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层论文_柯小雪,潘淑芳,郑煜铭

导读:本文包含了活性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太阳能电池,活性,聚合物,形貌,受体,氧化铝,光伏。

活性层论文文献综述

柯小雪,潘淑芳,郑煜铭[1](2019)在《抗污正渗透复合膜活性层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归纳了基于不同方法-界面聚合、聚电解质层层组装、水通道蛋白仿生、双皮层设计构筑抗污正渗透复合膜活性层的优缺点,分析了膜表面物化性质与其正渗透及抗污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认为支撑层的性质对活性层的形成及层间结合强度有显着影响;另外,平滑亲水及电中性或带与污染物相反电荷的活性层抗污性能更佳,选择合适的正渗透系统运行参数和清洗策略,可获得长期稳定的高水通量。未来除开发具低结构参数和优良物化性能的抗污支撑层,可针对目标污染物的尺寸及物化性质,进一步从活性层的设计和制备参数上进行简化、优化,均衡其渗透性和选择性,有效预防和改善膜污染,同时发展适配易回收的新型汲取液,充分发挥出正渗透的低能耗和耐污染优势。(本文来源于《水处理技术》期刊2019年11期)

田苗苗,范芯月,朱琳,李加龙[2](2019)在《基于铯锡碘活性层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固相熔融反应制备的B-γ-CsSnI_3经混合溶剂溶解后制备的薄膜获得了高纯相的XRD结果,避免了黄色的YCsSnI_3相以及降解产物Cs_2SnI_6的生成。通过从介孔结构、scaffold结构至平面结构的器件结构优化,在B-γ-CsSnI_3厚度约为120 nm时平面结构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获得了3.31%的光电转换效率。(本文来源于《科技经济导刊》期刊2019年18期)

李战锋,李雪峤,郝玉英[3](2019)在《D-A1-D-A2型叁元聚合物给体材料对厚活性层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性能的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迄今为止,单节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已经超过14%。但是,绝大部分高性能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活性层厚度约为100nm,较薄的活性层容易造成点缺陷,不利于卷对卷和印刷等工艺制备大面积器件,因此,开发对活性层厚度不敏感的高性能聚合物给体材料是聚合物太阳能电池(PSCs)商业化应用的关键。我们开发了一系列具有D–A1–D–A2结构的聚合物给体材料,实现了电池效率的明显提升,当活性层厚度有较大变化时电池的效率保持相对稳定。基于P2FBT-75:PC71BM活性层的PSCs效率为5.72%,且在活性层厚度为100–270 nm的范围内电池效率保持在4.52%以上[1],同时发现得到的不同给受体单元比例的聚合物给体均可实现高性能电池(图1);基于噻吩单元的叁元聚合物PTPDBTO-T具有低HOMO和LUMO能级,制备的PSCs具有高开路电压(0.93 V),在活性层厚度为183 nm时,获得了6.37%的电池效率;基于并噻吩单元的聚合物PTPDBTO-TT具有高摩尔消光系数和优异的电荷传输性能,制备的PSCs在活性层厚度为285 nm时,电池效率为6.92%;且以PTPDBTO-T和PTPDBTO-TT作为给体材料制备的PSCs在活性层厚度100–280 nm范围内,电池效率保持在6%以上(图2)[2]。(本文来源于《第六届新型太阳能电池材料科学与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9-05-25)

闫翎鹏,谷惠民,李泽睿,王亚玲,骆群[4](2019)在《哌嗪掺杂活性层构建高光电转换效率和高稳定性富勒烯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一文中研究指出实现高光电转换效率和高稳定性是聚合物太阳能电池(PSCs)商业化的两大主要挑战。随着高性能共轭聚合物给体和小分子受体的相继开发,PSCs的光电转换效率已经突破17%。因此,寻找一种提升PSCs稳定性同时又不牺牲其光电转换效率的方法迫在眉睫。本研究选用一种常见的廉价固体化合物——哌嗪作为稳定剂掺杂于叁类典型的PSC(sP3HT:PC_(61)BM, PTB7-Th:PC_(61)BM and PffBT4T-2OD:PC_(61)BM)活性层中,最终同时提高了叁类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和稳定性~([1,2])。进一步研究表明哌嗪掺杂提高了活性层的电子迁移率,提高了器件短路电流,最终提升了器件光电转换效率;而且哌嗪可以有效猝灭活性层中自由基,最终提升了器件稳定性~([3])。(本文来源于《第六届新型太阳能电池材料科学与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9-05-25)

