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董事薪酬与责任的初步研究

独立董事薪酬与责任的初步研究

一、独立董事的薪酬与责任问题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汪青松,罗娜[1](2022)在《独董独立性谜题与机制独立性再造》文中指出缘起于美国的独立董事制度借助英国公司治理准则的"遵守或解释"法技术设计兴起,作为改善上市公司治理质量的有效机制已成全球共识。然而,"郑百文案""康美药业案"等凸显了中国现有独董制度的内在缺陷与功能不彰。独立董事"不独立"的追问并未触及独立董事因何独立之本质。独立董事独立性的域外考察表明,应面向上市公司治理机制中的特殊制度需求,对独董独立性的内涵进行本土化改造,中国上市公司独董制度应实现从身份性独立到功能性独立的理念转变,使之成为代表中小股东利益的独立监督机制。为此,应从独董任免、行权、薪酬、责任与救济等具体机制方面实现独董功能性独立之再造。

卢太平,马腾飞[2](2021)在《独立董事薪酬与大股东掏空:激励还是合谋》文中提出以2006—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独立董事薪酬对大股东掏空的影响。研究发现,较高的薪酬会削弱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并加剧大股东掏空程度,支持"合谋"观点。作用机制检验发现,提高独立董事薪酬会降低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促使独立董事积极参会并减少其异议行为,最终加剧大股东"掏空"程度。

褚剑,方军雄[3](2021)在《外部监管环境与独立董事个体薪酬激励——基于监管处罚的溢出效应视角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基于监管处罚溢出效应视角探究外部监管环境对独立董事个体薪酬激励的影响。研究发现,同地区违规被罚的独立董事或其他高管越多,未违规独立董事个体获得的薪酬越高。异质性检验发现,上述溢出效应在监管处罚程度越严重,违规同行与未违规独立董事个体曾一起共事,未违规独立董事个体担任专业委员会负责人、来自异地、不具有责任保险以及所在公司内部控制质量越差的情况下越显着。影响机理检验发现,因同地区同行违规被罚而提高未违规独立董事个体薪酬不仅能够降低未违规独立董事个体离职,尤其是非正常离职的概率,而且能够促使未违规独立董事个体积极出席董事会会议并在董事会议案上投否决票。公司层面经济后果检验发现,同地区违规被罚同行越多,未违规独立董事个体所在公司的高管超额在职消费越少、发生财务重述的概率也越低,而未违规独立董事个体薪酬在其中发挥了中介效应。研究表明,监管处罚表征的外部监管环境对未违规独立董事个体具有显着的溢出效应,增加独立董事个体薪酬能够激励独立董事更多地承担风险并付出努力,进而改善公司治理。研究结论对于评估和完善中国资本市场监管处罚制度与独立董事制度具有重要启示。

方重[4](2021)在《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独立吗?懂事否?》文中提出独立董事机制是上市公司治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履职在独立性、专业性、有效性等方面都暴露出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通过介绍独立董事的概况、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结合美国独立董事制度的特点,提出了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机制的思考。

曾洋[5](2021)在《重构上市公司独董制度》文中指出独立董事作为公司外部监督机制介入上市公司治理活动。从公司治理的一般逻辑以及独董履职的主客观条件看,独董不应被赋予公司内部董事之职责。不论公司股权是分散还是集中,通常公司控制权都实际存在。控制权的行使将显性化为公司利益,公司利益可区分为公共利益和控制权私人利益,公司公共利益不需要外部监督机制介入,独董的制度目标是监督和限制控制权私人利益。独董针对可能产生控制权私人利益的特定事项之履职范围,包括向上市公司提出整改建议并以独立意见书的方式披露信息,既帮助上市公司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也符合证券市场监管的公开原则。

