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鲁米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化学,纳米,电化学,甲酰胺,促进剂,乙基,丁基。
鲁米诺论文文献综述
汤和俊[1](2019)在《基于鲁米诺纳米球的H.pylori电化学发光检测新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幽门螺旋杆菌(H.pylori)是由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胃粘膜组织中分离到的一种螺旋形、微厌氧革兰阴性杆菌。幽门螺旋杆菌被认为是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和胃腺癌等疾病的重要致病因子。世界上约有一半的人口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并且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Ⅰ类致癌因子。故早期、特异性诊断幽门螺旋杆菌,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相关疾病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的检测方法无法实现对幽门螺旋杆菌的高灵敏检测。因此,本课题设计了一种基于鲁米诺的叁元电化学发光纳米球的新方法用于幽门螺旋杆菌的高灵敏检测。本课题中,首次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叁元电化学发光纳米球,该纳米球包含了发光物质鲁米诺,共反应剂聚乙烯亚胺和共反应促进剂氨化的苝系衍生物,由于聚乙烯亚胺-鲁米诺分子内的自增强共反应和氨化的苝系衍生物对鲁米诺/过氧化氢体系的共反应促进效果,这种新型的叁元电化学发光纳米球具有更强的电化学发光信号。将基于鲁米诺的叁元电化学发光纳米球和靶物质触发的链置换反应相结合,构建了一种高灵敏无酶的生物传感器去检测幽门螺旋杆菌DNA。这种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新方法已成功的应用于幽门螺旋杆菌DNA的检测,检测范围从10 fM到10nM,最低检出限为2.4 fM。因此,本课题为开发高性能电化学发光纳米材料和无酶生物检测技术提供了一种新途径,并将其应用于临床分子诊断。(本文来源于《重庆医科大学》期刊2019-05-01)
张文生[2](2019)在《基于鲁米诺/碳点化学发光新体系的生物传感器构建及生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人体内代谢活动产生的生物活性分子如气体信号小分子、蛋白质、DNA和酶等水平的变化与体内的一些疾病息息相关。因此,对这些生物活性分子进行高选择性和高灵敏度检测一直是分析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化学发光检测(chemiluminescence,CL)由于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分析速度快和设备简单等优点已成为传感领域中最有效的技术之一,已在生命科学、环境科学、材料科学的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本论文合成了催化活性高、生物相容性好和光学性能优异的金银核壳纳米粒子(Au@Ag NPs)、氮硫共掺杂碳点(NS-CDs)等纳米材料,再巧妙地将其与CL传感器相结合。构建了灵敏检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硫化氢(H_2S)和癌胚抗原(CEA)等生物活性分子的CL传感平台,并开展了生化分析应用研究,为其他生物标志物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主要创新点及研究内容如下:1.本章基于双金属金银核壳纳米粒子(Au@Ag NPs)对鲁米诺-铁氰化钾(luminol-K_3Fe(CN)_6)体系优异的催化性能,构建了一种新型的检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CL生物传感平台。传感器构建过程如下:将合成的PSA抗体修饰的Au@Ag NPs(Ab-Au@Ag NPs)用来特异性捕获靶抗原PSA分子。当PSA存在时,PSA与Ab-Au@Ag NPs之间发生非竞争型免疫反应,进一步形成免疫纳米探针(PSA-Ab-Au@Ag NPs)。