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积军[1]2004年在《我国小麦国际竞争力及发展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入世前,有关部门和一些专家预测,我国小麦将面临进口小麦,尤其是美国小麦的冲击。入世两年来,我国小麦进口数量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呈减少趋势。面对这种变化,我国小麦国际竞争力应如何定位,政府部门和研究研究人员都在进行积极的探索。 本研究采用比较分析方法对我国小麦国际竞争力指标进行了测算,采用因素分析方法对影响我国小麦竞争力的因素进行了国际比较。同时,对世界主要小麦进出口国特征、我国小麦供需特点进行了分析。 本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小麦国际竞争力还很弱,与发达国家在诸多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如品质整体水平较差且不稳定、生产成本高、质量标准和品质检测体系不健全、加工工艺落后和缺少深加工,以及产销脱节等问题。但近几年,我国小麦,尤其是优质专用小麦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培育出一批品质与进口小麦品质相当的品种,优势区域逐步形成,首次实现了食用小麦出口,河南郑州小麦列入全球硬质小麦报价单。这些情况表明,我国小麦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逐步提高,而且在东南亚市场具有明显的区位价格优势。 为尽快提高我国小麦国际竞争力,今后应采取如下战略和措施:一是要制定立足于国内主战场,适当向东南亚国家出口的发展战略;二是通过加强品种选育、基地建设和标准化栽培等措施,稳定提高小麦品质和供货能力;叁是完善我国小麦各类标准,为生产和加工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作为限制国外小麦进口的技术壁垒:四是加大小麦加工的技改力度,发展小麦精深加工:五是建立健全小麦品质检测体系,加强市场信息服务;六是加强技术研究和节本增效技术的推广,降低小麦生产成本;七是研究小麦TCK的预警与控制,确保我国小麦安全。
曹麦[2]2006年在《中国小麦国际竞争力对策研究》文中指出粮食是世界上绝大多数人的基本食物,是国际贸易中的大宗货物之一,是现代化畜牧业配合饲料中的重要成分,是一些工业部门的不可缺少的原料。因此,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世界粮食的需求量迅速增长,世界粮食生产已跟不上消费增长的需要。小麦是最重要的口粮之一,在国计民生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是小麦生产和消费大国,它的生产既涉及到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在 WTO农产品贸易谈判中的话语权,又关系到一国粮食供给安全问题,尤其中国以世界7%的土地养活世界 22%甚至更多的人口,粮食安全问题至关重要。本文立足国内小麦市场,旨在通过对小麦的生产、供求及贸易等情况的考察,通过对小麦国内市场占有率、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指数、农业化集约程度等指标的分析,剖析中国小麦国际竞争力的状况,并对中国近 15 年间小麦净出口建立模型,做实证分析,探讨影响我国小麦国际竞争力的几个主要因素,以及各因素对竞争力的影响程度,对提高小麦国际竞争力提出对策建议。
董瞳阳[3]2011年在《中国小麦的国际竞争力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际粮价的持续快速上涨,粮食问题再次成为全球性的热门话题。在中国开放程度不断加深的时代背景下,国际粮价是否会对我国构成冲击,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粮食是否安全关系到我国的国计民生,它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中国政府一向都十分重视粮食安全问题。最近几年,党中央、国务院对严格保护耕地、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以切实保障我国能应对国内外市场的各种复杂情况。中国有13亿人口,既是粮食生产大国,又是粮食消费大国。小麦是中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从传统意义上来讲,我国北方绝大部分地区都是以小麦作为主食的。虽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麦生产国,但是由于人口规模和消费结构的影响以及生产技术水平的限制,中国长期以来都是国际市场上的小麦进口国之一,也是小麦净进口国。近年来,伴随着小麦产量的不断攀升,我国也开始进入“供求基本平衡、略有盈余”的新阶段。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已经将近十年了,小麦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上的竞争变得日趋激烈。评价中国小麦的国际竞争力不仅可以使我们认清现状、明确目标,对当下如何应对粮价飙升的困局、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同样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论文以比较优势理论、竞争优势理论和国际竞争力理论为基础,以联合国粮农组织、美国农业部在线数据库为依据,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小麦的生产、消费和贸易等基本情况,构建出一整套评价小麦国际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对世界上主要的小麦贸易大国进行评比,得出中国小麦在世界上的动态竞争地位。根据以上分析,从竞争力评价结果切入,对如何提升中国小麦的国际竞争力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