甄瑜晴[6](2021)在《基于混改背景的董事会有效性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混合所有制改革作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并且在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到国家要继续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成效,实现国有企业战略转型,将国有企业向公司化进行转型。由此,如何健全现代产权制度、完善公司内部治理制度成为混改企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所以对混改背景下的企业董事会有效性影响因素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本文除了选择混合所有制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在影响因素的选择上,结合混改特征以董事会结构特征、独立性和行为与激励方面作为切入点,研究三个方面共七个影响因素对混合所有制企业董事会有效性的影响作用,并对其影响效果所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与探讨。研究结果如下:在董事会结构特征的影响因素方面,混改企业中董事长与总经理由一人兼任更有利于董事会有效性的发挥。而在混改企业下设专业委员会数量上并不是越多越好,可能存在设置流于形式的问题,没有发挥多数量委员会的实际作用,而且过多数量委员会的设置对董事会有效性并没有产生正向的影响作用。在董事会独立性影响因素方面,考虑到混改的特殊性,本文除了选择典型的独立董事比例作为衡量董事会独立性的指标之一,还选择了独立董事背景的多样性和在独立董事中是否含有国有性质背景的独立董事作为衡量董事会独立性影响因素的另外两个指标。实证结果显示,混改背景企业独立董事比例的增加和具有国有性质背景独立董事的加入都对混改企业董事会有效性产生负向的影响。而独立董事背景的多样性对董事会有效性影响是正向的,即独立董事中所包含背景种类越多,越有利于提升混改企业董事会有效性。在董事会行为与激励影响因素方面,董事会会议次数对董事会有效性有显着的负向影响作用,但对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激励对董事会有效性影响是正向的。而且本文将样本企业根据实际控制人的股权性质进行分组以后,与本文所研究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后发现,实际控制人为国有背景的混改企业在独立董事比例方面与大样本的研究结果有所不同外,其他影响因素都与大样本结果相一致。

汪若玮[7](2021)在《上市公司高管薪酬自我交易现象及其规制研究》文中认为上市公司采用合理的高管激励计划能够减少公司代理成本,增加股东和公司整体收益,有助于公司长远发展。但是,当前市公司高管薪酬激励却饱受诟病,例如“宏观经济利好”“企业薪酬攀比”“退休的金色降落伞”等情形的存在,常成为了高管获得“意外之财”薪酬的正当化缘由,以致于出现薪酬计划与公司经营绩效相脱节现象。更有甚者,不乏通过“财务数据造假”“信息披露不实”“恶意行权”等手段以谋取不合理薪酬。以上种种现象,使得当前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激励导向产生了偏差。“公众属性”是上市公司有别于一般公司的独有属性。由于涉及社会不特定多数主体利益,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应当更加符合公义,应当保障各类主体参与的公平性、合理性和可救济性等权益。我国对上市公司采用的是“双层制”的立法模式。在上市公司治理中,通过建立独立董事、专门委员会、第三方专业咨询等制度以确保其高管薪酬决策的独立与科学。在其薪酬方案的建议、决定、披露和救济上,都有相应规范进行限制。我国制度将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建议权赋予薪酬委员会(如果有)或董事会,决定权则属于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并规定了董事回避制度。此外,还规定了股东事后救济方式,股东可以通过股东派生诉讼对高管“自定薪酬”“自我交易”产生的不合理薪酬进行追责,将高管获得的不法收益归为公司所有。同时,国务院部门规章、证监会及交易所指导性意见,对于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各环节也有相应指引。但反观现状,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性却是难以实现,制定高管薪酬过程中“分兵把守”“相互制约”的状态往往只是“镜花水月”“空中楼阁”。当前法律法规对上市公司高管薪酬规制,并没有同普通公司区别开来,因此造成了法律规制上的大量留白。若要实现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有效治理,有效的法律规制这一“基础”必不可少。上述种种不尽人意,与我国上市公司自身特点息息相关。首先,我国上市公司股东持股集中,股东大会主要传递的是大股东或公司管理层意志,中小股东力量薄弱,难以对其权益所受侵害有效救济。在我国,控股股东通过董事会行使股东权利的积极性高,其地位也远超一般股东。股权集中的特点与现代公司普遍要求的外部治理相背离。其次,“交叉任职”现象普遍,在我国上市公司中,经理层与董事会人员存在高度重合,相互兼任职的情形普遍存在。相互交叉监督导致董事会对高管人员的约束和监督弱化。最后,上市公司外部治理作用有限。在有效的市场交易中,上市公司的股价应当成为衡量公司经营状态的客观指标,公司正面或者负面的各类行为能够在市场中得到反馈,并在公司治理中得到修正。然而,我国对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披露制度并不系统,当下在定期报告披露信息中,仅对高管所持有的激励期内股价、股数进行简单披露,而决定授予股权激励、或调整股权激励价格的信息,基本是通过临时公告披露。面临市场上充斥着的海量信息,不成系统的信息披露增加了股东获取信息的成本,抬高了社会监督上市公司高管自定薪酬现象的门槛。以上种种,体现了当下法律规制的断层。根据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治理实况的梳理,结合域外公司治理的成功案例,本文从三个方面提出了解决路径:其一,针对“一股独大”现象,可以借鉴“股东咨询性投票制度”。这一制度在欧美法律体系中普遍存在。针对高管薪酬进行股东咨询性投票,重点不在于形成有约束力的决议,而是侧重于对股东意见的表达,形成的舆论影响对董事会也会产生约束效果。其二,针对身份冲突问题,可以参照“高管薪酬总额分配制度”,董事会在股东大会表决通过的总额内,制定具体实施计划,进行薪酬具体形式的分配。平衡交叉任职带来的利益交换。其三,针对外部治理问题,则需要加强薪酬计划披露的系统性,建立系统的高管薪酬披露制度,从披露渠道、表述形式、披露内容等各方面详尽规划,借鉴欧美针对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全面披露”“集中披露”的披露原则,从而减轻股东监督成本,实现公司治理效率的提升。建立完善的证券市场秩序,是推动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现代化的内在要求。2019年4月,最高人民法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五)》,进一步完善了针对中小股东的保护措施,考虑到其弱势地位,进一步完善了司法救济,强调公司管理者不能因为履行法定程序而豁免关联交易的赔偿责任;同时,也细化了中小股东的利润分配请求权,为中小股东投资利益提供了更加有效的保护。2020年10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其中“规范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提升信息披露质量”“强化上市公司主体责任”等多部份,均与本文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治理主题相呼应。由此,也反观出当下解决高管薪酬有效治理问题对于新时代新发展的重要意义。

