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管理

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管理

程云[1]2008年在《校本课程开发与资源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是运用优秀的教育资源和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来改变农村教育现状、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推进农村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怎样开发适合中西部农村中小学实际教学情况的教育资源,解决农村教育资源不够用、不好用的难题,是该工程应用阶段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以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为背景,针对当前工程建设中较突出的资源问题,结合我国在世纪之交启动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开展校本资源和校本课程建设”新理念,详细地分析和设计了校本课程开发与资源管理平台,并加以技术实现,旨在给农村中小学校本资源建设带来一定的指导和应用价值。全文分为八个部分。第一章介绍了课题的研究背景及其研究意义,描述了目前国内外校本资源建设的研究现状。第二章对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基本情况作了简单介绍,并对工程建设工程中存在的资源针对性不强、资源开发的深度和精度不够、资源的开放性和共享性较差等问题作了简要分析。第叁章是与课题相关的研究基础,包括相关概念、校本资源建设概述,并对校本资源建设的内容和原则等问题展开了讨论,提出了“情境分析—功能提取—系统架构”的资源建设与开发的新模型。第四章介绍了校本课程开发与资源管理平台的主要技术基础,包括开发环境和运行环境、Browser/Server和叁层架构技术、数据库技术及ASP.NET技术。第五章是在深入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部分中小学调研、并吸取了多种系统开发的方法和优点的基础上,对校本课程开发与资源管理平台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设计,包括设计原则、设计目标、系统功能结构体系和主要模块的功能设计。第六章说明平台的技术实现过程,先对系统作总体介绍,然后分别对数据访问层、业务逻辑层及表示层的实现作了说明。第七章是关于系统功能测试和用户试用的结果,以及系统的特点说明。本平台集课程开发、资源管理、资源与信息共享为一体,具有运行高效、易维护、可拓展等优势。经调试,运行稳定,基本实现了全部设计功能,达到了预期要求。第八章对校本课程开发与资源管理平台的不足和有待完善的工作进行了总结。

陆莉玲, 瞿燕[2]2017年在《以课程分析的视角改进教师教学行为》文中认为课程分析,是基于一定的课程观,按照特定的框架,对某一课程文本或课程实施过程进行分析的过程。就其本质来说,课程分析是一种课程研究模式,不同的课程观有不同的分析框架。太仓市朱棣文小学试图在泰勒、波斯纳理论的基础上,从教师的具体教学行为出发,以促进教师教学行为改进为目的,形成一种校本的课程分析框架,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一种新型的校本教研制度。

张玉芳[3]2018年在《云课堂环境下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云课堂走进了越来越多的中小学课堂,学校和教师不仅要及时做到教学理念、观念上的更新,更要思考如何开展云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而先行开发云课堂环境下的校本课程资源是基础,也是一所学校成功开展云课堂教学的关键。因此,本文以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为例,探讨了云课堂环境下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的过程,主要工作如下:(1)对云课堂环境下的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校本课程进行资源设计。首先对《信息技术基础》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主要包括构建校本化课程教材体系、进行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校本化;然后,在此基础上对云课堂环境下的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内容进行设计;设计了校本化多元课堂评价模式。(2)结合云课堂教学平台的功能特点设计适宜的云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并进行了云课堂环境下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校本资源的开发。从教学目标、教学策略选择、学情分析方面进行了梳理,提出了几种基于双主式教学的云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如以一节课为单位的自主探究式云课堂、网络协作式云课堂、翻转课堂式云课堂,以一个教学单元为单位的主题开发式云课堂等,并根据云课堂环境下的校本课程具体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进行了资源的开发。(3)对所开发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校本课程资源进行了应用与评价。通过对课堂的面对面观察、云课堂记录的行为数据和学生问卷调查的分析评价,发现云课堂环境下的教学组织形式的开展是有效的,所开发的资源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知识的掌握情况、自主学习能力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乔旭[4]2015年在《校本资源视角下导学案的开发》文中研究表明新的课程改革强调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导学案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中产生,作为学案导学这一新生教学模式的重要教学工具,它的开发编制得到广泛关注。校本资源也是在新的课程改革背景下催生的一种教育资源的形式,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校本资源的开发也日益得到关注。本文将导学案的开发和校本资源的开发结合考虑。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研究教师对导学案及校本资源开发的认识、实践情况、两者的开发团队构成和主要影响因素构成、校本资源开发与导学案开发的相关性。通过对导学案编制的实践经历结合文献分析,总结了导学案模块设计以及开发注意点。本研究的目的为规范导学案的开发流程并对编写原则提出建议,也对校本资源的开发提供新角度,从校本资源的角度对导学案的开发丰富了导学案的开发内容,使其更好的为学生的学习服务。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研究意义以及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及思虑框架。第二章对本研究涉及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介绍了课题研究相关的理论基础,并对将导学案纳入校本资源开发范畴的合理性进行简要说明。第叁章对校本资源视角下导学案的开发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展示,调查校本资源与导学案开发情况,比较分析导学案与校本资源两者在开发层面的相关性。第四章,展示调查研究的结论。第五章,根据个人实践经历结合文本分析,总结导学案的编制流程,各环节注意要点,分析新授课与复习课导学案的区别。第六章对研究结论进行总结,反思研究的不足。研究表明,导学案的开发认可度高和实践推广上较深入,校本资源开发得到认可但进行校本资源开发的组织或个人较少,从校本资源的角度对导学案的开发的到认可,有待进行进一步实践研究。对于导学案的开发流程体现了由整体到局部,有个性到共性再到个性的特点,导学案开发要坚持主体性、问题导学、层次性、实用性、评价性的原则。

