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尚燮[1]2003年在《东北亚经济发展与韩国铁路运输系统建设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狭义的东北亚地区指的是日本,南北韩,中国东北叁省,俄罗斯远东地区和蒙古.自古以来,由于地理上的优势,东北亚各国之间往来频繁.这里不同经济层次的国家集中在一起,存在着巨大的市场潜在力和合作可能性,而且具有在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劳动力,市场,资金和社会基础设施等要素.各国都想开发自己的资源,发展经济.但是开发投资额大,风险多,由任何一个国家来承担,都有些力不从心.因此说东北亚国家团结一致是经济圈形成与否的关键.但是由于历史上经济和政治方面的原因,东北亚地区一直没能形成自己的经济合作体系.如果东北亚国家一起合作形成象欧洲共同体(EU)和北美自由贸易地区(NAFTA)一样的经济圈的话,就会在世界政治和经济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东北亚经济圈的构想是来自于1968年日本的环东海经济圈概念的提出,而且一直受着东北亚地区国家的关注.目前,东北亚经济圈正逐渐成为世界第叁大贸易圈.为了抢占运输量,周边国家之间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尤其是考虑亚洲国家之间的发展速度,在以后的五至十年内,如果韩国不能具有相应的物流运输系统,就韩国的地理位置会成为本国经济发展的障碍. 所以韩国应利用地理位置,增加铁路,机场和港口的数量,以适应未来的变化,以统一的韩国成为东北亚经济圈的物流中心国家.在东北亚经济圈里,韩国要想具有完善的交通运输网,就必须跟周边国的大陆铁路网连接,加大对国际机场和港口设施的投资力度.同时,分析现在和未来的交通运输量,为实际铁路运输经营做准备.韩国跟东北亚国家一定要形成一个紧密的交通运输网.为了这个目的,仁川国际机场,光阳港和釜山港都需要扩充其处理能力.同时,如果韩国要在周边国的物流运输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就必须跟实力强大的跨国物流公司合作开发物流运输路线,包括韩国铁路和大陆运输网的连接,并引进如“Rail-ferry","Block train"的概念, 在多变的物流环境中增强有竞争力,真正成为东北亚地区的物流中心国家.本文概述了东北亚各国的主要机场,港口和铁路状况.其中注重于研究南北韩铁路的连接和其与大陆铁路网的连接.关于朝鲜战争而断绝的韩半岛铁路交通网,我们在研究中提出了修复和改善方案,同时分析了南北韩铁路连接后所能得到的运输经济上的利益.研究中发现,TKR(Trans-Korean Railway)和大陆铁路网连接以后可能带来巨大的交通运输量,因此我们需要相应数量的火车和设施,而且各国没有提出明确的相关政策.为了正常运作,这都是必须要提前准备好的,但是相关的研究还没有开始.虽然在论文里面研究过一部分,但是对TKR和大陆铁路网连接以后产生的交通运输量,火车需求量和民间投资方面的机会等,需要更多的研究.总之,我们了解了南北韩铁路网和大陆铁路网之间的关系,想成为一个物流先进国家就要有各方面的相关措施.从经济上,连接交通网需要巨大的投资和基础设施, 如韩国要把资金投在机场和港口的设施扩充上,以增加其货物处理能力.而且TKR和大陆铁路的连接对韩国<WP=3>和东北亚的紧密联系至关重要.从政治上,各国之间需要达成有关交通运输方面的协议.最后,我希望南北韩铁路的连接和其与大陆铁路网的连接带来东北亚国家之间的共同发展
姜策[2]2016年在《沈阳经济区交通一体化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中央、国务院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做出了加快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将沈阳经济区地处全国“五横五纵”交通大通道、地处东北亚腹地、地处中蒙俄经济走廊交通要道以及连接亚欧大通道出海口的重要区位优势突显出来。因此,沈阳经济区为实现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发展目标,就必须借助国家发展战略,充分发挥交通区位优势,积极推进区域交通一体化发展,为有效承接产业梯次转移,接受高新技术辐射,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经过“十二五”的改革开放和发展,沈阳经济区2014年地区生产总值比2009年增加了50%。经济发展,交通先行,沈阳经济区实施了交通同城化、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机场和港口等一大批改扩建工程及1小时交通圈的建设工程,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交通运输条件。