韩元特[5](2019)在《P3HT光电探测器的活性层调控》一文中研究指出有机光电探测器具有制作成本低、种类和结构多样、制作合成工艺简单、易于大面积制备等优势。光电二极管型的有机光电探测器有着线性动态范围好、响应速度快、灵敏度高等优势备受研究者的青睐。较高的光电流密度和较低的暗电流密度是决定有机光电探测器探测性能的两个关键因素关键。目前,提高器件光电流的方法主要有开发新型的光敏材料以提高对光子的吸收、改善光功能层的形貌以提高电荷传输效率、引入界面修饰层以提高在电极处电荷收集效率以及结构优化等,而降低暗电流的方法主要是借助分层结构,或者引入界面修饰层等方法。本工作主要基于传统体异质结中活性层的改善进行展开,借由活性层的改善以增强光电转化效率,或者降低暗电流,从而提高了有机光电探测器的性能。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内容:通过向传统的体异质结P3HT:PC60BM中掺入少量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叁甲基溴化铵(CTAB))。制备了结构为ITO/Ti02/P3HT:PC60BM:CTAB/Mo03/Ag的器件,因为活性剂的引入,活性层的形貌得以改善,光吸收和载流子分离与传输都得到了提高,同时ITO层被修饰后,暗电流得到了明显降低。从而得到了在低工作电压下具有高性能的有机二极管型光电探测器件。在-0.5 V反向偏压下,器件开关比最大可到1.17×105,比探测率为3.3×1014 Jones,线性动态范围可到112.2 dB,响应度为0.3 A/W,响应速度较快(35μs/155 μs)。第二部分内容:通过简易的反向溶剂法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准二维纳米片(PEA)2MAPb2I7,反应是在室温下进行的。所合成的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纳米片厚度在3 μm左右可调。利用此钙钛矿纳米片与P3HT混合制备的活性层材料,光吸收得到增强,基于此,我们制备了 P3HT与(PEA)2MAPb2I7纳米片复合薄膜的有机光电探测器,器件结构为ITO/Ti02/P3HT:(PEA)2MAPb2I7/Au,在-1 V反向偏压下,器件的开关比为2.84×102,瞬态光电流响应时间较快(20μs/34μs),这位尝试用钙钛矿取代富勒烯与P3HT结合制备活性层提供了初步尝试结果。本论文在传统的体异质结有机光电探测器中,通过调控活性层,制备了高性能的有机光电探测器,。同时将合成的准二维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纳米片应用到光电探测器中,为实现柔性非富勒烯有机光电探测器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9-05-04)

陈虹竹[6](2019)在《基于非富勒烯受体的有机太阳电池活性层形貌调控及叁元器件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人类的主要能源来自石油和天然气的供给。随着人类社会的高速发展,高消耗的化石能源导致的空气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兼之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因此推进绿色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应用是必然趋势。太阳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而光伏发电又具备了低消耗、环保、可持续的特点,因此高效利用太阳能是解决能源危机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有机太阳电池因其质轻、价格低廉、半透明和柔性等优点,被认为是下一代最有前景的太阳电池。时至今日,虽然单结本体异质结有机太阳电池的效率已经突破了15%~([1,2]),但是距离实现商业化生产还有一段距离。因此,研究提高有机太阳电池性能的方法,仍然是本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本论文第一章介绍了有机太阳电池的发展、工作原理和相关参数,第二章叙述了器件的制备过程、测试和优化方法。第叁章研究了不同种类的溶剂及不同含量的DIO对共混膜形貌的影响与相应的器件性能差异。我们采用倒装器件结构制备了给体为PTB7-Th,受体为F8IC的二元有机太阳电池。经测试表征,发现溶剂对旋涂后成膜的形貌与厚度有重要影响;随后,又研究了不同体积分数的DIO对PTB7-Th:F8IC共混膜形貌的影响,以进一步总结溶剂—形貌—非富勒烯器件性能叁者间的关系。在第四章,为了弥补二元器件的吸收光谱缺陷,我们制备了PTB7-Th:F8IC:PC_(71)BM叁元有机太阳电池。材料互补的光学吸收可有效增大器件的短路电流密度。AFM的测试结果表明,加入PC_(71)BM能适当地改善共混膜形貌。J_(sc)与FF的增大,使器件的效率由10.13%提高至12.41%。在最优给、受体配比下的叁元器件,具有更优的光学吸收、更大的载流子迁移率以及更适宜的活性层形貌。在第五章,我们成功制备了PBDB-T:PC_(71)BM:IT-M叁元有机太阳电池。通过调节IT-M在总受体中的比例,实现了器件可调的开路电压。IT-M的加入可有效抑制载流子复合,改善电学传输路径。最佳条件下的叁元器件在AM 1.5G模拟太阳光照射下的能量转换效率为11.35%,其光学与电学性能都得到了显着的优化。(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9-04-11)

