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硫氧化细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细菌,硫化氢,多样性,冲绳,热泉,尾矿,硫酸盐。
硫氧化细菌论文文献综述
甄莉,吴耿,杨渐,蒋宏忱[1](2019)在《西藏热泉沉积物的硫氧化细菌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西藏热泉沉积物中硫氧化细菌群落多样性及其环境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西藏5个地热区的25个热泉样点,现场测量各采样点的水体理化参数,并采集热泉水和沉积物样品。通过功能基因(硫代硫酸盐水解酶编码基因:soxB)克隆文库分析方法,研究沉积物样品中硫氧化细菌群落的组成和多样性,并统计分析其与环境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克隆文库分析结果显示,西藏热泉沉积物样品中的硫氧化细菌主要分属于α-Proteobacteria、β-Proteobacteria和γ-Proteobacteria纲。研究样品中的硫氧化菌群落香农指数与溶解有机碳的浓度(R=0.489,P<0.05)呈显着正相关。另外,统计发现西藏各热泉之间的硫氧化菌群落组成差异较大,其优势硫氧化细菌种群差异明显,大多数样点的优势硫氧化细菌种群为β-Proteobacteria,少量样点以α-Proteobacteria和γ-Proteobacteria为主。Mantel检验结果显示,西藏热泉样品中的硫氧化细菌群落组成与温度、硫化物、电导率、海拔、总溶解固体和pH显着(P<0.05)相关。【结论】西藏热泉沉积物中的硫氧化细菌群落广泛分布,且主要以变形菌门为主。地理隔离和理化差异导致了热泉沉积物样品间的硫氧化菌群落组成差异。(本文来源于《微生物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李素荣[2](2019)在《珠江沉积物中微好氧化能自养硫氧化细菌的筛选、鉴定及基因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硫氧化细菌在地球的碳氮硫循环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目前对硫氧化细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好氧硫氧化细菌和厌氧硫氧化细菌,对微好氧硫氧化细菌的研究较少,而且对微好氧硫氧化细菌的代谢通路及微氧硫氧化机制的研究存在不足。本论文以珠江广州段河水底泥表面沉积物为样本,对微氧硫氧化细菌进行定向富集,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跟踪富集过程中的细菌群落结构变化,通过筛选得到能进行微好氧自养生长的硫氧化细菌;针对筛选得到的一株新的微好氧硫氧化细菌LSR1进行生理生化和遗传学特性的研究,确定其为一个新的硫氧化细菌属;通过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对硫氧化细菌LSR1的主要代谢通路及调控机制进行研究。主要结果如下:以微氧条件对珠江表面沉积物的硫氧化细菌进行富集,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富集物细菌群落丰度随富集过程逐渐减小,硫氧化细菌所占的比例不断上升,最终富集物中主要的硫氧化细菌包括Thiobacillaceae_unidentified、Sulfuricurvum、Geothrix、Bacillus、Thiofaba和Thiomonas。从最终富集物中筛选得到8株硫氧化细菌,与Thiomonas、Zoogloea、Azonexus、Pseudomonas、Sulfuritortus这五个属具有较高同源性,其中LSR1与Sulfuritortus calidifontis J1A相似性低于95%。对硫氧化细菌LSR1进行多相分类学鉴定,发现菌株LSR1为革兰氏阴性菌,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最适生长pH为6.5-7.0。能在微氧条件下生长,也能以硝酸盐为电子受体在厌氧条件中生长。能利用NaHCO_3作为碳源,硝酸盐、N_2和铵盐作为氮源,硫代硫酸盐和低浓度硫化物(2mM Na_2S)作为硫源生长,外加实验所用的其他有机碳源、亚硝氮盐和硫源时不生长。结合系统进化树分析,将LSR1分类学地位确定为Thiobacillaceae科下新的属。对硫氧化细菌LSR1进行基因组学研究,结果显示菌株LSR1基因组大小为3.2 Mb,含有3,219个基因。