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胶莱盆地和平邑盆地晚白垩世—古新世介形类动物群及其生物地层学和古环境研究

山东胶莱盆地和平邑盆地晚白垩世—古新世介形类动物群及其生物地层学和古环境研究

论文摘要

白垩纪是典型的温室气候时期,但在白垩纪末期地球经历了明显的气候变化,从暖温室气候转变为冷温室气候,并持续到古新世早期。白垩纪-古近纪之交(约66.0 Ma)发生的白垩纪末生物大灭绝是地质历史时期五大灭绝事件之一。长期以来,白垩纪-古近纪气候变化与生物之间的关系以及白垩纪末生物大灭绝事件都是学界热点问题。山东省胶莱盆地和平邑盆地分别位于沂沭断裂带东、西两侧,晚白垩世-古新世非海相地层发育良好,化石比较丰富,并被认为含有白垩系/古近系界线(K/Pg界线),是研究白垩纪-古近纪陆地生态系统演变以其环境背景的理想地区。介形类是甲壳类动物中少数可以提供海相和非海相(古)环境信息的类群,被广泛应用于古环境和生物地层学研究。本文从分类学、生物地层学和古环境等方面,系统研究了胶莱盆地和平邑盆地晚白垩世-古新世介形类动物群。另外,类女星介科(Talicyprididae)是一类壳体具有特殊冠状装饰的非海相介形类,仅生存于白垩纪-古近纪,本文对其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分析。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胶莱盆地箭口村剖面出露了胶州组上部地层,并产出大量保存良好的非海相介形类化石,经详细研究归入12属27种(包括9未定种),其中Talicypris ectypa(Stankevitch,1974)comb.nov.系由 Cypris ectypa(Stankevitch,1974)转移至Talicypris所建立的新组合。这些化石系首次报道于诸城地区。与已知介形类化石组合的比较说明这套地层的年代为晚白垩世坎潘期至马斯特里赫特期,该地区的胶州组可能含有K/Pg界线。通过介形虫化石埋藏学和古环境分析并结合介形虫壳体装饰特征,认为箭口村一带在坎潘期晚期交替出现暂时性水体与永久性湖泊;在坎潘期末期至马斯特里赫特期初期,本区湖泊存在季节性收缩和扩张的现象,同时存在永久性水体和季节性水体。平邑盆地葛家庄剖面出露了固城组和卞桥组一段,产有比较丰富的非海相介形类化石,归入10属18种(包括7未定种)。通过与已知介形类化石组合进行比较,认为剖面中Cypridea cavernosa首现位置至Ilyocypris首现位置,即固城组中上部的时代为坎潘期至马斯特里赫特期;Ilyocypris首现至介形类末现层位,即卞桥组一段的时代为马斯特里赫特期最晚期至丹麦期早期;K/Pg界线应该位于卞桥组一段内,距固城组顶界0.8-4 m之间,进一步明确了该剖面K/Pg界线的位置。基于前人沉积学和轮藻化石埋藏学研究结果,并结合介形类化石分析,认为在坎潘期至马斯特里赫特期,葛家庄一带出现了小型淡水湖泊,并存在暂时性水体;至马斯特里赫特期末期,该地区变为广阔的湖泊,水体稳定。对类女星介科化石记录进行了首次系统整理,发现该科共包括9属(Altanicypris,Bogdocypris,Chinocypridea,Cristocypris,Khandia,Ovalicypridea,Rhombicypridea,Talicypridea和Talicypris)114种,其中Rhombicypridea属可能为Talicypridea属的晚出异名,但尚需进一步研究确认。多样性变化分析显示,类女星介科出现时间不晚于早白垩世阿普特期,但在早白垩世分异度一直保持很低水平;到晚白垩世分异度迅速升高并进入辐射期,于马斯特里赫特期达到顶峰;进入古近纪,分异度突然下降,古新世仅剩2属2种,至始新世末期该科彻底消失。古地理分布规律的解析显示,类女星介科迁移、扩散过程比较符合“欧洲-冈瓦纳大陆扩散假说”。本文推测其过程如下:该科在早白垩世起源于冈瓦纳大陆,随后传入欧洲,最迟于早白垩世末期迁移到亚洲地区,期间该科在冈瓦纳大陆也有分布并扩散;晚白垩世坎潘期-马斯特里赫特期,该科分布范围达到顶峰,在冈瓦纳大陆各主要陆块和亚洲主体都有分布;进入古近纪,分布范围迅速收缩,在古新世仅分布于中国和蒙古个别地区,至始新世仅见于我国湖南。类女星介科在晚白垩世的迅速辐射和分布范围的迅速扩大,可能与白垩纪温暖的气候以及该科具有抵抗干旱和休眠属性的卵从而能够长距离传播有关;进入古近纪该科多样性骤然下降、分布范围明显收缩,很可能受到了白垩纪末大灭绝事件的直接影响。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介形类研究简史
  •   1.2 中国介形类化石研究简史
  •   1.3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2章 地质背景与地层概况
  •   2.1 胶莱盆地
  •     2.1.1 地质背景
  •     2.1.2 研究剖面和地层
  •   2.2 平邑盆地
  •     2.2.1 地质背景
  •     2.2.2 研究剖面和地层
  • 第3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   3.1 介形类形态特征及形态术语
  •     3.1.1 介形类形态特征
  •     3.1.2 介形类化石形态术语
  •   3.2 研究材料
  •   3.3 研究方法
  •     3.3.1 介形类化石处理方法
  •     3.3.2 介形类生物地层学方法
  •     3.3.3 介形类化石与古环境恢复
  • 第4章 胶莱盆地和平邑盆地介形类生物地层学
  •   4.1 胶莱盆地介形类生物地层学
  •   4.2 平邑盆地介形类生物地层学
  • 第5章 胶莱盆地和平邑盆地古环境研究
  •   5.1 胶莱盆地古环境研究
  •     5.1.1 介形类多样性
  •     5.1.2 介形类埋藏学
  •     5.1.3 古环境研究
  •   5.2 平邑盆地古环境研究
  • 第6章 类女星介科(Talicyprididae)的演化
  •   6.1 类女星介科的分类位置
  •   6.2 类女星介科的演化
  •     6.2.1 类女星介科多样性演变
  •     6.2.2 类女星介科的古地理分布和起源
  • 第7章 系统古生物学
  • 第8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版及图版说明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文章来源