刘畅[7](2019)在《新型环境友好溶剂加工高效有机光伏电池活性层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有机光伏电池(OSC)作为新一代薄膜光伏电池,不但具有制备过程简单、成本低、重量轻的优点,另外还有可进行柔性加工的潜力,因此近年来成为研究热点。近几年来,研究者们在有机光伏电池活性层材料合成和器件优化上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使得单结OSC的最高能量转换效率已超过16%。此外,OSC在快干型添加剂、厚膜加工、提高稳定性等方面也取得了很大进展,给OSC的产业化提供了可能性。然而,高效率OSC的本体异质结(BHJ)活性层大多采用氯苯、二氯苯、氯仿和1,2,4-叁氯苯等卤代芳香烃类有机溶剂来加工,它们很大的毒性对人的健康带来危害,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并可能破坏臭氧层引起酸雨。因此,在面向OSC未来大面积、大批量制备生产中,采用较低毒性、环境友好溶剂就十分必要。为此,本文归纳了环境友好溶剂在制备BHJ有机光伏电池活性层的进展,在此基础上本论文采用了几种新型非氯类、潜在环境友好的溶剂,将其应用于加工富勒烯和非富勒烯两类受体的活性层,目的是实现高效率有机光伏电池活性层的绿色化加工。在第二章中,萜品油烯(TPO)是一种非氯非芳香且提取自天然产物的有机溶剂,能作为安全的食品、化妆品的添加剂。本文探讨了用TPO来代替卤代溶剂(如氯苯CB)加工OSC的富勒烯活性层。本文计算了TPO的Hansen溶解度参数(HSPs),获得TPO与PC_(71)BM受体的Hansen空间距离(R_a)和相对能差(RED),这一值表明TPO可能是一种溶PC_(71)BM较好的溶剂。以PTB7为聚合物给体,以TPO为溶剂并添加一定含量的DIO作为添加剂,可以制备较高质量的BHJ薄膜。在正装器件中,经TPO加工的PTB7:PC_(71)BM活性层的PCE为6.42%,而经TPO加工的基于PTB7-Th的器件效率为7.01%。结果说明了TPO在加工OSC中的重要潜力。在第叁章中,本文使用二元溶剂策略,采用新型非卤素非芳香类环境友好溶剂1,4-二氧六环(DIOX)与TPO进行混合。通过Hansen溶解度参数理论计算和对实际实验数据分析,确定DIOX和TPO共混形成的非卤素非芳香族二元溶剂最优比例为58:42。经二元溶剂体系加工的PBT7:PC_(71)BM和PTB7-Th:PC_(71)BM活性层,在正装结构OSCs中的PCE分别为7.6%和8.3%,与CB相当;而在倒装结构OSCs中的PCE分别达8.30%和9.39%,效率比CB稍高。结果表明了非卤非芳香族的混合溶剂是一种非常具有吸引力的策略。在第四章中,本文选用新型非卤芳香类的环境友好溶剂2-异丙基苯甲醚(2-IPrA),用于制备基于厚膜型活性层的OSCs器件。选择了FBT-Th_4(1,4)及其衍生物PFBT4T-DT90-EH10作为给体与富勒烯组成活性层,通过主溶剂以及添加剂种类的优化,在300nm厚度活性层的OSC器件中分别获得9.03%和8.09%的效率。有关效率与优化的DCB:CB混合溶剂相当甚至更高。此外,用2-IPrA制备的基于J51:ITIC:IEIC的叁元非富勒烯电池器件效率也达到了7.55%。在第五章中,本文选用了一种非卤素芳香类的茚满(Indan)作为环境友好溶剂,用于加工一种新的给/受体组合PTQ10:ITIC-4Cl的共混薄膜,通过优化,并且在不加任何添加剂的情况下获得倒装OSC的效率高达13.93%,这是采用环境友好溶剂获得的最高的非富勒烯电池的器件效率。需要指出的是:该效率高于氯仿(CF)、邻二甲苯(o-XY)、二硫化碳(CS_2)分别获得的13.08%、13.43%、10.91%的PCE。此外,Indan加工的其它非富勒烯体系(PTB7-Th:IEICO-4F和PM7:ITIC-4F)也能获得大于11%的能量转换效率。结果表明,Indan将是一种很有前景的环境友好溶剂,可以在高效稳定的有机光伏电池的绿色加工中得到应用。(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9-04-09)

