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剪断裂论文_胡小荣,柳岸

导读:本文包含了压剪断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裂纹,岩石,应力,判据,力学,裂隙,强度。

压剪断裂论文文献综述

胡小荣,柳岸[1](2019)在《基于叁剪统一强度准则的岩石裂纹压剪断裂判据》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叁剪统一强度准则研究了岩石裂纹压剪断裂问题,根据最小J_2准则、最大拉应力准则及最小能量密度因子理论确定的岩石起裂角,给出了相应的岩石裂纹压剪断裂判据。通过断裂判据,计算出不同岩石的纯Ⅱ型裂纹断裂韧度与纯Ⅰ型裂纹断裂韧度的比值,并与试验值及其他准则的断裂判据理论比值进行了对比,发现通过改变中间主应力效应系数b,该比值可更接近实际值。该比值在开裂角确定时,与泊松比ν、内摩擦角φ及三剪统一强度准则中的中间主应力效应系数b有关,结果表明该断裂判据有一定的合理性。(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期刊2019年02期)

张科,陈宇龙,程赫明,范文臣[2](2018)在《反倾角裂隙岩体压剪断裂及破碎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反倾角裂隙对边坡岩体压剪断裂及破碎特征的影响,制备反倾角裂隙模型试件并对其进行压剪试验;同时,建立断裂力学数值模型计算裂隙尖端应力强度因子。此外,对这些试件压剪试验后的碎屑进行筛分试验,引入分形理论定量描述压剪破碎特征及其与断裂特征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裂隙倾角数值的增大,试件抗剪强度总体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而裂隙尖端应力强度因子以及碎屑分形维数与裂隙倾角的变化规律正好相反。(2)试件压剪破坏模式可分为I型(沿裂隙剪切型)、II型(互锁型)、III型(穿切裂隙剪切型)3类;对于I型破坏模式,裂隙尖端应力强度因子最高,导致抗剪强度最低;对于II型破坏模式,裂隙尖端应力强度因子最低,导致抗剪强度最高;对于III型破坏模式,裂隙尖端应力强度因子较低,导致抗剪强度较高。(3)试件压剪试验后的碎屑尺度分布具有分形特征,分形维数位于2.06~2.59,在断层破碎带中也发现类似的结果;模型试件抗剪强度与对应的碎屑分形维数之间近似呈负线性相关关系,岩体压剪破碎特征与裂隙几何特征、应力状态以及断裂特征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S1期)

钟志彬,HU,Xiaozhi,邓荣贵,付小敏,吕蕾[3](2018)在《含裂隙充填节理岩体的压剪断裂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节理弱面是造成岩体力学性能弱化的主要因素,而充填物质的非均质性将显着影响节理岩体的剪切力学特性。考虑压剪应力作用下贯通性节理充填物中沿节理方向裂隙对节理岩体断裂特性的影响,制取含不同长度初始裂隙的充填砂浆节理岩体试样,在单轴压缩作用下研究含裂隙充填节理岩体的压剪断裂机制及初始裂隙尺寸对节理岩体破裂模式和断裂能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1)单轴压缩作用下,充填节理岩体的失稳过程分为断裂和摩擦两阶段,前者为节理内裂隙的起裂、扩展到贯通过程,峰值强度后承载力迅速降低,之后因宏观破裂面的压剪摩擦作用而出现强化现象,直至剪应力达到其抗剪强度而失稳破坏;(2)随着充填体内初始裂隙长度增大,试样峰值荷载线性减小,峰值脆性断裂特征更加明显;(3)无初始裂隙节理试样破裂过程中裂隙在节理内分布均匀,而含初始裂隙试样断裂从裂隙尖端开始,向充填体和花岗岩块体黏接面扩展贯通,充填体内裂隙集中而密度较低;(4)采用节理韧带体积Vjc改进断裂能计算公式,计算充填节理岩体压剪断裂能Gf-V;基于充填节理的断裂机制,提出局部断裂能gf-V沿韧带双线性分布的前边界效应模型,解释了平均断裂能Gf-V随初始裂隙长度增大而减小的原因,试验结果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S1期)

