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锁图谱论文_俎峰,赵凯琴,张云云,原小燕,田正书

导读:本文包含了连锁图谱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图谱,性状,标记,小麦,小穗,含油量,群体。

连锁图谱论文文献综述

俎峰,赵凯琴,张云云,原小燕,田正书[1](2019)在《利用SNP芯片构建甘蓝型油菜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及含油量性状QTL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在云南生境下挖掘甘蓝型油菜含油量QTL位点,为高含油量性状遗传机制研究和分子标记辅助高含油量育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高含油量材料G28为母本,低含油量材料H008为父本,通过小孢子培养技术创建包含175份株系的F_1 DH群体,利用60K SNP芯片构建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结合2016-2017年丽江与临沧点DH群体含油量数据采用完备区间作图法,以LOD=2.5为阈值扫描含油量性状QTL。【结果】DH群体含油量性状呈现正态分布,表现出单向超亲分离。2个环境下共检测到6个含油量QTL,分别可解释6.29%~10.36%的表型变异。通过Blast分析将这6个QTL分别映射到参考基因组-Darmor-bzh ChrA01,ChrA10,ChrC05与ChrC08染色体物理图谱上。与前人研究比较分析推测位于C05染色体上的qOCc05.1与qOCc05.2为新的含油量性状相关的QTL。【结论】在云南生境下检测到6个含油量性状QTL并明确了其在染色体的物理区间,定位结果可用于下一步主效QTL的精细定位和分子标记辅助高含油量油菜育种。(本文来源于《西南农业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刘子记,牛玉,杨衍[2](2019)在《苦瓜遗传连锁图谱构建的研究现状与比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遗传图谱的构建是检测QTLs和克隆基因的基础,可为作物的遗传改良提供重要信息。总结基于一代、二代和叁代分子标记技术,构建苦瓜遗传图谱的研究现状,并进行比较分析,为研究苦瓜基因组的结构和进化、重要农艺性状基因定位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提供技术支持。(本文来源于《热带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1期)

唐海霞,周广芳,王传增,张琼,王中堂[3](2019)在《枣高密度集成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枣(Ziziphus jujuba Mill.)原产中国,种质资源非常丰富,当前主栽品种虽具有优良性状,但大多存在明显缺陷,目前实生选育具有很强的随机性和盲目性,生产上急需整合优良性状的新品种。开展杂交育种,培育高品质品种,对促进枣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枣花小,坐果率低,且胚败育率高,给定向杂交育种带来严重障碍。随着‘冬枣’、JMS1、JMS2和JMS3等一批枣雄性不育种质的发现,人工控制杂交技术的建立,枣多态性SSR标记的开发及其在杂种鉴定中的应用,使得枣树杂交后代的批量获得和精准鉴定成为可能,为枣遗传图谱构建提供材料基础。枣全基因组的破译,为枣遗传图谱构建提供了基因集。利用已构建的103株‘冬枣’ב金丝4号’F1杂交群体和145株‘冬枣’ב中宁圆枣’F1杂交群体,采用GBS(Genotyping-by-Sequencing)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开发SNP(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标记,分别构建遗传连锁图谱。基于两群体母本一致且参考相同基因组构建图谱,通过分析两图谱连锁群对应关系,发掘它们共有的SNP标记,采用MergeMap软件,将两图谱整合,构建枣的高密度集成遗传连锁图谱。整合图谱覆盖全基因组的遗传距离2 455.89 cM,包含24 147个SNP标记,分布在12条连锁群上,最长连锁群为LG03,遗传距离为347.82 cM,标记3 290个;最短连锁群为LG09,遗传距离为95 cM,标记1 915个;各连锁群平均遗传距离范围在0.06~0.13 cM,该图谱各标记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1 cM。将该谱图与‘骏枣’参考基因组线性分析表明,310 Mb数据锚定到了参考基因组上,约占参考基因组的88.3%,基因距离与物理长度相关性的平均值为144.74 kb·cM-1。该集成遗传图谱上图标记多,标记间遗传距离小,是枣分子辅助育种和基因组研究的可靠参考工具。(本文来源于《中国园艺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暨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0-21)