基因组注释结果表明LSR1含有硫化物、硫代硫酸盐、亚硫酸盐的硫氧化途径,不含完整的TCA循环;LSR1利用硝酸盐的主要方式为异化的硝酸盐还原途径,基因组含有多种固氮酶,及固氮酶调控基因,氧气缺乏及氮源稀少都会促进固氮基因的表达量;LSR1含有两种高氧亲和性的末端氧化酶,cbb_3氧化酶与bd氧化酶,电子传递链的电子供体为硫的氧化,微氧时电子最终受体为氧气,厌氧时最终电子受体为硝酸根与亚硝酸根,高氧气含量会抑制cbb_3氧化酶基因的表达,高氧化还原压力会促进cbb_3氧化酶基因、bd氧化酶基因及电子传递链基因的表达量;LSR1含有氧化物歧化酶基因、过氧化物酶基因、过氧化氢酶基因等抗氧化基因,能够维持菌株LSR1的微好氧生长。(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9-04-23)
杜瑞,于敏,程景广,张静静,田晓荣[3](2019)在《冲绳海槽热液区可培养硫氧化细菌多样性及其硫氧化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冲绳海槽热液区独特的地质环境孕育了特殊的生物群落,硫氧化细菌作为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参与者在热液生态系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的】通过硫氧化菌株的分离培养揭示冲绳海槽热液区可培养硫氧化细菌的多样性和硫氧化活性。【方法】采用多种培养基对冲绳海槽热液区不同沉积物样品中的硫氧化细菌进行富集培养和分离纯化;利用16S rRNA基因序列确定硫氧化细菌的分类地位并进行系统发育分析;采用碘量法对典型硫氧化菌株硫氧化活性进行检测。【结果】本研究从冲绳海槽热液区样品中共分离鉴定85株硫氧化细菌,分属于α-变形菌纲、γ-变形菌纲、放线菌门和厚壁菌门,优势属为氢弧菌属(Hydrogenovibrio)、拉布伦氏菌属(Labrenzia)、深海海旋菌属(Thalassospira)和海杆状菌属(Marinobacter)。硫氧化活性检测结果表明,7株典型硫氧化菌株对硫代硫酸钠的降解活性介于31%–100%之间,其中泰坦尼克号盐单胞菌SOB56 (Halomonas titanicae SOB56)、南极海杆状菌SOB93(Marinobacter antarcticus SOB93)、印度硫氧化粗杆菌SOB107 (Thioclava indica SOB107)和嗜温氢弧菌CJG136 (Hydrogenovibrio thermophiles CJG136)可以完全降解硫代硫酸钠。【结论】冲绳海槽热液区可培养硫氧化细菌的多样性丰富,为研究该热液区的硫循环过程提供了实验材料和理论基础,多种硫氧化活性菌株的获得极大地丰富了菌种资源,为探究深海热液区硫循环的能量代谢途径和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微生物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刘阳,姜丽晶,邵宗泽[4](2018)在《硫氧化细菌的种类及硫氧化途径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硫,作为生物必需的大量营养元素之一,参与了细胞的能量代谢与蛋白质、维生素和抗生素等物质代谢。自然界中,硫以多种化学形态存在,包括单质硫、还原性硫化物、硫酸盐和含硫有机物。硫氧化是硫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是指单质硫或还原性硫化物被微生物氧化的过程。硫氧化细菌种类繁多,其硫氧化相关基因、酶和途径也多种多样。近几年,相关方面的研究已取得很多进展,但在不同层面仍存在一些尚未解决的科学问题。本文主要围绕硫氧化细菌的种类及硫氧化途径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本文来源于《微生物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王金英,秦玉莹,陈华晶,田来明,李明堂[5](2017)在《菹草内生硫氧化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对鸡粪中硫化氢的减释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鸡粪中的含硫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会释放出大量的硫化氢气体,危害畜禽的健康及污染环境。试验以减少鸡粪中硫化氢释放量为目的,从菹草内分离得到1株具有异养硫氧化作用的细菌,命名为JS3。