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肿瘤逆转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肿瘤,中药,粒子,纳米,免疫,阿霉素,蛋白。
肿瘤逆转论文文献综述
周程成,陈秀生,周智辉[1](2019)在《铁死亡逆转肿瘤细胞化疗药物耐药性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恶性肿瘤是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治疗常采用手术辅以放、化疗的综合措施。化疗药物耐药是肿瘤细胞转移和侵袭的主要因素,影响患者预后。铁死亡是一种新型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诱导铁死亡可逆转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耐药性。本文就铁死亡逆转肿瘤细胞化疗药物耐药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本文来源于《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于海涛,付明娟[2](2019)在《中药逆转肿瘤多药耐药性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肿瘤化疗过程中多药耐药性(Multidrug resistance,MDR)是一大难题,也是导致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MDR的形成是多方面原因导致的。克服多药耐药性,提高化疗药物的疗效成为当今肿瘤研究的主要课题。目前很多西药在逆转耐药性方面多针对单一机制入手,而且其不良反应却很大,在临床应用中有很大的局限性。中药在治疗肿瘤方面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应用,因其具有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的特点,不仅能明显提高化疗药物的细胞毒作用而且在逆转肿瘤多药耐药性方面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本文从MDR机制入手,综述了近几年来一些单体中药及中药成方制剂逆转MDR的新进展。(本文来源于《中医临床研究》期刊2019年27期)
王谊扬,刘阳,袁胜涛,孙立[3](2019)在《逆转肿瘤微环境异常pH梯度的抗癌新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外酸化与内碱化的现象普遍存在于不同类型的恶性肿瘤中。这种微环境异常pH梯度的形成与肿瘤细胞的组织结构和代谢特点密切相关。微环境负pH梯度的维持与一些离子交换蛋白,如Na~+/H~+交换体-1(NHE-1)、空泡质子泵(V-ATPase)、HCO_3~-转运体等息息相关。碳酸酐酶(CA)对肿瘤细胞内外pH梯度的维持也有着重要意义。综述肿瘤微环境失调pH的成因、异常的微环境pH对肿瘤生长发展的影响以及一些逆转微环境异常pH梯度的治疗策略,为相关药物的开发提供思路。(本文来源于《药学进展》期刊2019年07期)
王浩,段佩雯,伏杰,王松坡[4](2019)在《中药单体调控自噬逆转肿瘤耐药的实验研究现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中药单体通过调控自噬调节多种肿瘤耐药性的实验研究进行综述,发现具有逆转肿瘤耐药作用的药物多为扶正解毒类,如苦参、黄芪、姜黄等,今后可侧重此类药物的单体研究。体内研究及临床研究是目前自噬研究的不足之处,当引起重视。自噬对肿瘤耐药性的影响因肿瘤种类及所处时期有关,如何精准调控自噬,使患者获益,值得进一步探究。(本文来源于《中医药导报》期刊2019年13期)
王瑞娟,张子银,梁雨晴[5](2019)在《舒更葡糖钠与新斯的明逆转肠道肿瘤术罗库溴铵肌松作用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舒更葡糖钠与新斯的明逆转罗库溴铵肌松作用的效果和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腹腔镜辅助肠道肿瘤根治术的患者20例,随机分为舒更葡糖钠(S)、新斯的明(N)两组,每组10例,用TOF-Watch SX Monitor监测肌松,术中持续使用TOF(四个成串刺激)监测肌松,当T1(第一次肌颤搐)为0时,每隔6分钟进行PTC(强直刺激后单刺激肌颤搐计数)检测,当PTC=1时,开始泵注罗库溴铵,使术中肌松深度一直维持在PTC=1或2,气腹结束开始关腹时停止罗库溴铵的泵注,当肌松监测T2出现时,S组静脉注射舒更葡糖钠2 mg/kg,N组静脉注射新斯的明0. 04 mg/kg+阿托品0. 02 mg/kg,记录患者基础血压的平均动脉压、心率,注射肌松拮抗药前1分钟、后1分钟、后5分钟的平均动脉压、心率,罗库溴铵泵注时间,使用肌松拮抗药到TOF比值恢复到0. 9的时间。结果肌松恢复时间S组(1. 9±0. 6)分钟明显快于N组(17. 8±7. 5)分钟(P <0. 05),N组给药后1分钟、5分钟的平均动脉压(102. 7±14. 6)(104. 8±16. 2) mm Hg明显高于给药前1分钟(82. 9±8. 3)mm Hg和S组(P <0. 05),N组给药后1分钟、5分钟的心率(98. 2±13. 4)次/分钟、(109. 7±15. 8)次/分钟明显高于给药前1分钟(60. 2±7. 3)次/分钟和S组(P <0. 05)。结论舒更葡糖钠逆转罗库溴铵肌松作用的速度明显比新斯的明快,且血流动力学更稳定。(本文来源于《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期刊2019年06期)