结果表明,该免疫纳米探针的催化能力随着PSA浓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并且对该CL体系的信号猝灭程度与PSA浓度的对数在0.1 pg mL~(-1)–100.0 ng mL~(-1)的范围内成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47 pg mL~(-1)。此外,构建的CL生物传感器成功用于来自信阳市中心医院的6份人血清样品中PSA的分析,结果与医院吻合,加标回收率在86.1%–112.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s)不大于5.9%。2.研究发现,人体内硫化氢(H_2S)的含量变化与一些重要疾病相关,因此,对H_2S的灵敏检测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章基于合成的CL探针Cu~(2+)-g-C_3N_4 NSs对luminol-H_2O_2体系有良好的催化作用,构建了一种新型的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检测H_2S的CL传感器。构建过程如下:当目标物H_2S存在时,其在水溶液中解离出的S~(2-)与探针Cu~(2+)-g-C_3N_4 NSs中的Cu~(2+)形成溶解度低的硫化铜(CuS),这有效地猝灭了luminol-H_2O_2-Cu~(2+)-g-C_3N_4 NSs体系的信号。在优化条件下,luminol-H_2O_2-Cu~(2+)-g-C_3N_4 NSs体系的信号随着H_2S浓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检测范围为10.0 pM–50.0 nM,检出限为2.0 pM。此外,设计的传感器成功用于来自信阳市中心医院3份人血浆样品中H_2S的分析,检测结果与文献报道的结果吻合,加标回收率在95.7%–110%之间,RSDs不超过6.1%。3.本章首次构建了基于氮硫共掺杂碳点-过氧化氢(NS-CDs-H_2O_2)体系的CL传感器,实现了对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的灵敏检测。构建过程如下:将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和DNA互补链共同修饰在Au@Ag NPs(HRP-Au@Ag-cDNA)上作为NS-CDs-H_2O_2体系的信号放大探针。HRP-Au@Ag-cDNA可以与纳米磁珠标记的CEA适配体发生特异性作用,形成DNA双链杂化的纳米复合物HRP-Au@Ag-dsDNA-MB。当CEA存在时,CEA优先与aptamer结合,导致HRP-Au@Ag-dsDNA-MB中的DNA双链打开,进一步释放了纳米探针HRP-Au@Ag-cDNA。基于探针中HRP和Au@Ag NPs的协同催化作用,设计的HRP-Au@Ag-cDNA对NS-CDs-H_2O_2体系具有双重信号放大作用。在优化条件下,构建的CL传感器实现了对CEA的灵敏检测,检测范围为0.3 ng mL~(-1)–80.0 ng mL~(-1),检出限为94 pg mL~(-1)。此外,将CL传感器成功用于来自信阳市中心医院5份人血清样品中CEA的分析,检测结果与医院吻合,加标回收率在89.4%–114.0%之间,RSDs不大于9.2%。(本文来源于《信阳师范学院》期刊2019-05-01)
毛选香[3](2019)在《金属有机框架及其衍生物在鲁米诺化学发光体系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化学发光分析因其检出限低、快速分析、线性范围宽和装置简单等优点而广泛地应用于分析检测领域。其中,鲁米诺因其良好的水溶性和较高的发光量子产率而成为经典的化学发光试剂之一。然而,鲁米诺在氧化剂过氧化氢的存在下,产生较微弱的化学发光,因此需要引入催化剂于鲁米诺-过氧化氢化学发光体系中来提高分析检测的灵敏度。其中,催化剂逐渐由金属离子和辣根过氧化物酶转变为纳米材料,比如金属纳米颗粒,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和碳纳米材料等等。近年来,金属有机框架因其比表面积高、孔径可调、活性位点丰富等优良特性,被广泛地应用于鲁米诺-过氧化氢化学发光体系。本文从金属有机框架及其衍生物出发,通过优化其制备方法,成功合成一系列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的纳米材料,并以鲁米诺-过氧化氢体系为模型反应,探究不同制备条件与所得材料结构以及催化性能叁者之间的关系,并成功用于高灵敏检测生物样品中的葡萄糖。本论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文献综述。一系列纳米材料作为催化剂用于鲁米诺-过氧化氢化学发光体系的研究进展。第二章:本章采用表面修饰的策略,首先通过溶剂热法合成MOF-235,然后利用MOF-235中的Fe~(3+)和β-CD中的-OH之间的配位作用在MOF-235的表面成功修饰β-CD,得到水中分散性良好的MOF-235/β-CD复合物。