杨建仓[4]2008年在《我国小麦生产发展及其科技支撑研究》文中认为小麦是我国居民最重要的口粮之一,也是重要的商品和贸易粮,在粮食安全中的地位日益突出。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人们食品消费结构的改变,对强筋、中筋、弱筋叁种品质小麦需求不断增加已成为未来小麦消费的发展趋势,也对小麦生产发展及其科技支撑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根据不同时期小麦种植面积、生产目标、产量以及面积增加对总产量增加的贡献等指标将小麦生产发展划分为叁个阶段和若干小的时期。1949-1978年为农村改革前小麦生产发展阶段,分为四个时期。其中1949-1956年为小麦生产较快恢复和发展时期,其特点是面积增加、单产提高、总产得到较大的增长;单产提高和种植面积增加对总产增加的贡献分别为52.4%和47.6%,除生产条件改善外,优良品种起了重要作用。1957-1965年为小麦生产下降恢复时期,由于条锈病新生理小种的出现,使得碧蚂1号等小麦品种相继感病,减产显着。1965-1972年为小麦生产发展较快时期,单产提高对增加产量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占到80%。1973-1978年为小麦生产迅速发展时期,小麦总产增长的30%靠种植面积的增加,70%靠单产的提高。1979-1997年小麦生产处于稳步发展阶段,此阶段小麦产量增加了一倍多,种植面积基本保持在4.4亿亩(2933万hm2),产量增加主要靠单产提高,占95%。1998-2006年为小麦生产恢复和结构调优阶段,自1998年开始,小麦种植面积呈明显的连续下降趋势,近年生产实现了恢复性发展,但更加注重质量的提高。为进一步探讨科技在不同区域小麦生产中如何发挥作用,对小麦种植区域的变化和特点进行了一定的梳理。50-90年代,按照生态环境、生产条件和品种的生态适应性,小麦生产划分为10大区域,成为小麦区域发展的基础;随着小麦的发展,区域布局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加入WTO后,小麦生产按优质专用小麦优势区得到较快发展,种植的集中程度逐渐增加,全国14个省区形成具有明显的小麦种植规模优势。未来小麦产区被划分为黄淮海、长江中下游、西南、西北和东北五大小麦优势区,小麦生产区域划为分析不同区域科技支撑提供了基础。利用重心偏移的分析方法对小麦生产重心动态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从种植面积看,小麦种植重心总体上向北、向西方向移动(与1949年相比),其中60年代变化最大。种植面积在南北方向上的动态变化相对东西向更剧烈,但最近几年,南北方的差距基本消失,东西部的差距较大,这与东部土地资源有限而西部地区土地资源较为丰富有关;从单产看,50-60年代,小麦单产重心向偏东、偏北方向移动的趋势比较明显,70年代起逐渐向西回移,东西向的差距逐渐缩小,90年代继续向北偏移一定程度后开始回移,南北向的差距也逐渐缩小。单产重心的移动与各地小麦生产水平变化有关,重心总是向优先采用先进技术、优良品种的地区偏移。从偏移距离看,小麦种植重心的总偏移距离最小,单产重心的总偏移距离最大,总产量重心的总偏移距离介于两者之间。在小麦生产和区域变化探讨的基础上,通过对各优势区小麦优良品种更换的调查,特别是不同地区优良品种的培育与推广来系统分析科研是如何支持小麦生产发展的。在全国小麦生产发展过程中,共进行了7次大的品种更换,每一次品种更替与推广都抑制了因品种退化而造成的产量下降趋势,使小麦单产得到较大的提高,可见,小麦生产的持续发展离不开品种的更新换代。不同时期小麦育种的目标不同,90年代以前,基本以提高产量为主要目标,比较重视提高品种的抗病性、抗倒伏性,没有考虑产品加工品质问题;90年代后期,小麦育种开始注重品质改良,逐渐向广适性、高产、优质方向发展,强筋小麦、中筋小麦、弱筋小麦的专业化育种开始提上议事日程。除了更新品种,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和推广也是小麦生产持续发展的强力支持,现阶段已形成以调整播量为核心的的高产栽培技术、以调节施肥为核心的的高产栽培技术,还有小麦垄作技术、保护性耕作技术等。小麦科研单位布局的区域性在小麦生产发展过程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地区科研单位培育的优良品种有效地促进了各生态适宜区品种的更替,成为不同生态区域小麦生产发展的科技支撑。调查得出,目前,常规育种经费短缺和亲本缺乏是影响育种进展的主要原因,生物技术与育种结合不紧密严重影响其应用,未来小麦育种方面要求常规育种要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应用分子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要有突破。五大小麦优势区的发展对农业科技的需求重点各不相同。黄淮海优势区灌溉水短缺,干旱、干热风等自然灾害频发,但小麦科技实力较强,育种和栽培研究水平相对较高,要加强栽培管理缩小试验地产量与大田产量的差距;长江中下游小麦优势区排涝和降渍能力比较弱,渍害、穗发芽时有发生;东北小麦优势区干旱和高温频发、收获前常遇阴雨导致穗发芽;西北小麦优势区土壤瘠薄、干旱少雨;西南小麦优势区日照不足、雨多雾大晴天少,易旱易涝等。