如今,沈阳经济区已步入“十叁五”发展规划的开局之年,经济发展的快车道,为了适应并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不得不深思:沈阳经济区的交通一体化建设是否能满足现阶段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是否有能力为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交通基础设施与交通管理信息服务?出于这些方面的考虑,就有必要对沈阳经济区交通一体化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对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程度进行研究。只有清楚了沈阳经济区交通一体化发展的程度,明确现阶段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关系,才会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十叁五”交通发展规划,才会根据目前发展程度与存在的制约因素,采取符合实际的有力措施,促进沈阳经济区交通一体化进一步发展,促进其与经济更加协调发展,从而促进沈阳经济区国民经济向着更高目标更快更好地发展。沈阳经济区交通一体化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部分:第一部分,分析选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主要创新点及不足之处,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第二部分,阐述了交通一体化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的理论基础及相关战略;第叁部分,实证研究了沈阳经济区交通一体化与经济发展现状、交通一体化发展程度与运行效率、经济增长水平评价、交通一体化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第四部分,在前面分析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沈阳经济区交通一体化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第五部分,比较分析了国内外成熟城市圈及邻近城市群的交通一体化与经济协调发展历程并总结了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第六部分,综合上述研究结果,提出加快沈阳经济区交通一体化发展、促进交通一体化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研究中,通过综合运用比较分析法、综合模糊分析法、DEA效率分析法、耦合协调度分析法、数理统计分析法和理论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沈阳经济区交通一体化发展的指标数据、宏观规划与微观现象进行了规范与实证相结合的系统研究,得出以下几点结论:一是沈阳经济区交通一体化发展程度较好,区域经济处于不断增长中;二是交通一体化的运行效率有了较大提高,处于运行良好状态;叁是交通一体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正处于初级协调阶段,与优质协调关系还有一定差距;四是交通一体化综合运输体系还没有形成,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发挥不够。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结合沈阳经济区的发展现状及全国主体功能区发展战略与全国城镇化发展战略的内容,提出今后沈阳经济区加快交通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建议:一是充分利用海港资源,加快东北地区的对外开放,加强与东北亚的区域合作;二是整合空港资源,打造东北亚国际航空枢纽;叁是加快铁路运输一体化步伐;四是积极推进公路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五是重点推进多式联运的综合运输通道建设。促进沈阳经济区交通一体化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一是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背景下,进一步明确交通一体化的发展战略定位;二是加强规划引领,编制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交通一体化发展规划;叁是继续推进体制创新,建立一体化的综合交通管理体制;四是完善投资机制,拓展融资渠道,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交通一体化发展投融资模式;五是加快智能交通一体化建设,以适应现代化经济发展的要求;六是发展绿色低碳交通一体化,促进沈阳经济区的可持续发展。