16S rRNA序列分析表明菌株JS3与杀鲑气单胞菌的亲源关系最近。以硫代硫酸钠为唯一硫源时菌株JS3的硫氧化特征:碳源优先利用顺序为葡萄糖>柠檬酸钠>乙酸钠;氮源优先利用顺序为硝酸钠>氯化铵;菌株JS3氧化硫的最佳碳氮比为15∶1,此时77.82%的硫代硫酸根被转化为硫酸根;pH从4.05增加到10.05,菌株的氧化硫能力先增强后下降,当pH为9.05时,硫酸根的积累量最高,可达到4.33 g/L;当氯化钠添加量达到4.0%时对菌株JS3才产生明显影响,说明株菌具有一定的耐盐性;最佳硫代硫酸根初始浓度为2 810 mg/L,此时83.22%的硫代硫酸根被转化为硫酸根;250 mL叁角瓶中装液量为75 mL时,菌株JS3是硫氧化能力最强。在硫化氢减释模拟试验中,与对照相比,菌株JS3可降低84.53%的硫化氢释放量。(本文来源于《吉林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02期)
谭小琴[6](2016)在《珠江水体硫氧化细菌多样性及其硫代谢途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硫氧化细菌在碳硫循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珠江作为我国第二大河流生态系统对我国南部的社会和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研究了硫氧化细菌在珠江广州段水域中的组成、群落多样性、以及种群丰度。以珠江水体广州段的水域上中下游坦尾、白蚬壳、穗石、南沙四个位点为研究对象,以CO_2固定反应关键酶-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RubisCO)Ⅰ型和Ⅱ型大亚基编码基因cbbL、cbbM以及硫代谢途径关键酶编码基因Sqr、soxB、dsrA为靶标,采用高通量测序和绝对荧光定量技术分析珠江水体中自养细菌与硫氧化细菌的群落结构和丰度,并通过叁种培养基定向富集筛选硫氧化细菌,对筛选到的硫氧化细菌LS2进行生理生化鉴定和全基因组测序。结果表明,在珠江水体广州段上层水样中分布着广泛的CO_2固定与硫氧化细菌,在已知细菌中,绝大多数细菌均属于Betaproteobacteria,其中在四个位点整体相对丰度大于0.1的Cupriavidus、Rubrivivax、Azoarcus、Thiobacillus、Methylibium、Hydrogenophaga、Leptothrix、Polaromonas、Thiobacillus和Sulfuritalea为固定CO_2的主要细菌;Sulfuritalea、Sulfurisoma、Thiobacillus、Sulfuricella、Comamonas、Dechloromonas、Sulfuritalea、Thiobacillus、Leptothrix、Polynucleobacter、Acinetobacter、Janthinobacterium、Hydrogenophaga、Sulfuricella和Sideroxydans为参与硫代谢的主要细菌;其次为Alphaproteobacteria,在四个位点整体相对丰度大于0.05的属Rhodopseudomonas、Magnetospira和Magnetospirillum为固定CO_2的主要细菌;Paracoccus为参与硫代谢的主要细菌;Gammaproteobacteria在四个位点整体相对丰度大于0.05的Halothiobacillus、Halochromatium和Thioalkalicoccus为固定CO_2主要菌群,Aeromonas和Acinetobacter为参与硫代谢的主要细菌;Deltaproteobacteria在四个位点整体丰度大于0.05的Desulfurivibrio参与硫的代谢;基于cbbL基因数据分析表明,属于蓝细菌(Cyanobacteria)的Synechococcus也参与了CO_2的固定,在四个位点的整体相对丰度占到了6.07%。对各个位点的物种多样性分析表明,南沙位点的各个物种相对丰度与其他几个位点相比显着不同,硫氧化功能基因dsrA在微生物中的分布不如soxB与Sqr广泛,Ⅱ型羧化酶基因cbbM在微生物中分布显着低于Ⅰ型羧化酶基因cbbL。大多数硫氧化细菌为化能自养型或兼性自养型细菌,在本研究中也发现具有CO_2固定能力的优势细菌绝大多数都具有硫氧化功能基因,表明硫氧化细菌在珠江水体中的碳硫生物化学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叁种培养基的富集筛选,我们共分离到8株硫氧化细菌,其中5株与Halothiobacillus同源性较高;其他叁株分别与Thiomonas,Azospirillum,Halomonas存在同源性。