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酚配体论文_吴升德

导读:本文包含了含酚配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光合作用,羟基,苯酚,吡啶,探针,选择性,荧光。

含酚配体论文文献综述

吴升德[1](2007)在《含酚配体的合成及其在近生理条件下对锌离子的识别》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合成了一种新型含酚基团的锌离子荧光探针2,6-二{[(2-羟苯基)(2-羟乙基)氨基]甲基}-4-甲基苯酚(L),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电喷雾离子化质谱(ESIMS)和核磁共振波谱(~1H NMR)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UV-Vis)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配体(L)在近生理条件下对Zn~(2+)的识别性质。(1)配体(L)的合成实验采用自制的2,6-二氯甲基对甲酚和还原席夫碱2-[[(2-羟甲基)氨基]-甲基]-苯酚在弱碱性条件下反应,产物采用溶剂萃取法和硅胶柱层析法分离纯化得到了配体(L)。采用FTIR,ESIMS和~1H NMR确定了配体(L)的结构。(2)在近生理条件下研究了pH、温度对配体(L)和L-Zn~(2+)配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的影响。在较宽的pH范围内配体(L)的紫外吸收光谱几乎没有改变。而在碱性条件下L-Zn~(2+)配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的最大吸收波长红移。温度对配体(L)和L-Zn~(2+)配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没有影响。微量配体(L)与毫摩尔的Zn~(2+)配位后诱导荧光增强了近2.5倍。温度和pH对L-Zn~(2+)配合物的荧光光谱都有影响。采用Job法确定了配体(L)和Zn~(2+)的配合比为1:2。(3)溶剂效应对配体(L)和L-Zn~(2+)配合物的荧光影响显着。实验表明:配体(L)在极性质子性溶剂中比在极性非质子性溶剂中对Zn~(2+)的识别更灵敏。(4)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配体(L)对12种金属离子的选择性识别能力。实验表明:在近生理条件下配体(L)对Zn~(2+)的选择性最好。(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期刊2007-06-30)

李宏洋,施锋,彭孝军,张蓉,陈小强[2](2004)在《Mn(Ⅲ,Ⅲ)配合物及含酚配体[N_4O_3]~(3-)-Ru(bPy)_3模型化合物的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对绿色植物光系统Ⅱ给体部分进行模拟 ,合成了 1个新的高价双核配合物 [Mn2 (Ⅲ ,Ⅲ )L( μ OAc) 2 ]·PF6( 2a) ,其中H3 L为 2 ,6 二 {[( 2 羟基 5 叔丁基苄基 ) (吡啶 2 亚甲基 )胺基 ]亚甲基 } 4 甲基苯酚 .与目前的PSⅡ模型化合物 [Mn2 (Ⅱ ,Ⅱ ) (bpmp) ( μ OAc) 2 ]·ClO4( 1) [Hbpmp :2 ,6 二 {[N ,N 二 (吡啶 2 亚甲基 )胺基 ]亚甲基 } 4 甲基苯酚 ]相比 ,配合物 2a中增加了 2个酚羟基及 2个叔丁基 ,由此带来的改进使新模型更接近于自然界四核锰簇 (OEC)的真实结构 .在此基础上 ,我们将该配体通过酰胺键与 [Ru(bPy) 3 ] 2 + 相连设计了光诱导电子转移模型化合物 2b .其中 [Ru(bPy) 3 ] 2 + 具有良好的光电性能 ,用于模拟PSⅡ中酶P680 .通过紫外可见、红外、荧光发射光谱及电化学对化合物进行了光、电性能研究 ,结果表明配合物 2b具有良好的光物理性质 ,而且 2b中Ru3 + /Ru2 + 的氧化还原电位比Phenol+ /Phenol和Mn(Ⅲ ,Ⅳ ) /Mn(Ⅲ ,Ⅲ )的高 ,说明 2b配位金属Mn后可满足自然界PSⅡ电子转移的基本要求 ,是用来模拟PSⅡ给体部分较理想的模型(本文来源于《化学学报》期刊2004年09期)

何琰,李越兰,关烨第[3](1999)在《含酚羟基手性配体与其不对称加成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自1984年Oguni和Omi报道了手性氨基醇作用下烷基锌对醛的不对称加成反应以来,该领域发展讯速。本科研组在研制新型手性配体时,考察了含酚羟基手性配体在不对称加成中的催化作用。一般催化反应条件为:0C~室温,手性配体量8mol%,反应时间24h。配体:(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1999年S1期)

含酚配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对绿色植物光系统Ⅱ给体部分进行模拟 ,合成了 1个新的高价双核配合物 [Mn2 (Ⅲ ,Ⅲ )L( μ OAc) 2 ]·PF6( 2a) ,其中H3 L为 2 ,6 二 {[( 2 羟基 5 叔丁基苄基 ) (吡啶 2 亚甲基 )胺基 ]亚甲基 } 4 甲基苯酚 .与目前的PSⅡ模型化合物 [Mn2 (Ⅱ ,Ⅱ ) (bpmp) ( μ OAc) 2 ]·ClO4( 1) [Hbpmp :2 ,6 二 {[N ,N 二 (吡啶 2 亚甲基 )胺基 ]亚甲基 } 4 甲基苯酚 ]相比 ,配合物 2a中增加了 2个酚羟基及 2个叔丁基 ,由此带来的改进使新模型更接近于自然界四核锰簇 (OEC)的真实结构 .在此基础上 ,我们将该配体通过酰胺键与 [Ru(bPy) 3 ] 2 + 相连设计了光诱导电子转移模型化合物 2b .其中 [Ru(bPy) 3 ] 2 + 具有良好的光电性能 ,用于模拟PSⅡ中酶P680 .通过紫外可见、红外、荧光发射光谱及电化学对化合物进行了光、电性能研究 ,结果表明配合物 2b具有良好的光物理性质 ,而且 2b中Ru3 + /Ru2 + 的氧化还原电位比Phenol+ /Phenol和Mn(Ⅲ ,Ⅳ ) /Mn(Ⅲ ,Ⅲ )的高 ,说明 2b配位金属Mn后可满足自然界PSⅡ电子转移的基本要求 ,是用来模拟PSⅡ给体部分较理想的模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含酚配体论文参考文献

[1].吴升德.含酚配体的合成及其在近生理条件下对锌离子的识别[D].中南大学.2007

[2].李宏洋,施锋,彭孝军,张蓉,陈小强.Mn(Ⅲ,Ⅲ)配合物及含酚配体[N_4O_3]~(3-)-Ru(bPy)_3模型化合物的性能研究[J].化学学报.2004

[3].何琰,李越兰,关烨第.含酚羟基手性配体与其不对称加成反应[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

论文知识图

–6配合物10中存在于甲醇和硝酸根的O之...–7配合物10中的分子间与分子内的π–π...化合物10的IR谱图一1手性离子对催化剂(100μM)与配合物2、4、5和6(...通过JC-1荧光探针检测不同浓度配合物...

标签:;  ;  ;  ;  ;  ;  ;  

含酚配体论文_吴升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