张学良[3]2008年在《吉林省综合交通运输规划的战略思考》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吉林省交通运输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其在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决定着区内的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而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由水路运输系统、公路汽车运输系统、铁路运输系统、民航运输系统和管道运输系统组成,其作为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必然要求内部分工与外部布局的合理性,从而对于吉林省交通运输体系的现状调查、结构调整、布局规划、发展预测等个方面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交通运输的良性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速度及可持续性等方面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总之,交通运输作为社会经济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它的发展是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进步和结构升级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同样也是吉林省社会经济各方面发展的根本保障,所以根据吉林省现实状况,制定吉林省综合交通发展战略规划,预测区内未来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趋势,对于现阶段的交通运输发展有着显着的借鉴意义。
崔军[4]2004年在《东北亚地缘经济合作研究》文中提出由于东北亚地缘经济体的自然条件,政治经济制度及地缘文化的显着差异性、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互补性的存在,势必促使各国建立密切的地缘经济关系,实现地缘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融合,进一步扩大投资贸易等诸多方面的地缘经济合作。本论文借鉴区域经济学、地缘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及区域经济地理学等学科的知识,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运用区域经济理论、地缘经济理论、国际贸易理论、世界经济理论及可持续发展等理论,以东北亚地区特定地理空间为背景,突出中国参与东北亚地缘经济合作的主线,对东北亚地缘经济合作的区位条件、合作现状、重点领域、发展模式、发展目标及其协调机制,提出了具有战略性、前瞻性与可操作性的中国参与东北亚地缘经济合作,以及相关的图们江区域项目开发与构建东北亚图们江自由贸易区的总体对策及建议,着重对东北亚6个经济体的地缘经济合作进行了理论与实证研究。论文框架结构如下:除引言和结论外,本文共分七部分。第一部分,地缘经济理论与实践探析。首先对地缘经济、地缘经济体、地缘经济一体化等地缘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其次论述了与其密切相关的区域经济学的梯度理论、增长极理论、点—轴开发理论等相关区域经济理论问题以及国际经济理论等。在理论探讨的基础上,最后对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及东亚地缘经济体的地缘经济合作的实践进行了评述。第二部分,东北亚地缘经济合作的区位分析。侧重研究了区位概念及其影响因素,剖析了东北亚地缘政治环境、地缘经济环境与地缘文化环境、各成员体构成,并探讨了其相关区域政策体系。<WP=208>第叁部分,东北亚地缘经济合作发展现状探析。首先对东北亚地缘经济合作的战略地位,其现实性及现状特征进行了评述分析;其次系统评价了东北亚6个经济体的经济发展现状;最后定性与定量结合详尽地评述了东北亚各经济体的双边地缘经济关系。第四部分,东北亚地缘经济合作的重点领域。主要探讨了资源开发合作、基础设施建设合作、科技合作、人力资源合作及生态环境建设合作问题。第五部分,东北亚地缘经济合作核心区域——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项目。