兰敏[5]2015年在《杭州市小学体育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现状与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在21世纪全面推行叁级课程管理体制,强调“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叁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的指示,为实现特色学校办学、校本教研活动、教师的专业发展、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提供了政策性依据。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杭州市小学体育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现状与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本文的思路是按照“对体育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文献进行综述——杭州市小学体育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现状进行分析——杭州市小学体育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的研究主要内容,并得出如下结论:1.杭州市体育资源项目形式多样,有竹竿舞、羽毛球、足球、游泳、轮滑等,对杭州市西湖区、上城区、下城区、拱墅区等九个区40所小学开展体育校本课程进行调查统计,其中开设学校比例为82.5%,在体育场馆、体育器材与教师学历合格率等都达标。体育设施、器材与师资等优势为体育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提供了物质基础。2.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出现不合理现象,部分小学并未结合该校实情,盲目模仿其他学校。体育教师因在岗前缺乏对体育校本课程的专门培训,参加校本教研活动较少,对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概念存在迷糊,对于开发的课程随心所欲。3.杭州市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资源优势,学校周边社区资源利用状况较好,但其自然地理资源基本在体育校本课程中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主要是考虑安全因素。4.杭州市大部分小学具备体育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各种要素,校领导支持、师资力量、场地器材、家长支持、社会、社区人士的合作等资源开发条件要素,从侧面反映了杭州市小学体育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具有很大潜力与价值。

