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反英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英雄,吉姆,莱西,所罗门,无政府主义,好莱坞,军规。
反英雄论文文献综述
孙佳山[1](2019)在《“反英雄”形象是西方的一杆枪》一文中研究指出过去我们在谈及好莱坞电影的主流叙事时,常常着眼于那些外表帅气、能力强大的“超人”形象。然而在好莱坞电影的英雄谱系中,还有另外一种过去被忽视了的文化形象——“反英雄”。从“阿拉伯之春”中佩戴电影《V字仇杀队》主角盖伊·福克斯面具的抗议者,到近期香港街头佩戴(本文来源于《环球时报》期刊2019-11-15)
黄菊[2](2019)在《反英雄与解构——后现代语境下的《拉孔布·吕西安》》一文中研究指出《拉孔布·吕西安》是一部反映法国二战占领时期的电影,它通过反英雄叙事,解构宏大叙事和消解二元对立的手法,表现了特殊时代背景中人的盲目性和矛盾性以及历史和政治背景本身的复杂性和模糊性。该电影不表明政治立场,也不做道德评判,既体现了后现代语境中对"不确定性"和"内在性"的追求,又表现了莫迪亚诺和马勒对人性的思考和关怀。(本文来源于《语文学刊》期刊2019年05期)
熊焕力[3](2019)在《浅析“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反英雄形象塑造》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影中的英雄主题一直经久不衰,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不同于传统英雄形象的反英雄出现在大众视野中,人们对英雄的概念也有了新的阐释。本文试图从情节改编,叙事技巧,以及"陌生化"叁个方面,分析探讨"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反英雄形象的塑造。(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9年27期)
马涛[4](2019)在《反英雄主义的幽默性崇高》一文中研究指出约瑟夫·海勒的小说《第22条军规》是美国当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其反英雄叙事不仅是后现代文学的试验性手法,其中蕴含的反英雄主义思想更是传承了人文主义的自由理念,具有一种幽默性崇高的美学品格。传统英雄主义随着历史变迁而逐渐消解,应运而生的反英雄主义代表着时代最强音。然而,反英雄形象并不是昙花一现的应景之物,其文学形象在西方文学史中有谱系可寻,这就为黑色幽默的崇高性奠定了理论基础。海勒用寓庄于谐的语言和喜剧性形象来传达严肃的悲剧主题,对荒诞现实作出理性反思。海勒通过约塞连等人西西弗斯式的行动选择诠释了反英雄主义的新人文主义伦理观,进一步体现了该小说幽默性崇高的审美创新特征。(本文来源于《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钟友谦[5](2019)在《从韦小宝的书写形象看反英雄》一文中研究指出《鹿鼎记》,是名誉江湖的香港作家查良镛以笔名金庸,在公元一九七二年完成的封笔之作。透过书中紧凑刺激的剧情,我们不难发现当中主角韦小宝是一个特殊的人物,一方面他重情重义,继承并突显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他由于成长的环境因素,对于吃喝嫖赌无一不精,时不时也会玩弄一些阴谋诡计,具有浓重的市井流氓文化气息。书中的韦小宝是极具反英雄形象的,却也是栩栩如生的真实而普遍的。(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9年23期)
陈文[6](2019)在《看腻超级英雄,“反英雄”尝鲜》一文中研究指出如何理解“反英雄”影视作品的流行?在中国电影市场,已上映13天的《哪吒之魔童降世》面对《烈火英雄》《使徒行者2》等暑期档强片挑战,依然稳居单日票房榜首,累计票房已突破29亿元人民币;在北美,亚马逊出品的漫改剧集《黑袍纠察队》在IMDb影评网站一上线就打出(本文来源于《环球时报》期刊2019-08-08)
张和龙[7](2019)在《《幸运的吉姆》中的新类型“反英雄”及其双重美学形塑》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幸运的吉姆》中,艾米斯塑造了一个带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新类型"反英雄"。本文对这一"反英雄"形象重新进行解读与分析,指出这一形象不同于20世纪英美文学中的其他"反英雄"形象,认为艾米斯的人物塑造艺术不是简单地回归经典现实主义,而是隐含着对经典现实主义所承载的道德文化与价值观念的摒弃。此外,艾米斯也在不自觉地挪用或借用现代主义创作技巧,其笔下的"反英雄"是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双重美学形塑下的产物。(本文来源于《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期刊2019年01期)
才卓男[8](2019)在《反英雄视角下凯鲁亚克小说中“垮掉一代”与王朔小说中“顽主”之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凯鲁亚克作为美国"垮掉的一代"作家中的代表人物,在其小说《在路上》中描绘了20世纪60年代美国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刻画了反叛传统文化价值观念,追求自由个性的人物形象。中国作家王朔自1988年以来成为中国文坛反文化思潮的代表人物,被称为中国的"垮掉一代"。其小说中的人物多出身部队大院,却因为社会的变革从而变得无所适从,慢慢沦为"顽主"。两种角色人物都是反英雄。文章旨在从反英雄人物视角切入,对比二者的异同。(本文来源于《大观(论坛)》期刊2019年06期)