刘子青[8](2021)在《独立董事参与治理对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的影响 ——基于薪酬激励的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罗星伊[9](2021)在《独立董事特征对公司绩效的差异化影响 ——基于区域与所有制视角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公司的代理问题伴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而逐渐凸显,一股独大侵占小股东利益等问题都成为了公司治理中亟待解决的现象,而独立董事作为外部监督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这些公司治理矛盾问题,并且提升公司的整体经营运作效率。但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发展并不是很好,原因是独立董事制度本是适用于西方国家“一元制”的治理模式,而我国现有的治理模式下已经设立了具有监督作用的监事会,独立董事作为决策和监督的角色,在作用发挥和工作职能上存在很多重叠问题,导致分工不明,责任不清。国内外有很多学者对独立董事制度在公司治理上的一系列问题展开了诸多的研究探索,但是大多的学者都是采用的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整体样本对公司绩效进行分析研究,其实在我国,所有制的不同对公司的各个方面都有十分明显的影响,独立董事制度作为公司治理的一部分,也会受到企业不同所有制的影响。其次,从整个大环境来看,区域因素是一个重要的影响点,南北方经济差异会导致南北方公司在公司治理和经营方面存在本质差异甚至截然不同,综合考虑,这些因素都影响着独立董事作用的发挥,所以从不同所有制和区域的角度出发,研究公司性质和区域的不同是否影响独立董事的特征,进而影响公司绩效,是一个非常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研究结果也能有针对性的帮助我国独立董事制度进一步完善。因此本文将对独立董事特征进行更加细致化的研究,以期获得新的发现。本文通过研究国有、非国有上市公司的特点及公司治理差异,南北方在经济、文化、资源等区域上的差异,对独立董事特征和公司绩效的关系进行梳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以2012-2017年深沪两市共1415家公司作为样本,将独立董事特征作为解释变量,其中包括个体特征和外部特征、行为等特征,样本模型被解释变量为资产收益率.并将样本企业按所有制分为:国企、非国企,区域分为:南方、北方两组进行分类研究,结果发现,所有制的不同,独立董事特征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具有明显差异,论证了不同所有制的公司治理结构差异会导致独立董事特征的不同,从而影响到公司的绩效。南北方的上市公司市场环境、发展背景和公司资源、公司文化、人员管理等也都直接影响到公司治理模式,北方的上市公司产业结构单一、行政化色彩较南方更浓,同时在制度方面更偏向保守化,人才流出问题严重,而南方在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下,市场开放程度高,技术创新性高,公司治理完善,上市公司本身的高管素质和公司治理水平都非常高,公司市场竞争力大导致公司要时刻对公司战略目标进行调整以及公司治理的优化,在完善的公司治理体系中独立董事作为外部董事,对于公司绩效上的作用会相对较小一些。论证研究说明两个区域的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特性对公司绩效的作用是有许多不同之处。从所有制和区域两个视角研究独立董事制度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具有可研究性和创新性。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的意义,通过所有制和区域分类为独立董事制度的完善提供了新的视角,能够为我国上市公司公司治理模式提供一些可行性建议。