LS2与其他四株Halothiobacillus序列间相似性低于96%。与系统中已获得基因组序列的Halothiobacillus neapolitanus c2相似性较低为97%,且具有一定的耐盐能力,能在其基因组中扩增出cbbL、cbbM、Sqr和soxB基因,推测其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因此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生理生化鉴定和全基因组测序,以获得更为详细的信息。对菌株LS2生理生化鉴定实验表明其最高能耐受60g/L的NaCl,能利用硝酸盐和铵盐作为氮源生长,在外加有机碳源时生长情况较无外加碳源稍差,在利用硫代硫酸钠和单质S进行能量代谢时生长最好。基于全基因组序列的硫代谢途径预测表明,在其基因组内存在完整Sox酶系和Sqr和SOR酶,能将S~0、S~(2-)、S_2O_3~(2-)、SO_3~(2-)最终氧化成SO_4~(2-);在碳代谢途径预测中我们发现菌株LS2通过糖酵解途径产生3-磷酸甘油酸和丙酮酸为其他代谢途径提供代谢中间产物,其中丙酮酸还能进一步氧化为乙酰辅酶A和醋酸;在其体内存在完整的卡尔文循环酶系来固定CO_2。菌株LS2可以通过氮气固定、尿素降解以及异化硝酸盐还原叁种方式获得N源;同时可以通过不同的机制来抵御不良环境,如不同的离子通道,特定的酶进行催化反应等。(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6-05-26)
王金英[7](2016)在《异养硫氧化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对鸡粪中硫化氢的减释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大规模畜牧养殖业的迅猛发展,畜禽废弃物的排放量持续增加,废弃物中的含硫有机物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下会释放出大量的硫化氢气体,严重危害畜禽的健康及污染环境,已成为急需解决的环境问题。本研究以减少硫化氢释放量为目的,从畜禽粪便及水生植物菹草中分离获得33株硫氧化细菌,并从中筛选出两株对硫化氢有高效减释作用的细菌CN2和JS3,对两株菌的硫氧化作用进行了大量实验,主要结果如下:(1)菌株CN2是从畜禽粪便中筛选出的一株革兰氏阴性杆状,边缘整齐、表面光滑、圆形、乳白色的细菌,VITEK 2鉴定结果表明其为假单胞菌的可能性为91%,系统发育树表明其与假单胞菌的同源性最高。菌株JS3是从水生植物菹草中筛选出的一株革兰氏阴性杆状,边缘锯齿形、表面光滑、粘稠、乳白色的细菌,VITEK 2鉴定结果没有发现与菌株JS3相似度非常高的菌,系统发育树表明其与气单胞菌的同源性最高。(2)菌株CN2生长及氧化硫的碳源优先利用顺序为柠檬酸钠>葡萄糖>乙酸钠,氮源为氯化铵>硝酸钠;菌株JS3生长及氧化硫的碳源优先利用顺序为葡萄糖>柠檬酸钠>乙酸钠,氮源为硝酸钠>氯化铵。碳氮比从5:1升至20:1时,菌株CN2和JS3的生长和氧化硫的趋势为先增加后降低,其中最佳碳氮比为15:1,此时菌株CN2可将73.39%的硫代硫酸根转化为硫酸根,菌株JS3可将76.25%的硫代硫酸根转化为硫酸根。p H从4.05增加到10.05,两株菌的氧化硫能力先增强后降低,当p H为7.05时,菌株CN2的OD600为1.827,硫酸根的积累量可达到4.43 g/L,p H增加到10.05时,仍有1.38 g/L的硫酸根积累量;当p H为9.05时,菌株JS3的OD600为1.891,硫酸根的积累量可达到4.37 g/L,p H增加到10.05时,仍有3.89g/L的硫酸根积累量。当氯化钠添加量达到3%时对菌株CN2产生明显影响,达到4%时对菌株JS3才产生明显影响,因此说明株菌具有一定的耐盐性,并且JS3比CN2的耐盐性更高一些。硫代硫酸根的初始浓度从702 mg/L增加到5620 mg/L,对菌株CN2和JS3的生长没有明显影响,氧化硫的趋势为先增加后降低,最佳硫代硫酸根初始浓度为2810mg/L,此时菌株CN2可将81.43%的硫代硫酸根转化为硫酸根,菌株JS3可将83.22%的硫代硫酸根转化为硫酸根。250 ml叁角瓶中装液量从150 ml减少到25 ml,随溶解氧含量的增加,对菌株CN2的生长及硫氧化和氨氧化都没有影响;菌株JS3的氧化硫能力先增强后降低,在装液量为75 ml时,可将80.72%的硫代硫酸根转化为硫酸根。改变氮源添加量,硫氮比从20:1到5:1时,随氮含量的增加,硫代硫酸根及氨氮转化率逐渐上升,在硫氮比为10:1时,硫代硫酸根及氨氮转化率均最大,分别为80.72%和87.36%,继续增加氮含量,转化率均下降;改变硫源添加量,硫氮比从5:1到20:1时,随硫含量的增加,硫代硫酸根的转化率持续上升,当硫氮比为10:1时,68.21%的硫代硫酸根转化为硫酸根,继续增加硫含量,转化率开始下降,但是硫氮比对菌株的氨氧化没有影响,氨氮利用率在80%以上。(3)在鸡粪实验室模拟实验中,与对照组相比菌株CN2可降低81.36%的硫化氢释放量,降低88.79%的氨气释放量,菌株JS3可降低84.53%的硫化氢释放量。以上研究结果说明,菌株可减少鸡粪中硫化氢和氨气的释放量,菌株JS3可减少硫化氢的挥发,可为养殖厂提供良好的养殖环境。(本文来源于《吉林农业大学》期刊2016-04-01)