吕百川,苏其红,辛筱筱,孙娟,刘小雪[4](2019)在《小麦ILs群体SSR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图谱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小麦回交导入系(introgression lines,ILs)群体(‘晋麦47’ב西峰20’)构建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SR)标记遗传连锁图谱.【方法】通过小麦ILs群体160个株系对2 306对均匀分布在21条染色体上的SSR标记进行多态性筛选,利用筛选出的多态性SSR标记对该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和遗传连锁图谱构建.【结果】该群体共筛选出442个多态性SSR标记,每个SSR位点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H′)为0.31,多态性信息量(PIC)为0.25.其中,B基因组和第Ⅲ同源群H′与PIC较高,而D基因组和第Ⅰ同源群较低.通过聚类分析,该群体160个株系可分为5大类群.利用多态性SSR标记构建了1套涵盖小麦21条染色体的遗传图谱,总长度5 857.39 cm,每条染色体的平均长度为277.27 cm,标记间的平均距离为13.25 cm.【结论】构建了1条可用于小麦复杂数量性状精细定位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的遗传连锁图谱.(本文来源于《甘肃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张明飞,于卓,于肖夏,李景伟,马艳红[5](2019)在《四倍体马铃薯SRAP分子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给后期马铃薯块茎高淀粉、高干物质及产量等重要数量性状基因座(QTL)定位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奠定基础,以四倍体马铃薯YSP-4×MIN-021杂种F_1的182个分离单株为作图群体,利用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分子标记进行了遗传图谱构建研究。试验从357对SRAP引物中筛选出适宜引物36对。用这些引物对马铃薯杂种F_1的182个分离单株及其亲本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得到598个SRAP标记。卡方检验显示偏分离标记数为127个,其中母本连锁群59个,父本连锁群68个,偏分离比率均小于30%,符合遗传作图的要求。用软件Join Map 4.0建立了2张四倍体马铃薯双亲的SRAP遗传图谱。母本YSP-4的连锁群总长度为1572.2 cM,标记数目为274个,平均间距为5.74 cM,12个连锁群的长度范围为14.03~214.44 cM;父本MIN-021的连锁群总长度为1932.23 cM,标记数目为324个,平均间距为5.96 cM,各连锁群的长度范围为93.65~242.06 cM。(本文来源于《草业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李涛,邓光兵,汤燕燕,苏燕,王金慧[6](2019)在《基于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定位小麦小穗数主效QTL》一文中研究指出小麦作为全世界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为人类提供了重要的能量摄入和蛋白质来源。然而随着人口增长,可用耕地减少,粮食危机正变得越来越严重。穗粒数作为构成产量的叁要素之一,对小麦产量具有显着影响。而小麦穗粒数由每穗小穗数和可育小花数共同决定,因此定位并克隆小穗数基因,对穗粒数的遗传机制解析和分子遗传改良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指导意义。本研究利用低小穗数(~20个)小麦品种川麦42和高小穗数(~24个)小麦品种科成麦1号构建了包括187个家系的双单倍体群体(DH)。利用小麦55K SNP芯片进行基因分型构建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该遗传连锁图谱涵盖了小麦21条染色体,包括13068个分布在2406个bin中的SNP标记,总遗传距离为3091.39cM,平均遗传距离为0.24cM/marker,1.28cM/bin。共线性分析结果显示遗传连锁图谱和中国春参考基因组物理图谱(IWGSC RefSeqv1.0)具有较好的共线性。基于此,我们在3年2点5个环境中共鉴定到4个小穗数QTL,其中QTSN cib-3D在所有环境中均能检测到,解释8.26%~21.11%的表型变异。通过与前人的研究结果比较,QTSN.cib-3D所在区段(550Mb~555Mb)没有小穗数相关QTL报道,并且与位于3D上其他产量相关QTL也相距较远,因此推测QTSN.cib-3D可能为新小穗数主效QTL。目前我们正在进行QTSN.cib-3D的遗传效应解析和精细定位。(本文来源于《第十届全国小麦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大会摘要集》期刊2019-08-11)

孙蕾,王学征,张志鹏,张亚楠,邱果[7](2019)在《基于CAPS标记的西瓜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及3个性状定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与意义:西瓜的果肉颜色、果皮条纹、果肉苦味是西瓜重要农艺性状,可直接影响消费者的选择。目前关于西瓜性状的QTL有很多,但对这3个性状的定位研究还不是很清晰。尤其是苦味性状,葫芦科(西瓜、甜瓜、苦瓜等)中苦味基因的分子标记和精细图谱的研究较少,相关研究报道较少或没有。因此笔者通过配制杂交组合,通过生物信(本文来源于《中国瓜菜》期刊2019年08期)