王祯[8](2019)在《基于厚活性层薄膜的聚合物光伏电池性能及其机理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溶液加工的聚合物光伏电池(PSCs)因其质轻,柔性,潜在低成本等特点,受到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高速“卷对卷”(Roll-to-Roll,R2R)印刷是实现PSCs商业化应用的最有前景的加工方式。然而,高速“卷对卷”印刷必然存在活性层膜厚的较大幅度变化。为此,活性层在选定的平均厚度出现较大波动时仍然能让电池保持高效率十分关键。目前大部分应用于PSCs的活性层材料常表现出对厚度的较大敏感性,其最优能量转换效率(PCE)通常在100~150 nm这一较薄的范围内,对选择适用于高速“卷对卷”的平均厚度带来制约。平均厚度选择在200nm之上不仅更有利于应对活性层厚度的波动,也能更好地减小活性层针孔的出现,从而更能保证高速“卷对卷”印刷时的成品率。本论文首先在第一章中回顾了相关进展,然后围绕解决相关问题开展研究,比较了多种活性层材料在不同膜厚下的光伏性能表现,探讨了影响厚膜效率的机制,也发现了一些在约300nm甚至400nm下表现出最高效率的活性层材料体系,将推动面向高速“卷对卷”印刷应用的聚合物光伏材料体系的发展。在第二章中,我们将具有高空穴迁移率的共轭聚合物Si25作为给体,与一种非富勒烯O-IDTBR受体进行搭配,研究了非富勒烯光伏电池在较大活性层膜厚变化下的性能。Si25与O-IDTBR具有相似的光学带隙(都是1.61 eV),但在短波长区存在吸光强度互补并在厚膜下进一步获得增强的光吸收;同时HOMO和LUMO两个方向的offset分别为0.11eV和0.17eV,这种较小的offset获得了高效的激子分离。基于400nm厚度活性层的PSCs器件中同时获得了高开路电压(1.03V)和高短路电流密度(21.11mA/cm~2),极大地抑制了J_(sc)-V_(oc)之间的trade-off。另外,在膜厚210 nm至560 nm范围内,其光伏器件的PCE能够保持在10.2%至11.54%之间,这对于将来无针孔印刷是十分有利的;在此膜厚范围内,光伏器件的填充因子FF始终保持在51.59%至53.33%之间,这说明此体系的FF对膜厚不明感。进一步研究还发现,较低的FF是由于活性层中极端不平衡的电子和空穴迁移率所造成的,用高电子迁移率受体代替O-IDTBR将有助于提高FF。在第叁章中,我们选用了更高电子迁移率的非富勒烯小分子IEICO-4F作为受体,叁种不同分子量(M_n)及分子量分布(PDI)的Si25聚合物(Si25-L、Si25-H1和Si25-H2)分别作为给体,制作了叁种不同的PSCs,来探索M_n和PDI对器件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拥有最高M_n和较窄PDI的Si25-H2作为给体的光伏器件拥有最好的器件性能,其在活性层膜厚为320 nm时,能达到最高13.2%的PCE,同时FF也超过70%。据我们所知,这在活性层厚度300 nm以上的PSCs体系中是最高的PCE之一。并且,其在活性层膜厚210 nm至460 nm的范围内,其PCE都大于11%,展现了一个很宽的加工窗口。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Si25-H2:IEICO-4F共混膜的电子迁移率是IEICO-4F纯膜的8倍,即聚合物能诱导受体分子获得更高电子迁移率,这在GIWAX的测试中能对应IEICO-4F的结晶性显着提升。最后,我们也对比了叁种PSCs器件的在空气中存放的稳定性,结果发现Si25-H2:IEICO-4F基PSC的稳定性最好。在第四章中,我们发现PBODT:ITIC基非富勒烯PSCs在活性层厚度为200nm和300nm时较100nm出现连续快速效率下降,这与ITIC的低电子迁移率有关。为此,将拥有高电子迁移率的富勒烯受体材料PC_(71)BM与PBODT:ITIC体系进行共混,制作了1D/2A型PBODT:PC_(71)BM:ITIC基叁元PSC。叁元光伏器件在活性层膜厚为300 nm时,其PCE为8.42%,显着高于PBODT:PC_(71)BM和PBODT:ITIC器件,分别的2.58%和7.55%。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叁元共混膜拥有更高的电子迁移率和更好的形貌。此外,我们也对比了两种二元和叁元PSC的热稳定性,发现叁元PSC的热稳定性是最好的,这说明我们的策略不但使光伏器件在较厚活性层薄膜时能够获得更高的PCE,而且也能够获得更好的热稳定性。在第五章中,我们在PTB7-Th:O-IDTBR二元体系基础上,将PBDB-T与其共混制作了PTB7-Th:PBDB-T:O-IDTBR的叁元PSC。由于PBDB-T与PTB7-Th拥有相似的HOMO能级,因此叁元光伏器件的依然能保持较高的V_(oc)(1.02 V)。这在2D/1A型的叁元PSCs中是最高的V_(oc)之一。最终,此叁元体系的PSC(PTB7-Th:PBDB-T:O-IDTBR=0.7:0.3:1.5)实现了最高11.58%的PCE,高于PTB7-Th:O-IDTBR和PBDB-T:O-IDTBR两种二元电池9.74%和6.99%的PCE,效率的提升主要是由于J_(sc)的显着升高。叁元共混膜拥有更高的激子解离效率,更高的空穴和电子迁移和更好的形貌。但当叁元PSCs的活性层厚度增加至210 nm厚时,其PCE出现显着下降,这是活性层电子迁移率下降导致的。另外,叁元PSCs器件在85°C经过168 h的热退火后,效率依然有9.37%,高于两种二元电池;基于0.91cm~2大面积的叁元PSCs器件还获得了9.01%的较高效率。(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9-04-09)