研究了图们江区域项目开发的新进展、其发展机制、总体思路与任务,尤其是对图们江区域开发的双边与多边合作模式及前景进行了重点研究。第六部分,中国主导构建东北亚图们江自由贸易区。在探讨了东北亚图们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目标、原则及功能等问题的基础上,全面地论述了该区的诸种发展模式与协调机制。第七部分,中国参与东北亚地缘经济合作。首先重点探讨和分析了中国参与东北亚地缘经济合作的目标、立场和原则及其对我国的重大影响;然后提出具有战略性、前瞻性与可操作性的中国参与东北亚地缘经济合作及其相关的图们江区域项目开发与构建东北亚图们江自由贸易区的总体框架对策与建议。本论文探讨的东北亚地缘经济合作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是以区域经济学、地缘经济学及国际经济学等学科的理论体系为支撑的。这是因为东北亚地缘经济合作是以其6个经济体自身区域经济发展为基础的,并相应扩展到地缘经济合作或国际经济合作的范畴,而使其具有区域经济、地缘经济和国际经济相互包容、相互渗透与相互依存的特点。地缘经济学作为一门边缘学科,它是地理学与经济学及其分支学科的交叉与渗透而兴起的一门新的学科。地缘经济学可以借用地理学的地理环境组成要素、地域空间分异规律以及不同空间尺度的地理区域等理论观点,来研究不同等级和规模的地缘经济体,探索其时空演变过程的特征、运作方式与协调机制并认识其地缘规律。与此同时,地缘经济学还借助经济学及其分支学科的理论<WP=209>观点,探讨地缘经济学的有关内容。为此,笔者认为,以地缘经济思想认识和探讨东北亚各经济体合作的过程、时空关联及其规律,更能反映和把握其实质内容。本论文的研究正是在借鉴、吸收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拓宽研究思路和视野,笔者力图在东北亚地缘经济合作的研究基础上,即对地缘特点十分突出的东北亚地理空间合作的行为主体与客体的某些理论问题与实证研究方面有所创新与突破,结合当前实际和未来发展的需求,对东北亚地缘经济合作的模式、合作领域及内容等进行了全面系统地研究,尤其是突出地缘经济思想和对地缘经济规律的认识,这对于进一步丰富与深化我国地缘经济学及其主要相关学科的理论与实践,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从总体上看,本论文的主要特色是强调区域经济与地缘经济有机结合,强调利用国内资源与市场同国外资源与市场有机结合,提倡东北亚地缘经济合作与图们江地区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相结合,主张东北腹地经济、珲春口岸经济和发展俄朝港口经济相结合,并提出可操作性强的相关对策与建议。同时,在国内对图们江开发进行大量实践与研究的基础上,论文提出“从图们江上走出去,将俄罗斯贝加尔湖水引进来”,参与东北亚地缘经济合作的新思路,对维护国家主权与确保国家资源安全意义深远。同时,又使“走出去”与“引进来”富有新的含义,并在强调利用已有的UNDP框架下的合作机制基础上,首次在国内提出应充分认识并启动“振兴中国东
曹前满[5]2012年在《东北亚城市与海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海洋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海洋孕育着城市文明,城市因海洋而富有活力,因海洋而最先国际化或成为世界都市。城市是人类活动进步的产物,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融合体。国家因城市而发达,也曾因海洋而走向世界、传播自己创造的文明。近年,海洋沿岸国家又纷纷将目光投向海洋,海岸带人口比重逐年攀升。我国“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坚持海陆统筹,制定并实施海洋发展战略,提高海洋开发控制综合管理能力”。通过海洋扩展经济发展空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应对经济结构调整。开发和保护两全的“海陆统筹”成为重要而紧迫的课题。本论文适应海陆统筹课题研究之需要,也因海洋与城市相结合的研究相对较少,就此深入展开学术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选择与我国邻近的日本和韩国,是因为具有相同的文化基因,又是典型的海洋国家,进行比较研究,使论述更加可信和饱满。在论述过程中,剖析了城市行政建制的基本逻辑,城市权力发展对海洋治理影响,从人类需求的本质揭示城市与海洋关系的技术逻辑。运用技术逻辑、资本逻辑、政治逻辑、行政逻辑分析城市与海洋关系机理,历史性分析海洋国家的海洋城市如何在时代价值追求中应对与挑战海洋,深入揭示城市与海洋关系的实质。即从人类活动的需求本质,到技术限制与突破,深入到经济活动层面的规律制约与影响,再到转型社会对海洋价值认识与利用方式的要求。