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鹅湖人民医院麻醉科江苏无锡214116)
【摘要】目的:探讨静脉麻醉在胃镜检查治疗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关键词】丙泊酚;芬太尼;静脉麻醉;无痛胃镜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1-0373-02
普通胃镜检查治疗是临床常用操作技术,但检查时候常常会带来咽部不适,使患者恶心,呕吐,并带来不适,即使近年来使用进口表麻药物或者超细胃镜进行检查治疗,仍难于消除患者紧张焦虑心理。为使患者能够顺利进行胃镜检查而并减少操作时间,本研究对我院自2013年6月始,采用丙泊酚联合小剂量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进行胃镜检查,观察通过比较普通胃镜与无痛胃镜的安全性及临床应用价值,以验证无痛胃镜临床应用的可行性,250例患者麻醉诱导迅速、平稳,麻醉后苏醒快而安全,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根据患者自愿的原则,将需要做胃镜检查或治疗的患者并能接受调查的250例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做普通胃镜的200例作为对照组。
1.1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术前了解既往病史,检查心电图,排除无明显禁忌症,ASA分级Ⅰ~Ⅱ级.患者在检查前禁食8h、禁水4h,对照组男性107例(53.4%),女性93例(46.6.8%),年龄介于18~70岁,平均年龄为(40.2±5.4)岁,胃镜下诊断185例(92.5%),胃镜下治疗15例(7.5%);观察组250例采取无痛胃镜检查与治疗,其中男性138例(55.2%),女性112例(44.8%),年龄介于18~65岁,平均年龄为(36.7±6.8)岁,胃镜下诊断231例(92.4%),胃镜下治疗19例(7.6%)。两组入选的诊治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程度上无统计学差别P≥0.05。两组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并签知情同意书,观察组并签署麻醉协议书,检查预约日有家属或朋友陪同检。
1.2术前常规准备
必要的抢救药物,气管插管装置及吸引装置。
1.3观察指标
两组入室后检查前均取左侧位,持续低流量鼻导管吸氧,氧流量2~4/分钟,并监测血压(MAP)、脉搏(HR)、呼吸频率(RR),并持续动态监测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并术中观察有无恶心呕吐反应等。观察组同时建立静脉通道。
1.4麻醉方法
对照组,术前10分钟口服利多卡因胶。等咽喉麻木感后进行普通胃镜检查;观察组在建立静脉通道后静注芬太尼50ug,给予丙泊酚2.0~2.5mg/kg,待入睡、睫毛反射消失后进行操作治疗,并根据术中操作治疗状况及病人生命体征中决定是否追加丙泊酚用药量。
1.5观察项目
两组患者在年龄、体重、性别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两组患者检查前中后血压,心率,恶心呕吐率以及术中痛苦反应次数及患者满意度比较。通过两组患者检查前中后心率、BP、SpO2变化比较,两组虽然有差异,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检查中的恶心呕吐率以及术中反应及满意率有统计学意义。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4.0统计软件分析全部数据,计数资料统计结果采用(x-±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无痛组患者从麻醉诱导开始,咽部反射消失,无恶心、呕吐表现,偶有呛咳、躁动者,追加小剂量丙泊酚后反射消失,术后患者对胃镜诊治过程均表示不知道,咽部也没有不适感,患者满意度100%。对照组从检查开始基本都出现明显咽部反射如恶心、呕吐、呃逆共177例,占88.5%,无痛组咽部反射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术后,对照组患者表示满意23例(11.5%),一般63例(31.5%),感到检查过程痛苦不满意者114例(57%),两组间满意率有显著差异(P<0.05)。愿意再次接受检查治疗的对照组仅仅只有20例,而观察组基本愿意再次接受检查99.6%有显著差异P<0.01。
2.讨论
目前,胃镜检查已成为诊治上消化道疾病的常用技术方法。但其舒适性及耐受性就备受医患关注,大多数因操作刺激可引起恶性、呕吐,甚至个别病人会引起心脑血管系统的急剧变化而停止检查,更有人因为难以忍受检查而放弃检查,得不到及时或正确的治疗机会,尤其在患者本身就有心血管疾病的基础上行普通胃镜检查存在一定的风险。本院通过无痛胃镜组与普通胃镜组两组检查相比较,发现无痛组在检查过程中均能无紧张、无痛苦、无知晓,麻醉后能较好的能消除检查治疗中的对抗性,血压动力学改变也较少较平稳,也就减少在检查中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发生,250例均顺利的完成检查治疗,在一定程度上早发现疾病,并在麻醉下完成治疗。丙泊酚[2]是一种短效静脉全麻药物,由于其起效快,较强的镇静作用,而且作用时间短,无蓄积现象,麻醉深度可控性比较好,苏醒亦迅速,安全度比较高,已被广泛用于临床麻醉,也常常被用于门诊检查治疗,但其只有强镇静作用而无镇痛作用,常常和其他药物联合使用于临床。芬太尼[2]是临床上最常用的阿片类强镇痛药物,起效也快,小剂量注射即可产生较强的镇痛效果,并能有效的减少血压动力学的急剧改变,减少术中心血管疾病在手术中的发生。芬太尼和丙泊酚两者均无蓄积现象,合用能减少彼此用量,并能达到满意的麻醉效[3],为手术和治疗提供一个较高的操作平台。无痛组在检查术后半个小时均能完全恢复清醒,步态稳健,无任何麻醉后不适。但均告知当天不能开车或者行高强度活动,并尽量合理安排休息。
3.结论
本院通过对在胃镜检查治疗中,联合使用丙泊酚芬太尼,能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检查治疗的成功率,患者都乐意接受再次检查或治疗,在其过程中,麻醉平稳效果好,术中无知晓,术后恢复快,无痛苦,患者舒适,安全性也比较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l]高红,陈从侠,张伟,等.无痛胃镜与普通胃镜检查安全性对比研究[J].中国基层医药,2014,21(13):2073-2074.
[2]邓小明等主编.现代麻醉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年,475,531.
[3]沈建新.小剂量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在基层医院无痛胃镜中的应用[J].浙江创伤外科,2015,03,606-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