赵锐锃[10](2021)在《董事会特征、高管薪酬对企业治理效果影响及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一直以来,上市公司的盈利状况、现金流等财务数据的客观性在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上市公司绩效的最直接表现,财务报表则是投资者了解上市公司的“指南针”。投资者依据三大财务报表获得判断上市公司“成色”的重要性信息,以此分析公司面临的不足与发展瓶颈,判别上市公司未来发展前景。如果财务报表经过“粉饰”,会导致依据财务报表而解读出的财务数据不具有可参考性,这可能会给投资者带来不确定的损失风险,打击投资者信心。因此,对投资者来说识别报表粉饰、破解财务舞弊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然而当前,有如瑞幸咖啡、康得新、安然、世通、蓝田股份和银广夏等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等事件屡见不鲜,严重影响了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侵害了投资者们的利益,这些耳熟能详的上市公司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不断被大众所推崇并有逐渐发展成为明星企业的趋势,但是这些公司背后的舞弊也是令人触目惊心,根据财务报表解读的财务数据的注水程度难以想象。因此,仅仅通过财务报表分析和判断上市公司的治理效果是不够的,需要综合上市公司发展的方方面面来进行准确判断。越来越多投资者意识到仅通过财务报表衡量企业治理好坏具有极大的滞后性和片面性,应该考虑公司的治理结构,更多的分析董事会对上市公司治理效果的影响。本文以委托-代理理论、激励理论为理论基础,从投资者视角出发,以沪深两市2009-2019年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首先考察董事会特征、高管薪酬、企业治理效果三个潜变量之间整体关系,其次划分董事长兼任CEO和董事长未兼任CEO两种情况探究影响企业治理效果各个因素的影响程度,从而判别企业治理效果好坏,利于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同时,针对企业治理提出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建议措施,并从投资者和政府两个视角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基于整体估计分析结果显示,董事会特征对高管薪酬和企业治理效果均有显着的负向影响,高管薪酬对企业治理效果也具有显着的负向影响。在潜变量董事会特征中,与可观测变量独立董事比例呈现显着负相关关系,而与董事会会议次数无显着关系。分组验证结果显示,董事会特征对高管薪酬在董事长兼任CEO情况下显着负影响,而在未兼任CEO情况下无显着影响,董事会特征对企业治理效果在两种情况下均无显着影响。高管薪酬对企业治理效果在董事长未兼任CEO情况下比兼任CEO情况下更加具有显着影响,并且负向影响效果有所减弱,相对于整体模型估计,负向影响效果也逐渐降低。

二、独立董事的薪酬与责任问题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独立董事的薪酬与责任问题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独董独立性谜题与机制独立性再造(论文提纲范文)