通过XRD,TGA,FTIR和SEM等表征手段对该复合物的形貌、结构进行分析,证明成功制备MOF-235/β-CD复合物。实验发现,在碱性条件下,MOF-235/β-CD高效催化luminol-H_2O_2反应,并产生显着增强的化学发光,其强度为luminol-H_2O_2反应的30倍。通过对其化学发光动力学曲线、化学发光光谱和自由基捕获实验结果的分析,表明其化学发光信号增强的原因可能是MOF-235中的活性位点和β-CD的协同作用,促进该体系中产生了大量的羟基自由基(·OH)和超氧自由基(O_2~(·-))等活性氧物质。基于葡萄糖氧化酶能催化葡萄糖产生过氧化氢,我们构建了一种简单快速、高灵敏、高选择性地检测葡萄糖的方法。在最优的实验条件下,该方法检测过氧化氢的线性范围为10 nM-1μM,检出限(LOD,3σ)为5 nM,检测葡萄糖的线性范围是0.01-3μM,葡萄糖的LOD(3σ)为10 nM。将该方法应用于人血清中葡萄糖的分析检测,获得了满意的结果。第叁章:本章采用在不同气氛中两歩碳化的策略,即先将制备的前体ZIF-67在N_2中600 ℃碳化得到Co纳米颗粒均匀分散在富含N的碳多面体中,然后进一步在空气中200 ℃碳化,使得Co纳米颗粒部分被氧化为Co_3O_4,得到核壳结构的Co@Co_3O_4/NC多面体复合物。研究表明,该复合物具有高效的催化活性,能催化过氧化氢氧化鲁米诺产生明显增强的化学发光,其增强的化学发光信号为luminol-H_2O_2反应的80倍。本章以luminol-H_2O_2化学发光反应为模型体系,借助流动注射化学发光的方式探究其作为高效催化剂的机理。通过对其化学发光动力学实验,化学发光光谱和自由基捕获实验的分析,推知其高效的催化活性可能是由于Co@Co_3O_4纳米颗粒均匀分散在N掺杂的碳多面体在该体系中加速了电子的转移,以及复合物中多组分之间的协同作用,促进过氧化氢分解,产生丰富的羟基自由基(·OH)和超氧自由基(O_2~(·-))。基于Co@Co_3O_4/NC多面体对luminol-H_2O_2反应良好的催化效果,我们提出了一种快速灵敏,选择性好的检测过氧化氢和葡萄糖的方法。在最优实验条件下,该方法检测过氧化氢的线性范围为5 nM-2μM,检出限(LOD,3σ)为2 nM,检测葡萄糖的线性范围是8 nM-1μM,葡萄糖的LOD(3σ)为4nM。进一步,将该方法应用于人血清样品中葡萄糖含量的测定,结果可靠。第四章:将具有高比表面积且多孔结构的前体ZIF-67在空气中400 ℃碳化,得到中空的Co_3O_4/C多面体复合物,然后与FeSO_4溶液反应,在该复合物上自组装生长FeOOH纳米棒,得到Co_3O_4/FeOOH纳米颗粒分散在碳多面体上的复合物(用Co_3O_4/FeOOH/C表示)。实验发现,该复合物对鲁米诺-过氧化氢化学发光体系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本章通过化学发光光谱,化学发光动力学实验和自由基捕获实验,推知其高催化活性可能是由于Co_3O_4/FeOOH/C复合物的中空结构有利于暴露大量的活性位点,以及该复合物中多组分之间的协同作用有利于催化H_2O_2产生大量的羟基自由基和超氧自由基。基于Co_3O_4/FeOOH/C中空多面体能够催化氧化鲁米诺产生明显增强的化学发光,本章通过耦合葡萄糖氧化酶,建立了一种快速、高灵敏的测定葡萄糖的方法。在最优的实验条件下,该分析方法检测葡萄糖的线性范围为5 nM-2μM,检出限(LOD,3σ)为5 nM,并成功应用于人血清中葡萄糖含量的测定。(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9-04-18)
刘松兰,杨萍[4](2019)在《酞菁在鲁米诺化学发光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鲁米诺-过氧化氢化学发光体系目前应用较为广泛,但具有发光强度弱,发光时间短等缺点。目前,对鲁米诺光活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已知鲁米诺发光体系的改进上,使得发光体系的发光时间更长并实现发光更强,灵敏度更强。本文从研究鲁米诺分子结构出发,以鲁米诺和四羧基酞菁锌为原料,合成了鲁米诺酞菁锌(TM)复合产物,建立了TM-H_2O_2体系,与鲁米诺-过氧化氢体系相比较,研究了其光致发光性质和化学发光机理;同时进行了条件优化。研究发现,其缓冲溶液pH=9. 8,TM浓度为1×10~(-4)mol·L~(-1),过氧化氢浓度为0. 03%时检测到的化学发光信号最强。(本文来源于《西部皮革》期刊2019年06期)
张胜海,夏忠丽,郭卫松,邹茜茜,李佳佳[5](2019)在《通过Gabriel反应合成经典化学发光试剂鲁米诺》一文中研究指出以3-硝基邻苯二甲酸为起始原料,先通过"一锅煮"的方法,连续实现酐交换、开环和闭环3步反应得到关键中间体N-甲基-3-硝基邻苯二甲酰亚胺。在40%水合肼溶液中,该中间体在100℃条件下发生Gabriel反应生成环酰肼,同时,中间体苯环上的硝基在自制催化剂Fe OOH作用下被水合肼还原为氨基。两个反应同步完成,极大的缩短了生产周期、反应温度较低、合成方法及操作简单、成本低、收率高、污染小,适用于工业化生产。在优化条件下,以83. 4%的总产率得到了超过现有技术标准的目标化合物。(本文来源于《化学试剂》期刊2019年04期)