胡朝忠,任金卫,杨攀新,熊仁伟,陈长云[4](2017)在《东昆仑断裂东端塔藏断裂压剪活动与高原隆升作用讨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塔藏断裂位于东昆仑断裂带东端,横贯青藏高原东缘的高原内部和边缘,因属于巴颜喀拉块体向东南运移的东北侧边界带,其晚第四纪活动性质和滑动速率对认识青藏高原的构造变形模式极端重要。综合无人机航测、DIGITAL GLOBE、中巴资源卫星等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解译,利用冲沟、山脊、断错河流阶地、断层槽谷、反向坎等地震地貌的识别,开展详细的断错地层、地貌研究和系列年代学样品采集测试,对塔藏断裂的精细几何展布、晚第四纪活动性质、滑动速率进行详细分析。塔藏断裂自(本文来源于《2017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十六)——专题32:川滇国家地震监测预报实验场、专题33:断层力学与地震震源物理研究进展、专题34:大地构造与沉积盆地》期刊2017-10-15)

胡朝忠,任金卫,杨攀新,熊仁伟,陈长云[5](2017)在《东昆仑断裂东端塔藏断裂压剪活动与高原隆升作用讨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塔藏断裂位于东昆仑断裂带东端,横贯青藏高原东缘的高原内部和边缘,因属于巴颜喀拉块体向东南运移的东北侧边界带,其晚第四纪活动性质和滑动速率对认识青藏高原的构造变形模式极端重要。本文综合SPOT、中巴资源卫星等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解译,利用冲沟、山脊、断错河流阶地、断层槽谷、反向坎等地震地貌的识别,开展详细的断错地层、地貌研究和系列年代学样品采集测试,对塔藏断裂的精细几何展布、晚第四纪活动性质、滑动速率进行详细分析。塔藏断裂自西向东可分为青藏高原内部的罗叉段、青藏高原边缘的东北村段和马家磨段,各段走向依次为113°、142°、130°,逐渐向南偏转,晚第四纪的活动表现为分段性和多期性。罗叉段全新世以左旋剪切走滑为主兼挤压活动,左旋走滑速率为2.43~2.89mm/a左右,最新地表断错事件发生在0.66±0.04ka BP以来,断层面表现出走滑断层的近垂直和张裂并发育充填楔的典型特征,塔藏断裂为东昆仑断裂系东延的主要断裂之一;马家磨段也为全新世活动断层,距今9.0±0.8ka的地层被断错,而且断层面北倾达58°。因此,对比分析塔藏断裂各段活动特征可见,西部以水平剪切运动为主,而东部走滑运动分量逐渐变弱,断面北倾、北盘上升导致的垂向分量逐渐变大。东昆仑断裂带及塔藏断裂晚第四纪走滑速率向东规则减小,并转化为横向逆冲作用和高原隆升,符合"迭瓦状逆冲转换—有限挤出模型"的特征。(本文来源于《地质学报》期刊2017年07期)

李部,黄润秋,吴礼舟[6](2017)在《类岩石脆性材料非闭合裂纹的Ⅰ–Ⅱ压剪复合型断裂准则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实际工程中,结构体裂纹常处于拉剪和压剪复合受力状态,研究适合于复合型裂纹的断裂准则和裂纹扩展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以Ⅰ-Ⅱ复合型裂纹为研究对象,基于线弹性理论,在考虑裂纹几何特征及受力形式的基础上,系统介绍了裂纹应力强度因子(SIF)的理论解。提出了适用于Ⅱ型断裂的径向剪应力准则和双剪应力准则。对于Ⅰ-Ⅱ复合型裂纹,提出用等效Ⅰ、Ⅱ型SIF比值与Ⅰ、Ⅱ型断裂韧度比值的关系判定裂纹断裂类型,并分别选择适合于Ⅰ、Ⅱ型断裂的断裂准则,计算了裂纹断裂扩展理论角度。理论断裂角与预制非闭合裂纹类岩石脆性材料压剪断裂试验结果符合得较好。(本文来源于《岩土工程学报》期刊2017年04期)

