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兰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临沂276000)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脑梗死失语患者语言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期间,我院90例脑梗死失语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每组各45例,评估和比较护理后两组语言功能评分,以及失语程度改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后患者各项语言功能评分均明显提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失语程度得到了明显改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有助于脑梗死失语患者语言功能的快速恢复,有效改善其失语程度,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关键词:优质护理;脑梗死;失语;语言功能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5)17-0349-02
脑梗死患者由于脑动脉狭窄、闭塞所致的局部脑组织缺氧、坏死,造成患者肢体偏瘫、失语等神经功能障碍,其中失语是脑梗死最常见的后遗症,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1]。有报道称,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脑梗死失语患者的语言功能,提高治疗的临床疗效及患者的预后质量[2]。本研究中,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期间,我院脑梗死失语患者,接受优质护理服务后,取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期间,我院90例脑梗死失语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优质护理),每组各45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制定的失语症筛查量表的相关诊断标准,排除昏迷、老年痴呆、精神障碍患者。45例对照组中,男性37例、女性8例,年龄42.3~81.4岁,平均年龄(56.7±5.8)岁,病程2.3~60.5d,平均病程(28.6±6.5)d;45例观察组中,男性38例、女性7例,年龄42.5~81.6岁,平均年龄(56.9±5.9)岁,病程3.2~60.8d,平均病程(28.7±6.3)d。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维持病房清洁卫生,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3]:(1)心理护理:针对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主动与脑梗死失语患者交流和沟通,及时疏导其内心压力,告知患者失语只是暂时的,通过科学、系统的治疗及康复训练,期语言功能会得到明显改善,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2)康复训练:指导患者做反复伸舌、张口、鼓腮等发音器官训练,练习伸缩舌及口腔肌群的协调性;指导患者做软腭抬高练习及反复抿嘴、噘嘴等唇部训练;耐心地诱导患者发音,从单字开始逐步指导患者表达,直至长句的清晰表达的语言训练;通过看图识字、跟读语音文件等视听配合训练,反复练习发音、刺激大脑语言中枢,促进语言功能的快速恢复。
1.3观察指标
治疗1个月后,根据WAB测验方法[4],评估和比较护理后两组语言功能评分,以及失语程度改善情况。功能测验分为言语性(自发语言、听理解、复述和命名)、非言语性(阅读、书写、运用和结构)两部分,分别以1~10或1~100计分,计算失语商、操作商、大脑皮质商,分别反映失语症的严重程度、大脑非口语性功能、认知功能等;根据障碍程度的差异性[5],分为轻度失语(语量为51~59字/min,言语不费力,能够或部分表达,可复述长句)、中度失语(语量<50字/min,短语句<3字/min,构音、语调存在障碍,可复述某些词组及短语)、重度失语(说话费力,语量小,仅能用几个相同字回答问题,复述部分字词)、完全失语(无法表达)。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护理后患者语言功能恢复情况比较: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后患者各项语言功能评分均明显增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两组护理后患者语言功能恢复情况比较(均数±标准差,分)
组别例数流畅度信息量自发言语听觉理解复述书写和阅读
观察组4565.3±2.3*61.2±2.4*61.4±2.3*64.6±3.4*62.5±2.4*60.4±2.3*
对照组4546.7±1.844.8±2.546.3±1.945.8±1.943.7±2.146.5±2.2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2.1两组护理后患者失语改善程度比较: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后轻度失语明显增多,中重度失语显著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两组护理后患者失语改善程度比较[例(%)]
组别例数正常轻度失语中度失语度失语完全失语
观察组453(6.7%)29(64.4%)11(24.4%)2(4.4%)0(0.0%)
对照组451(2.2%)3(6.7%)26(57.8%)14(31.1%)1(2.2%)
卡方值1.0532.7810.3310.951.01
P值>0.05<0.05<0.05<0.05>0.05
3讨论
脑梗死失语患者的康复程度与失语程度、疾病性质、时间等因素有关,还与言语功能护理干预密切相关,通过心理疏导、语言功能康复训练等护理干预,促进脑梗死失语患者的康复[6]。多数脑梗死患者能够理解别人语言,但不能正常或流畅表达情感,因而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自卑、易怒等不良情绪,而良好的心理准备是语言康复训练的基础,只有及时心理疏导,充分调动积极性、能动性,帮助患者正确对待疾病,建立合适的康复环境,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待生命体征稳定后,及早指导患者进行发音器官、构音肌训练,以及软腭抬高、舌部运动、唇部训练,指导和监督患者进行发音训练,通过视听配合训练,反复刺激大脑语言中枢,促进语言功能恢复。本研究中,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后患者各项语言功能评分均明显提高,失语程度明显改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优质护理有助于脑梗死失语患者语言功能的快速恢复,有效改善患者的失语程度,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陈芳,王晓明,孙祥荣,等.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梗死失语的治疗作用及其对脑电活动的影响[J].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1,5(2):96-101.
[2]朱海娃.脑梗死偏瘫失语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工程,2014,22(4):159-160.
[3]崔友祥,王传尊,孔令军,等.言语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语言功能的影响[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3,13(3):50-51.
[4]马延爱,薛云娜,朱春燕,等.康复护理程序在脑梗死运动性失语患者的应用[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1,10(6):512-514.
[5]黄晓辉,林育敏.有效沟通在神经外科失语患者临床实践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4):462-463.
[6]吴芳,杨万章,赵宁,等.针刺通里穴结合语言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患者言语功能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8(3):290-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