杨娟,谢翼飞,李旭东,陈瑜江,赵玉萍[8](2015)在《一株耐盐硫氧化细菌的分离鉴定及脱硫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筛选高效脱硫菌株并揭示其去除硫化物的机理对生物脱硫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天然气净化厂污水站废水中分离出一株化能自养型硫氧化细菌,命名为DS-B.根据16S r DNA基因序列相似性分析,结合形态特征,对该菌株进行鉴定.进一步研究DS-B的硫代硫酸盐耐受性,并通过测定培养体系中各价态含硫物质的含量,探讨该菌的硫氧化性能.结果显示,菌株DS-B与Thioalkalivibrio thiocyanoxidans ARh2的序列相似性最高,初步鉴定其属于Thioalkalivibrio.DS-B的最佳生长和降解温度为35℃,35℃下培养7 d,硫代硫酸盐(S2O32-)的去除率能达到98.7%.该菌对S2O32-有较强的耐受性,且最适S2O32-浓度为2×104 mg/L.此外,对各价态硫氧化物的分析表明该菌氧化S2O32-的途径为:S2O32-→SO42-/S2O32-→S→SO42-.上述表明,菌株DS-B具有较强的耐盐能力,对硫代硫酸盐具有较高的去除能力,是一株具有应用价值的硫氧化细菌.(本文来源于《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期刊2015年05期)
顾运,杨宏,吴宣,尚海源[9](2015)在《盐分对一株硫氧化细菌氧化能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液体选择培养基、平板划线的方法从脱硫污泥中分离筛选出一株硫氧化细菌,并对其进行初步鉴定和生长特性的分析。结果表明,该细菌为化能自养型细菌,短杆状,大小为0.5~0.8μm×1.2~3.0μm,革兰氏染色显阴性。以5%的接种量接种于富集培养基,S2-初始浓度为100 mg/L时,SOB在60 h内基本将还原态硫氧化完全,p H最低降到2左右。当溶液中有SO2-4量积累和电导率升高后,对SOB氧化S2O2-3过程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该菌株对盐分的耐受值为7 650μS/cm(以电导率计)。(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学报》期刊2015年01期)
姚维,杨爱江,郭贵香,黎丹丹[10](2014)在《硫氧化细菌的分离及其对钼镍尾矿的脱硫作用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贵州某钼镍尾矿堆场的酸性矿坑水中分离出硫氧化细菌,分离纯化后对其生长特性进行初步研究,并对分离纯化后的细菌进行驯化培养。利用驯化的细菌进行钼镍尾矿的脱硫试验,通过设置不同的温度和初始p H来分析细菌的脱硫效果。结果表明,温度为30℃时脱硫效果较好,初始p H2.0~4.0前期脱硫效果较好;硫氧化细菌的存在促进了钼镍矿尾矿中硫的氧化;可以通过对细菌脱硫的温度及p H进行控制来达到较好的脱硫效果,从而降低尾矿发生自燃的可能性。(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4年05期)
硫氧化细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硫氧化细菌在地球的碳氮硫循环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目前对硫氧化细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好氧硫氧化细菌和厌氧硫氧化细菌,对微好氧硫氧化细菌的研究较少,而且对微好氧硫氧化细菌的代谢通路及微氧硫氧化机制的研究存在不足。本论文以珠江广州段河水底泥表面沉积物为样本,对微氧硫氧化细菌进行定向富集,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跟踪富集过程中的细菌群落结构变化,通过筛选得到能进行微好氧自养生长的硫氧化细菌;针对筛选得到的一株新的微好氧硫氧化细菌LSR1进行生理生化和遗传学特性的研究,确定其为一个新的硫氧化细菌属;通过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对硫氧化细菌LSR1的主要代谢通路及调控机制进行研究。