刘文德,吴礼舟,李部[7](2016)在《含预制裂纹砂浆材料压剪断裂试验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试验研究在单轴压缩下裂纹倾角、厚度对类岩石材料的力学特性、断裂特征和起裂角的影响。试验中配制了模拟脆性材料的水泥砂浆材料,制备了不同倾角和厚度裂纹的试样。试验结果发现,裂纹倾角β的改变对砂浆材料的峰值应力有较大的影响。在相同裂纹厚度下,随着β(0°<β<90°)的增大,峰值应力逐渐降低;裂纹的厚度对砂浆材料峰值应力的敏感区间有显着影响。单轴压缩下原始裂纹端部萌生的裂纹主要有翼形裂纹、次生倾斜裂纹和次生共面裂纹;翼形裂纹的扩展渐近线为靠近过裂纹中点,且平行于最大主应力的一条直线;裂纹倾角在小角度(β≤15°)和大角度(β≥75°)下更容易出现次生倾斜裂纹和次生共面裂纹。裂纹的厚度对翼形裂纹的起裂角有较大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6年26期)

郑安兴,罗先启[8](2015)在《压剪应力状态下岩石复合型断裂判据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考虑岩石闭合裂纹壁面间存在的摩擦力对裂纹尖端应力场的影响,应用最大周向应力理论得到压剪复合裂纹的断裂角。在此基础上,依据岩石裂纹尖端双向受力时的破坏特征,结合最大周向应力准则与修正的格里菲斯(Griffith)强度理论,建立了考虑摩擦效应的闭合裂纹失稳扩展的岩石压剪断裂判据。研究结果表明:断裂角受裂纹和荷载方向的夹角、裂纹壁面之间的摩擦系数、侧压力系数的影响;当压剪裂纹的断裂角是某个定值时,纯II型裂纹的断裂韧度与纯I型裂纹的断裂韧度的比值只与岩石裂纹表面的摩擦系数取值有关,而与其他岩石力学参数无关。此研究成果可为压剪应力作用下裂隙岩体的失稳破坏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岩土力学》期刊2015年07期)

徐芹所[9](2015)在《面向低应力叁轴度的金属板料压剪试验及其断裂表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板料成形领域,精冲成形工艺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成形手段。精冲成形过程中,材料处于叁向压应力状态,塑性变形能力得到了极大改善。但是,精冲成形过程中也常常伴随着复杂的损伤断裂等问题,其适用的韧性断裂准则需借助剪切试验进行试验验证和参数标定。因此,有必要对金属板料在低应力叁轴度状态下的韧性断裂行为进行研究。本文通过构建一种新型的压剪试验装置作为切入点,运用数值模拟和物理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处于低/负应力叁轴度的压剪试验进行研究。结合数值模拟结果和压剪试验结果分析了不同材料的压剪试验试样在不同应力状态下的塑性变形行为和断裂失效特征。通过宏微观断口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了压剪试验的断裂机制和试样断口表征响应。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围绕现有板料剪切试验方法的特点和不足,构建了一种新的板料压剪试验。通过预加载,实现了特定应变路径下的剪切成形,通过调整试样几何结构实现了低/负应力叁轴度范围的剪切成形。2)压剪试样较拉剪试样的塑性变形能力有所改善,相同条件下压剪试样较晚发生断裂失效。材料的抗拉强度越高,压剪试验所需的成形载荷越大,最终断裂位移量越小。压剪试样的裂纹起源于靠近变形区切槽边缘的内侧位置,裂纹扩展角和主加载方向的夹角值随着β角增大而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3)试样宏观断口大致可分为光滑平整、剪切平面密集的I区和韧窝密集存在的II区。β角增大,I区所占比例增加。断面两侧I区是明显的剪切断裂特征,剪切平面台阶状分布,孔洞极少且几乎没有扩展。断面中心II区为典型的抛物线型韧窝断裂,韧窝密集且沿着剪切方向拉长,韧窝底部存在形核粒子。β角增大,II区的韧窝取向性更加明显,其等效平均韧窝直径d略有增加。4)相同条件下,同种材料(不同β角)获得的平均韧窝直径d和长短轴径比相差不大。β角增大,平均韧窝直径d略微增大,约在0.4~0.5μm左右,而韧窝密度ρ则呈现明显减小的趋势。材料抗拉强度增加,平均韧窝直径d减小,而韧窝密度ρ则出现抛物线形状。(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期刊2015-01-30)