并从系统视角考察,政治和行政如何影响海洋城市关系,从国家层面到地方行政或城市自治体层面再到市民层面,结合民主化过程即分权和市民意识论述城市对海洋关系的影响。还通过全球环境视角考察经济动向和政策影响。本论文共有六章,围绕东北亚城市与海洋研究这一主题,逐章展开。第一章绪论,对国内外有关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从资源禀赋、技术突破的角度,研究并揭开海洋国家日韩的城市与海洋关系。第二章,研究运输体系与运输方式变更对海洋城市变迁的影响。从城市交流交易实现的运输体系和运输方式变迁入手,具体性研究:(1)交通体系变革对海洋国家城市盛衰的影响,如水运交通与城市盛衰,陆路交通与城市盛衰,技术引起国际物流与海洋城市发展。(2)资本主宰的海洋运输体系对城镇网络的影响,如港口建设与沿岸城市中心地的关系,海运运营方式与港口城市关系,国际物流与都市圈广域化关系。(3)港口及运输体制与海洋城市,如港口运营方式与轴心城市,运输方式与轴心城市。(4)地域资源和地理优势对海洋城市影响,如地域资源与海洋城市发展,地理优势与轴心城市发展,城市的静脉与海洋中心地。社会运转离不开经济活动,城市生产在资本和技术逻辑下,在世界的不平衡中,产生生产的振荡。在当今全球化经济背景下,海洋国家的城市因海洋运输的便利性最先传感到全球化和世界经济的脉动。伴随世界经济的波动,物流结构亦发生变迁,海洋城市须不断调整姿态应对迅猛发展的全球化形势。第叁章,展开研究产业与临海城市的发展变迁。具体研究:(1)城市产业基础整备对临海城市发展变迁的影响,如产业政策与城市沿岸,沿岸填埋与土地利用。(2)城市产业性质与港口功能变迁关系,如产业物流结构与港口功能,产业性质与城市问题,产业转型与港口城市性质。(3)产业与运输以及城市圈关系,如港口与港口腹地,港口功能变迁与城市中心地和城市广域圈,城市更新与海洋环境以及市民和海洋关系。产业发展的结果,推进着社会结构和形态的变化。第四章,从社会视角切入,展开社会变迁与海洋城市更新的研究。具体研究:(1)世界分工背景下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城市沿岸,如产业转移与海洋城市更新,海洋城市更新与主体利益。(2)人口社会变化与海洋城市,如城市海洋资源环境保护与地域协作,海洋中心地与国土均衡发展,海洋城市圈与外部经济联系。(3)城市产业与城市沿岸渔业关系,如城市周边渔业功能变迁,城市渔业功能变迁的动因。经济活动按资本逻辑运行,往往造成国土上的人口比重过疏或过密问题以及收入差距扩大等问题,由此需要行政或政策干预。而城市是经济、政治、文化的复合体,在政治逻辑和行政逻辑下,行政上追求的目标直接影响着城市发展方向或城市战略行动。在全球性地方分权影响下城市权力处于不断变动中,这些变动深刻地影响着城市与海洋关系的变动。城市自治体基本代表着城市整体利益,政府决策过于片面也时有发生,在城市体系中,基层的市民参与状况也直接影响到城市决策,也影响到城市与海洋,抑或人与海洋的关系。第五章,深入研究政治、行政变迁与城市及海洋治理。具体研究:(1)研究行政体制和国土规划与海洋城市地位。如国土规划与轴心城市选择,港口规划与中心地港口城市选择,民主化分权和自由化与海洋城市,城市规划与港口战略关系,国家财政对于城市行政与港口管理。(2)研究城市行政建制发展对港口及沿岸管理的关系,厘清了行政建制的发展逻辑。如城市行政建制发展逻辑,城市权力扩展与沿岸域及港口管理,城市广域行政与港口运营权,港口联合与城市广域圈协作,城市广域协作与海洋治理合理化。(3)市民运动与海洋城市的城市海洋关系,如市民运动与城市生活空间及沿岸海域环境,制度对于沿岸域综合治理,城市更新再生之路与城市水域再生。城市系统嵌在国家系统中,在全球化时代,城市还受到全球环境的影响。在技术和资本推动下,世界经济中心不断转移。在全球系统中,存在政治等空间壁垒,当国际政治形势和国家关系变化时,便产生海洋国家城市布局战略或城市自身战略改变。第六章,总结部分。分为四点:(1)简述周边环境对城市影响,如在东北亚地域范围内,日韩城市战略动机。(2)概述人类与海洋关系分合循环的本质;(3)城市规划与沿岸治理规划关系;(4)比较东北亚日韩海洋与城市关系。
刘玲[6]2010年在《辽宁沿海经济带黄海翼朝韩贸易物流园区选址研究》文中提出2009年《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准,辽宁沿海作为整体开发区域被纳入到国家发展战略。其中,黄海翼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具有沿海沿边的双重优势,孕育着巨大发展潜力。《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中提到黄海翼培育发展庄河工业园区、花园口经济区、登沙河临港工业区、长山群岛经济区、皮杨陆岛经济区和丹东产业园区。在已发展的产业园区基础上,打造大型的配套物流园区可以为腹地客户、园区内企业构建公共物流平台,利用物流平台为腹地客户、产业园区内企业提供便捷的低成本的物流服务。因此,本文考虑将辽宁省作为黄海翼的腹地,规划建设以对朝韩进出口贸易为主的物流园区,为黄海翼的产业园区和工业园区服务。