李旭辉,惠雪枫,王艳梅,薛孟迪,王瑞[6](2019)在《中药单体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的作用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产生多药耐药是导致化疗失败和疾病复发的主要原因。由于肿瘤细胞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作用机制相当复杂,使西药难以达到彻底治愈的目的,而中药具有多靶点、低毒性、价格低廉、多途径、高效逆转MDR的优势,因此,中药增强耐药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敏感性已经成为当前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就肿瘤细胞MDR的相关机制、中药单体对MDR影响研究的当前状况及应用前景进行综述。(本文来源于《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郭潇然[7](2019)在《Dacomitinib逆转ABCG2介导的肿瘤多药耐药作用及其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及目的化疗是治疗肿瘤的主要方法之一,而化疗引起的多药耐药是成功化疗的主要障碍。ATP结合盒膜通道转运蛋白可以利用能量把抗肿瘤药物排出细胞外从而产生多药耐药性。ABCG2是ABC家族常见转运蛋白之一,ABCG2属于半转运体由一个6个跨膜结构域和一个位于N-末端的ATP结合盒组成。ABCG2在肿瘤细胞膜上过度表达时会结合底物抗癌药物,同时ATP结合到ABCG2的ATPase结合位点,水解ATP释放能量使化疗药物被泵出胞外。降低细胞内药物的浓度从而使肿瘤细胞获得耐药性。因此抑制ABC蛋白转运体功能是克服多药耐药的一个有效的方法。然而,至今还没有安全有效的多药耐药的逆转剂被批准用于临床。近年来,一些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相继被发现可以逆转ABC蛋白过表达引起的多药耐药。Dacomitinib是第二代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对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有很好的疗效,并已经被批准用于临床。由于有报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同时可以逆转多种ABC蛋白介导的多药耐药,本文主要研究dacomitinib逆转ABCG2转运蛋白过表达引起的多药耐药作用。研究方法细胞毒性测定用和体内逆转倍数评估使用MTT法;以H460/MX20细胞建立裸鼠移植瘤模型探讨dacomitinib体内逆转活性;蛋白测定用Western blotting;ABCG2的m RNA表达水平用RT-PCR法测定;Dox,Rho 123,hoechst33342积累、Rho123外排和ABCG2的膜蛋白表达用流式细胞仪测定;钒敏感法测定dacomitinib对ABCG2 ATPase活性;[125I]-IAAP光亲和标记实验探讨dacomitinib和ABCG2的作用位点情况。结果Dacomitinib能够浓度依赖性地增加ABCG2底物拓扑替康和MX对ABCG高表达细胞S1-M1-80和H460/MX20的细胞毒性,1μM dacomitinib显着逆转S1-M1-80和H460/MX20细胞对拓扑替康和MX的耐药性,但dacomitinib不改变亲本细胞S1和H460细胞对拓扑替康和MX的药物敏感性。Dacomitinib对ABCB1介导的MDR无明显逆转作用。在1μM dacomitinib与Dox联用时,对KBv200细胞产生微弱的协同细胞毒作用。Dacomtinib在较低浓度下能明显激活ABCG2 ATPase活性,并能与[125I]-IAAP竞争性的与ABCG2结合,表明dacomitinib可能是ABCG2底物。dacomitinib(5 mg/kg,p.o)显着增加拓扑替康的效果;在以H460/MX20细胞建立的MDR裸鼠移植瘤模型中dacomitinib显着提高拓扑替康的抗肿瘤活性,而dacomitinib或拓扑替康单独给药组则无明显抑瘤作用。