因此,各区应重点选育、繁育和推广适合当地特点的品种,执行相应的高产栽培标准。通过典型调查对小麦科研生产力的培育进行了剖析。两个单位培育的小麦新品种均具有明显的区域特点、属于当地更换的主导品种,推广面积大、持续时间长,对长江中下游和黄淮海优势区小麦产业的发展起了重要的科技支撑作用。小麦育种单位公益性强、社会效益大、研究周期长、条件比较艰苦,种子繁育所带来的收入很少,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投入应该是研究所经费的主要来源,这样才能保障科研育种机构的良性发展。科研机构对小麦生产的支持包括育种技术、栽培管理技术和科研推广体系等方面,小麦育种要形成一支结构合理、核心骨干长期稳定的团队,必须重视团队组织结构的长期稳定性、指导政策的一贯性和经费支持的连续性。从有关国家小麦产业和科技支撑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各国都非常重视小麦科研育种工作,科研育种以政府资助为主;对品种管理都非常严格,小麦新品种在推广利用前必须经过严格的试验和注册;科研、教育、推广相结合的体制有利于专家和教授及时把最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把最好的技术和信息推广给农民,把推广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到科研中。通过对中国小麦生产及其科技支撑问题的研究,提出了国家对小麦生产发展要采取区域综合协调、西部有所侧重的科技投入政策,要加大对小麦育种单位的投入和育种团队的培养,投入重点应放在常规育种完善和提高、应用分子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方面,同时要进一步增强学科间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国外经验,从源头入手完善小麦质量控制体系促进产业发展等政策建议。
刘婷婷[5]2011年在《基于供应链联盟的中国小麦加工企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小麦加工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比较弱。加入WTO后,如何提升其国际竞争力己成为当前最迫切的课题。随着供应链管理的发展,企业间的合作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纵向一体化转变为横向一体化,90年代后期又转向一种新的企业合作模式——供应链联盟。供应链联盟是一种基于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竞争合作组织模式,改变着全球的竞争方式。它的涌现为小麦加工企业提供了一种走出困境和寻求发展的全新机制和思路。把供应链联盟理论引入到小麦加工企业发展之中,实现基于供应链联盟的小麦加工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这既是学者的创新,又是对小麦加工企业发展的现实经验总结,是符合理论要求的科学发展思想及方法路径。本文首先根据国内外的文献,对供应链联盟、企业国际竞争力问题进行了界定。然后运用价值论、博弈论、规模经济等相关理论对供应链联盟对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相对接,分析了基于供应链联盟中国小麦加工企业国际竞争力现状,并找出存在的诸多问题。然后对嘉吉公司的供应链联盟战略进行个案分析,总结出其国际竞争力形成经验。进而作者提出了基于供应链联盟的中国小麦加工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对策,该对策主要从供应链联盟合作伙伴的选择、伙伴之间的博弈以及政府的产业支持这叁个方面加以描述。最后,对论文的研究做了简单的总结。总体来说,本研究建立在前人对供应链联盟理论与企业国际竞争力理论研究的基础之上,力求把供应链联盟理论和企业国际竞争力理论相结合,引入到小麦加工企业发展中,并结合小麦加工行业的特性进行探讨。本文从小麦加工企业供应链联盟合作伙伴的选择和博弈进行分析与阐述,研究得出提升我国小麦加工企业基于供应链联盟的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希望能给我国小麦加工企业一定的启发,可以提高中国小麦加工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生存和竞争能力,促进中国小麦加工企业分享更多的供应链联盟利益,并对理论界在供应链联盟和企业国际竞争力方面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孟丽, 乔娟[6]2004年在《我国小麦国际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的国际比较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迈克尔·波特的产业竞争力理论为基础,通过国际比较分析,考察了我国小麦的国际竞争力状况,探讨了成本价格和质量、生产要素、相关和辅助产业状况、生产者竞争战略、政府作用等因素对我国小麦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提出了比较切合实际的提升我国小麦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刘淑梅[7]2013年在《中国农业竞争力评价与提升对策研究》文中认为现有的农业竞争力研究范式是以农产品国际市场的自由化为前提,以各国农业发展为基础、以各国农产品出口的国际市场占有能力为主要考察指标的。这种源自以工业部门为主要考察对象的一般产业竞争力研究的理论范式,在解释各国农业生产与其国际竞争力关系时暴露出了一定的局限性。