物流园区选址的合理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流网络整体效益的好坏,合理的选址有利于降低物流成本和投资的风险,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保护自然环境、缓解城市交通的压力。但目前国内物流园区在选址决策方面还缺乏全面科学的分析,存在盲目性,造成不合理的选址结果,使得物流园区建成后自身运营困难,给区域经济、物流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对物流园区选址决策及物流园区选址规划中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有助于提高区域物流园区选址规划的科学性及合理性,可以为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本文首先分析物流园区产生和发展的背景,国内外关于物流园区选址的研究现状,以及在《辽宁沿海经济带规划》中黄海翼的建设规划。通过这些分析反映出黄海翼建设朝韩贸易物流园区的机遇和挑战。然后,基于以上分析,结合辽宁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包括分析辽宁地区的交通运输现状,对朝鲜、韩国的外贸进出口情况等,分析黄海翼建设朝韩贸易物流园区的可行性。最后,建立辽宁省通过黄海翼物流园区对朝韩贸易出口的运输系统,基于运输系统建立非线性规划的物流园区选址模型,并通过求解模型,在黄海翼中确定物流园区所在区域,并结合区域具体情况确立选址方案。
王杰[7]2007年在《国际航运中心形成与发展的若干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一种社会经济现象,国际航运中心从出现而发展迄今,业已历经数百年洗礼,其成功令世人瞩目,有着许多的理论问题需要归纳与总结。在我国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与发展方兴未艾的今天,从事国际航运中心理论研究更属势在必行。本论文主要内容是探讨国际航运中心的若干构成要素,研究其发展与功能演变规律,进而分析其形成与发展机理,剖析其货运量数值指标和港口群发展模式,最后提出国际航运中心的评价指标体系。围绕着上述内容,本论文主要进行了如下的研究工作:(1)在对国内外国际航运中心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和评述的基础上,系统分析和界定了国际航运中心的概念与特点,提出并分析了国际航运中心的四种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归纳和总结了国际航运中心的形成与发展条件。(2)讨论并提出了国际航运中心功能演进分代的断代标准,并辅之以相关内容的实证分析。通过分析与研究伦敦等叁个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演变及其转型特征,进而提出了当代国际航运中心城市应该具备的六个方面的主要功能,同时探讨了国际航运中心的空间位移问题,并比较了国际航运中心与枢纽港的异同。(3)分析了规模经济在国际航运中心运行中的作用。以港口企业市场边界的扩张与海向腹地的出现为重点,探讨了国际经济与当代国际航运中心发展与运行的关系;以网络型经济和HSS网络为重点,探讨了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与当代国际航运中心发展与运行的关系;通过引入斯坦克尔伯格模型(Stackelberg Model),提出国际航运中心的规模经济可以作为威胁竞争对手港口的有效竞争手段。(4)探讨了港口总吞吐量与集装箱处理量两项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界定了国际航运中心架构下的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绝对指标和相对比例指标以及总吞吐量指标之间的关系;同时,分析了国际中转集装箱及其绝对量与相对比例的意义。(5)国际航运中心港口群是建立在以城市带或都市圈为背景的港口城市群体基础上的。通过分析港口城市群体的不同等级及其首位港口城市的相对区位,探讨了国际航运中心下的港口群单中心与多中心架构状况,探讨了国际航运中心的港口群发展规模分析方法,并从极化效应与回波效应等角度提出了港口群不同架构的原因。(6)建立了国际航运中心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各指标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指标权重的选取采用主观的专家调查法和客观的熵权法相结合的组合权重;评价方法运用集对同一度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两种方法作为参照,以集对同一度方法综合评价结果较好,且结果可信度高,计算过程简单,各项指标结果的分项比较容易进行,为此以集对同一度分析法为重点进行分析。