姜婉竹,姚方杰[8](2019)在《榆耳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和农艺性状QTL定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榆耳,一种珍稀的食用菌,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本研究中,分别以GiC(野生菌株)和GiD(栽培菌株)的单核菌株GiC-126和GiD-15为亲本,进行单-单杂交,得到杂交菌株C126-15,以114个单核菌株为作图群体。基于榆耳的全基因组开发620对SSR分子标记,其中183对引物的条带清晰可用于数据统计,对GiC-126、GiD-15及作图群体进行SSR-PCR。利用Joinmap4.0软件对获得的183个SSR标记进行连锁分析,构建10条连锁群,图谱总长度为1048.5cM,标记间平均间距5.7cM。从作图群体中随机选取22个单核菌株进行自交,获得119个自交菌株作为自交群体。利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共定位了作图群体菌丝生长速度(PDA和木屑)、生育期、耳片长度、宽度、厚度、产量等7个农艺性状的14个QTLs位点,LOD值在3.20-6.51之间,贡献率在2.22%-13.18%之间。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展榆耳数量性状的基因定位、功能基因克隆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多彩菌物 美丽中国——中国菌物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期刊2019-08-03)

刘敬贤,黄亚群,陈景堂,祝丽英,赵永锋[9](2019)在《基于高密度连锁图谱定位玉米株高QTL》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析株高性状的遗传基础,以X178和NX531为亲本构建的124份RIL群体为研究材料,基于高密度SNP标记构建的包含7 278个bin的bin-map连锁图谱,对辛集、保定2个地点RIL群体的株高、穗位高、穗位系数3个性状进行QTL定位分析,共检测到16个QTL位点,有9个QTL的表型贡献率大于10.00%。其中辛集检测到7个,单个QTL表型贡献率范围4.67%~13.94%;保定检测到9个,单个QTL表型贡献率范围0.35%~25.56%。在2个环境下检测到qEHX3和qEHB3的置信区间存在重迭。在第1连锁群上289.16~296.77 Mb发现控制株高的qPHB1和穗位高的qEHB1-2定位区间相邻。在bin1.07定位到的qPHX1-1区间内存在br2(brachytic2)基因,bin1.09~1.1定位到的qPHX1-2区段内存在d8(dwarf8)基因,bin3.07定位到的qEHX3区段内存在ccd8基因,这3个基因影响节间的伸长,与株高、穗位高的发育相关。该研究结果为株高相关性状QTL精细定位、克隆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3期)