宋慧岩[9](2019)在《成长小说视野下的《所罗门之歌》——论反英雄式人物奶娃的自我成长》一文中研究指出《所罗门之歌》是美国当代作家托尼·莫里森的代表作之一。其中小麦肯(奶娃)是一反常规的英雄形象,虽已成年,但心智尚不成熟,没有独立的人格。在利益驱使下,奶娃南下寻找金子,开始了寻根之旅,经历了一系列变故后,最终找到了家族之根。本文从成长小说的角度解读奶娃的寻根之旅,指出在此过程中奶娃最终自我意识觉醒,在心理上真正成长起来,意识到黑人群体在以白人文化为主流的西方社会中,必须坚持自己的文化。(本文来源于《文教资料》期刊2019年17期)
师琦[10](2019)在《反英雄、悖论及荒诞:特雷西·莱茨《八月:奥塞奇郡》的黑色幽默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特雷西·莱茨(1965-)的戏剧《八月:奥塞奇郡》被誉为“21世纪美国第一部伟大剧作”。该剧几乎囊括了2008年美国戏剧从普利策奖到托尼奖等所有重要奖项,毋庸置疑是21世纪获奖最多的戏剧。该剧不仅成功延续了美国经典戏剧中家庭功能失调的题材,并且剧中明显的黑色幽默特征又赋予其独树一帜的美学色彩。黑色幽默,作为一种后现AI写作作技巧,以轻松揶揄的方式描写病态的事件来展现社会的荒诞和残酷。本文从人物塑造、情节设置和主题表达叁方面出发,通过解读人物的反英雄特性、戏剧的悖论情节和荒诞主题来证实该剧具有的明显的黑色幽默特征,从而揭示作者风趣幽默的语言背后对整个荒诞世界的沉重思考。首先,论文聚焦《八月:奥塞奇郡》人物刻画的黑色幽默特征,分析剧中人物的反英雄特性。反英雄不同于传统文学中塑造的英雄人物。英雄通常正义、勇敢、富有责任心和具有使命感;而反英雄则是小人物,他们身上病态、懦弱、自私、不负责任和自欺欺人的一面充满着荒诞和讽刺的意味。通过塑造反英雄人物,作者突出表现了人物在面对荒诞社会时的茫然无助,展现了当代社会中普通民众真实的生存状态。其次,论文分析《八月:奥塞奇郡》的悖论情节,并藉此揭示出人生的荒诞困境。该部分通过分析人物之间复杂又矛盾的关系,展现人物在爱与恨、亲密与疏离、生与死的张力中绝望地挣扎,进而打破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的人物关系。他们渴望与家人相爱相伴,但是家人的冷漠使他们心灰意冷。面对爱恨、亲疏、生死的抉择,他们绝望而无助,任由命运摆布。最后,论文剖析《八月:奥塞奇郡》的荒诞主题。作品的荒诞性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生活的深切体验。根据加缪和尤内斯库对荒诞的解读,论文从两个方面解析该剧呈现的荒诞主题:人物异化和生命无意义。剧中主要人物深陷各自的困境中,不可避免地被异化在自己的世界里。他们缺少与家人的沟通,缺少来自爱人的关爱,在美好憧憬和残酷现实的巨大落差中,体味到了来自这个世界的陌生。他们失去了信仰和希望,万念俱灰,深切感受到现代社会的残酷与荒诞。剧本《八月:奥塞奇郡》不仅为美国传统的家庭悲剧增添了别具一格的悲喜剧色彩,而且诠释了黑色幽默在现代戏剧中的独特美学意义。莱茨对病态人物的塑造和对人物之间复杂、矛盾的关系的剖析,揭露出人性、社会以及世界的荒诞。他将这种荒诞浓缩在一个普通家庭中,以这家人扭曲变态的生活,真实再现了在恐怖主义、经济萧条肆虐的21世纪美国民众的真实生存状态,进而引起读者对存在于美国社会的荒诞性的思考。(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9-05-01)
反英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拉孔布·吕西安》是一部反映法国二战占领时期的电影,它通过反英雄叙事,解构宏大叙事和消解二元对立的手法,表现了特殊时代背景中人的盲目性和矛盾性以及历史和政治背景本身的复杂性和模糊性。该电影不表明政治立场,也不做道德评判,既体现了后现代语境中对"不确定性"和"内在性"的追求,又表现了莫迪亚诺和马勒对人性的思考和关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反英雄论文参考文献
[1].孙佳山.“反英雄”形象是西方的一杆枪[N].环球时报.2019
[2].黄菊.反英雄与解构——后现代语境下的《拉孔布·吕西安》[J].语文学刊.2019
[3].熊焕力.浅析“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反英雄形象塑造[J].青年文学家.2019
[4].马涛.反英雄主义的幽默性崇高[J].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9
[5].钟友谦.从韦小宝的书写形象看反英雄[J].青年文学家.2019
[6].陈文.看腻超级英雄,“反英雄”尝鲜[N].环球时报.2019
[7].张和龙.《幸运的吉姆》中的新类型“反英雄”及其双重美学形塑[J].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19
[8].才卓男.反英雄视角下凯鲁亚克小说中“垮掉一代”与王朔小说中“顽主”之对比[J].大观(论坛).2019
[9].宋慧岩.成长小说视野下的《所罗门之歌》——论反英雄式人物奶娃的自我成长[J].文教资料.2019
[10].师琦.反英雄、悖论及荒诞:特雷西·莱茨《八月:奥塞奇郡》的黑色幽默特征分析[D].郑州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