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许多农产品产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但中国的农产品进出口却未能体现这种生产能力的优势。与此同时,随着入世保护期的结束,金融危机带来的全球经济衰退趋势也使得中国农产品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在上述背景下,科学评价中国农业竞争力意义尤为重大。农业竞争力研究滥觞于国家竞争力研究,逐步从产业竞争力延伸而来。因而,其理论范式沿用了从工业部门视角形成的产业竞争力理论范式,而忽视了农业与工业在市场前提、市场需求、资源配置、生产过程、产品实现等领域存在着的显着的差异性。为此,农业竞争力研究的理论范式应做出调整。在综合评价已有产业竞争力、农业竞争力理论范式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农业竞争力评价的理论范式。我们认为,农业竞争力评价的理论前提应为地域的异质性、产业的异质性和受各国进出口政策制约的不完全市场;其内涵界定应为一国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养殖业在内的农业部门保障本国经济安全,在国际市场上比他国农业更多地占有、利用生产资源,实现产品价值,并由此提高该国现在及将来社会福利总体水平的能力;其影响因素应该包括生产资源、需求因素、相关支持产业、结构与竞争、政府政策;其评价体系应包括国家安全保障力、国际市场竞争力、可持续发展力叁个方面。依据上述理论范式,我们对中国农业发展历程、中国农业竞争力发展态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梳理和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我们分别对中国农业竞争力的国家安全保障力、国际市场竞争力、可持续发展力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具备了稳定的国家安全保障力,在国内市场剩余较大、国际市场偏好相似性较强的农产品领域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而可持续发展力则相对较弱。虽然中国农业竞争力总体上是低下的,但就长期趋势而言,中国农业竞争力正处于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之中,而且目前所处的阶段应是快速提升的时期。在此背景下,当前造成中国农业竞争力相对低下、阻碍其快速提升的原因在于,国内农产品需求结构升级,人均土地、水资源匮乏,劳动力素质较低,农业科技相对落后,产品结构尚在低端,管理因素作用微弱,农民收入低、工业支持不足、社会服务薄弱等社会因素制约严重,土地家庭承包、财政补贴不足、贸易政策相对欠缺等诸多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为此,中国农业产业竞争力提升的战略目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有效供给农副产品、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具体的政策措施应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第一,确保土地规模,大力促进土地流转,积极推进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第二,调整农产品价格政策,确保农产品价格有序提高;第叁,推进农业生产的标准化,建设高效、优质、绿色农业;第四,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构建新型农业社会服务体系;第五,强化工业部门对农业的服务职能,推进工业部门技术进步;第六,强化财政支农功能,支持农业竞争力快速提升。
王学强[8]2007年在《河南小麦生产潜力及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小麦是世界性的重要粮食作物。全世界约有35%的人口以小麦作为主要粮食。在当前中国的口粮消费总量中,小麦占到了43%左右。随着中国城乡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产水平的提高,小麦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我国是世界上小麦生产大国,常年播种面积、产量分别占粮食总量的25%和22%左右,全国商品小麦的常年收购、销售和库存量均占粮食总量的1/3左右。河南自古就是粮食的主产区,也是我国小麦栽培的中心地带,它的面积、总产量和贡献一直居于我国首位,其小麦种植面积是全国小麦总播种面积的1/4,总产量约占1/4。本论文以河南小麦生产发展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河南小麦生产发展的现状、小麦生产潜力及开发的技术途径,并对河南小麦竞争力及小麦经济及其产业发展战略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河南小麦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体系和战略对策。研究结果对指导河南小麦生产及产业化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研究所取得的主要结论有以下几点:1、本文对建国后到2007年59年的河南小麦生产发展状况、生产特点、小麦类型及分布和小麦生产发展态势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首次将河南小麦品种的更新换代划分为8次,并将建国后河南小麦的生产发展划分为9个阶段4种情况,同时认为进一步挖掘小麦生产潜力是实现河南小麦可持续发展的基础。