所有实验组的老鼠均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Dacomitinib浓度依赖性地增加Dox和Rho123在S1-M1-80细胞中的积累,但对Dox和Rho 123在亲本细胞S1中的积累无明显影响;Dacomitinib浓度依赖性地增加hoechst 33342在H460/MX20细胞中的积累,但对hoechst 33342在亲本细胞H460中的积累无明显影响。Dacomitinib显着抑制S1-M1-80细胞对Rho123的外排作用;Dacomitinib对ABCG2的蛋白和m RNA表达水平没有影响。表明dacomitinib通过抑制ABCG2介导的药物外排功能恢复ABCG2高表达MDR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在S1-M1-80、S1、H460和H460/MX20细胞中dacomitinib对AKT和ERK的磷酸化水平没有显着的阻断作用,表明dacomitinib恢复ABCG2高表达的MDR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不依赖于dacomitinib对酪氨酸激酶受体下游信号通路磷酸化的阻断作用。结论:1.Dacomitinib在体外和体内逆转ABCG2介导的MDR,对ABCB1介导的MDR则无明显逆转作用。2.Dacomitinib通过与ABCG2直接作用抑制ABCG2药物外排泵功能发挥逆转作用,是有开发前景的第叁代逆转剂。3.Dacomitinib通过抑制ABCG2药物外排泵功能在体内和体外逆转ABCG2介导的多药耐药,这种逆转作用不依赖于dacomitinib对ERK和AKT的磷酸化的阻断作用。4.Dacomitinib通过抑制ABCG2药物外排泵功能逆转ABCG2介导的耐药,对指导dacomitinib临床联合ABCG2底物化疗具有一定意义。(本文来源于《湖北科技学院》期刊2019-06-01)
朱俊桥[8](2019)在《靶向载阿霉素纳米粒子联合曲美替尼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与目的:肿瘤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是指肿瘤细胞对结构及作用靶点都不相同的化疗药物产生的交叉耐受现象。耐药细胞膜上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过表达是引起肿瘤多药耐药的重要原因之一。纳米载药输送系统逆转肿瘤多药耐药是近年来肿瘤治疗的热点之一。纳米输送系统在逆转肿瘤耐药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靶向载药纳米粒子通过内吞和靶向效应能在一定成程度上逆转肿瘤逆转多药;目前行之有效的方法是联合P-gp抑制剂从而逆转肿瘤多药耐药曲美替尼是一种高特异性的丝裂原激活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抑制剂,用于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黑色素瘤的治疗。有研究报道,曲美替尼可通过选择性抑制P-gp联合低剂量化疗药物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目前,关于靶向载阿霉素纳米粒子联合曲美替尼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的研究鲜有报道,关于曲美替尼对纳米粒子生物学效应的影响以及联合治疗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的具体机制仍然缺乏深入研究。我们猜想曲美替尼通过特异性抑制P-gp来增强载阿霉素纳米粒子对于耐药细胞的毒性作用,进一步探讨联合治疗方法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的具体机制。结果:1.通过透射电镜、动态光散射仪、核磁共振氢谱、紫外光谱分光光度计、药物体外释放实验证实成功合成了单配体载阿霉素纳米粒子和双配体载阿霉素纳米粒子。2.蛋白质印迹实验结果表明:人卵巢癌耐药株A2780/R和人结肠癌HCT-8/R的耐药蛋白主要以P-gp和BCRP表达为主,人卵巢癌细胞A2780的叶酸受体表达量最高。3.随着浓度的增加,两株耐药细胞株细胞活力基本保持不变,说明两株耐药细胞株在该条件下对阿霉素及两种靶向载阿霉素纳米粒子产生耐受。4.曲美替尼在1 μM浓度和维拉帕米在5 μM浓度时,细胞总体存活率在80%以上。最终将曲美替尼和维拉帕米的逆转浓度定为1 μM和5 μM。5.逆转实验表明双配体载阿霉素纳米粒子联合曲美替尼具有最好的抑制效果(P<0.01),并且曲美替尼介导的逆转效果好于维拉帕米(P<0.01)。6.流式细胞摄取实验表明双配体载阿霉素纳米粒子联合曲美替尼在两株耐药细胞上具有最好的摄取效果(P<0.01),并且曲美替尼介导的摄取效果好于维拉帕米(P<0.01)。7.激光共聚焦爬片实验结果表明双配体载阿霉素纳米粒子能够逃避在一定程度上逃避P-gp的泵出并将阿霉素释放进入细胞核;双配体载阿霉素纳米粒子与曲美替尼药物组在细胞核内具有最高的荧光强度,并且曲美替尼介导的摄取效果好于维拉帕米(P<0.01)。8.