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纺性论文_易定秋,赵小林

导读:本文包含了可纺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可纺性,纤维,纺丝,静电,丝素,聚乙烯醇,棉绒。

可纺性论文文献综述

易定秋,赵小林[1](2019)在《不同产地的棉绒可纺性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使用河南绒,湖南绒,湖北绒,山东绒,河北绒生产棉浆粕,原液使用棉浆粕制成粘胶,黏胶可纺性的差异,山东和河北绒可纺性好,其他次之。(本文来源于《科技风》期刊2019年31期)

吴彭,孙华平,陈龙,朱福和,陈培[2](2019)在《HDPE/PET皮芯复合纺丝中组分表观黏度匹配及可纺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纤维级高密度聚乙烯(HDPE)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为原料,采用复合纺丝法制备HDPE/PET皮芯复合纤维,考察了HDPE和PET的流变性能及二者熔体表观黏度(η_a)的匹配关系,探讨了剪切速率(■)和纺丝温度对两组分熔体黏度比的影响规律,确定了皮芯复合纺丝最佳工艺条件,并对纤维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HDPE和PET熔体的η_a均随着■的增大呈现非线性降低,均为非牛顿流体;随着■的提高,HDPE与PET的黏度比呈上升趋势,当■为8 000 s~(-1)时,HDPE与PET的熔体黏度比为0.6~0.8,且随纺丝温度的升高,黏度比的变化不明显;采用密度为0.959 g/cm~3的HDPE与PET进行复合纺丝,当HDPE/PET皮芯复合比为40/60、箱体温度为288℃、拉伸温度为90℃、拉伸倍数为3.0时,可纺性好,制得的HDPE/PET皮芯复合纤维的皮芯结构明显,截面形态良好,断裂强度为3.42 cN/dtex,断裂伸长率为40.06%,干热收缩率为3.73%。(本文来源于《合成纤维工业》期刊2019年05期)

胡宝继,刘凡,邵伟力,岳万里,陈元昆[3](2019)在《聚苯硫醚熔喷可纺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聚苯硫醚聚合物熔点高、流动性差、熔体黏度大,使其很难进行熔喷纺丝。从4种不同性能的聚苯硫醚原料入手,筛选出适合熔喷纺的原料,进而对熔喷纺丝工艺参数进行探索,分析了聚苯硫醚的熔喷可纺性。结果显示:熔融指数为258 g/(10 min)的聚苯硫醚具有较好的熔喷可纺性。当纺丝工艺参数为:挤出机2 Hz、风机35 Hz、挤出机主体温度340℃、喷丝头温度345℃、风温350℃时,可以纺出连续均匀的聚苯硫醚无纺布,纤维直径为2~5μm。(本文来源于《上海纺织科技》期刊2019年08期)

高秋璐[4](2019)在《大麻纤维的可纺性研究及混纺产品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大麻是一种种植历史悠久、分布幅度广泛、形态丰富多样的群类,很早就被人类作为纺织纤维使用。作为天然纤维素纤维之一,它不仅染色、吸湿透气、耐磨性能优异,还有天然的抑菌保健性能、优异的抗紫外线、抗辐射性能等。大麻产品具有独特的生态性能,在微生物以及光热作用下能够自行降解。但是大麻粗硬,可纺性差导致难以用其产出精美高质量的产品,又有上世纪政策等原因的限制,大麻纤维的研究一直处于缓慢发展状态。利用大麻纤维进行纺纱,需先进行脱胶制成工艺纤维,脱胶质量将直接影响纤维可纺性状态,既要适度地去除纤维束中非纤维素物质,又要防止脱胶对纤维束内部产生破坏,还要防止纤维束完全离解成单纤维。脱完胶的大麻纤维存在长度整齐度差、扭转抱合作用弱、比电阻大等特性,这些性能使得大麻纤维在棉纺设备上的纯纺难以顺利进行,继而制约了大麻纤维在纺织方面的发展。本论文针对不同规格大麻纤维对纯纺工艺的适应性进行探索,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探索大麻/棉混纺纱工艺解决大麻纤维纺纱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开发出具有较高强力,满足织造要求的大麻/棉纤维混纺纱,最后对大麻/棉纤维混纺织物的抗菌性能进行了探索,以追寻大麻产品高附加值的发展空间。具体的研究工作如下:首先,对不同规格的大麻纤维基本性能进行了测试,作为探索极限线密度纯纺工艺参数的依据。通过测试发现这6种大麻纤维的长度细度各不相同,总体上纤维的断裂强度、初始模量和比电阻都较高。其次,对大麻纤维纯纺工艺进行了研究,发现不同规格纤维的可纺极限线密度各不相同,细度对极限的影响最大。最终成纱截面根数与理想状态还有较大差距,这说明纯纺大麻纱的线密度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然后纺制同线密度的纱线并进行测试,发现纱线断裂强度偏低无法满足织造要求,所以结合极限纺纱部分的测试结果,优选出了细长比较大的纤维与棉混纺。第叁,纺制大麻/棉混纺比不同的纱线,发现大麻含量越低则纱线的质量越好,大麻50/棉50为临界混纺比。为了兼顾麻织物的特性,最终选择混纺比为大麻40/棉60。第四,通过对单因子的探索,发现了细纱工序的捻系数、后区牵伸倍数以及上下销钳口隔距分别对强度、条干及毛羽产生影响,然后各选择3个水平进行正交实验。接下来对正交实验结果先后进行极差和方差分析,得到了细纱工序的最佳工艺参数:捻系数420、后区牵伸倍数1.35、上下销钳口隔距3.5mm。然后对参数进行验证,最终纱线强度明显提高。最后,对大麻混纺织物的抗菌性能进行了探讨。纺制大麻/抗菌粘胶/棉的比例为35/5/60的混纺纱与大麻/棉的比例为40/60的混纺纱,然后分别织成针织物测试其抗菌性,结果表明加入抗菌粘胶的混纺织物抗菌性能较好。(本文来源于《东华大学》期刊2019-05-01)