2、首次以FAO的生态区域法为基础对河南小麦生产潜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河南小麦气候生产潜力的开发度平均为48.8%,气候生产潜力开发度最高的市是焦作,其小麦气候生产潜力开发度为80.4%,最低的市是信阳市,小麦气候生产潜力的开发度为26%,通过科学技术进步开发小麦气候生产潜力的前景巨大。3、论文分析了小麦气候生产潜力开发与增进的主要限制因素,即降水量有限且分布不均,耕地质量低下,集约化程度低是小麦气候生产潜力开发的主要限制因素,并据此提出以改良品种提高种群的内在生产力,充分利用现代农业技术抑制农田水分损耗,因地制宜确立与当地气候条件相适宜的栽培技术是河南小麦生产潜力开发的关键技术途径;4、首次对河南各地市小麦生产潜力的开发设置了难度系数,小麦生产潜力随着开发难度系数的增加,开发的难度变大。难度系数在2以下的,由于水分能有效满足小麦正常生长发育的需求,较易开发,其小麦播种面积约占河南小麦播种总面积的47.4%,约为240万hm2;难度系数大于2的,由于水分不能满足小麦生长发育的正常需求,较难开发,这部分播种面积约占河南小麦播种总面积的52.6%,为266万hm2。5、对河南小麦的比较优势、生产成本、品质及市场前景的分析表明,河南小麦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生产成本在全国小麦主产省中位列中间,与美国相比河南小麦生产成本较低,收益较高;营养品质和一些加工品质的主要指标居全国中上等水平,籽粒蛋白质含量和主要营养品质指标不低于美国等主要产麦国家,但加工品质的面团特性较差;优质小麦需求量大,市场前景广阔。因此河南小麦具有较强的优势和市场竞争潜力。6、对河南小麦经济的分析表明,河南小麦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小麦品种多、乱、杂;小麦经营效率不高,收益低;优质小麦品质不稳定,优质小麦生产科技含量较低;龙头企业规模小、带动力不强;产业体系不健全,产销脱节,产业化链各环节不衔接;小麦资源有效利用低;产品结构不合理,小麦商品档次低,出口市场狭窄等。针对小麦经济前景看好而开发不力的现状及小麦产业化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论文提出了小麦产业化发展的战略对策:建立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发展规模效益;加快小麦加工基地建设;优化产品结构,大力发展精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培育龙头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增强特色意识,实施名牌战略;建立健全市场营销体系搞活小麦生产流通;大力扶持小麦储备体系建设;实施科技创新,降低小麦生产成本;加大对小麦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7、论文构建了河南小麦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及政策支撑体系。构建了以培育及推广优质高产新品种为核心,科学的耕作栽培技术为关键的小麦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同时提出了河南小麦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技术以及小麦生产和贸易保护的政策建议;并认为加大农业投入力度是河南小麦生产可持续发展及再上新台阶的重要保障。
何凤姣[9]2014年在《中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提出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我国历来重视农产品贸易的发展。2001年入世以来,为了履行入世承诺,我国政府对现行的农业政策进行了根本性地调整,旨在促进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和农民收入的增长。但自改革开放以来,农产品贸易发展进程较为缓慢,一方面受到我国农业水平的制约,另一方面受到世界贸易环境的影响。从农业发展形势来看,我国农业发展水平低、技术落后,增长速度慢,与工业发展的差距大,整体农业增长的后备力量不足。从贸易环境来看,金融危机以来,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我国农产品贸易频遭美欧国家反倾销、反补贴和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情况时有发生,国际贸易环境进一步恶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各大经济体间的联系更加密切,生产要素可以在国际间自由流动,从而实现资源的重组。在全球化的浪潮下,各国都希望建立完整的产业链条,通过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自由流动,获得国际分工的主导地位,从而在国际市场上立于有利地位。在农业国际化的进程中,国际技术、资本将会涌入我国,对农业资源进行整合,一定程度上会促进我国农业的产业升级。但现阶段我国农业资源具有土地分散、小农经营等特征,农业发展水平较低,且还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国不能明确农业资源优势,形成有力的农业竞争优势,就容易导致我国农业被处于劣势地位的后果。