一、独立董事的独立性之谜:为谁独立和独立于谁?
二、独立董事独立性的域外考察
    (一)美式独董的源起:从管理层顾问到独立监督者
    (二)独董制度的全球扩展与独立性内涵的变迁
    (三)独董制度扩展的启示
三、独董制度的功能调适:从身份性独立到功能性独立
    (一)公司目的扩展推动着治理机制不断变革发展
    (二)上市公司监督机制设计需面向三类主要问题
    (三)独董制度成为代表中小股东的独立监督机制
四、功能性独立理念下的独董制度本土再造
    (一)将独立董事任免权赋予中小股东
    (二)明确独董行权范围并增强其独立行权保障
    (三)优化有利于促进独董独立履职的薪酬激励
    (四)构建平衡合理的独立董事责任制度
        1. 独立董事行为违法性判定中的勤勉义务范围
        2. 独立董事责任主观过错认定标准的重构
    (五)完善独董法律责任的对应救济机制
五、结语

(2)独立董事薪酬与大股东掏空:激励还是合谋(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与文献综述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1)激励假说。
    (2)合谋假说。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二)模型构建与变量说明
        1.被解释变量
        2.核心解释变量
        3.控制变量
    (三)描述性统计分析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基准回归分析
    (二)稳健性检验
        1.内生性处理
        2.更换独立董事薪酬的测量指标
        3.替换大股东掏空的测量指标
五、作用机制检验
    (一)基于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路径检验
    (二)基于独立董事治理参与程度的路径检验
六、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3)外部监管环境与独立董事个体薪酬激励——基于监管处罚的溢出效应视角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文献回顾、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
    (二)实证模型
    (三)描述性统计
四、基本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主检验
    (二)内生性检验和稳健性检验
    (三)异质性检验
五、进一步研究
    (一)影响机理检验
    (二)经济后果检验
六、结论与启示

(4)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独立吗?懂事否?(论文提纲范文)

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机制的发展概况
    独立董事队伍日益壮大
    独立董事学历逐渐提高
    独立董事专业日趋优化
    独立董事在上市公司董事会中占比较低且稳定
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机制面临的困境
    导致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困境的原因
美国资本市场独立董事机制的特点
    独立董事制度健全
    独立董事职权清晰
    独立董事独立性较强
    独立董事专业性较高
完善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机制的思考
    完善独立董事规章制度,强化独立董事履职规范
    优化独立董事管理体系,消除独立董事履职顾虑
    聚焦独立董事履职内容,明确独立董事法律责任
    设置独立董事评估机制,督促独立董事自我约束

(5)重构上市公司独董制度(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以独董“责任焦虑”为背景
二、制度层面的反思:独董不应设计成全能型内部董事
    (一)独董制度目标失位不恰当地催生了“全能型内部独董”
    (二)独董作为内部化的全能董事不符合公司治理的一般逻辑
        第一,独董不应也无法全面介入公司治理的正常活动。
        第二,独董的监督功能并未如愿实现。
        第三,严苛的责任无法起到逼迫独董全能甚至超能地履职的作用。
    (三)独董不具备成为全能型公司内部董事的主客观条件
        第一,主观上独董较少认为自己属于公司内部非执行董事。
        第二,客观上独董不具备履行公司内部董事全部职责的条件。
        第三,独董履职无法实现“全能型内部董事”之制度功效。
三、监督上市公司控制权私人利益是重构独董制度的逻辑起点
    (一)股权分散或股权集中的公司都存在管理层控制
    (二)控制权私人利益是公司治理结构中应引入外部监督机制的内控盲点
    (三)上市公司控制权私人利益的主要攫取方式
        1.隧道效应
        2.关联交易
        3.篡夺公司交易机会。
        4.过度薪酬和在职消费等
四、完善“强化独立性并弱化董事性”的独董制度供给
    (一)独董制度供给的基本理论框架
        1.独董的制度目标
        2.独董的制度功能
        3.重新设定独董的权利、义务及责任
    (二)以“弱董事性和强独立性”为原则构建独董规范体系
        1.独董选聘包括独董的任职要件、选聘程序及薪酬支付
        (1)独董的任职要件,包括具备董事资格、独立性条件及专业性条件等三个方面:
        (2)独董的选聘程序及薪酬支付。
        2.独董的职责,包括独董的职权范围、履职方式、履职要求等
        (1)独董的职责范围。
        (2)独董的履职方式。
        (3)独董的履职要求。
五、结 论