冯耕[9](2019)在《活性层处理工艺对基于(tbt)_2Ir(acac)的叁元共混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性能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有数量众多的提升有机太阳能电池性能的方法,其中叁元体系是一种工艺简单,容易实现的方式,因而受到越来越多的科研团队的关注。本论文在经典的P3HT:PC_(71)BM二元体系中掺入铱配合物小分子材料(tbt)_2Ir(acac)作为第叁组分。在确定了合适的掺杂浓度之后,又使用溶液退火法和热退火法结合的方式,对器件活性层进行处理,使得P3HT:(tbt)_2Ir(acac):PC_(71)BM体系器件性能达到最优。首先,研究了不同掺杂比例的铱配合物小分子材料对二元有机太阳能电池各项参数的改变。当(tbt)_2Ir(acac)的掺杂比例达到3.0 wt%时,所制成的叁元器件P3HT:(tbt)_2Ir(acac):PC_(71)BM具有最优的性能。此时电池具有0.54 V的开路电压,所对应的短路电流J_(SC)为11.30 mA/cm~2,并有着60.38%的填充因子FF,能量转换效率PCE为3.64%,有20%的提升。器件性能的提升主要是因为(tbt)_2Ir(acac)的掺杂,使得器件活性层内叁种材料之间形成了良好排列,这种排列类似阶梯状,我们称为梯度排列,载流子的传输能力会得到提升。同时,材料(tbt)_2Ir(acac)和P3HT间的存在的F?rster能量传递效应,电池对光子的能量的利用得到了显着改善。另外,(tbt)_2Ir(acac)的加入活性层后,也使得器件活性层的形貌变得更加有利于发挥器件性能。最终器件的能量转换效率得到了改善。随后,为了进一步提高叁元器件的性能,使用了不同溶剂对活性层进行退火处理,对不同溶剂对器件活性层的影响有了初步了解。之后使用两步退火法工艺,结合不同的溶剂对器件进行活性层处理工艺,并对器件相关特性进行了表征实验。两步退火法中,使用甲醇(Methanol)处理的器件的性能有最大的提升,此时器件的开路电压V_(OC)为0.53 V,相应的短路电流J_(SC)为12.51 mA/cm~2,填充因子FF达到了61.81%,能量转换效率PCE也提升为4.07%。相较于不经过任何活性层处理工艺的器件能量转换效率有39.8%的提升。两步退火法后能有效控制器件活性层的形貌,使得P3HT:(tbt)_2Ir(acac):PC_(71)BM叁元体系器件表面的粗糙程度得到相应的上升。相对粗糙的表面形貌,有利于激子的有效分离和载流子的传输和收集。综上所述,采用铱配合物小分子材料(tbt)_2Ir(acac)对P3HT:PC_(71)BM的二元体系进行掺杂,并利用新型的两步退火法统一对器件进行处理。能大幅度提升相应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性能,对于研究有机太阳能电池有实际意义。(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9-04-01)