谭文渊,周良芹,陈雨琴,付大友,王竹青[6](2019)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鲁米诺试剂稳定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鲁米诺试剂体系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并用该方法测试了鲁米诺体系中鲁米诺的稳定性。结果表明,优化实验条件下,鲁米诺的保留时间为4. 282 min,出峰效果较好,标准溶液在0. 1~4 mmol/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0. 31%~99. 05%,相对标准偏差RSD≤2. 93%。在10周内鲁米诺试剂没有明显变化,色谱峰面积偏差≤5%,稳定性良好,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结果准确、精密度良好的优点,可用于对鲁米诺试剂进行检测分析。(本文来源于《化学试剂》期刊2019年03期)
李梦飞,李桂新[7](2018)在《N-(4-氨基丁基)-N-(乙基异鲁米诺)/血红素/金纳米叁功能化氧化石墨烯材料的合成及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发光试剂N-(4-氨基丁基)-N-(乙基异鲁米诺)(ABEI),发光试剂催化剂氯化血红素(hemin)、金纳米粒子(Au NPs)和氧化石墨烯(GO)之间的非化学键作用合成了一种叁功能化氧化石墨烯发光功能化复合材料。采用化学发光试剂ABEI作为还原剂,还原氯金酸在石墨烯表面合成了金纳米粒子,ABEI和hemin催化剂通过非化学键作用积聚在石墨烯表面。叁功能化的石墨烯复合材料不仅具有良好的化学发光性能、良好的溶解性和水溶液的稳定性,而且为金纳米粒子为生物大分子提供了结合位点。(本文来源于《广东化工》期刊2018年10期)
邱淑银,李桂新[8](2018)在《鲁米诺及银纳米功能化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制备与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发光功能化纳米材料备受关注,本文通过St9ber法将鲁米诺及银纳米的包覆于二氧化硅纳米粒子(Luminol/Ag/SiO_2),并研究了Luminol/Ag/SiO_2纳米材料化学发光性能及电化学发光性能。(本文来源于《山东化工》期刊2018年10期)
赵晓岑[9](2018)在《新型鲁米诺电化学发光增敏机制的研究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因鲁米诺电化学发光(ECL)具有试剂稳定易得、发光效率高、可在水溶液中进行等诸多优点,所以针对鲁米诺ECL的研究多、应用广。但是鲁米诺ECL在中性条件下发光较弱,这限制了其在一些中性体系下(如:生物活性物质的检测)的应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如何更好地增强鲁米诺在中性体系中的ECL信号强度一直是ECL领域研究的热点。目前,通过修饰工作电极和通过改变溶液介质来增敏鲁米诺ECL是公认的两种途径。但是电极修饰方法往往复杂耗时,改变溶液介质也常需要引入过多的外加物。针对以上两个问题,本文开发了两种新型增敏ECL的方法,对其增敏机理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并应用于H_2O_2的检测,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将具有非共面结构的四苯乙烯(TPE)分子的溶液滴涂在金电极表面,开发了一种简易省时的用于放大鲁米诺ECL信号的策略。鉴于自组装的TPE聚集体呈现出的固有的多孔结构赋予了它们高比表面积和氧吸附的能力,因此,与裸电极相比,所构建的多孔结构导致鲁米诺在中性水溶液中的ECL信号得以增敏50倍左右。相比之下,两种典型的共平面结构的多环芳烃(PAHs)聚集体,芘和芘,由于它们的类光盘型的分子结构及其在聚集条件下呈现出密集堆积层,只能较弱地增敏鲁米诺的ECL信号。本工作中所提出的ECL体系已成功应用于在0.25~1000 μM线性范围内过氧化氢(H_2O_2)的检测,检测限(S/N = 3)为0.1μM。我们的发现不仅为揭示固有分子结构在聚集构型中的作用提供了启发,而且为非共面结构的分子在分析应用中的使用提供了有吸引力的观点。2.