(6)基于混改背景的董事会有效性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混合所有制改革文献综述
        1.2.2 混合所有制改革与董事会有效性之间关系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1.4.1 技术路线
        1.4.2 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董事会有效性基本含义与特征
        2.1.1 董事会有效性的基本含义
        2.1.2 董事会有效性特征
    2.2 理论基础
        2.2.1 委托代理理论
        2.2.2 资源依赖理论
        2.2.3 现代管家理论
    2.3 混合所有制改革对董事会有效性影响的理论分析
        2.3.1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角度
        2.3.2 基于资源依赖理论角度
        2.3.3 基于现代管家理论角度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董事会有效性影响因素分析
    3.1 基于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董事会结构对董事会有效性影响分析
        3.1.1 董事长与总经理兼任情况的影响分析
        3.1.2 董事会下设专业委员会的影响分析
    3.2 基于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董事会独立性对董事会有效性影响分析
        3.2.1 独立董事比例的影响分析
        3.2.2 独立董事背景的影响分析
    3.3 基于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董事会行为与激励对董事会有效性影响分析
        3.3.1 董事会会议次数的影响分析
        3.3.2 高级管理人员薪酬激励的影响分析
第四章 实证研究设计与结果
    4.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4.1.1 样本选取
        4.1.2 数据来源
    4.2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择
        4.2.1 模型构建
        4.2.2 被解释变量选择
        4.2.3 解释变量选择
        4.2.4 控制变量选择
    4.3 实证研究设计与实证结果
        4.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4.3.2 变量间相关性检验分析
    4.4 多元回归模型结果
第五章 实证研究结果分析
    5.1 混改背景企业董事会结构对董事会有效性影响实证结果分析
        5.1.1 董事长与总经理兼任情况的实证影响分析
        5.1.2 董事会专业委员会的实证影响分析
    5.2 混改背景企业董事会独立性对董事会有效性影响实证结果分析
        5.2.1 独立董事比例的实证影响分析
        5.2.2 独立董事背景的实证影响分析
    5.3 混改背景企业董事会行为与激励对董事会有效性影响实证结果分析
        5.3.1 董事会会议次数的实证影响分析
        5.3.2 高管薪酬激励的实证影响分析
    5.4 稳健性检验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6.3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6.3.1 研究不足
        6.3.2 未来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7)上市公司高管薪酬自我交易现象及其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思路
    (五)创新与不足
一、高管薪酬的不合理安排现象及其成因争论
    (一)高管薪酬与业绩背离的实证研究
        1、样本选取
        2、多元回归分析
        3、实证研究结论
    (二)高管薪酬规制的失效
        1、域外治理困境
        2、我国治理困境
        3、不合理高管薪酬成因
    (三)上市公司不合理薪酬成因争论
        1、最优契约理论
        2、管理层权力理论
        3、竞标理论
        4、锦标赛理论
二、高管薪酬的自我交易本质
    (一)学界对高管薪酬自我交易认识的变迁
        1、从公平交易到管理层权力
        2、从董事会中心主义回归股东参与
    (二)高管薪酬决定程序的自我交易特征
        1、薪酬方案提出
        2、薪酬方案审议
        3、薪酬方案决定
    (三)高管薪酬决定主体的自我交易特征
        1、薪酬委员会
        2、董事会
        3、高级管理人员
        4、公司内部人力资源部门
        5、第三方咨询机构
        6、股东及股东大会
三、域外国家对薪酬自我交易的抑制机制
    (一)高管薪酬咨询制度
        1、高管薪酬咨询制度背景
        2、高管薪酬咨询制度内容
        3、高管薪酬咨询制度评价
    (二)不合理薪酬追回制度
        1、不合理薪酬追回制度背景
        2、不合理薪酬追回制度内容
        3、不合理薪酬追回制度评价