徐礼羿[10](2019)在《茶树SNP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构建与数量性状候选基因挖掘》一文中研究指出茶树作为广泛种植的多年生经济作物,其生长周期长和自交不亲和的特点,导致茶树在使用自然选种和杂交育种等传统育种手段选育新品种时,育种效率低,限制了茶树种质资源改良和创新的进程。本研究以开发茶树高通量SNP分子标记为切入点,结合‘龙井43’ב白毫早’F1群体327个子代株系的基因分型,旨在实现遗传图谱加密,降低图位克隆的难度。通过群体表型观测、QTL作图和基因组比对等手段,挖掘调控目标数量性状的潜在候选基因,为研究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在快速选育茶树种质资源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利用2b-RAD测序技术,采用标准型接头5’-NNN-3’建立双亲‘龙井43’和‘白毫早’的标准文库,以限制型接头5’-NNA-3’和5’-NNT-3’建立327个子代株系的简化文库。各样本文库经二代测序,共获得871,736,246条高质量reads。通过父母本标准文库高质量reads聚类获得380,936个tags,并从中筛选出46,932个具有多态性的SNP位点。将子代文库与双亲文库进行比对,进一步筛选到在80%以上的子代株系中均存在基因分型的10,816个SNP标记。对筛选到的SNP标记进行χ2检验评估标记的符合孟德尔分离比,共获得4463个符合孟德尔分离比(p≥0.05)的SNP标记用于遗传作图。2.基于新开发的SNP标记,分别成功构建父母本遗传图谱。母本遗传图谱共包含2470个标记分布于15个连锁群上,覆盖1427.70 cM的基因组长度;父本遗传图谱共包含2217个标记分布于15个连锁群上,覆盖1710.63 cM的基因组长度。基于两者的共有标记成功整合了一张具有3800个SNP和417个SSR标记的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该图谱共15个连锁群,覆盖1678.52 cM的基因组长度,标记间距仅为0.40 cM且相邻标记距离(Gap<2 cM)的标记达到98.19%。上述结果表明本研究首次采用规模>200的群体(327个)进行遗传作图,构建的遗传图谱首次将标记间距缩小至1 cM以下(0.4 cM)。3.为了筛选花青素相关候选基因,本研究首次实现了茶树花青素含量的QTL作图。经表型测定,群体各样品的花青素含量为980.20±24.79 nmol/g,变异系数31.89%。相关性分析显示群体样本花青素含量与芽叶颜色数据呈极显着正相关。基于作图群体花青素含量和芽叶颜色的表型数据,共检测到10个QTLs,LOD阈值为4.55–30.94,解释6.30–40.30%的表型变异。其中9个主效QTLs相互迭加形成3个QTLs簇。4.本研究通过测定作图群体在二年生实生苗、扦插苗和扩繁苗等3个时期与生长势相关的18个参数(树幅、茎长、茎粗、一级分枝、叶重、根重、茎重、地上部重、根冠比、叶N浓度、茎N浓度、根N浓度、叶N含量、茎N含量、根N含量、地上部N含量、总N含量和叶片数),首次检测到与茶树生长势相关的QTLs共计53个。QTLs分布于13个连锁群上,LOD阈值为3.12–6.58,解释4.80–29.10%的表型变异,并在6个连锁群上相互迭加形成8个QTLs簇。5.利用本课题构建的高密度SNP遗传图谱对芽叶颜色、儿茶素组分、咖啡碱、发芽期和炭疽病抗性等数量性状重新进行QTL作图。分别在15个连锁群上检测到目标性状的QTLs共计81个。其中,本研究新发现的QTLs为35个,包含7个稳定的主效QTLs。6.基于遗传图谱上SNP标记的序列,分别有1558个和1209个标记的序列以唯一匹配且无错配的形式(PM_uniq)定位于CSS和CSA参考基因组的Scaffold上,其中超过70%的标记定位于基因间区。结合目标性状QTL区间内标记两侧基因的功能注释,共筛选获得9个分别与茶树花青素、发芽期和生长势相关的候选基因。利用qRT-PCR技术初步验证了候选基因TEA009062.1是影响茶树生长势的重要基因。(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9-06-01)

连锁图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遗传图谱的构建是检测QTLs和克隆基因的基础,可为作物的遗传改良提供重要信息。总结基于一代、二代和叁代分子标记技术,构建苦瓜遗传图谱的研究现状,并进行比较分析,为研究苦瓜基因组的结构和进化、重要农艺性状基因定位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提供技术支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连锁图谱论文参考文献

[1].俎峰,赵凯琴,张云云,原小燕,田正书.利用SNP芯片构建甘蓝型油菜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及含油量性状QTL分析[J].西南农业学报.2019

[2].刘子记,牛玉,杨衍.苦瓜遗传连锁图谱构建的研究现状与比较分析[J].热带农业科学.2019

[3].唐海霞,周广芳,王传增,张琼,王中堂.枣高密度集成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C].中国园艺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暨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摘要集.2019

[4].吕百川,苏其红,辛筱筱,孙娟,刘小雪.小麦ILs群体SSR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图谱构建[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19

[5].张明飞,于卓,于肖夏,李景伟,马艳红.四倍体马铃薯SRAP分子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J].草业学报.2019

[6].李涛,邓光兵,汤燕燕,苏燕,王金慧.基于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定位小麦小穗数主效QTL[C].第十届全国小麦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大会摘要集.2019

[7].孙蕾,王学征,张志鹏,张亚楠,邱果.基于CAPS标记的西瓜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及3个性状定位分析[J].中国瓜菜.2019

[8].姜婉竹,姚方杰.榆耳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和农艺性状QTL定位的研究[C].多彩菌物美丽中国——中国菌物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2019

[9].刘敬贤,黄亚群,陈景堂,祝丽英,赵永锋.基于高密度连锁图谱定位玉米株高QTL[J].江苏农业科学.2019

[10].徐礼羿.茶树SNP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构建与数量性状候选基因挖掘[D].华中农业大学.2019

论文知识图

牛INSR基因的连锁不平衡分析图谱标记在自动荧光检测系统中的检测结果有SNP标记分布的Scaffold在所有基因组...许氏平鲉整合遗传连锁图谱黄瓜M基因的连锁标记Fig.2-4Thelinka...许氏平鲉雌雄对比遗传连锁图谱

标签:;  ;  ;  ;  ;  ;  ;  

连锁图谱论文_俎峰,赵凯琴,张云云,原小燕,田正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