细胞摄取机制实验结果表明双配体靶向载阿霉素纳米粒子的进胞路径更依赖于能量和细胞膜穴样内陷(P<0.01);曲美替尼联合两种靶向载阿霉素纳米粒子时,两种靶向载阿霉素纳米粒子的进胞路径更依赖网格蛋白(P<0.01),表明曲美替尼可明显改变两种靶向载阿霉素纳米粒子的进胞路径(P<0.01)。9.蛋白质印迹实验表明1 μM的曲美替尼对P-gp的表达量未见明显下调;但对ERK、pERK的表达量具有明显的下调作用(P<0.01)。10.ATPase活性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曲美替尼浓度的逐渐升高,ATPase活性明显升高,其中EC50为0.892 μM,推测曲美替尼是P-gp的底物之一。结论1.单配体载阿霉素纳米粒子和双配体载阿霉素纳米粒子对两株耐药细胞抑制作用强于游离阿霉素;但不能完全逆转肿瘤多药耐药,需要与逆转剂联合来克服肿瘤多药耐药。2.曲美替尼联合双配体载阿霉素纳米粒子能够增强对耐药肿瘤细胞的毒性作用,增加两种靶向载阿霉素纳米粒子在耐药细胞内的摄取,改变两种靶向载阿霉素纳米粒子在细胞内的分布,从而逆转肿瘤多药耐药,并且曲美替尼的逆转效果优于维拉帕米。3.两种靶向载阿霉素纳米粒子联合曲美替尼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的具体机制可能是曲美替尼通过抑制P-糖蛋白功能及下调ERK、pERK的表达量,同时改变了靶向载阿霉素纳米粒子进入耐药肿瘤细胞的路径,进而使纳米粒子在耐药细胞内重新分布,提高了耐药细胞内的药物浓度进而克服肿瘤多药耐药。(本文来源于《南方医科大学》期刊2019-05-25)
顾文[9](2019)在《免疫编辑学说视角下探讨中医药对肿瘤免疫抑制的逆转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肿瘤的发生不仅仅是细胞异常增殖的过程,随着现代医学研究的深入,肿瘤与机体免疫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并促成了免疫编辑学说的提出,通过对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进而达到控制肿瘤的生长、侵袭和转移已经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中医药因其具有多靶点、多环节的治疗特点,在肿瘤治疗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主要探讨中医药对于肿瘤免疫抑制状态的逆转机制。1 免疫重塑与免疫抑制传统免疫学理论旨在揭示肿瘤细胞因自身具有的免疫原性而启动(本文来源于《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19年15期)
郭超[10](2019)在《基于ABCB1和ABCG2靶点LS-2-3j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的作用及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癌症是目前世界范围一大公共卫生问题,一直以来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化疗作为一种重要的癌症治疗手段,在临床上失败的现象时有发生。而肿瘤细胞多药耐药现象的产生是癌症化疗失败主要原因之一。ABCB1和ABCG2蛋白作为ABC转运体超家族的成员,在介导肿瘤细胞多药耐药产生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基于两者在肿瘤细胞中分布的广泛性以及作用机理的明确性,ABCB1及ABCG2一直以来都是临床前研究及临床治疗的重要靶点。前期工作中我们通过MTT法对17种新合成化合物的逆转耐药活性进行了初步检测。最终筛选出活性较好的LS-2-3j作为研究对象。LS-2-3j(10-oxo-5-(3-(pyrrolidin-1-yl)propyl)-5,10-dihydroindeno[1,2-b]indol-9-yl propionate)是一种新型合成的吲哚类衍生物,本论文对其逆转耐药作用及机制展开了研究工作。我们利用细胞稳定转染技术,构建了 ABCG2过表达的多药耐药细胞株MCF-7/ABCG2 及293T/ABCG2,并通过 Western Blot检测了细胞株内 ABCG2的表达水平。其次,采用MTT法检测化合物LS-2-3j对ABCB1或ABCG2过表达多药耐药细胞、化疗药物敏感细胞以及正常细胞的细胞毒性,结果表明LS-2-3j对正常细胞的细胞毒性小于肿瘤细胞。然后,我们选出LS-2-3j对上述细胞株的细胞存活率大于80%的化合物浓度(0.25 μmol/L、0.5μmol/L和1 μmol/L),采用MTT法检测LS-2-3j在不同浓度下对多药耐药细胞的逆转耐药倍数。结果表明,LS-2-3j能够显着提高ABCB1或ABCG2过表达多药耐药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进一步,我们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了DOX和MITX在ABCB1过表达细胞K562/A02和ABCG2过表达细胞MCF-7/ABCG2中的累积和外排水平。