因此,在这种农产品贸易的新形势下,我国农产品贸易发展的当务之急是研究我国农产品的真实情况,评估、比较其国际竞争力,找出问题存在的原因,提出解决的对策方法,进而形成持久的竞争能力,使我国农产品贸易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掌握主动权。首先,本文基于贸易数据,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分别对我国土地密集型农产品和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进行评估与考察。由于土地密集型农产品贸易的特殊性,近而采用土地生产率指标对其国际竞争力进行补充考察;其次,运用钻石模型对影响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因素进行定性分析;最后,基于前文的分析,针对当前农产品生产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其竞争力的方法,希望能对促进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发展、制定科学合理的农业发展政策产生一定的现实意义。全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介绍本文的写作背景与意义,分析比较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介绍研究思路、方法和结构框架,并指出本文的创新与不足。第二章阐述了本文相关的理论知识和评价指标。理论主要为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评价指标为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这叁个指标及土地生产率指标。第叁章分析我国农产品的生产和贸易概况。生产概况的分析包括农产品的生产规模和生产结构,进而对比分析中国、印度、美国的农产品生产能力。其中,农产品生产能力主要从农产品的总种植面积、总产量、单产和人均产量这四方面进行考察;对农产品贸易概况的分析主要包括农产品出口规模、出口结构、出口市场叁方面。分析显示,近年来我国农产品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农产品种植面积和产值呈快速增长趋势,但农产品结构比较单一,主要以粮食作物为主。与农业大国印度和贸易大国美国相比,我国农产品单位生产能力不强。在农产品贸易方面,近年来我国贸易量快速增加,同时贸易逆差逐年扩大,出口的农产品主要为蔬菜、水果等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出口市场比较单一,市场集中度较高。第四章分析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笔者基于进出口数据,采用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和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叁个指标,分别选取我国土地密集型农产品和劳动密集型农产品中的主要产品,进行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纵向分析,并与主要出口围家的农产品进行国际竞争力的横向比较。由于土地密集型农产品贸易的特殊性,又采用土地生产率指标进行补充考察,其中土地生产率指标包括自然条件、机械化水平和基本农资投入。分析显示,我国土地密集型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比较弱,相比之下,我国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较强,但近年来我国农产品的整体国际竞争力呈下降趋势。第五章基于钻石模型,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经营主体与竞争环境、政府和偶然事件这六个方面,具体分析制约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分析显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农产品生产在各方面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与改善,但是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农产品生产还存在如下问题:土地资源不足,劳动力文化素质低,资本投入不足,农产品质量低,相关性产业不发达,国际市场环境恶劣,国家支持与保护力度不够,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提高。第六章基于前文的分析,针对当前农业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和对策,希望有助于我国农产品竞争力的提高。