朱彩红,石培峰,吕张飞,胡迎春[5](2019)在《再生丝素蛋白可纺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纳米纤维具有极高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率等独特性质,使其在生物医学、电子、能源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丝素蛋白由于其独特的机械性能、生物相容性和缓慢的降解性,成为组织工程的基质材料。利用静电纺丝技术进行了再生丝素蛋白的可纺性研究,获得了相应的静电纺丝工艺参数,取得了预期的效果。(本文来源于《现代盐化工》期刊2019年02期)

龙永生,孔维春,李娟[6](2019)在《Dralon腈纶粘胶棉混纺纱可纺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探讨Dralon腈纶/粘胶/棉40/40/20 14.8 tex混纺纱的工艺优化措施。分析了Dralon腈纶的微观结构和染色后纤维指标的变化情况;严格控制原料的回潮率;细化原料预处理工作;合理优化各工序工艺参数;优选胶辊;控制好车间温湿度;最终有效改善了该品种的可纺性。认为:制定的一系列工艺优化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混纺纱的生产效率,稳定成纱质量。(本文来源于《棉纺织技术》期刊2019年04期)

杨革生,魏孟媛,杨彦菊,张慧慧,邵惠丽[7](2019)在《纤维素性质对纤维素溶液可纺性以及纤维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热台偏光显微镜跟踪观察了不同纤维素浆粕在N-甲基吗啉-N-氧化物一水合物(NMMO·H_2O)中的溶解过程,并利用哈克旋转流变仪分析了其溶液的流变性能。研究结果发现:纤维素的聚合度越高,温度对纤维素的溶解过程影响越大;相同纤维素浓度下,随着纤维素的聚合度的增加,溶液的结构粘度指数(△_η)、粘流活化能(E_η)以及弹性增大,即溶液可纺性下降,粘度对温度更加敏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纤维素性质对纤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Lyocell纤维的力学性能随纤维素聚合度以及纺丝液浓度的提高而提高,可纺浓度随聚合度的提高而下降。(本文来源于《纤维素科学与技术》期刊2019年01期)

刘荣清[8](2019)在《棉纺纤维可纺性的分析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探讨棉纺纤维可纺性的问题。分析了纤维可纺性的广义概念,提出了棉纺纤维可纺性基本要求和限制,可纺性不良纤维表现的特征。阐明了纺纱静电问题是可纺性不良的主要关键,并提出了解决的主要途径、方法。对常见可纺性较差的纤维做了实例分析和评议。认为:改善棉纺纤维可纺性是纺好纱的一项基础工作。(本文来源于《棉纺织技术》期刊2019年02期)