结果显示,经LS-2-3j预处理后,DOX和MITX在K562/A02和MCF-7/ABCG2细胞中的累积量显着提高;同时,LS-2-3j能够显着抑制K562/A02及MCF-7/ABCG2细胞中DOX及MITX的外排。然而,LS-2-3j对亲本细胞K562及MCF-7并没有明显的促DOX和MITX累积和外排作用。然后,我们检测了LS-2-3j对ABCB 1及ABCG2蛋白ATP酶活性的抑制情况,发现LS-2-3j能够抑制两种蛋白ATP酶的活性。采用Western Blot及real-time PCR技术,我们也发现,LS-2-3j能够显着下调细胞内ABCB1及ABCG2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综上所述,LS-2-3j作为一种合成的新结构吲哚类化合物,具有很强的体外逆转多药耐药作用。其机制是能够靶向和抑制ABCB1和ABCG2两种多药耐药泵的功能和表达。一方面,LS-2-3j能够抑制ABCB1和ABCG2蛋白ATP酶的活性,从而增加细胞内化疗药物的累积而增强多药耐药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另一方面,LS-2-3j能够显着下调细胞内ABCB1及ABCG2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因此,LS-2-3j作为ABCB1和ABCG2的抑制剂具有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的效果。所以本论文为临床抗多药耐药的治疗提供了理论和体外的实验基础,而LS-2-3j作为先导化合物,为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的药物研发和结构优化提供了实验依据。(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9-05-16)
肿瘤逆转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肿瘤化疗过程中多药耐药性(Multidrug resistance,MDR)是一大难题,也是导致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MDR的形成是多方面原因导致的。克服多药耐药性,提高化疗药物的疗效成为当今肿瘤研究的主要课题。目前很多西药在逆转耐药性方面多针对单一机制入手,而且其不良反应却很大,在临床应用中有很大的局限性。中药在治疗肿瘤方面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应用,因其具有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的特点,不仅能明显提高化疗药物的细胞毒作用而且在逆转肿瘤多药耐药性方面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本文从MDR机制入手,综述了近几年来一些单体中药及中药成方制剂逆转MDR的新进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肿瘤逆转论文参考文献
[1].周程成,陈秀生,周智辉.铁死亡逆转肿瘤细胞化疗药物耐药性的研究进展[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9
[2].于海涛,付明娟.中药逆转肿瘤多药耐药性的研究进展[J].中医临床研究.2019
[3].王谊扬,刘阳,袁胜涛,孙立.逆转肿瘤微环境异常pH梯度的抗癌新策略[J].药学进展.2019
[4].王浩,段佩雯,伏杰,王松坡.中药单体调控自噬逆转肿瘤耐药的实验研究现状[J].中医药导报.2019
[5].王瑞娟,张子银,梁雨晴.舒更葡糖钠与新斯的明逆转肠道肿瘤术罗库溴铵肌松作用的临床研究[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9
[6].李旭辉,惠雪枫,王艳梅,薛孟迪,王瑞.中药单体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的作用机制[J].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9
[7].郭潇然.Dacomitinib逆转ABCG2介导的肿瘤多药耐药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湖北科技学院.2019
[8].朱俊桥.靶向载阿霉素纳米粒子联合曲美替尼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9
[9].顾文.免疫编辑学说视角下探讨中医药对肿瘤免疫抑制的逆转机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
[10].郭超.基于ABCB1和ABCG2靶点LS-2-3j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