张树淼[10]2015年在《中国粮食进出口问题研究》文中指出粮食对于每个国家都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中国,粮食有着更加特殊重要的意义。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第二大经济体,粮食安全问题却日趋严重。人均占有耕地少,巨大的人口压力、以粮食直接消费为主的饮食特点,使中国政府对于保持国内粮食供需基本平衡特别看重,对于利用粮食国际贸易调剂国内余缺非常重视,也非常审慎。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粮食进出口对于国内粮食平衡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随着国民经济发展,粮食形势面临越来越复杂的情况,粮食进出口的变化对国家粮食安全构成越来越大的影响。中国现实的情况是,工业化与城镇化对耕地的占用势头不减,耕地保护的底线受到严重挑战,粮食生产所依赖的基础并不稳固。居民收入高速增长,对粮食需求形成巨大拉动,国内粮食供应面临巨大压力。粮食进出口形势出现历史性变化,近年来粮食主要品种普遍表现为净进口,并且进口规模存在继续扩大的趋势。由于粮食生产成本上升,国内经济高速增长、国内居民收入大幅度提高,饲料用粮、工业用粮均有大幅度增加,汇率变动对国内外粮食价格比率的影响,国内粮食价格普遍高于国外粮食价格,并呈现价格差距继续扩大的趋势;粮食自给率屡创新低,粮食安全形势日益严峻。由于我国农业资源先天不足,无法支撑日益增长的居民消费需求,只能依靠进口解决国内粮食供不应求的矛盾。粮食进口对国内粮食市场的冲击,已经造成严重影响。从世界范围看,国际粮食市场的不稳定性增加,粮食市场波动幅度和波动频率出现增大的趋势,一些粮食出口大国,出口量时高时低,年度间很不稳定;不少国家对粮食进出口干预加强,对国内粮食保护力度加大,进一步增加了国际市场的不稳定性。另外,一些粮食出口大国,以玉米或大豆为原料发展生物能源的势头不减,将对国际粮食市场格局产生重要影响,对于今后我国粮食进口形成潜在威胁。因此,无论从国内生产形势看,还是从国际环境看,我国粮食供应的基础不稳定性增加,国际市场不稳定性增加,国家粮食安全面临不少挑战。我国粮食进口不断扩大,国内粮食供应依赖国际市场的程度不断增加,对国家粮食安全产生愈来愈大的影响。因而,迫切需要对粮食进出口问题进行深入系统全面地研究,准确判断国内粮食供求真实情况、世界粮食生产与贸易格局总体形势,理清影响粮食进出口的主要因素,分析中国粮食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及粮食进出口的长期发展趋势,剖析当前有关粮食进出口政策措施的利弊,提出改进和完善粮食进出口政策,以更好地调控粮食进出口,平衡国内粮食供求、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因此,对中国粮食进出口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同时,粮食进出口是国际贸易中很有特点的领域,粮食进出口既有竞争的一面,也有垄断的一面,政府干预程度较高,政治敏感性较强,通过粮食国际贸易的系统分析,有利于对国际贸易理论进一步补充和完善。论文运用系统的研究方法,体现研究的全面性、关联性和综合性;运用局部均衡分析与一般均衡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体现研究的整体性;运用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注重过程和趋势的分析;运用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注重研究的客观性;对中国粮食进出口进行系统研究。本文的研究思路是,对国际贸易基本理论以及与粮食进出口有关的农业经济理论、发展经济理论进行阐述,将粮食进出口建立在比较坚实的理论分析基础之上;对我国粮食进出口及其政策的历史进行回顾,为今后改进粮食进出口战略和政策提供一个历史纵向的借鉴;对影响粮食进出口的因素进行分析,以对今后我国粮食进出口趋势有个总体判断;对全球粮食进出口格局与各主要国家进出口政策进行研究,为我国进出口政策调整提供一个世界性的视角;最后对我国粮食进出口战略和相关政策措施提出建议。论文共分七章。主要内容是:一、论述粮食进出口的理论基础。粮食进出口涉及面广,既需要国家贸易理论的支撑,也需要农业经济理论和发展经济学理论的指导。阐述国际贸易理论、以及农业经济理论和发展经济学涉及粮食进出口贸易的一般原理,这些理论在粮食进出口领域的应用、粮食贸易的特征。从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角度分别阐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在农业经济理论和发展经济理论中重点论述了对保护粮食产业的理论观点,研究粮食国际贸易的意义、特点、粮食竞争力决定因素和国际贸易理论对粮食进出口的启示。认为:粮食国际贸易有利于减少饥饿,保障人类基本的生活条件;有利于增加收入,解决就业;有利于调节粮食供求,稳定粮食市场;有利于利用比较优势,增加国内整体效益和福利;粮食贸易是国家贸易战略的重要内容。粮食贸易无论对于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来说,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粮食国际贸易的特点是: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价格波动性,粮食贸易区域性强,贸易较为集中,进出口流向较为稳定;粮食进出口数量大、价值低,成本较高;粮食贸易竞争不充分,充满了政治外交等方面的激烈博弈。粮食国际竞争力的决定因素是:自然资源禀赋的差异、科技水平、产业结构与产品差异、相关支持性行业的发展和政府行为。阐述了粮食国际贸易中,对粮食实行支持和保护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二、对我国粮食进出口及其政策演变进行考察。通过分析我国粮食进出口体制与政策的演变、进出口规模的变化,对当前粮食进出口现状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我国粮食进出口经历了自由化阶段、计划经济时期的政府严格管制阶段,以及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有管有放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包含着经济的、政治的甚至是战争的影响因素,为今后完善我国粮食进出口政策提供了历史纵向层面的参考。