    (三)高管薪酬总额分配制度
        1、高管薪酬总额分配制度背景
        2、高管薪酬总额分配制度内容
        3、高管薪酬总额分配制度评价
    (四)薪酬自我交易下股东的司法救济:公平判断规则
四、我国高管薪酬自我交易现象规制的完善
    (一)薪酬计划提议阶段
        1、第三方强制评估机制
        2、股东咨询性投票制度
    (二)薪酬计划决定阶段
        1、薪酬总额分配制度
        2、薪酬计划披露制度
    (三)关于薪酬司法救济
        1、建立薪酬裁判中的公平判断规则
        2、完善高管不合理薪酬追回制度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独立董事特征对公司绩效的差异化影响 ——基于区域与所有制视角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相关理论
    2.3 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公司治理模式比较分析
    2.4 上市公司区域划分及区域差异对独立董事制度的影响分析
第三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3.1 独立董事外部特征与公司绩效
    3.2 独立董事个体特征与公司绩效
    3.3 独立董事行为特征与公司绩效
第四章 研究设计
    4.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4.2 变量定义
    4.3 建立模型
第五章 实证分析
    5.1 描述性统计
    5.2 相关性分析
    5.3 回归分析
    5.4 稳健性检验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6.3 局限性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10)董事会特征、高管薪酬对企业治理效果影响及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
2 基础知识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董事会特征
        2.1.2 高管薪酬
        2.1.3 企业治理效果
    2.2 相关理论
        2.2.1 委托-代理理论
        2.2.2 激励理论
    2.3 董事会特征、高管薪酬对企业治理效果的机理及表现
        2.3.1 董事会特征对企业治理效果的机理
        2.3.2 高管薪酬对企业治理效果的机理
        2.3.3 董事会特征、高管薪酬对企业治理效果影响的表现
3 研究设计
    3.1 结构方程模型介绍
    3.2 数据来源及样本选取
        3.2.1 数据资料来源
        3.2.2 样本选取
        3.2.3 研究所使用的统计工具
        3.2.4 变量定义
        3.2.5 理论模型构建
    3.3 董事会特征、高管薪酬与企业治理效果的概括性分析
        3.3.1 描述性分析
        3.3.2 差异性分析
4 董事会特征、高管薪酬与企业治理效果的实证分析
    4.1 因子分析
    4.2 模型构建及修正
    4.3 参数估计
        4.3.1 整体数据参数估计
        4.3.2 两职合一参数估计
        4.3.3 两职分离参数估计
5 研究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对策建议
        5.2.1 企业
        5.2.2 投资者
        5.2.3 政府
    5.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独立董事的薪酬与责任问题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独董独立性谜题与机制独立性再造[J]. 汪青松,罗娜. 证券市场导报, 2022
  • [2]独立董事薪酬与大股东掏空:激励还是合谋[J]. 卢太平,马腾飞. 财贸研究, 2021(12)
  • [3]外部监管环境与独立董事个体薪酬激励——基于监管处罚的溢出效应视角的研究[J]. 褚剑,方军雄. 会计与经济研究, 2021(06)
  • [4]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独立吗?懂事否?[J]. 方重. 清华金融评论, 2021(09)
  • [5]重构上市公司独董制度[J]. 曾洋. 清华法学, 2021(04)
  • [6]基于混改背景的董事会有效性影响因素研究[D]. 甄瑜晴. 西安石油大学, 2021(12)
  • [7]上市公司高管薪酬自我交易现象及其规制研究[D]. 汪若玮.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8]独立董事参与治理对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的影响 ——基于薪酬激励的视角[D]. 刘子青. 江西师范大学, 2021
  • [9]独立董事特征对公司绩效的差异化影响 ——基于区域与所有制视角的实证研究[D]. 罗星伊. 山东大学, 2021(02)
  • [10]董事会特征、高管薪酬对企业治理效果影响及实证研究[D]. 赵锐锃.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9)

标签:;  ;  ;  ;  ;  

独立董事薪酬与责任的初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