马志颖[6]2014年在《民族中小学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中的文化选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不仅是新课程改革的新兴内容,是新课程改革的亮点,而且也是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是新课程改革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主旨,即课程的开发与建设要以“为了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在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对于文化选择研究的价值,不仅仅限于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本身,研究的最终目的在于探讨我们的课程在学校实践中如何真正树立起“基于学生发展”为本的教与学的资源开发理念与行动。民族中小学由于其所处民族地区的特殊自然地理环境与社会人文环境,使得这些学校在进行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中必然地、先天地面临着丰富多元的文化对象,如何在这些文化中选择那些学生成长真正需要的内容就成为了民族中小学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中文化选择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宁夏回族自治区地处祖国大西北,是我国五个民族自治区之一,是一个以回族为主要民族的多民族聚居区。因此,宁夏从自然地理环境到少数民族文化都体现出了文化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本研究就是寄希望于通过对宁夏民族中小学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文化选择现状的审视与反思基础上,思考民族地区民族中小学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中文化选择的应然走向,发挥课程在育人与文化传承中的作用,使得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在民族地区走向一种智慧的文化选择。本研究以教育社会学、教育文化学、教育哲学以及心理学相关理论做为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运用文本分析法、调查法和观察法,以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地理环境、社会文化变迁、民族教育发展现状为现实背景,以宁夏民族中小学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文化选择为研究对象,对宁夏民族中小学已开发出的相关校本课程进行资料搜集整理和文本分析,对相关人员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内容涉及宁夏回族自治区五个市区民族中小学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中文化选择的实然状态、涉及包括教师、学生、学校管理者在内的民族中小学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文化选择主体在意识与行为、内容与结果方面的态度和现状、涉及包括国家文化、地域文化和学校文化在内的民族中小学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对象在文化选择中的样态。研究通过对宁夏民族中小学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中文化选择的现实性与特殊性的展示,发现影响民族中小学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文化选择的主要因素是:文化选择主体的文化选择意识与行为、对文化选择内容与结果的认识;民族地区自身的文化特点和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本身的特点。在这些因素的共同影响之下,民族中小学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文化选择体现出对学生发展和文化发展的价值、对校本课程自身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价值、对社会发展和民族学校文化特色建设的价值。所以,本研究认为,民族中小学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文化选择是一个多元参与的动态过程,要按照一定的过程和步骤来展开。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应正确处理好:文化选择主体主导性与多样性的关系、文化选择内容民族性与特色化的关系、文化选择结构平衡性与现实性的关系、文化选择过程标准化与操作性的关系、文化选择结果继承性与发展性的关系,以指导未来新的文化选择实践。在此研究基础上,本研究认为在后续的相关研究中要努力使研究在进一步深化基础理论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使研究走向反思性的实践。

张奉霞[7]2011年在《新课改背景下校本资源库管理系统的建设与开发》文中研究说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除了设置学科课程外,还要设置能够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需求的综合课程,在小学阶段,综合课程为主要课程,初中阶段,要将学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结合。义务教育结束之后进入高中阶段,以学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为辅,并且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纳入必修课程。除了必修课程外,各个学校还要积极设置选修课程,以适应学生的需要。在课程结构方面,除了设置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外,还鼓励学校积极开发校本课程,以加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适应性。新课改的实施,无论是课程内容还是课程结构方面都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目前,课程改革已经试行了几年,通过调查发现,资源匮乏是新课程实施面临的最大难题。新课程的实施,强调学生基于资源的学习,没有丰富的资源作为支撑,课程改革就很难取得切实的教育效果,课程资源是否丰富,是否能适应学校情况,是否能满足学生需求,直接决定着课程目标实现的范围和水平。课程资源既是保证课程目标实现的重要基础和条件,又是课程改革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国家课程、各级地方课程的实施,各种校本课程的开设都需要大量课程资源的支持。同时,新课程要求课程、资源要结合地方特点、学校特色、学生需求等,因此,以校为本的资源库的建设与开发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充分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积极开发新的课程资源,是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本文针对目前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资源短缺的问题,结合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对资源进行了重新分类,使校本资源库系统的资源分类更加细化、具体,详细分析校本资源库的建设原则、管理策略,设计和开发了校本资源库管理系统。全文共分为八个部分:第一章介绍了校本资源库建设的时代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第二章是校本资源库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相关概念的介绍。第叁章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座谈等方式对当前网络资源、网络资源库、商品化资源库进行了调查,分析总结当前教学资源库建设与使用中存在的问题。第四章针对第叁章中总结的当前教学资源库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设以校为本的资源库的实际意义,以及建设观念和建设原则。第五章是为了保证校本资源库能够切实发挥应有的作用,长久可持续发展下去,提出的管理策略。第六章介绍了校本资源库管理系统的技术基础,平台实现及界面演示。第七章是关于校本资源管理系统的测试与试用。经测试,基本实现了预期设计目标,平台运行稳定。第八章对校本资源管理系统中存在的不足和需要继续完善的工作进行了总结。