叁、对影响粮食进出口的主要因素和我国粮食国际市场竞争力进行分析,为提高进出口政策的针对性提供分析基础。粮食进出口是国内粮食供求不平衡的结果,是政策影响的结果,因此本文分析粮食供给、需求和政策对进出口的影响。在需求方面,主要对人口增加、消费结构变化和工业用粮对粮食需求的影响做出分析;在供给方面,主要从工业化、城镇化对耕地的影响,单产的提高,国家政策因素,以及农业生态等对粮食供给的影响做出分析。论文分别从国内外粮食生产成本、价格水平和质量进行比较以及对经营规模进行分析,对我国粮食竞争力进行不同角度的考察,研究今后粮食进出口的潜力和趋势。四、对世界粮食生产和贸易格局、部分国家粮食进出口政策进行考察,为我国粮食进出口规模、结构和政策调整提供全球视野下的横向参考。分析世界粮食生产的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重点分析小麦、稻谷、玉米和大豆国际贸易,分析粮食贸易发展的趋势,为研究我国粮食贸易发展提供必要的国际背景和国际条件。考察世界上有代表性国家的粮食进出口政策。有与我国农业条件相近的日本、韩国,以及越南、泰国和印度等,有与我国条件差异较大的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巴西、阿根廷等,还有粮食贸易政策比较完备的欧盟,以及近年来兴起的粮食出口大国俄罗斯和乌克兰。这些国家都与我国粮食进出口存在密切联系。他们因各自的自然与经济条件不同制定了各具特色的贸易政策,但自然和经济条件相似的国家,制定的国际贸易政策也存在相同之处,政策制定存在一定的规律性。这些相同或不同的政策,及其政策利弊,对我国很有研究借鉴价值。同时,与我国存在密切贸易关系国家的政策调整,会对我国粮食进出口产生一定影响。五、分析我国粮食进出口规模与结构的优化。首先研究了我国粮食进出口规模与国家粮食安全的关系。从中国现实分析,粮食出口数量呈现逐步减少的趋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应该更加注重粮食进口的问题。认为粮食进口规模应与我国粮食安全战略相适应,应与我国粮食供给潜力和消费趋势相适应,进口规模应与国际贸易总量相适应,进口规模以不应对我国粮食市场和种粮收入产生较大影响为前提。然后,具体研究了优化粮食小麦、大米等主要品种进出口结构和地区结构。认为应该重视发展与非洲粮食贸易与合作,探讨与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等国家粮食贸易与合作的可能性和潜力,在国际贸易的成本、价格及体制方面做出综合的分析与判断。六、对改进粮食进出口政策与战略提出建议。在分析我国进出口形势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粮食进出口政策的建议。(1)完善国内粮食发展政策,巩固国内粮食生产基础。大力改善生态环境,为粮食生产提供持续的发展环境;进一步支持粮食生产,严格保护现有耕地,推进粮食科技进步,加大补贴政策力度,改进补贴方式;健全粮食储备体系,建立粮食进出口缓冲机制;加快粮食流通体系发展,形成稳定有序高效的粮食市场。(2)扩大对外粮食投资,稳定国外粮源的供给渠道。用好现有支持政策和相关资源;认真研究当地政治环境、有关法律和政策,减少投资盲目性;做好舆情引导,树立自身良好形象;健全政府支持平台,积极引导民间对外投资。(3)完善粮食进出口政策的具体措施。实施防御性粮食进出口战略,加强粮食进出口政策的支持保护力度;利用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加强我国粮食市场保护;深化改革,理顺粮食国际贸易管理体制;建立长期稳定的粮食贸易关系;优化进口区域结构;培育大型粮食贸易企业,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做好粮食进出口信息服务;深化与粮食出口国政府间的关系;充分发挥民间组织在粮食贸易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我国小麦国际竞争力及发展对策研究[D]. 王积军. 中国农业大学. 2004
[2]. 中国小麦国际竞争力对策研究[D]. 曹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6
[3]. 中国小麦的国际竞争力分析[D]. 董瞳阳. 天津财经大学. 2011
[4]. 我国小麦生产发展及其科技支撑研究[D]. 杨建仓.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8
[5]. 基于供应链联盟的中国小麦加工企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 刘婷婷. 河南工业大学. 2011
[6]. 我国小麦国际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的国际比较分析[J]. 孟丽, 乔娟. 中国粮食经济. 2004
[7]. 中国农业竞争力评价与提升对策研究[D]. 刘淑梅. 吉林大学. 2013
[8]. 河南小麦生产潜力及发展战略研究[D]. 王学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
[9]. 中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研究[D]. 何凤姣. 东北财经大学. 2014
[10]. 中国粮食进出口问题研究[D]. 张树淼. 武汉大学. 2015
标签:农业经济论文; 小麦论文; 国际竞争力论文; 中国小麦主产区论文; 小麦国家质量标准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河南经济论文; 发展河南论文; 农业论文; 联盟标准论文; 优势分析论文; 三农论文; 国际市场论文; 种植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