%以下。负温度梯度下,最大弯拉应力出现在面层板的表面,小于正温度梯度时的弯拉应力,同时其发生位置与正温度梯度情况不同,在加载板的荷载位置、面层板的中部都可能出现,且可能同时出现在多块板上;协同受力作用越强,其表现愈明显。板中加载时,协同受力强弱对面层板最大弯拉应力的影响较小。在零温度梯度情况下,基层刚度的下降将导致面层板最大弯拉应力的增大,此规律不受板块之间协同受力强弱的影响;非零温度梯度情况下,适当降低基层刚度对减小面层板的最大弯拉应力有利,且正、负温度梯度下的情况均相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有限元协同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1].高德峰,马志国.基于协同优化自卸车卸料装置有限元优化分析[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9
[2].高伟,李秀凤,崔巍.基于多板协同受力的前嫩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应力有限元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19
[3].武永珍,宋享桦,陆瑶.基于协同响应的微型桩复合土钉合理桩间距的有限元分析[J].施工技术.2017
[4].李典庆,肖特,曹子君,唐小松,方国光.基于极限平衡法和有限元法的边坡协同式可靠度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16
[5].朱建柳.基于网络驱动协同设计理论的汽车桥壳有限元分析[J].机械传动.2015
[6].李力,温荣耀,陈铭,张卫东.新型出铝车机电液协同仿真与有限元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7].何源源.基于向量式有限元的拉索摩擦滑移分析和索膜杆协同找形[D].浙江大学.2014
[8].胡长明,赵云波,汪杰,刘凤云.模板支撑体系与混凝土楼板协同作用的有限元分析[J].工业建筑.2014
[9].焦安源,李宗泽,白宁山.基于协同仿真环境的货车驱动桥壳有限元分析[J].制造业自动化.2014
[10].房明.墙板-钢框架协同体系拟静力试验及有限元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