    类型: 博士论文

    作者: 王贺

    导师: 张海春

    关键词: 介形虫,胶莱盆地,平邑盆地,晚白垩世古新世,类女星介科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生物学,地质学,地质学

    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基金: 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XDB260103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41688103,41622201)

    分类号: Q915;P532

    总页数: 160

    文件大小: 12409K

    下载量: 146

    相关论文文献

    • [1].海洋浮游介形类的多样性和生态学研究进展[J]. 生态科学 2019(06)
    • [2].南海西北部夏冬季浮游介形类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J]. 热带海洋学报 2020(02)
    • [3].西藏地区现代沉积物中介形类环境指示意义初探[J]. 湖泊科学 2015(05)
    • [4].第16届国际介形类大会在巴西举行[J]. 微体古生物学报 2009(04)
    • [5].菲律宾海北部底质沉积中的深海介形类[J]. 微体古生物学报 2011(01)
    • [6].云南滇池淡水介形类新记录[J]. 微体古生物学报 2010(04)
    • [7].晚白垩世介形类壳体稳定同位素尝试——以松科1井南孔样品为例[J]. 现代地质 2011(03)
    • [8].南沙群岛海域春、秋季浮游介形类生态学特征[J]. 水产学报 2015(06)
    • [9].《中国介形类化石(第三卷)》出版[J]. 地层学杂志 2010(02)
    • [10].包头地区第四纪中晚期介形类生物地层与环境演化[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8(10)
    • [11].黄、渤海中、晚更新世的冷水介形类[J]. 微体古生物学报 2014(04)
    • [12].贵州省红枫湖现生介形类新纪录[J]. 微体古生物学报 2013(02)
    • [13].介学之母——纪念著名的中国介形类化石研究的开拓者和一代宗师侯祐堂教授逝世一周年[J]. 微体古生物学报 2011(01)
    • [14].藏北南部介形类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典范对应分析[J]. 科技导报 2014(35)
    • [15].渤海海域渤中34-A地区古近系介形类组合特征及沉积环境[J]. 微体古生物学报 2019(03)
    • [16].侏罗纪末至白垩纪非海相介形类生物地层学:回顾与展望[J]. 地层学杂志 2012(02)
    • [17].皖南地区震旦系古介形类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J]. 安徽地质 2012(02)
    • [18].台湾海峡底栖介形类真喜萤属一新种(介形纲:喜萤科)[J]. 水产学报 2015(04)
    • [19].怀念中国微体古生物学介形类学科奠基人——恩师侯祐堂研究员[J]. 微体古生物学报 2011(01)
    • [20].新疆晚白垩世非海相介形类化石[J]. 新疆地质 2010(02)
    • [21].我国东部轻度富营养化湖泊(元荡湖)介形类组成及其生态意义(英文)[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8(05)
    • [22].越南北部Tong Vai Valley下泥盆统介形类Sinoleperditiinae(英文)[J]. 古生物学报 2013(03)
    • [23].基于形态及分子性状对介形类高级分类体系的分析(英文)[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4)
    • [24].洞庭湖介形类现生种的分布与生态特征[J]. 沉积学报 2019(01)
    • [25].辽西建昌盆地下白垩统义县组的划分及其介形类化石[J]. 地质与资源 2012(01)
    • [26].第四纪湖相介形类壳体化石在古环境中的应用——种属组合研究进展与问题[J]. 地球科学进展 2009(11)
    • [27].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东南部湖泊底质中现代介形类[J]. 微体古生物学报 2018(03)
    • [28].松辽盆地晚白垩世青山口组—嫩江组一段介形类壳饰、壳形类型与环境关系分析[J]. 中国地质 2014(01)
    • [29].华东地区元荡湖现生介形类新记录[J]. 微体古生物学报 2016(03)
    • [30].西藏南部吉隆盆地晚中新世-早更新世介形类群落研究[J]. 地质学报 2013(06)

    标签:;  ;  ;  ;  ;  

    山东胶莱盆地和平邑盆地晚白垩世—古新世介形类动物群及其生物地层学和古环境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