据此,选取13个直接或潜在的国内外航运中心进行发展能力评价,同时根据总体和分项评价结果进行了相应分析。(7)论文最后进行了研究工作的系统总结,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若干思路,例如城市、城市群与国际航运中心的关系处理,东西方的国际航运中心发展与运行模式的对比分析,动态的国际航运中心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现代物流对国际航运中心及其港口的影响等等。本文选择国际航运中心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相应的观点并进行了理论分析,以我国现实和潜在国际航运中心为重点,评价了现有国内外航运中心的发展状况。论文提出的有关观点和结论对于我国当前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刘畅[8]2009年在《东北叁省主要矿产资源接替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以矿产资源接替理论为指导,全面分析研究了东北叁省重要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提出了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依据对东北叁省省情、矿情和矿产资源在东北叁省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的深入分析,提出了解决矿产资源接替问题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必要条件的重要结论。对东北叁省煤、石油、铁、铜、铅、锌、钼、菱镁矿、硼矿等9种主要矿产2020年的需求量和供给量进行了定量计算,进而对9种矿产的区域内供应能力对消费需求的保证程度进行了定量预测。首次以东北亚地区俄罗斯、蒙古、朝鲜为研究对象,全面分析研究上述叁国重要矿产资源潜力、矿产资源优势对东北叁省的重要意义,论证了东北叁省输入东北亚地区矿产品的可行性,为东北叁省解决主要矿产资源接替问题提供了可靠依据。提出了东北叁省主要矿产资源接替战略的基本思路、战略目标、战略原则、战略重点和主要对策建议,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崔京淑[9]2016年在《中韩FTA背景下中韩铁路轮渡的韩方需求分析》文中指出2015年,中国和韩国两国达成"一带一路"和韩国"欧亚倡议"共同发展的战略蓝图。随之,韩国为此做出重大物流改革,提出了引入中韩铁路轮渡方案,并从2016年开始积极推进实施。铁路轮渡(Train Ferry)是港口与船舶直接用铁道连接,不需要转运,而是运用Roll On/Roll Off方式直接装载带有可以装卸设计的船舶。铁路轮渡是海上运输和铁路运输相结合的海陆复合运输方式。渡轮上修有铁道,火车可从陆地的铁道开进渡轮的铁道,然后乘船过海。因此,铁路轮渡也被叫做海上铁道。中韩铁路轮渡是作为中国与韩国之间连接黄海的海上轨道,与中国一带一路的陆上丝绸之路相连接,也叫做"黄海的丝绸之路"。如果中韩铁路轮渡能够投入建设,连接中国烟台港口和韩国平泽港口之间的460km运输线路将投入运营。关于中韩铁路轮渡建设的双边谈判持续已久。自1998年设想正式提出后,中国对铁路轮渡可行性进行了持续研究并在国内建立了叁条铁路轮渡线路,积累了一定的成功经验,对中韩铁路轮渡项目的推进具有积极的影响。另一方面,韩国自1998年到2004年虽然对中韩铁路轮渡项目的构想也经过激烈的讨论,但是由于韩国南北关系的政治问题,2004年,韩国决定放弃铁路轮渡项目,原因是该项目缺乏经济可行性。然而,韩国关于中韩铁路轮渡必要性的研究并没有间断,2015年,韩国政府决定认真评估这个项目。事实上,在韩国国内关于中韩铁路轮渡的研究大多数是政府主管的研究机构进行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具体的业务问题方面,如流量预测、成本效益分析、价格弹性分析等。在中国和韩国,关于上述主题以外的其他方面的学术研究较少。本研究参考了目前有关中韩铁路轮渡的多方面的学术研究观点,以现有研究未提及的问题作为研究出发点,即从运输方式的需求者角度进行研究。本研究分为叁部分,首先,立足于探索国际运输方式的可持续性发展,本文不仅讨论了项目现有的经济性,而且从宏观层面重新研究了中韩铁路轮渡的必要性。其次,选定中韩贸易运输方式的使用者发货人(shipper)为对象进行调研并统计分析所确定的关键变量之间的结构关系。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结果,对中韩铁路轮渡建设的必要性进行分析,为项目建成后的成功运营以及政府制定政策建言献策。为实现铁路轮渡及中韩铁路轮渡的综合目标,本研究全面回顾了国内外相关文献和网上关于铁路渡船和中韩铁路轮渡的信息资料等。