通过向鲁米诺ECL的电解液中加入少量甲酰胺,发现了甲酰胺对在近中性条件下鲁米诺ECL的高效增敏现象,且增敏后的ECL信号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此外,我们还进一步研究了甲酰胺增敏鲁米诺ECL的机制。基于甲酰胺改变鲁米诺溶液介质,在增溶鲁米诺的同时,通过甲酰胺与鲁米诺分子间的氢键作用,还可以促进鲁米诺的去质子化过程以催化鲁米诺的电化学氧化,从而达到增敏鲁米诺ECL的目的。本章工作不仅发现了一种新的增敏剂高效增敏中性体系下鲁米诺的电化学发光,而且为深入研究鲁米诺的发光机理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鲁米诺应用范围的拓宽提供了契机。(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期刊2018-05-21)
李文丽,余鹃,向军俭,王宏[10](2018)在《人心肌肌钙蛋白Ⅰ鲁米诺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制备两株抗人心肌肌钙蛋白Ⅰ(human cardiac troponinⅠ,cTnⅠ)单克隆抗体,建立鲁米诺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方法:制备腹水型单抗、饱和硫酸铵沉淀法和亲和层析柱Protein G纯化抗体,并通过SDS-PAGE和ELISA对抗体特异性进行鉴定,建立鲁米诺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并对30份临床血清样本进行检测。结果:本实验制备的两株单抗(分别命名为Ab1、Ab3;亚型都是Ig G1)能够识别以cTnⅠ单体、cTnⅠ-C复合物和cTnⅠ-T-C复合物不同形式存在的cTnⅠ。Ab1、Ab3的效价分别为1∶80万和1∶40万,亲和力常数分别为1.62×109L/mol、2.60×108L/mol。利用2株单抗建立的鲁米诺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检测范围为:6.25~400 ng/ml。对30份临床样本进行检测,阳性检出率为77.3%,阴性检出率为100%。结论:建立了可以检测以cTnⅠ单体、cTnⅠ-C和cTnⅠ-T-C复合物形式存在的cTnⅠ的鲁米诺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具有更高的实用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免疫学杂志》期刊2018年05期)
鲁米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人体内代谢活动产生的生物活性分子如气体信号小分子、蛋白质、DNA和酶等水平的变化与体内的一些疾病息息相关。因此,对这些生物活性分子进行高选择性和高灵敏度检测一直是分析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化学发光检测(chemiluminescence,CL)由于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分析速度快和设备简单等优点已成为传感领域中最有效的技术之一,已在生命科学、环境科学、材料科学的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本论文合成了催化活性高、生物相容性好和光学性能优异的金银核壳纳米粒子(Au@Ag NPs)、氮硫共掺杂碳点(NS-CDs)等纳米材料,再巧妙地将其与CL传感器相结合。构建了灵敏检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硫化氢(H_2S)和癌胚抗原(CEA)等生物活性分子的CL传感平台,并开展了生化分析应用研究,为其他生物标志物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主要创新点及研究内容如下:1.本章基于双金属金银核壳纳米粒子(Au@Ag NPs)对鲁米诺-铁氰化钾(luminol-K_3Fe(CN)_6)体系优异的催化性能,构建了一种新型的检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CL生物传感平台。传感器构建过程如下:将合成的PSA抗体修饰的Au@Ag NPs(Ab-Au@Ag NPs)用来特异性捕获靶抗原PSA分子。当PSA存在时,PSA与Ab-Au@Ag NPs之间发生非竞争型免疫反应,进一步形成免疫纳米探针(PSA-Ab-Au@Ag NPs)。结果表明,该免疫纳米探针的催化能力随着PSA浓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并且对该CL体系的信号猝灭程度与PSA浓度的对数在0.1 pg mL~(-1)–100.0 ng mL~(-1)的范围内成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47 pg mL~(-1)。