李婷婷,闫梦雪,吴宗翰,姜茜,林佳弘[9](2018)在《动态线性电极静电纺PVA纳米纤维的可纺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决传统针式静电纺针头易堵塞不易产业化的问题,采用铜丝动态线性电极静电纺丝技术对PVA纳米纤维的可纺性进行研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PVA溶液浓度、电压和纺丝距离对PVA纤维形貌及直径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随PVA溶液浓度降低,溶液粘度和电导率减小,纤维直径及其分布变小。且随纺丝距离增大,纤维直径变细,纤维形貌变好。当PVA浓度为10%(质量分数),电压80kV,距离30cm时,可制备出形貌良好的纳米纤维,其直径为433nm,产量高达6.8g/h;当PVA浓度为5%(质量分数),电压80kV,距离30cm,可纺最细纤维直径为96nm。本研究可为未来PVA静电纺纳米纤维膜的规模化制备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材料导报》期刊2018年24期)

郑丽丽,盛占武,艾斌凌,郑晓燕,杨旸[10](2018)在《香蕉纤维化学脱胶效果及可纺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香蕉纤维的含胶率、回潮率进行测试,采用化学法对香蕉纤维进行脱胶处理,测试残胶率及细度、强力、白度等性能指标。结果显示,香蕉纤维化学脱胶后的残胶率为3. 30%,平均细度214. 1 Nm、白度50. 6、断裂强力126. 22 cN,说明香蕉纤维具有一定的可纺性,但纯纺或纺出高品质的高支纱仍有难度。(本文来源于《中国麻业科学》期刊2018年06期)

可纺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纤维级高密度聚乙烯(HDPE)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为原料,采用复合纺丝法制备HDPE/PET皮芯复合纤维,考察了HDPE和PET的流变性能及二者熔体表观黏度(η_a)的匹配关系,探讨了剪切速率(■)和纺丝温度对两组分熔体黏度比的影响规律,确定了皮芯复合纺丝最佳工艺条件,并对纤维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HDPE和PET熔体的η_a均随着■的增大呈现非线性降低,均为非牛顿流体;随着■的提高,HDPE与PET的黏度比呈上升趋势,当■为8 000 s~(-1)时,HDPE与PET的熔体黏度比为0.6~0.8,且随纺丝温度的升高,黏度比的变化不明显;采用密度为0.959 g/cm~3的HDPE与PET进行复合纺丝,当HDPE/PET皮芯复合比为40/60、箱体温度为288℃、拉伸温度为90℃、拉伸倍数为3.0时,可纺性好,制得的HDPE/PET皮芯复合纤维的皮芯结构明显,截面形态良好,断裂强度为3.42 cN/dtex,断裂伸长率为40.06%,干热收缩率为3.73%。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可纺性论文参考文献

[1].易定秋,赵小林.不同产地的棉绒可纺性差异[J].科技风.2019

[2].吴彭,孙华平,陈龙,朱福和,陈培.HDPE/PET皮芯复合纺丝中组分表观黏度匹配及可纺性研究[J].合成纤维工业.2019

[3].胡宝继,刘凡,邵伟力,岳万里,陈元昆.聚苯硫醚熔喷可纺性的研究[J].上海纺织科技.2019

[4].高秋璐.大麻纤维的可纺性研究及混纺产品开发[D].东华大学.2019

[5].朱彩红,石培峰,吕张飞,胡迎春.再生丝素蛋白可纺性研究[J].现代盐化工.2019

[6].龙永生,孔维春,李娟.Dralon腈纶粘胶棉混纺纱可纺性分析[J].棉纺织技术.2019

[7].杨革生,魏孟媛,杨彦菊,张慧慧,邵惠丽.纤维素性质对纤维素溶液可纺性以及纤维性能的影响?[J].纤维素科学与技术.2019

[8].刘荣清.棉纺纤维可纺性的分析和研究[J].棉纺织技术.2019

[9].李婷婷,闫梦雪,吴宗翰,姜茜,林佳弘.动态线性电极静电纺PVA纳米纤维的可纺性[J].材料导报.2018

[10].郑丽丽,盛占武,艾斌凌,郑晓燕,杨旸.香蕉纤维化学脱胶效果及可纺性分析[J].中国麻业科学.2018

论文知识图

六边形收丝鼓和收丝板上沥青纤维的光...3.7 六边形和圆形收丝鼓及各自收得的带...一3电纺原液配制过程示意图A配比溶液喷...不同壳聚糖/聚乙烯醇体积比(a.40/60...所示,比较了两种不同形态的复合材料...一5APNP/MMA(30/7)0共混膜断面形态

标签:;  ;  ;  ;  ;  ;  ;  

可纺性论文_易定秋,赵小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