苏慧[8]2015年在《高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文中提出校本课程简言之,就是学校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学校和地方的各类资源,开发出的有地方特色的,作为国家课程补充的学校课程。校本课程弥补了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不足,以更加广泛的活动形式和更加灵活的授课方式为广大中小学生所接受。自新课改以来,校本课程的建设受到了越来越多中小学的关注,如何构建符合本校学情的校本课程,语文校本课程实施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怎样利用反馈机制来评价校本课程的实施效果等问题,备受教育界的瞩目。本文以烟台一中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情况为例,介绍了烟台一中校本课程实施的现状,从校本课程的课程结构、活动安排、制度建设和资料整理四个方面,剖析其校本课程,特别是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情况;从学生、教师和取得的成果方面,来分析其语文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在对烟台一中的语文校本课程进一步研究中发现,尽管其课程安排与活动形式较为完善,但仍存在一些缺陷。针对这些缺陷,结合烟台一中校本课程中值得各学校借鉴的部分,归纳了普通高中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注意事项:包括目标上结合学生语文能力提高的需要,活动形式要多样化,内容安排上尽量融入本土文化,在原则上尊重学生主体的要求。通过论文的撰写,本人对于高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有了一定的见解,对于新课改以来,学生对高中语文课的诉求,有了更加贴合学生实际的把握。校本课程中的语文课,需要根据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安排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内容。鉴于本人高中教学中的实践经验较少,对于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策略上,可能还会有失偏颇,也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按照本文的构想,编订一套较为详实可行的高中语文校本课程体系。

赵爽[9]2015年在《高中化学实验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如何有效的利用社会和学校的资源开设有特色的校本课程是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值得思考的问题之一。在化学学科的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经实践证明高中化学实验校本课程的开发对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提高学生的思维探索能力都起到了积极地作用。本文以笔者在大连开发区第八高级中学进行的化学实验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为例,从建构主义课程论、多元智能理论、素质教育理念等方面阐述了高中化学实验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对笔者在实习期间所参与开发与实施的《化学实验研究》校本课程中的具体问题进行剖析,采取了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及SWOT分析法对课程设计与教学实施策略进行阐述,对化学实验校本课程的实施效果进行研究,发现其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研究表明:第一,校本课程实施效果很好,不仅提高了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也提高了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同时也提高了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及专业化能力。第二,课程的内容要在以课本为基础的前提下兼具趣味性与探究性。第叁,教学方法要多样化,学生评价要多方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多方面的评价模式可以让学生扬长避短,给予学生更多展现自己的机会。

陈香女[10]2015年在《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唯教材化倾向及其对策研究》文中认为校本课程开发是当前新课程改革的重点,而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其校本课程的开发更是重中之重,当前我们很多学校也开展了语文校本课程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问题也不小,特别是语文校本课程的唯教材化倾向严重:即在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方面其内容设置过分注重必修课程的延伸,把校本课程看成是国家课程中语文基础课程的附加课,而在课程实施方面则不注重甚至不开展课程的实施,忽视了学生的课程体验,并把课程实施简单地看作是教教材,把教材的编订数量作为衡量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成功与否的标准。针对这种现状,本文将分为四个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是对校本课程和语文校本课程以及“唯教材化”概念的肃清及界定。同时还有和本课题相关的研究现状、研究本课题意义以及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第二部分则是正文的写作,共分为叁章,第一章则是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N市对当前学校语文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现状的调查,其中包括认知现状和实际运行现状两方面;第二章是对存在的唯教材化现状的原因解析,其中有学校内部的原因也有外部的原因;最后一章是结合一些成功案例就当前存在的唯教材化问题所开展的对策研究。

参考文献:

[1]. 校本课程开发与资源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 程云. 华中师范大学. 2008

[2]. 以课程分析的视角改进教师教学行为[J]. 陆莉玲, 瞿燕. 江苏教育研究. 2017

[3]. 云课堂环境下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D]. 张玉芳. 重庆师范大学. 2018

[4]. 校本资源视角下导学案的开发[D]. 乔旭. 南京师范大学. 2015

[5]. 杭州市小学体育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现状与影响因素研究[D]. 兰敏. 杭州师范大学. 2015

[6]. 民族中小学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中的文化选择研究[D]. 马志颖. 陕西师范大学. 2014

[7]. 新课改背景下校本资源库管理系统的建设与开发[D]. 张奉霞. 华中师范大学. 2011

[8]. 高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D]. 苏慧. 鲁东大学. 2015

[9]. 高中化学实验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 赵爽. 辽宁师范大学. 2015

[10]. 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唯教材化倾向及其对策研究[D]. 陈香女. 南京师范大学. 2015

标签:;  ;  ;  ;  ;  ;  ;  ;  

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管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