周尝尝,姚森,曾小周,廖洪敏,陈元兰[10](2019)在《氧化铝泡沫陶瓷表面活性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拟薄水铝石溶胶为粘结剂、活性氧化铝粉末为骨料配制浆料,采用真空浸渍涂覆法在氧化铝泡沫陶瓷基体上制备了活性氧化铝层,研究了浆料配比与浸渍次数对氧化铝泡沫陶瓷微观形貌、体积密度、线收缩率、抗折强度及比表面积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提高浸渍浆料中的固相含量可有效降低涂覆层开裂;随着浸渍次数的增加,泡沫陶瓷的通孔率下降,体积密度与抗折强度均有所提高,而比表面积大幅提高,从原有泡沫陶瓷基体的0.17m~2/g提高至最大的35.16 m~2/g,抗折强度从基体的0.81±0.06 MPa提升至浸渍涂覆3次的1.36±0.13 MPa。(本文来源于《中国陶瓷》期刊2019年02期)

活性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固相熔融反应制备的B-γ-CsSnI_3经混合溶剂溶解后制备的薄膜获得了高纯相的XRD结果,避免了黄色的YCsSnI_3相以及降解产物Cs_2SnI_6的生成。通过从介孔结构、scaffold结构至平面结构的器件结构优化,在B-γ-CsSnI_3厚度约为120 nm时平面结构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获得了3.31%的光电转换效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活性层论文参考文献

[1].柯小雪,潘淑芳,郑煜铭.抗污正渗透复合膜活性层的研究进展[J].水处理技术.2019

[2].田苗苗,范芯月,朱琳,李加龙.基于铯锡碘活性层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J].科技经济导刊.2019

[3].李战锋,李雪峤,郝玉英.D-A1-D-A2型叁元聚合物给体材料对厚活性层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性能的优化[C].第六届新型太阳能电池材料科学与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9

[4].闫翎鹏,谷惠民,李泽睿,王亚玲,骆群.哌嗪掺杂活性层构建高光电转换效率和高稳定性富勒烯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C].第六届新型太阳能电池材料科学与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9

[5].韩元特.P3HT光电探测器的活性层调控[D].北京交通大学.2019

[6].陈虹竹.基于非富勒烯受体的有机太阳电池活性层形貌调控及叁元器件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

[7].刘畅.新型环境友好溶剂加工高效有机光伏电池活性层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

[8].王祯.基于厚活性层薄膜的聚合物光伏电池性能及其机理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

[9].冯耕.活性层处理工艺对基于(tbt)_2Ir(acac)的叁元共混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性能影响[D].电子科技大学.2019

[10].周尝尝,姚森,曾小周,廖洪敏,陈元兰.氧化铝泡沫陶瓷表面活性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中国陶瓷.2019

论文知识图

富勒烯衍生物PC61BM和PC71BM的化学结...核壳结构型贵金属/TiO2复合结构示意图基于ITO/玻璃基板和AgNW-聚合物复合电...聚合物复合电极基板的光致发光光...有机太阳能电池典型器件结构与电子给...体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原子力...

标签:;  ;  ;  ;  ;  ;  ;  

活性层论文_柯小雪,潘淑芳,郑煜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