此外,构建的CL生物传感器成功用于来自信阳市中心医院的6份人血清样品中PSA的分析,结果与医院吻合,加标回收率在86.1%–112.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s)不大于5.9%。2.研究发现,人体内硫化氢(H_2S)的含量变化与一些重要疾病相关,因此,对H_2S的灵敏检测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章基于合成的CL探针Cu~(2+)-g-C_3N_4 NSs对luminol-H_2O_2体系有良好的催化作用,构建了一种新型的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检测H_2S的CL传感器。构建过程如下:当目标物H_2S存在时,其在水溶液中解离出的S~(2-)与探针Cu~(2+)-g-C_3N_4 NSs中的Cu~(2+)形成溶解度低的硫化铜(CuS),这有效地猝灭了luminol-H_2O_2-Cu~(2+)-g-C_3N_4 NSs体系的信号。在优化条件下,luminol-H_2O_2-Cu~(2+)-g-C_3N_4 NSs体系的信号随着H_2S浓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检测范围为10.0 pM–50.0 nM,检出限为2.0 pM。此外,设计的传感器成功用于来自信阳市中心医院3份人血浆样品中H_2S的分析,检测结果与文献报道的结果吻合,加标回收率在95.7%–110%之间,RSDs不超过6.1%。3.本章首次构建了基于氮硫共掺杂碳点-过氧化氢(NS-CDs-H_2O_2)体系的CL传感器,实现了对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的灵敏检测。构建过程如下:将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和DNA互补链共同修饰在Au@Ag NPs(HRP-Au@Ag-cDNA)上作为NS-CDs-H_2O_2体系的信号放大探针。HRP-Au@Ag-cDNA可以与纳米磁珠标记的CEA适配体发生特异性作用,形成DNA双链杂化的纳米复合物HRP-Au@Ag-dsDNA-MB。当CEA存在时,CEA优先与aptamer结合,导致HRP-Au@Ag-dsDNA-MB中的DNA双链打开,进一步释放了纳米探针HRP-Au@Ag-cDNA。基于探针中HRP和Au@Ag NPs的协同催化作用,设计的HRP-Au@Ag-cDNA对NS-CDs-H_2O_2体系具有双重信号放大作用。在优化条件下,构建的CL传感器实现了对CEA的灵敏检测,检测范围为0.3 ng mL~(-1)–80.0 ng mL~(-1),检出限为94 pg mL~(-1)。此外,将CL传感器成功用于来自信阳市中心医院5份人血清样品中CEA的分析,检测结果与医院吻合,加标回收率在89.4%–114.0%之间,RSDs不大于9.2%。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鲁米诺论文参考文献
[1].汤和俊.基于鲁米诺纳米球的H.pylori电化学发光检测新方法[D].重庆医科大学.2019
[2].张文生.基于鲁米诺/碳点化学发光新体系的生物传感器构建及生化分析[D].信阳师范学院.2019
[3].毛选香.金属有机框架及其衍生物在鲁米诺化学发光体系的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9
[4].刘松兰,杨萍.酞菁在鲁米诺化学发光中的应用[J].西部皮革.2019
[5].张胜海,夏忠丽,郭卫松,邹茜茜,李佳佳.通过Gabriel反应合成经典化学发光试剂鲁米诺[J].化学试剂.2019
[6].谭文渊,周良芹,陈雨琴,付大友,王竹青.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鲁米诺试剂稳定性研究[J].化学试剂.2019
[7].李梦飞,李桂新.N-(4-氨基丁基)-N-(乙基异鲁米诺)/血红素/金纳米叁功能化氧化石墨烯材料的合成及性质研究[J].广东化工.2018
[8].邱淑银,李桂新.鲁米诺及银纳米功能化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制备与性能研究[J].山东化工.2018
[9].赵晓岑.新型鲁米诺电化学发光增敏机制的研究及应用[D].北京化工大学.2018
[10].李文丽,余鹃,向军俭,王宏.人心肌肌钙蛋白Ⅰ鲁米诺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的建立[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