主要结果如下:以微氧条件对珠江表面沉积物的硫氧化细菌进行富集,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富集物细菌群落丰度随富集过程逐渐减小,硫氧化细菌所占的比例不断上升,最终富集物中主要的硫氧化细菌包括Thiobacillaceae_unidentified、Sulfuricurvum、Geothrix、Bacillus、Thiofaba和Thiomonas。从最终富集物中筛选得到8株硫氧化细菌,与Thiomonas、Zoogloea、Azonexus、Pseudomonas、Sulfuritortus这五个属具有较高同源性,其中LSR1与Sulfuritortus calidifontis J1A相似性低于95%。对硫氧化细菌LSR1进行多相分类学鉴定,发现菌株LSR1为革兰氏阴性菌,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最适生长pH为6.5-7.0。能在微氧条件下生长,也能以硝酸盐为电子受体在厌氧条件中生长。能利用NaHCO_3作为碳源,硝酸盐、N_2和铵盐作为氮源,硫代硫酸盐和低浓度硫化物(2mM Na_2S)作为硫源生长,外加实验所用的其他有机碳源、亚硝氮盐和硫源时不生长。结合系统进化树分析,将LSR1分类学地位确定为Thiobacillaceae科下新的属。对硫氧化细菌LSR1进行基因组学研究,结果显示菌株LSR1基因组大小为3.2 Mb,含有3,219个基因。基因组注释结果表明LSR1含有硫化物、硫代硫酸盐、亚硫酸盐的硫氧化途径,不含完整的TCA循环;LSR1利用硝酸盐的主要方式为异化的硝酸盐还原途径,基因组含有多种固氮酶,及固氮酶调控基因,氧气缺乏及氮源稀少都会促进固氮基因的表达量;LSR1含有两种高氧亲和性的末端氧化酶,cbb_3氧化酶与bd氧化酶,电子传递链的电子供体为硫的氧化,微氧时电子最终受体为氧气,厌氧时最终电子受体为硝酸根与亚硝酸根,高氧气含量会抑制cbb_3氧化酶基因的表达,高氧化还原压力会促进cbb_3氧化酶基因、bd氧化酶基因及电子传递链基因的表达量;LSR1含有氧化物歧化酶基因、过氧化物酶基因、过氧化氢酶基因等抗氧化基因,能够维持菌株LSR1的微好氧生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硫氧化细菌论文参考文献
[1].甄莉,吴耿,杨渐,蒋宏忱.西藏热泉沉积物的硫氧化细菌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J].微生物学报.2019
[2].李素荣.珠江沉积物中微好氧化能自养硫氧化细菌的筛选、鉴定及基因组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9
[3].杜瑞,于敏,程景广,张静静,田晓荣.冲绳海槽热液区可培养硫氧化细菌多样性及其硫氧化特性[J].微生物学报.2019
[4].刘阳,姜丽晶,邵宗泽.硫氧化细菌的种类及硫氧化途径的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报.2018
[5].王金英,秦玉莹,陈华晶,田来明,李明堂.菹草内生硫氧化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对鸡粪中硫化氢的减释作用[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17
[6].谭小琴.珠江水体硫氧化细菌多样性及其硫代谢途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
[7].王金英.异养硫氧化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对鸡粪中硫化氢的减释作用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6
[8].杨娟,谢翼飞,李旭东,陈瑜江,赵玉萍.一株耐盐硫氧化细菌的分离鉴定及脱硫机理[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5
[9].顾运,杨宏,吴宣,尚海源.盐分对一株硫氧化细菌氧化能力的影响[J].环境工程学报.2015
[10].姚维,杨爱江,郭贵香,黎丹丹.硫氧化细菌的分离及其对钼镍尾矿的脱硫作用实验研究[J].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