为达成第二个研究目标,本研究以先行研究为基础,得出运输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一些研究假设以检验观测变量与潜变量之间的结构关系。根据合理性选择理论(TRA: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和计划行动理论(TPB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得出观测变量(Observed Variable),本研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进行研究。首先通过SPSS 23.0进行因子因素,验证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在此基础上,运用AMOS 23.0将测定模型(measurement model)和结构模型(structural model)带入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检验假设并提出分析结果。作为中韩两国之间一种重要的国际运输方式,中韩铁路轮渡的成功构建和运营将对两国物流运输方式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从使用者角度分析了中韩铁路轮渡,并得到了具有现实意义的实证结果和研究结论。该研究结论为中韩铁路轮渡的运营战略和政府支持政策的制定提供有力客观依据。重要的是,本研究作为中韩铁轮渡研究中的空白,运用新视角在经营学观点上进行实证研究,为中韩两国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刘涛[10]2015年在《21世纪初俄罗斯亚太能源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从地缘政治视角,运用国际战略理论和实证主义方法,深入、系统地研究了21世纪初俄罗斯亚太能源战略,论述了俄罗斯与亚太地区国家的能源合作,以及面临的问题与发展前景。俄罗斯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是世界能源生产大国和世界能源出口大国。进入21世纪,俄罗斯开始更加重视开拓亚太地区能源市场,发展与亚太地区国家的能源合作。俄罗斯亚太能源战略目标是,开拓亚太地区能源市场,推动建立亚太地区能源安全体系,确立俄罗斯亚太地区能源大国地位。为此,俄罗斯采取了一系列能源政策和措施,加强亚太地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动建设远东地区石油、天然气运输管道;吸引亚太地区国家向俄罗斯能源领域投资,深化能源领域全面合作关系;建立各种能源对话与合作机制,保证能源合作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俄罗斯建立了与亚太地区国家全面的能源合作关系,特别是中俄两国成为重要的能源合作伙伴。俄罗斯的亚太能源战略取得了积极成果,俄罗斯向亚太地区国家大规模出口石油、天然气、煤炭和电力等能源资源,投资建设核电站,吸引亚太地区国家投资参与俄罗斯远东地区油气资源开发,建立了密切的能源合作关系。俄罗斯的亚太能源战略也面临西方制裁、国际油价下跌、能源格局变化等一系列问题和挑战。俄罗斯将通过结构改革和技术创新克服负面影响,不断扩大和深化与亚太地区国家的能源合作。这将为加深中俄全面的能源合作伙伴关系创造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 东北亚经济发展与韩国铁路运输系统建设探讨[D]. 李尚燮.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3
[2]. 沈阳经济区交通一体化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 姜策. 辽宁大学. 2016
[3]. 吉林省综合交通运输规划的战略思考[D]. 张学良. 东北师范大学. 2008
[4]. 东北亚地缘经济合作研究[D]. 崔军. 吉林大学. 2004
[5]. 东北亚城市与海洋研究[D]. 曹前满. 华东师范大学. 2012
[6]. 辽宁沿海经济带黄海翼朝韩贸易物流园区选址研究[D]. 刘玲. 大连海事大学. 2010
[7]. 国际航运中心形成与发展的若干理论研究[D]. 王杰. 大连海事大学. 2007
[8]. 东北叁省主要矿产资源接替战略研究[D]. 刘畅. 吉林大学. 2009
[9]. 中韩FTA背景下中韩铁路轮渡的韩方需求分析[D]. 崔京淑. 山东师范大学. 2016
[10]. 21世纪初俄罗斯亚太能源战略研究[D]. 刘涛. 吉林大学. 2015
标签:铁路运输论文; 交通运输经济论文; 国际航运中心论文; 港口论文; 沈阳经济论文; 经济论文; 铁路运输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中韩贸易论文; 航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