赵延林,曹平,万文,王卫军,彭青阳[10](2014)在《岩石裂纹亚临界扩展实验与压剪流变断裂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双扭试件的常位移松弛法对金川叁矿区的大理岩、二辉橄榄岩和混合岩进行双扭试验,获得其裂纹扩展速率v与应力强度因子KI的关系及岩石断裂韧度,确定岩石亚临界门槛值K0。结合岩石压剪断裂理论和岩石亚临界裂纹扩展试验,建立压剪岩石裂纹翼形流变断裂扩展理论模型,提出翼形裂纹最终扩展长度由瞬时扩展长度和流变扩展长度组成。采用ANSYS断裂力学模块实现翼形裂纹尖端关键点随翼形裂纹扩展的自动生成,建立翼形裂纹流变扩展的数值分析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常位移松弛法所测岩石的lg KI-lg v关系有很好的线性规律,3种岩石的K0/KIC在0.6~0.9之间;通过对算例进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发现翼形裂纹流变断裂理论模型与数值分析结果很吻合。提出的岩石裂纹流变断裂理论为研究岩石裂纹流变扩展细观机理及岩体工程流变破坏的宏观机制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手段。(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4年01期)

压剪断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研究反倾角裂隙对边坡岩体压剪断裂及破碎特征的影响,制备反倾角裂隙模型试件并对其进行压剪试验;同时,建立断裂力学数值模型计算裂隙尖端应力强度因子。此外,对这些试件压剪试验后的碎屑进行筛分试验,引入分形理论定量描述压剪破碎特征及其与断裂特征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裂隙倾角数值的增大,试件抗剪强度总体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而裂隙尖端应力强度因子以及碎屑分形维数与裂隙倾角的变化规律正好相反。(2)试件压剪破坏模式可分为I型(沿裂隙剪切型)、II型(互锁型)、III型(穿切裂隙剪切型)3类;对于I型破坏模式,裂隙尖端应力强度因子最高,导致抗剪强度最低;对于II型破坏模式,裂隙尖端应力强度因子最低,导致抗剪强度最高;对于III型破坏模式,裂隙尖端应力强度因子较低,导致抗剪强度较高。(3)试件压剪试验后的碎屑尺度分布具有分形特征,分形维数位于2.06~2.59,在断层破碎带中也发现类似的结果;模型试件抗剪强度与对应的碎屑分形维数之间近似呈负线性相关关系,岩体压剪破碎特征与裂隙几何特征、应力状态以及断裂特征密切相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压剪断裂论文参考文献

[1].胡小荣,柳岸.基于叁剪统一强度准则的岩石裂纹压剪断裂判据[J].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2019

[2].张科,陈宇龙,程赫明,范文臣.反倾角裂隙岩体压剪断裂及破碎特征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8

[3].钟志彬,HU,Xiaozhi,邓荣贵,付小敏,吕蕾.含裂隙充填节理岩体的压剪断裂机制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8

[4].胡朝忠,任金卫,杨攀新,熊仁伟,陈长云.东昆仑断裂东端塔藏断裂压剪活动与高原隆升作用讨论[C].2017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十六)——专题32:川滇国家地震监测预报实验场、专题33:断层力学与地震震源物理研究进展、专题34:大地构造与沉积盆地.2017

[5].胡朝忠,任金卫,杨攀新,熊仁伟,陈长云.东昆仑断裂东端塔藏断裂压剪活动与高原隆升作用讨论[J].地质学报.2017

[6].李部,黄润秋,吴礼舟.类岩石脆性材料非闭合裂纹的Ⅰ–Ⅱ压剪复合型断裂准则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7

[7].刘文德,吴礼舟,李部.含预制裂纹砂浆材料压剪断裂试验分析[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6

[8].郑安兴,罗先启.压剪应力状态下岩石复合型断裂判据的研究[J].岩土力学.2015

[9].徐芹所.面向低应力叁轴度的金属板料压剪试验及其断裂表征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

[10].赵延林,曹平,万文,王卫军,彭青阳.岩石裂纹亚临界扩展实验与压剪流变断裂模型[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论文知识图

岩石压剪断裂核3 3 种断裂准则的临界断裂曲线压剪复合断裂时临界瓦斯压力与裂纹方...准噶尔盆地现今最大主应力等值线图(...鲁西北西向断裂系与沂沭断裂带晚中生代...载荷-加载点位移(P-Δ)曲线(SNR 25)

标签:;  ;  ;  ;  ;  ;  ;  

压剪断裂论文_胡小荣,柳岸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