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托啡诺对椎管内麻醉术后寒战的预防

布托啡诺对椎管内麻醉术后寒战的预防

吴春梅(宿州市立医院麻醉科安徽宿州234000)

【中图分类号】R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6-0370-01

【关键词】布托啡诺椎管内麻醉寒战

寒战是骨骼肌的节律性收缩运动,表现为寒颤、战栗、肌强直或躁动不安。全麻与椎管内麻醉后寒战的发生率为5%~65%。布托啡诺(butorphanol)已被用于治疗和预防全麻后寒战反应。本研究旨在评价不同剂量布托啡诺对椎管内麻醉术后寒战反应的预防作用。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8月一2010年8月在我院妇产科住院,拟开剖宫产患者90例。年龄20-30岁;体重65-85kg,平均75kg;身高154~168cm,平均158.6cm;无严重心、脑、肝、肾疾患;ASAI~Ⅱ级。排除标准:术中发生寒战反应者。随机将入选患者分为三组,布托啡诺0.5mg组(TI组,7I=30);布托啡诺1.0mg组(T2组’7I=30);对照组(N组,30)。

1.2麻醉方法全部患者人手术室前30min肌注苯巴比妥100mg、阿托品0.5mg,选择I一。行硬膜外穿刺,向头端置管3.5cm,以2%利多卡因和0.375%罗哌卡因1:1混合液维持麻醉,常规面罩吸氧,维持血压在基础值20%以内波动,静脉输注常温乳酸林格液,无一例输血。三组患者均在手术结束时缓慢静注不同药物,T1组布托啡诺0.5mg,T2组布托啡诺1.0mg,N组生理盐水2ml,送病房继续观察。

1.3监测指标术中连续监测室温、鼻咽温、无创血压(NIB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和呼吸频率(RR)。记录手术时间、术毕30min内寒战反应发生情况和肌颤评级,记录术后NIBP、HR、SpO2、RR、并发症和按需肌注布桂嗪例数。

1.4肌颤评级标准0级:无肌颤:I级:面部或颈部肌纤维可见细小颤动:II级:1个以上肌群的阵发性颤抖;Ill级:四肢大肌肉群频发痉挛性颤动。

1.5统计学处理计量数据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检验进行统计分析,检验水准口=0.05。

2结果

1)三组患者年龄、身高、体重、室温、鼻咽温、手术时间、术中补液量、麻醉药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三组患者术中、术后NIBP、HR、SpO2、R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T2组麻醉术后寒战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组寒战程度也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三组患者术后寒战及相关反应发生情况(例,%)

注:与N组比较,*P<0.01;与Tl组、N组比较。△P<0.01

4)三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T。组恶心、呕吐发生例数最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时,T:组术后无一例使用止痛药,与T组、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3讨论

全麻与椎管内麻醉术后寒战反应发生机制与以下因素有关:麻醉药的残余作用可使脑体温中枢功能发生一过性紊乱,或由于脊髓比大脑更早恢复,脑对脊髓的正常下行抑制减弱,导致僵直性或阵发性肌肉纤维不随意地收缩颤抖。还有学者提出术后肌颤与疼痛有关。寒战反应使机体代谢增加,耗氧量、心率、C生成量、血糖、颅内压均升高,儿茶酚胺大量释放。降低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增加无氧代谢,导致乳酸中毒。有研究表明,布托啡诺可用于腰麻后寒战的处理,布托啡诺为阿片受体激动-拮抗药,主要兴奋κ受体,对μ受体具有激动和拮抗的双重作用,对σ受体的亲和力低。布托啡诺具有抗寒战的作用,其机制与激动κ受体有关。因μ受体的兴奋可导致胃、十二指肠平滑肌张力升高、胃肠排空减慢,而布托啡诺对μ受体的作用轻微,故胃肠道反应轻。布托啡诺基本没有皮肤瘙痒的副作用。布托啡诺对σ受体的亲和力低,很少产生烦躁不安等不适感。

本研究结果表明,术毕单次缓慢静注1.0mg布托啡诺能有效预防椎管内麻醉术后寒战反应的发生,减轻术后疼痛,用药后患者表现安静,血压、呼吸无明显变化,且副作用较少。

标签:;  ;  ;  

布托啡诺对椎管内麻醉术后寒战的预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